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又来探望陛下呢。”永寿殿门外,一手持拂尘、身着深蓝祥云圆领袍、头戴漆纱笼冠的年轻寺人拦住了昭华公主与她的两个宫女,脸上带着歉意的笑,“可惜殿下不赶巧,陛下喝了药,已经睡下了。”
昭华公主被拦住了也不恼,她看了眼重重宫门后的帝王寝殿,见一路依旧是重兵把守,不由得勾唇笑了一下,像云霞一般明艳动人。
“既然陛下睡了,我便不打搅了。”她莲步轻移,腰间金玉相缀的禁步随着她的步伐发出悦耳的叮咚声响。
天子病危,长安城上至王公下至百姓,无人不知天子这次随时可能驾鹤西去,是以谁也不敢装扮鲜艳张扬,生怕被寻了错处,轻则受罚,重则丧命。
但昭华公主却着了一身华丽的绯色花卉广袖交领襦裙,头戴金凤步摇,身佩宝珠璎珞,腕间一对金嵌红蓝宝石的镯子,粉面朱唇,通身华贵,哪里像是来探望病危父亲的模样。
可谁叫她是陛下最疼爱的女儿,连皇后也不敢管束她的穿着,因为皇后深知,就算是陛下在昏睡中清醒过来,见到她这模样也不会有半句责备。
只是如今皇帝病重,能在永寿殿做主的也并非皇后,而是司礼掌印太监兼钦差总督东厂官校办事太监郭庆德。
拦住昭华公主的年轻寺人名唤郭福良,是郭庆德新晋的“干儿子”,原先不过是在神宫监做些洒扫的杂活,因着自己和郭庆德同姓,便想方设法巴结讨好郭庆德,叫上了郭庆德一声“干爹”,才得以在永寿殿当差。
攀附上了郭庆德的权势,郭福良可没有太将昭华公主放在眼里,他虽不敢在明面上真正开罪了昭华公主,但话里却藏了软刺,脸上赔着笑道:“殿下一片孝心可鉴,等陛下醒了,奴婢自会让督主转达的。”
这是在提醒昭华公主,她能不能见着陛下,陛下是醒着还是睡着,全权取决于郭督主。
昭华公主听到他的话,脸上的笑容立刻就淡了下去,冷淡道:“你一贯会卖人情,那就有劳你在郭督主面前替我美言几句——叶蕤。”
站在她右侧身后的宫女从袖中取出一个绣着石莲的白色荷囊,递到了郭福良手中。
郭福良掂量了一下荷囊,眉开眼笑地收进了怀里,弓着腰对昭华公主行礼:“谢殿下赏赐,奴婢定会将殿下的孝心传达。”
昭华公主不禁露出讥讽的笑意,郭福良视若无睹,反而笑容越发奉承讨好。
“走吧。”昭华公主觉得无趣,转身离开了永寿殿。她走时腰间禁步叮当乱响,远不如先前那般悦耳动听。
待她和那两个宫女的身影都消失不见后,郭福良那谄媚的嘴脸才收了起来,变作了洋洋得意。
他往地上啐了一口唾沫,无不得意地想:昭华公主又如何,还不是每日在我这吃闭门羹,什么威风也耍不出。等过几日新皇登基,她的好日子就要彻底到头咯。
昭华公主从永寿殿离开后,回到了长乐宫中。长乐宫乃东宫,原为太子居所,昭华公主昭华公主自幼随一母同胞的太子入住长乐宫。两年前太子李景宁意外薨逝,东宫无储,天子也未令昭华公主迁宫。
未央殿中奉茶的宫女方退下,寺人朱福祥便捧着一封信进来。
“殿下,这是今早冯掌药抄录下来的医案。”朱福祥将信呈到昭华公主面前。
坐在紫檀罗汉榻上的昭华公主将手上的梅子青瓷压手杯放下,立在她右侧的叶蕤忙从朱福祥手中接过信封,拆开后递给昭华公主。
昭华公主将其中的信纸取出,是一张画有梅花的信纸抄录的医案,她细细查看了上面抄录的内容,发觉医案记录除了尾端的时期变化,其余和昨日并没有太大不同,无非就是一些药量上的轻微增减。
信纸上的梅花代表没有变故,意味着天子的情况既没有变好也没有变坏,这算不上是好事,但太医院能做的也只是拖延下去。
可是每拖延一日,就越容易出现变数。
昭华公主放下信纸,看向了身旁的叶蕤,道:“去拿腰牌,准备出宫。”
“殿下……”叶蕤有些迟疑,似是在确认昭华公主是否真正做好准备,毕竟踏出了这一步,他们就没有回头路可走,往后的命途也将彻底改写。
殿内原本低眉垂首的朱福祥与昭华公主身侧的另一位宫女程平秋皆仰头看向昭华公主,昭华公主一时有些难过。她的天快要塌了,若她无法为自己撑起一片新的天地,等待她的必定是倾轧与践踏。
想到这里,她的神色变得坚定,说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去吧!”
