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
秦梓茯走在青石板铺砌的小道。
店铺的人家刚拿下塞板,屋内是琳琅满目的手工艺品。
“老板,现在营业吗?”
老板将塞板放下,笑着说:“营业的,是来旅游吗?”
秦梓茯回了个笑:“是啊。”
走进店内,秦梓茯注意到店面大约有十五平方米,左前方是红木楼梯,右前方是柜台,抬头一望,油纸伞充分占据各自位置,显现风情。老板是位着白马褂,黑长裤,神情和蔼的老人。秦梓茯打量四周,觉得都各自有风情,便挑了枚苏绣香囊,秦梓茯把香囊从墙面上拿下,走向柜台,柜台角落有一盆绿萝,柜台后的墙面挂着一幅书法作品,上面写着:天道酬勤。笔法遒劲有力。
“老板,您还缺徒弟吗?”
秦梓茯将香囊放下,问。
老板摇了摇头。
“我真觉得老板您做的这油纸伞不错,您再考虑考虑?”
老板愣了下,笑着说:“年轻人,这伞不是我做的。”
秦梓茯挠了挠脸,声音比之前大了些,企图掩饰刚才的尴尬:“那您能告诉我去哪能找到那位高人?”
老板伸出食指,晃了晃,意味深长地说:“你去河岸那儿的赵家面馆就知道了。”
秦梓茯略加思索,道:“老板您该不会是姓赵吧?”
“不,我姓氏。”
了然于心的秦梓茯,默默竖起自己的大拇指,留下句:“赵老板,您真会做生意。”
身后的赵老板笑着说:“欢迎你下次再来。”
秦梓茯听到这话时,刚好踩到了青苔,幸亏旁边有一张石桌,她才没有摔个狗啃泥。秦梓茯瞧了瞧手下,又将目光转向身后的店铺,看见一位姑娘正站在门口。秦梓茯莞尔一笑,挥了下手:“你好啊~”
姑娘跑过来,将手中的纸塞入秦梓茯的手里,秦梓茯听见姑娘说:“昨夜下了雨,石桌上会有水的残留。”
姑娘说完,便跑回了店铺。
秦梓茯盯着手中的纸,清风徐来,她闻到了桂花的香气,她向周围张望,最后发现香气的来源——在自己的手中。
一股暖流入心头。
此时,早晨七点,小巷的店铺都已放下了塞板。而那位姑娘的店铺柜台上,放着几颗大白兔奶糖,奶糖下是一张纸条。
河岸
秦梓茯正坐在长板凳上,等着自己的片儿川。她双手撑着下巴,看向平静的河流,百无聊赖。
河面忽然传出歌声,碰巧片儿川也被端来,秦梓茯对来人问:“老板您知道这边做油纸伞的是哪位师傅吗?”
“哦!这个嘛…我们这儿做油纸伞的人有很多,不过,要说最厉害的应是吴师傅,前面就有家卖他制作的油纸伞。叫‘你来店铺’。”
河面驶来一只船,船娘摇着船橹,歌声正出于此。
“行,我会去的。您知道吴师傅住哪儿吗?”
“就住在这条小巷末。”
这时,有位顾客要点单,这位老板便和秦梓茯说了声,转身离去。
看着这位与赵老板相像的脸,发出感慨:真不愧是父子。
秦梓茯听着渐远的歌声,嗦着软硬适中的面条,融入了这方水土中。
秦梓茯走到巷末,发现左侧的大门敞开,庭院中,一位师傅正在刮青。她敲了敲门,那位师傅抬头,看了眼,继续手里的工作。
秦梓茯一碰到自己想学的东西时,可不管其他。所以,她兴奋得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开始了自己的‘十万个为什么’。
听着秦梓茯一连串的为什么,吴谈恒有些无奈,他放下手中的竹片,揉了揉鼻翼,转身回屋。
秦梓茯望着吴谈恒的背影,低下头,还未刮完青的竹片映入眼帘。
突如其来,烟江下起了蒙蒙细雨。
秦梓茯赶忙将庭院中的竹片收到檐下,正准备敲门时,门打开了。
“额……师父我已经把竹片收了。”
吴谈恒示意秦梓茯让开,抱起背篼里的竹片,看着刮完青的竹片,没有说话。秦梓茯再次瞧见了吴谈恒的背影,只不过这次门没有关上。她摸了下鼻尖,跟着进了屋。
茶几上倒好了两杯热茶,秦梓茯坐在茶几旁,瞧见吴谈恒出来后,便站起身,一改之前的厚脸皮:“吴师傅,您好!”
