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二婶又去上工了,出门前她吩咐素花中午提早做午饭,做好后让小壮送到镇上医馆去给巧云和她爹。她每日下工结了工钱,没顾得上揣热就拿去给巧云,让她交汤药费。

    江顺眼见瘦了,脸色灰败,颧骨凸出来,他知晓王家反悔了,心里急得不行,可自己瘫在床上想翻个身都难,除了着急又有啥办法呢。张大户这把大刀在他头顶悬着,不知何时就要落下来,心里数不尽的担忧。

    他伤在腰腿接洽处,不能坐起来,只能成日躺着,巧云端着碗坐在床边舀了汤喂他:“爹,这补汤是素花专门熬的,你再喝些吧,身子才好得快。”

    江顺厌着一张脸无力地摇了摇头,他心里像是有一团棉花堵着,嘴里没味儿,啥也吃不下。

    巧云无奈地把汤勺搁回碗里,捧着汤碗的双手垂下来放在膝盖上道:“爹,你再这么怄着,再好的身体也拖垮了,往后叫我靠谁去?”

    江顺用尚好的左手抹了一把眼睛说道:“我现在这幅样子只会拖累你,还不如死了,到时你也好安安心心逃出去。”

    “爹!你说啥傻话呢!”她把汤碗搁在一旁,马着脸道,“人活着总有法子,人死了才是啥都没了。”她想到她爹受着病痛心思难免想窄 ,于是又放缓语气劝道,“你心放宽些,张大户许是一时兴起,过几天就丢开了。”

    江顺眼里挣扎起一束侥幸的光芒。

    巧云又哄他道:“你瞧,过了这些天他不也没再上门来?说不准都忘了这茬事儿。”

    江顺叹了口气,打起精神喝汤。

    张大户到底有没有忘了纳巧云为妾的事儿呢?他没有。

    这几日田地里正春耕,他忙着催种。前几日村儿里的老秀才跟他说,有地有粮不错,要是手里能有钱有更好了,他听过后心里有了计较,心里算计着在镇上盘了个铺子下来,准备开个针线铺。他张家现在也只能算庄户人家,城里的人看他还是像看泥腿子,这要是要是做生意发达起来,家里有地又有钱,那门户可就不一样了。

    至于巧云嘛,反正逃不出他的手掌心,不如先把这阵忙过再欢欢喜喜纳进门来。

    张大户祖上也是种地的,最初是他太爷爷走村串乡做卖货郎积攒下本钱,一亩半分的买地,后来又娶了个绣艺精湛的绣娘,两口子勤劳,又有成算,齐心协力把日子红红火火过了起来。

    田地越攒越多,一辈儿辈儿传下来,到了他爹那这辈儿,已经不用自己再下地耕种,只消盯着佃农四季耕种采收,自个儿收租子就成。到了他这辈儿,更是成了十里八村闻名的大户。

    他爹死前跟他说,咱家是靠种地吃饭的,田地就是咱的命根子,督促佃农种好庄稼,是一等的大事,别以为发达了就不管田地上的事儿,久了佃农管事合起伙来糊弄,家也就败了。

    这个道理是从他太爷爷传下来的,他不敢不记在心上,几十年来,兢兢业业守着佃农种庄稼,采收核对一应账目亲自过眼,终于把家业做得更大了。

    如今他上了年纪,觉着自己给儿孙攒下的家底也够厚了,不免思想到自身享受上来。他每日对着皱皮华发的老婆子,寡淡得紧,正好那日他去巡田,一眼就瞧见如春花般娇嫩的巧云,心里欢喜无边,生了纳妾的心思。

    对于纳妾这事儿,他挺重视,毕竟祖祖辈辈这几代,他是头一个纳妾的人,是要写进家谱里的。

    这日清晨,他如往常一样在家里吃了老妈子做的早饭,背着手去地里看秧苗。

    佃农里有勤快的就有懒的,就像稻田里要生稗子一样,良莠不齐,更有那傻笨傻笨的,天晴下雨都在干,地里就是不出粮,方方面面他都要看着,若是哪些佃农不勤谨,二年就不把地给他种了。

