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和二十一年,岁末,大寒。青州永州地处横山之北,遭遇了这场百年难遇的大雪灾。
大雪绵绵不断下了整整四月,青州境内随处可见倒塌的房屋与尸骨,当地官员记载:十户存一,饥寒交迫,人相食。青州知府公文加急送至京城,朝堂震动,成元帝因着此事嘴角磨出几个血泡,可无论他如何明示暗示,朝堂之上也只有那人主动请缨——林道,清流季家季恒的女婿,时任工部都水司郎中。
清流季家立世已有百年,辅佐大梁三代君主,朝中大臣多是季恒的门生,不过季大人倒是和这些门生撇得清,似是并无联系,不过成元帝私下却多次为此事发愁,甚至在醉酒后说出“这朝堂已是季恒的一言堂了吗!”,有眼线将消息传了出去,季大人没多久提出想要致仕,成元帝迫于朝堂的压力婉拒了,不过明眼人都看出成元帝的不喜。
林道先行带了部分粮食去青州,户部哭穷只能拿出百两银子用于赈灾,京城中不少富贵人家带头募捐,筹得粮食五百石。直至到了青州梓县,林道惊觉公文之中所言较为含蓄,青州梓县原有人口数十万,经此雪灾后,人口不足三万,粮草不够,路旁皆可见累累白骨,大多小孩骨架,瘆人无比。
其中青州梓县的受灾情况最为严重,唯一好过一点的地方便是这梓县官驿,就连知府、县衙,也因积雪过厚而坍塌。林道选择到梓县还有一个缘由,见见老熟人。
官驿此处聚了不少流民,面黄肌瘦,衣物勉强能遮挡住皮肤,可却受不住凌冽的寒风,裸露的手脚早已开始泛紫。当地早已开放粮仓,可余粮不足,就近县也受了不同程度的雪灾,自顾不暇,分不出多少余粮。如今林道带了百余石粮食过来,可算是解决梓县县令的燃眉之急。
往日赈灾都是在官驿,今日却有些不同,不少流民被驱逐出去,竟连门口都不能待。流民们等了一会,来了一架豪华的马车。一声有力的马嘶声将人们的目光引去,那是两匹身材高大的上品踏雪乌骓,与这雪景形成巨大的反差,车架全部采用千年金丝楠木制作,牟钉均用黄金包裹。马车速度不快,以至于周边的人都能感受到马车内火炉散发出的热气,丝绸帐幔,香气扑鼻。
不少流民眼神对视,想要出手,可马车后跟了四列精兵,各个手持尖锐,一脸肃穆。权衡之下,流民不敢再心下异动,只能呆呆看着马车驶进官驿。随后驿站的门被重重关闭。
青州的县令周令安早已在驿站内等候,在众多注视下,一只芊芊素手轻拂丝绸帐幔,露出一张面容姣好的脸庞,女子整理了一下身上的暗色狐裘,下马车侍候。众人震惊不已,此番穿着,竟还不是王家夫人?这女子身上的狐裘,可值一般平民两三年的口粮!
一只秋香色缀着东珠的绣花鞋踩到车门边,众人心知这才是王家夫人,身着蓝绡翠纹裙,披着一身纯白的狐裘,白狐难得,做成这一身白狐裘更是千金难寻,妇人的年龄不大,却带着一丝少女未有的妩媚,媚眼如丝,发髻上还簪着一根玉簪,众人只敢大致的看一眼,随后急忙低下头,不敢再冒犯。
“夫人,您请。”周县令率先朝着这名夫人开口,
王家夫人宋氏看了看周县令,眼中闪过一抹赞赏,这县令,倒是还挺会做人的!
周县令径直带着王家夫人去了驿站的上房,即便是奉帝王之命前来救灾的钦差大臣林大人,也不及这般待遇。屋里早就烧着上好的银丝碳,不起一点烟气,整个房间早已被哄得暖暖的,进门之后的王家夫人甚至解开了狐裘。
周县令恭敬的道:“夫人,如今青州大雪,道路崎岖,您先在这驿站住下,过几日天气好转,我再派人送您出梓县。”得了王家夫人的首肯,周县令这才走了出去。整个朝中谁人不知王华,年纪轻轻进入内阁,颇受重用,成元帝对他十分信任,抉择不定的事务都会过问他寻求意见。如今他的夫人王宋氏到了青州,他怎么也不敢得罪这尊大佛!