深秋的风吹落一地金黄,三匹黑色的高头大马拉着一辆车壁雕有百鸟朝凤的华丽马车缓缓从长乐宫宫门驶出。原先李景宁还在的时候,有一支专职守护太子的军队守备长乐宫,名曰“东宫六卫”。长安城中禁军根据驻守分布以及责任不同,分为“北衙三大营”以及“南衙十二卫”,“东宫六卫”便是从“南衙十二卫”中挑选出来的精干。
后李景宁薨逝,天子便将东宫六卫撤销归籍,点了南衙十二卫之一的羽林左卫守卫长乐宫。
羽林左卫自是不会干涉昭华公主的出入,见过礼后便将昭华公主一行人放了行。
只是出长乐宫容易,要出皇宫便不那么轻松了。马车往皇城东正门延喜门驶去,看守延喜门的乃京师北衙禁军之一的振威军。北衙三大营亦称北衙三军,分别为神策营的天启军、鸣凤营的振威军以及天枢营的飞骑军,其中振威军为京师主要战力,人数最多,但却不是掌握在帝王手中,而是由郭庆德统率。
见到这辆百鸟朝凤的华丽车架,守门的振威军明知车内是昭华公主,却还是将马车拦下。
寒芒熠熠的刀枪齐齐横拦在马车前,振威军千户康勇上前喝道:“车内何人?”
驾车的车夫乃羽林左卫中的百户崔定,是当今成国公世子唯一的嫡子,亦是昭华公主的表兄。崔定从前在东宫六卫中当值,一直随太子出入皇宫,谁人见他都恭敬客气,后在羽林左卫护卫昭华公主出行,从未遭人这般阻挠呵斥过。
“放肆!”崔定当即怒道,“昭华公主车架,尔等岂敢阻拦!”
“殿下恕罪,”康勇对着马车拱手行了一礼,一副公事公办的口吻,“我等奉厂公之令守卫宫门,若无厂公之令或皇后娘娘懿旨,皆不得放行。”
“叶蕤。”马车内传来昭华公主的声音,随即金凤穿牡丹的黑缎车帘掀开一角,宫女叶蕤递出一块龙凤呈祥的青玉腰牌。
崔定接了腰牌,手持在百户面前,冷声道:“睁大你的眼好好看看这是什么,还不让开!”
这块龙凤呈祥的青玉腰牌是天子特命少府监的巧匠为昭华公主打造,原是当初昭华公主见太子有一块金麒麟腰牌,觉着威风又漂亮,闹着也要一块,天子便命人打造了这块腰牌给她,可与太子一般自由出入皇城。
昭华公主甚少动用这块腰牌,每次都会让人禀明天子,只是如今天子昏睡不醒,昭华公主连万寿殿也踏足不了,但这并不意味着有人可以阻拦她出宫。
康勇见到昭华公主的腰牌,不由得露出犹豫之色,与左右手下对视了几眼,迟迟未做决定。
郭厂公统率振威军,他们奉郭厂公之令守备皇城,严禁出入,理应是不该让昭华公主出宫。但昭华公主的腰牌乃天子所赐,代表的是圣上,哪里是他们能够违逆的。
然而不出几日这天下就要换一个皇帝了,到时候厂公权势更盛,整个朝政都将由厂公把持,要是追查起今日之事,治个失职之罪,那才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崔定见康勇犹迟疑不决,嫌他迁延,不耐烦道:“怎么,皇宫何时轮到了郭督主跟皇后做主,让你们连昭华公主的腰牌也不放在眼中,这般迫不及待要越过陛下去,你们是要谋逆不成?”
