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国十九年,六月初六,晨光熹微。
云府后院朱红色的大门缓缓开启,入院伊始,便见亭台楼阁错落有致,飞檐斗拱精巧别致。
一行人肃穆而行,心有激动,却无人出声。
为首前行的老祖宗薛氏,手握鸠杖,身着一件宝蓝色的绫罗襦裙,其上用金银丝线绣着雅致的牡丹花纹,腰封边缘坠着串串玉珠,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
她的发髻梳得整整齐齐,上面插着几支镶嵌着宝石的金簪。如今虽已年过八旬,却依旧尽显大家风范。
“素青。”老祖宗稍微顿了一下步子,缓缓叫了一声。
紧跟他一侧身穿交领蓝袍的中年男子急忙应道:“祖母。”
老祖宗停下脚步,问道:“今年开窑比去年早多长时间?”
云素青随着她的步子停下,轻声回道:“回祖母,今年开窑时间比去年早了半刻钟。”
“半刻钟。”老祖宗喃喃一声,笑起来脸上的褶皱如沟壑纵横。
云素青也笑道:“今日是个黄道吉日,相信今年的瓷器会比去年还要好。”
老祖宗颔首,望着东边万丈霞光,微微眯了下眼睛,缓缓说道:“昨晚我做了一个梦,梦中只见我们晚府上空彩光笼罩,有一只偌大的金凤凰盘旋飞行,那只金凤凰日升而来,日落而归,在我们晚府上空飞行了整整一十七天。素青,你说,这是不是祥瑞之兆?”
云素青面上尽显惊喜,急忙回道:“祖母德高望重,所梦之物定然是祥瑞。”
老祖宗收回视线,慈祥一笑:“回想昨日之梦,直到现在我都难捱激动心情,金凤凰寻到我们云家,定有深深寓意,今年是个祥和之年,希望我们云家真的能出一只金凤凰。”
老祖宗这便说着,在人群中扫了一眼,抬高了一些嗓音问道:“初念那丫头到了没有?”
她话音落,一名粉衣少女从几位兄弟姐妹中走出,她轻步走上前,盈盈一礼,回道:“曾祖母,初念在。”
少女身着一袭粉色衣裙,衣裙上绣着淡雅兰花,针法细腻,栩栩如生。她今日梳着精致的双髻,上面点缀着小巧玲珑的珠花,晨光落上去,格外光艳照人。
她肤质白嫩,站在人群中格外显眼,粉面桃腮,恰似那枝头绽放的娇花。
目若秋水的双眸看着老祖宗,显得格外清澈真诚。
老祖宗打量着她,笑开了眉眼,抓起她一只瓷白的小手,轻笑道:“初念呀!昨日我就叫王管家去你们二院里通知你娘亲,今日无论如何你都要来,往年因着你属相与开窑时辰不合,便从来没有让你参与过。但是今年不一样,你大伯特意去庙里求过签,今年适合早开窑,所以今日让你过来,是让你看看你那媮姐姐做的八宝瓷器有多么漂亮。”
云初念瞧着跟前一年到头都不曾与她说过几句话,而今日却格外热情的老祖宗,眉眼含笑,柔声回道:“媮姐姐是国瓷师,做瓷作画方面自然优秀,想必做出来的八宝瓷器一定非常漂亮。”
媮姐姐是云初念的嫡长姐,名叫云媮,今年一十九岁,与云初念同父异母,她娘亲是父亲的嫡妻,且在她刚满一岁时病重离世,而后由云初念的母亲一手把她拉扯成人。
云媮长相温柔大方,性子温和,知书达理又德才兼备,她十岁成名,十八岁就成了国瓷师的一员,无论是做瓷、雕刻还是画画,都属晚辈中的佼佼者。
他们云家乃是陶瓷世家,祖祖辈辈依做瓷为生,家中出过不少国瓷师和知名画家,像媮姐姐这样年纪轻轻就坐上国瓷师的还是头一个。
云家不仅在制瓷行业拔得头筹,也是皇上亲封的御用国瓷家族,其每年都会制作一批精美瓷具送入皇宫。
“初念在画作方面也非常优秀。”老祖宗牵着云初念的手继续往前走,说起话来语气温和,“我想啊!明年做宫瓷的时候,也让你在瓷器上作画,你是京城有名的画家,一幅画就值黄金万两,若是画在瓷器上,想必那瓷器定会价值连城。”