琴意将这房间探查个彻底,还行,这县令是下了苦功夫的,夫人的喜好摸得一清二楚,桌上的茶是夫人喝惯的龙井。见着琴意探查一番后并无不妥,王家夫人这才准备坐下,不过琴意细心地垫了一张蜀锦帕,宋氏脸上才有了些许笑意。
宋氏刚喝了一口茶,还没来得及放下茶杯,棋珉一时着急敲门之后就闯了进来,宋氏眯了眯眼,这是她生气时惯有的表情,却在听见棋珉的话后瞬间变晴,“夫人,府中传来消息,小姐无事了!”
听见这个消息,宋氏激动地站了起来,“可是真的?”棋珉递上书信,宋氏有些颤抖地拆开,看见书信内容之后,一颗心才落了下去。
宋氏此番从京城来到这偏远的青州,是为了她那体弱多病的女儿——王姝。王姝自幼体弱,宋氏为此跑了不少地方,后因一次意外得到一名高僧指点来到这青州白马寺,说来也巧,自王姝两岁那年在白马寺求了一张平安符,王姝健康地长到十四岁,若非此次平安符意外掉落,王姝突发旧疾,药石难医,宋氏也不会跑上这趟。
王大人不赞成宋氏跑这一趟,可架不住宋氏执拗,高僧曾言:心诚则灵。宋氏认为若不自己去,则是没有诚意。这不,她前脚才出了白马寺,后脚王姝平安的消息就已传来,这次,可得好好保管这平安符!
只是这信看到末尾,宋氏的脸色又变了变,她揉了揉眉心,一脸倦意。想着不管,脑海中却浮现出王姝执拗的眼神,还真是像她!无可奈何,宋氏淡淡地开口:“派一队人去把王婉接过来。”听见这话,琴意的呆愣都没藏住,宋氏许久没听见回应,睁开眼,琴意这才恍过神,应了句“是”,转身出门。
棋珉眼尖,看见了放在一旁的书信末端:娘,此次可否能将婉儿一同接回!她瞬间明白了宋氏的纠结,起身为宋氏按摩头部。头上传来舒适的按摩,宋氏闭上了眼睛,她这几个丫鬟中,最会看脸色的便是棋珉,奔波了整日,她也已然乏了。
宋氏与王华共育有两女一子,长女王姝,自小病弱,却也得宋氏宠爱,无忧无虑的长大;次女王婉,生产时宋氏难产,本就不喜,高僧曾言此女“天不佑之,时不合也,花被风折,人在海底①”,宋氏索性直接将王婉寄养在白马寺,外言王婉命道弱,须养在福源深厚之地;幼子王昀,今十岁,为王家嫡子,性谦和,颇有其父年少风范。
整天奔波不已,在这舒缓的按摩中,宋氏慢慢开始犯困,棋珉伺候着宋氏入睡,却在出门时与琴意撞了满怀。棋珉拉住一脸急色的琴意,小声道:“夫人已睡下了,不可去打扰。”
“二小姐病重,”琴意一脸急色,“如今已有些迷糊!怕是……”琴意神色焦急,有些话没能说出口,棋珉思考一番,还是打开房门唤醒宋氏。不管王婉如何不受宠,可她仍旧是王家嫡出的小姐,若因她们未及时通报失了性命,则是她们之过,便是无错,便是夫人相护,可碍于王家的面子,她们只能被发卖出府。
宋氏虽已嫁为人妇,却有严重的起床气!她发了好大一通火,知道王婉病重后,不急不慢地让琴意带去一个府医,好好给王婉看看,又吩咐棋珉告知周县令,自己不日便将离开,留下一队人马照顾王婉,拜托周县令也好好照顾王婉,等其病愈后送回京城。
这是,要留王婉一人在此处了!棋珉本想开口劝阻,可看着宋氏的神情,到嘴边的话她又咽了下去。主子的决定自有她的道理,下人做好下人的本分足以。
过了两日,周县令带着衙役与侍卫一同将官道上的雪清扫干净,宋氏就带着琴意与棋珉一同回了京城,临走之前,并未去见王婉,只留下一个府医和一个嬷嬷照看王婉,并让她修养好之后再回京。
宋氏离开后不久便是岁除。
岁除是一年的最后一天。
