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暑气炎炎,响水河河水少了大半,金明桥南岸的树荫里靠着几个打盹儿的小贩。
“就这儿吧。”清亮的少女音,像一粒石子丢进静湖,醒着的人,纷纷抬头去看。
桑瑶擦了把汗,开始安放家伙事儿。
小小的一架木推车,除碗筷并油盐酱醋外,另有一个大木头盆子,上头盖着块润湿的白布。
“这是谁家摆摊的,带了碗筷,却没炉子,难不成又是个卖凉面的?”醒来的摊主里有人低声议论。
桑瑶、桑殊将碗筷布置好,味碟调上料汁,只迟迟不去揭那桶上白布。
一个卖凉面的摊主被人群的窃窃私语吵醒,听了个大概后,很有些不愉快,和着起床气说起风凉话:“谁家丫头片子逞能,今天这光景,便把王母娘娘的仙丹拿来也没用。”
桑瑶闻声看见个黝黑的中年汉子,并不生他气,只自顾做着手下活计。
料汁的香气在空气中蔓延,有人轻呼:“倒是好香的味儿,竟然舍得放香油!”
“大哥好见识!”少女盈盈地笑。
那慨叹的人围过来,倒是没什么恶意:“香油东西金贵,使这个你这冷面要卖多少钱?”
桑瑶轻轻摇头:“我们不卖冷面。”
说完,伸手掀开了盖着的木盆。
这是什么?!
看见的人齐齐惊诧,木桶里并没什么凉面,而且一桶鹅黄色,奶酥般的东西。
桑瑶拿刀切下一块,又分做枣粒大小。蘸了酱汁,拿竹签插了递给先围过来那人:“请叔伯帮着尝尝咸淡。”
那中年男子最是喜人抬举,见桑瑶话说得客气,接过来吃了一口。眉头蹙起,很快将整块囫囵咽下肚:“我要一碗。”
离得近的摊主有听着的,纷纷好奇围上来:“什么什么?这是什么?”
桑瑶只浅浅地笑,拿竹签一一插了小块送给众人。
见各人入口,方缓缓道:“豌豆凉粉。”
“凉粉?”卖烧饼的刘二一口吞下,边咂摸酱汁边问。
“是我母亲传下来的法子,豌豆凉粉。”桑瑶照着上午哄桑殊的,向众人解释做法来源。
原来是地方特色小吃,围着的摊主们心里脑补了个解释。
稀稀拉拉有几个行人看过来,桑瑶顺势出声吆喝:“凉粉,凉粉,豌豆凉粉!”
被新奇名号吸引,又有些摊主并行人围上来。
细腻,香甜,爽滑。配着酸凉的老醋,醇厚的麻油,沁润了每个人的心肺。
吃了试吃不满足,便有人掏钱要买。
桑瑶、桑殊忙不迭地盛着凉粉,正十分开心,忽听不远处,一声冷喝:“干什么呢?!”
啊?!
所有人齐齐变了神色,原来是几个衙役。
腰配长刀的衙役,很快下桥到了这边:“都围在这儿干嘛?!”
原来是以为这边起了什么纠纷。
有摊主开口向领头的衙役解释:“冯捕头,今日来了位小娘子,做得极新鲜吃食,小的几个正买了尝。”
“哦?”带头的那衙役应是认得他,打量一圈情形,有些相信:“你们卖吃食的,还买别人吃食?不许欺负人家姑娘!”
“哎”围观几人应声诺诺。
卸了焦虑,冯捕头吸了吸鼻子,看向桑瑶手里的东西。
确实好香,看着也新奇。娇嫩的鹅黄色,看着酥油块似的,却没有油腥气。
“这是什么?”冯捕头紧皱了眉。
“豌豆凉粉。”桑瑶不卑不亢,伸手取小碟,切了一块奉上。
冯捕头有些犹疑,还是取了竹签,放入口中品尝。
片刻功夫,亦变了脸色:“怎么做的?”
桑瑶不敢不答:“用石磨磨了豌豆浆子,放在锅里煮了,再放井里湃凉。”
大约正害渴,冯捕头很快把小碟里那块吃完,撂下一句:“我要一碗!”
