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父安排我和秦菲在一个班上学。她学习很好,考试一直班级前三,在女生梯队一直是第一名。班主任很喜欢她,家长会都是姑父开的,因而和姑父也很谈得来。由于班主任和家长已经熟络,日后沟通会很方便。我和秦菲也已经认识,进入这个班级会比其他完全陌生的班级更容易融入。这些考虑都很实际,对于大人确实很方便。对于孩子来说,认识同学也是好事。但是长远来说,同一个屋檐下的两个上进心很强的女孩呆在一个班近距离比较究竟是好是坏就很难说了。
我个子高,老师把我安排在教室最后一排唯一的一个空位上。同桌是个憨气十足的大个男生。我坐过去之后,我看到同学们都在起哄。同桌男生傻大个,一直都是自己一个人坐,学习也不好,同学们都嘲笑他。他有了女同桌,大家都取笑他,也嘲笑我。农村来的土包子和傻大个坐在一起绝配了。十二三岁的孩子,聪明想法多,懂得了一些事又不完全明了。就是这样一个青春懵懂的年华。
本来在农村风吹日晒皮肤皴红,加上大家嘲笑,我的脸更红了,无地自容。我没说什么,只是淡淡笑笑,假装毫无察觉、无甚感想。我除了安安静静学习能做什么呢,其他人与我有什么关系呢?同桌男生除了学习慢一点,其他都挺好的,我问他什么都会好好给我解释。在我眼中,与我满口农村口音相比,他普通话标准,人还温和耐心。他从未像其他同学那般瞧不起我,让我很庆幸。我在农村上学的经验是后排男生大多很调皮捣蛋,老师也管不住,他们会打扰同学学习,欺负新同学。还好,这个城市学校学风纪律确实不错,我也意识到,为什么城里的孩子可以学习更好。资源多、条件好、干扰少。
我努力克服不良心情对我的干扰,上课时我尽情遨游在知识的海洋,自习课时我沉浸在做题的快乐之中,写作令我滔滔不绝尽情表达,数学题令我感到妙趣横生。那些时间里,我心无旁骛,高效专注,忘记一切烦恼。
学习让我感到非常欢畅淋漓。但是在家里,我有另一种心情。我知道来到这个家我给大家添了麻烦,我积极主动为全家洗锅洗碗,收拾屋子,能做的我都做了。表姐对我还不错,但是我能感受到她和秦菲更亲近。也许是基于她们多了半年的相处,也许是她们由奶奶一起带着,奶奶教她照顾离开父母的妹妹,自然比我亲近。奶奶很宽厚,对我也比较客气温和。但是我知道那不是我的家,我要多积极帮忙干活,减轻奶奶的负担,让大家觉得我有用、不嫌弃我。
秦菲学习不错,但是生活上由于一直有人细心照顾,所以自然而然地较为依赖大人,有点小孩子脾气。本来嘛,大家都是小孩,有点脾气也是正常,我是因为环境压抑才收敛了起来。奶奶照顾她的两个孙女是心甘情愿的,但是加上我却是被逼的。两家之前有些故事恩怨,捎带照顾我,她大概还满肚子委屈呢,老人家为了儿子家庭不得已所做出了让步。纵使我有什么委屈或者不如意,凭什么在别人家发脾气,对任何事情任何人我只有忍让。
青春期的女孩子生活在一起,逼仄的空间模糊了生活的界限,学习竞争的压力让大家都很敏感。我常常觉得秦菲莫名其妙生气,我也知道是针对我、不喜欢我。我只好主动拉着她的手给她道歉,她会直接甩开我的手、不理睬我。但是第二天她气消了也就好了。即使我这么敏感聪慧,多少次从她生气到缓解,我依然全程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她总是指使我做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比如晚上休息后她总是让我去关灯,轮流洗碗她就很自然的少做等等。我表现得毫无怨言。我并不是觉得那样是正常的,也不是喜欢干家务,我只是不想争吵,不想添麻烦,不想让奶奶觉得我找她孙女麻烦,不想多事让家人担心我受委屈。
我很想我自己家了,想我的爸爸妈妈,虽然爸爸脾气不好,但是我知道他很爱我,妈妈在我离家的时候哭了,她知道没法经常看我。妈妈说让我一个月回家一次就好了,不用每周回来,没想到我是一学期由姑父统一带回家一次。我也不敢打电话告诉他们我的思念和难过,怕他们担心,我也一定忍不住会哭。我渐渐学会了自己处理情绪、隐藏情绪。这个家里我没有私密的空间,没有我可以放心打电话的地方,所以突然间我和父母之间的线仿佛断了。我想念我的妈妈,我觉得孤单委屈,但是我无处抒发我的想念。我刻意一直笑嘻嘻,表现得没心没肺、丝毫不需要照顾,也不想爸爸妈妈。只有在四下无人的时候,我才躲在被子里悄悄地哭,千万不让别人发觉。我也不知道我做出的选择是否值得。
