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1964年,滨城,小阳县。
夏天的早晨,天色早已大亮,空气中还飘着丝丝微凉的风声。
纯白的纸幡挂在门环上,在夏日微风中轻轻摇曳着,昭示这家人的不同。
院子里,张母起了一个大早,坐在陈雁青和两个孩子的屋门前,呜呜咽咽地哭着。
她这是诚心不让人睡个好觉!
陈雁青迎着早晨的阳光回到家里,这不刚躺下一会儿,还没睡熟,就被张母的哭丧吵醒了。
昨夜陈雁青工作的厂子里机器出了问题,陈雁青跟着师傅修理了一个晚上,终是排查出了故障,但是天色已然大亮。
拿了钱就要干活,这点陈雁青没有半点儿意见,所以就算工厂加班再苦再累,她也没道过一声不是!
“呜呜我的儿子啊,你死的惨啊,留下个没良心的女人,丈夫下葬还没过几天就出去鬼混啊……”
睡在陈雁青身边的大娃子,捏起小小的拳头,葡萄般的眼睛睁的大大的,道:“二娃子,那个老虔婆骂妈,我们打她!”
四五岁的小孩子觉浅,也醒得早。
此时听到门外传来若有若无的呜咽声伴随着骂声,也知道平时就对他们是鼻子不是眼的奶奶是在骂他们的妈。
二娃子睡得迷迷糊糊的,闻言,顿时也是生气,就要钻出被窝,肉肉的拳头恨不得下一秒就要打到他们名义上的奶奶身上。
陈雁青也是无奈,她两手一捞,两个一母同胞的奶娃子就稳稳的被她抱在怀里。
“乖宝,妈妈睡一会儿,等会再治你奶奶。”
说完,陈雁青的眼皮终究是控制不住,合了上去。
两个娃子圆滚滚的眼睛眨呀眨呀,也在母亲温暖的怀抱中睡了过去。
日上竿头,陈雁青睁开眼睛,怀里的两个小娃早就不知道跑哪里玩去了。
还怀着他们的时候,虽然说是两个,但是他们一点都不闹人,陈雁青吃好睡好的,周围人一度以为陈雁青怀的是一个很乖的小闺女。
等到生出来了,陈雁青一看是两个一模一样男娃子,也是惊呆了。
后来陈雁青工作忙了起来,张家又没人靠得住,两个娃没人看顾。
无奈下,陈雁青也只能求了关系还不错的婶子,帮忙照看,现下婶子的媳妇也要生了,婶子估计也没时间照看自己的两个娃了……
要考虑再找一位婶子来了,陈雁青在心中考虑该向谁打听一下好。
起身,麻利的穿戴整齐,迈着不紧不慢的步子走出屋门。
小姑子那两个娃子蹲在檐下狼吞虎咽的吃着白面馒头配猪肉炖粉条。
——这还是陈雁青的丈夫张之军下葬那天的菜呢。
陈雁青冷笑,她缺张家这一口两口的,她在厂里当技术工,每个月的工资足有40元,足够她将自己和两个孩子养得好好的。
只是张家人这做派让她实在讨厌。从上到下个个都是不省心的货色。
她的丈夫张之军死得不光彩,死在一个寡妇的床上。
他和这个寡妇早就有了首尾,张家一家子,从张父张母到底下的小姑子,个个嘴巴严实的很。
没让她这个外人听到一丝风声。
直到丈夫死在别人床上,她才知道那个男人早就背叛了婚姻。
甚至张之军的死讯,也是陈雁青从别人口中得知的。
那天她早早就带着两个小娃娃到乡下去祭拜死去的爷爷,在那边过了一夜。
第二天回城的时候,张之军尸体已经硬了。
死在女人的肚皮上,虽然这事很不光彩,但是工厂的领导也为张家送来了慰问金,慰问金不多,陈雁青将其分成五份,当着大家伙的面,两份交给张父张母,三份留给自己母子三人。
张母见没有小姑子的份,和小姑子一商量,借着其娃子的口,在大庭广众下问陈雁青要钱。
“舅母,舅舅生前很是疼爱我们,现在他死了,他的钱是不是也该有我们的一份?”
