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厌他的第四天
高一下半学期,文理分科。
新延市第五中学开学第三天,项令娴转学到五中的文科一班。
清晨七点三十五,踏进教学楼已经能听见朗朗早读声。
项令娴还没习惯这个时间上学,边走边揉了揉还没法完全睁开的眼睛,脑海中寻找着对于办公室位置的记忆,应该在二楼左手边。
上楼梯时,校服布料的特殊,让它摩擦时会响起沙沙声,项令娴拽了拽,还有些不习惯。
她之前就读的国际学校,大多数时间上学都要穿裙子,冷的时候加条打底袜,现在身上穿的校服,虽说昨天让裁缝按她的身形改小些,但还是舒适保暖。
她很满意。
上了二楼,项令娴找到办公室,一眼就瞧见自己的班主任,是一位气质很好的年轻女教师。
项令娴悄悄调整了些表情,姿态也更挺拔,学着记忆中总是扬起下巴,漂亮的像天鹅一般的少女们,轻轻敲门,走进办公室。
“江老师。”
班主任江黎听见她的声音,从教案中分出神来,笑着应她:“项同学,你来了。”
走到办公桌旁,江黎微不可查地上下打量她一眼,项令娴敏锐地感觉出她的视线,心中不禁咯噔一下,双手背在身后,在不看见的地方,攥得很紧。
私自改校服这事,在哪个学校都是禁忌吧。
正紧张时,江黎却温柔地看着她:“校服很合身,穿在你身上很漂亮。”
“谢谢老师。”项令娴松了口气,笑得真心实意。
“走吧,”江黎站起身,领着她去教室,边走边叮嘱着,“在班里有任何不适应的地方都可以告诉我,或者找班长也可以。”
整个高一年级在同栋楼里,文科一班在一层的最边上。
江黎领着项令娴走进教室时,班里正在上英语早读。
班里没有老师,项令娴错过身,好奇地看向讲台上捧着单词本的少年。
他斜坐着,几乎将背影留给项令娴,但是能瞧出,他坐得很端正。
江黎在班里拍拍手,见班主任进班,同学们纷纷安静。
早读时间,按道理需要相应科目的老师在班,见没人江黎出声问道:“英语老师呢?”
第一排的同学随即回应:“被叫去开会了,刚走。”
江黎点点头,招招手,让项令娴上了讲台,讲台上坐着的少年闻声,刚好转过头来。
那就是项令娴第一次见到喻澍的场面。
少年清隽端正、高挑瘦削,脊背挺直坐在讲台前,没有穿校服外套,而是一件黑色的卫衣,眉眼深邃、线条分明,但仍让人感到清爽蓬勃的少年意气。
当下,她的第一反应居然是——有这么显眼的人存在,她又要成为湮没在人群中的那个吗?
江黎又唤了她一声,她才回过神来,调整神态,露出在镜子前练习许久的张扬明媚。
“大家好!我叫项令娴,以后请多多指教。”她微笑着说。
教室内顿时响起窸窸窣窣的讨论声。
在灰扑扑有些沉闷的高中里,穿着裁剪合身的校服,书包和运动鞋都在学生中可以算是天价的款式,刘海而是剪成当年算是新潮的韩剧女主空气刘海,不得不说,今日的项令娴是很耀眼的,她也算达成她的目的。
“安静。”江黎的语言威慑力比想象中大,平淡的两个字,教室顿时静下来。
讲台上放眼看过去有四个空位,但两个都在最后两排,江黎扫了一眼,指着第四排中间,空着的两个位置,对项令娴说:“你就坐那里吧。”
项令娴点点头,在众人的目光中,走向自己的位置,离近才发现,其中一个位置是有人的,桌面上规整摆放着课本,她在另一个位置坐好,脖子往同桌的桌面伸过去些,瞧见作业本上的名字——喻澍。
教室前的江黎看着项令娴坐下,对着讲台上的喻澍嘱咐道:“喻澍,盯好早读。”
喻澍轻轻点头回应,江黎转身离开教室。
喻澍?他就是自己的同桌?
