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他的尸首了吗?”
“尸体太多了,有些已经认不出了。还没发现他。”
问话的人命令道:“留一些人继续找,其余人跟我去附近搜。”
“是!”
林中,蓬头垢面的男人除下盔甲,不顾满身鲜血从胸口贴身处拿出一个木质盒子,盒子边角已经磨得光滑,看得出是常年被人用手磨搓出的。
莹莹蓝光映在盒中的笔和纸上,他在衣服上擦了擦手上的血,拿出纸笔按在膝盖上。手指微微颤抖着,他写下几行字,接着轻轻将那个发着蓝光的东西拿出。
那是一只闪着蓝光的、似水晶一般的蝴蝶。
蝴蝶振翅飞到纸上,只见蓝光一闪,纸张消失不见,而蝴蝶飞向远方。
看着蝴蝶向一个方向飞去,男人目光沉沉,只愿这次能赶得及……
药庐内弥散着药香,熬药那人穿着身旧得褪了色的青衣,正向灶中添柴。忽然他似有所感般抬头向窗外看去,一只蓝色蝴蝶翩然飞进,落在最近的药罐上。
看着那只蝴蝶,他恍了神,有多少年没见过这样的蝴蝶了?最后一次见这样的蝴蝶,是在那个人离开后……
半晌,他伸出手,颤抖的指尖触碰到蝴蝶的翅膀。蓝光一抖,如粉尘般散去,原处留下一张字条。
眼中的沉痛有如实质般砸在字条上,他看着那字迹,好像陷入梦魇,良久他找回自己的声音,出声唤道:“知白。”
脚步声在药庐外响起,慢慢靠近。药庐门口走进来一个穿着白衣的人,见到男子躬身行礼。
“师父。”不过二十出头的年纪,这人已是满头白发。
“你去阳骄平嵘将军府,找到宿遥生带她过来。”男子将字条递给他。
师知白接过,垂眸看向里面的内容。
‘奸人污我叛国,将士全军覆没。小女遥生恐受牵害,望君施以援手。’
“是。”师知白应道。
半月后,阳骄。院中女子舞剑如练,旋身间发出道道破空声。收剑时忽听下人来报,有人自称受将军之托在府外求见。
女子剑尖斜指,未曾转身,只道:“请他进来。”
待下人离去,她抬眼看向院中划满剑痕的树,目中一片冷色。边关已一月未有消息,想起出征前帝王以准备婚事为由将她留在阳骄,阴谋好像一张大网开始露出一角。
脚步声传入她耳中,她略略偏头,一袭白色出现在余光中。
剑在她手中挽了个利落的剑花,插入鞘中。宿遥生回身见到了来人的样子——那人身着白衣斗笠,捂得严严实实。
“阁下是何人?”宿遥生发问。
那人并未说话,一只手从雪白的袖中探出,轻轻撩开斗笠,露出半张略有苍白的脸。
宿遥生美目微顿,虽只露出半张脸,也能见出这人的天人之姿。
那人露出来的一只浅色眸子温润的注视着她,轻轻开口:“在下师知白。来此,只为带姑娘离开。”
师知白?想来没人没听过这个名字,只是世人更愿意用另一种称呼提起他——天下第一神医。
在宿遥生惊诧的目光中师知白将字条递给她,不再说其他。
宿遥生接过字条,只一眼便让她沉了脸色,周身散出一股肃杀之气。
“是父亲的笔迹……”她盯着那字迹。她本以为帝王对付将军府的圈套是在她的婚约上,如今看来还有别的势力想要除掉宿家。
出征三个月,每半月就会收到父亲的来信,而今一月没有消息,许是一月前边关就出事了。
信从边关传到阳骄要一月时间,算起来朝中收到消息就是这几日了。她现在处境非常不利,既然已经有人动了宿将军,很快也会对她下手。
情况紧急,宿遥生不问眼前这人为何能收到父亲的传讯提前到阳骄,当机立断道:“走。”将字条贴身收好,宿遥生抬眼看向师知白,“去哪?”
