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引导员
临城高中的早晚读各十分钟,语文和英语替换着来,内容由两科课代表根据现在学习的进度决定。
今天的早读轮到语文,课代表在教室里四处走动监督大家朗读《将进酒》。
班主任孙丽宏就是这时走进教室的。她先示意课代表回到座位,然后拍了拍掌。
“我说两件事。九月29、30号召开运动会,体委记得组织大家报名。”
班里爆发欢呼声。
“你们可别高兴早了,另一件事就是国庆假期回来马上进行第一次月考。”
“别的科目我不清楚,反正数学组是不打算复习的,其他科我觉得也差不多,你们可别玩疯了把学过的东西都忘了。”
欢呼声瞬间变成一声声抻长且语气丰富的“啊?”
无论怎样,作为升入高中后的第一场大型活动,同学们对运动会抱有极高期望,茶余饭后的谈资几乎都围绕着运动会。
“谁这么会安排啊,极致的放纵之后马上地狱两日游吗?”杨念看周围没有老师,毫无顾忌地吐槽。
“所以你们打算报什么项目?”林遥收齐前一天的英语作业,抱着一厚摞习题册准备送去英语组办公室。米祺和杨念很自然地帮她分担了三分之二。
“我运动很差的,完全没有运动细胞。”米祺想也不想地拒绝。
“嗯我打算去试试实心球和跳远,遥遥你要报什么项目吗?”杨念自然地转移询问对象。
“我倾向于四百米跑,看看班里有没有其他同学报吧。”
“哇我支持你!你这大长腿肯定没问题,不像某些人,白长这么高。”
米祺不接话,翻了个白眼。
等三人回到教室,身为体委的赵敬和已经在后黑板写好了项目,一些项目下面已经有了几个名字。
“还是想感概,赵敬和的字居然也这么好看,他那性格居然也会静下心来练字。”
黑板上的字迹是遒美健秀的瘦金体。
赵敬和就站在黑板旁边,林遥有些不自在。但考虑到自己和杨念都要报名,还是拉着两人向教室后方走去。
看到林遥走过来,本来随意坐在书桌一角的赵敬和瞬间站直,双手不知道放在哪,最后背在身后。眼睛亮亮的,米祺幻视了一只看见主人立刻变乖的大黑狗。
“你们要报项目吗?女生的只有1500米报满了。”
“居然有人报1500?”
三人对视一眼,同时抬头在黑板上寻找女子1500米的字样。这种田径项目每班报一人,但不管怎么想1500米都应该是被剩下的吧,谁这么伟大?
找到了,是楚桐。
“我居然一点也不意外。”
楚桐是班里的女班长,留着酷酷的短发,经常在晚饭时间去操场跑步,米祺见过好多次她跑步后大汗淋漓的样子。
同样想起总在操场上奔跑的身影,杨念认同地点点头。
“我要报400米,直接写名字就好了吗?”
“对。如果之后有其他同学想报同一个项目,可能要去比试一下。”在专业的领域,赵敬和的态度也很认真,这让林遥放松了些,也拉回了一点米祺心里对他的印象。
“米祺你不报吗?4*100和跳远需要你。”
想多了,他只是在林遥面前收敛了,对其他人还是嬉皮笑脸的。
米祺拉过好友转身就走。
与项目报名同时进行的是方阵人员的选拔。
13班有40个人,但要选出一个女生走在对于前方举牌,也就是引导员。
数学课下课,在解答完几个同学的问题后,宏姐把米祺和林遥一起叫去了办公室。
路上米祺有些忐忑,不断回忆着开学以来的课堂表现,没想到有什么问题,更加困惑了。
总不会是自己晚自习和林遥传纸条被老师通过监控发现了吧。
总算进了数学组办公室,孙丽宏笑笑。
“别紧张,找你们两个来是想问问你们有没有举牌的想法。”
“我们运动会方阵要选一个女生当引导员,我看你们两个形象都挺好的,人也高挑,走在方阵前面好看,所以打算在你们当中选一个。”
“我记得你们两个关系挺好的吧,就自己决定一下再告诉我吧。”
走出办公室,米祺还保持着不可置信的表情。林遥一下子笑了出来。
“你是完全没想过老师会让你当引导员吗?”
“当然!我还以为就算不投票选,老师也会直接定下你呢。”
米祺真的很意外。
她相当认可林遥的颜值,也确信上一次13班的引导员就是她,根本没有这个过程,为什么现在出了这种意外呢?