啊?众人里多有惊讶,只不显在面上。
清甜的豆香在冯捕头舌尖爆开,草木的清新和着酱汁的醇香,惊艳味蕾的同时,慢慢抚平心头燥热。
“你们也尝尝!”冯捕头含糊不清地招呼跟着的几个衙役。
“哎”几个衙役答应着,纷纷从桑瑶那里要了凉粉。
同僚才吃上,冯捕头那儿已只剩小半。
桑瑶试探着拿出个竹筒:“捕头可害渴?我和阿弟带了新鲜井水。”
“不,不用。”冯捕头三下五除二,吃完剩下凉粉,长呼一口气:“这能带走吗?”
“啊!”这回有人低声惊呼了。
注意到众人反应,冯捕头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笑:“我给赵将军带点儿,他这几日嘴上生了疮,吃这个舒坦些。”
“可以。”桑瑶应道,伸手倒掉了井水,切了些凉粉,放进竹筒。
“我也要一碗带给我娘子!”一个正吃冷淘的年轻衙役冲桑瑶微笑。
受了这种气氛带动,又有几个人出声,说要带份回家给家人尝个新鲜。
桑瑶、桑殊有预备的竹筒,可没想到这般盛况,只好按着顺序应付。
像还有要事,几个衙役拿了东西结了钱,很快便去了。
桑瑶这边陆续有行人围上来,姐弟俩一直忙到木盆里凉粉全空。
二人累得谁都不想说话,各自收拾起东西。
装好车,打好最后一个绳结捆儿。桑瑶的心,忽然多跳了一拍。
赵将军。
这个当时听便觉得惊讶的名字。正是她穿进狗血小说,最真切的证据。
长公主之子,赵启平,年少有为,俊美无爽。是他护了这片边城安定,将来却也会成为这座边城最大的噩梦。
既然是狗血小说,便不能很追求逻辑。当时边干饭边看的桑瑶,只把他当成一个忽然OOC,为丰富剧情降智发疯的反派。
*
东西卖得快,到家的时辰比预计早不少。
两文一碗,共卖了七十碗。姐弟俩冲了澡,看着桌上的铜钱堆笑得合不拢嘴。
“阿姐真厉害!”!桑殊一脸崇拜,不由自主连胜赞叹。
桑瑶终于忍不住,好笑地伸手揉他脑袋。
她没讲全这豌豆凉粉的做法,可左右不过是个水豆比问题。
最多两月,旁人便能将做法同酱汁方子一并琢磨透彻。
趁这两月多赚些独家的钱,桑瑶还是得另外准备些,利用这雁城特产,做些不一样小食。
略歇歇,桑瑶和桑殊煮了锅白粥,各自吃了一碗,出门去西市采购。
西市东西不多,多是供这片百姓日常所用食材。
青绿叶菜根带着泥,鸡鸭蛋上沾着干了的粪便,瓜果胡乱论堆摆放。
主打一个便宜新鲜,到处弥漫着原生态的烟火气。
桑瑶挑了十几个鸡蛋,拿了筐绿油油的韭菜。临走,又买了袋农家自磨粗面。
这么一来,两个人手上都拎得满了。
两人慢悠悠地绕回去,朝自家所在南锣鼓巷走。
天色渐渐暗下去,二人刚过一个墙角,忽见几个醉汉相携而来。
桑殊险些跌了手里的鸡蛋,急急扯着桑瑶闪到一边。
看着几个人过去了,桑殊仍一脸惊惧,桑瑶却吸了吸鼻子:“这酒好重的糟味。”
桑殊狠皱了眉:“这些醉汉,便叫官府抓了,也是记吃不记打的。若遇见撒酒疯的,岂不是平白晦气。”
桑瑶微微点头,她们所在这处地方,按现代区划,应该算是工业园。
做苦力的人,便在现代,也是爱喝酒解乏的。
古代多是米酒、烧酒,酿造不好,配比不当,极易有难闻糟气。
一个念头在桑瑶心里隐隐成形,还未琢磨清。已远远瞧见前头一处灯火辉煌,高支酒旗。
桑瑶正走得累了,便啦桑殊:“咱们去那歇歇。”
桑殊懵懵懂懂地跟着姐姐进门,靠紧挨门的桌子坐了。
桑瑶打量一圈四周,高声招呼掌柜:“掌柜的,要二两酒!”