“无应山。”
走到城门处,一匹快马扬鞭从城外驰来,吓退街旁的人。宿遥生认出马上之人穿着的是边关兵士的盔甲。
宿遥生心中微沉,猜测是边关消息到了。
离远了城门,宿遥生略放下一些心,才有空问师知白:“不知父亲何时与神医有旧?”
师知白回答:“在下与令尊并无交情,只是受师父之命来带你回去。”
师父?从未听闻天下第一神医竟有师父。
宿遥生态度尊敬,“是尊师识得父亲?竟不曾有过耳闻。”
师知白摇了摇头说:“我也不知,师父从未下过山,也不曾结识尘世中人。等姑娘见到师父,亲自去问吧。”
不待宿遥生再说些什么,一阵马蹄声自身后不远处传来,打破了此时还算平静的气氛。
宿遥生皱眉,心思电转,想怕是对着她来的。
快速扫了眼周围,有了目标后她抓住师知白的手腕,略微用力扯了扯他。
“这边,”她拉着师知白向一边快步跑去,屈身藏在道旁草丛之后,“看来他们知道我出城了。”她压低声音,从草丛缝隙中向外看。
那队兵士并未注意到路旁隐匿的两个人,策马很快从前方跑过。
二人在草丛后等着那队士兵骑马离去,过了一会才起身。
“姑娘,可以放开在下了。”师知白声音从宿遥生身后响起。
宿遥生回头,才注意到刚刚情急之下抓着师知白的手腕躲藏,一直没有放开。
她忙收回手,“抱歉。”自小在军中操练,她没有寻常女子那样对男子多有避讳。
巧在师知白容貌不输女子,看上去还略有瘦弱,让她诡异的生出些占人便宜的错觉。
“无妨,”师知白温润的嗓音在斗笠下响起,“看来接下来的路会不太平静,你我二人要多加小心才是。”
师知白抬手,摘下斗笠。一瞬间如瀑雪发映入宿遥生眼帘,那雪色异常柔顺,在阳光下微反着光,像是误入凡世的仙人,遗世而立。
“戴上它。”那顶白色的斗笠静静被师知白拿着,递到她眼前。
宿遥生并未推拒,如今的情形她遮住自己的脸是最好的。
接过斗笠戴在自己头上,她呼吸间充斥着清淡的草药味,是和师知白身上如出一辙的味道。
宿遥生张口想向他道谢,却在目光落在师知白手上时,顿住了话语。
衣袖从师知白略带清瘦的手腕滑下,他正整理着垂到额前的乱发,那只白皙如玉的手腕间印着一圈红痕。
宿遥生抿了抿唇,嘴边的道谢在口中转了个弯,变成了道歉。
“抱歉,我没控制好力度。”
师知白整理额发的手一顿,有些疑惑的看过来,似是不明白她在说什么。
顺着她的目光看下去,红色的指印突兀的攀在手腕上,他了然笑笑,“无碍。”
宿遥生想起,传闻中这个医术举世独绝的神医,他是不会一点武功的。
她捏了捏指尖,回忆一下方才抓人的力度,是有些大了。
或许是从小习武,又在兵营长大,宿遥生力气本较旁人大,刚刚又情况紧急,一时之间也是疏忽了力道。
“走吧。”师知白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思绪,见师知白已经向前走了,她应了一声,迈了几大步跟上他。
看着他的背影,宿遥生暗道:这神医因自己而来,又带着父亲的嘱托,若这一路有什么变故,万不能让他出了意外。
此时的她不知道,这句在心里的话她真的做到了,但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就像是冥冥中注定,两个人必将命运纠缠。
大殿上,帝王正阴沉地盯着站在下方站着的人。