老祖宗是商人,任何事物在她面前都是利益之趋。
但她说的不错,云初念在画画方面确实颇有天赋,十二岁就凭一副《百灵图》火遍京城,还被大家誉为最有灵气的“画仙”。
那时候有不少达官贵人登门求画,均被云初念一一拒之门外。
云初念是个不喜权贵和名利的人,这么多年婉拒了不少权贵和商人的合作邀请,她一心扑在创作上,从不参与任何金钱交易。
她的画作可谓是一副难求。
今日老祖宗突然说起此事,云初念多少有点明白她的意思,她沉默片刻,轻声回道:“曾祖母,初念手艺不精,还需要练习练习。”
老祖宗看向她那双像水一样清澈的眼睛,神情稍微变了变,开口道:“练习自然是要练习的,但是也要在瓷器上练习不是,我听其他几个丫头说,你平日里只在纸上画画,却从来不碰瓷器,虽然你妙手丹青,可是初念,我们云家毕竟依做瓷为生,这么一个大家族,需要更多有才能的人带领,你是云家一份子,定然要为云家出一份力。”
老祖宗说着说着语气变得严肃起来,云初念算是听明白了,老祖宗今日特意叫她过来,是想让她把心思全部放在云家的陶瓷事业上,不要再把画作浪费在纸张上。
云初念不敢反驳老祖宗,顺着她的话说道:“曾祖母说的是,初念心系家族,也想着如何才能为云家出一份力。”
云初念没有确切答应什么,老祖宗也能听出她不太情愿的意思。
老祖宗突然停下脚步,叹气道:“要不然,给你说个夫君。你看凤丫头,十五岁就嫁人了,现在一儿一女过得多舒坦。”
老祖宗特意把“舒坦”加重了语气。
云初念闻言没有做声。
老祖宗敛了一下神色,语气里多有责备和无奈:“你这丫头自小脾气就倔,也不爱与曾祖母说话,虽然一身才华,却独爱一身清,今年你也一十七岁,倒不如寻个好婆家嫁了吧!”
云初念停在她跟前,沉默了片刻,回道:“曾祖母莫要打趣,初念还小,还想着再孝敬您几年。”
老祖宗见她语气软下来,缓和了一下面容,道:“若想孝敬,就拿出点本事,像你媮姐姐一样,把云家的瓷器发扬光大。”
曾祖母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为了家族事业,她是宁愿牺牲掉你的个人幸福也要让你为云家出一份力的。
哪怕你是一名女子,在出嫁之前,也要为云家做出点贡献。
三叔家的凤妹妹,就是因为不喜爱做瓷,十五岁就被曾祖母找了人家嫁了出去。
曾祖母说过,云家不养闲人。
这几年,她的嫡长姐云媮,几乎被曾祖母用鞭子抽打着,拔苗助长式的让她成了国瓷师的一员。
媮姐姐日夜在工坊里拉坯,雕刻,绘画,上釉,彩绘,几乎没有一天清闲的日子。
如今媮姐姐被老祖宗培养成了云家下一代最优秀的做瓷人,现在也想把她云初念培养成云家下一代最优秀的做瓷人。
老祖宗在家族里德高望重,没有任何人敢忤逆她,云初念也不敢,她只能点头回应她:“曾祖母说的是,初念一定会努力向媮姐姐学习。”
今日天气不算燥热,还有微风吹过,但是云初念心里却闷闷的。
老祖宗定睛瞧了她几眼,没再说什么。
一行人继续前行。
——
抚州云山
一连下了半个月的小雨在昨夜终于停下,今日清晨的山间,云雾迷蒙,如同仙境。
山脚下的一个庭院里,炊烟袅袅,粥香四溢。
慕秋凉从木床上下来,抓起一旁竹架上的白色衣衫随意披在身上,赤脚走到窗前,打开窗,一阵凉风扑面而来,散于身后的的浓墨秀发被风吹起,雅黑长睫也随之颤动。
风吹在半敞的胸膛上,冰冰凉凉,他拢了一下被风吹落在肩头的轻衫,问院里忙活的江义:“阿义,今日又做的梨粥?还加了红豆?”