此话一出,四下皆惊。
桑瑶有些尴尬,可看四下皆是陌生面孔,只作不见众人惊诧目光,并不解释。
依靠强大的内心,桑瑶等来了店小二端来的那碗酒。
粗陶碗里涂了白釉,能清楚地看出酒液微微发黄。
反正人设已经崩了,那就再崩点吧。
桑瑶豪气地拿起陶碗尝了一口,有些后悔地恨不得吐出来。
又辣又苦,还带着些泥土味。
不知道是这个朝代酿酒技术不行,还是这小馆子偷工减料。
喝惯现代成熟精酿的桑瑶,如饮马溺。
“姑娘好酒量!”紧靠楼梯一桌忽然有人喝彩。
一个穿得花里胡哨,纨绔公子模样的人站起来,举杯向桑瑶示意。
桑瑶顺声看去,却先注意到他旁边一个身佩长剑的黑子男子。
神色冷肃,嘴唇轻抿着,浑身上下透着莫名的威压。
看着,并不像那花花纨绔的护卫。
“多谢,告辞。”桑瑶隐隐觉得不安,不欲再引人注意。
照招牌上价格,放下铜板。一手拉住桑殊,一手拿起东西,起身欲走。
她明天还要摆摊,不想赌今日这奇遇是好是坏。
何况,她的终极目标是赚够银子。带桑殊,悄悄离开这座未来十分危险的小城。
“这就走了?”穿着花哨的公子很是惊讶。
桑殊也很惊异于,阿姐今晚的种种反常行为。
桑瑶不再说话,拉着桑殊直直走了几步,忽听背后有人呼喝:“站住,你是什么人?”
事出反常必有妖,可自己被当成了那个妖,桑瑶还是有些难堪。
勉强转过身,见是那佩剑的黑衣人,桑瑶镇静地按规矩行了个礼:“小人家中也是做吃食买卖的,因着好奇,才尝了一口。”
这个解释,很是合情合理。
“啊,这便是昨天今明桥那卖凉粉的姑娘!”不知哪个角落,一个中年汉子认出了桑瑶。
黑衣人男子皱了眉,目光在桑瑶姐弟身上逡巡了一遍又一遍,终于开口放行:“你们走吧。”
“是。”桑瑶被看得有些发毛。心里暗暗打鼓,到底古今有别,往后还是莫做这般引人注目的事儿。
到家时,四下已全黑了。
为补身子,桑瑶和桑殊又各自喝了碗放凉的素粥。聊了些闲天,各自睡了。
第二日,应着隔壁鸡鸣,二人不过卯时便起。
桑殊烧灶,桑瑶和面,清洗韭菜,炒熟鸡蛋碎拌馅。
面团切小块摊成薄饼,先在蒸屉蒸好,才取下包裹馅料。
上下左右叠成方盒,摆到锅中煎炸。
把握好火候时机,翻面至两面金黄。
烧灶的桑殊直吸鼻子:“好香!阿姐这叫什么?!”
“韭菜盒子”,桑瑶笑答。
“韭菜盒子?”桑殊显然从没听这个。乌黑的眼睛放着光,嘴角紧抿,暗暗吸着舌头。
“尝尝吧。”见他这副馋虫样,桑瑶有些好笑。
把刚熟的放在小桌上,自己又转回灶上做起下一锅。
桑殊被热香刺激得直吐舌头,却忍不住连吃了四五个。
韭菜在这一片颇为盛产,却从没有过如此好吃的做法。
鲜咸四溢,和着鸡蛋的柔嫩醇香,入口的时候,刺激得人几乎忘了思考。
“阿姐。”桑殊有些不好意思,“我吃饱了,你也快吃吧。”
“不急。”桑瑶麻利地把最后一碟生胚放进锅里,抬手用袖子沾了沾额角薄汗,“咱们一会儿去卖这个。”
前世见惯在肯德基狂炫七八个汉堡的半大小子,如今看桑殊这副模样,她只觉得心疼。
“卖这个?”桑殊只惊讶了一瞬便明白过来。
这韭菜盒子成本不高,却极适合当早食。
“那我去帮阿姐拿盒子!”桑殊动作极快地去拿昨天洗好的食盒。
铺好晾干的细白纱,将金黄的菜盒一个个放进食盒。
桑瑶盖好盖才开始吃属于自己的两个。没有现代复杂的调味品,味道自然比前世差些。
可食材新鲜,做法独特,在这个时代仍算是降维打击。
味精、耗油、椒盐,这些她以前拍视频的时候,都自制过。
这片边城多有胡商,买卖往来,货品丰富,想要制作,大约不难。
只是要等到后续,她和桑殊有资金。
桑瑶慢慢想着吃完两个菜盒,领桑殊借驴车出门。
“就这儿吧。”清亮的少女音,像一粒石子丢进静湖,醒着的人,纷纷抬头去看。
桑瑶擦了把汗,开始安放家伙事儿。
小小的一架木推车,除碗筷并油盐酱醋外,另有一个大木头盆子,上头盖着块润湿的白布。
“这是谁家摆摊的,带了碗筷,却没炉子,难不成又是个卖凉面的?”醒来的摊主里有人低声议论。
桑瑶、桑殊将碗筷布置好,味碟调上料汁,只迟迟不去揭那桶上白布。
一个卖凉面的摊主被人群的窃窃私语吵醒,听了个大概后,很有些不愉快,和着起床气说起风凉话:“谁家丫头片子逞能,今天这光景,便把王母娘娘的仙丹拿来也没用。”
桑瑶闻声看见个黝黑的中年汉子,并不生他气,只自顾做着手下活计。
料汁的香气在空气中蔓延,有人轻呼:“倒是好香的味儿,竟然舍得放香油!”
