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屋内正在张罗晚饭,林太太看到两人进来便招呼他们坐下。
她接过管家递来的礼品,笑着对季西宁说:“都是自家人了,哪有回自己家还要带礼物的道理?”
林霁抢先回答:“我也说不用,但是她坚持,便随她意了。”
“第一次上门,还是要的。就是不知道这些合不合你们的口味。”季西宁面带礼貌的笑容,说话有些小心翼翼。
“西宁有心了,我们很喜欢。”林太太让管家把礼品放好,便跟着入座,“吃饭吧。”
吃饭期间,两位长辈难免问起什么时候重遇、怎么这么着急结婚、结婚前怎么不跟父母商量、结婚后怎么也不回家之类的问题。
幸好林霁早有准备,一一作答。
“世界杯后台采访中重遇。”
“重遇后发现彼此很喜欢对方,不想再错过。”
“太喜欢她了,非她不可,怕迟一步她被人捷足先登。”
“当时处于奥运周期,我们两人很忙,你们也忙生意上的事情,时间对不上。见过奶奶几次。”
季西宁也不敢一直埋头吃饭,得适时地在他说话停顿间点头微笑以示赞同。所幸二老也没有再追问下去。
林先生:“明天是你外甥女的满月宴,如果你们有空的话也去凑下热闹吧。”
林霁扭头问季西宁:“你明天有空吗?”
“有空。”她忙不迭地点了点头。
“那我们一起去吧。”他回过头对林先生说。
林太太:“那今晚在这住下吧,明天一起出发。”
饭后,林太太把季西宁叫到房间里。她从保险柜中取出一个个红色的首饰盒,一一打开。季西宁定睛一看,原来是金耳环、金手镯、金项链、金戒指和金吊坠五款黄金饰品。
她说:“西宁,知道你们结婚后,我就准备了这些,但林霁那小子一直说忙忙忙没空带你来见我们。他又忙又粗心的,想必也没有准备这些。”
季西宁连忙道:“因为我们结婚比较仓促,所以有些东西可能没办法提前准备。但是他给我彩礼了,够我舅舅在北辰市非核心区买一套二手的两居室。”
“那钱给你舅舅了?”
“对。”
林太太站起来,又取出一张银行卡和一张证明,放在季西宁手心里,“彩礼是给女孩子的一个保障。这本该是婚前给你的,现在婚后给你,加一份证明,这笔钱永远属于你。”
这出乎季西宁的意料之外。她回绝道:“林霁知道我在攒钱还给舅舅,所以才替我一次性给了,那其实已经算是我的彩礼了。我没有嫁妆,他给的那些钱已经太多了,所以这笔钱我无论如何都不能再要了。”
“西宁,”林太太话题一转,“其实你们结婚,我一点都不意外。”
见季西宁愣住,她继续说:“这些年来,他一直将你小时候在琴行的名牌带在身上。我曾一度担心,如果他找不到你,是不是要守着那名牌过一辈子了。所以,刚刚看着他牵着你的手走进来时,我很开心,因为有你,他的人生才更圆满。”
“阿姨......”季西宁眼眶发涩,鼻子微微发红。
重逢后,林霁就一直用行动告诉她:他很在意她,她很重要。她一直以为他被困在过去,却不曾想被过去所束缚的实际上是自己。
林太太笑了,温柔地摸了摸她的头发,“还叫阿姨?”
她仰起脸,小声但坚定地喊了一声:“妈。”
林太太十分动容,伸手将她搂在怀里,哽咽道:“西宁,我的好孩子。”
她紧紧搂住林太太,在心里说:爸爸,妈妈,你们再也不用为我担心了。
另一边,书房内,林家父子二人的气氛稍显严肃。
林先生直入主题,语气严厉:“你不觉得你对待婚姻太草率了吗?闪婚?”