他的嗓音清清冷冷,飘在山间甚是好听。
江义放下锅铲,跑到窗户前,笑回道:“是的公子,就是你爱喝的梨粥,加了一些红豆,我还放了燕窝。这不,正准备炒你最爱吃的青笋。”
江义个头不高,又瘦又小,说起话来总是笑眯眯的。他今年一十六岁,从六岁起就跟着慕秋凉,他人很机灵,做事麻利,并且还做的一手好饭菜。
他知道公子爱喝梨粥,来到云山以后,他经常做给他做这个,公子最近气色不好,他今日还在粥里加了红豆和燕窝。
“今日别炒青笋,不太想吃。”慕秋凉敛着眼,往窗户上边上一倚,明明是二十二岁的青壮身体,最近却总是透着恹恹之态。
江义忙问:“那公子想吃什么,我去给你做。”
慕秋凉轻摇了下头,一双好看的眼睛望向远处连绵的山脉,低声道:“今日什么也不想吃。”
江义不知公子最近怎么了,看起来心情很不好,还总是望着一处发呆,精神头大不如从前。
江义没敢再问,笑道:“那公子快去洗漱,我去给你盛粥。”
慕秋凉应了一声,动身出了房间,在院里的水池前仔细洗漱了一番,然后走到大树下的石桌前坐下。
今日的空气格外的好,也让他的心情好了许多。
可能上一世生病太久,重生回来后,即便有了强壮的身体,但他依然提不起精神。
周义端了粥过来,把勺子递给他。
慕秋凉喝了两口梨粥,又想起上一世的事情,他记得云初念也爱喝这个,那时候他们刚成婚,难得有一个共同爱好,于是每天早晨都让厨子给他们做梨粥喝。
后来,自她去世后他就再也没喝过了,直到重生回来,他又尝到了熟悉的味道。
他只喝了两口就放下了勺子。
江义见状,劝道:“公子,你要不再喝几口?我看您最近都瘦了,您是不是有什么烦心事?”
慕秋凉靠在椅背上,低声回道:“没事,过几天就好了。我大哥回京了吗?”
江义点头:“回了,打了胜仗,一切都很顺利。那公子,我们什么时候回京?”
公子已经在云山住了四五个月了,总该回去了吧,况且他兄长也打仗回来了。
慕秋凉轻吐了口气,望着山间盈盈绕绕的云雾,轻声回道:“再过些天吧!我调整调整状态,这边还有一些重要事情需要我处理。”
江义想劝又不敢劝,最后应了一声没再多言。
——
云初念是头一次参与国瓷开窑,这种隆重庞的场面多少有点紧张。
今日开的是第一批国瓷,成色好的话,清点完,明早就有皇宫里的人过来拉走。
当然,做国瓷所得到的银钱也会非常丰厚的,一批国瓷下来就能养活云家好几年。
今年的国瓷制作是大伯负责的,现在的大伯紧张的额头冒汗。
老祖宗带领大家上了香,全员人立在一旁等着开窑。
过了好一会,窑炉师傅高喊一声:“吉时已到,开窑。”
东边日光照在窑炉的大门上,显得偌大的窑炉比以往更加庄重几分。
窑炉被缓缓打开,顿时一股热气扑面而来。
云初念站在人群中,好奇地往窑炉里瞧。
这时候,几十个工人上前,把窑炉的瓷器一一端了出来。
瓷器全被放在一处宽大的台子上,台子上方立着一排排摆放瓷器的圆台,圆台上都标有各种瓷器的名称。
几十件各种各样的瓷器被师傅们小心翼翼的摆放好。
精美的花瓶,别致的茶具,精致的高足杯,还有色泽莹润的宫碗,每一样都精美绝伦。
云初念还是第一次见这么漂亮的宫瓷,无论是造型,还是釉色,以及花纹雕刻和彩绘,都与普通的瓷器截然不同。
一排排瓷器中,她一眼就看到了一把绘画别致的瓷壶,瓷壶上面画着一支漂亮的海棠花,色泽靓丽,精美无比。
“看到了吗?那就是媮姐姐制作的八宝瓷。”小堂妹云灵挤到云初念跟前,小声说道。
“怪不得这么美。”云初念赞叹,而后问道:“八宝瓷不是八件吗?为何只有一件?”
