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是京中有名望的,瑾瑜在这京中也是极负才华之盛名,有才之士相见,有种相见恨晚,惺惺相惜的感觉。

    这大夫人称“杏林圣手”,又被人称作李杏林,年少有为,多次被宫中贵人相邀,本性清高,不愿同流合污,医德之名更甚,其实本名是李哲瀚,医名盖过了本名,人只知李杏林,少有人知道李哲瀚。

    这李杏林被瑾瑜、卫离墨带进学士府。一进学士府不禁露出讶异之色,道:“我李某行医多年,进过多少府邸,都不曾见贵府如此其实宏伟的景象,这九曲回廊、亭台楼阁、水榭池塘,还有园艺雕刻都是体现着这天下皇帝对吴大学士的头一份恩宠。”

    瑾瑜听闻至此,噗嗤发笑。

    这冷峻的男子难得一笑,引得另外二人觉得莫名其妙。

    “人言:吴府的大公子,冷漠沉毅,不苟言笑,今日所见并非如此。”李杏林道,“但是不知道,为何要发笑?”

    “人言:李杏林是杏林界独有的一股清流,而且独自成溪。不畏权贵,不与人同流合污。今日听闻李杏林的一番话,颇觉得有一丝阿谀之意。”

    “哈哈哈!”李杏林听闻放声大笑,笑完道:“那是李某还没有遇到可以合污之人,不合污不代表不可以合污,不苟且不表示没有苟且的想法。”

    李某还想提及瑾瑜与宫中贵妃的事来自比,忽然意识到不妥,于是便严肃起来,整理衣着,正装进入竹苑。

    李杏林按照惯例给三姨娘把脉,望闻问切一番。对于这个在京中被传得神乎其神的“寡妇”让他毫不避讳地好生观察了一番,谁让他时大夫呢。

    天下人传得神乎,也只有他李某有幸亲眼目睹芳容,并大概了解这其中原委。

    李杏林边把着脉,边用目光微微斜视着这眼前的京中有名望的寡妇。

    只见她肤如凝脂,吹弹可破,双颊如桃花做成胭脂点缀,淡红可人,一双凤眼顾盼生辉,转眼似有秋波暗送,神态泰然,险境淡雅,处世不惊。

    李杏林将放在纱巾上的食指,轻轻挪开,只见姨娘,芊芊素手嫩如葱,尖尖食指似是害羞般缩回。

    李杏林暗暗赞叹:天下竟有此等美人,难怪当今天下的才子非要损了家族声誉娶之。

    众人见李杏林半响不语,见他探脉时的神色时而舒展,时而眉宇收缩,于是心急得发问起来:“大夫,姨娘到底如何?”

    李杏林这才回过神来,道:“失敬失敬。”

    这牛头不对马嘴的,一见李杏林,双颊还有些微红,众人不明就里,也无暇顾及。纷纷以紧张的姿态,以目光追问着李杏林。

    李杏林见此,道:“三姨娘,虽说是胎盘下置,按照平时正常饮食起居也无大碍,只是这食物太过燥热,妇人内热,引起腹内胎儿躁动不安,引起的滑胎迹象。”

    “会不会有什么大的危险?胎儿可否保住?”瑾瑜急切问道。

    “注重饮食清淡,切勿再饮食引起妇人燥热的食物,多加休息,便无碍。”

    瑾瑜一听,心中的石头总算落下了。但是疑惑的是:为何前后两个李大夫的判断会有偏差?

    瑾瑜吩咐随从卫离墨道:“吩咐小伍去拿些犒赏给李大夫“转而对李大夫道:”辛苦跑一趟了。”

    瑾瑜将李大夫单独引领至门首处,悄声道:“李大夫,不瞒您说,先前从宫中来了一位太医,所说之词与你大致相同,但是细微的差别是,你说出了引起胎动的原因,而他只是说了前半部分,胎盘前置导致,多加修养便是。难道不同的人看同一病,还有不同的结果?”

    “说到宫中的太医,我立即就想起我那位远房的亲戚,他专为皇后看病,看得是入木三分,药到病除,皇后也深为器重,

    只是我这位亲戚在给除了皇后之外的旁人看病的时候,都会嘴上留一分。”

章节目录

桃花源记续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一股涓涓溪流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一股涓涓溪流并收藏桃花源记续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