项令娴下意识仰起头,大概是感知到强烈的视线,喻澍对上她的目光,礼貌地浅笑一下,便低头继续背单词。
转学生只算是个小插曲,班级里很快恢复了早读的氛围。
直到感觉没人在观察自己,项令娴才从书包里掏出一包纸巾,悄悄擦去手心的薄汗。
-
为什么一定要从国际学校转回普高,彼时的项令娴一定答不上来。
她只是觉得,她呆着似乎不开心、好累。
如果是后来逐渐成熟的她,就能回答这个问题——是因为格格不入。
与家境优渥,甚至是从幼儿园就开始全英教育的孩子不同,她是高一才到国际学校读书的,那时候项父生意一飞冲天,虽然不愿意接下这个称呼,但确实只能用暴发户来形容。
在酒桌上推杯换盏的项父,听说生意伙伴的那些大老板,都会将子女送入这种学校,为今后出国留学镀金做准备,于是没经过项令娴的同意,大手一挥就将她送到国际学校。
接受了九年国内教育的项令娴,刚入学校,完全无法适应IB课程。更别提其他的学生,即便同样是中考后公立转国际,家里也会帮着提前了解学校的课程内容,根本不会像项父一样,把她丢到学校里,就好像一切都万事大吉了。
项令娴又是很难短时间适应新环境的一个人,直到入学一月,她才靠着自己的在网上的检索,堪堪明白这种学校的教学逻辑是怎样的。
而此时,同学们基本形成了自己的小团体,她就是唯一被多出的那个,也是唯一被忽略的那个。
其实回想起来,同学们都很礼貌,有合作作业时,对她的态度也很好,可也仅限于此了。
无法适应的繁杂课程和日渐疏远的同学,使得她即使和项父大吵一架,也要转回普高,最终的结果是她成功了,只是项父觉得她丢人,将她独自丢在了新延读书。
新延是绮城的临市,也是母亲姜月珠的故乡。
项令娴转回普高的心愿,起码让她在这有朋友,起码让她被众人注视到,让她做不被忽视的那一个。
人都会有不满足于此的心,渐渐的她会想,让她成为最耀眼的那一个不行吗?
可转来新延三中,居然在这里遇上喻澍这样的人物。
起码大半个月,她与这位新同桌的交流只限于:借过、谢谢、刚刚老师说了啥。
而他们之间的破冰,就是源于那日在小区楼下,短暂友好的交流。
在项令娴第无数面对着卷子上这道数学题叹气时,上课铃声悠悠响起,班主任江黎抱着教案,大步走进教室。
“安静,”江黎出声道,“今天是周二,而下下周的周四就要期中考试了。”
项令娴撑着脑袋,听着她讲话,有了这段时间的认识,她也知道江黎是个看上去柔弱好说话,但实际上非常有教师威严的一位老师。
“这次考试以及本学期的期末考试,会成为你们下学期分班的重要依据,决定了你们最后能不能留在一班,如果你们还想留,那就认真对待这次考试。”
江黎阐明了问题的严重性,随后清清嗓子,继续开始讲课。
留在一班啊?项令娴心里琢磨着这句话。
她其实没太多对这个班的留恋,毕竟无论在哪个班,只要与众不同,就能被注意到,不过就是要重新融入集体,确实是一件棘手的事。
项令娴撑着胳膊,下意识瞥了眼身边的喻澍。
江黎是数学老师,这节课是习题课,讲得是作业中大家的错题,而喻澍坐得挺直,看着是在专注听讲,其实手中正写着今天的英语作业。
也是,这位全年级第一,能有什么错题。
项令娴撇撇嘴,刚转正脑袋,就听到了一声恶魔的呼唤:“项令娴,告诉我AC向量和AB向量的乘积是什么?”
??!
