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儿。”秋知从老太太房中回来,发现房里不见应儿,又绕到院子里去。国公府的后院满架的蔷薇、宝相,一带水池,花团锦簇,影影绰绰之间来了位削肩细腰,苗条身材,走近一看,两弯似蹙非蹙烟眉,一双有情非情含情目,即视而又情,面若敷粉,唇若施脂,顾盼生辉,语言常笑,来者便是应儿,秋知笑道,“哪儿去了,找你也不见,先头有公公来宣旨,爷平乱有功,迁江南节度使,老太太高兴让咱俩把爷屋子收拾出来呢。”
这位爷便是府中现在的主人,沈璋序,因着太过年轻的原故,府里皆称爷,而非老爷。细算起来这位爷自沈老国公去世之后回了一趟家,应儿也未曾见过,此后四年皆在外头,如今才三十起复便是节度使,前途自是不可限量。
“方才去清点了库房,这会儿才有空回去歇息一下,那我与你一道去收拾吧,正好库房的东西刚清点出来,可以给爷添上一点新物件。"应儿走到她近前来,秋知见她两腮微粉,打趣她,”也不急这一时半会儿的,你先歇会儿,瞧你这累的。”
这是谢应澜来这里的第四年,四年前她还是一家五百强企业的社畜一枚,有一天睁开眼就来到了这里,夜里的时候也叹造化弄人。这“应儿”在她来之前还是个痴儿,磕了下脑袋,可能是命不该绝,竟让她借尸还魂了去。
她也曾想找找回去的法子,但试过找和尚算命,她问人家看起来有什么不同,那个和尚笑而不语,直接无视了他。又喜欢盘桓在井边、湖边,一些穿越女会有机缘的地方,但连着落了几次水,谢母觉得她虽大病一场智力恢复,但行为举止更惊世骇俗,怪异非常。休养期间,应儿又意外打听到,以前也曾有位女子喜欢找水边到处寻短见,好几次被人救了上来,嘴里叨叨着,要回去,众人惊骇,以为鬼神,次数多了,称之异端,沉塘了。应儿大惊失色,后不敢再行止非常,整理心情认真生活了起来。
后来谢母找人塞了些银子让她进府做了洒扫丫鬟,每月二两银子,也是个包吃包住的铁饭碗了,这边的领导,也就是老太太,是个慈眉善目的主子,日子也算宽裕。
二人相携,到了东屋开始打扫,应儿又酌情添置了黄花梨镶瘿木束腰长方香几,天青色汝瓷花瓶,黄花梨镶嵌顶箱大柜,绿紫檀木嵌绿石罗汉床,紫檀镶绿云石屏风。因着是夏日,又换上了透气的纱幔,熏上了香篆。这才到老太太那儿回话。
还在廊上就听到老太太中气十足的笑声,原是叫了大太太、二太太还有三太太打马吊牌,瞧着应儿来了,闹着不打了,“好了好了,今天就到这里了,一会儿你们爷就回来了,都去收拾收拾了。”应儿和秋知两人上前回话,“老太太,都收拾好了。”老太太虽七十多了,脸上虽布满皱纹,但眼神依旧炯炯有神、面色红润,夏日里太热了她旁边放了一大盆冰块,现已化成了水,秋知招手叫了小丫鬟撤了去,哄道,“老太太,这会儿太阳已经下山了,正好冰都化成水了,我叫小丫鬟把冰撤了去。”那几个太太打趣,“怪不得说老太太这两个丫鬟是老太太的内务总管呢。”
应儿笑着,“几位太太行行好,我们两个小丫鬟可不敢在老太太面前摆谱。”大太太跟着笑了笑,又问,“序儿的屋子收拾出来了?”应儿说,“回太太话,收拾出来了,正好今天盘点库房,又在库房里给爷添置了些柜子、屏风、花瓶这些物件儿,又熏上了驱蚊的香篆,爷回来就能睡个安心觉。”大太太点点头,“你办事我自是放心的。”应儿笑了笑。