若是往年,梓县一定热闹极了。
无论是平民还是官员,大家都会在天不亮时就换门神,钉桃符;曾有诗人曰:“秉烛题桃符,登梯挂钟馗。”②
接着,士庶家不以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岁秽,净庭户。③
忙碌完之后,男子可外出打锤丸③以球仗击球入穴的运动,女眷则是继续洗涮烹煮,此时的街上已经开始热闹起来,梓县向来有用击鼓驱逐“疫疬之鬼”的传统,大街上已摆出不少鼓,有调皮的小孩拿着鼓槌胡乱的敲击,却被大人们赶走,一片欢声笑语。
此时的白马寺也渐渐热闹起来,不少人都会来寺庙里上香,读书人祈愿中举、闺阁小姐祈愿有个好姻缘、妇人祈愿多子、百姓们祈愿下一年有个好收成……
热闹一直延续到入夜,遇夜时祭祀祖宗,备迎神香花供佛,以祈新岁之安。寻常人家常以年糕、三牲饭菜以及三茶五酒奉祀。
吃完年夜饭,梓县又恢复热闹,走入庭院与街巷燃放爆竹,红映霄汉、声震如雷,王婉即便没出过白马寺也能想象得出今日的热闹。除夕彻夜载歌载舞,一直欢乐到正月初一的天明,此为“守岁”。
到了元日,家家户户都得饮屠苏酒,为防疾去病,祈求新年健康。
不过这些王婉都没什么关系,她住在白马寺的偏院中,便是如此重大的节日,王氏族人也不会将她带出寺庙,若是有人记得便会差人来给她送上一碗吃食,若是无人记得就罢了。
对王婉来说,节日与否在她这没有区别。
不过今年确实是冷清得过分,王婉感觉自己的喉咙如同火燎一般,艰难地唤了声“香儿”,却久久无人应答,她只能强撑着身子下床,一口喝完茶具里仅剩的一口茶水。
李嬷嬷听见动静进来,瞧见王婉如此模样,急忙将她扶上床,又赶紧将窗户关上,脸上的不满并未加以遮掩,“二姑娘,您就别折腾了!今日是岁除,也让下人们好好休息一番!”
李嬷嬷并未添水,随后关上房门,脚步声逐渐远去。
王婉有些心生绝望。
不久后,另一道更轻的脚步声慢慢靠近,来人轻轻地推开房门,见四下无人,立刻进入房间轻轻将房门关上。
王婉听见动静小心地探出头,却看见一张熟悉的面孔。
来者是个小和尚,他生得不高,模样看起来比王婉还要小上几分,一双眸子透亮,只不过今日那眸子里却盛满担忧。
“阿婉,”无尘小声地唤了声王婉,见王婉探出头,心下才安定几分。
“无尘,”王婉刚开口唤了小和尚的名字,就发现自己声音粗糙难听,无尘此刻也发觉了,
“阿婉,你先别说话,你要喝水吗?”
王婉重重地点了点头,无尘拿着茶具,轻声安抚:“阿婉,你等一等,我马上给你打些水来!”
王婉没等多久,无尘将茶具装得满满的,王婉顾不上族人教导的小姐姿态,喝了约莫一多半的水,才将喉咙的灼烧感压下。
“无尘,谢谢你了!”王婉满脸感激。
无尘笑着摆摆手,“阿婉,你太客气了!”
“今日你怎么会过来?”一般岁除,白马寺都忙得不行,今日无尘怎么会有空过来?
“唉,”无尘叹了口气,“阿婉你有所不知,这雪太大了,百姓们没吃没住,听说还有易子而食的!道路两旁到处都是人的尸骨,哪还有人来寺庙啊!”
听得无尘说,王婉渐渐皱起眉,她成日被困在白马寺,竟不知道这外头已成了这副模样!
“无尘,你可有看见景舟?”
景舟、王婉、无尘三人年纪相仿,景舟家在白马寺外住着,平日里三人关系极好,这突来雪灾,也不知景舟在外过得如何。
听闻此话,无尘脸上的担忧又渐渐浮现,“下雪之后,我便再也没看见景舟了!”
