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父为我取名为浅昭,“浅画云垂帔,点滴昭阳泪。”

    小时候我不懂师父为什么会说出这句诗。

    师父说:“浅是说昭儿可爱,昭是师父希望昭儿美好,如明月光辉一般。”

    我懵懂地点点头,师父当然知道我听不懂,他将我抱在怀里,我说昭儿以后一定能听得懂。

    我有很多师兄师姐,他们一个个都非常厉害,我常常对师父说,我以后也要这么厉害,以后也要保护师傅,保护师兄师姐。

    这时候师父只会揉揉我的小脑袋说“好,昭儿以后一定很厉害”

    我再长大一些,师父就将我带在身边。

    师父亲自教我读书、识字,我也没有辜负师父的希望,我学得很快也很好,别人要学许多遍的东西,我学一两遍便能参透。

    师父每每这时都很欣慰,逐渐我越长大,师父教我的东西越来越多,我也学会了偷奸耍滑,不再像小时候那样乖巧懂事。

    每每趁师父不注意的时候,我都会偷溜出去。

    师父讲的这些策略我是真的听不懂,就像一行行看不懂的文字在你眼前飘来飘去,这谁能受得了?

    我戳着小乌龟的脑袋,乱糟糟地吐着苦水。

    但不料我还是被师兄们抓了回去,师父罚了我手板,还不允许我吃晚饭!

    我气鼓鼓地被关了禁闭,可是我却想着小乌龟怎么办?好像没把它放回水里…

    “还想着小乌龟呢?”

    师姐悄默默的走了进来,她苦口婆心地说:“昭昭可真是越发顽皮了,难怪师父不罚你禁闭。”

    师姐是来给我送晚饭的,我泪眼汪汪地看着师姐,还是师姐对我最好!

    我把脸埋进饭碗里,一边吃一边说:“我错了,我以后再也不偷跑出去玩了…”

    师姐揉了揉我的脑袋,“待会儿去和师父认个错”

    大丈夫能屈能伸,我敢偷溜出去玩,自然也敢认错,这原本也就是我的错。

    师父还是很疼我的,此后我再也没有机会溜出去玩了…

    日子一日一日地过去,我也长高了许多,我跟着师父游历四方,长了许多见识。

    师父也将他毕生所学全都传授给我,我也一次一次比师父做得还要好,总不会辜负师父的希望。

    也能在一次次试考之中,在师兄师姐里拔得头筹,“昭儿,长大了”

    这是师父常常对我说的一句话,每每听到这话时我都笑笑,“昭儿,远陪在师父身边好不好?”

    可是计划总赶不上变化,一次变故让我失去了所有亲人,师父再也没有揉着我的脑袋喊我“昭儿”。

    师兄师姐也再也没有给我买过糖葫芦了…

    师父将我推了出去,但我在逃跑途中还是受了重伤,后知后觉,我才发现那箭上竟然抹了毒药,当我想为自己解毒之时,才发现这毒药绝非寻常之物。

    燕京城市如此繁华,这是我踏入这里时由衷地感慨。

    我在这漩涡之中,认识到了很多事情,也结交到了很多朋友。

    沈大人外表上一副吊儿郎当不靠谱的模样,但他是最讲义气的人。

    我常常与他拌嘴,三天两头就要打一架,但始终分不出输赢。

    就这样我们吵了好几年,他也坐上了丞相职位,再也不用顾忌家族的威胁,娶到了自己心仪的女子。

    我知道那位姑娘是谁,那日在华赋楼我一眼便觉得这位姑娘与他颇有渊源,我也自诩我从来不看差人,他们果然终成眷属。

    接亲那日我也去了,十里红妆街上好生热闹,我与薛文钦拦在大门口与众人开始“刁难”他。

    “诶,沈大人,既然要接新娘子,那就做一首催妆诗如何?”

    气氛也欢愉起来,沈闻闲一脸看透我的表情,他也并非空架子,他混迹官场多年不说学富五车,当年科举他也名列前茅。

    一首催妆诗作完现场一阵哗然。

    “沈大人深藏不露啊!”我颇有调侃他的意味。

    他笑眯眯地看着我,随后便散了一地的红包,现场乱成一锅粥,他趁其不备便溜了进去。

    我总是调侃他不靠谱,但他却是最长情的人,宿泱姑娘和他在一起也不算吃亏,我也觉得他们一定会幸福。

    而薛文钦我常常说他与我很相似但又与我不像,他心思深,笑面虎说的也不过是他了。

    我说他“若是有一日他想加害于我,我都不一定能察觉得出来。”

    这话也不过是开玩笑,我深知他的个性,他不会这般做。

    薛文钦这人成熟稳重,在许多事上面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也与我志趣相同。

    我是极其信任他,做人做事他都非常擅长变通,不折不扣的商人思维。

    “薛文钦,你是奸商吧?”