他这样不加掩饰将这几日的暗潮涌动道破,任谁也不敢在明面上将他的话接下去,康勇带着手下纷纷拱手告罪。
“殿下明鉴,我等(卑职)绝无此意!”
马车内的昭华公主像是听见了笑话一般,嗤笑了一声,而后冷声道:“既然如此,还不速速让行。”
康勇纵使不愿,也只能让行,躬身道:“那便按流程,请殿下允卑职上前清查出宫人员,卑职过目后记录即可。”
皇宫出入皆需登记详细,昭华公主未斥责康勇无礼,倒是崔定不满康勇方才阻拦车架,将腰间的佩刀往身前一横,拒绝道:“你算什么东西,虎伥走狗,也配直视殿下尊颜?”
康勇虽不是世家勋贵出身,但因着身在北衙三军里实力最为强盛的振威军中,统率又是东厂督主郭庆德,他人纵使因党/派不同心中鄙薄,也鲜少像崔定这般当众羞辱。
崔定一句话惹得康勇恼恨,手下振威军也怒目,然而此时局势未定,不宜滋生事端,康勇即使心有怨怼也不得发作,只能暂且隐忍。
“无妨,他们也是按规矩办事。”昭华公主并未训斥崔定口出不逊,不痛不痒将此事揭过,“上前来罢。”
康勇得令上前,崔定一副勉强模样收回佩刀,冷哼一声从马车跃下让出位置。跽坐在马车门口朱福祥掀开车帘,露出马车宽敞华美的内里。
只见通身华贵的昭华公主端坐在最里侧,明艳不可方物,康勇迅速看过一眼便低下了头。两侧跽坐的则是昭华公主的两位贴身宫女,左边那位平静沉稳,右边那位端庄秀丽。外加一个寺人,一个车夫,一行不过五人。
康勇退下后,提议道:“虽不知殿下外出何事,但殿下安危不容有失,只凭崔百户一人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不如卑职让几个手下跟着殿下,好保障殿下安危。”
昭华公主当然知道他是打着护卫的幌子行监视之事,不容拒绝道:“不用,本宫人手足够,尽好你们的职责便是。”
康勇只能点头称是,崔定上车挥鞭驭马,驾车出了延喜门,往一旁的永兴坊驶去。
马车出了延喜门,皇城门外等候的十余青壮佩刀男子便上前去,其中两人骑马在前为马车开路,余下的则保持一定距离跟在车后。这些人皆是成国公府上的侍从,特来护卫昭华公出行。
康勇一直盯着昭华公主的马车远去,见到城门外的人马,顿时歇了想派人悄悄跟在身后的心思。他暗暗骂了两声才对手下吩咐道:“去,将昭华公主出宫一事告知厂公,顺道提醒那些盯梢的番子,她身边有成国公府的护卫,别被抓了把柄,小心丢了性命。”
东厂有监督百官之责,上至亲王高官,下至九品小吏,都逃不过东厂的监视,路上碰见乔装改扮后暗中监察的东厂人员再正常不过,甚至朝廷的各个衙门都有东厂人员坐班,监视官员们的一举一动。
东厂鹰犬无孔不入,朝中官员自是对东厂又惧又憎,昭华公主却仗着天子宠爱不给东厂半分情面。去年她出宫在花萼楼设宴,有不长眼的番子尾随监视,被昭华公主身边的护卫察觉,连开口亮明身份的机会也没有就被当做不轨之徒打断了手脚。
虽说东厂是奉天子之令行事,但宦官弄权已久,东厂借天子之势排除异己作威作福,屡遭天子申饬却依旧猖獗,所以昭华公主此举究竟是故意为之还是一场误会,谁也不得而知。
事后陛下谁也没有责罚,竟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让此事过了去,唯有那几个东厂番子白白受了苦楚,可想自是昭华公主在天子心中分量更重。
有此前车之鉴,康勇才会叫手下这般提醒,虽说不日之后昭华公主便会从云端跌落,但又何必在此之前让她抓了把柄受苦受罚。
“属下明白!”手下领命,匆匆离去。
昭华公主被拦住了也不恼,她看了眼重重宫门后的帝王寝殿,见一路依旧是重兵把守,不由得勾唇笑了一下,像云霞一般明艳动人。
