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平四年,暮春三月,竹外的桃花开的正艳,游客们便也多了起来。
东出城外,一家人正带着侍从们前往城外的寺庙供奉香火准备接下来的祭祀,骑着马领头的人后面跟着几辆马车,看车外观是大户人家的马车,周围人离得远些,免得被剐蹭。
末尾的一辆车里传来很淡的药味,里面坐着的是大将军家的几个孩子,其中年纪最大看起来十七八岁的是将军家的长子林谨言,十四岁开始和父亲去边关积累战功,最近才刚刚回来休息,在家待不了多长时间便又得去往边关了。
林谨言闻着车中的药味,看向家里最小的孩子,如今才十岁的林安晴,不禁有些担心地问道:“小妹没事吧?我这刚回来没两天你就被这凉风吹感冒了。”
“没事,小疾而已,咳...不碍事。”名为林安晴的女童轻咳了一声,她的身子看起来很消瘦,声音也比较小声,说的话听起来不是很可信。林安晴从小身子就比其他孩子虚弱一些,当年母亲早产生下了她,在林安晴出生后不久便离世了。现在三月天气还没回温,对林安晴来说还是有点冷,原本这次祭祀因为年纪尚小不用参加,但是林谨言觉得老呆在家才不太好,多出门锻炼病才好得快,便把林安晴拉出来了,家里人又担心她风寒加重,今日出门便穿着里三层外三层,看着就很暖和。
“哎呀放心吧,晴妹妹没事,她一直都这样估计已经习惯了。”坐在林安晴旁边的是二姐林婉雪,这话听起来可能令人不太舒服,但是林安晴知道二姐没恶意,她只是不太会说话而已。二姐和三哥是二房所生的双胞胎,年龄就是一个前后抱出来的区别,关系上更为亲近一点,林安晴和林谨言则是亲兄妹,但是林谨言长期在边关聚少离多,像这样一家聚在一起还是比较难得的。
听见二姐开口的三哥林延年撇了她一眼,表情夸张地努了努嘴,表示不会说话少说话,不过林婉雪和林谨言都是性格大剌剌的主,都没注意到林延年挤眉弄眼的动作,只有林安晴注意到了,忍不住笑了下,一笑就又想咳嗽了,她只能努力憋回去。林谨言看着林安晴欲咳又止的模样,便将马车上的窗帘拉紧了些,半开玩笑道:“这东出城也不冷,莫不是我将边关的风带回来把小妹吹风寒了,是我的不是。”
林安晴被逗乐了,眼睛弯了弯:“谨言哥哥真爱说笑,边关的风可都是沙,要是谨言哥哥能随身带回来,那现在就是身穿‘黄金甲’了,”说完又朝林婉雪回道,“确实如此,次数多了也就习惯了。”依次回完话后林安晴便不再说话,马车颠得她有点难受,于是阖上眼开始休息了。
其他三人看见林安晴休息了便声音消下去了,只听得见窸窸窣窣的说话声,大约过了半个时辰,行队终于到了目的地,林安晴被林婉雪喊醒了。她迷迷糊糊地睁开眼,林谨言先打开门下去了,把她接了下来,她闻到不远处寺庙里传来的香火气。前面父亲和二娘都下了车,在讨论着什么,侍从们则正从马车上把东西搬下来。
“走吧,我们过去吧,父亲他们还在等我们。”林谨言招呼了一声,带着几个弟弟妹妹们朝父亲那边过去了。林安晴看着父亲和二娘说着什么,表情看起来不是很好。最近父亲一直都神情郁郁,似乎是官场上的事,她知道父亲身为大将军,官职比其他人都要高出不少,应该压力会很大,但她也不知道该怎么安慰。
“父亲,二娘,我们过来了,现在是可以进去了吗?”林谨言上前一步,询问父亲林家全和二娘陈婀目前的打算。林家全没有回答他,而是示意他看看寺庙门口,林谨言望过去,发现门口已经有士兵在把守了。
“嗯?这个看起来,似乎是齐王家的人,齐王今天也来祭祀吗?寺庙的人怎么没告诉我们,”林谨言有点疑惑地挠了挠头,“正好碰到一起了,要去打声招呼吗?”林家和齐王没什么仇怨,关系甚至还不错,但是近几年来两家都没怎么交际,因为基本没怎么联系,甚至连对方今年祭祀的时间都不知道,对面应该也是有些尴尬的。林家全叹了口气,也没说什么,他只是说了声“走吧”,便带着家眷上去了。
......