“大哥好见识!”少女盈盈地笑。
那慨叹的人围过来,倒是没什么恶意:“香油东西金贵,使这个你这冷面要卖多少钱?”
桑瑶轻轻摇头:“我们不卖冷面。”
说完,伸手掀开了盖着的木盆。
这是什么?!
看见的人齐齐惊诧,木桶里并没什么凉面,而且一桶鹅黄色,奶酥般的东西。
桑瑶拿刀切下一块,又分做枣粒大小。蘸了酱汁,拿竹签插了递给先围过来那人:“请叔伯帮着尝尝咸淡。”
那中年男子最是喜人抬举,见桑瑶话说得客气,接过来吃了一口。眉头蹙起,很快将整块囫囵咽下肚:“我要一碗。”
离得近的摊主有听着的,纷纷好奇围上来:“什么什么?这是什么?”
桑瑶只浅浅地笑,拿竹签一一插了小块送给众人。
见各人入口,方缓缓道:“豌豆凉粉。”
“凉粉?”卖烧饼的刘二一口吞下,边咂摸酱汁边问。
“是我母亲传下来的法子,豌豆凉粉。”桑瑶照着上午哄桑殊的,向众人解释做法来源。
原来是地方特色小吃,围着的摊主们心里脑补了个解释。
稀稀拉拉有几个行人看过来,桑瑶顺势出声吆喝:“凉粉,凉粉,豌豆凉粉!”
被新奇名号吸引,又有些摊主并行人围上来。
细腻,香甜,爽滑。配着酸凉的老醋,醇厚的麻油,沁润了每个人的心肺。
吃了试吃不满足,便有人掏钱要买。
桑瑶、桑殊忙不迭地盛着凉粉,正十分开心,忽听不远处,一声冷喝:“干什么呢?!”
啊?!
所有人齐齐变了神色,原来是几个衙役。
腰配长刀的衙役,很快下桥到了这边:“都围在这儿干嘛?!”
原来是以为这边起了什么纠纷。
有摊主开口向领头的衙役解释:“冯捕头,今日来了位小娘子,做得极新鲜吃食,小的几个正买了尝。”
“哦?”带头的那衙役应是认得他,打量一圈情形,有些相信:“你们卖吃食的,还买别人吃食?不许欺负人家姑娘!”
“哎”围观几人应声诺诺。
卸了焦虑,冯捕头吸了吸鼻子,看向桑瑶手里的东西。
确实好香,看着也新奇。娇嫩的鹅黄色,看着酥油块似的,却没有油腥气。
“这是什么?”冯捕头紧皱了眉。
“豌豆凉粉。”桑瑶不卑不亢,伸手取小碟,切了一块奉上。
冯捕头有些犹疑,还是取了竹签,放入口中品尝。
片刻功夫,亦变了脸色:“怎么做的?”
桑瑶不敢不答:“用石磨磨了豌豆浆子,放在锅里煮了,再放井里湃凉。”
大约正害渴,冯捕头很快把小碟里那块吃完,撂下一句:“我要一碗!”