“你是在为他求情?”帝位之上的人面色不悦,却顾虑些什么压抑住心中的怒气。
“陛下,臣相信宿将军为人,断不会做出叛国之事。”少年立在大殿中央,细看去,他腰间挂着一柄冰蓝色的剑,剑鞘还嵌着数颗似玉似石的东西,看起来绝非凡物。
放眼望去,众臣皆噤若寒蝉,唯少年一人直视帝王,毫不畏惧帝王威压。
“边关将士全军覆没,连失三城,传来的信报是宿合罔勾结大嵘泄露布防图,你叫孤如何信他?”帝王居高临下看着少年,“孤知你自小在宿合罔麾下,但你记着,你效忠的是伏山,不是宿家。”
这话有些重了,少年张口想要辩解什么,帝位上的人却不给他机会接着开口:“孤许你佩剑上殿,你莫要再为叛臣求情,辱没了这份荣宠。退下。”
是不容置疑的命令,少年咬了咬牙,不甘的退下。
“太子的婚事礼部已筹备好一切,而今宿遥生逃了,这婚事,诸位爱卿有什么想法。”帝王提起了又一个让人难以回答的问题。
一个蓄了一缕胡子的中年人上前一步,“陛下,臣以为天家颜面不可损害。太子殿下的婚事已是天下皆知,断不可取消。”
“那杜爱卿以为当如何?”
“臣闻花丞相之女已到适婚年纪,诸家公子去提亲却被花大少赶了出来,想来是不满意。太子殿下人中龙凤,若再得陛下赐婚,可为花丞相爱女良配。”
“臣以为不妥。”有人出声反驳。
花栒走到那杜姓臣子身旁,冷冷瞟他一眼,抬头对殿上道:“小女性子跳脱,实是不适合与太子……”
“孤认为甚好,”花栒的话被打断,帝王无视他震惊的眼神,继续道:“就这么定了,花相且让爱女好好准备,婚事还是如期举行。散朝吧。”
帝王挥了挥手,不顾底下的人如何反应,先行离去。
“尸体太多了,有些已经认不出了。还没发现他。”
问话的人命令道:“留一些人继续找,其余人跟我去附近搜。”
“是!”
林中,蓬头垢面的男人除下盔甲,不顾满身鲜血从胸口贴身处拿出一个木质盒子,盒子边角已经磨得光滑,看得出是常年被人用手磨搓出的。
莹莹蓝光映在盒中的笔和纸上,他在衣服上擦了擦手上的血,拿出纸笔按在膝盖上。手指微微颤抖着,他写下几行字,接着轻轻将那个发着蓝光的东西拿出。
那是一只闪着蓝光的、似水晶一般的蝴蝶。
蝴蝶振翅飞到纸上,只见蓝光一闪,纸张消失不见,而蝴蝶飞向远方。
看着蝴蝶向一个方向飞去,男人目光沉沉,只愿这次能赶得及……
药庐内弥散着药香,熬药那人穿着身旧得褪了色的青衣,正向灶中添柴。忽然他似有所感般抬头向窗外看去,一只蓝色蝴蝶翩然飞进,落在最近的药罐上。
看着那只蝴蝶,他恍了神,有多少年没见过这样的蝴蝶了?最后一次见这样的蝴蝶,是在那个人离开后……
半晌,他伸出手,颤抖的指尖触碰到蝴蝶的翅膀。蓝光一抖,如粉尘般散去,原处留下一张字条。
眼中的沉痛有如实质般砸在字条上,他看着那字迹,好像陷入梦魇,良久他找回自己的声音,出声唤道:“知白。”
脚步声在药庐外响起,慢慢靠近。药庐门口走进来一个穿着白衣的人,见到男子躬身行礼。
“师父。”不过二十出头的年纪,这人已是满头白发。
“你去阳骄平嵘将军府,找到宿遥生带她过来。”男子将字条递给他。
师知白接过,垂眸看向里面的内容。
‘奸人污我叛国,将士全军覆没。小女遥生恐受牵害,望君施以援手。’
“是。”师知白应道。
半月后,阳骄。院中女子舞剑如练,旋身间发出道道破空声。收剑时忽听下人来报,有人自称受将军之托在府外求见。
