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府旁的一家客栈。
鸿胪寺少卿的长子吴必简,正在备一份厚礼。
从小他便听父亲念叨,当年父亲还是大理寺卿时,便与礼部侍郎苏淮、温大将军温秋白关系亲密,三人皆是当朝皇帝从不受宠的皇子到坐上太子宝座的得力助手,称得上是形影不离、志同道合。
可是后来,礼部侍郎背叛了他们,呈秘折毁谤温大将军,圣上大怒,降旨赐死温大将军。温大将军性子刚烈,没等到入狱再被斩首,当晚就放了火,携爱妻在火海中自焚。
父亲与礼部侍郎从此形同陌路。
因为在圣上面前鸣不公,父亲甚至还受到牵连,从鸿胪寺卿被贬为少卿,而礼部侍郎却官运亨通,升至礼部尚书。
好在父亲对官职大小向来是不以为意的,唯有一事放在心上:温大将军去世前留有两个月大的女儿,放火当晚失踪,父亲也没来得及得到温将军关于孩子下落的口信。
父亲深信,以温将军夫妇的性子,绝不会任由女儿流落茫茫人海,所以父亲暗中派人走遍了温将军夫妇的家乡故地,一无所获。
父亲甚至还想起,温大将军的夫人宋如韵有一亲妹妹,名唤宋如淇,宋如淇在家族正鼎盛的时候执意要下嫁给上郢城的一个小里胥,虽山高路远、音讯难通,可家里实在是太疼爱这个小女儿,在家族倒台前,一路把小里胥提拔为了太守。
等父亲赶来上郢城,想要从宋如淇嘴里探听姐姐女儿的下落时,才知宋如淇已经去世,只留了一个仍在襁褓的女儿。父亲只好空手而归。
这些年来,父亲一直在找寻温伯父独女的下落,也在暗中堤防礼部尚书先一步斩草除根,但始终没有进展。这个刚出生两个月、只有爱称、连名字都没有起的小婴儿,从此杳无音信。
最近,礼部尚书苏淮的长子苏遇珩无故失踪,又突然在上郢城出现,落脚在陶府附近的客栈,并反复派人悄悄出入陶府。父亲得了消息,叫他带人火速赶来,确认陶府若有故人之女,定要及时请到上京城去,以保平安。
鉴于苏遇珩日日在陶府附近打听,父子两人才后知后觉地开始怀疑,孩子当年就是被秘密送往了陶府,而宋如淇并没有留下血脉,所谓的这个血脉,就是温大将军的女儿。
父亲说,故人幼女的信物是一枚赤色攒珠璎珞,这璎珞是温大将军爱妻宋如韵的家传宝,幼女出生以后就贴身带着保平安了。
自诩天下第一大聪明的吴大公子吴必简,很快想了个好办法:
他带着小跟班们,每日在陶府的三扇大门门口,观察里面经常出来的侍卫或者婢女们是到哪个店铺去,再重金买通店铺里的伙计们,让伙计们闲聊中代他打听几个问题:
府里已逝主母的女儿,年纪何许?
这位小姐是否有每日贴身携带或者很重视的首饰?
陶老爷疼爱这位小姐吗?
他很快得到了答案:陶大小姐和父亲故人之女年纪相仿,有一只贴身携带的首饰,唯一一次责罚贴身婢女,就是因为擦拭时碰坏了一角。她和府里的姜姨娘关系颇为不好,经常遭受姜姨娘责罚。平日里也不得陶老爷疼爱,连生辰宴也没有,故而府里的下人们只知道她的属相,却都说不上来她的大致生辰。
于是吴必简迅速确定了陶安然就是他想要找的人,他昨日登门拜访,但被陶太守委婉拒绝了他的请求。
吴公子自然不能开口对暗号,说陶安然是当年罪臣遗孤,陶太守自然也不知道他究竟安的是什么心,才想着要把女儿接到上京城去。
而陶太守犹豫的其实是,如果答应了把女儿送走,假如女儿被这鸿胪寺少卿看上,他自然也能飞黄腾达,博个高一点的官阶;
可假如没被看上,豆蔻年华的黄花大闺女住在别人家里,将来嫁不嫁得出去不好说,坊间还会传闻他卖女求荣,误了他的升官大计,陶太守自然不会容许这种事情发生。
吴大公子也不能让到手的鸭子飞了,自己老爹四十大寿在即,把故人遗孤带回去,是最好的生辰礼物。他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备好了重礼,又到陶府拜访。
陶太守盛情地把他邀请进了主殿。主殿里点了比昨日更好闻的香,果盘里还有一些不当季的奇珍异果,杯子里是飘香的大红袍,一看便知陶太守对他今日重新登门心里有数。于是他更觉十拿九稳——
看来陶太守是盼着他来访的,这些待客物什,除了他,还能是给哪个更尊贵的人准备的呢?