啊?众人里多有惊讶,只不显在面上。
清甜的豆香在冯捕头舌尖爆开,草木的清新和着酱汁的醇香,惊艳味蕾的同时,慢慢抚平心头燥热。
“你们也尝尝!”冯捕头含糊不清地招呼跟着的几个衙役。
“哎”几个衙役答应着,纷纷从桑瑶那里要了凉粉。
同僚才吃上,冯捕头那儿已只剩小半。
桑瑶试探着拿出个竹筒:“捕头可害渴?我和阿弟带了新鲜井水。”
“不,不用。”冯捕头三下五除二,吃完剩下凉粉,长呼一口气:“这能带走吗?”
“啊!”这回有人低声惊呼了。
注意到众人反应,冯捕头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笑:“我给赵将军带点儿,他这几日嘴上生了疮,吃这个舒坦些。”
“可以。”桑瑶应道,伸手倒掉了井水,切了些凉粉,放进竹筒。
“我也要一碗带给我娘子!”一个正吃冷淘的年轻衙役冲桑瑶微笑。
受了这种气氛带动,又有几个人出声,说要带份回家给家人尝个新鲜。
桑瑶、桑殊有预备的竹筒,可没想到这般盛况,只好按着顺序应付。
像还有要事,几个衙役拿了东西结了钱,很快便去了。
桑瑶这边陆续有行人围上来,姐弟俩一直忙到木盆里凉粉全空。
二人累得谁都不想说话,各自收拾起东西。
装好车,打好最后一个绳结捆儿。桑瑶的心,忽然多跳了一拍。
赵将军。
这个当时听便觉得惊讶的名字。正是她穿进狗血小说,最真切的证据。
长公主之子,赵启平,年少有为,俊美无爽。是他护了这片边城安定,将来却也会成为这座边城最大的噩梦。
既然是狗血小说,便不能很追求逻辑。当时边干饭边看的桑瑶,只把他当成一个忽然OOC,为丰富剧情降智发疯的反派。
*
东西卖得快,到家的时辰比预计早不少。
两文一碗,共卖了七十碗。姐弟俩冲了澡,看着桌上的铜钱堆笑得合不拢嘴。
“阿姐真厉害!”!桑殊一脸崇拜,不由自主连胜赞叹。
桑瑶终于忍不住,好笑地伸手揉他脑袋。
她没讲全这豌豆凉粉的做法,可左右不过是个水豆比问题。
最多两月,旁人便能将做法同酱汁方子一并琢磨透彻。
趁这两月多赚些独家的钱,桑瑶还是得另外准备些,利用这雁城特产,做些不一样小食。
略歇歇,桑瑶和桑殊煮了锅白粥,各自吃了一碗,出门去西市采购。
西市东西不多,多是供这片百姓日常所用食材。
青绿叶菜根带着泥,鸡鸭蛋上沾着干了的粪便,瓜果胡乱论堆摆放。
主打一个便宜新鲜,到处弥漫着原生态的烟火气。
桑瑶挑了十几个鸡蛋,拿了筐绿油油的韭菜。临走,又买了袋农家自磨粗面。
这么一来,两个人手上都拎得满了。
两人慢悠悠地绕回去,朝自家所在南锣鼓巷走。
天色渐渐暗下去,二人刚过一个墙角,忽见几个醉汉相携而来。
桑殊险些跌了手里的鸡蛋,急急扯着桑瑶闪到一边。
看着几个人过去了,桑殊仍一脸惊惧,桑瑶却吸了吸鼻子:“这酒好重的糟味。”
桑殊狠皱了眉:“这些醉汉,便叫官府抓了,也是记吃不记打的。若遇见撒酒疯的,岂不是平白晦气。”
桑瑶微微点头,她们所在这处地方,按现代区划,应该算是工业园。
做苦力的人,便在现代,也是爱喝酒解乏的。
古代多是米酒、烧酒,酿造不好,配比不当,极易有难闻糟气。
一个念头在桑瑶心里隐隐成形,还未琢磨清。已远远瞧见前头一处灯火辉煌,高支酒旗。
桑瑶正走得累了,便啦桑殊:“咱们去那歇歇。”
桑殊懵懵懂懂地跟着姐姐进门,靠紧挨门的桌子坐了。
桑瑶打量一圈四周,高声招呼掌柜:“掌柜的,要二两酒!”