女子剑尖斜指,未曾转身,只道:“请他进来。”
待下人离去,她抬眼看向院中划满剑痕的树,目中一片冷色。边关已一月未有消息,想起出征前帝王以准备婚事为由将她留在阳骄,阴谋好像一张大网开始露出一角。
脚步声传入她耳中,她略略偏头,一袭白色出现在余光中。
剑在她手中挽了个利落的剑花,插入鞘中。宿遥生回身见到了来人的样子——那人身着白衣斗笠,捂得严严实实。
“阁下是何人?”宿遥生发问。
那人并未说话,一只手从雪白的袖中探出,轻轻撩开斗笠,露出半张略有苍白的脸。
宿遥生美目微顿,虽只露出半张脸,也能见出这人的天人之姿。
那人露出来的一只浅色眸子温润的注视着她,轻轻开口:“在下师知白。来此,只为带姑娘离开。”
师知白?想来没人没听过这个名字,只是世人更愿意用另一种称呼提起他——天下第一神医。
在宿遥生惊诧的目光中师知白将字条递给她,不再说其他。
宿遥生接过字条,只一眼便让她沉了脸色,周身散出一股肃杀之气。
“是父亲的笔迹……”她盯着那字迹。她本以为帝王对付将军府的圈套是在她的婚约上,如今看来还有别的势力想要除掉宿家。
出征三个月,每半月就会收到父亲的来信,而今一月没有消息,许是一月前边关就出事了。
信从边关传到阳骄要一月时间,算起来朝中收到消息就是这几日了。她现在处境非常不利,既然已经有人动了宿将军,很快也会对她下手。
情况紧急,宿遥生不问眼前这人为何能收到父亲的传讯提前到阳骄,当机立断道:“走。”将字条贴身收好,宿遥生抬眼看向师知白,“去哪?”
“无应山。”
走到城门处,一匹快马扬鞭从城外驰来,吓退街旁的人。宿遥生认出马上之人穿着的是边关兵士的盔甲。
宿遥生心中微沉,猜测是边关消息到了。
离远了城门,宿遥生略放下一些心,才有空问师知白:“不知父亲何时与神医有旧?”
师知白回答:“在下与令尊并无交情,只是受师父之命来带你回去。”
师父?从未听闻天下第一神医竟有师父。
宿遥生态度尊敬,“是尊师识得父亲?竟不曾有过耳闻。”
师知白摇了摇头说:“我也不知,师父从未下过山,也不曾结识尘世中人。等姑娘见到师父,亲自去问吧。”
不待宿遥生再说些什么,一阵马蹄声自身后不远处传来,打破了此时还算平静的气氛。
宿遥生皱眉,心思电转,想怕是对着她来的。
快速扫了眼周围,有了目标后她抓住师知白的手腕,略微用力扯了扯他。
“这边,”她拉着师知白向一边快步跑去,屈身藏在道旁草丛之后,“看来他们知道我出城了。”她压低声音,从草丛缝隙中向外看。
那队兵士并未注意到路旁隐匿的两个人,策马很快从前方跑过。
二人在草丛后等着那队士兵骑马离去,过了一会才起身。
“姑娘,可以放开在下了。”师知白声音从宿遥生身后响起。
宿遥生回头,才注意到刚刚情急之下抓着师知白的手腕躲藏,一直没有放开。
她忙收回手,“抱歉。”自小在军中操练,她没有寻常女子那样对男子多有避讳。
巧在师知白容貌不输女子,看上去还略有瘦弱,让她诡异的生出些占人便宜的错觉。
“无妨,”师知白温润的嗓音在斗笠下响起,“看来接下来的路会不太平静,你我二人要多加小心才是。”
师知白抬手,摘下斗笠。一瞬间如瀑雪发映入宿遥生眼帘,那雪色异常柔顺,在阳光下微反着光,像是误入凡世的仙人,遗世而立。
“戴上它。”那顶白色的斗笠静静被师知白拿着,递到她眼前。