看得出米祺没在开玩笑,林遥好看的眉毛皱起,停下步伐,认真看向对方。
“你怎么会这么想。你不是总说我长得漂亮吗,在我看来你也漂亮又优秀呀。”
米祺摆摆手,不以为然。
“我是认真的。你听我分析,你的语文很好,高中必背的诗词你早就背过,老师提问的关于文章的分析问题你也总能答出关键点。前几天去市里参加诗词比赛还拿了第一,马上去参加省里的比赛。超级厉害的。”
“你的生物作业正确率总是很高,上学期联考赋分后成绩接近满分了吧。”
“至于长相,我悄悄告诉你哦,我们宿舍的人都觉得你很好看呢。她们都觉得你的美人痣长得特别合适。”
林遥打量着对面的女生。很清秀的脸,五官组合起来十分舒服,一双潋滟杏眼自带灵气,眉心间一个存在感十足的痣,但由于位置合适,配上鹅蛋脸,颇有几分古典气质。
嗯,很好看。
对于前面学习方面的夸奖,米祺接受的很坦然,但关于容貌的夸奖,她觉得有一丝荒谬,一边觉得是人美心善的好友在哄自己,另一边疑惑为什么要扯出她的室友。
前世除了家长之间的互相奉承,除了对她自带美颜滤镜的沈嘉蹊和杨念,从没有别人夸她漂亮。甚至在父母口中她还有点胖,膝盖上长满肥胖纹。当然后来知道了那个其实是生长纹,和肥胖没有关系。
可自己真的漂亮吗?
如果漂亮的话,为什么妈妈从初中开始就总说她胖、腿粗?
如果漂亮的话,为什么从没有人说过喜欢她?
米祺固执地认为答案是否定的。
但她不想好友再想方设法安慰她,只点头表示自己信了。
林遥判断不出她是真信还是假信,但觉得她对自己实在存在天大的误解,打定主意让她去举牌。
理由也不是胡编乱造的,而是她实打实的担忧:“方阵训练肯定是体委负责,说不定还会单独和体委去彩排,我不想和赵敬和单独相处。”
引导员的任务就这样落在了米祺身上。
韩老师最终把队形定在了4*8,总共需要32个人。选拔形式也很简单,让全班同学到走廊按身高排排站好,身高和谐的四个人选为一排。
杨念同学光荣地成为了替补。没什么意外的话不需要上场。
她自己倒是很开心,“运动会我就是你们的跟拍,而且你们都要去训练,小心我在教室偷偷学习哦。”
六组除了杨念都要走方阵,于是一句话孤立组内五人。
“念念,你这样的思想很危险,建议重新发言。”米祺笑着,却活动着手指,做出危险的姿势。
“就是,不利于我们组内和谐,踢出我们组。”
见自己引起众怒,杨念连忙转移话题,问出很关心的问题:“我听说方阵的服装要我们自己定,现在定下来了吗?”
她不只关心关心这个,还很关心米祺引导员的裙子。
“不知道1班引导员是谁,但我听说他们借了一条婚纱呢,米祺你想好穿什么了吗?”
“诶就是,我们可不能输给别的班,妙妙你到时候再化个妆吧,你可是方阵的门面。”
孙旺和男班长乔然是室友,因此恰好知道一些消息。
“乔然他们现在好像在制服和民国服装之间纠结,之后搞不好会投票。”
午休时间,米祺去找沈嘉蹊。上周六她们和学校其他几个同学一起去市里比赛,意外的五进三,除了她们两个还有一个高三的学长王一扬,成绩都很靠前,是学校几年来最好的成绩,于是学校格外重视。让带队老师组织时间培训,老师把时间定在了每周一、周三的午休,场所则是高三教学楼的一个小会议室。
“妙妙你让人带吃的了吗?好像说一点多才结束,应该没时间去食堂。”沈嘉蹊抱着笔记本出来,轻车熟路地挽住米祺的胳膊,“我让周澄宇帮我带了个面包。”
米祺一愣:“我忘记了。但我柜子里应该还有饼干,没事。”
“那就行,王一扬学长说今天是第一天培训,应该会将一些省赛的规则,再按照朝代讲一些冷门的文学常识。不知道今年会不会有团队赛。”
“他是不是参加过一次了?”
“对,高二才有资格参加校内选拔嘛,他去年就选上了,也去了省里。但是只有个人赛和团体赛都是第二,很可惜。”
充实的一个中午,结束后米祺觉得自己前所未有的饥饿。大脑飞速运转。不断吸收着新的知识,消耗过多。
“好累啊,你一会等我一下,我把面包分你点。”
“谢谢夹心。”
米祺在1班门口靠墙等待,肚子宣告罢工,大脑却未停歇地回忆着刚刚老师讲的赛程,分为笔试和擂台赛。笔试以文学常识和诗词填空为主,会有线索题和一两道创新题,老师猜测可能类似写一首回文诗、看图猜诗等;擂台赛主要是飞花令。
没多久,沈嘉蹊出来了,手上拿着一袋切片面包。
“我让他买肉松的他没记住买错了,正好你直接拿走几片。”
“得救了,晚上请你吃饭。”
“行啊我想吃米线。”
临城高中的早晚读各十分钟,语文和英语替换着来,内容由两科课代表根据现在学习的进度决定。
今天的早读轮到语文,课代表在教室里四处走动监督大家朗读《将进酒》。
班主任孙丽宏就是这时走进教室的。她先示意课代表回到座位,然后拍了拍掌。
“我说两件事。九月29、30号召开运动会,体委记得组织大家报名。”
班里爆发欢呼声。
“你们可别高兴早了,另一件事就是国庆假期回来马上进行第一次月考。”
“别的科目我不清楚,反正数学组是不打算复习的,其他科我觉得也差不多,你们可别玩疯了把学过的东西都忘了。”
欢呼声瞬间变成一声声抻长且语气丰富的“啊?”