不过他又马上宽慰王婉,“李婶对景舟那般好,想来他们应当无事!”无尘眼中有些许羡慕,不过他掩饰得很好。
“希望如此吧。”
王婉生了病,怕将病气过给无尘,急忙催着无尘离开,无尘也不敢在王婉这里待久了,只是王婉没注意到,无尘走路有些跛,嘴唇有些泛白,像是在极力隐瞒什么疼痛。
大雪绵绵不断下了整整四月,青州境内随处可见倒塌的房屋与尸骨,当地官员记载:十户存一,饥寒交迫,人相食。青州知府公文加急送至京城,朝堂震动,成元帝因着此事嘴角磨出几个血泡,可无论他如何明示暗示,朝堂之上也只有那人主动请缨——林道,清流季家季恒的女婿,时任工部都水司郎中。
清流季家立世已有百年,辅佐大梁三代君主,朝中大臣多是季恒的门生,不过季大人倒是和这些门生撇得清,似是并无联系,不过成元帝私下却多次为此事发愁,甚至在醉酒后说出“这朝堂已是季恒的一言堂了吗!”,有眼线将消息传了出去,季大人没多久提出想要致仕,成元帝迫于朝堂的压力婉拒了,不过明眼人都看出成元帝的不喜。
林道先行带了部分粮食去青州,户部哭穷只能拿出百两银子用于赈灾,京城中不少富贵人家带头募捐,筹得粮食五百石。直至到了青州梓县,林道惊觉公文之中所言较为含蓄,青州梓县原有人口数十万,经此雪灾后,人口不足三万,粮草不够,路旁皆可见累累白骨,大多小孩骨架,瘆人无比。
其中青州梓县的受灾情况最为严重,唯一好过一点的地方便是这梓县官驿,就连知府、县衙,也因积雪过厚而坍塌。林道选择到梓县还有一个缘由,见见老熟人。
官驿此处聚了不少流民,面黄肌瘦,衣物勉强能遮挡住皮肤,可却受不住凌冽的寒风,裸露的手脚早已开始泛紫。当地早已开放粮仓,可余粮不足,就近县也受了不同程度的雪灾,自顾不暇,分不出多少余粮。如今林道带了百余石粮食过来,可算是解决梓县县令的燃眉之急。
往日赈灾都是在官驿,今日却有些不同,不少流民被驱逐出去,竟连门口都不能待。流民们等了一会,来了一架豪华的马车。一声有力的马嘶声将人们的目光引去,那是两匹身材高大的上品踏雪乌骓,与这雪景形成巨大的反差,车架全部采用千年金丝楠木制作,牟钉均用黄金包裹。马车速度不快,以至于周边的人都能感受到马车内火炉散发出的热气,丝绸帐幔,香气扑鼻。
不少流民眼神对视,想要出手,可马车后跟了四列精兵,各个手持尖锐,一脸肃穆。权衡之下,流民不敢再心下异动,只能呆呆看着马车驶进官驿。随后驿站的门被重重关闭。
青州的县令周令安早已在驿站内等候,在众多注视下,一只芊芊素手轻拂丝绸帐幔,露出一张面容姣好的脸庞,女子整理了一下身上的暗色狐裘,下马车侍候。众人震惊不已,此番穿着,竟还不是王家夫人?这女子身上的狐裘,可值一般平民两三年的口粮!
一只秋香色缀着东珠的绣花鞋踩到车门边,众人心知这才是王家夫人,身着蓝绡翠纹裙,披着一身纯白的狐裘,白狐难得,做成这一身白狐裘更是千金难寻,妇人的年龄不大,却带着一丝少女未有的妩媚,媚眼如丝,发髻上还簪着一根玉簪,众人只敢大致的看一眼,随后急忙低下头,不敢再冒犯。
“夫人,您请。”周县令率先朝着这名夫人开口,
王家夫人宋氏看了看周县令,眼中闪过一抹赞赏,这县令,倒是还挺会做人的!
周县令径直带着王家夫人去了驿站的上房,即便是奉帝王之命前来救灾的钦差大臣林大人,也不及这般待遇。屋里早就烧着上好的银丝碳,不起一点烟气,整个房间早已被哄得暖暖的,进门之后的王家夫人甚至解开了狐裘。
周县令恭敬的道:“夫人,如今青州大雪,道路崎岖,您先在这驿站住下,过几日天气好转,我再派人送您出梓县。”得了王家夫人的首肯,周县令这才走了出去。整个朝中谁人不知王华,年纪轻轻进入内阁,颇受重用,成元帝对他十分信任,抉择不定的事务都会过问他寻求意见。如今他的夫人王宋氏到了青州,他怎么也不敢得罪这尊大佛!