至今想起那个场面,陈雁青就想笑。
当时,大家听到这番话,都安静下来。
大娘们三两结对,眼中闪着八卦的光芒,这个时代娱乐匮乏,大家对这种事情很是热情。
小娃子脸颊毫无血色,双眸无神,只定定地看着陈雁青,他的身躯后还藏着一个同样瘦小的女娃,两人同样的黑瘦,虽然说岁数和陈雁青的大娃二娃大个两三岁,但是看起个头来却比大娃二娃小上不少。
至于个中原因,却是在他们的母亲!
张家小姑子前年丈夫病死,留下她一个人带两个娃,按说她在县医院当护士,丈夫生前也是厂子里的会计,婆家条件也尚可,娘家也不需要其接济,不该将两个娃养的如此瘦小。
很快就有人提出了疑惑:“……唉,这张家小姑子怎么将娃养成这个德行?”
来参加丧礼的人都是张家的亲朋,对张家的情况却是了解的,但是他对张家小姑子的性子却是不了解。
旁边有人撇了撇嘴,说道:“这张家小姑子,在医院上班,整天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家里的小孩子天天去翻垃圾吃!”
……
陈雁青看着两个小孩子笑了笑:“大毛、二毛,这个问题,你得去问你妈,你舅舅之前是疼你们一大家子,但是现在你舅舅死在了一个寡妇身上,那个寡妇还是你们妈给介绍的,现在啊,你舅舅可恨死你妈了!”
陈雁青轻飘飘的抛出这么一段话,在场的所有人被她这一番话惊呆了。
听这话……是小姑子给兄弟拉皮条呀!
张家小姑子慌乱的跑出来,拉走陈雁青前面站着的两娃,警告道:“陈雁青,你这是污蔑,我根本不认识那个寡妇!”
陈雁青丝毫不慌:“我当初嫁进来的时候你就说我整天和机器打交道,不懂生活情趣,嚷嚷着要找一个懂情趣的嫂子,半年前,黄寡妇来你工作的医院看病,你觉得她有好,当天就给人带给你哥是不是?他在信件里可是写得清清楚楚!”
说着,扬起手中的信件。
张家小姑子半天支支吾吾,最后只是大声说一句:
“我有说错吗?你就是不知情趣,配不上我大哥!陈雁青,那是我大哥,这是我家!”
在场的人看向她的脸色都变了,没见过这样不知羞耻的女人。
看着大家都在指指点点,张母走上来,护住她,笑着道:“雁青啊,小芳她还小,你也没必要太刻薄,大家都是一家人,你这样闹得不好看。”
陈雁青笑了笑,这个婆婆,就是这个性子,见人三分笑,笑里藏刀,先是歪曲别人的意图,然后把别人的解释的话堵在肚子了,让别人有理也说不清。
现在就是,明明是小姑子给大哥拉皮条,这是多么不要脸的事啊。
可她却歪曲成陈雁青这个嫂子刻薄。
可她忘记了,陈雁青可从来不吃这一套!
陈雁青又说:“妈,我这才不是刻薄,小姑子,我这也是为你好,当初你和你丈夫多恩爱啊,可是不巧,我也发现了你丈夫和黄寡妇有来往呀,你天天带着的你丈夫的遗物围巾,就是黄寡妇织的呀。”
张家小姑子脸色顺时变得煞白。
陈雁青一见这样,便知她心里有鬼,她在心里呵呵,故意道:“原来小姑子是知道这件事的呀,看来是我多嘴了。”
张家小姑子和她的丈夫是小学同学,感情很深,人都死了,张家小姑子还时不时的提起他。
陈雁青自然而然的就以为张家小姑子是不知情的,没想到,她竟然是知道的啊……
张家小姑子脸上的表情再也支撑不住,狠狠的瞪了陈雁青一眼,抹着眼泪跑开了。
她的两个孩子听得懵懵懂懂,见母亲离开,恶狠狠的看了他们的舅妈一眼,便跑着离开。
张父至此至终没有出现在这场闹剧里,直到来奔丧的人都离开了,他才站出来说一句:“大毛二毛舅舅疼他们,这丧仪上的东西就留给大毛二毛吃吧,雁青你就别惦记了!”
看张父这样子,这东西是多稀罕呢!
陈雁青差点笑出声来,这一家人性子咋都这么古怪,她当初怎么就被他们一家子演戏骗住了,嫁了过来?!