“既然陛下睡了,我便不打搅了。”她莲步轻移,腰间金玉相缀的禁步随着她的步伐发出悦耳的叮咚声响。
天子病危,长安城上至王公下至百姓,无人不知天子这次随时可能驾鹤西去,是以谁也不敢装扮鲜艳张扬,生怕被寻了错处,轻则受罚,重则丧命。
但昭华公主却着了一身华丽的绯色花卉广袖交领襦裙,头戴金凤步摇,身佩宝珠璎珞,腕间一对金嵌红蓝宝石的镯子,粉面朱唇,通身华贵,哪里像是来探望病危父亲的模样。
可谁叫她是陛下最疼爱的女儿,连皇后也不敢管束她的穿着,因为皇后深知,就算是陛下在昏睡中清醒过来,见到她这模样也不会有半句责备。
只是如今皇帝病重,能在永寿殿做主的也并非皇后,而是司礼掌印太监兼钦差总督东厂官校办事太监郭庆德。
拦住昭华公主的年轻寺人名唤郭福良,是郭庆德新晋的“干儿子”,原先不过是在神宫监做些洒扫的杂活,因着自己和郭庆德同姓,便想方设法巴结讨好郭庆德,叫上了郭庆德一声“干爹”,才得以在永寿殿当差。
攀附上了郭庆德的权势,郭福良可没有太将昭华公主放在眼里,他虽不敢在明面上真正开罪了昭华公主,但话里却藏了软刺,脸上赔着笑道:“殿下一片孝心可鉴,等陛下醒了,奴婢自会让督主转达的。”
这是在提醒昭华公主,她能不能见着陛下,陛下是醒着还是睡着,全权取决于郭督主。
昭华公主听到他的话,脸上的笑容立刻就淡了下去,冷淡道:“你一贯会卖人情,那就有劳你在郭督主面前替我美言几句——叶蕤。”
站在她右侧身后的宫女从袖中取出一个绣着石莲的白色荷囊,递到了郭福良手中。
郭福良掂量了一下荷囊,眉开眼笑地收进了怀里,弓着腰对昭华公主行礼:“谢殿下赏赐,奴婢定会将殿下的孝心传达。”
昭华公主不禁露出讥讽的笑意,郭福良视若无睹,反而笑容越发奉承讨好。
“走吧。”昭华公主觉得无趣,转身离开了永寿殿。她走时腰间禁步叮当乱响,远不如先前那般悦耳动听。
待她和那两个宫女的身影都消失不见后,郭福良那谄媚的嘴脸才收了起来,变作了洋洋得意。
他往地上啐了一口唾沫,无不得意地想:昭华公主又如何,还不是每日在我这吃闭门羹,什么威风也耍不出。等过几日新皇登基,她的好日子就要彻底到头咯。
昭华公主从永寿殿离开后,回到了长乐宫中。长乐宫乃东宫,原为太子居所,昭华公主昭华公主自幼随一母同胞的太子入住长乐宫。两年前太子李景宁意外薨逝,东宫无储,天子也未令昭华公主迁宫。
未央殿中奉茶的宫女方退下,寺人朱福祥便捧着一封信进来。
“殿下,这是今早冯掌药抄录下来的医案。”朱福祥将信呈到昭华公主面前。
坐在紫檀罗汉榻上的昭华公主将手上的梅子青瓷压手杯放下,立在她右侧的叶蕤忙从朱福祥手中接过信封,拆开后递给昭华公主。
昭华公主将其中的信纸取出,是一张画有梅花的信纸抄录的医案,她细细查看了上面抄录的内容,发觉医案记录除了尾端的时期变化,其余和昨日并没有太大不同,无非就是一些药量上的轻微增减。
信纸上的梅花代表没有变故,意味着天子的情况既没有变好也没有变坏,这算不上是好事,但太医院能做的也只是拖延下去。
可是每拖延一日,就越容易出现变数。
昭华公主放下信纸,看向了身旁的叶蕤,道:“去拿腰牌,准备出宫。”
“殿下……”叶蕤有些迟疑,似是在确认昭华公主是否真正做好准备,毕竟踏出了这一步,他们就没有回头路可走,往后的命途也将彻底改写。
殿内原本低眉垂首的朱福祥与昭华公主身侧的另一位宫女程平秋皆仰头看向昭华公主,昭华公主一时有些难过。她的天快要塌了,若她无法为自己撑起一片新的天地,等待她的必定是倾轧与践踏。
想到这里,她的神色变得坚定,说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去吧!”