“爸,”林霁不卑不亢,“我从小就喜欢她,这些年来一直在找她。对于我们之间的关系,我思考过无数次,不是冲动下的决定。”
“你们分开了十年。这十年间,你变了,西宁也变了,那你知道她变成什么样子吗?还是你以前喜欢的模样吗?爱是流动的,你不能因为过去的好感而影响现在的判断,这无论对你还是对她都是不公平的。”
“她确实变了,这些年的遭遇使她变得更坚韧更要强,我心疼她,爱惜她,也敬佩她。我很确定,无论是以前的她还是现在的她,我都喜欢。她一直是她。”
两父子争执间,林太太敲了敲门。
“请进。”
林太太推门而入,对林霁说:“西宁一个人难免不自在,你去陪陪她。”
“好。”林霁应了一声,匆匆离开。
林太太关上房门,缓缓走到丈夫身边,“孩子这么久才回来一次,这次还拿了奥运冠军,你一句夸奖都没有,还这么大声说话。”
“我,我这,哎,”林先生叹了口气,“我不是不喜欢西宁,也不是反对他们两个在一起,我只是觉得婚姻大事要慎重再慎重。他们太年轻了,遇到的人和事都太少了,我是担心将来他们会后悔。”
林太太:“你有留意到林霁今晚有什么不同吗?”
林先生不明所以,不解地看着妻子。
“小时候,他便只亲近奶奶,跟我们很是疏离;长大后,他每次回家吃饭,都像是完成任务般带着礼物吃完饭就走,从来不跟我们聊天。训练辛苦吗?最近休息得怎么样?压力是不是很大?这些,我们都不清楚。但是今晚,他牵着西宁进门的时候,我就发现他整个人的状态不一样,包括餐桌上吃饭聊天,我都能感觉到他整个人轻松了许多,话多了,笑容也多了。”
林先生低头沉默不语。
林太太又说:“我们做父母的,也只求孩子开心幸福。既然他们此刻是幸福的,那就足够了。”
林先生被说服了:“明天的满月宴是中午,那我们一家人去南苑酒家喝早茶吧。”
——
季西宁洗澡出来后,看到林霁坐在书桌前。
她顶着湿漉漉的头发,悄悄走到他身后,想吓一下他,却被他先发制人按在椅子上。
他接过她手上的毛巾,一边帮她擦头发,一边问:“无聊吗?”
“不无聊,倒是有些不知所措。”季西宁指了指桌上的东西,“你妈妈给了五金和彩礼。”
手上的动作顿了顿,但他很快恢复正常,俯身取吹风机,“这些本来就该给你的。她给你,你收下便是。”
“可是你已经给过我彩礼了,我现在再收,不就是双份了吗?”她想扭过头说话,却被林霁一下按住。
“坐好,吹头发。”
“诶,你还没回答我呢。”
“那不是彩礼。”
吹风机启动,呼呼作响掩盖了林霁的下一句话。但季西宁通过细小的说话声,配合从镜子中看到的口型,判断出他说的是什么。
“是换你将来自由生活的权利。”
——
第二天,季西宁七点就被林霁叫起来了。
除了在索哈纳的那十几天,她平时上班都没这么早起过。再加上最近几天被林霁拉着做有氧运动,日子过得像倒时差一样,作息早就混乱了。
她坐起来,眼睛还是闭着的,迟钝地换衣服。林霁过来搓了搓她的脸蛋,又捏了捏她的手臂,帮助她尽快清醒。
不到八点,她就坐在南园酒家里。林太太问她想吃什么,她也只是怔怔地说“您点就行,我不挑食”,然后继续发呆。
林霁了解她的口味,给她点了艇仔粥、濑粉和蛋挞。
直到濑粉被端上来,滚烫的米香袭来,她的瞌睡虫自知寡不敌众才灰溜溜地跑掉。
林霁去洗手间了,桌上只有她和林霁的父母三人。她看了一眼濑粉,见两长辈没动筷,便只在桌下搓了搓手,不敢先动筷。
就在这时,林先生动筷了!他拿起勺子往小碗里装了一大碗满满的濑粉。诶,他也喜欢吃濑粉吗?真巧。
