朝圣大典归来没几日,元帝便相继下了两道圣旨。
一是撤回对迟远与李妍的赐婚。
二是将年前由迟远收拢的西郊流民,分作两半,一半入太子李翎麾下,另一半则纳入迟远的镇北军帐中。
这两道圣旨皆与大司马有关,自然引起了许多百姓的无端猜测。
然流言的火还没有烧到主角身上,他们已经启程离开了建都。
春江水暖,冰河解封,耽搁在江东月余的柳老夫人再不做逗留,领着柳茵茵乘船回乡,而迟家母子,同路不同行。
两家要在各自的船上,漂泊数日,行向同一个终点。
然越是靠近潍都,柳茵茵的心头便越是不踏实。
镜中水月易逝,只寒风轻轻一起,便了无痕迹,便如这二三个月来的点点滴滴,在寂静无边的夜色中便如梦幻一般,不真实。
忽地,一件棉袍压在柳茵茵的肩头,暖意袭来,她蓦然回首。
只见银白的月色下,梁嬷嬷的脸上尽是关切与疼惜。
“江上更深露更重,大小姐怎的又跑出来了,不歇息?”
这已是梁嬷嬷第三次于三更半夜撞见柳茵茵在船头发呆,语气中就不免带了几分责备。
柳茵茵见状,忙将肩上梁嬷嬷的外袍取下,作势便要起身,将衣服还给她。
然大约是她实在坐在船头太久,膝盖早被寒风吹得冻僵,无力支持一身的重量。
好在是梁嬷嬷眼疾手快,一把将她扶稳,将她重新安置回甲板上,又无奈地摇了摇头,依着她一同坐下,嘴里还喃喃怨怼:
“我的好主子,都说了夜风吹多了要伤身,你偏是不信。”
柳茵茵知道嬷嬷是好意,但心乱如麻的她只努了努嘴,便不容拒绝地将外袍披回梁嬷嬷身上,扯着她陪她望月。
晚风凛凛,万籁俱寂,柳茵茵倚在嬷嬷的怀中,任她抱着自己,渡来一层一层的暖意,又静静聆听自己呼吸与心跳的声音。
好半晌,她才闷着声音,喃喃低语:“嬷嬷,表哥真的为了娶我,把祖母拟的每一份契约都签了吗?”
因昌安寺那一晚的意外,她被祖母抓了现行,表哥只得答应祖母所有不平等条约去求娶于她,给祖母一个交代。
她觉得,表哥志在四方,本不该因她而交出兵权乃至整个迟家的家业作为聘礼。
但她却无法驳斥祖母的决定,一来是因为他们确实越了界落了人话柄,再者她其实是有些高兴的吧。
表哥娶不成公主殿下,只能娶她,她多少还是有些高兴的吧?
只是,于表哥而言,这代价是不是大了一些?
梁嬷嬷不知柳茵茵心中所想,但将她闪烁狐疑的目光尽收眼底,便只当她是纯粹不确定其中真相,轻轻“嗯”了一声,又道:
“依老夫人的意思,若是顺利,婚期大约便是这一两个月了,以免夜长梦多。”
虽说那一夜除了只留下来的柳老夫人和梁嬷嬷发现了柳茵茵在迟远房中,但若仔细想,那些算计他两人的幕后黑手恐怕也早已知晓两人在房中的龃龉。
为免再生变故,玷污了柳茵茵的名声,柳老夫人做主,成婚之前两人莫见面免去别人的猜忌,其次是尽快办了婚礼,让那些流言无地释放。
但正是祖母的这番决定,让柳茵茵无法与表哥坐下来好好谈一谈这婚事推得这般着急,到底时好时坏。
思量间,她朝嬷嬷怀里拱了拱,半晌,才闷着声音,小心翼翼地问道:“嬷嬷,你说,表哥,他会后悔吗?”
她声音极轻,一双眼睛紧紧盯着江面一圈一圈的涟漪,似是唯恐里头冒出什么可怕的东西,扰了这一面的平静。
梁嬷嬷瞧着柳茵茵被波光映得发亮的娇俏鼻尖,眸色微微一沉,不答反问:
“大小姐觉得表少爷会后悔吗?”
