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有言: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

    神界、仙界居于天,人界、妖界居于地。

    阴浊浸染人妖两界,因而诞生恶人、恶妖。

    民间常见官府衙门,以断人间长短事,处置恶人;凡人不可及的天外,则设捉妖司,用以教化恶妖,清化人间。

    捉妖司其中人员,统称——捉妖师。

    凡人常捉妖师统称为为——天师。

    *

    空桑山腰。

    烟雾缭绕的山头,拄杖老翁望着高不见顶的峭壁,一旁是装了半篓草药的藤筐。

    雾气与岩石的连接处,一株仙草若隐若现,发出微光,浓密的雾气也不能完全遮盖其光芒。

    老翁看看自己手上、身上的擦伤,恋恋不舍看了一眼仙草,背起背篓,颓败离去。

    刚回头,竟发现身后不知何时出现了一个陌生人。

    老翁一惊,一屁股摔到地上,抬头看去:

    来人是一女子,眼神空洞麻木,身材清瘦异常,被一席黑袍盖住衣着,一眼望去仿佛只剩下个脑袋。

    单论面容,实在谈不上姣好,加上她双目无神、皮包骨头,俨如一具刚从乱葬岗爬出的枯骨。

    像刚孵出的鸡崽——浑身湿漉漉地,一个劲儿往老母鸡的翅膀下钻。

    老翁用近乎气声问道:“你是……妖,妖怪?”

    女子双目无神,缓缓上移,从峭壁的仙草划过老翁,最终落在一旁的藤篓上。

    里面的草药在刚刚全部洒出,已然只剩空篓一个。

    女子缓缓开口,声音清澈透亮:“此地乃捉妖司子不语司内要地,不会有妖物。”

    说罢,她伸出手指凭空一点,露出里面的衣着:青白校服,攀附金绣龙纹。

    仙草落入她的手中,她屈指一指藤筐,歪倒的藤筐听话地立起来,仙草与先前的草药顺次飞入,一一排列好。

    老翁面露喜色:“子不语除妖正道,保天下平安,竟连女天师都有这么大本事!”

    女子眉间微蹙,对老翁的话感到一丝怪异,正想说些什么,被远处突然传来剑鞘相撞的声音打断。

    女子面色一白,对着老翁身处的位置一拍,老翁只觉眼前一花,等回过神来,自己竟已身在山下,藤篓还安安稳稳地立在一侧。

    眼前的山顶依旧烟雾缭绕,老翁摇摇头道,“那女子看着也就十三四岁的模样,竟就有这样的本事。”

    他感叹着离去,全然不知山上剑拔弩张。

    来人有七人,身着同款的青白龙纹校服,皆是人高马大的男子,除为首的那个之外,其余皆持木剑。

    为首那人话未落剑先到,剑落划出半圆剑气,凝气收剑,直直指向女子,“常歌师妹,掌门有令,灵器必须归还降宝堂!”

    女子目露不屑,显然早已看惯他的做派,她将斗篷缓缓解开,柔声反驳道:“诲海,平日里处处针对我就算了,现在趁大师兄下山历练,竟敢假传掌门令,私夺法器!”

    诲海冷笑道,“针对你?你不过一个内门末位弟子,我堂堂子不语二师兄,管束你还是绰绰有余!我劝你,一介女流,在捉妖司是混不出名堂的!老老实实地把灵器交出来,我饶你一命!”

    他表现得正气凛然,说出的话却颠倒是非。常歌巴不得要拿剑捅穿他的胸口,叫他不敢再看轻自己。

    她忍住努力,转眼看向诲海身后几人,他们身穿素白校服,只是外门弟子,只能提木剑。

    他们眼中只有认同和崇拜,丝毫没认为这话有任何不妥。

    常歌啐道,“子不语竟有你们这些蛆虫!”说罢,心间一动,凭风而起,手中突现长剑,直指诲海。

    诲海似乎就在等她出手。常歌见他神情如故,心中暗道:“糟糕!”,慌忙收招。

    饶是常歌反应够快,诲海的速度比她更快!

    诲海掏出一瓶罐,剑往里一蘸,随后念出一串口诀,那剑竟发出血光!

    常歌瞳孔骤缩,突然意识到,诲海今天不是要施行平日对她的“欺压”,而是……想要她的命!

    诲海先前以剑画出的半圆原地成血阵,将常歌困束其中。

    边缘每隔三寸乍现一束冲天血光,不消片刻,半座血光牢笼俨然成形,连同脚下,形成一片宛如血海的阵法。

    常歌瞬间被来势汹汹的血气掀翻,轰的一声撞上身后的峭壁,只觉鼻腔口腔一片甜腥。

    那血阵似有侵蚀五脏六腑之力,引导身体内的血气从脚下被阵法吸走,血气在牢笼上空重新汇聚成形,形成密不透风的一堵墙,将整个空间包裹得严严实实。

    墙外,传来诲海的声音:“常歌师妹,交出灵器,我放你一条生路。”

    常歌艰难道,“诲海,你竟修邪术残害同门,等大师兄回来,你必死无疑……”

    诲海狞笑道,“大师兄下山历练,不知哪日回来,就算回来,谁会在乎你一个丫头片子?弟子常歌,私设血阵,盗灵器,欲逃脱,我拼死阻拦,不慎失手将你杀死——”

    阵外,外门弟子第一次见这阵仗,心惊胆战,其中一个胆子稍微大些的问诲海,“二师兄,这阵法血气这么足,真的是正道阵法吗?”

