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朔想不到自己再度踏入朝堂,居然是身着囚服,而此时的心境也不负昔日的意气风发,只剩下满满的绝望。但他做了数年的阁老重臣,只要一日未死,就必须有身为臣子的架势。
因此他还是同往日一样,大步踏入殿中,极其恭敬地朝坐在龙椅上的萧知年施礼,“罪臣文言朔,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萧知年随手一扬,李峰便朝跪在地下的文尚书说道,“文大人,我在殿内说的你在外头都知道了,你作何解释?!”
他缓了缓,方严肃答道,“陛下,臣府中的妾室确实是难产过世而死,当初臣向上禀报时,宫内的太医也来臣府中查过,什么都没有查出来,如今怎么能说是臣故意害死的呢?!”
看来是不见棺材不落泪,李峰从袖中拿出一份文书递到文言朔面前,“文尚书,这是雪儿提供给我们的凝红丸的药方,您好好看看吧。我已经找宫中太医验过了,这些药材单独放,每一个都没有毒性,但是吸血冰寒之效却每一个都有。将它们组合在一起,不止会对母体予以损害,更会使人体冰寒,不能生育。”
瞧见文言朔拿着药方的手剧烈颤抖,大殿内的朝臣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了。李峰则接着感叹,“太医还跟我说,这药方纵然歹毒,但只要掌控好药量,至少母体是可以存活的。不过要是有人改变了其中的一份药量,无论加重还是减轻,人都不会活。”
萧知年神情上没有任何变化,但只有他自己知道,书桌下自己已是双拳紧握。而李峰这一番提点,严之轶也仿若想到了什么一般站了出来,直接夺过那药方,随后说道,“这个药方里面有雪莲花,陛下,臣记得当时文尚书还是侍郎时入宫,给先帝进献了雪莲花!”
或许就是那时候被已经替换的王富贵发现了,而后得到指令加重了药量,皇后娘娘才去世。
文言朔仍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臣只是受了那道士蛊惑,以为我那妾室腹中的胎儿真是不详,所以才想办法让她不要生下来。这道士给药方的时候跟臣再三保证,只是落胎而已,母体不会有任何损伤。”
“那皇后娘娘的事儿,你怎么说?!”王侍郎厉声呵斥,“据你那管家所言,皇后娘娘也是死于凝红丸!”
文言朔冷笑,“皇后娘娘与凝公主之间的恩恩怨怨,又于我何干。王侍郎,我知道你觊觎尚书之位已久,可也不能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将这么大的一口锅往我头上扣吧。”
王侍郎噎住了,和御史示意他稍安勿躁,“文尚书,按你刚才所说,就是你承认文姑娘母亲腹中的胎儿是你害的了?!”
“只是落胎而已,好大的口气。”严尚书觉得眼前的文言朔,与他昔日见的人完全不同,真是何其歹毒,“难道孕妇怀胎十月,在你眼中,只是一句传言这命便不值钱了?!”
文言朔沉默不语,堂中所有人都向他投去厌恶的目光。李峰则对此早有预料,毕竟谋害皇后的罪名可比戕害妾室大多了,文言朔不愿意认也是自然的,但圣上可明断,所以再纠结于此也没有意义,于是他话锋一转,“那么,对于与凝公主勾结,将我国官策的机密告诉南楚王室呢。”
说到这里文言朔正经起来,很是义正言辞,“陛下,臣的确将官策转给过南楚王室,只不过那些都是假的。”
“假的?!”萧知年挑眉。
文言朔郑重点头,“是。十年前的水灾、官银案、西北兵士闹事、旱灾、农民聚集告府衙等案子上所涉及的官策,臣都有筛选消息告知南楚王室。只不过,臣是报着维护国土之心才这样做。譬如当年的官银案中,臣告知南楚王室错误的官银输送路线,使得他们在道上儿扑了个空,最终官银安全送达我军营地。譬如西北兵士闹事,我想他们诉说是靖国侯挑起的头,其实最终查出来是西北王手下的一个将领不满官职,恶意煽动士兵挑事。正因如此,南楚王室才没有派人阻挠我国朝臣下手查察和整治此事。”
李峰觉得荒谬,“照文大人这么说,你倒是护国之心拳拳。可是臣不明白,难道南楚只有你一个获消息的通道,他们如果发现消息不对,还会相信你?!凝公主还会这般信任,甚至倾心于你吗?!”