齐王杨申景之前便知道林将军一家今日开始祭祀,便更早些过来了。他老远便看到大将军一家子了,见他们过来了便迎了上去。
他知道林家现在是不太方便和他们有私交的,这几年圣上的疑心病越来越重,有时候他都觉得圣上不太清醒,恨不得每天跟着大臣和亲王们看看他们在干什么。年轻时候的圣上意气风发,大家都愿意跟随他,如今年纪大了,圣上也变得和先皇一样,弄得大家人心惶惶的,丞相还终日煽风点火,但众臣子也只能敢怒不敢言,现在朝廷上能面刺几句的臣子就只剩下像林家全这些老家伙了。
杨申景还是很佩服他们的,现在两家“碰巧”在同一天来,他相信这个消息不会传到圣上那里,毕竟他已经上下打点了,若仍是传出去了,那这寺庙......
“好久不见林将军,近来可好?”杨申景先行礼问候。林家全回了礼,“真是凑巧,齐王殿下也选在今日祭祀。”
“毕竟今日天气确实不错,本王已安排好了祭祀仪式,不知道林将军是否赏个薄面和本王一起参加这次祭祀?”杨申景先把邀请的话说出来,他知道林将军不会拒绝。
林家全行个谢礼,毕竟打道回府有点不太好看,而且显得刻意,原本没什么的事情反而说不定会显得此地无银三百两。
“谢齐王殿下,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大人们在前面聊着,小孩子们则在后面跟着。齐王家有两个孩子,大女儿是杨钗,小儿子是杨行知,不过此时没看到杨行知的身影。杨钗和林婉雪聊得开心,她们以前的时候经常一起玩,后面难得见面,今天正巧碰到了,便开心地聊了起来,聊着聊着,聊到了林安晴。
杨钗凑过去看走在队尾的林安晴,看到林安晴简直就和自家的瓷娃娃一模一样,顿时心生喜欢。她自来熟地问道:“我能摸一摸你的脸吗?”林安晴被突然钻过来的杨钗吓一跳,下意识扯住了旁边林谨言的衣袖。林安晴缓了一下,有点不好意思,林婉雪这时候也过来了,她扯了下杨钗,忍不住咋呼道:“我说你别吓到我家晴妹妹,”说完转过来对林安晴说,“阿钗没有什么恶意,我看她就是觉得你长得太讨人喜欢了。”林延年听到二姐这么说话,惊讶她竟然说人话了,被林婉雪拧了一下。
杨钗听着也不生气,笑眯眯地回应道:“吓到你了吗,真是对不起,但是你真的很像我很喜欢的一个娃娃,我就想摸摸看,看看是不是也是瓷的。之前就听阿雪说家里有个妹妹,好生羡慕,我家就我那个笨蛋弟弟,一点都不可爱,娘亲也不再给我生个妹妹。”
听到这林谨言才想起来,没有看到杨行知,问杨钗她也不知道,估摸着在寺庙里乱逛去了,她摆摆手表示不用管他,估计正在庙里哪个犄角旮旯的地方玩泥巴,她还在继续和林安晴套近乎。
“阿雪叫你晴妹妹,我也可以叫你晴妹妹吗?你叫我钗姐姐吧?这样我也多个妹妹好不好?”杨钗嘴不停,林安晴之前基本足不出户,很少碰到这样热情又美丽的女生,顿时有点手足无措,脸变得通红而杨钗还在不停地说,“之前我去你家玩怎么没看到你,你今年几岁啦?”