正当她在心里默默计划着,打算等林先生装完后就去舀一点时,却见他将那满得快要溢出来的濑粉递到自己面前。
她错愕地抬起头,对上他慈爱的目光。
“记得你小时候很喜欢吃濑粉,小小一个人可以吃一大碗,”他笑了笑,削弱了平日里生人勿进的冷漠气息,“不知道你现在口味有没有变。”
季西宁连忙伸手接住,“谢谢叔......爸,我现在还是很喜欢吃。”
这一幕刚好被从洗手间回来的林霁看到。他看了季西宁一眼,接着看向父亲,父子连心,林先生坐下时也刚好抬头看向他。
视线相触的那一瞬间,两人不言而喻地意识到,有些隔阂消除了,这个家因为这个女孩的到来而变得不一样了。
今日餐桌上的氛围与昨日大不相同。逐渐放松下来的季西宁显露出她平日的性格,叽叽喳喳说个不停,把自己在索哈纳的经历绘声绘色地描述了一遍,尤其是讲到被抢包的那段经历,她更是激动地拍了拍林霁的肩膀。
三人认真听她说着,时不时说上几句,这无形中更加拉进彼此的距离。
现在的他们,已经是真正意义上的一家人了。
喝过早茶,四人来到附近的高尔夫球场。上午九点半的高尔夫球场竟有不少人,这让季西宁感到很惊讶。
“这么早锄地,他们不困吗?”她小声对林霁说。
“早起锄地不晒。”林霁逗她。
林霁父母走在前面,两个年轻人的声音虽小但还是传到他们的耳朵里。二人对望一眼,抿嘴笑了。
季西宁是第一次打高尔夫球。林先生非常有耐心,一遍遍教她怎么挥拍。
林霁在一旁看着,开始阴阳怪气起来:“我第一次来的时候,可没人这么有耐心教我。”
语气酸溜溜的。
林先生没好气地瞥了他一眼,“是谁说不喜欢高尔夫,只喜欢乒乓球的?”
林先生又教了一会,便让季西宁在草地尝试了一下。虽然她打得不好,但林霁的情绪价值拉满。
四人在高尔夫球场待了两个小时,简单冲洗换衣服后去参加满月宴。
“叔叔,婶婶,林霁。”林霁的堂姐林桦迎了过来,视线落在季西宁身上,“这位一定是我的弟妹了,长大了,都快不认得了。”
“堂姐。”季西宁朝她点点头。
林桦比她年长五岁。她小时候见过林桦两三次,但没有深入接触过。
林先生把礼物交给林桦后,四人便入内落座。同桌都是亲戚,大家相互寒暄问候一番后,季西宁想着没有自己啥事了,便拿起勺子喝面前的红豆糖水。
“你们领证了,林霁拿了奥运冠军事业稳定,打算什么时候要孩子呀?”
突然的提问让她不知如何应对,她抬头向林霁投去求助的目光。
她接过管家递来的礼品,笑着对季西宁说:“都是自家人了,哪有回自己家还要带礼物的道理?”
林霁抢先回答:“我也说不用,但是她坚持,便随她意了。”
“第一次上门,还是要的。就是不知道这些合不合你们的口味。”季西宁面带礼貌的笑容,说话有些小心翼翼。
“西宁有心了,我们很喜欢。”林太太让管家把礼品放好,便跟着入座,“吃饭吧。”
吃饭期间,两位长辈难免问起什么时候重遇、怎么这么着急结婚、结婚前怎么不跟父母商量、结婚后怎么也不回家之类的问题。
幸好林霁早有准备,一一作答。
“世界杯后台采访中重遇。”
“重遇后发现彼此很喜欢对方,不想再错过。”
“太喜欢她了,非她不可,怕迟一步她被人捷足先登。”
“当时处于奥运周期,我们两人很忙,你们也忙生意上的事情,时间对不上。见过奶奶几次。”
季西宁也不敢一直埋头吃饭,得适时地在他说话停顿间点头微笑以示赞同。所幸二老也没有再追问下去。
林先生:“明天是你外甥女的满月宴,如果你们有空的话也去凑下热闹吧。”
林霁扭头问季西宁:“你明天有空吗?”