无论怎样,作为升入高中后的第一场大型活动,同学们对运动会抱有极高期望,茶余饭后的谈资几乎都围绕着运动会。
“谁这么会安排啊,极致的放纵之后马上地狱两日游吗?”杨念看周围没有老师,毫无顾忌地吐槽。
“所以你们打算报什么项目?”林遥收齐前一天的英语作业,抱着一厚摞习题册准备送去英语组办公室。米祺和杨念很自然地帮她分担了三分之二。
“我运动很差的,完全没有运动细胞。”米祺想也不想地拒绝。
“嗯我打算去试试实心球和跳远,遥遥你要报什么项目吗?”杨念自然地转移询问对象。
“我倾向于四百米跑,看看班里有没有其他同学报吧。”
“哇我支持你!你这大长腿肯定没问题,不像某些人,白长这么高。”
米祺不接话,翻了个白眼。
等三人回到教室,身为体委的赵敬和已经在后黑板写好了项目,一些项目下面已经有了几个名字。
“还是想感概,赵敬和的字居然也这么好看,他那性格居然也会静下心来练字。”
黑板上的字迹是遒美健秀的瘦金体。
赵敬和就站在黑板旁边,林遥有些不自在。但考虑到自己和杨念都要报名,还是拉着两人向教室后方走去。
看到林遥走过来,本来随意坐在书桌一角的赵敬和瞬间站直,双手不知道放在哪,最后背在身后。眼睛亮亮的,米祺幻视了一只看见主人立刻变乖的大黑狗。
“你们要报项目吗?女生的只有1500米报满了。”
“居然有人报1500?”
三人对视一眼,同时抬头在黑板上寻找女子1500米的字样。这种田径项目每班报一人,但不管怎么想1500米都应该是被剩下的吧,谁这么伟大?
找到了,是楚桐。
“我居然一点也不意外。”
楚桐是班里的女班长,留着酷酷的短发,经常在晚饭时间去操场跑步,米祺见过好多次她跑步后大汗淋漓的样子。
同样想起总在操场上奔跑的身影,杨念认同地点点头。
“我要报400米,直接写名字就好了吗?”
“对。如果之后有其他同学想报同一个项目,可能要去比试一下。”在专业的领域,赵敬和的态度也很认真,这让林遥放松了些,也拉回了一点米祺心里对他的印象。
“米祺你不报吗?4*100和跳远需要你。”
想多了,他只是在林遥面前收敛了,对其他人还是嬉皮笑脸的。
米祺拉过好友转身就走。
与项目报名同时进行的是方阵人员的选拔。
13班有40个人,但要选出一个女生走在对于前方举牌,也就是引导员。
数学课下课,在解答完几个同学的问题后,宏姐把米祺和林遥一起叫去了办公室。
路上米祺有些忐忑,不断回忆着开学以来的课堂表现,没想到有什么问题,更加困惑了。
总不会是自己晚自习和林遥传纸条被老师通过监控发现了吧。
总算进了数学组办公室,孙丽宏笑笑。
“别紧张,找你们两个来是想问问你们有没有举牌的想法。”
“我们运动会方阵要选一个女生当引导员,我看你们两个形象都挺好的,人也高挑,走在方阵前面好看,所以打算在你们当中选一个。”
“我记得你们两个关系挺好的吧,就自己决定一下再告诉我吧。”
走出办公室,米祺还保持着不可置信的表情。林遥一下子笑了出来。
“你是完全没想过老师会让你当引导员吗?”
“当然!我还以为就算不投票选,老师也会直接定下你呢。”
米祺真的很意外。
她相当认可林遥的颜值,也确信上一次13班的引导员就是她,根本没有这个过程,为什么现在出了这种意外呢?