林安晴扯了扯林谨言的衣袖求救,但是林谨言没理解她的意思,二姐和三哥还在打闹。她抿了抿唇,小声说:“我今年十岁了,前几年经常生病没怎么出房门,近几年才好些......可能正好没碰到,额,钗姐姐吧。”
听到林安晴叫她姐姐,杨钗顿时就乐了,捏了下林安晴的脸。
小孩子在后面打打闹闹,没多久就走到大殿了。听到后面小孩子还在闹,林父回头瞪了一眼,后面瞬间安静如鹌鹑,齐王无奈地笑笑。
早已等待在此的长老迎了上去,让弟子带领众人去沐浴更衣。往年每到这段时间,众人需焚香沐浴并斋戒三日,然后临河祓禊,为日后拔出不详,祛病消灾,持续十日。年满十四就需要参加仪式了,小孩子中未达到的就只有林家的林安晴和齐王家的世子杨行知。二娘嘱咐林安晴不要到处跑,虽然现在整个寺庙都是两家的人,但是万一遇到危险就不好了,在附近游玩即可,他们估计要一两个时辰才淋浴完,林安晴应了下来。
等到众人去往斋戒的地方后,侍从们也不在附近,大殿里就没有林安晴认识的人了。她拒绝了小僧给她指路,准备自己去转转,小僧见她坚持,就告诉了她有哪些地方不能进之后便回去继续诵经了。
林安晴漫无目的闲逛,先是去了钟楼附近,但现在不是敲钟击鼓的时间段,附近也只有看守的小僧。随后她又逛了逛各个殿,逛了一会儿后便有些累了,于是林安晴便向后院走去,后院能隐约见到一些桃花的影子,她估摸着后院那里连着后山,后山应该是种了一片桃林,兴许会有趣一点。
等到她到了后院,发现自己低估了桃林的大小,放眼望去一片白粉看不到尽头,院子里的僧人看到林安晴过来便问她要不要祈福,只要将自己希望的事情写在这个木牌上挂在桃树上,就会得到保佑。
林安晴接过木牌和毛笔,但是她此时没有什么想祈福的,又或者说她希望的事情太多了,单靠这个木牌或许是实现不了的。不过她没有说什么,只是接了过来,在木牌上写下了“安康”两个字。
......
此时林安晴有点发愁,她身高不到五尺,想要将木牌挂高一点似乎要点困难,附近又没有可以踮脚的工具,她的身高只够挂在最低的枝杈那,但是她又不愿意挂那么低,便在此僵持住了。
“你是谁?”
正在林安晴纠结如何将木牌挂在高处时,身后传来了一声清脆的声音。
东出城外,一家人正带着侍从们前往城外的寺庙供奉香火准备接下来的祭祀,骑着马领头的人后面跟着几辆马车,看车外观是大户人家的马车,周围人离得远些,免得被剐蹭。
末尾的一辆车里传来很淡的药味,里面坐着的是大将军家的几个孩子,其中年纪最大看起来十七八岁的是将军家的长子林谨言,十四岁开始和父亲去边关积累战功,最近才刚刚回来休息,在家待不了多长时间便又得去往边关了。
林谨言闻着车中的药味,看向家里最小的孩子,如今才十岁的林安晴,不禁有些担心地问道:“小妹没事吧?我这刚回来没两天你就被这凉风吹感冒了。”
“没事,小疾而已,咳...不碍事。”名为林安晴的女童轻咳了一声,她的身子看起来很消瘦,声音也比较小声,说的话听起来不是很可信。林安晴从小身子就比其他孩子虚弱一些,当年母亲早产生下了她,在林安晴出生后不久便离世了。现在三月天气还没回温,对林安晴来说还是有点冷,原本这次祭祀因为年纪尚小不用参加,但是林谨言觉得老呆在家才不太好,多出门锻炼病才好得快,便把林安晴拉出来了,家里人又担心她风寒加重,今日出门便穿着里三层外三层,看着就很暖和。