此话一出,四下皆惊。
桑瑶有些尴尬,可看四下皆是陌生面孔,只作不见众人惊诧目光,并不解释。
依靠强大的内心,桑瑶等来了店小二端来的那碗酒。
粗陶碗里涂了白釉,能清楚地看出酒液微微发黄。
反正人设已经崩了,那就再崩点吧。
桑瑶豪气地拿起陶碗尝了一口,有些后悔地恨不得吐出来。
又辣又苦,还带着些泥土味。
不知道是这个朝代酿酒技术不行,还是这小馆子偷工减料。
喝惯现代成熟精酿的桑瑶,如饮马溺。
“姑娘好酒量!”紧靠楼梯一桌忽然有人喝彩。
一个穿得花里胡哨,纨绔公子模样的人站起来,举杯向桑瑶示意。
桑瑶顺声看去,却先注意到他旁边一个身佩长剑的黑子男子。
神色冷肃,嘴唇轻抿着,浑身上下透着莫名的威压。
看着,并不像那花花纨绔的护卫。
“多谢,告辞。”桑瑶隐隐觉得不安,不欲再引人注意。
照招牌上价格,放下铜板。一手拉住桑殊,一手拿起东西,起身欲走。
她明天还要摆摊,不想赌今日这奇遇是好是坏。
何况,她的终极目标是赚够银子。带桑殊,悄悄离开这座未来十分危险的小城。
“这就走了?”穿着花哨的公子很是惊讶。
桑殊也很惊异于,阿姐今晚的种种反常行为。
桑瑶不再说话,拉着桑殊直直走了几步,忽听背后有人呼喝:“站住,你是什么人?”
事出反常必有妖,可自己被当成了那个妖,桑瑶还是有些难堪。
勉强转过身,见是那佩剑的黑衣人,桑瑶镇静地按规矩行了个礼:“小人家中也是做吃食买卖的,因着好奇,才尝了一口。”
这个解释,很是合情合理。
“啊,这便是昨天今明桥那卖凉粉的姑娘!”不知哪个角落,一个中年汉子认出了桑瑶。
黑衣人男子皱了眉,目光在桑瑶姐弟身上逡巡了一遍又一遍,终于开口放行:“你们走吧。”
“是。”桑瑶被看得有些发毛。心里暗暗打鼓,到底古今有别,往后还是莫做这般引人注目的事儿。
到家时,四下已全黑了。
为补身子,桑瑶和桑殊又各自喝了碗放凉的素粥。聊了些闲天,各自睡了。
第二日,应着隔壁鸡鸣,二人不过卯时便起。
桑殊烧灶,桑瑶和面,清洗韭菜,炒熟鸡蛋碎拌馅。
面团切小块摊成薄饼,先在蒸屉蒸好,才取下包裹馅料。
上下左右叠成方盒,摆到锅中煎炸。
把握好火候时机,翻面至两面金黄。
烧灶的桑殊直吸鼻子:“好香!阿姐这叫什么?!”
“韭菜盒子”,桑瑶笑答。
“韭菜盒子?”桑殊显然从没听这个。乌黑的眼睛放着光,嘴角紧抿,暗暗吸着舌头。
“尝尝吧。”见他这副馋虫样,桑瑶有些好笑。
把刚熟的放在小桌上,自己又转回灶上做起下一锅。
桑殊被热香刺激得直吐舌头,却忍不住连吃了四五个。
韭菜在这一片颇为盛产,却从没有过如此好吃的做法。
鲜咸四溢,和着鸡蛋的柔嫩醇香,入口的时候,刺激得人几乎忘了思考。
“阿姐。”桑殊有些不好意思,“我吃饱了,你也快吃吧。”
“不急。”桑瑶麻利地把最后一碟生胚放进锅里,抬手用袖子沾了沾额角薄汗,“咱们一会儿去卖这个。”
前世见惯在肯德基狂炫七八个汉堡的半大小子,如今看桑殊这副模样,她只觉得心疼。
“卖这个?”桑殊只惊讶了一瞬便明白过来。
这韭菜盒子成本不高,却极适合当早食。
“那我去帮阿姐拿盒子!”桑殊动作极快地去拿昨天洗好的食盒。
铺好晾干的细白纱,将金黄的菜盒一个个放进食盒。
桑瑶盖好盖才开始吃属于自己的两个。没有现代复杂的调味品,味道自然比前世差些。
可食材新鲜,做法独特,在这个时代仍算是降维打击。
味精、耗油、椒盐,这些她以前拍视频的时候,都自制过。
这片边城多有胡商,买卖往来,货品丰富,想要制作,大约不难。
只是要等到后续,她和桑殊有资金。
桑瑶慢慢想着吃完两个菜盒,领桑殊借驴车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