云灵轻声回道:“确实是八件,只是这次只制作出了一件,曾祖母说,其余七件在下一批窑里烧。”
云初念了然点头,曾祖母做事一向谨慎,估计怕这次开窑出了错,没敢把八件瓷具都烧出来。
老祖宗被大伯扶着上了台子,她挨个检查了一遍,最后满意的露出了笑容。
跟在她一旁的大伯也终于松了口气。
今日开窑非常圆满,老祖宗让大伙儿到东院里领荔枝吃。
在绍国,荔枝不常见,只有一些达官贵人家才能买的到,吃得起。
每年宫瓷开窑以后,老祖宗都会让大伙儿到东院里领荔枝。
以前二院里都是媮姐姐领的,今日云初念想去东院里瞧瞧。
她跟着大家到了东院,大伯婶子家的孩子已经开始排队领取。
云初念见姐姐云媮站在一旁,不解问道:“姐姐为何站的这么远?”
今日云媮穿着依旧素雅,白色的衣裙上只绣着几朵精致的梨花,就连手里的帕子都是没有任何装点的白色,头发也梳的中规中矩,头上的发饰仅有两把碧玉簪子。
这样简单的装扮云媮一直持续了三年,自她被老祖宗寄予厚望那日起,她的衣食住行,言行举止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老祖宗说,瓷器乃圣洁之物,做瓷师傅需得品德高尚,穿着得体大方,既不能太过招摇,也不能衣衫褴褛,头上戴的发饰也不能多过三件。
云媮所有的衣衫发饰都是老祖宗命人订做的,平时穿什么,什么场合穿什么,老祖宗都会过问。
幸得云媮的性子温顺,一切都听老祖宗安排,也没有太多怨言。
云媮瞧着今日打扮的格外靓丽的云初念,温柔笑道:“等他们领完我们再领。”
云初念微微皱眉问她:“为何?我们来的也不算晚。”
云媮轻声回道:“是曾祖母吩咐的,每年都是如此。”
云初念瞧着姐姐淡定从容的模样,心中有些酸楚。
曾祖母偏心人尽皆知,他们二院是最不受宠的一个,一年到头也不见曾祖母到他们院里去一趟。
以前她觉得曾祖母偏心也只表现在一些大事情上,没想到连领个荔枝还要区别对待。
云初念心里不好受,拉着云媮的手走到前面,撅了撅水红的小嘴,道:“姐姐,我们在这里排着,今年咱们不要最后的。”
云媮知道云初念是个硬性子,把她拉到一旁,说起话来也没有底气:“妹妹还是算了,回头曾祖母又要怪罪我。”
云初念瞧着姐姐为难的模样,只好作罢。
“不过是个荔枝而已,今年不吃了。”云初念拉着云媮就往院外走。
云媮跟在她身后,瞧着她气鼓鼓的小脸,无奈笑道:“你呀就爱耍性子,方才曾祖母说要给你许亲的时候,真的要吓死我了,曾祖母那个人你又不是不了解,你怎么不顺着她点。”
云初念无奈地耸耸肩,回道:“我还不够顺着她吗?她想打造第二个云媮,我可不想做第二个云媮。”
云媮捏了捏她的小脸蛋,笑起来一双眼睛弯弯的,“你告诉我,为何不想做云媮?”
云初念一把搂住她的腰,打抱不平道:“我家媮姐姐本来是一个多么开心的小仙女,你看看现在,被曾祖母逼成什么样子了,这小腰瘦的。”
云媮被她搂的有些痒,一边躲着一边笑道:“你这小丫头就爱拿姐姐说笑,今日云嵘还说你呢!说你在南江画画的时候,因为太专注了,掉进了河里,幸得一位路过的公子救了你,否则连命都没了,你告诉姐姐有没有这回事。”
说起这事,云初念只笑不语,拉着云媮往二院里走。
进了二院,云媮问她:“小丫头怎么不说话了?你告诉姐姐救你的公子是谁。”
云初念扯着她的衣袖走进屋里,有些不好意思地轻哼了声:“姐姐别问了。”
云媮瞧了瞧她的小脸蛋,打趣她:“哎呀!怎么脸红了?说说看,你是不是对那公子心动了?”