猛地被提问到的项令娴缓缓站起身,望着眼前像天书一样的板书发呆。
已经学过的数学知识中,她最不能理解的就是向量的存在,明明同样一个三角形,加了个箭头,就变成自己看不懂的样子。
“是……”她支支吾吾地,半天说不出来。
正宕机着,似乎离她很近的地方,传出一句压得很低的男声,他说着:“乘积是十二。”
项令娴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连忙回答:“十二。”
江黎点点头,放她坐下随后接着讲课。
项令娴看了旁边的深藏功与名的喻澍,感激地递了一张纸条——谢谢。
看起来,这个人也不算很讨厌,
很快那张纸条就又从另一头被传了过来,上面是少年规整的字迹——好好听课,别偷看我。
不是,谁偷看你了,你也太自恋了点吧,大哥。
好不容易熬到数学课结束,项令娴捂着嘴,狠狠打个哈欠,还有一节自习,就要放学了。
课间时间,之前上学拿手机,被老师警告了一番,后面再也没敢将关机的手机从书包里翻出来,她也没事可干,索性埋到胳膊里装睡。
在这里班里她还是没什么朋友,女生们上厕所买零食会有其他的小伙伴,没有同学在做这些小事时,第一个想起她。
后来的项令娴和虞承聊起这些往事,评价自己当初是个很拧巴的人,其实只想交到几个知心的好朋友,却非要学曾经艳羡的那些女孩子的样子,也想让自己成为众星捧月的一样的存在,最后只能越发孤单落寞。
正发着呆,旁边的人忽地用手戳戳她,项令娴顶着杂乱的刘海扬起头。
喻澍眼神落在她身上,瞧见她的刘海,忍不住扬扬嘴角。
项令娴不明所以,只看他偷笑,没好气道:“喂,笑什么,有什么事吗?”
“咳,没什么,就是想问你,晚上小区会停电,你知不知道?”喻澍清咳了咳,然后说道。
“停电?”这项令娴还真的不知道。
若是她愿意,在进楼道前,抬头瞧一瞧门口的告示,说不定也就知道了。
项令娴努力让自己淡定一些:“没听说,不过要停多久知道吗?”
“好像是要检修电路,所以会停一个小时的样子。”喻澍回道。
什么?一个小时?哪有晚上用电需求的这么高的时段停电啊?
此时此刻,她已经在想该怎么面对晚上这段无比“漫长”的黑暗了。
眼瞅着项令娴的脸,已经在几秒内变换了好几种表情,而身边旁观的喻澍全部尽收眼底。
好一阵前他就发现了,这位新同桌,比他的初印象要好玩的多。
和同学讲话时,总会扬起头,作出一副很傲娇的姿态,而转过身来,又无声地搓着指尖,悄悄看小说时投入认真,解题时又眉头紧凑,看着有种双面人生的感觉。
“所以放学后,如果家里没有的话,就去买两根蜡烛吧。”喻澍建议道。
项令娴也是这么想的。
“嗯。”她说得很轻松,内心却在不停地打鼓。
住在现在的小区,对项令娴来说是痛并快乐着。
一方面离学校又近,又是自由的独自生活让她很快乐,而痛点在于,尤其是半夜,时不时的,楼上就会发出弹珠响声,但那间房是一件待售空房。
其实如果她肯上网搜一搜的话,就能知道,这种事其实是很正常的现象。
只是被恐惧包裹着的项令娴来说,还是一下子没法保持冷静,近一段时间,每天晚上她都要把整个人钻进被子里,将自己熬到睡着。
-
即使项令娴再怎么不愿意,自习后的放学铃还是打响了。
她闷着头收拾书包,满脑子都停电这档子事。
要不要先找地方去逛逛,等停电结束再回家?
这个想法很快被她自己否决,天黑之后,路灯昏暗的老旧小区更加可怕,尤其在上次喻澍的提醒后,她对自己的人身安全有了更大的重视。
而且,又不知道具体什么时候停电,万一她刚回家就遇上停电,岂不是更让人崩溃?
正想问问对楼邻居知不知道,关于停电的更多情报,转过头却发现,在她沉思的时候,喻澍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走了。
啧,走的可快啊。
班里还有剩下的同学要值日,项令娴背着书包,独自一人踏上了放学路。
校门口有几间小超市,图方便项令娴便没往远走,随便挑着进了一家,却被告知没货,询问才得知,附近的邻居都听说要停电,几家店那一点点存货都卖空了。
项令娴拉着脸,只能往远找家大超市,买了几根蜡烛,就往家里走。
等开锁进了家门,也不知怎么就这么巧。
项令娴刚放下手中的袋子,要用空闲的手打开墙壁上的照明开关,客厅的灯仅仅知亮了那么一瞬间,一秒钟之后,房间里又回到了阴暗的原状。
不至于这么巧吧?