琴意将这房间探查个彻底,还行,这县令是下了苦功夫的,夫人的喜好摸得一清二楚,桌上的茶是夫人喝惯的龙井。见着琴意探查一番后并无不妥,王家夫人这才准备坐下,不过琴意细心地垫了一张蜀锦帕,宋氏脸上才有了些许笑意。
宋氏刚喝了一口茶,还没来得及放下茶杯,棋珉一时着急敲门之后就闯了进来,宋氏眯了眯眼,这是她生气时惯有的表情,却在听见棋珉的话后瞬间变晴,“夫人,府中传来消息,小姐无事了!”
听见这个消息,宋氏激动地站了起来,“可是真的?”棋珉递上书信,宋氏有些颤抖地拆开,看见书信内容之后,一颗心才落了下去。
宋氏此番从京城来到这偏远的青州,是为了她那体弱多病的女儿——王姝。王姝自幼体弱,宋氏为此跑了不少地方,后因一次意外得到一名高僧指点来到这青州白马寺,说来也巧,自王姝两岁那年在白马寺求了一张平安符,王姝健康地长到十四岁,若非此次平安符意外掉落,王姝突发旧疾,药石难医,宋氏也不会跑上这趟。
王大人不赞成宋氏跑这一趟,可架不住宋氏执拗,高僧曾言:心诚则灵。宋氏认为若不自己去,则是没有诚意。这不,她前脚才出了白马寺,后脚王姝平安的消息就已传来,这次,可得好好保管这平安符!
只是这信看到末尾,宋氏的脸色又变了变,她揉了揉眉心,一脸倦意。想着不管,脑海中却浮现出王姝执拗的眼神,还真是像她!无可奈何,宋氏淡淡地开口:“派一队人去把王婉接过来。”听见这话,琴意的呆愣都没藏住,宋氏许久没听见回应,睁开眼,琴意这才恍过神,应了句“是”,转身出门。
棋珉眼尖,看见了放在一旁的书信末端:娘,此次可否能将婉儿一同接回!她瞬间明白了宋氏的纠结,起身为宋氏按摩头部。头上传来舒适的按摩,宋氏闭上了眼睛,她这几个丫鬟中,最会看脸色的便是棋珉,奔波了整日,她也已然乏了。
宋氏与王华共育有两女一子,长女王姝,自小病弱,却也得宋氏宠爱,无忧无虑的长大;次女王婉,生产时宋氏难产,本就不喜,高僧曾言此女“天不佑之,时不合也,花被风折,人在海底①”,宋氏索性直接将王婉寄养在白马寺,外言王婉命道弱,须养在福源深厚之地;幼子王昀,今十岁,为王家嫡子,性谦和,颇有其父年少风范。
整天奔波不已,在这舒缓的按摩中,宋氏慢慢开始犯困,棋珉伺候着宋氏入睡,却在出门时与琴意撞了满怀。棋珉拉住一脸急色的琴意,小声道:“夫人已睡下了,不可去打扰。”
“二小姐病重,”琴意一脸急色,“如今已有些迷糊!怕是……”琴意神色焦急,有些话没能说出口,棋珉思考一番,还是打开房门唤醒宋氏。不管王婉如何不受宠,可她仍旧是王家嫡出的小姐,若因她们未及时通报失了性命,则是她们之过,便是无错,便是夫人相护,可碍于王家的面子,她们只能被发卖出府。
宋氏虽已嫁为人妇,却有严重的起床气!她发了好大一通火,知道王婉病重后,不急不慢地让琴意带去一个府医,好好给王婉看看,又吩咐棋珉告知周县令,自己不日便将离开,留下一队人马照顾王婉,拜托周县令也好好照顾王婉,等其病愈后送回京城。
这是,要留王婉一人在此处了!棋珉本想开口劝阻,可看着宋氏的神情,到嘴边的话她又咽了下去。主子的决定自有她的道理,下人做好下人的本分足以。
过了两日,周县令带着衙役与侍卫一同将官道上的雪清扫干净,宋氏就带着琴意与棋珉一同回了京城,临走之前,并未去见王婉,只留下一个府医和一个嬷嬷照看王婉,并让她修养好之后再回京。
宋氏离开后不久便是岁除。
岁除是一年的最后一天。
若是往年,梓县一定热闹极了。
无论是平民还是官员,大家都会在天不亮时就换门神,钉桃符;曾有诗人曰:“秉烛题桃符,登梯挂钟馗。”②