    诲海瞥他一眼,道,“当然是了!你看着血气浓,其实是因为这阵中被困之人心术不正,若是我在这阵中,定是一片清风朗月!”

    “那她刚刚说什么邪术……”

    “她一介女子的话你也信!真是跟她们一样没见过世面!”诲海怒骂一句。那几个外门弟子便信以为真,再也不敢发问了。

    诲海把目光挪回阵中,勾起嘴角,只要拿到那灵器,他就能修为大增,再也不畏惧陆乘渊那家伙的威压了!

    暴虐的血阵运转不过几息,常歌的血气近乎全被吸走,视线模糊,意识流散,四肢失控。

    她心中只有一个执念:不能死,要活着。

    诲海原本看血阵颜色渐浓,竟成了遮天蔽日之态,却迟迟不见常歌求饶。

    他这阵法从未在人身上试过,他虽想夺宝,却不想惹祸上身。心里突然有几分恐惧,正迟疑要不要收阵斗法,却见血阵中血光一凛,所有牢笼倏然消失!

    ——书上所记,此阵是猎杀之阵,杀尽阵中人,自行消散。

    他……杀人了?

    他的手开始不自觉颤抖,又迅速冷静下来,自我安慰道:“没事……一介女子,死了也没什么重要的。”

    诲海又恢复了一身正气,准备去摸常歌的尸体。

    可他一只脚刚刚踏进,原本偃旗息鼓的血阵,竟被不知从何而来的金光充盈净化,将原本的血气邪术全然洗去!

    若此时有弟子看到这阵法全貌,定能认出,这是子不语入门第一式——驱邪阵。

    但因起阵的人灵力浩大,因而这阵的威力甚至能比肩大能禁术。

    那阵边的金光扫过峭壁,竟削铁如泥,生生砍出一截断面!

    一瞬间,地动山摇。

    诲海被阵中飞沙走石惊起心中大骇,心道,“那邪术书上莫不是没记载完全,难道这阵还有后招,我唐突了?”又转念想,“不管了,找到灵器就跑!”

    他要找的灵器,是邪术书上记载的一件神器,能收容魂魄灵元,他准备拿来收容大能灵元给自己滋补的!

    诲海快速念了个口诀,他连同身前的空间便像凝滞了一般,极速迫降的石块在接近他的瞬间慢速。

    诲海迫不及待地推开眼前的石块,终于在峭壁深处发现了一抹黑色的身影。

    一道罡风托着剑,将他送往黑影身前,诲海突然面色大骇,仿佛见鬼一般。

    本该奄奄一息的常歌呈半跪姿,单手伏地,正神情专注地向地面注入磅礴的灵力。

    她的手下,金色阵法缓缓成型,完全充盈了原本的血阵!

    诲海心神惧震,这阵法他无比熟悉,是所有内门弟子,在受习后所学的第一式——驱邪阵。

    可常歌尚未受习,她怎么会驱邪阵?

    诲海喘不过气来,声音颤抖道,“你……你怎么会驱邪阵法?”

    常歌缓缓抬头,如同看死物一样盯着他。

    ——她不是常歌!

    ——难道……是那神器中的魂魄,上了她的身?

    “诲海。”

    诲海瞪大眼睛,这语调他曾听过,世上只有一人会这样叫他,是在两个月前的新任掌门即位时,那天资卓越登位的十七岁女子,子不语的现任掌门——林御柳。

    那神器中的魂魄,竟是……她的?

    “掌……掌门……”诲海听见自己的声音里,充满了陌生的恐惧。

    “常歌”闻言,抬目看了他一眼,分明用着常歌的声音,却叫他遍体生寒。

    “刚好,清理门户。”

    *

    阵外等候众人,在诲海刚踏入阵中第一步后,便唯恐自己成了内门斗法的牺牲品,连滚带爬逃回山门。

    却在山门口遇到了一个意料之外的人——本该在山下游历的陆乘渊。

    陆乘渊还是刚下山时的打扮,但脸色苍白,似是大病一场。

    此时弟子们修习完,正聚在山门口透气,看到陆乘渊纷纷问好。

    “大师兄,你怎么突然回来了?”

    “其他师弟们呢?怎么就你自己回来啦?”

    陆乘渊铁青着脸一言不发。直到看到形色匆匆的外门,一个箭步抓住其中一个的衣领,声音沙哑道:“诲海和常歌呢?”

    众人这才发现他们的二师兄和小师妹竟都不在这里,纷纷回忆。

    “好像刚刚修习的时候就没看到他们两个了?”

    “不会吧,诲海师兄平时不像逃课的人啊。”

    “你这话说的,常歌师妹也没逃过课啊!”

    和诲海一起惹事的外门弟子慌了神,在陆乘渊的威压下说赶忙跪下,指着半山层层云雾下的一处山峦,语无伦次道:“在,在那儿!”

    他们以为是诲海带他们欺负常歌的事情败露,这陆乘渊平日出了名的护短,定要狠狠责罚他们!

    随之,陆乘渊竟松开他的衣领,对身后众人说道:“所有人跟上,拿逆徒常歌,清理门户!”

章节目录

穿越后变成反派的我和师兄崩人设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木林茶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木林茶客并收藏穿越后变成反派的我和师兄崩人设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