项令娴立马放下书包,从购物袋里掏出蜡烛,又从客厅的抽屉里摸出火柴,蜡烛散发出微弱的亮。
她买了好几根,留下一根之后备用,其余的分散点在客厅的各个角落,客厅顿时被烛光照亮。
从窗外望出去,天虽没彻底黑下去,但整个小区都是黑的,而在那漆黑的每扇窗户中却又混着一点亮光。
这个画面很奇妙。
项令娴从书包里翻出关机中的手机,开机后打开了照相机。
那个时候手机摄像还没那么清晰,但也够项令娴留下她认为有趣的瞬间。
她翻来覆去欣赏着自己摄影作品,在无数扇小小的玻璃,认出了属于喻澍家的那一扇。
出于好奇,项令娴扒着窗户,想看看这个好心提醒她的对楼领居在干什么。
她仔细观察着,却没能从他的窗户里,看见有光的那一部分。
家里没人吗?
项令娴推开窗户,往前伸伸脑袋,想看的更仔细点。
正在她看得出神时,对楼领居家的窗户里似乎映出一个人的影子,紧接着,这个影子打开了窗户,是喻澍。
周围很黑,只能依稀分辨出他的身影。
他的家里没点蜡烛,项令娴伸出脑袋,好奇地大声问:“你家怎么没点蜡烛啊!”
声音响彻小区,其实根本不需要那么大声,只是她把握不好距离和音量。
喻澍沉默,谁能想到提醒了同桌,回来才发现没有蜡烛的是自己家。
手电筒也因为平时没有充电,而在此时罢工,好在喻澍并不怕黑,所以暗一点也没关系。
他只是不经意地朝窗外看了眼,就刚好瞧见项令娴扒着窗框乱瞧,身后被一圈隐隐暖光笼罩着。
“我家没有蜡烛。”喻澍轻描淡写地回道。
“啊!”项令娴惊讶道,提醒了她,居然自己家没有蜡烛,“那要不要我分给你点啊!我买了不少!”
喻澍拒绝:“不用,马上来电。”
“需要的话在窗户这叫我一声,我能听见!”项令娴相当善解人意。
喻澍忍俊不禁,话里还带着笑意:“那我叫你的话,你准备怎么递给我啊。”
项令娴回道:“你下楼来取嘛!我从楼上丢给你!我就懒得下楼了!”
此时,不知道谁家,对项令娴这种肆无忌惮地大声喧哗行为忍无可忍,开窗怒吼。“谁家小孩!大晚上叫什么呢!”
闻声,项令娴立马蹲下,连窗户都来不及关。
脸颊和耳朵都臊成了红色。
新延市第五中学开学第三天,项令娴转学到五中的文科一班。
清晨七点三十五,踏进教学楼已经能听见朗朗早读声。
项令娴还没习惯这个时间上学,边走边揉了揉还没法完全睁开的眼睛,脑海中寻找着对于办公室位置的记忆,应该在二楼左手边。
上楼梯时,校服布料的特殊,让它摩擦时会响起沙沙声,项令娴拽了拽,还有些不习惯。
她之前就读的国际学校,大多数时间上学都要穿裙子,冷的时候加条打底袜,现在身上穿的校服,虽说昨天让裁缝按她的身形改小些,但还是舒适保暖。
她很满意。
上了二楼,项令娴找到办公室,一眼就瞧见自己的班主任,是一位气质很好的年轻女教师。
项令娴悄悄调整了些表情,姿态也更挺拔,学着记忆中总是扬起下巴,漂亮的像天鹅一般的少女们,轻轻敲门,走进办公室。
“江老师。”
班主任江黎听见她的声音,从教案中分出神来,笑着应她:“项同学,你来了。”
走到办公桌旁,江黎微不可查地上下打量她一眼,项令娴敏锐地感觉出她的视线,心中不禁咯噔一下,双手背在身后,在不看见的地方,攥得很紧。
私自改校服这事,在哪个学校都是禁忌吧。
正紧张时,江黎却温柔地看着她:“校服很合身,穿在你身上很漂亮。”
“谢谢老师。”项令娴松了口气,笑得真心实意。
“走吧,”江黎站起身,领着她去教室,边走边叮嘱着,“在班里有任何不适应的地方都可以告诉我,或者找班长也可以。”
整个高一年级在同栋楼里,文科一班在一层的最边上。
江黎领着项令娴走进教室时,班里正在上英语早读。
班里没有老师,项令娴错过身,好奇地看向讲台上捧着单词本的少年。
他斜坐着,几乎将背影留给项令娴,但是能瞧出,他坐得很端正。
江黎在班里拍拍手,见班主任进班,同学们纷纷安静。
早读时间,按道理需要相应科目的老师在班,见没人江黎出声问道:“英语老师呢?”