深秋的风吹落一地金黄,三匹黑色的高头大马拉着一辆车壁雕有百鸟朝凤的华丽马车缓缓从长乐宫宫门驶出。原先李景宁还在的时候,有一支专职守护太子的军队守备长乐宫,名曰“东宫六卫”。长安城中禁军根据驻守分布以及责任不同,分为“北衙三大营”以及“南衙十二卫”,“东宫六卫”便是从“南衙十二卫”中挑选出来的精干。
后李景宁薨逝,天子便将东宫六卫撤销归籍,点了南衙十二卫之一的羽林左卫守卫长乐宫。
羽林左卫自是不会干涉昭华公主的出入,见过礼后便将昭华公主一行人放了行。
只是出长乐宫容易,要出皇宫便不那么轻松了。马车往皇城东正门延喜门驶去,看守延喜门的乃京师北衙禁军之一的振威军。北衙三大营亦称北衙三军,分别为神策营的天启军、鸣凤营的振威军以及天枢营的飞骑军,其中振威军为京师主要战力,人数最多,但却不是掌握在帝王手中,而是由郭庆德统率。
见到这辆百鸟朝凤的华丽车架,守门的振威军明知车内是昭华公主,却还是将马车拦下。
寒芒熠熠的刀枪齐齐横拦在马车前,振威军千户康勇上前喝道:“车内何人?”
驾车的车夫乃羽林左卫中的百户崔定,是当今成国公世子唯一的嫡子,亦是昭华公主的表兄。崔定从前在东宫六卫中当值,一直随太子出入皇宫,谁人见他都恭敬客气,后在羽林左卫护卫昭华公主出行,从未遭人这般阻挠呵斥过。
“放肆!”崔定当即怒道,“昭华公主车架,尔等岂敢阻拦!”
“殿下恕罪,”康勇对着马车拱手行了一礼,一副公事公办的口吻,“我等奉厂公之令守卫宫门,若无厂公之令或皇后娘娘懿旨,皆不得放行。”
“叶蕤。”马车内传来昭华公主的声音,随即金凤穿牡丹的黑缎车帘掀开一角,宫女叶蕤递出一块龙凤呈祥的青玉腰牌。
崔定接了腰牌,手持在百户面前,冷声道:“睁大你的眼好好看看这是什么,还不让开!”
这块龙凤呈祥的青玉腰牌是天子特命少府监的巧匠为昭华公主打造,原是当初昭华公主见太子有一块金麒麟腰牌,觉着威风又漂亮,闹着也要一块,天子便命人打造了这块腰牌给她,可与太子一般自由出入皇城。
昭华公主甚少动用这块腰牌,每次都会让人禀明天子,只是如今天子昏睡不醒,昭华公主连万寿殿也踏足不了,但这并不意味着有人可以阻拦她出宫。
康勇见到昭华公主的腰牌,不由得露出犹豫之色,与左右手下对视了几眼,迟迟未做决定。
郭厂公统率振威军,他们奉郭厂公之令守备皇城,严禁出入,理应是不该让昭华公主出宫。但昭华公主的腰牌乃天子所赐,代表的是圣上,哪里是他们能够违逆的。
然而不出几日这天下就要换一个皇帝了,到时候厂公权势更盛,整个朝政都将由厂公把持,要是追查起今日之事,治个失职之罪,那才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崔定见康勇犹迟疑不决,嫌他迁延,不耐烦道:“怎么,皇宫何时轮到了郭督主跟皇后做主,让你们连昭华公主的腰牌也不放在眼中,这般迫不及待要越过陛下去,你们是要谋逆不成?”