文言朔并不与他正面对视,只极其诚恳地看着龙椅上地萧知年,“陛下,其余官员是否有通敌叛国之名臣不知道,但臣确实是如此。臣是贪财,但臣一日未曾忘记过朝廷对臣的栽培,身为人臣,臣怎会如此不忠,做出此等通敌叛国之事?!”
“那就要问文尚书你了。”李峰实在不能忍受他胡言乱语,这一番话下来,好像他做的虽然不是正经事,但却确实忠心,不过善意的谎言罢了,真是胡说八道。他深吸一口气,怒道,”后宅与信件之事尚可诡辩,那谋反之事呢。文大人,我手中可是有你与靖国侯结契约的文书,你委托人杀人、焚烧、埋尸,与各地坟场合作的契约书,被委托的江湖人士的诉状,上头契约书里有你文言朔的私章和亲笔签名,为了谨慎,就连文书的字你都不假手于人,都是亲手所写!文尚书这些年做官留下的书写卷宗何止一卷,这你可不能抵赖了吧!”
他见文言朔神色陷入阴霾,冷哼一声,“这些只是你与靖国侯的密谋,你与成王之间谋划时所留下的证据何止百卷,若论谋反证据,简直罄竹难书!”
“是。”文言朔拜服下去,眼中流露出悲苦和绝望,“李大人说得没错,这些确实是臣做的。可是陛下,十年前先帝为改革新政,触怒了各地军侯兵将,纵然有半数最终被安抚,可手握二十万兵权的靖国侯却保藏祸心。待臣入世之时,只是去了一趟晚宴,就撞见了凝公主和靖国侯,当时靖国侯口口声声说,京城里愿意帮忙的朝臣不止臣一个。”
萧知年眼神里流露出肃杀。
“他威胁臣,若是臣不施以援手,今天臣还是个主簿,明天就是阶下囚。”文言朔长叹,“臣知道这是造反,可是臣根本无路可走,否则臣的入世之途便会就此终结。”
听他的语气,好像真的被威胁不得不从的样子,李峰觉得有股气堵在心里怎么都下不去,不行,不能再这样下去,若让他演出这种脆弱之态,只怕到时真会有人替他求情。
思及此处,他打断文言朔的话,“那么成王呢?!”文言朔霎时停下来,等着他出招,“你说你遇到靖国侯和凝公主时,因只是个小主簿无法拒绝,那么你遇到成王的时候,已经坐稳了刑部侍郎之位。这可是一个可以跟尚书分庭抗礼的位置,文尚书,你不会又说自己无法拒绝了吧。”
文言朔脸上的悲苦霎时收了起来,剩下的只有决绝,“当然不是。那个时候,大家都是一条船上的人了,还怎么跳船呢。原先臣想过举报,不过最终让臣决定参与的重要原因,是因为田家三公子就是成王叛乱的首要幕僚。”
满堂哗然。
田家三公子在靖国侯叛乱时奋力抵抗堪为首功,此战过后被授予寅虎卫副将之衔,只是在成王叛乱时反抗被成王所杀,所有人都以为他是战死的。田越是田家嫡孙,近些年才掌管寅虎卫,二者皆是田家嫡系,而寅虎卫又是皇帝私卫。
昨日陛下才下了罪己诏,抬高了田家,今日就被爆出田家也参与了谋反,这谋反和救国之名系于一身,说好听点是功过相抵,说不好听不过是补救。若是补救,田家还有资格掌管寅虎卫吗。
往日可以反叛,日后也可以,陛下还会完全信任他们吗。文尚书不愧是阁老重臣,这招绝,太绝了。
“你胡扯!”田越怒极反笑,站出来朝萧知年言道,“陛下,我田家从未做过这种背主之事,文尚书的无端指控,我们不认!”