“哎呀放心吧,晴妹妹没事,她一直都这样估计已经习惯了。”坐在林安晴旁边的是二姐林婉雪,这话听起来可能令人不太舒服,但是林安晴知道二姐没恶意,她只是不太会说话而已。二姐和三哥是二房所生的双胞胎,年龄就是一个前后抱出来的区别,关系上更为亲近一点,林安晴和林谨言则是亲兄妹,但是林谨言长期在边关聚少离多,像这样一家聚在一起还是比较难得的。
听见二姐开口的三哥林延年撇了她一眼,表情夸张地努了努嘴,表示不会说话少说话,不过林婉雪和林谨言都是性格大剌剌的主,都没注意到林延年挤眉弄眼的动作,只有林安晴注意到了,忍不住笑了下,一笑就又想咳嗽了,她只能努力憋回去。林谨言看着林安晴欲咳又止的模样,便将马车上的窗帘拉紧了些,半开玩笑道:“这东出城也不冷,莫不是我将边关的风带回来把小妹吹风寒了,是我的不是。”
林安晴被逗乐了,眼睛弯了弯:“谨言哥哥真爱说笑,边关的风可都是沙,要是谨言哥哥能随身带回来,那现在就是身穿‘黄金甲’了,”说完又朝林婉雪回道,“确实如此,次数多了也就习惯了。”依次回完话后林安晴便不再说话,马车颠得她有点难受,于是阖上眼开始休息了。
其他三人看见林安晴休息了便声音消下去了,只听得见窸窸窣窣的说话声,大约过了半个时辰,行队终于到了目的地,林安晴被林婉雪喊醒了。她迷迷糊糊地睁开眼,林谨言先打开门下去了,把她接了下来,她闻到不远处寺庙里传来的香火气。前面父亲和二娘都下了车,在讨论着什么,侍从们则正从马车上把东西搬下来。
“走吧,我们过去吧,父亲他们还在等我们。”林谨言招呼了一声,带着几个弟弟妹妹们朝父亲那边过去了。林安晴看着父亲和二娘说着什么,表情看起来不是很好。最近父亲一直都神情郁郁,似乎是官场上的事,她知道父亲身为大将军,官职比其他人都要高出不少,应该压力会很大,但她也不知道该怎么安慰。
“父亲,二娘,我们过来了,现在是可以进去了吗?”林谨言上前一步,询问父亲林家全和二娘陈婀目前的打算。林家全没有回答他,而是示意他看看寺庙门口,林谨言望过去,发现门口已经有士兵在把守了。
“嗯?这个看起来,似乎是齐王家的人,齐王今天也来祭祀吗?寺庙的人怎么没告诉我们,”林谨言有点疑惑地挠了挠头,“正好碰到一起了,要去打声招呼吗?”林家和齐王没什么仇怨,关系甚至还不错,但是近几年来两家都没怎么交际,因为基本没怎么联系,甚至连对方今年祭祀的时间都不知道,对面应该也是有些尴尬的。林家全叹了口气,也没说什么,他只是说了声“走吧”,便带着家眷上去了。
......
齐王杨申景之前便知道林将军一家今日开始祭祀,便更早些过来了。他老远便看到大将军一家子了,见他们过来了便迎了上去。
他知道林家现在是不太方便和他们有私交的,这几年圣上的疑心病越来越重,有时候他都觉得圣上不太清醒,恨不得每天跟着大臣和亲王们看看他们在干什么。年轻时候的圣上意气风发,大家都愿意跟随他,如今年纪大了,圣上也变得和先皇一样,弄得大家人心惶惶的,丞相还终日煽风点火,但众臣子也只能敢怒不敢言,现在朝廷上能面刺几句的臣子就只剩下像林家全这些老家伙了。
杨申景还是很佩服他们的,现在两家“碰巧”在同一天来,他相信这个消息不会传到圣上那里,毕竟他已经上下打点了,若仍是传出去了,那这寺庙......