柳茵茵闻言先是一愣,随即猛地抬头对上梁嬷嬷的眼睛,在那高深莫测的眼神中似乎寻到一抹鼓励。
她心头又是一震,脑海中便响起一个声音:她不会让表哥后悔,她不会让表哥输,从前是,现在是,未来也是。
梁嬷嬷看着眼前小主子的眼神,从恍惚到笃定,不由笑开,眉目慈蔼,“看来,大小姐心中已经有数了。”
柳茵茵扑闪扑闪黑白分明的眼睛,忽地嫣然巧笑,又重新窝进梁嬷嬷怀里,撒着娇嗔怪道:“嬷嬷总是这般,凡事都让茵茵自己拿捏。”
梁嬷嬷叹笑摇头,拖长了声音,语调里尽是宠溺:“我们的大小姐长大了,往后可是要当主母的人,可不得多多自己拿捏自己的事儿?”
*
两家婚事一经谈妥,这三书六礼便也过得很快,眨眼就到了柳老夫人与徐氏亲选的吉日。
大清早,柳茵茵便被梁嬷嬷与喜娘提溜起来,一番洗漱沐浴后,又是绞面,又是熏香,描眉画黛,一样不落。
一连串的流程下来,柳茵茵还有些发蒙。
先前虽是得了梁嬷嬷的开导,她已经接纳了这场让她既期盼又有些畏怯的婚事。
但随着婚期临近,那颗害怕表哥因为娶她而投入过多,最后可能落得被柳家长老左支右绌结果的心便愈发担忧起来。
这几日,她一门心思便在琢磨着,婚后到底如何自处,又要如何与表哥操持家业,才能让他不至于产生“后悔”的念头,更不要扰了他心心念念的北伐复仇大业。
“大小姐,趁着这空挡,老奴便与你说说这新婚之夜当注意之事。”梁嬷嬷携一本画册,摊开在柳茵茵面前,轻声将她的思绪拉回。
柳茵茵一愣,循着梁嬷嬷的指示低头望去。
只见那泛黄的纸张上,男男女女,纠纠缠缠,大片无衣遮蔽的肌肤堆叠,还有些不可描述的地带。
柳茵茵蓦地耳根一红,那夜昏暗中不曾看清却更为明显的触感仿似霎时回到了手中。
她不由自主地搓了搓掌心,忙是抬手去推开桌面的图册,含含糊糊道:“嬷嬷,我不看这些。”
梁嬷嬷见她耳根发红,一双素手微微发颤,当即了然,随即眸色一暗,换上而来严肃的神色,又将图册重新放回她的面前,拖近了椅子,靠着她坐下,继续道:
“这不看也得看。”
她指着图册,说道:“大小姐也是知道表少爷厉害的,他毕竟是个武人,又是血气方刚的年纪,房事上,你可得多顺着他,莫要与他较真,免得伤了自己。”
语罢,她又将目光打量着小主子即便裹在宽大厚重的礼服中,仍掩不住的曼妙身形,又道:
“不过,有的时候也得硬气些,该节制的时候也得节制,可不能都让姑爷说了算,过犹不及,可都记住了?”