把这些说出来,文言朔倒是轻松许多,“我胡说。田将军真的觉得,陷在里头的只有我吗。十年前,靖国侯叛乱,便是袁家五公子往外递的消息,所以他才能在叛乱失败后被叛军护着逃到南楚。六年前,成王叛乱我之所以参与,就是因为我发现田家三公子是成王的首席幕僚,皇室私卫副将都是幕僚了,我要是不参与岂不死无葬身之地。这些我府中都有记录留存,哎,幸好我当年留了个心眼,将袁家、田家和一些参与叛乱的老将行事谨慎的往来记录和些许蛛丝马迹,全部记录下来,登记造册。陛下若是不信,可以派李大人去查。哦对了,那枚私章也是成王找人刻的,臣只不过留个纪念。所以臣觉得很奇怪,既然李大人都能找到私章,这些东西怎么会找不到呢。”
李峰与萧知年对视一眼,沉默不语。
文言朔就知道是这样,接着说,“当年臣的军功,就是一些将领在凝公主的授意下,将消息先递给我,然后我再制造个假的传给南楚王室,才有的。所以,如果不是某些人做得太绝,不愿意保我,我也不愿意将这些曝露在阳光下。”
年相绝望的闭了闭眼,他知道,一切都完了。昨夜他派人去跟文言朔说,不要说不该说的,他会想法子报他一命,本来文言朔已经答应了,谁知道陛下查得如此之深,铁定是文言朔在殿外看穿了一切,才会有这一出。
萧知年出口的声音很稳,“说完了?!你说的朕会派人去查,但你的罪得先处置。通敌叛国递消息都能说成护国,朕在朝中这么多年,都没见过你这样阴毒的人。既然如此,朕就拿你作例,看看以后谁还敢放肆!来人,传旨,刑部尚书文言朔戕害家人、通敌叛国,此不忠不义不孝不仁之徒应受国法严惩,今日午时在城门五马分尸,所有官员都去观礼,若有一人不在立刻夺职下狱!”
“诺。”
随着兵士将一言不语的文言朔带走,朝堂里越发静了,所有人都心惊胆战,他们知道,新的朝堂开始了。
而李锋则不在意,他行得端做得正,又得陛下宠幸,实在没什么好怕的,便出言提醒,“陛下,那文言朔的家人呢?!”按国法,通敌叛国要连诛九族。
萧知年言道,“其女文敏霞大义灭亲有功,封安宁郡主,朕会赐府邸给她,至于封地暂缓。其余家人,女的没为官奴,成年男性从军,未成年的或有孕的贬为庶民逐出京城。朕,与其他人不同,日后无论出任何事都不会株连,但家人总有知情不报之嫌,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陛下英明。”
朝臣拜服之下,这场后宅疑案,终于正式落下了帷幕。(完)
因此他还是同往日一样,大步踏入殿中,极其恭敬地朝坐在龙椅上的萧知年施礼,“罪臣文言朔,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萧知年随手一扬,李峰便朝跪在地下的文尚书说道,“文大人,我在殿内说的你在外头都知道了,你作何解释?!”
他缓了缓,方严肃答道,“陛下,臣府中的妾室确实是难产过世而死,当初臣向上禀报时,宫内的太医也来臣府中查过,什么都没有查出来,如今怎么能说是臣故意害死的呢?!”
看来是不见棺材不落泪,李峰从袖中拿出一份文书递到文言朔面前,“文尚书,这是雪儿提供给我们的凝红丸的药方,您好好看看吧。我已经找宫中太医验过了,这些药材单独放,每一个都没有毒性,但是吸血冰寒之效却每一个都有。将它们组合在一起,不止会对母体予以损害,更会使人体冰寒,不能生育。”
瞧见文言朔拿着药方的手剧烈颤抖,大殿内的朝臣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了。李峰则接着感叹,“太医还跟我说,这药方纵然歹毒,但只要掌控好药量,至少母体是可以存活的。不过要是有人改变了其中的一份药量,无论加重还是减轻,人都不会活。”
萧知年神情上没有任何变化,但只有他自己知道,书桌下自己已是双拳紧握。而李峰这一番提点,严之轶也仿若想到了什么一般站了出来,直接夺过那药方,随后说道,“这个药方里面有雪莲花,陛下,臣记得当时文尚书还是侍郎时入宫,给先帝进献了雪莲花!”
或许就是那时候被已经替换的王富贵发现了,而后得到指令加重了药量,皇后娘娘才去世。
文言朔仍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臣只是受了那道士蛊惑,以为我那妾室腹中的胎儿真是不详,所以才想办法让她不要生下来。这道士给药方的时候跟臣再三保证,只是落胎而已,母体不会有任何损伤。”
“那皇后娘娘的事儿,你怎么说?!”王侍郎厉声呵斥,“据你那管家所言,皇后娘娘也是死于凝红丸!”