“好久不见林将军,近来可好?”杨申景先行礼问候。林家全回了礼,“真是凑巧,齐王殿下也选在今日祭祀。”
“毕竟今日天气确实不错,本王已安排好了祭祀仪式,不知道林将军是否赏个薄面和本王一起参加这次祭祀?”杨申景先把邀请的话说出来,他知道林将军不会拒绝。
林家全行个谢礼,毕竟打道回府有点不太好看,而且显得刻意,原本没什么的事情反而说不定会显得此地无银三百两。
“谢齐王殿下,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大人们在前面聊着,小孩子们则在后面跟着。齐王家有两个孩子,大女儿是杨钗,小儿子是杨行知,不过此时没看到杨行知的身影。杨钗和林婉雪聊得开心,她们以前的时候经常一起玩,后面难得见面,今天正巧碰到了,便开心地聊了起来,聊着聊着,聊到了林安晴。
杨钗凑过去看走在队尾的林安晴,看到林安晴简直就和自家的瓷娃娃一模一样,顿时心生喜欢。她自来熟地问道:“我能摸一摸你的脸吗?”林安晴被突然钻过来的杨钗吓一跳,下意识扯住了旁边林谨言的衣袖。林安晴缓了一下,有点不好意思,林婉雪这时候也过来了,她扯了下杨钗,忍不住咋呼道:“我说你别吓到我家晴妹妹,”说完转过来对林安晴说,“阿钗没有什么恶意,我看她就是觉得你长得太讨人喜欢了。”林延年听到二姐这么说话,惊讶她竟然说人话了,被林婉雪拧了一下。
杨钗听着也不生气,笑眯眯地回应道:“吓到你了吗,真是对不起,但是你真的很像我很喜欢的一个娃娃,我就想摸摸看,看看是不是也是瓷的。之前就听阿雪说家里有个妹妹,好生羡慕,我家就我那个笨蛋弟弟,一点都不可爱,娘亲也不再给我生个妹妹。”
听到这林谨言才想起来,没有看到杨行知,问杨钗她也不知道,估摸着在寺庙里乱逛去了,她摆摆手表示不用管他,估计正在庙里哪个犄角旮旯的地方玩泥巴,她还在继续和林安晴套近乎。
“阿雪叫你晴妹妹,我也可以叫你晴妹妹吗?你叫我钗姐姐吧?这样我也多个妹妹好不好?”杨钗嘴不停,林安晴之前基本足不出户,很少碰到这样热情又美丽的女生,顿时有点手足无措,脸变得通红而杨钗还在不停地说,“之前我去你家玩怎么没看到你,你今年几岁啦?”
林安晴扯了扯林谨言的衣袖求救,但是林谨言没理解她的意思,二姐和三哥还在打闹。她抿了抿唇,小声说:“我今年十岁了,前几年经常生病没怎么出房门,近几年才好些......可能正好没碰到,额,钗姐姐吧。”
听到林安晴叫她姐姐,杨钗顿时就乐了,捏了下林安晴的脸。
小孩子在后面打打闹闹,没多久就走到大殿了。听到后面小孩子还在闹,林父回头瞪了一眼,后面瞬间安静如鹌鹑,齐王无奈地笑笑。
早已等待在此的长老迎了上去,让弟子带领众人去沐浴更衣。往年每到这段时间,众人需焚香沐浴并斋戒三日,然后临河祓禊,为日后拔出不详,祛病消灾,持续十日。年满十四就需要参加仪式了,小孩子中未达到的就只有林家的林安晴和齐王家的世子杨行知。二娘嘱咐林安晴不要到处跑,虽然现在整个寺庙都是两家的人,但是万一遇到危险就不好了,在附近游玩即可,他们估计要一两个时辰才淋浴完,林安晴应了下来。
等到众人去往斋戒的地方后,侍从们也不在附近,大殿里就没有林安晴认识的人了。她拒绝了小僧给她指路,准备自己去转转,小僧见她坚持,就告诉了她有哪些地方不能进之后便回去继续诵经了。
林安晴漫无目的闲逛,先是去了钟楼附近,但现在不是敲钟击鼓的时间段,附近也只有看守的小僧。随后她又逛了逛各个殿,逛了一会儿后便有些累了,于是林安晴便向后院走去,后院能隐约见到一些桃花的影子,她估摸着后院那里连着后山,后山应该是种了一片桃林,兴许会有趣一点。
等到她到了后院,发现自己低估了桃林的大小,放眼望去一片白粉看不到尽头,院子里的僧人看到林安晴过来便问她要不要祈福,只要将自己希望的事情写在这个木牌上挂在桃树上,就会得到保佑。
林安晴接过木牌和毛笔,但是她此时没有什么想祈福的,又或者说她希望的事情太多了,单靠这个木牌或许是实现不了的。不过她没有说什么,只是接了过来,在木牌上写下了“安康”两个字。
......
此时林安晴有点发愁,她身高不到五尺,想要将木牌挂高一点似乎要点困难,附近又没有可以踮脚的工具,她的身高只够挂在最低的枝杈那,但是她又不愿意挂那么低,便在此僵持住了。
“你是谁?”
正在林安晴纠结如何将木牌挂在高处时,身后传来了一声清脆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