他这样不加掩饰将这几日的暗潮涌动道破,任谁也不敢在明面上将他的话接下去,康勇带着手下纷纷拱手告罪。
“殿下明鉴,我等(卑职)绝无此意!”
马车内的昭华公主像是听见了笑话一般,嗤笑了一声,而后冷声道:“既然如此,还不速速让行。”
康勇纵使不愿,也只能让行,躬身道:“那便按流程,请殿下允卑职上前清查出宫人员,卑职过目后记录即可。”
皇宫出入皆需登记详细,昭华公主未斥责康勇无礼,倒是崔定不满康勇方才阻拦车架,将腰间的佩刀往身前一横,拒绝道:“你算什么东西,虎伥走狗,也配直视殿下尊颜?”
康勇虽不是世家勋贵出身,但因着身在北衙三军里实力最为强盛的振威军中,统率又是东厂督主郭庆德,他人纵使因党/派不同心中鄙薄,也鲜少像崔定这般当众羞辱。
崔定一句话惹得康勇恼恨,手下振威军也怒目,然而此时局势未定,不宜滋生事端,康勇即使心有怨怼也不得发作,只能暂且隐忍。
“无妨,他们也是按规矩办事。”昭华公主并未训斥崔定口出不逊,不痛不痒将此事揭过,“上前来罢。”
康勇得令上前,崔定一副勉强模样收回佩刀,冷哼一声从马车跃下让出位置。跽坐在马车门口朱福祥掀开车帘,露出马车宽敞华美的内里。
只见通身华贵的昭华公主端坐在最里侧,明艳不可方物,康勇迅速看过一眼便低下了头。两侧跽坐的则是昭华公主的两位贴身宫女,左边那位平静沉稳,右边那位端庄秀丽。外加一个寺人,一个车夫,一行不过五人。
康勇退下后,提议道:“虽不知殿下外出何事,但殿下安危不容有失,只凭崔百户一人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不如卑职让几个手下跟着殿下,好保障殿下安危。”
昭华公主当然知道他是打着护卫的幌子行监视之事,不容拒绝道:“不用,本宫人手足够,尽好你们的职责便是。”
康勇只能点头称是,崔定上车挥鞭驭马,驾车出了延喜门,往一旁的永兴坊驶去。
马车出了延喜门,皇城门外等候的十余青壮佩刀男子便上前去,其中两人骑马在前为马车开路,余下的则保持一定距离跟在车后。这些人皆是成国公府上的侍从,特来护卫昭华公出行。
康勇一直盯着昭华公主的马车远去,见到城门外的人马,顿时歇了想派人悄悄跟在身后的心思。他暗暗骂了两声才对手下吩咐道:“去,将昭华公主出宫一事告知厂公,顺道提醒那些盯梢的番子,她身边有成国公府的护卫,别被抓了把柄,小心丢了性命。”
东厂有监督百官之责,上至亲王高官,下至九品小吏,都逃不过东厂的监视,路上碰见乔装改扮后暗中监察的东厂人员再正常不过,甚至朝廷的各个衙门都有东厂人员坐班,监视官员们的一举一动。
东厂鹰犬无孔不入,朝中官员自是对东厂又惧又憎,昭华公主却仗着天子宠爱不给东厂半分情面。去年她出宫在花萼楼设宴,有不长眼的番子尾随监视,被昭华公主身边的护卫察觉,连开口亮明身份的机会也没有就被当做不轨之徒打断了手脚。
虽说东厂是奉天子之令行事,但宦官弄权已久,东厂借天子之势排除异己作威作福,屡遭天子申饬却依旧猖獗,所以昭华公主此举究竟是故意为之还是一场误会,谁也不得而知。
事后陛下谁也没有责罚,竟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让此事过了去,唯有那几个东厂番子白白受了苦楚,可想自是昭华公主在天子心中分量更重。
有此前车之鉴,康勇才会叫手下这般提醒,虽说不日之后昭华公主便会从云端跌落,但又何必在此之前让她抓了把柄受苦受罚。
“属下明白!”手下领命,匆匆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