文言朔冷笑,“皇后娘娘与凝公主之间的恩恩怨怨,又于我何干。王侍郎,我知道你觊觎尚书之位已久,可也不能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将这么大的一口锅往我头上扣吧。”
王侍郎噎住了,和御史示意他稍安勿躁,“文尚书,按你刚才所说,就是你承认文姑娘母亲腹中的胎儿是你害的了?!”
“只是落胎而已,好大的口气。”严尚书觉得眼前的文言朔,与他昔日见的人完全不同,真是何其歹毒,“难道孕妇怀胎十月,在你眼中,只是一句传言这命便不值钱了?!”
文言朔沉默不语,堂中所有人都向他投去厌恶的目光。李峰则对此早有预料,毕竟谋害皇后的罪名可比戕害妾室大多了,文言朔不愿意认也是自然的,但圣上可明断,所以再纠结于此也没有意义,于是他话锋一转,“那么,对于与凝公主勾结,将我国官策的机密告诉南楚王室呢。”
说到这里文言朔正经起来,很是义正言辞,“陛下,臣的确将官策转给过南楚王室,只不过那些都是假的。”
“假的?!”萧知年挑眉。
文言朔郑重点头,“是。十年前的水灾、官银案、西北兵士闹事、旱灾、农民聚集告府衙等案子上所涉及的官策,臣都有筛选消息告知南楚王室。只不过,臣是报着维护国土之心才这样做。譬如当年的官银案中,臣告知南楚王室错误的官银输送路线,使得他们在道上儿扑了个空,最终官银安全送达我军营地。譬如西北兵士闹事,我想他们诉说是靖国侯挑起的头,其实最终查出来是西北王手下的一个将领不满官职,恶意煽动士兵挑事。正因如此,南楚王室才没有派人阻挠我国朝臣下手查察和整治此事。”
李峰觉得荒谬,“照文大人这么说,你倒是护国之心拳拳。可是臣不明白,难道南楚只有你一个获消息的通道,他们如果发现消息不对,还会相信你?!凝公主还会这般信任,甚至倾心于你吗?!”
文言朔并不与他正面对视,只极其诚恳地看着龙椅上地萧知年,“陛下,其余官员是否有通敌叛国之名臣不知道,但臣确实是如此。臣是贪财,但臣一日未曾忘记过朝廷对臣的栽培,身为人臣,臣怎会如此不忠,做出此等通敌叛国之事?!”
“那就要问文尚书你了。”李峰实在不能忍受他胡言乱语,这一番话下来,好像他做的虽然不是正经事,但却确实忠心,不过善意的谎言罢了,真是胡说八道。他深吸一口气,怒道,”后宅与信件之事尚可诡辩,那谋反之事呢。文大人,我手中可是有你与靖国侯结契约的文书,你委托人杀人、焚烧、埋尸,与各地坟场合作的契约书,被委托的江湖人士的诉状,上头契约书里有你文言朔的私章和亲笔签名,为了谨慎,就连文书的字你都不假手于人,都是亲手所写!文尚书这些年做官留下的书写卷宗何止一卷,这你可不能抵赖了吧!”
他见文言朔神色陷入阴霾,冷哼一声,“这些只是你与靖国侯的密谋,你与成王之间谋划时所留下的证据何止百卷,若论谋反证据,简直罄竹难书!”