第一排的同学随即回应:“被叫去开会了,刚走。”
江黎点点头,招招手,让项令娴上了讲台,讲台上坐着的少年闻声,刚好转过头来。
那就是项令娴第一次见到喻澍的场面。
少年清隽端正、高挑瘦削,脊背挺直坐在讲台前,没有穿校服外套,而是一件黑色的卫衣,眉眼深邃、线条分明,但仍让人感到清爽蓬勃的少年意气。
当下,她的第一反应居然是——有这么显眼的人存在,她又要成为湮没在人群中的那个吗?
江黎又唤了她一声,她才回过神来,调整神态,露出在镜子前练习许久的张扬明媚。
“大家好!我叫项令娴,以后请多多指教。”她微笑着说。
教室内顿时响起窸窸窣窣的讨论声。
在灰扑扑有些沉闷的高中里,穿着裁剪合身的校服,书包和运动鞋都在学生中可以算是天价的款式,刘海而是剪成当年算是新潮的韩剧女主空气刘海,不得不说,今日的项令娴是很耀眼的,她也算达成她的目的。
“安静。”江黎的语言威慑力比想象中大,平淡的两个字,教室顿时静下来。
讲台上放眼看过去有四个空位,但两个都在最后两排,江黎扫了一眼,指着第四排中间,空着的两个位置,对项令娴说:“你就坐那里吧。”
项令娴点点头,在众人的目光中,走向自己的位置,离近才发现,其中一个位置是有人的,桌面上规整摆放着课本,她在另一个位置坐好,脖子往同桌的桌面伸过去些,瞧见作业本上的名字——喻澍。
教室前的江黎看着项令娴坐下,对着讲台上的喻澍嘱咐道:“喻澍,盯好早读。”
喻澍轻轻点头回应,江黎转身离开教室。
喻澍?他就是自己的同桌?
项令娴下意识仰起头,大概是感知到强烈的视线,喻澍对上她的目光,礼貌地浅笑一下,便低头继续背单词。
转学生只算是个小插曲,班级里很快恢复了早读的氛围。
直到感觉没人在观察自己,项令娴才从书包里掏出一包纸巾,悄悄擦去手心的薄汗。
-
为什么一定要从国际学校转回普高,彼时的项令娴一定答不上来。
她只是觉得,她呆着似乎不开心、好累。
如果是后来逐渐成熟的她,就能回答这个问题——是因为格格不入。
与家境优渥,甚至是从幼儿园就开始全英教育的孩子不同,她是高一才到国际学校读书的,那时候项父生意一飞冲天,虽然不愿意接下这个称呼,但确实只能用暴发户来形容。
在酒桌上推杯换盏的项父,听说生意伙伴的那些大老板,都会将子女送入这种学校,为今后出国留学镀金做准备,于是没经过项令娴的同意,大手一挥就将她送到国际学校。
接受了九年国内教育的项令娴,刚入学校,完全无法适应IB课程。更别提其他的学生,即便同样是中考后公立转国际,家里也会帮着提前了解学校的课程内容,根本不会像项父一样,把她丢到学校里,就好像一切都万事大吉了。
项令娴又是很难短时间适应新环境的一个人,直到入学一月,她才靠着自己的在网上的检索,堪堪明白这种学校的教学逻辑是怎样的。
而此时,同学们基本形成了自己的小团体,她就是唯一被多出的那个,也是唯一被忽略的那个。
其实回想起来,同学们都很礼貌,有合作作业时,对她的态度也很好,可也仅限于此了。
无法适应的繁杂课程和日渐疏远的同学,使得她即使和项父大吵一架,也要转回普高,最终的结果是她成功了,只是项父觉得她丢人,将她独自丢在了新延读书。
新延是绮城的临市,也是母亲姜月珠的故乡。
项令娴转回普高的心愿,起码让她在这有朋友,起码让她被众人注视到,让她做不被忽视的那一个。
人都会有不满足于此的心,渐渐的她会想,让她成为最耀眼的那一个不行吗?