吴谈恒挥了挥手,拿起茶几上其中一杯热茶:“你刚可不是怎么叫的。”
秦梓茯装模作样咳了声,说:“师父。”
“行了,坐下吧。”
吴谈恒将另一杯热茶放在秦梓茯面前:“来,试试。”
秦梓茯抿了口,道:“茶香浓郁,很润,柔。并没有粗糙的感觉,可以看出泡茶的人技艺高超。”
吴谈恒隔空指了指秦梓茯,摇了摇头:“你呀——”
秦梓茯调皮一笑,被门后的油纸伞吸引:“师父,门后的油纸伞是您新做的吗?”
“不是,都是之前的拙作。”
秦梓茯看着油纸伞上池水清澈,花木繁盛的丹青,惊叹:“师父,您这可不是拙作哦,明明就是上乘之作,这上面的色彩虽只有黑白两色,但您通过多种手法让它不止有两色。”
吴谈恒摆了摆手,叹道:“唉,你看到的只是一角,你打开看,就知道了。”
秦梓茯打开那把伞,看到了伞面的一大圈晕迹:“这是?”
“被雨晕开了。”
吴谈恒走过来,把伞收起。秦梓茯盯着那把伞,想了想,出声:“师父,这把伞可以送给我吗?”
“我这里还有其他的伞,这把并不好。”
“世界上又没有什么完美的事物,这把伞虽不完美,但恰恰是我眼中的完美。”
听完,吴谈恒发出爽朗的笑声,痛快:“行,这把伞送给你了。”
秦梓茯欢快接过伞,扭头,瞧见了书架上的模型:“师父,你的书架摆着是唐朝的建筑吧。”
“嗯。”
“师父是学古建筑的吗?”
“我已经改行了。”
“喔喔,我看看这建筑。”
秦梓茯抱着油纸伞,观赏了好一会儿,最后憋出了三个字:
“嗯……不错。”
吴谈恒笑着说:“你这水平可以和对面的纪师傅拼一拼。”
叮!
秦梓茯脑内突然响起这样的声音,她立马窜到吴谈恒面前,激动地问:“纪师傅是学什么的啊?有没有徒弟?”
吴谈恒双手被后,略加思索:“篆刻,有一个徒弟。”
秦梓茯自吴谈恒说完“篆刻”二字后,心思一直都在这上面。
屋外的细雨成了小雨,秦梓茯继续问:
“那纪师傅还收……”
“徒”字还未吐出,便看见了自家师父的神情。
啊!秦梓茯啊,秦梓茯,你在干什么啊!这不明摆在说,我要换师父吗?不对,我也没这样想。
秦梓茯在心里抓狂,目光再次落在书架上的建筑,猛地,她脑海中出现了一个计策。
“师父,我刚是开玩笑。”
嘿!一语双关。
“这书架上的建筑规模宏大,规划严整。房屋屋脊两端是鸱鸟尾状,简单而粗犷。还有这屋檐,可以说是高挑。这柱子嘛,就体现了唐朝人的审美取向。从这色调来看,虽单一,却是大方之美。”
秦梓茯每说一句,就看向吴师父,待他脸色恢复,说出了一句总结:“这说明收藏它的人,慧眼识珠,大度啊。”
“你倒是伶牙俐齿,你是学古建筑的?”