1964年,滨城,小阳县。
夏天的早晨,天色早已大亮,空气中还飘着丝丝微凉的风声。
纯白的纸幡挂在门环上,在夏日微风中轻轻摇曳着,昭示这家人的不同。
院子里,张母起了一个大早,坐在陈雁青和两个孩子的屋门前,呜呜咽咽地哭着。
她这是诚心不让人睡个好觉!
陈雁青迎着早晨的阳光回到家里,这不刚躺下一会儿,还没睡熟,就被张母的哭丧吵醒了。
昨夜陈雁青工作的厂子里机器出了问题,陈雁青跟着师傅修理了一个晚上,终是排查出了故障,但是天色已然大亮。
拿了钱就要干活,这点陈雁青没有半点儿意见,所以就算工厂加班再苦再累,她也没道过一声不是!
“呜呜我的儿子啊,你死的惨啊,留下个没良心的女人,丈夫下葬还没过几天就出去鬼混啊……”
睡在陈雁青身边的大娃子,捏起小小的拳头,葡萄般的眼睛睁的大大的,道:“二娃子,那个老虔婆骂妈,我们打她!”
四五岁的小孩子觉浅,也醒得早。
此时听到门外传来若有若无的呜咽声伴随着骂声,也知道平时就对他们是鼻子不是眼的奶奶是在骂他们的妈。
二娃子睡得迷迷糊糊的,闻言,顿时也是生气,就要钻出被窝,肉肉的拳头恨不得下一秒就要打到他们名义上的奶奶身上。
陈雁青也是无奈,她两手一捞,两个一母同胞的奶娃子就稳稳的被她抱在怀里。
“乖宝,妈妈睡一会儿,等会再治你奶奶。”
说完,陈雁青的眼皮终究是控制不住,合了上去。
两个娃子圆滚滚的眼睛眨呀眨呀,也在母亲温暖的怀抱中睡了过去。
日上竿头,陈雁青睁开眼睛,怀里的两个小娃早就不知道跑哪里玩去了。
还怀着他们的时候,虽然说是两个,但是他们一点都不闹人,陈雁青吃好睡好的,周围人一度以为陈雁青怀的是一个很乖的小闺女。
等到生出来了,陈雁青一看是两个一模一样男娃子,也是惊呆了。
后来陈雁青工作忙了起来,张家又没人靠得住,两个娃没人看顾。
无奈下,陈雁青也只能求了关系还不错的婶子,帮忙照看,现下婶子的媳妇也要生了,婶子估计也没时间照看自己的两个娃了……
要考虑再找一位婶子来了,陈雁青在心中考虑该向谁打听一下好。
起身,麻利的穿戴整齐,迈着不紧不慢的步子走出屋门。
小姑子那两个娃子蹲在檐下狼吞虎咽的吃着白面馒头配猪肉炖粉条。
——这还是陈雁青的丈夫张之军下葬那天的菜呢。
陈雁青冷笑,她缺张家这一口两口的,她在厂里当技术工,每个月的工资足有40元,足够她将自己和两个孩子养得好好的。
只是张家人这做派让她实在讨厌。从上到下个个都是不省心的货色。
她的丈夫张之军死得不光彩,死在一个寡妇的床上。
他和这个寡妇早就有了首尾,张家一家子,从张父张母到底下的小姑子,个个嘴巴严实的很。
没让她这个外人听到一丝风声。
直到丈夫死在别人床上,她才知道那个男人早就背叛了婚姻。
甚至张之军的死讯,也是陈雁青从别人口中得知的。
那天她早早就带着两个小娃娃到乡下去祭拜死去的爷爷,在那边过了一夜。
第二天回城的时候,张之军尸体已经硬了。
死在女人的肚皮上,虽然这事很不光彩,但是工厂的领导也为张家送来了慰问金,慰问金不多,陈雁青将其分成五份,当着大家伙的面,两份交给张父张母,三份留给自己母子三人。
张母见没有小姑子的份,和小姑子一商量,借着其娃子的口,在大庭广众下问陈雁青要钱。
“舅母,舅舅生前很是疼爱我们,现在他死了,他的钱是不是也该有我们的一份?”