他也不绕弯子,直接开门见山:“陶太守,你想升官吗?”
陶太守上来就被说中了心思,面色一慌,回答道:“吴公子,您可真是折煞下官了,下官既守着这一座城,自然是要为百姓做事、为君主分忧的,哪有什么升官的想法呢?”
吴必简对陶太守的背景已了解得清楚,看到他这副虚与委蛇的样子,也懒得和他计较,要不是有重任,他才不想和这样的人打交道。
于是他又问道:“陶太守这是看不起我爹的官职吗?”
“下官怎敢?下官素来仰慕少卿风采,若能得少卿擢升,自当为少卿肝脑涂地舍生忘死。”陶太守颤颤巍巍地弯下腰,眉眼也低下来,一颗惶恐的心都快从佝偻的身躯里跳到地上去了。
他勉强扶住旁边的桌子,但因为自身太重,扶桌子的力道太大,心情又如履薄冰,桌子一晃,瓜果从果盘上倾倒又滚到地上。他看着落了一地的小果子,只觉得自己的心随这些小果子也碎了一地。
他忽然开始后悔昨夜与姜姨娘的商量——一个妇道人家,能懂什么?不管是什么原因,正四品的官员看上了陶安然,那他便把陶安然送出去,总能为自己的前途博些好处。
否则,难道一辈子都窝在这小地方做个穷太守?舍不得孩子能套住狼吗?
如若没成,也不难办,就对外说是陶安然自己非要去的,还能留个殚精竭虑的老父亲形象。何况她这个女儿,害死了那么多婢女,早就恶名在外,多顶帽子也无妨。
千钧一发之际,他脑子已经转过来了这个弯,他索性对着这个十几岁的少年跪下,匍匐在地上老泪纵横地表演:“下官…下官只是……”
他哆哆嗦嗦地拿肥胖的手抹了抹眼泪,眼泪流进嘴巴里,又情不自禁地沾沾自喜于自己表面的情真意切,开口道:“下官只是舍不得女儿……”
“陶太守不必如此,”吴必简对这副做派更加看不上了,伸手去扶这个油嘴滑舌的老东西,心知他是想要一个承诺,想要一纸拿别人女儿去换官职的交易。真是可恶。
“陶太守,不瞒你说,我此番来,原本就是想要迎娶令爱的,今天这些薄礼是我的心意,改日等我回京再将聘礼送来,结亲讲究父母之命媒朔之言,这是我父亲的心愿,但还要有个章法,故今日先表明心意,望陶太守宽心为上。”
陶太守听到这番说辞深感震惊又欣慰,他来不及想少卿一家是如何远隔万里地看上了自家女儿,只一味沉浸在这天大的好事里,直接跪倒在地,眉眼却舒展开来,眼泪又像开了匣似的奔涌出来,双手抱拳高举,而后匍匐在地,仿佛是在对自己被擢升的圣旨领旨谢恩。
惊喜来得太突然,他说不出一句囫囵的话,断断续续地抽噎着:“下官感激少卿知遇之恩,来日喜结连理,定当……”
吴必简不想听他这些废话,只知道自己完成了目的,扔下一句望陶太守好好准备,后日就启程,便大踏步离开了。
“少爷,”出了殿门后,他的贴身随从随风叫住他,面色忧心忡忡:“这婚姻大事,需由老爷说了算,少爷你开口便提亲,回去老爷若不同意,该怎么办呢?”
“那可是温伯父的女儿,他能有什么不同意的?他巴不得温伯父的女儿就住在府里,被他保护一辈子呢!”
“那少爷,如果你不喜欢温大将军的女儿呢?”
吴必简倒是完全不在意:“喜欢就两生欢喜,不喜欢就相敬如宾。即使我不喜欢她,也会因我们一家对温伯父一家的亏欠,而尊重她爱护她。至于其他,你操心那么多干什么?是牛乳蒸羊羔不好吃还是赛马不好玩?”
“少爷…”随风小声提醒:“可是你还答应让陶太守升官…”
“哎停停停,”吴必简打断了他:“我只问了他想不想升官,然后说结为亲家,其他的我可什么都没说啊。你小子少来捏造污蔑我啊!”
“啊?”随风愣住了,但是转念一想,好像确实如此?
“行啦!出什么事我兜着!”吴必简吹着口哨,大摇大摆走开了。
随风总觉得这事怪怪的,苏家父子那对老狐狸,筹谋了这么久,真能任由他们带走陶安然吗?