“谁心动了?”这时候,云初念的母亲周韵进了屋,“老远就听到你们在说什么公子。”
云府后院朱红色的大门缓缓开启,入院伊始,便见亭台楼阁错落有致,飞檐斗拱精巧别致。
一行人肃穆而行,心有激动,却无人出声。
为首前行的老祖宗薛氏,手握鸠杖,身着一件宝蓝色的绫罗襦裙,其上用金银丝线绣着雅致的牡丹花纹,腰封边缘坠着串串玉珠,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
她的发髻梳得整整齐齐,上面插着几支镶嵌着宝石的金簪。如今虽已年过八旬,却依旧尽显大家风范。
“素青。”老祖宗稍微顿了一下步子,缓缓叫了一声。
紧跟他一侧身穿交领蓝袍的中年男子急忙应道:“祖母。”
老祖宗停下脚步,问道:“今年开窑比去年早多长时间?”
云素青随着她的步子停下,轻声回道:“回祖母,今年开窑时间比去年早了半刻钟。”
“半刻钟。”老祖宗喃喃一声,笑起来脸上的褶皱如沟壑纵横。
云素青也笑道:“今日是个黄道吉日,相信今年的瓷器会比去年还要好。”
老祖宗颔首,望着东边万丈霞光,微微眯了下眼睛,缓缓说道:“昨晚我做了一个梦,梦中只见我们晚府上空彩光笼罩,有一只偌大的金凤凰盘旋飞行,那只金凤凰日升而来,日落而归,在我们晚府上空飞行了整整一十七天。素青,你说,这是不是祥瑞之兆?”
云素青面上尽显惊喜,急忙回道:“祖母德高望重,所梦之物定然是祥瑞。”
老祖宗收回视线,慈祥一笑:“回想昨日之梦,直到现在我都难捱激动心情,金凤凰寻到我们云家,定有深深寓意,今年是个祥和之年,希望我们云家真的能出一只金凤凰。”
老祖宗这便说着,在人群中扫了一眼,抬高了一些嗓音问道:“初念那丫头到了没有?”
她话音落,一名粉衣少女从几位兄弟姐妹中走出,她轻步走上前,盈盈一礼,回道:“曾祖母,初念在。”
少女身着一袭粉色衣裙,衣裙上绣着淡雅兰花,针法细腻,栩栩如生。她今日梳着精致的双髻,上面点缀着小巧玲珑的珠花,晨光落上去,格外光艳照人。
她肤质白嫩,站在人群中格外显眼,粉面桃腮,恰似那枝头绽放的娇花。
目若秋水的双眸看着老祖宗,显得格外清澈真诚。
老祖宗打量着她,笑开了眉眼,抓起她一只瓷白的小手,轻笑道:“初念呀!昨日我就叫王管家去你们二院里通知你娘亲,今日无论如何你都要来,往年因着你属相与开窑时辰不合,便从来没有让你参与过。但是今年不一样,你大伯特意去庙里求过签,今年适合早开窑,所以今日让你过来,是让你看看你那媮姐姐做的八宝瓷器有多么漂亮。”
云初念瞧着跟前一年到头都不曾与她说过几句话,而今日却格外热情的老祖宗,眉眼含笑,柔声回道:“媮姐姐是国瓷师,做瓷作画方面自然优秀,想必做出来的八宝瓷器一定非常漂亮。”
媮姐姐是云初念的嫡长姐,名叫云媮,今年一十九岁,与云初念同父异母,她娘亲是父亲的嫡妻,且在她刚满一岁时病重离世,而后由云初念的母亲一手把她拉扯成人。
云媮长相温柔大方,性子温和,知书达理又德才兼备,她十岁成名,十八岁就成了国瓷师的一员,无论是做瓷、雕刻还是画画,都属晚辈中的佼佼者。
他们云家乃是陶瓷世家,祖祖辈辈依做瓷为生,家中出过不少国瓷师和知名画家,像媮姐姐这样年纪轻轻就坐上国瓷师的还是头一个。
云家不仅在制瓷行业拔得头筹,也是皇上亲封的御用国瓷家族,其每年都会制作一批精美瓷具送入皇宫。
“初念在画作方面也非常优秀。”老祖宗牵着云初念的手继续往前走,说起话来语气温和,“我想啊!明年做宫瓷的时候,也让你在瓷器上作画,你是京城有名的画家,一幅画就值黄金万两,若是画在瓷器上,想必那瓷器定会价值连城。”