宿遥生并未推拒,如今的情形她遮住自己的脸是最好的。
接过斗笠戴在自己头上,她呼吸间充斥着清淡的草药味,是和师知白身上如出一辙的味道。
宿遥生张口想向他道谢,却在目光落在师知白手上时,顿住了话语。
衣袖从师知白略带清瘦的手腕滑下,他正整理着垂到额前的乱发,那只白皙如玉的手腕间印着一圈红痕。
宿遥生抿了抿唇,嘴边的道谢在口中转了个弯,变成了道歉。
“抱歉,我没控制好力度。”
师知白整理额发的手一顿,有些疑惑的看过来,似是不明白她在说什么。
顺着她的目光看下去,红色的指印突兀的攀在手腕上,他了然笑笑,“无碍。”
宿遥生想起,传闻中这个医术举世独绝的神医,他是不会一点武功的。
她捏了捏指尖,回忆一下方才抓人的力度,是有些大了。
或许是从小习武,又在兵营长大,宿遥生力气本较旁人大,刚刚又情况紧急,一时之间也是疏忽了力道。
“走吧。”师知白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思绪,见师知白已经向前走了,她应了一声,迈了几大步跟上他。
看着他的背影,宿遥生暗道:这神医因自己而来,又带着父亲的嘱托,若这一路有什么变故,万不能让他出了意外。
此时的她不知道,这句在心里的话她真的做到了,但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就像是冥冥中注定,两个人必将命运纠缠。
大殿上,帝王正阴沉地盯着站在下方站着的人。
“你是在为他求情?”帝位之上的人面色不悦,却顾虑些什么压抑住心中的怒气。
“陛下,臣相信宿将军为人,断不会做出叛国之事。”少年立在大殿中央,细看去,他腰间挂着一柄冰蓝色的剑,剑鞘还嵌着数颗似玉似石的东西,看起来绝非凡物。
放眼望去,众臣皆噤若寒蝉,唯少年一人直视帝王,毫不畏惧帝王威压。
“边关将士全军覆没,连失三城,传来的信报是宿合罔勾结大嵘泄露布防图,你叫孤如何信他?”帝王居高临下看着少年,“孤知你自小在宿合罔麾下,但你记着,你效忠的是伏山,不是宿家。”
这话有些重了,少年张口想要辩解什么,帝位上的人却不给他机会接着开口:“孤许你佩剑上殿,你莫要再为叛臣求情,辱没了这份荣宠。退下。”
是不容置疑的命令,少年咬了咬牙,不甘的退下。
“太子的婚事礼部已筹备好一切,而今宿遥生逃了,这婚事,诸位爱卿有什么想法。”帝王提起了又一个让人难以回答的问题。
一个蓄了一缕胡子的中年人上前一步,“陛下,臣以为天家颜面不可损害。太子殿下的婚事已是天下皆知,断不可取消。”
“那杜爱卿以为当如何?”
“臣闻花丞相之女已到适婚年纪,诸家公子去提亲却被花大少赶了出来,想来是不满意。太子殿下人中龙凤,若再得陛下赐婚,可为花丞相爱女良配。”
“臣以为不妥。”有人出声反驳。
花栒走到那杜姓臣子身旁,冷冷瞟他一眼,抬头对殿上道:“小女性子跳脱,实是不适合与太子……”
“孤认为甚好,”花栒的话被打断,帝王无视他震惊的眼神,继续道:“就这么定了,花相且让爱女好好准备,婚事还是如期举行。散朝吧。”
帝王挥了挥手,不顾底下的人如何反应,先行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