看得出米祺没在开玩笑,林遥好看的眉毛皱起,停下步伐,认真看向对方。
“你怎么会这么想。你不是总说我长得漂亮吗,在我看来你也漂亮又优秀呀。”
米祺摆摆手,不以为然。
“我是认真的。你听我分析,你的语文很好,高中必背的诗词你早就背过,老师提问的关于文章的分析问题你也总能答出关键点。前几天去市里参加诗词比赛还拿了第一,马上去参加省里的比赛。超级厉害的。”
“你的生物作业正确率总是很高,上学期联考赋分后成绩接近满分了吧。”
“至于长相,我悄悄告诉你哦,我们宿舍的人都觉得你很好看呢。她们都觉得你的美人痣长得特别合适。”
林遥打量着对面的女生。很清秀的脸,五官组合起来十分舒服,一双潋滟杏眼自带灵气,眉心间一个存在感十足的痣,但由于位置合适,配上鹅蛋脸,颇有几分古典气质。
嗯,很好看。
对于前面学习方面的夸奖,米祺接受的很坦然,但关于容貌的夸奖,她觉得有一丝荒谬,一边觉得是人美心善的好友在哄自己,另一边疑惑为什么要扯出她的室友。
前世除了家长之间的互相奉承,除了对她自带美颜滤镜的沈嘉蹊和杨念,从没有别人夸她漂亮。甚至在父母口中她还有点胖,膝盖上长满肥胖纹。当然后来知道了那个其实是生长纹,和肥胖没有关系。
可自己真的漂亮吗?
如果漂亮的话,为什么妈妈从初中开始就总说她胖、腿粗?
如果漂亮的话,为什么从没有人说过喜欢她?
米祺固执地认为答案是否定的。
但她不想好友再想方设法安慰她,只点头表示自己信了。
林遥判断不出她是真信还是假信,但觉得她对自己实在存在天大的误解,打定主意让她去举牌。
理由也不是胡编乱造的,而是她实打实的担忧:“方阵训练肯定是体委负责,说不定还会单独和体委去彩排,我不想和赵敬和单独相处。”
引导员的任务就这样落在了米祺身上。
韩老师最终把队形定在了4*8,总共需要32个人。选拔形式也很简单,让全班同学到走廊按身高排排站好,身高和谐的四个人选为一排。
杨念同学光荣地成为了替补。没什么意外的话不需要上场。
她自己倒是很开心,“运动会我就是你们的跟拍,而且你们都要去训练,小心我在教室偷偷学习哦。”
六组除了杨念都要走方阵,于是一句话孤立组内五人。
“念念,你这样的思想很危险,建议重新发言。”米祺笑着,却活动着手指,做出危险的姿势。
“就是,不利于我们组内和谐,踢出我们组。”
见自己引起众怒,杨念连忙转移话题,问出很关心的问题:“我听说方阵的服装要我们自己定,现在定下来了吗?”
她不只关心关心这个,还很关心米祺引导员的裙子。
“不知道1班引导员是谁,但我听说他们借了一条婚纱呢,米祺你想好穿什么了吗?”
“诶就是,我们可不能输给别的班,妙妙你到时候再化个妆吧,你可是方阵的门面。”
孙旺和男班长乔然是室友,因此恰好知道一些消息。
“乔然他们现在好像在制服和民国服装之间纠结,之后搞不好会投票。”
午休时间,米祺去找沈嘉蹊。上周六她们和学校其他几个同学一起去市里比赛,意外的五进三,除了她们两个还有一个高三的学长王一扬,成绩都很靠前,是学校几年来最好的成绩,于是学校格外重视。让带队老师组织时间培训,老师把时间定在了每周一、周三的午休,场所则是高三教学楼的一个小会议室。
“妙妙你让人带吃的了吗?好像说一点多才结束,应该没时间去食堂。”沈嘉蹊抱着笔记本出来,轻车熟路地挽住米祺的胳膊,“我让周澄宇帮我带了个面包。”
米祺一愣:“我忘记了。但我柜子里应该还有饼干,没事。”
“那就行,王一扬学长说今天是第一天培训,应该会将一些省赛的规则,再按照朝代讲一些冷门的文学常识。不知道今年会不会有团队赛。”
“他是不是参加过一次了?”
“对,高二才有资格参加校内选拔嘛,他去年就选上了,也去了省里。但是只有个人赛和团体赛都是第二,很可惜。”
充实的一个中午,结束后米祺觉得自己前所未有的饥饿。大脑飞速运转。不断吸收着新的知识,消耗过多。
“好累啊,你一会等我一下,我把面包分你点。”
“谢谢夹心。”
米祺在1班门口靠墙等待,肚子宣告罢工,大脑却未停歇地回忆着刚刚老师讲的赛程,分为笔试和擂台赛。笔试以文学常识和诗词填空为主,会有线索题和一两道创新题,老师猜测可能类似写一首回文诗、看图猜诗等;擂台赛主要是飞花令。
没多久,沈嘉蹊出来了,手上拿着一袋切片面包。
“我让他买肉松的他没记住买错了,正好你直接拿走几片。”
“得救了,晚上请你吃饭。”
“行啊我想吃米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