老祖宗是商人,任何事物在她面前都是利益之趋。
但她说的不错,云初念在画画方面确实颇有天赋,十二岁就凭一副《百灵图》火遍京城,还被大家誉为最有灵气的“画仙”。
那时候有不少达官贵人登门求画,均被云初念一一拒之门外。
云初念是个不喜权贵和名利的人,这么多年婉拒了不少权贵和商人的合作邀请,她一心扑在创作上,从不参与任何金钱交易。
她的画作可谓是一副难求。
今日老祖宗突然说起此事,云初念多少有点明白她的意思,她沉默片刻,轻声回道:“曾祖母,初念手艺不精,还需要练习练习。”
老祖宗看向她那双像水一样清澈的眼睛,神情稍微变了变,开口道:“练习自然是要练习的,但是也要在瓷器上练习不是,我听其他几个丫头说,你平日里只在纸上画画,却从来不碰瓷器,虽然你妙手丹青,可是初念,我们云家毕竟依做瓷为生,这么一个大家族,需要更多有才能的人带领,你是云家一份子,定然要为云家出一份力。”
老祖宗说着说着语气变得严肃起来,云初念算是听明白了,老祖宗今日特意叫她过来,是想让她把心思全部放在云家的陶瓷事业上,不要再把画作浪费在纸张上。
云初念不敢反驳老祖宗,顺着她的话说道:“曾祖母说的是,初念心系家族,也想着如何才能为云家出一份力。”
云初念没有确切答应什么,老祖宗也能听出她不太情愿的意思。
老祖宗突然停下脚步,叹气道:“要不然,给你说个夫君。你看凤丫头,十五岁就嫁人了,现在一儿一女过得多舒坦。”
老祖宗特意把“舒坦”加重了语气。
云初念闻言没有做声。
老祖宗敛了一下神色,语气里多有责备和无奈:“你这丫头自小脾气就倔,也不爱与曾祖母说话,虽然一身才华,却独爱一身清,今年你也一十七岁,倒不如寻个好婆家嫁了吧!”
云初念停在她跟前,沉默了片刻,回道:“曾祖母莫要打趣,初念还小,还想着再孝敬您几年。”
老祖宗见她语气软下来,缓和了一下面容,道:“若想孝敬,就拿出点本事,像你媮姐姐一样,把云家的瓷器发扬光大。”
曾祖母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为了家族事业,她是宁愿牺牲掉你的个人幸福也要让你为云家出一份力的。
哪怕你是一名女子,在出嫁之前,也要为云家做出点贡献。
三叔家的凤妹妹,就是因为不喜爱做瓷,十五岁就被曾祖母找了人家嫁了出去。
曾祖母说过,云家不养闲人。
这几年,她的嫡长姐云媮,几乎被曾祖母用鞭子抽打着,拔苗助长式的让她成了国瓷师的一员。
媮姐姐日夜在工坊里拉坯,雕刻,绘画,上釉,彩绘,几乎没有一天清闲的日子。
如今媮姐姐被老祖宗培养成了云家下一代最优秀的做瓷人,现在也想把她云初念培养成云家下一代最优秀的做瓷人。
老祖宗在家族里德高望重,没有任何人敢忤逆她,云初念也不敢,她只能点头回应她:“曾祖母说的是,初念一定会努力向媮姐姐学习。”
今日天气不算燥热,还有微风吹过,但是云初念心里却闷闷的。
老祖宗定睛瞧了她几眼,没再说什么。
一行人继续前行。
——
抚州云山
一连下了半个月的小雨在昨夜终于停下,今日清晨的山间,云雾迷蒙,如同仙境。
山脚下的一个庭院里,炊烟袅袅,粥香四溢。
慕秋凉从木床上下来,抓起一旁竹架上的白色衣衫随意披在身上,赤脚走到窗前,打开窗,一阵凉风扑面而来,散于身后的的浓墨秀发被风吹起,雅黑长睫也随之颤动。
风吹在半敞的胸膛上,冰冰凉凉,他拢了一下被风吹落在肩头的轻衫,问院里忙活的江义:“阿义,今日又做的梨粥?还加了红豆?”