三太太性格直爽,话匣子提到这里,夸赞道,“大嫂也是苦尽甘来了,大爷丁忧三年,如今起复便立功从一品,咱们国公府的家门是撑住了。”二太太点头称是。大家都心照不宣的的没有提沈老国公,因着当时老国公死的时候并不光彩。应儿后来进来以后才听秋知提过,老国公是马上风,死在了沈璋序的媳妇肚皮上,据说大太太还因此呕了血。后来大少奶奶被禁足在后院,这件事倒是一点风声都没有透出来,没两年大少奶奶也跟着去了,不过是自戕还是他杀就另论了。
老太太拄着拐杖起来,秋知离得近就上前搀扶,“序儿离家四年,还给他混账老子守了三年的孝,在外头肯定吃了很多苦,这次回来大家正好一起参谋参谋给他找个知冷知热的媳妇。”
三太太笑说,“哎哟,我哪儿敢做老太太和大太太的主儿啊。”
大太太轻摆团扇,跟着老太太一起站起来,“贫嘴的丫头,一会儿多吃点堵你的嘴。”
众人又说说笑笑移步正厅。
约莫过了一个时辰,门子那边有人传话说,爷回来了爷回来了。应儿扶着老太太和大太太率先离座都往门口走了几步,众人才站起来,望过去,那边廊子里,一个小厮在前面引路,那抹绛紫的身影走的挺拔,叫人一眼就看到,后面还跟着两个带刀侍卫,不时就听到几道错杂的脚步声响起,后面跟着的步伐矫健,一路响到了面前。
大太太呼号起来,“儿啊我的儿啊!”
沈璋序扶了一把大太太,叫了声“母亲”,应儿站在前面一点,这才看到,来人身长九尺,着绛紫色官服,头悬七梁冠,玉带上挂着金鱼袋,一双狭长的丹凤眼,眼神凛冽桀骜,两弯眉浑如刷漆,黑眸锐利深邃,看人不怒自威。此时见了老太太和大太太,嘴角轻勾,作了个揖,“祖母、母亲,孩儿不孝。”
众人劝着大太太,又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沈璋序拍了拍大太太的手,说母亲别哭,又上前扶住老太太,抬头便和应儿对视上,原来是一位素衣白裳的小娇娘,应儿低头后退,感到头顶那道视线收了回去,跟秋知走在了后面。
沈璋序扶着老太太两人在首带着众人往宴厅走,老太太问平了什么乱,沈璋序声线清冽低沉,“是一次民变,带头的叫王守,官府暴敛财税,他在浙江、江苏一带利用摩尼教带动那些贫民还有贩卖私盐的发动起义,我去的时候,已经攻克睦。”
“好孩子,可有受伤?”
“好着呢,祖母你放心。”沈璋序笑了笑,又道,“我已向朝廷上书撤销应奉局,花石纲,但王守等人还未伏法,圣上体恤,此间回来也是临危受命,最多呆个半月左右再去上任,战事还未平,随时都有可能再动身。”老太太连道三个好。
大太太掖着泪,“呆个半月又要走?”老太太说,“你娘盼了你四年,这半月就好好在家里给你娘尽尽孝心吧。”
应该是沈璋序的贴身小厮,叫十七的,笑嘻嘻的上前一步说,“这次回来,我们爷给老太太、大太太还有其他几位老爷太太少爷小姐都带了礼物,这会儿已经分到了各房去。我们爷不在,多亏了几位太太相互照应着。”
三太太在后面和二太太搀着大太太,“好孩子是,说什么照不照应的,都是一家人。”
沈璋序像是突然想起什么,停下脚步,众人跟着停下来,不明所以,他转过头巡视了后面的人一圈,似笑非笑的神情,“对了,我这次回来,还未跟二叔、三叔他们见过礼,他们人呢?”