他疑惑地拍了拍自己的脑袋。
鸿胪寺少卿的长子吴必简,正在备一份厚礼。
从小他便听父亲念叨,当年父亲还是大理寺卿时,便与礼部侍郎苏淮、温大将军温秋白关系亲密,三人皆是当朝皇帝从不受宠的皇子到坐上太子宝座的得力助手,称得上是形影不离、志同道合。
可是后来,礼部侍郎背叛了他们,呈秘折毁谤温大将军,圣上大怒,降旨赐死温大将军。温大将军性子刚烈,没等到入狱再被斩首,当晚就放了火,携爱妻在火海中自焚。
父亲与礼部侍郎从此形同陌路。
因为在圣上面前鸣不公,父亲甚至还受到牵连,从鸿胪寺卿被贬为少卿,而礼部侍郎却官运亨通,升至礼部尚书。
好在父亲对官职大小向来是不以为意的,唯有一事放在心上:温大将军去世前留有两个月大的女儿,放火当晚失踪,父亲也没来得及得到温将军关于孩子下落的口信。
父亲深信,以温将军夫妇的性子,绝不会任由女儿流落茫茫人海,所以父亲暗中派人走遍了温将军夫妇的家乡故地,一无所获。
父亲甚至还想起,温大将军的夫人宋如韵有一亲妹妹,名唤宋如淇,宋如淇在家族正鼎盛的时候执意要下嫁给上郢城的一个小里胥,虽山高路远、音讯难通,可家里实在是太疼爱这个小女儿,在家族倒台前,一路把小里胥提拔为了太守。
等父亲赶来上郢城,想要从宋如淇嘴里探听姐姐女儿的下落时,才知宋如淇已经去世,只留了一个仍在襁褓的女儿。父亲只好空手而归。
这些年来,父亲一直在找寻温伯父独女的下落,也在暗中堤防礼部尚书先一步斩草除根,但始终没有进展。这个刚出生两个月、只有爱称、连名字都没有起的小婴儿,从此杳无音信。
最近,礼部尚书苏淮的长子苏遇珩无故失踪,又突然在上郢城出现,落脚在陶府附近的客栈,并反复派人悄悄出入陶府。父亲得了消息,叫他带人火速赶来,确认陶府若有故人之女,定要及时请到上京城去,以保平安。
鉴于苏遇珩日日在陶府附近打听,父子两人才后知后觉地开始怀疑,孩子当年就是被秘密送往了陶府,而宋如淇并没有留下血脉,所谓的这个血脉,就是温大将军的女儿。
父亲说,故人幼女的信物是一枚赤色攒珠璎珞,这璎珞是温大将军爱妻宋如韵的家传宝,幼女出生以后就贴身带着保平安了。
自诩天下第一大聪明的吴大公子吴必简,很快想了个好办法:
他带着小跟班们,每日在陶府的三扇大门门口,观察里面经常出来的侍卫或者婢女们是到哪个店铺去,再重金买通店铺里的伙计们,让伙计们闲聊中代他打听几个问题:
府里已逝主母的女儿,年纪何许?
这位小姐是否有每日贴身携带或者很重视的首饰?
陶老爷疼爱这位小姐吗?
他很快得到了答案:陶大小姐和父亲故人之女年纪相仿,有一只贴身携带的首饰,唯一一次责罚贴身婢女,就是因为擦拭时碰坏了一角。她和府里的姜姨娘关系颇为不好,经常遭受姜姨娘责罚。平日里也不得陶老爷疼爱,连生辰宴也没有,故而府里的下人们只知道她的属相,却都说不上来她的大致生辰。
于是吴必简迅速确定了陶安然就是他想要找的人,他昨日登门拜访,但被陶太守委婉拒绝了他的请求。
吴公子自然不能开口对暗号,说陶安然是当年罪臣遗孤,陶太守自然也不知道他究竟安的是什么心,才想着要把女儿接到上京城去。
而陶太守犹豫的其实是,如果答应了把女儿送走,假如女儿被这鸿胪寺少卿看上,他自然也能飞黄腾达,博个高一点的官阶;
可假如没被看上,豆蔻年华的黄花大闺女住在别人家里,将来嫁不嫁得出去不好说,坊间还会传闻他卖女求荣,误了他的升官大计,陶太守自然不会容许这种事情发生。
吴大公子也不能让到手的鸭子飞了,自己老爹四十大寿在即,把故人遗孤带回去,是最好的生辰礼物。他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备好了重礼,又到陶府拜访。
陶太守盛情地把他邀请进了主殿。主殿里点了比昨日更好闻的香,果盘里还有一些不当季的奇珍异果,杯子里是飘香的大红袍,一看便知陶太守对他今日重新登门心里有数。于是他更觉十拿九稳——
看来陶太守是盼着他来访的,这些待客物什,除了他,还能是给哪个更尊贵的人准备的呢?