“是。”文言朔拜服下去,眼中流露出悲苦和绝望,“李大人说得没错,这些确实是臣做的。可是陛下,十年前先帝为改革新政,触怒了各地军侯兵将,纵然有半数最终被安抚,可手握二十万兵权的靖国侯却保藏祸心。待臣入世之时,只是去了一趟晚宴,就撞见了凝公主和靖国侯,当时靖国侯口口声声说,京城里愿意帮忙的朝臣不止臣一个。”
萧知年眼神里流露出肃杀。
“他威胁臣,若是臣不施以援手,今天臣还是个主簿,明天就是阶下囚。”文言朔长叹,“臣知道这是造反,可是臣根本无路可走,否则臣的入世之途便会就此终结。”
听他的语气,好像真的被威胁不得不从的样子,李峰觉得有股气堵在心里怎么都下不去,不行,不能再这样下去,若让他演出这种脆弱之态,只怕到时真会有人替他求情。
思及此处,他打断文言朔的话,“那么成王呢?!”文言朔霎时停下来,等着他出招,“你说你遇到靖国侯和凝公主时,因只是个小主簿无法拒绝,那么你遇到成王的时候,已经坐稳了刑部侍郎之位。这可是一个可以跟尚书分庭抗礼的位置,文尚书,你不会又说自己无法拒绝了吧。”
文言朔脸上的悲苦霎时收了起来,剩下的只有决绝,“当然不是。那个时候,大家都是一条船上的人了,还怎么跳船呢。原先臣想过举报,不过最终让臣决定参与的重要原因,是因为田家三公子就是成王叛乱的首要幕僚。”
满堂哗然。
田家三公子在靖国侯叛乱时奋力抵抗堪为首功,此战过后被授予寅虎卫副将之衔,只是在成王叛乱时反抗被成王所杀,所有人都以为他是战死的。田越是田家嫡孙,近些年才掌管寅虎卫,二者皆是田家嫡系,而寅虎卫又是皇帝私卫。
昨日陛下才下了罪己诏,抬高了田家,今日就被爆出田家也参与了谋反,这谋反和救国之名系于一身,说好听点是功过相抵,说不好听不过是补救。若是补救,田家还有资格掌管寅虎卫吗。
往日可以反叛,日后也可以,陛下还会完全信任他们吗。文尚书不愧是阁老重臣,这招绝,太绝了。
“你胡扯!”田越怒极反笑,站出来朝萧知年言道,“陛下,我田家从未做过这种背主之事,文尚书的无端指控,我们不认!”
把这些说出来,文言朔倒是轻松许多,“我胡说。田将军真的觉得,陷在里头的只有我吗。十年前,靖国侯叛乱,便是袁家五公子往外递的消息,所以他才能在叛乱失败后被叛军护着逃到南楚。六年前,成王叛乱我之所以参与,就是因为我发现田家三公子是成王的首席幕僚,皇室私卫副将都是幕僚了,我要是不参与岂不死无葬身之地。这些我府中都有记录留存,哎,幸好我当年留了个心眼,将袁家、田家和一些参与叛乱的老将行事谨慎的往来记录和些许蛛丝马迹,全部记录下来,登记造册。陛下若是不信,可以派李大人去查。哦对了,那枚私章也是成王找人刻的,臣只不过留个纪念。所以臣觉得很奇怪,既然李大人都能找到私章,这些东西怎么会找不到呢。”
李峰与萧知年对视一眼,沉默不语。
文言朔就知道是这样,接着说,“当年臣的军功,就是一些将领在凝公主的授意下,将消息先递给我,然后我再制造个假的传给南楚王室,才有的。所以,如果不是某些人做得太绝,不愿意保我,我也不愿意将这些曝露在阳光下。”
年相绝望的闭了闭眼,他知道,一切都完了。昨夜他派人去跟文言朔说,不要说不该说的,他会想法子报他一命,本来文言朔已经答应了,谁知道陛下查得如此之深,铁定是文言朔在殿外看穿了一切,才会有这一出。
萧知年出口的声音很稳,“说完了?!你说的朕会派人去查,但你的罪得先处置。通敌叛国递消息都能说成护国,朕在朝中这么多年,都没见过你这样阴毒的人。既然如此,朕就拿你作例,看看以后谁还敢放肆!来人,传旨,刑部尚书文言朔戕害家人、通敌叛国,此不忠不义不孝不仁之徒应受国法严惩,今日午时在城门五马分尸,所有官员都去观礼,若有一人不在立刻夺职下狱!”
“诺。”
随着兵士将一言不语的文言朔带走,朝堂里越发静了,所有人都心惊胆战,他们知道,新的朝堂开始了。
而李锋则不在意,他行得端做得正,又得陛下宠幸,实在没什么好怕的,便出言提醒,“陛下,那文言朔的家人呢?!”按国法,通敌叛国要连诛九族。
萧知年言道,“其女文敏霞大义灭亲有功,封安宁郡主,朕会赐府邸给她,至于封地暂缓。其余家人,女的没为官奴,成年男性从军,未成年的或有孕的贬为庶民逐出京城。朕,与其他人不同,日后无论出任何事都不会株连,但家人总有知情不报之嫌,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陛下英明。”
朝臣拜服之下,这场后宅疑案,终于正式落下了帷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