“有空。”她忙不迭地点了点头。
“那我们一起去吧。”他回过头对林先生说。
林太太:“那今晚在这住下吧,明天一起出发。”
饭后,林太太把季西宁叫到房间里。她从保险柜中取出一个个红色的首饰盒,一一打开。季西宁定睛一看,原来是金耳环、金手镯、金项链、金戒指和金吊坠五款黄金饰品。
她说:“西宁,知道你们结婚后,我就准备了这些,但林霁那小子一直说忙忙忙没空带你来见我们。他又忙又粗心的,想必也没有准备这些。”
季西宁连忙道:“因为我们结婚比较仓促,所以有些东西可能没办法提前准备。但是他给我彩礼了,够我舅舅在北辰市非核心区买一套二手的两居室。”
“那钱给你舅舅了?”
“对。”
林太太站起来,又取出一张银行卡和一张证明,放在季西宁手心里,“彩礼是给女孩子的一个保障。这本该是婚前给你的,现在婚后给你,加一份证明,这笔钱永远属于你。”
这出乎季西宁的意料之外。她回绝道:“林霁知道我在攒钱还给舅舅,所以才替我一次性给了,那其实已经算是我的彩礼了。我没有嫁妆,他给的那些钱已经太多了,所以这笔钱我无论如何都不能再要了。”
“西宁,”林太太话题一转,“其实你们结婚,我一点都不意外。”
见季西宁愣住,她继续说:“这些年来,他一直将你小时候在琴行的名牌带在身上。我曾一度担心,如果他找不到你,是不是要守着那名牌过一辈子了。所以,刚刚看着他牵着你的手走进来时,我很开心,因为有你,他的人生才更圆满。”
“阿姨......”季西宁眼眶发涩,鼻子微微发红。
重逢后,林霁就一直用行动告诉她:他很在意她,她很重要。她一直以为他被困在过去,却不曾想被过去所束缚的实际上是自己。
林太太笑了,温柔地摸了摸她的头发,“还叫阿姨?”
她仰起脸,小声但坚定地喊了一声:“妈。”
林太太十分动容,伸手将她搂在怀里,哽咽道:“西宁,我的好孩子。”
她紧紧搂住林太太,在心里说:爸爸,妈妈,你们再也不用为我担心了。
另一边,书房内,林家父子二人的气氛稍显严肃。
林先生直入主题,语气严厉:“你不觉得你对待婚姻太草率了吗?闪婚?”
“爸,”林霁不卑不亢,“我从小就喜欢她,这些年来一直在找她。对于我们之间的关系,我思考过无数次,不是冲动下的决定。”
“你们分开了十年。这十年间,你变了,西宁也变了,那你知道她变成什么样子吗?还是你以前喜欢的模样吗?爱是流动的,你不能因为过去的好感而影响现在的判断,这无论对你还是对她都是不公平的。”
“她确实变了,这些年的遭遇使她变得更坚韧更要强,我心疼她,爱惜她,也敬佩她。我很确定,无论是以前的她还是现在的她,我都喜欢。她一直是她。”
两父子争执间,林太太敲了敲门。
“请进。”
林太太推门而入,对林霁说:“西宁一个人难免不自在,你去陪陪她。”
“好。”林霁应了一声,匆匆离开。
林太太关上房门,缓缓走到丈夫身边,“孩子这么久才回来一次,这次还拿了奥运冠军,你一句夸奖都没有,还这么大声说话。”
“我,我这,哎,”林先生叹了口气,“我不是不喜欢西宁,也不是反对他们两个在一起,我只是觉得婚姻大事要慎重再慎重。他们太年轻了,遇到的人和事都太少了,我是担心将来他们会后悔。”
林太太:“你有留意到林霁今晚有什么不同吗?”