    他一路走到破石口,秧苗都长得不错,就是江顺家有两块田该扯草了。他寻思着自个儿啥时候上门去提醒提醒,正好瞧瞧巧云饱饱眼福。

    那丫头,着实生得水灵,漆黑一把头发,明亮亮的眼睛,嫩红嫩红的唇儿只勾的人心痒痒。

    突然,他脚底下好像磕着个什么东西,随即感觉右脚一阵剧痛,像是被啥东西夹住了,他痛得啊的一声惨叫出来,同时脚下火急火燎一顿甩,这一甩脚上痛意丝毫没有缓解,反而更痛了,他痛得跌坐在地上,脚翘起来,这才看清脚上夹的物事,原来是个兽夹子,他连连叫唤。

    在周围地里干活的村民听见呼痛声,不明所以跑过来瞧,到时张大户已经痛得满地打滚了。尽管平日里大家都跟他不太对付,可见他疼得那副惨样,还是七手八脚上前帮他。

    这兽夹子不小,应该是谁家放了夹野猪的,面上生了黄色的铁锈,两个男人把他按住,另两个男人手上用力才将兽夹子掰开。张大户腿上早已鲜血直流,几人抬着他往山下去,腿脚快的跑前头,去叫他家里人赶紧去请郎中。

    姜郎中刚给江顺换好手上跟脸上的药,就听人在外间大声呼道:“姜大夫,姜大夫!”

    他掀了帘子走出来,是一个憨胖的中年男人,于是问道:“咋了?”

    那人道:“您快跟我走一趟,我爹被兽夹子伤了腿,已疼晕过去了。”

    姜郎中一听不是小事,连忙收拾药箱,他吩咐小徒弟看好医馆,自个儿就跟那人出了门。

    直到傍晚,江昌父子三个欢天喜地的来了,他进门就对巧云父女说道:“真真是老天开眼,巧云的亲事不用愁了!”

    江顺忙问道:“怎么说?”

    江有庆忍不住抢在他爹前头答道:“张大户脚被兽夹子伤了,夹得老深,叫得半个村儿都能听到。”

    张大户被大张旗鼓抬回来,脚上血淋淋的,不少村民跟了一路去瞧热闹,江有庆也去了。

    “是啊,我打他家屋外经过,听他老娘和媳妇儿哭声震天,只怕伤得不轻,他这下没心思惦记巧云了。”江昌说道。

    “真的?”江顺激动道。

    “这种事儿,我还诓你?”江昌道。

    要不是手脚伤着,江顺能巴不得起来走两转,他终于有了笑脸,口里直念叨着:“太好了,太好了,巧云不用嫁了......”

    巧云舒了口气,同时又感觉心里惴惴的。

    近晚饭时分,姜郎中挎着药箱回到医馆,巧云刚给她爹喂完饭,江顺兴许是心事得解,吃了两碗糙米饭,还喝了一碗汤。

    医馆小徒弟迎上去接了药箱,说道:“师娘问好几遍了,就等您回来吃饭。”

    “去给我打盆洗脸水来。”

    小徒弟放好药箱往后头去了,不一会儿端出一盆温水,盆边上搭着巾子。

    姜郎中先洗了手,再洗脸,他的声音从帕子后头传来嗡隆嗡隆道:“要不是医馆要你看着,今儿顶好是把你也带去见见XX,那伤口深得,啧啧,好在那张大户长得胖,肉厚卡住了,不然再深一点骨头都得夹断。”

    “啊?”小徒弟说道,“那伤口不好弄吧?”

    姜郎中洗完脸,目含赞许看着徒弟点点头道:“你能想到这层还算不错。”

    “伤口深,不是切断伤,是锯齿伤,不容易把毒消干净。”

    洗完脸后,小徒弟给他递上茶水道:“怪不得您去了这许久。”

    姜郎中灌了一杯茶说道:“张大户受老罪了,鬼哭狼嚎说痛,按都按不住,折腾了好一番好歹把药敷上了。”

    他跟小徒弟念叨完,进来瞧了江顺的伤,然后才进后面去吃饭。

    等他们走后,江顺问巧云道:“刚刚你站帘子那儿干啥呢?”

