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枝气冲冲地行了个礼,也不拐弯,径直道:“太子你为何将妾身云光楼附近的侍卫赵钱调走?”

    萧煜珩:“东宫侍卫轮流在各处值守,实乃正常不过。”

    “可当初他来云光楼听候差遣,是询问过苏公公的,既然应允了,哪有再改的意思?”

    “赵侍卫与东宫其他侍卫,有何不同?”萧煜珩反问。

    “妾身有些事需要赵侍卫去办。”

    “何事?”

    “妾身的私事。”

    “私事?”萧煜珩的语气加重了。

    他这个样子,好像实在说自己和赵钱有什么一样。

    宋枝气得在心里哼哼两声,快语道:“妾身出自民间,困在这深宫之中,常常怀念外头的光景,  于是会让下头的人到宫外采买一些东西,以慰藉思乡之情。沈喜他们毕竟是宫内之人,出宫不方便。但侍卫不同,时常能出入宫中,赵钱是妾身的同乡,使唤起来也方便一些。”

    “既是如此,孤让裕丰再给你派遣一名侍卫,专门为你出入宫门采买。”萧煜珩将宋枝暗戳戳生气的样子收入眼中,但就是不松口将赵钱调回云光楼。

    “那能一样吗?”

    “有何不一样?”萧煜珩反问。

    “因为我只信任赵钱。”宋枝脱口而出。

    大殿在这一刻瞬间安静了下来,萧煜珩目光沉沉地看着她,半响,缓缓道:“好,孤将赵钱还给你。”

    宋枝先是一怔,随即欢天喜地地谢恩,转头就告退,飞快地离开了东宫主殿,连多一刻的时辰都不想久留。

    萧煜珩看着宋枝的声音似一阵轻烟陪走,他低头看着手旁盛了粥的青瓷碗,方才的饥饿感还在,可莫名胃口全无,胸腔里有一股气在快速的盘旋上升,堵得他喘不过气来。

    这时,他的手轻轻一拨,将那盛粥的碗拨掉在地上,一声清响,瓷碗摔碎成无数片,胸腔中的那股郁气才稍稍消去一丝。

    小苏公公端着一盅虫草老母鸡汤走来,刚走到殿门口,便听得里间传来一声碗碟碎掉的声音,顿时停住脚步,“这是咋啦?!”

    侍卫低声道:“方才宋奉仪来了,想必是说了些惹殿下生气的话,所以才……”

    小苏公公?!!这可是新鲜事!殿下他竟然生气了,还是头一回为女子生气,竟然还摔碗碟?!要知道为了政务烦心、生气,殿下都没有摔过东西,最多只是蹙一蹙眉头罢了。

    这还是那个稳重持成,波澜不惊的殿下吗?

    -

    一品书斋,客人来来往往,这其中有文人雅士、也有世家奴仆、更多的是汴京城的贩夫走卒。

    “奇了,在下还是头一回见到书斋有那样多的人光顾,这些人里也不都是些读书人。”一位青衣男子惊叹于眼前的景象,“还是说天子脚下的百姓素质就是高,都爱读书。”

    抱了一摞《汴京朝闻》的望楼伙计张三听了,笑道:“这位爷,您是从外地来的吧?!不知道我们都是来买《汴京朝闻》的。”

    张三说着抽了一张《汴京朝闻》给这位男子,道:“赠你一份上一期的,若想买最新一期的,等明日来。”

    “《汴京朝闻》?这是何物?”青衣男子好奇地摊开来看,待读过其中的内容,又惊又喜,“果然是天子脚下,竟然有这等不凡的书籍,好啊!”

    身旁走过一行绣坊的绣娘,她们轻声地谈论着,“明日就出新一期的《汴京朝闻》,不知小薄大人会不会再出新故事呢?”

    “是啊,我也好期待小薄大人的新故事啊,这几期没有小薄大人写的故事,我看得挺没劲的。”

    “不会啊,我觉得兰公子写的《贵妃怨》就挺有意思的。”

    “兰公子写的是很精彩没错,可差了那么一点东西,具体是什么,我也说不出来。”

    “你是不是想说小薄大人写的是真瓜,能关联到现实中的人物,比如上次的第一才女,不就是写的相府千金林溶月。”

    “啊,对对,就是一种强烈的真实感,让人觉得好刺激,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关注、好奇的感觉,就像我知道我老家隔壁那小妇人嫁的人是个没根的,人人都知道,偏偏那小妇人不知道,都帮瞒着。我爹娘也禁令我不许瞎说,真是憋得慌。”

    “对,就像是东家长、西家短。但小薄大人写的是世家贵族的是非。”

    “是啊,真刺激!”

    青衣男子飞快翻着《汴京朝闻》,来来回回地看,什么小薄大人?什么第一才女?没看见啊。

    他快步走进书斋内,“伙计,我要买以往所有的《汴京朝闻》。”

    有汴京贵人们府上的奴仆围着一品书斋的掌柜,“付掌柜,明日出的《汴京朝闻》可有小薄大人写的故事?我家主子可就等着小薄大人呢。”

    付掌柜乐呵呵地笑着:“我也就不卖关子了,有呢,小薄大人今日一早就将新故事的原稿送了来,我们正在加紧印刷,等明日辰时准时发售。”

    “哦?”询问的奴仆顿时来了兴致,问道:“是什么故事?可否透露一二?”