柳茵茵余光一下一下瞟着梁嬷嬷不断翻动的书册,脸上愈发烧得厉害,只不停地含含糊糊点头应“是”。
刻漏滴答,门外传来吆喝声——吉时已到。
柳茵茵终于如释重负,忙是将梁嬷嬷滔滔不绝的讲说打断,随即催着喜娘将她背起往屋外去。
红头一盖,满室的喧嚣便隔绝在外,她只凭着记忆,感受着自己七拐十八弯,被簇拥着出了柳府,上了花轿。
虽是听见了表哥熟悉的声音,却不曾得见他的身影,便启程离开了柳府。
直到礼乐的声音止住,花轿前倾,一只青筋凸起,竹节修长的玉手向她伸来,握住她的素手时,她的心神才终于稳了几分。
随后,她又捏着红绸,随喜娘的指引,跨过火盆,进了前厅,拜过高堂,绕进了新人的卧房。
新郎官在前厅迎着宾客,并没有随她而来,她便乖顺地在屋里听着喜娘将各式各样的规矩一一讲述。
末了,又得了梁嬷嬷送来的吃食,垫过肚子。
也不知过了过久,柳茵茵已在房中枯坐得昏昏欲睡,门边才传来推门的声音。
她背脊蓦地一僵,板直上身,屏息等候那位她早已熟悉无比却已多日不见的表哥。
过了今夜,他们便有了另一层的关系。
这样的念头一经闪过,她的心脏便扑通扑通狂跳起来。
“姑爷,这边请。”早等在一旁的喜娘开了口。
她将迟远引到桌案边,又将装着玉如意的木盆端起,朝他面前推了推。
几息,一双绣金线龙纹的大红长靴便赫然出现的茵茵红布垂帘之下。
下一瞬,一只碧绿的弯钩探入盖头之下,轻轻撩起。
红烛映照而来,柳茵茵抿了抿唇,小心翼翼地抬头去瞧多日不见的表哥。
只见他双目氤氲酒气,眼尾点着殷红,一双薄唇沾了酒气,又显得格外艳丽,让人看得目不转睛。
但表哥对着她的眼神却有微微闪躲,只一触及她的视线便偏过头去,朝一旁的喜娘沉声道:“还要做什么?”
那领了许多工钱的喜娘也是谄媚讨好,掐着喜庆的嗓子又念了几句吉利话,便交代了新婚夫妻后续喝交杯酒与洞房的程序,才施施然退了下去。
房内,只剩两人了。
气氛蓦地有些微妙,空气甚至有些凝滞。
柳茵茵忽地觉得,祖母有意将她与表哥分隔了两三个月,实在不是好事。
本是熟悉非常的两人,如今却看着有些尴尬和疏离。
难道是表哥已经开始后悔了?
念及此,柳茵茵倏地从床榻上站起,望向一直立在她身前不动声色的表哥,举起三个小手指,一本正经地道:
“茵茵发誓,这辈子绝不负表哥,即便祖母反对,我也一定支持表哥的北伐大业。”
一是撤回对迟远与李妍的赐婚。
二是将年前由迟远收拢的西郊流民,分作两半,一半入太子李翎麾下,另一半则纳入迟远的镇北军帐中。
这两道圣旨皆与大司马有关,自然引起了许多百姓的无端猜测。
然流言的火还没有烧到主角身上,他们已经启程离开了建都。
春江水暖,冰河解封,耽搁在江东月余的柳老夫人再不做逗留,领着柳茵茵乘船回乡,而迟家母子,同路不同行。
两家要在各自的船上,漂泊数日,行向同一个终点。
然越是靠近潍都,柳茵茵的心头便越是不踏实。
镜中水月易逝,只寒风轻轻一起,便了无痕迹,便如这二三个月来的点点滴滴,在寂静无边的夜色中便如梦幻一般,不真实。
忽地,一件棉袍压在柳茵茵的肩头,暖意袭来,她蓦然回首。
只见银白的月色下,梁嬷嬷的脸上尽是关切与疼惜。
“江上更深露更重,大小姐怎的又跑出来了,不歇息?”
这已是梁嬷嬷第三次于三更半夜撞见柳茵茵在船头发呆,语气中就不免带了几分责备。
柳茵茵见状,忙将肩上梁嬷嬷的外袍取下,作势便要起身,将衣服还给她。
然大约是她实在坐在船头太久,膝盖早被寒风吹得冻僵,无力支持一身的重量。
好在是梁嬷嬷眼疾手快,一把将她扶稳,将她重新安置回甲板上,又无奈地摇了摇头,依着她一同坐下,嘴里还喃喃怨怼:
“我的好主子,都说了夜风吹多了要伤身,你偏是不信。”
柳茵茵知道嬷嬷是好意,但心乱如麻的她只努了努嘴,便不容拒绝地将外袍披回梁嬷嬷身上,扯着她陪她望月。
晚风凛凛,万籁俱寂,柳茵茵倚在嬷嬷的怀中,任她抱着自己,渡来一层一层的暖意,又静静聆听自己呼吸与心跳的声音。
好半晌,她才闷着声音,喃喃低语:“嬷嬷,表哥真的为了娶我,把祖母拟的每一份契约都签了吗?”