可转来新延三中,居然在这里遇上喻澍这样的人物。
起码大半个月,她与这位新同桌的交流只限于:借过、谢谢、刚刚老师说了啥。
而他们之间的破冰,就是源于那日在小区楼下,短暂友好的交流。
在项令娴第无数面对着卷子上这道数学题叹气时,上课铃声悠悠响起,班主任江黎抱着教案,大步走进教室。
“安静,”江黎出声道,“今天是周二,而下下周的周四就要期中考试了。”
项令娴撑着脑袋,听着她讲话,有了这段时间的认识,她也知道江黎是个看上去柔弱好说话,但实际上非常有教师威严的一位老师。
“这次考试以及本学期的期末考试,会成为你们下学期分班的重要依据,决定了你们最后能不能留在一班,如果你们还想留,那就认真对待这次考试。”
江黎阐明了问题的严重性,随后清清嗓子,继续开始讲课。
留在一班啊?项令娴心里琢磨着这句话。
她其实没太多对这个班的留恋,毕竟无论在哪个班,只要与众不同,就能被注意到,不过就是要重新融入集体,确实是一件棘手的事。
项令娴撑着胳膊,下意识瞥了眼身边的喻澍。
江黎是数学老师,这节课是习题课,讲得是作业中大家的错题,而喻澍坐得挺直,看着是在专注听讲,其实手中正写着今天的英语作业。
也是,这位全年级第一,能有什么错题。
项令娴撇撇嘴,刚转正脑袋,就听到了一声恶魔的呼唤:“项令娴,告诉我AC向量和AB向量的乘积是什么?”
??!
猛地被提问到的项令娴缓缓站起身,望着眼前像天书一样的板书发呆。
已经学过的数学知识中,她最不能理解的就是向量的存在,明明同样一个三角形,加了个箭头,就变成自己看不懂的样子。
“是……”她支支吾吾地,半天说不出来。
正宕机着,似乎离她很近的地方,传出一句压得很低的男声,他说着:“乘积是十二。”
项令娴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连忙回答:“十二。”
江黎点点头,放她坐下随后接着讲课。
项令娴看了旁边的深藏功与名的喻澍,感激地递了一张纸条——谢谢。
看起来,这个人也不算很讨厌,
很快那张纸条就又从另一头被传了过来,上面是少年规整的字迹——好好听课,别偷看我。
不是,谁偷看你了,你也太自恋了点吧,大哥。
好不容易熬到数学课结束,项令娴捂着嘴,狠狠打个哈欠,还有一节自习,就要放学了。
课间时间,之前上学拿手机,被老师警告了一番,后面再也没敢将关机的手机从书包里翻出来,她也没事可干,索性埋到胳膊里装睡。
在这里班里她还是没什么朋友,女生们上厕所买零食会有其他的小伙伴,没有同学在做这些小事时,第一个想起她。
后来的项令娴和虞承聊起这些往事,评价自己当初是个很拧巴的人,其实只想交到几个知心的好朋友,却非要学曾经艳羡的那些女孩子的样子,也想让自己成为众星捧月的一样的存在,最后只能越发孤单落寞。
正发着呆,旁边的人忽地用手戳戳她,项令娴顶着杂乱的刘海扬起头。
喻澍眼神落在她身上,瞧见她的刘海,忍不住扬扬嘴角。
项令娴不明所以,只看他偷笑,没好气道:“喂,笑什么,有什么事吗?”
“咳,没什么,就是想问你,晚上小区会停电,你知不知道?”喻澍清咳了咳,然后说道。
“停电?”这项令娴还真的不知道。
若是她愿意,在进楼道前,抬头瞧一瞧门口的告示,说不定也就知道了。
项令娴努力让自己淡定一些:“没听说,不过要停多久知道吗?”
“好像是要检修电路,所以会停一个小时的样子。”喻澍回道。
什么?一个小时?哪有晚上用电需求的这么高的时段停电啊?
此时此刻,她已经在想该怎么面对晚上这段无比“漫长”的黑暗了。
眼瞅着项令娴的脸,已经在几秒内变换了好几种表情,而身边旁观的喻澍全部尽收眼底。
好一阵前他就发现了,这位新同桌,比他的初印象要好玩的多。
和同学讲话时,总会扬起头,作出一副很傲娇的姿态,而转过身来,又无声地搓着指尖,悄悄看小说时投入认真,解题时又眉头紧凑,看着有种双面人生的感觉。
“所以放学后,如果家里没有的话,就去买两根蜡烛吧。”喻澍建议道。
项令娴也是这么想的。
“嗯。”她说得很轻松,内心却在不停地打鼓。
住在现在的小区,对项令娴来说是痛并快乐着。
一方面离学校又近,又是自由的独自生活让她很快乐,而痛点在于,尤其是半夜,时不时的,楼上就会发出弹珠响声,但那间房是一件待售空房。
其实如果她肯上网搜一搜的话,就能知道,这种事其实是很正常的现象。
只是被恐惧包裹着的项令娴来说,还是一下子没法保持冷静,近一段时间,每天晚上她都要把整个人钻进被子里,将自己熬到睡着。
-
即使项令娴再怎么不愿意,自习后的放学铃还是打响了。
她闷着头收拾书包,满脑子都停电这档子事。
要不要先找地方去逛逛,等停电结束再回家?