我个子高,老师把我安排在教室最后一排唯一的一个空位上。同桌是个憨气十足的大个男生。我坐过去之后,我看到同学们都在起哄。同桌男生傻大个,一直都是自己一个人坐,学习也不好,同学们都嘲笑他。他有了女同桌,大家都取笑他,也嘲笑我。农村来的土包子和傻大个坐在一起绝配了。十二三岁的孩子,聪明想法多,懂得了一些事又不完全明了。就是这样一个青春懵懂的年华。
本来在农村风吹日晒皮肤皴红,加上大家嘲笑,我的脸更红了,无地自容。我没说什么,只是淡淡笑笑,假装毫无察觉、无甚感想。我除了安安静静学习能做什么呢,其他人与我有什么关系呢?同桌男生除了学习慢一点,其他都挺好的,我问他什么都会好好给我解释。在我眼中,与我满口农村口音相比,他普通话标准,人还温和耐心。他从未像其他同学那般瞧不起我,让我很庆幸。我在农村上学的经验是后排男生大多很调皮捣蛋,老师也管不住,他们会打扰同学学习,欺负新同学。还好,这个城市学校学风纪律确实不错,我也意识到,为什么城里的孩子可以学习更好。资源多、条件好、干扰少。
我努力克服不良心情对我的干扰,上课时我尽情遨游在知识的海洋,自习课时我沉浸在做题的快乐之中,写作令我滔滔不绝尽情表达,数学题令我感到妙趣横生。那些时间里,我心无旁骛,高效专注,忘记一切烦恼。
学习让我感到非常欢畅淋漓。但是在家里,我有另一种心情。我知道来到这个家我给大家添了麻烦,我积极主动为全家洗锅洗碗,收拾屋子,能做的我都做了。表姐对我还不错,但是我能感受到她和秦菲更亲近。也许是基于她们多了半年的相处,也许是她们由奶奶一起带着,奶奶教她照顾离开父母的妹妹,自然比我亲近。奶奶很宽厚,对我也比较客气温和。但是我知道那不是我的家,我要多积极帮忙干活,减轻奶奶的负担,让大家觉得我有用、不嫌弃我。
秦菲学习不错,但是生活上由于一直有人细心照顾,所以自然而然地较为依赖大人,有点小孩子脾气。本来嘛,大家都是小孩,有点脾气也是正常,我是因为环境压抑才收敛了起来。奶奶照顾她的两个孙女是心甘情愿的,但是加上我却是被逼的。两家之前有些故事恩怨,捎带照顾我,她大概还满肚子委屈呢,老人家为了儿子家庭不得已所做出了让步。纵使我有什么委屈或者不如意,凭什么在别人家发脾气,对任何事情任何人我只有忍让。
青春期的女孩子生活在一起,逼仄的空间模糊了生活的界限,学习竞争的压力让大家都很敏感。我常常觉得秦菲莫名其妙生气,我也知道是针对我、不喜欢我。我只好主动拉着她的手给她道歉,她会直接甩开我的手、不理睬我。但是第二天她气消了也就好了。即使我这么敏感聪慧,多少次从她生气到缓解,我依然全程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她总是指使我做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比如晚上休息后她总是让我去关灯,轮流洗碗她就很自然的少做等等。我表现得毫无怨言。我并不是觉得那样是正常的,也不是喜欢干家务,我只是不想争吵,不想添麻烦,不想让奶奶觉得我找她孙女麻烦,不想多事让家人担心我受委屈。
我很想我自己家了,想我的爸爸妈妈,虽然爸爸脾气不好,但是我知道他很爱我,妈妈在我离家的时候哭了,她知道没法经常看我。妈妈说让我一个月回家一次就好了,不用每周回来,没想到我是一学期由姑父统一带回家一次。我也不敢打电话告诉他们我的思念和难过,怕他们担心,我也一定忍不住会哭。我渐渐学会了自己处理情绪、隐藏情绪。这个家里我没有私密的空间,没有我可以放心打电话的地方,所以突然间我和父母之间的线仿佛断了。我想念我的妈妈,我觉得孤单委屈,但是我无处抒发我的想念。我刻意一直笑嘻嘻,表现得没心没肺、丝毫不需要照顾,也不想爸爸妈妈。只有在四下无人的时候,我才躲在被子里悄悄地哭,千万不让别人发觉。我也不知道我做出的选择是否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