他的嗓音清清冷冷,飘在山间甚是好听。
江义放下锅铲,跑到窗户前,笑回道:“是的公子,就是你爱喝的梨粥,加了一些红豆,我还放了燕窝。这不,正准备炒你最爱吃的青笋。”
江义个头不高,又瘦又小,说起话来总是笑眯眯的。他今年一十六岁,从六岁起就跟着慕秋凉,他人很机灵,做事麻利,并且还做的一手好饭菜。
他知道公子爱喝梨粥,来到云山以后,他经常做给他做这个,公子最近气色不好,他今日还在粥里加了红豆和燕窝。
“今日别炒青笋,不太想吃。”慕秋凉敛着眼,往窗户上边上一倚,明明是二十二岁的青壮身体,最近却总是透着恹恹之态。
江义忙问:“那公子想吃什么,我去给你做。”
慕秋凉轻摇了下头,一双好看的眼睛望向远处连绵的山脉,低声道:“今日什么也不想吃。”
江义不知公子最近怎么了,看起来心情很不好,还总是望着一处发呆,精神头大不如从前。
江义没敢再问,笑道:“那公子快去洗漱,我去给你盛粥。”
慕秋凉应了一声,动身出了房间,在院里的水池前仔细洗漱了一番,然后走到大树下的石桌前坐下。
今日的空气格外的好,也让他的心情好了许多。
可能上一世生病太久,重生回来后,即便有了强壮的身体,但他依然提不起精神。
周义端了粥过来,把勺子递给他。
慕秋凉喝了两口梨粥,又想起上一世的事情,他记得云初念也爱喝这个,那时候他们刚成婚,难得有一个共同爱好,于是每天早晨都让厨子给他们做梨粥喝。
后来,自她去世后他就再也没喝过了,直到重生回来,他又尝到了熟悉的味道。
他只喝了两口就放下了勺子。
江义见状,劝道:“公子,你要不再喝几口?我看您最近都瘦了,您是不是有什么烦心事?”
慕秋凉靠在椅背上,低声回道:“没事,过几天就好了。我大哥回京了吗?”
江义点头:“回了,打了胜仗,一切都很顺利。那公子,我们什么时候回京?”
公子已经在云山住了四五个月了,总该回去了吧,况且他兄长也打仗回来了。
慕秋凉轻吐了口气,望着山间盈盈绕绕的云雾,轻声回道:“再过些天吧!我调整调整状态,这边还有一些重要事情需要我处理。”
江义想劝又不敢劝,最后应了一声没再多言。
——
云初念是头一次参与国瓷开窑,这种隆重庞的场面多少有点紧张。
今日开的是第一批国瓷,成色好的话,清点完,明早就有皇宫里的人过来拉走。
当然,做国瓷所得到的银钱也会非常丰厚的,一批国瓷下来就能养活云家好几年。
今年的国瓷制作是大伯负责的,现在的大伯紧张的额头冒汗。
老祖宗带领大家上了香,全员人立在一旁等着开窑。
过了好一会,窑炉师傅高喊一声:“吉时已到,开窑。”
东边日光照在窑炉的大门上,显得偌大的窑炉比以往更加庄重几分。
窑炉被缓缓打开,顿时一股热气扑面而来。
云初念站在人群中,好奇地往窑炉里瞧。
这时候,几十个工人上前,把窑炉的瓷器一一端了出来。
瓷器全被放在一处宽大的台子上,台子上方立着一排排摆放瓷器的圆台,圆台上都标有各种瓷器的名称。
几十件各种各样的瓷器被师傅们小心翼翼的摆放好。
精美的花瓶,别致的茶具,精致的高足杯,还有色泽莹润的宫碗,每一样都精美绝伦。
云初念还是第一次见这么漂亮的宫瓷,无论是造型,还是釉色,以及花纹雕刻和彩绘,都与普通的瓷器截然不同。
一排排瓷器中,她一眼就看到了一把绘画别致的瓷壶,瓷壶上面画着一支漂亮的海棠花,色泽靓丽,精美无比。
“看到了吗?那就是媮姐姐制作的八宝瓷。”小堂妹云灵挤到云初念跟前,小声说道。
“怪不得这么美。”云初念赞叹,而后问道:“八宝瓷不是八件吗?为何只有一件?”