因昌安寺那一晚的意外,她被祖母抓了现行,表哥只得答应祖母所有不平等条约去求娶于她,给祖母一个交代。
她觉得,表哥志在四方,本不该因她而交出兵权乃至整个迟家的家业作为聘礼。
但她却无法驳斥祖母的决定,一来是因为他们确实越了界落了人话柄,再者她其实是有些高兴的吧。
表哥娶不成公主殿下,只能娶她,她多少还是有些高兴的吧?
只是,于表哥而言,这代价是不是大了一些?
梁嬷嬷不知柳茵茵心中所想,但将她闪烁狐疑的目光尽收眼底,便只当她是纯粹不确定其中真相,轻轻“嗯”了一声,又道:
“依老夫人的意思,若是顺利,婚期大约便是这一两个月了,以免夜长梦多。”
虽说那一夜除了只留下来的柳老夫人和梁嬷嬷发现了柳茵茵在迟远房中,但若仔细想,那些算计他两人的幕后黑手恐怕也早已知晓两人在房中的龃龉。
为免再生变故,玷污了柳茵茵的名声,柳老夫人做主,成婚之前两人莫见面免去别人的猜忌,其次是尽快办了婚礼,让那些流言无地释放。
但正是祖母的这番决定,让柳茵茵无法与表哥坐下来好好谈一谈这婚事推得这般着急,到底时好时坏。
思量间,她朝嬷嬷怀里拱了拱,半晌,才闷着声音,小心翼翼地问道:“嬷嬷,你说,表哥,他会后悔吗?”
她声音极轻,一双眼睛紧紧盯着江面一圈一圈的涟漪,似是唯恐里头冒出什么可怕的东西,扰了这一面的平静。
梁嬷嬷瞧着柳茵茵被波光映得发亮的娇俏鼻尖,眸色微微一沉,不答反问:
“大小姐觉得表少爷会后悔吗?”
柳茵茵闻言先是一愣,随即猛地抬头对上梁嬷嬷的眼睛,在那高深莫测的眼神中似乎寻到一抹鼓励。
她心头又是一震,脑海中便响起一个声音:她不会让表哥后悔,她不会让表哥输,从前是,现在是,未来也是。
梁嬷嬷看着眼前小主子的眼神,从恍惚到笃定,不由笑开,眉目慈蔼,“看来,大小姐心中已经有数了。”
柳茵茵扑闪扑闪黑白分明的眼睛,忽地嫣然巧笑,又重新窝进梁嬷嬷怀里,撒着娇嗔怪道:“嬷嬷总是这般,凡事都让茵茵自己拿捏。”
梁嬷嬷叹笑摇头,拖长了声音,语调里尽是宠溺:“我们的大小姐长大了,往后可是要当主母的人,可不得多多自己拿捏自己的事儿?”
*
两家婚事一经谈妥,这三书六礼便也过得很快,眨眼就到了柳老夫人与徐氏亲选的吉日。
大清早,柳茵茵便被梁嬷嬷与喜娘提溜起来,一番洗漱沐浴后,又是绞面,又是熏香,描眉画黛,一样不落。
一连串的流程下来,柳茵茵还有些发蒙。
先前虽是得了梁嬷嬷的开导,她已经接纳了这场让她既期盼又有些畏怯的婚事。
但随着婚期临近,那颗害怕表哥因为娶她而投入过多,最后可能落得被柳家长老左支右绌结果的心便愈发担忧起来。
这几日,她一门心思便在琢磨着,婚后到底如何自处,又要如何与表哥操持家业,才能让他不至于产生“后悔”的念头,更不要扰了他心心念念的北伐复仇大业。
“大小姐,趁着这空挡,老奴便与你说说这新婚之夜当注意之事。”梁嬷嬷携一本画册,摊开在柳茵茵面前,轻声将她的思绪拉回。
柳茵茵一愣,循着梁嬷嬷的指示低头望去。
只见那泛黄的纸张上,男男女女,纠纠缠缠,大片无衣遮蔽的肌肤堆叠,还有些不可描述的地带。
柳茵茵蓦地耳根一红,那夜昏暗中不曾看清却更为明显的触感仿似霎时回到了手中。
她不由自主地搓了搓掌心,忙是抬手去推开桌面的图册,含含糊糊道:“嬷嬷,我不看这些。”
梁嬷嬷见她耳根发红,一双素手微微发颤,当即了然,随即眸色一暗,换上而来严肃的神色,又将图册重新放回她的面前,拖近了椅子,靠着她坐下,继续道:
“这不看也得看。”
她指着图册,说道:“大小姐也是知道表少爷厉害的,他毕竟是个武人,又是血气方刚的年纪,房事上,你可得多顺着他,莫要与他较真,免得伤了自己。”
语罢,她又将目光打量着小主子即便裹在宽大厚重的礼服中,仍掩不住的曼妙身形,又道:
“不过,有的时候也得硬气些,该节制的时候也得节制,可不能都让姑爷说了算,过犹不及,可都记住了?”