接着,士庶家不以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岁秽,净庭户。③
忙碌完之后,男子可外出打锤丸③以球仗击球入穴的运动,女眷则是继续洗涮烹煮,此时的街上已经开始热闹起来,梓县向来有用击鼓驱逐“疫疬之鬼”的传统,大街上已摆出不少鼓,有调皮的小孩拿着鼓槌胡乱的敲击,却被大人们赶走,一片欢声笑语。
此时的白马寺也渐渐热闹起来,不少人都会来寺庙里上香,读书人祈愿中举、闺阁小姐祈愿有个好姻缘、妇人祈愿多子、百姓们祈愿下一年有个好收成……
热闹一直延续到入夜,遇夜时祭祀祖宗,备迎神香花供佛,以祈新岁之安。寻常人家常以年糕、三牲饭菜以及三茶五酒奉祀。
吃完年夜饭,梓县又恢复热闹,走入庭院与街巷燃放爆竹,红映霄汉、声震如雷,王婉即便没出过白马寺也能想象得出今日的热闹。除夕彻夜载歌载舞,一直欢乐到正月初一的天明,此为“守岁”。
到了元日,家家户户都得饮屠苏酒,为防疾去病,祈求新年健康。
不过这些王婉都没什么关系,她住在白马寺的偏院中,便是如此重大的节日,王氏族人也不会将她带出寺庙,若是有人记得便会差人来给她送上一碗吃食,若是无人记得就罢了。
对王婉来说,节日与否在她这没有区别。
不过今年确实是冷清得过分,王婉感觉自己的喉咙如同火燎一般,艰难地唤了声“香儿”,却久久无人应答,她只能强撑着身子下床,一口喝完茶具里仅剩的一口茶水。
李嬷嬷听见动静进来,瞧见王婉如此模样,急忙将她扶上床,又赶紧将窗户关上,脸上的不满并未加以遮掩,“二姑娘,您就别折腾了!今日是岁除,也让下人们好好休息一番!”
李嬷嬷并未添水,随后关上房门,脚步声逐渐远去。
王婉有些心生绝望。
不久后,另一道更轻的脚步声慢慢靠近,来人轻轻地推开房门,见四下无人,立刻进入房间轻轻将房门关上。
王婉听见动静小心地探出头,却看见一张熟悉的面孔。
来者是个小和尚,他生得不高,模样看起来比王婉还要小上几分,一双眸子透亮,只不过今日那眸子里却盛满担忧。
“阿婉,”无尘小声地唤了声王婉,见王婉探出头,心下才安定几分。
“无尘,”王婉刚开口唤了小和尚的名字,就发现自己声音粗糙难听,无尘此刻也发觉了,
“阿婉,你先别说话,你要喝水吗?”
王婉重重地点了点头,无尘拿着茶具,轻声安抚:“阿婉,你等一等,我马上给你打些水来!”
王婉没等多久,无尘将茶具装得满满的,王婉顾不上族人教导的小姐姿态,喝了约莫一多半的水,才将喉咙的灼烧感压下。
“无尘,谢谢你了!”王婉满脸感激。
无尘笑着摆摆手,“阿婉,你太客气了!”
“今日你怎么会过来?”一般岁除,白马寺都忙得不行,今日无尘怎么会有空过来?
“唉,”无尘叹了口气,“阿婉你有所不知,这雪太大了,百姓们没吃没住,听说还有易子而食的!道路两旁到处都是人的尸骨,哪还有人来寺庙啊!”
听得无尘说,王婉渐渐皱起眉,她成日被困在白马寺,竟不知道这外头已成了这副模样!
“无尘,你可有看见景舟?”
景舟、王婉、无尘三人年纪相仿,景舟家在白马寺外住着,平日里三人关系极好,这突来雪灾,也不知景舟在外过得如何。
听闻此话,无尘脸上的担忧又渐渐浮现,“下雪之后,我便再也没看见景舟了!”
不过他又马上宽慰王婉,“李婶对景舟那般好,想来他们应当无事!”无尘眼中有些许羡慕,不过他掩饰得很好。
“希望如此吧。”
王婉生了病,怕将病气过给无尘,急忙催着无尘离开,无尘也不敢在王婉这里待久了,只是王婉没注意到,无尘走路有些跛,嘴唇有些泛白,像是在极力隐瞒什么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