二太太支支吾吾的说不出个所以然,三太太打了个圆场,说,“你这次回来的突然,你三叔被上级外派做事去了,等他回来你们叔侄好好聊聊。至于你二叔嘛,你也知道他向来不归家的,你二婶也是向来不敢过问的,就别为难你二婶了。”
沈璋序“哦”了一声,倒也没再说什么了。仿佛就只是寻常的问候一般。
“那两个孽障不回来也罢。此次回来正好把你的婚事办了,你老子的丁忧期也过了,过去的事就过去了,人还得往前看。”老太太结束了这个突如其来的话题,拍拍沈璋序扶着她的手,开启了另一个突如其来的话题,沈璋序没应是也没应不是,只说,“如今我刚上任,免不得东征西战的,娶妻不方便。”
老太太听出他话里的厌烦,“你言语间对娶妻仿佛有些厌烦之意,难不成你打算这辈子都不娶妻了?”
“孙儿不敢,只是此时江浙一带事务繁忙,孙儿无心旁的。”
老太太叹息一声,“也罢,今天先不说这个了,先用饭吧。”
伺候完老太太,秋知和应儿正要出去的时候,老太太在里间叫住他们,“秋知,应儿。”
两人对视一眼,应道,“欸,老太太。”折回身去,将老太太扶到榻上坐着,应儿问,“老太太是要喝茶水吗?”来太太摆摆手,说,”谁在序儿那儿伺候?“
秋知说,“先前我在老太太外院挑了两个机灵的丫头过去,叫知画和知书的。后面大太太觉得不够又把自己贴身丫头琴声和鹤鸣送过去了。”
“应儿你觉得这几个丫头挑两个给序儿作通房如何?”
应儿头皮一紧,跟被班主任点名一样,想了想说,“大太太身边教出来的姐姐肯定是挑不出毛病的,咱们外院的那两个丫头我也见过,都是清秀可人的,两者都好,就看咱爷喜欢哪位了。”
“秋知你说呢?”
“论样貌品行肯定是琴声和鹤鸣好,既然老太太问肯定也是尊重咱爷的心意,既然这样不如顺其自然就好。”老太太揉了揉额头,“我这孙儿什么都好,就是心思太重,我瞧着他哪个都不喜欢,这才令我头疼。”秋知顺手开始给老太太按头,“老太太且放宽心吧。”
“你两过去看看吧,我自歇息就好。”
这位爷便是府中现在的主人,沈璋序,因着太过年轻的原故,府里皆称爷,而非老爷。细算起来这位爷自沈老国公去世之后回了一趟家,应儿也未曾见过,此后四年皆在外头,如今才三十起复便是节度使,前途自是不可限量。
“方才去清点了库房,这会儿才有空回去歇息一下,那我与你一道去收拾吧,正好库房的东西刚清点出来,可以给爷添上一点新物件。"应儿走到她近前来,秋知见她两腮微粉,打趣她,”也不急这一时半会儿的,你先歇会儿,瞧你这累的。”
这是谢应澜来这里的第四年,四年前她还是一家五百强企业的社畜一枚,有一天睁开眼就来到了这里,夜里的时候也叹造化弄人。这“应儿”在她来之前还是个痴儿,磕了下脑袋,可能是命不该绝,竟让她借尸还魂了去。
她也曾想找找回去的法子,但试过找和尚算命,她问人家看起来有什么不同,那个和尚笑而不语,直接无视了他。又喜欢盘桓在井边、湖边,一些穿越女会有机缘的地方,但连着落了几次水,谢母觉得她虽大病一场智力恢复,但行为举止更惊世骇俗,怪异非常。休养期间,应儿又意外打听到,以前也曾有位女子喜欢找水边到处寻短见,好几次被人救了上来,嘴里叨叨着,要回去,众人惊骇,以为鬼神,次数多了,称之异端,沉塘了。应儿大惊失色,后不敢再行止非常,整理心情认真生活了起来。
后来谢母找人塞了些银子让她进府做了洒扫丫鬟,每月二两银子,也是个包吃包住的铁饭碗了,这边的领导,也就是老太太,是个慈眉善目的主子,日子也算宽裕。