秦梓茯乖乖坐在椅子上,道:“师父,真是睿智。”
“哦,这倒不是,这些是课本上的内容。”
一时无言。
秦梓茯尴尬一笑,努力不让气氛宁静:“嗯!师父您记忆超群,让我非常敬佩。对面纪师傅都不上您。”
“好了,你走吧,明天七点记得过来。”
“好的,师父,明天见。”
屋外的雨仿佛更大了。
秦梓茯撑起油纸伞,路过巷口时,无意间撞到了人,她说了声抱歉,听见那人也说了抱歉。
嗓音温润。
秦梓茯怀着好奇,向上抬了抬伞,看清了那人的容貌——白净的脸,狭长的眼,而眼尾的痣,中和了他的冽。
声音与他很相配。
他们只对视了一眼,那人便匆匆离去了。
天空比之前更暗了,大概是下雨的缘故吧,可又感觉亮了些。
雨后,秦梓茯接到了顾乐意的电话。
“梓茯,你要记得下雨的时候,把庭内的盆栽端进屋哦。”
秦梓茯看着庭内的盆栽,心道:你说得太晚了。
秦梓茯清点了还能活的盆栽,所幸,只有三盆需要买。她把那三盆盆栽拍下图片,发给顾乐意。
——乐意!乐意!我知道你很乐意。
——……
——多少钱
——80r
——秦梓茯你这个黑心商家!
咚——
支付宝到账80元。
秦梓茯瞧着这数字,发了句
——错,我是白心跑路人。
秦梓茯哼着歌,将门锁上。
一首曲悄然入耳中,她寻着乐声,站在庭院门前,静静听着这一曲。
似流水的轻柔,又似高山的磅礴。
是柔与刚的触碰,他们相互牵制对方,又仿佛是在融合。
很矛盾,但又理所当然。
月光洒落,秦梓茯坐在石阶上,抬起头,望着月亮,轻声说:“曲风好熟悉啊。”
秦梓茯走在青石板铺砌的小道。
店铺的人家刚拿下塞板,屋内是琳琅满目的手工艺品。
“老板,现在营业吗?”
老板将塞板放下,笑着说:“营业的,是来旅游吗?”
秦梓茯回了个笑:“是啊。”
走进店内,秦梓茯注意到店面大约有十五平方米,左前方是红木楼梯,右前方是柜台,抬头一望,油纸伞充分占据各自位置,显现风情。老板是位着白马褂,黑长裤,神情和蔼的老人。秦梓茯打量四周,觉得都各自有风情,便挑了枚苏绣香囊,秦梓茯把香囊从墙面上拿下,走向柜台,柜台角落有一盆绿萝,柜台后的墙面挂着一幅书法作品,上面写着:天道酬勤。笔法遒劲有力。
“老板,您还缺徒弟吗?”
秦梓茯将香囊放下,问。
老板摇了摇头。
“我真觉得老板您做的这油纸伞不错,您再考虑考虑?”
老板愣了下,笑着说:“年轻人,这伞不是我做的。”
秦梓茯挠了挠脸,声音比之前大了些,企图掩饰刚才的尴尬:“那您能告诉我去哪能找到那位高人?”
老板伸出食指,晃了晃,意味深长地说:“你去河岸那儿的赵家面馆就知道了。”
秦梓茯略加思索,道:“老板您该不会是姓赵吧?”