    “那自然是不成的。”付掌柜笑道:“在下看过,绝对是一个值得期待的故事。”

    “我先下定金,”那奴仆从怀里掏出一锭银子来,“给我留二十份,明日就来取。”

    “好嘞。”

    大晋上朝的时辰一向是卯时,鸡还未鸣,汴京的官员们就已经到宫中等候,准备上朝。

    但今日不同,今日是《汴京朝闻》最新一期发售的日期,皇帝特意将上朝的时辰改到了辰时,这已经是第二次改时辰。

    为的就是在上朝时,能拿到最新的《汴京朝闻》,与大臣们一同阅览,随即一起讨论的议题,《汴京朝闻》上有时下各种热点,这最新一期最让人值得关注的,便是~南方蓼城的一名叫林榆的司农写的春耕记。

    文中写到了春耕需要做的各种准备,甚至还细写了要如何堆肥,等来年撒到田里提高稻谷的长势,也提到如何去将地里的虫卵杀一遍,这样来年不会长出虫来啃食稻谷。

    “好,甚好!”皇帝龙心大悦,既赞赏柴恪这个《汴京朝闻》办得好,聚焦民生,又赞赏这位名叫林榆的司农干实事。

    “杨尚书,”皇帝将目光放在了户部尚书身上,道:“关于来年春耕之事筹备得如何了?”

    户部尚书杨大人出列,禀报道:“回皇上,户部关于农地一事,微臣特地让户部侍郎郑大人专项负责,为的便是不耽误了春耕之时,影响来年的收成。”

    户部侍郎郑璟出列,从袖中拿出一沓纸来,上面写着密密麻麻的字,“皇上,这是微臣关于来年春耕列的计划,请看。”

    吴公公快步走上前,接过郑大人手里的纸张后,连忙呈给了皇帝,皇帝摊开来,一阵细看。

    郑大人边说道:“这一年,微臣命人走访大晋各地,统计出了可耕种的良田共计七百零五万顷,其中各府各州的可耕种良田微臣也详细标注了。”

    此话一出,瞬间引起一片寂静的惊诧,好一个郑璟,竟然来这么一出,胆敢私下测量大晋可耕种的良田。

    他可知他究竟在做什么?!

    这满朝文武谁没有百亩千顷的地,如此精准的测量各地的耕地,那来年必得交上同等量的税。

    “为了筹备来年的春耕,微臣特地筛选了良好的稻种,按需分配给来年没有合适稻种的百姓,而且还向工部申请制造二十万把铁犁,向经济能力比较低的州府发放。”

    “同时,微臣还督促了各州府颁布禁止在春耕之前屠宰牛、马的禁令……”

    郑璟捡了上面一些重要的措施说,更细微的则让陛下自己看。

    他说完,皇帝还看了好一会才放下手中的纸,并未交给一旁的吴公公,而是顺手塞到了自己的袖子里。

    皇帝看向郑璟的目光充满了喜爱,测量大晋可用作耕地的面积,本是他计划中未能展开的,当初不过是私下会面时提到了,但碍于各地绅翔士族的阻碍,未能开展。

    没想到郑璟给了他这样大的惊喜,悄摸摸地把事情办妥了。

    瞧瞧这满堂文武百官憋屈的样子,皇帝萧权可真想放声大笑,不过他到底是忍住了。

    “很好,郑大人不愧是朕看重之人。”皇帝目光在众大臣的身上扫巡而过,朗声道:“身在其位,谋其政,如郑大人这般干实事之人,应当为众臣之楷模。”

    皇帝欣赏郑璟这种不拉帮结派,真正为大晋、为黎民百姓干实事的臣子。

    “传朕圣旨,赏郑璟黄金百两,进贡蜀锦五匹……”

    早朝散罢,有些大臣心中虽有火气,但碍于皇帝对郑璟的赞扬,也不敢当面甩脸子。

    反而过去围着郑璟道贺,同时不忘贺喜户部尚书杨大人好福气,有这样一位得圣心且能干的女婿。

    杨尚书谦虚地道:“哪里,哪里,不过是尽臣子的本份罢了。”但脸上的自豪和骄傲,怎么都遮掩不住,他的女婿自然是最出类拔萃的。

    -

    早膳,皇帝和皇后一块用了早膳后,宫人奉了消食的茶上来,两人一边用茶一边翻看今日新出的《汴京朝闻》,这似乎已成为早膳后的习惯行为。

    “柴家这小子可以啊,弄出的这个《汴京朝闻》不仅有农耕方面的知识,还有各地风光游记。”皇帝往下看罢,禁不住夸赞道:“这一篇游记写的好,江南风景好,令朕想起年轻时与三五好友游历江南的情景。”

    皇帝说着,脸上尽是怀念。

    袁皇后低头看得认真,并未注意皇帝的话,直到皇帝喊了她两声“皇后”,这才反应过来。

    “臣妾在看小薄新写的故事,这次的故事写的是一位探花郎背信弃义,抛弃糟糠之妻,迎娶大官千金的故事。”

    “哦?”皇帝惊讶地往后翻,“前几期朕未见到他写的文章,还以为他不写了,不成想又开始写了。”

    皇帝萧权快速地将故事浏览了一遍,随即轻声笑道:“看来这位小薄写的故事也不能免俗,写的都是些烂笔头的事。坊间的那些话本子,这样的故事还少了?”

    对拥有全天下的皇帝而言,这样的事不值得入他的眼。

    袁皇后看着皇帝,认真地道:“陛下,若这次的故事又是真的呢?”

    皇帝翻动《汴京朝闻》的手顿住,目光中透出兴致,“如此,那还真有意思!”

章节目录

被太子厌弃的妾重生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山间云雾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山间云雾并收藏被太子厌弃的妾重生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