    巧云也没瞒他,说道:“我听姜大夫说张大户伤势。”

    他听了女儿的转述,一点没觉得可怜残忍,反而满脸庆幸地说道:“真是老天开眼。”

    江顺在医馆养了好几天,千等万等的方管事终于来了,他跟江顺说,东家本不愿出汤药费,他好说歹说,最后同意出一半儿的汤药费和安置费,一共五十两。

    五十两看似不少,可和江顺能挣的一比,实在不算多,他一年就能挣二十两。除去汤药费,到头来也剩不下多少。

    但跟预想比起来已经算是不错了,能拿到这些赔偿,江顺便明白方管事肯定在中间出了不少力,他用尚好的左手紧紧握住方管事的手,眼泛泪花道:“老方,我老江在这里谢过了!”

    方管事在码头管人,平常虎着脸惯了,被这样一谢反倒不自然,他摆摆手道:“说这些干啥,你好好养着,我还得回码头去。今儿又到了一船货,且得忙。”

    江顺没敢多留他,让巧云送他出去了。她回来,江顺叫她先把欠的汤药费结了,余下的收好。

    五锭白花花的银子,拿在手里沉甸甸的,这便是她爹的下半生。

    又过了几天,姜郎中终于发话,说江顺伤势已经稳定,可以抬回家去养。江昌父子俩跟赵五、常三几个人将他抬了回去,和江顺相熟的几个工友也一道去了,途中可以换换手。

    孙氏四周望了望对巧云道:“何寡妇呢?平日装得像模像样,今儿个咋不见人?”

    何氏每日下工后都要趁着巧云在来坐一会儿,等江有才去换班守夜了,她再伴着巧云一道回家。今天也不知是咋了,反倒没有来。

    巧云挎着包袱,里头装着她爹换洗的衣物,说道:“许是忙活计去了,她来了反正插不上手,不来也不打紧。”

    孙氏气囔囔抱怨了几句。

    到了村儿,好几个相邻在村口等着,见了江顺,七嘴八舌上前慰问。

    “老江啊,你可回来了,要不要紧啊?”

    “常言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你福气在后头咧!”

    “老江,我婆娘给你捡了些鸡蛋,我给巧云拿回去,吃了补补身子。”

    ......

    人顺时大都过来巴结,逆境时才见交情,江顺被他们的关心感动地热泪盈眶,他躺在担架上连连应着道:“多谢大伙儿了,多谢。”

    那些人一路伴着他从村口往家里走,乡里乡亲说说话。

    经过何二婶家门口时,见小壮站在他家门口,一副委屈样,不知又是和谁打了仗。

    他们把江顺抬进屋里,刚放在床上安置好,何氏带着一双儿女来了,她开口就道:“今儿各位乡亲在,烦请给我做个见证。江大哥是为着我伤的,我没啥好报答他,今儿就让我儿小壮认他当干爹,以后给他养老,直到送老归山!”

    屋里一下静下来,巧云跟江顺被惊住了。孙氏脑子都没过,满心想着这婆娘又在搞什么鬼,不会是变着法儿的想占巧云家便宜吧?素花站在她娘后面,安安静静啥都没说。小壮一脸的不情愿。

    正好村长也在,他率先开口道:“何氏,这可不是小事,你当真?”

    认干亲没什么,许多孩子小时候都有干亲,甚至还有认石头当干爹的。不过养老,还要送老归山,这可不是随便说说。大家都知道江顺没儿子,巧云以后嫁人了,他养老是个大问题,再说谁知道江顺寿元长短呢,万一他要活到七老八十,小壮就给他养老到七老八十?

章节目录

古代种田之农门招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曹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曹溪并收藏古代种田之农门招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