    对,我又开始调侃他们两个。

    一个奸臣,一个奸商,我常常为此事而感到叹息,说得我们像坏人一样。

    但调侃归调侃,对于能认识到这两位朋友,我是很开心的。

    还有细雨、柔儿,凌晏如,他们都陪伴了我许久。

    细雨心思细腻,很一直照顾着我,对于细雨,我对他的印象一直是一个大姐姐的形象,细雨的针线活做得很好,秀出来的鸳鸯活灵活现一般,她给我做过一个香包,我现在都一直带在身上。

    柔儿常常粘着细雨,成天夸着细雨手巧,其实是变着法子想让细雨做好吃的给她,我这时也在旁边起哄,其实我也是嘴馋了。

    但风云莫测,“细雨,我从来没有怪过你”我厚葬了细雨,希望若有来世她能平平安安,幸福快乐地过完一生。

    此后,柔儿也像是变了一个人,她学着细雨在我身侧管事一般,我的心中不知是苦涩还是欣慰……

    *

    “小昭”师兄总是这般喊我,我与他并非同门,祸不及他,他愿意下山来帮我,我不知如何去感激。

    师兄总说我长大了许多,不似从前天真烂漫,我收敛了心性在这燕京城中,再尖锐的爪牙也会被磨平。

    *

    燕京城风云万变,初到这里,我就被追杀了。

    随后我就投靠了追杀我的人——裴知谨

    对于这个人而言,我对他的了解有多有少,此人杀伐果断手段残忍,但毕竟能坐上如此高位的人手上不可能干干净净。

    我从他身上学到了很多,也纵使我走到如今这个地步,有时也像极了他。

    直到他死去的那一刻,我觉得惋惜又觉得解气,他杀了我师父自然要以命偿。

    知道他身前故事之时,我也会觉得叹息不已,我也是人不是冷血动物,毕竟是交锋过的对手,我欣赏他的能力也恨透了他。

    *

    一城待二主,从初次见到谢辛楼之时我就与他达成了合作,我表面是裴知谨的人,其实效忠于皇帝。

    我拿准了皇帝的心思,一国君主怎么肯匍匐于他人之下,我也不可能在仇人的脚下为他卖命。

    我与他联手将誉王和燕王除去之后,裴知谨果然中了圈套,我不擅长硬碰,攻心之计在于人。

    我可以不费一兵一卒,就可以让对方缴械投降,就赌人心这一关,裴知谨就过不去。

    可是裴知谨怎么会这么蠢,他早就看出来我们的圈套,却迟迟不做出任何动作,这才是此技高明之处。

    让人无法动手,无处下手。

    裴知谨到最后都在为谢辛楼扫平障碍,他也算是用心良苦,我与皇帝的合作算是胜利成功一半。

    谢辛楼亲手了结裴知谨还我灭门之仇,也算是我亲手为师父报仇了。

    当看到遗诣和那封信件之时我是震惊的。

    肃炀帝早亡的发妻竟然是裴知谨长姐,而裴知谨当年入宫,因为相貌与长姐长相十分相似,肃炀帝心生邪念将他幽禁了起来。

    此后裴知谨就性情大变,逼宫、谋逆、造反都是他对皇室的报复。

    但我也不会因为这件事而对他有所改观,他对皇室的报复与我何干,他欠我的,欠师父的是要还的。

    *

    此时我身中剧毒,知道自己命不久矣,我决定以身入局保护我想保护的人。

    层层环环,最终他没有逃出我的圈套之内,他入局不浅,明知此局有诈,却还是会进入我的圈套。

    “谢景策,你借他之手伤害了我师父。”

    当然,最终也有我的私心,我不会放过任何人,包括谢景策。

    谢景策果然很适合做帝王,他野心勃勃不达目的不择手段,他借裴知谨之手将我满门覆灭,引我入局,从很早之前我便知晓。

    我怎能不恨他,我自然是恨毒了他。

    但我不能这么做,我不能因个人之私弃国家子民于不顾。

    主少国疑,虽然沈闻闲与薛文钦在皇帝左右,我也相信他们二人一定能帮助皇帝将国家走上正轨。

    但是还有一大隐患,谢景策走到今时今日这步,绝非会安稳做个王爷,他是一定会夺下这个皇位。

    薛文钦与沈闻闲二人的能力都不足以抵抗于谢景策,以我对他的了解,他一定会大开杀戒,到时候燕京城又会是血流成河的场面。

    我不希望,也不敢想象,所以我想了一招万全之策。

    “谢景策,夹竹桃有毒。”

    “我的昭昭亦是如此。”

章节目录

逢场作戏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覃树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覃树并收藏逢场作戏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