他也不绕弯子,直接开门见山:“陶太守,你想升官吗?”
陶太守上来就被说中了心思,面色一慌,回答道:“吴公子,您可真是折煞下官了,下官既守着这一座城,自然是要为百姓做事、为君主分忧的,哪有什么升官的想法呢?”
吴必简对陶太守的背景已了解得清楚,看到他这副虚与委蛇的样子,也懒得和他计较,要不是有重任,他才不想和这样的人打交道。
于是他又问道:“陶太守这是看不起我爹的官职吗?”
“下官怎敢?下官素来仰慕少卿风采,若能得少卿擢升,自当为少卿肝脑涂地舍生忘死。”陶太守颤颤巍巍地弯下腰,眉眼也低下来,一颗惶恐的心都快从佝偻的身躯里跳到地上去了。
他勉强扶住旁边的桌子,但因为自身太重,扶桌子的力道太大,心情又如履薄冰,桌子一晃,瓜果从果盘上倾倒又滚到地上。他看着落了一地的小果子,只觉得自己的心随这些小果子也碎了一地。
他忽然开始后悔昨夜与姜姨娘的商量——一个妇道人家,能懂什么?不管是什么原因,正四品的官员看上了陶安然,那他便把陶安然送出去,总能为自己的前途博些好处。
否则,难道一辈子都窝在这小地方做个穷太守?舍不得孩子能套住狼吗?
如若没成,也不难办,就对外说是陶安然自己非要去的,还能留个殚精竭虑的老父亲形象。何况她这个女儿,害死了那么多婢女,早就恶名在外,多顶帽子也无妨。
千钧一发之际,他脑子已经转过来了这个弯,他索性对着这个十几岁的少年跪下,匍匐在地上老泪纵横地表演:“下官…下官只是……”
他哆哆嗦嗦地拿肥胖的手抹了抹眼泪,眼泪流进嘴巴里,又情不自禁地沾沾自喜于自己表面的情真意切,开口道:“下官只是舍不得女儿……”
“陶太守不必如此,”吴必简对这副做派更加看不上了,伸手去扶这个油嘴滑舌的老东西,心知他是想要一个承诺,想要一纸拿别人女儿去换官职的交易。真是可恶。
“陶太守,不瞒你说,我此番来,原本就是想要迎娶令爱的,今天这些薄礼是我的心意,改日等我回京再将聘礼送来,结亲讲究父母之命媒朔之言,这是我父亲的心愿,但还要有个章法,故今日先表明心意,望陶太守宽心为上。”
陶太守听到这番说辞深感震惊又欣慰,他来不及想少卿一家是如何远隔万里地看上了自家女儿,只一味沉浸在这天大的好事里,直接跪倒在地,眉眼却舒展开来,眼泪又像开了匣似的奔涌出来,双手抱拳高举,而后匍匐在地,仿佛是在对自己被擢升的圣旨领旨谢恩。
惊喜来得太突然,他说不出一句囫囵的话,断断续续地抽噎着:“下官感激少卿知遇之恩,来日喜结连理,定当……”
吴必简不想听他这些废话,只知道自己完成了目的,扔下一句望陶太守好好准备,后日就启程,便大踏步离开了。
“少爷,”出了殿门后,他的贴身随从随风叫住他,面色忧心忡忡:“这婚姻大事,需由老爷说了算,少爷你开口便提亲,回去老爷若不同意,该怎么办呢?”
“那可是温伯父的女儿,他能有什么不同意的?他巴不得温伯父的女儿就住在府里,被他保护一辈子呢!”
“那少爷,如果你不喜欢温大将军的女儿呢?”
吴必简倒是完全不在意:“喜欢就两生欢喜,不喜欢就相敬如宾。即使我不喜欢她,也会因我们一家对温伯父一家的亏欠,而尊重她爱护她。至于其他,你操心那么多干什么?是牛乳蒸羊羔不好吃还是赛马不好玩?”
“少爷…”随风小声提醒:“可是你还答应让陶太守升官…”
“哎停停停,”吴必简打断了他:“我只问了他想不想升官,然后说结为亲家,其他的我可什么都没说啊。你小子少来捏造污蔑我啊!”
“啊?”随风愣住了,但是转念一想,好像确实如此?
“行啦!出什么事我兜着!”吴必简吹着口哨,大摇大摆走开了。
随风总觉得这事怪怪的,苏家父子那对老狐狸,筹谋了这么久,真能任由他们带走陶安然吗?
他疑惑地拍了拍自己的脑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