“不,我姓氏。”
了然于心的秦梓茯,默默竖起自己的大拇指,留下句:“赵老板,您真会做生意。”
身后的赵老板笑着说:“欢迎你下次再来。”
秦梓茯听到这话时,刚好踩到了青苔,幸亏旁边有一张石桌,她才没有摔个狗啃泥。秦梓茯瞧了瞧手下,又将目光转向身后的店铺,看见一位姑娘正站在门口。秦梓茯莞尔一笑,挥了下手:“你好啊~”
姑娘跑过来,将手中的纸塞入秦梓茯的手里,秦梓茯听见姑娘说:“昨夜下了雨,石桌上会有水的残留。”
姑娘说完,便跑回了店铺。
秦梓茯盯着手中的纸,清风徐来,她闻到了桂花的香气,她向周围张望,最后发现香气的来源——在自己的手中。
一股暖流入心头。
此时,早晨七点,小巷的店铺都已放下了塞板。而那位姑娘的店铺柜台上,放着几颗大白兔奶糖,奶糖下是一张纸条。
河岸
秦梓茯正坐在长板凳上,等着自己的片儿川。她双手撑着下巴,看向平静的河流,百无聊赖。
河面忽然传出歌声,碰巧片儿川也被端来,秦梓茯对来人问:“老板您知道这边做油纸伞的是哪位师傅吗?”
“哦!这个嘛…我们这儿做油纸伞的人有很多,不过,要说最厉害的应是吴师傅,前面就有家卖他制作的油纸伞。叫‘你来店铺’。”
河面驶来一只船,船娘摇着船橹,歌声正出于此。
“行,我会去的。您知道吴师傅住哪儿吗?”
“就住在这条小巷末。”
这时,有位顾客要点单,这位老板便和秦梓茯说了声,转身离去。
看着这位与赵老板相像的脸,发出感慨:真不愧是父子。
秦梓茯听着渐远的歌声,嗦着软硬适中的面条,融入了这方水土中。
秦梓茯走到巷末,发现左侧的大门敞开,庭院中,一位师傅正在刮青。她敲了敲门,那位师傅抬头,看了眼,继续手里的工作。
秦梓茯一碰到自己想学的东西时,可不管其他。所以,她兴奋得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开始了自己的‘十万个为什么’。
听着秦梓茯一连串的为什么,吴谈恒有些无奈,他放下手中的竹片,揉了揉鼻翼,转身回屋。
秦梓茯望着吴谈恒的背影,低下头,还未刮完青的竹片映入眼帘。
突如其来,烟江下起了蒙蒙细雨。
秦梓茯赶忙将庭院中的竹片收到檐下,正准备敲门时,门打开了。
“额……师父我已经把竹片收了。”
吴谈恒示意秦梓茯让开,抱起背篼里的竹片,看着刮完青的竹片,没有说话。秦梓茯再次瞧见了吴谈恒的背影,只不过这次门没有关上。她摸了下鼻尖,跟着进了屋。
茶几上倒好了两杯热茶,秦梓茯坐在茶几旁,瞧见吴谈恒出来后,便站起身,一改之前的厚脸皮:“吴师傅,您好!”
吴谈恒挥了挥手,拿起茶几上其中一杯热茶:“你刚可不是怎么叫的。”
秦梓茯装模作样咳了声,说:“师父。”
“行了,坐下吧。”
吴谈恒将另一杯热茶放在秦梓茯面前:“来,试试。”
秦梓茯抿了口,道:“茶香浓郁,很润,柔。并没有粗糙的感觉,可以看出泡茶的人技艺高超。”
吴谈恒隔空指了指秦梓茯,摇了摇头:“你呀——”
秦梓茯调皮一笑,被门后的油纸伞吸引:“师父,门后的油纸伞是您新做的吗?”
“不是,都是之前的拙作。”
秦梓茯看着油纸伞上池水清澈,花木繁盛的丹青,惊叹:“师父,您这可不是拙作哦,明明就是上乘之作,这上面的色彩虽只有黑白两色,但您通过多种手法让它不止有两色。”
吴谈恒摆了摆手,叹道:“唉,你看到的只是一角,你打开看,就知道了。”
秦梓茯打开那把伞,看到了伞面的一大圈晕迹:“这是?”
“被雨晕开了。”
吴谈恒走过来,把伞收起。秦梓茯盯着那把伞,想了想,出声:“师父,这把伞可以送给我吗?”