云灵轻声回道:“确实是八件,只是这次只制作出了一件,曾祖母说,其余七件在下一批窑里烧。”
云初念了然点头,曾祖母做事一向谨慎,估计怕这次开窑出了错,没敢把八件瓷具都烧出来。
老祖宗被大伯扶着上了台子,她挨个检查了一遍,最后满意的露出了笑容。
跟在她一旁的大伯也终于松了口气。
今日开窑非常圆满,老祖宗让大伙儿到东院里领荔枝吃。
在绍国,荔枝不常见,只有一些达官贵人家才能买的到,吃得起。
每年宫瓷开窑以后,老祖宗都会让大伙儿到东院里领荔枝。
以前二院里都是媮姐姐领的,今日云初念想去东院里瞧瞧。
她跟着大家到了东院,大伯婶子家的孩子已经开始排队领取。
云初念见姐姐云媮站在一旁,不解问道:“姐姐为何站的这么远?”
今日云媮穿着依旧素雅,白色的衣裙上只绣着几朵精致的梨花,就连手里的帕子都是没有任何装点的白色,头发也梳的中规中矩,头上的发饰仅有两把碧玉簪子。
这样简单的装扮云媮一直持续了三年,自她被老祖宗寄予厚望那日起,她的衣食住行,言行举止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老祖宗说,瓷器乃圣洁之物,做瓷师傅需得品德高尚,穿着得体大方,既不能太过招摇,也不能衣衫褴褛,头上戴的发饰也不能多过三件。
云媮所有的衣衫发饰都是老祖宗命人订做的,平时穿什么,什么场合穿什么,老祖宗都会过问。
幸得云媮的性子温顺,一切都听老祖宗安排,也没有太多怨言。
云媮瞧着今日打扮的格外靓丽的云初念,温柔笑道:“等他们领完我们再领。”
云初念微微皱眉问她:“为何?我们来的也不算晚。”
云媮轻声回道:“是曾祖母吩咐的,每年都是如此。”
云初念瞧着姐姐淡定从容的模样,心中有些酸楚。
曾祖母偏心人尽皆知,他们二院是最不受宠的一个,一年到头也不见曾祖母到他们院里去一趟。
以前她觉得曾祖母偏心也只表现在一些大事情上,没想到连领个荔枝还要区别对待。
云初念心里不好受,拉着云媮的手走到前面,撅了撅水红的小嘴,道:“姐姐,我们在这里排着,今年咱们不要最后的。”
云媮知道云初念是个硬性子,把她拉到一旁,说起话来也没有底气:“妹妹还是算了,回头曾祖母又要怪罪我。”
云初念瞧着姐姐为难的模样,只好作罢。
“不过是个荔枝而已,今年不吃了。”云初念拉着云媮就往院外走。
云媮跟在她身后,瞧着她气鼓鼓的小脸,无奈笑道:“你呀就爱耍性子,方才曾祖母说要给你许亲的时候,真的要吓死我了,曾祖母那个人你又不是不了解,你怎么不顺着她点。”
云初念无奈地耸耸肩,回道:“我还不够顺着她吗?她想打造第二个云媮,我可不想做第二个云媮。”
云媮捏了捏她的小脸蛋,笑起来一双眼睛弯弯的,“你告诉我,为何不想做云媮?”
云初念一把搂住她的腰,打抱不平道:“我家媮姐姐本来是一个多么开心的小仙女,你看看现在,被曾祖母逼成什么样子了,这小腰瘦的。”
云媮被她搂的有些痒,一边躲着一边笑道:“你这小丫头就爱拿姐姐说笑,今日云嵘还说你呢!说你在南江画画的时候,因为太专注了,掉进了河里,幸得一位路过的公子救了你,否则连命都没了,你告诉姐姐有没有这回事。”
说起这事,云初念只笑不语,拉着云媮往二院里走。
进了二院,云媮问她:“小丫头怎么不说话了?你告诉姐姐救你的公子是谁。”
云初念扯着她的衣袖走进屋里,有些不好意思地轻哼了声:“姐姐别问了。”
云媮瞧了瞧她的小脸蛋,打趣她:“哎呀!怎么脸红了?说说看,你是不是对那公子心动了?”
“谁心动了?”这时候,云初念的母亲周韵进了屋,“老远就听到你们在说什么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