至今想起那个场面,陈雁青就想笑。
当时,大家听到这番话,都安静下来。
大娘们三两结对,眼中闪着八卦的光芒,这个时代娱乐匮乏,大家对这种事情很是热情。
小娃子脸颊毫无血色,双眸无神,只定定地看着陈雁青,他的身躯后还藏着一个同样瘦小的女娃,两人同样的黑瘦,虽然说岁数和陈雁青的大娃二娃大个两三岁,但是看起个头来却比大娃二娃小上不少。
至于个中原因,却是在他们的母亲!
张家小姑子前年丈夫病死,留下她一个人带两个娃,按说她在县医院当护士,丈夫生前也是厂子里的会计,婆家条件也尚可,娘家也不需要其接济,不该将两个娃养的如此瘦小。
很快就有人提出了疑惑:“……唉,这张家小姑子怎么将娃养成这个德行?”
来参加丧礼的人都是张家的亲朋,对张家的情况却是了解的,但是他对张家小姑子的性子却是不了解。
旁边有人撇了撇嘴,说道:“这张家小姑子,在医院上班,整天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家里的小孩子天天去翻垃圾吃!”
……
陈雁青看着两个小孩子笑了笑:“大毛、二毛,这个问题,你得去问你妈,你舅舅之前是疼你们一大家子,但是现在你舅舅死在了一个寡妇身上,那个寡妇还是你们妈给介绍的,现在啊,你舅舅可恨死你妈了!”
陈雁青轻飘飘的抛出这么一段话,在场的所有人被她这一番话惊呆了。
听这话……是小姑子给兄弟拉皮条呀!
张家小姑子慌乱的跑出来,拉走陈雁青前面站着的两娃,警告道:“陈雁青,你这是污蔑,我根本不认识那个寡妇!”
陈雁青丝毫不慌:“我当初嫁进来的时候你就说我整天和机器打交道,不懂生活情趣,嚷嚷着要找一个懂情趣的嫂子,半年前,黄寡妇来你工作的医院看病,你觉得她有好,当天就给人带给你哥是不是?他在信件里可是写得清清楚楚!”
说着,扬起手中的信件。
张家小姑子半天支支吾吾,最后只是大声说一句:
“我有说错吗?你就是不知情趣,配不上我大哥!陈雁青,那是我大哥,这是我家!”
在场的人看向她的脸色都变了,没见过这样不知羞耻的女人。
看着大家都在指指点点,张母走上来,护住她,笑着道:“雁青啊,小芳她还小,你也没必要太刻薄,大家都是一家人,你这样闹得不好看。”
陈雁青笑了笑,这个婆婆,就是这个性子,见人三分笑,笑里藏刀,先是歪曲别人的意图,然后把别人的解释的话堵在肚子了,让别人有理也说不清。
现在就是,明明是小姑子给大哥拉皮条,这是多么不要脸的事啊。
可她却歪曲成陈雁青这个嫂子刻薄。
可她忘记了,陈雁青可从来不吃这一套!
陈雁青又说:“妈,我这才不是刻薄,小姑子,我这也是为你好,当初你和你丈夫多恩爱啊,可是不巧,我也发现了你丈夫和黄寡妇有来往呀,你天天带着的你丈夫的遗物围巾,就是黄寡妇织的呀。”
张家小姑子脸色顺时变得煞白。
陈雁青一见这样,便知她心里有鬼,她在心里呵呵,故意道:“原来小姑子是知道这件事的呀,看来是我多嘴了。”
张家小姑子和她的丈夫是小学同学,感情很深,人都死了,张家小姑子还时不时的提起他。
陈雁青自然而然的就以为张家小姑子是不知情的,没想到,她竟然是知道的啊……
张家小姑子脸上的表情再也支撑不住,狠狠的瞪了陈雁青一眼,抹着眼泪跑开了。
她的两个孩子听得懵懵懂懂,见母亲离开,恶狠狠的看了他们的舅妈一眼,便跑着离开。
张父至此至终没有出现在这场闹剧里,直到来奔丧的人都离开了,他才站出来说一句:“大毛二毛舅舅疼他们,这丧仪上的东西就留给大毛二毛吃吧,雁青你就别惦记了!”
看张父这样子,这东西是多稀罕呢!
陈雁青差点笑出声来,这一家人性子咋都这么古怪,她当初怎么就被他们一家子演戏骗住了,嫁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