二人相携,到了东屋开始打扫,应儿又酌情添置了黄花梨镶瘿木束腰长方香几,天青色汝瓷花瓶,黄花梨镶嵌顶箱大柜,绿紫檀木嵌绿石罗汉床,紫檀镶绿云石屏风。因着是夏日,又换上了透气的纱幔,熏上了香篆。这才到老太太那儿回话。
还在廊上就听到老太太中气十足的笑声,原是叫了大太太、二太太还有三太太打马吊牌,瞧着应儿来了,闹着不打了,“好了好了,今天就到这里了,一会儿你们爷就回来了,都去收拾收拾了。”应儿和秋知两人上前回话,“老太太,都收拾好了。”老太太虽七十多了,脸上虽布满皱纹,但眼神依旧炯炯有神、面色红润,夏日里太热了她旁边放了一大盆冰块,现已化成了水,秋知招手叫了小丫鬟撤了去,哄道,“老太太,这会儿太阳已经下山了,正好冰都化成水了,我叫小丫鬟把冰撤了去。”那几个太太打趣,“怪不得说老太太这两个丫鬟是老太太的内务总管呢。”
应儿笑着,“几位太太行行好,我们两个小丫鬟可不敢在老太太面前摆谱。”大太太跟着笑了笑,又问,“序儿的屋子收拾出来了?”应儿说,“回太太话,收拾出来了,正好今天盘点库房,又在库房里给爷添置了些柜子、屏风、花瓶这些物件儿,又熏上了驱蚊的香篆,爷回来就能睡个安心觉。”大太太点点头,“你办事我自是放心的。”应儿笑了笑。
三太太性格直爽,话匣子提到这里,夸赞道,“大嫂也是苦尽甘来了,大爷丁忧三年,如今起复便立功从一品,咱们国公府的家门是撑住了。”二太太点头称是。大家都心照不宣的的没有提沈老国公,因着当时老国公死的时候并不光彩。应儿后来进来以后才听秋知提过,老国公是马上风,死在了沈璋序的媳妇肚皮上,据说大太太还因此呕了血。后来大少奶奶被禁足在后院,这件事倒是一点风声都没有透出来,没两年大少奶奶也跟着去了,不过是自戕还是他杀就另论了。
老太太拄着拐杖起来,秋知离得近就上前搀扶,“序儿离家四年,还给他混账老子守了三年的孝,在外头肯定吃了很多苦,这次回来大家正好一起参谋参谋给他找个知冷知热的媳妇。”
三太太笑说,“哎哟,我哪儿敢做老太太和大太太的主儿啊。”
大太太轻摆团扇,跟着老太太一起站起来,“贫嘴的丫头,一会儿多吃点堵你的嘴。”
众人又说说笑笑移步正厅。
约莫过了一个时辰,门子那边有人传话说,爷回来了爷回来了。应儿扶着老太太和大太太率先离座都往门口走了几步,众人才站起来,望过去,那边廊子里,一个小厮在前面引路,那抹绛紫的身影走的挺拔,叫人一眼就看到,后面还跟着两个带刀侍卫,不时就听到几道错杂的脚步声响起,后面跟着的步伐矫健,一路响到了面前。
大太太呼号起来,“儿啊我的儿啊!”
沈璋序扶了一把大太太,叫了声“母亲”,应儿站在前面一点,这才看到,来人身长九尺,着绛紫色官服,头悬七梁冠,玉带上挂着金鱼袋,一双狭长的丹凤眼,眼神凛冽桀骜,两弯眉浑如刷漆,黑眸锐利深邃,看人不怒自威。此时见了老太太和大太太,嘴角轻勾,作了个揖,“祖母、母亲,孩儿不孝。”
众人劝着大太太,又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沈璋序拍了拍大太太的手,说母亲别哭,又上前扶住老太太,抬头便和应儿对视上,原来是一位素衣白裳的小娇娘,应儿低头后退,感到头顶那道视线收了回去,跟秋知走在了后面。
沈璋序扶着老太太两人在首带着众人往宴厅走,老太太问平了什么乱,沈璋序声线清冽低沉,“是一次民变,带头的叫王守,官府暴敛财税,他在浙江、江苏一带利用摩尼教带动那些贫民还有贩卖私盐的发动起义,我去的时候,已经攻克睦。”
“好孩子,可有受伤?”