这个想法很快被她自己否决,天黑之后,路灯昏暗的老旧小区更加可怕,尤其在上次喻澍的提醒后,她对自己的人身安全有了更大的重视。
而且,又不知道具体什么时候停电,万一她刚回家就遇上停电,岂不是更让人崩溃?
正想问问对楼邻居知不知道,关于停电的更多情报,转过头却发现,在她沉思的时候,喻澍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走了。
啧,走的可快啊。
班里还有剩下的同学要值日,项令娴背着书包,独自一人踏上了放学路。
校门口有几间小超市,图方便项令娴便没往远走,随便挑着进了一家,却被告知没货,询问才得知,附近的邻居都听说要停电,几家店那一点点存货都卖空了。
项令娴拉着脸,只能往远找家大超市,买了几根蜡烛,就往家里走。
等开锁进了家门,也不知怎么就这么巧。
项令娴刚放下手中的袋子,要用空闲的手打开墙壁上的照明开关,客厅的灯仅仅知亮了那么一瞬间,一秒钟之后,房间里又回到了阴暗的原状。
不至于这么巧吧?
项令娴立马放下书包,从购物袋里掏出蜡烛,又从客厅的抽屉里摸出火柴,蜡烛散发出微弱的亮。
她买了好几根,留下一根之后备用,其余的分散点在客厅的各个角落,客厅顿时被烛光照亮。
从窗外望出去,天虽没彻底黑下去,但整个小区都是黑的,而在那漆黑的每扇窗户中却又混着一点亮光。
这个画面很奇妙。
项令娴从书包里翻出关机中的手机,开机后打开了照相机。
那个时候手机摄像还没那么清晰,但也够项令娴留下她认为有趣的瞬间。
她翻来覆去欣赏着自己摄影作品,在无数扇小小的玻璃,认出了属于喻澍家的那一扇。
出于好奇,项令娴扒着窗户,想看看这个好心提醒她的对楼领居在干什么。
她仔细观察着,却没能从他的窗户里,看见有光的那一部分。
家里没人吗?
项令娴推开窗户,往前伸伸脑袋,想看的更仔细点。
正在她看得出神时,对楼领居家的窗户里似乎映出一个人的影子,紧接着,这个影子打开了窗户,是喻澍。
周围很黑,只能依稀分辨出他的身影。
他的家里没点蜡烛,项令娴伸出脑袋,好奇地大声问:“你家怎么没点蜡烛啊!”
声音响彻小区,其实根本不需要那么大声,只是她把握不好距离和音量。
喻澍沉默,谁能想到提醒了同桌,回来才发现没有蜡烛的是自己家。
手电筒也因为平时没有充电,而在此时罢工,好在喻澍并不怕黑,所以暗一点也没关系。
他只是不经意地朝窗外看了眼,就刚好瞧见项令娴扒着窗框乱瞧,身后被一圈隐隐暖光笼罩着。
“我家没有蜡烛。”喻澍轻描淡写地回道。
“啊!”项令娴惊讶道,提醒了她,居然自己家没有蜡烛,“那要不要我分给你点啊!我买了不少!”
喻澍拒绝:“不用,马上来电。”
“需要的话在窗户这叫我一声,我能听见!”项令娴相当善解人意。
喻澍忍俊不禁,话里还带着笑意:“那我叫你的话,你准备怎么递给我啊。”
项令娴回道:“你下楼来取嘛!我从楼上丢给你!我就懒得下楼了!”
此时,不知道谁家,对项令娴这种肆无忌惮地大声喧哗行为忍无可忍,开窗怒吼。“谁家小孩!大晚上叫什么呢!”
闻声,项令娴立马蹲下,连窗户都来不及关。
脸颊和耳朵都臊成了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