“我这里还有其他的伞,这把并不好。”
“世界上又没有什么完美的事物,这把伞虽不完美,但恰恰是我眼中的完美。”
听完,吴谈恒发出爽朗的笑声,痛快:“行,这把伞送给你了。”
秦梓茯欢快接过伞,扭头,瞧见了书架上的模型:“师父,你的书架摆着是唐朝的建筑吧。”
“嗯。”
“师父是学古建筑的吗?”
“我已经改行了。”
“喔喔,我看看这建筑。”
秦梓茯抱着油纸伞,观赏了好一会儿,最后憋出了三个字:
“嗯……不错。”
吴谈恒笑着说:“你这水平可以和对面的纪师傅拼一拼。”
叮!
秦梓茯脑内突然响起这样的声音,她立马窜到吴谈恒面前,激动地问:“纪师傅是学什么的啊?有没有徒弟?”
吴谈恒双手被后,略加思索:“篆刻,有一个徒弟。”
秦梓茯自吴谈恒说完“篆刻”二字后,心思一直都在这上面。
屋外的细雨成了小雨,秦梓茯继续问:
“那纪师傅还收……”
“徒”字还未吐出,便看见了自家师父的神情。
啊!秦梓茯啊,秦梓茯,你在干什么啊!这不明摆在说,我要换师父吗?不对,我也没这样想。
秦梓茯在心里抓狂,目光再次落在书架上的建筑,猛地,她脑海中出现了一个计策。
“师父,我刚是开玩笑。”
嘿!一语双关。
“这书架上的建筑规模宏大,规划严整。房屋屋脊两端是鸱鸟尾状,简单而粗犷。还有这屋檐,可以说是高挑。这柱子嘛,就体现了唐朝人的审美取向。从这色调来看,虽单一,却是大方之美。”
秦梓茯每说一句,就看向吴师父,待他脸色恢复,说出了一句总结:“这说明收藏它的人,慧眼识珠,大度啊。”
“你倒是伶牙俐齿,你是学古建筑的?”
秦梓茯乖乖坐在椅子上,道:“师父,真是睿智。”
“哦,这倒不是,这些是课本上的内容。”
一时无言。
秦梓茯尴尬一笑,努力不让气氛宁静:“嗯!师父您记忆超群,让我非常敬佩。对面纪师傅都不上您。”
“好了,你走吧,明天七点记得过来。”
“好的,师父,明天见。”
屋外的雨仿佛更大了。
秦梓茯撑起油纸伞,路过巷口时,无意间撞到了人,她说了声抱歉,听见那人也说了抱歉。
嗓音温润。
秦梓茯怀着好奇,向上抬了抬伞,看清了那人的容貌——白净的脸,狭长的眼,而眼尾的痣,中和了他的冽。
声音与他很相配。
他们只对视了一眼,那人便匆匆离去了。
天空比之前更暗了,大概是下雨的缘故吧,可又感觉亮了些。
雨后,秦梓茯接到了顾乐意的电话。
“梓茯,你要记得下雨的时候,把庭内的盆栽端进屋哦。”
秦梓茯看着庭内的盆栽,心道:你说得太晚了。
秦梓茯清点了还能活的盆栽,所幸,只有三盆需要买。她把那三盆盆栽拍下图片,发给顾乐意。
——乐意!乐意!我知道你很乐意。
——……
——多少钱
——80r
——秦梓茯你这个黑心商家!
咚——
支付宝到账80元。
秦梓茯瞧着这数字,发了句
——错,我是白心跑路人。
秦梓茯哼着歌,将门锁上。
一首曲悄然入耳中,她寻着乐声,站在庭院门前,静静听着这一曲。
似流水的轻柔,又似高山的磅礴。
是柔与刚的触碰,他们相互牵制对方,又仿佛是在融合。
很矛盾,但又理所当然。
月光洒落,秦梓茯坐在石阶上,抬起头,望着月亮,轻声说:“曲风好熟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