“好着呢,祖母你放心。”沈璋序笑了笑,又道,“我已向朝廷上书撤销应奉局,花石纲,但王守等人还未伏法,圣上体恤,此间回来也是临危受命,最多呆个半月左右再去上任,战事还未平,随时都有可能再动身。”老太太连道三个好。
大太太掖着泪,“呆个半月又要走?”老太太说,“你娘盼了你四年,这半月就好好在家里给你娘尽尽孝心吧。”
应该是沈璋序的贴身小厮,叫十七的,笑嘻嘻的上前一步说,“这次回来,我们爷给老太太、大太太还有其他几位老爷太太少爷小姐都带了礼物,这会儿已经分到了各房去。我们爷不在,多亏了几位太太相互照应着。”
三太太在后面和二太太搀着大太太,“好孩子是,说什么照不照应的,都是一家人。”
沈璋序像是突然想起什么,停下脚步,众人跟着停下来,不明所以,他转过头巡视了后面的人一圈,似笑非笑的神情,“对了,我这次回来,还未跟二叔、三叔他们见过礼,他们人呢?”
二太太支支吾吾的说不出个所以然,三太太打了个圆场,说,“你这次回来的突然,你三叔被上级外派做事去了,等他回来你们叔侄好好聊聊。至于你二叔嘛,你也知道他向来不归家的,你二婶也是向来不敢过问的,就别为难你二婶了。”
沈璋序“哦”了一声,倒也没再说什么了。仿佛就只是寻常的问候一般。
“那两个孽障不回来也罢。此次回来正好把你的婚事办了,你老子的丁忧期也过了,过去的事就过去了,人还得往前看。”老太太结束了这个突如其来的话题,拍拍沈璋序扶着她的手,开启了另一个突如其来的话题,沈璋序没应是也没应不是,只说,“如今我刚上任,免不得东征西战的,娶妻不方便。”
老太太听出他话里的厌烦,“你言语间对娶妻仿佛有些厌烦之意,难不成你打算这辈子都不娶妻了?”
“孙儿不敢,只是此时江浙一带事务繁忙,孙儿无心旁的。”
老太太叹息一声,“也罢,今天先不说这个了,先用饭吧。”
伺候完老太太,秋知和应儿正要出去的时候,老太太在里间叫住他们,“秋知,应儿。”
两人对视一眼,应道,“欸,老太太。”折回身去,将老太太扶到榻上坐着,应儿问,“老太太是要喝茶水吗?”来太太摆摆手,说,”谁在序儿那儿伺候?“
秋知说,“先前我在老太太外院挑了两个机灵的丫头过去,叫知画和知书的。后面大太太觉得不够又把自己贴身丫头琴声和鹤鸣送过去了。”
“应儿你觉得这几个丫头挑两个给序儿作通房如何?”
应儿头皮一紧,跟被班主任点名一样,想了想说,“大太太身边教出来的姐姐肯定是挑不出毛病的,咱们外院的那两个丫头我也见过,都是清秀可人的,两者都好,就看咱爷喜欢哪位了。”
“秋知你说呢?”
“论样貌品行肯定是琴声和鹤鸣好,既然老太太问肯定也是尊重咱爷的心意,既然这样不如顺其自然就好。”老太太揉了揉额头,“我这孙儿什么都好,就是心思太重,我瞧着他哪个都不喜欢,这才令我头疼。”秋知顺手开始给老太太按头,“老太太且放宽心吧。”
“你两过去看看吧,我自歇息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