柳茵茵余光一下一下瞟着梁嬷嬷不断翻动的书册,脸上愈发烧得厉害,只不停地含含糊糊点头应“是”。
刻漏滴答,门外传来吆喝声——吉时已到。
柳茵茵终于如释重负,忙是将梁嬷嬷滔滔不绝的讲说打断,随即催着喜娘将她背起往屋外去。
红头一盖,满室的喧嚣便隔绝在外,她只凭着记忆,感受着自己七拐十八弯,被簇拥着出了柳府,上了花轿。
虽是听见了表哥熟悉的声音,却不曾得见他的身影,便启程离开了柳府。
直到礼乐的声音止住,花轿前倾,一只青筋凸起,竹节修长的玉手向她伸来,握住她的素手时,她的心神才终于稳了几分。
随后,她又捏着红绸,随喜娘的指引,跨过火盆,进了前厅,拜过高堂,绕进了新人的卧房。
新郎官在前厅迎着宾客,并没有随她而来,她便乖顺地在屋里听着喜娘将各式各样的规矩一一讲述。
末了,又得了梁嬷嬷送来的吃食,垫过肚子。
也不知过了过久,柳茵茵已在房中枯坐得昏昏欲睡,门边才传来推门的声音。
她背脊蓦地一僵,板直上身,屏息等候那位她早已熟悉无比却已多日不见的表哥。
过了今夜,他们便有了另一层的关系。
这样的念头一经闪过,她的心脏便扑通扑通狂跳起来。
“姑爷,这边请。”早等在一旁的喜娘开了口。
她将迟远引到桌案边,又将装着玉如意的木盆端起,朝他面前推了推。
几息,一双绣金线龙纹的大红长靴便赫然出现的茵茵红布垂帘之下。
下一瞬,一只碧绿的弯钩探入盖头之下,轻轻撩起。
红烛映照而来,柳茵茵抿了抿唇,小心翼翼地抬头去瞧多日不见的表哥。
只见他双目氤氲酒气,眼尾点着殷红,一双薄唇沾了酒气,又显得格外艳丽,让人看得目不转睛。
但表哥对着她的眼神却有微微闪躲,只一触及她的视线便偏过头去,朝一旁的喜娘沉声道:“还要做什么?”
那领了许多工钱的喜娘也是谄媚讨好,掐着喜庆的嗓子又念了几句吉利话,便交代了新婚夫妻后续喝交杯酒与洞房的程序,才施施然退了下去。
房内,只剩两人了。
气氛蓦地有些微妙,空气甚至有些凝滞。
柳茵茵忽地觉得,祖母有意将她与表哥分隔了两三个月,实在不是好事。
本是熟悉非常的两人,如今却看着有些尴尬和疏离。
难道是表哥已经开始后悔了?
念及此,柳茵茵倏地从床榻上站起,望向一直立在她身前不动声色的表哥,举起三个小手指,一本正经地道:
“茵茵发誓,这辈子绝不负表哥,即便祖母反对,我也一定支持表哥的北伐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