林先生不明所以,不解地看着妻子。
“小时候,他便只亲近奶奶,跟我们很是疏离;长大后,他每次回家吃饭,都像是完成任务般带着礼物吃完饭就走,从来不跟我们聊天。训练辛苦吗?最近休息得怎么样?压力是不是很大?这些,我们都不清楚。但是今晚,他牵着西宁进门的时候,我就发现他整个人的状态不一样,包括餐桌上吃饭聊天,我都能感觉到他整个人轻松了许多,话多了,笑容也多了。”
林先生低头沉默不语。
林太太又说:“我们做父母的,也只求孩子开心幸福。既然他们此刻是幸福的,那就足够了。”
林先生被说服了:“明天的满月宴是中午,那我们一家人去南苑酒家喝早茶吧。”
——
季西宁洗澡出来后,看到林霁坐在书桌前。
她顶着湿漉漉的头发,悄悄走到他身后,想吓一下他,却被他先发制人按在椅子上。
他接过她手上的毛巾,一边帮她擦头发,一边问:“无聊吗?”
“不无聊,倒是有些不知所措。”季西宁指了指桌上的东西,“你妈妈给了五金和彩礼。”
手上的动作顿了顿,但他很快恢复正常,俯身取吹风机,“这些本来就该给你的。她给你,你收下便是。”
“可是你已经给过我彩礼了,我现在再收,不就是双份了吗?”她想扭过头说话,却被林霁一下按住。
“坐好,吹头发。”
“诶,你还没回答我呢。”
“那不是彩礼。”
吹风机启动,呼呼作响掩盖了林霁的下一句话。但季西宁通过细小的说话声,配合从镜子中看到的口型,判断出他说的是什么。
“是换你将来自由生活的权利。”
——
第二天,季西宁七点就被林霁叫起来了。
除了在索哈纳的那十几天,她平时上班都没这么早起过。再加上最近几天被林霁拉着做有氧运动,日子过得像倒时差一样,作息早就混乱了。
她坐起来,眼睛还是闭着的,迟钝地换衣服。林霁过来搓了搓她的脸蛋,又捏了捏她的手臂,帮助她尽快清醒。
不到八点,她就坐在南园酒家里。林太太问她想吃什么,她也只是怔怔地说“您点就行,我不挑食”,然后继续发呆。
林霁了解她的口味,给她点了艇仔粥、濑粉和蛋挞。
直到濑粉被端上来,滚烫的米香袭来,她的瞌睡虫自知寡不敌众才灰溜溜地跑掉。
林霁去洗手间了,桌上只有她和林霁的父母三人。她看了一眼濑粉,见两长辈没动筷,便只在桌下搓了搓手,不敢先动筷。
就在这时,林先生动筷了!他拿起勺子往小碗里装了一大碗满满的濑粉。诶,他也喜欢吃濑粉吗?真巧。
正当她在心里默默计划着,打算等林先生装完后就去舀一点时,却见他将那满得快要溢出来的濑粉递到自己面前。
她错愕地抬起头,对上他慈爱的目光。
“记得你小时候很喜欢吃濑粉,小小一个人可以吃一大碗,”他笑了笑,削弱了平日里生人勿进的冷漠气息,“不知道你现在口味有没有变。”
季西宁连忙伸手接住,“谢谢叔......爸,我现在还是很喜欢吃。”
这一幕刚好被从洗手间回来的林霁看到。他看了季西宁一眼,接着看向父亲,父子连心,林先生坐下时也刚好抬头看向他。
视线相触的那一瞬间,两人不言而喻地意识到,有些隔阂消除了,这个家因为这个女孩的到来而变得不一样了。
今日餐桌上的氛围与昨日大不相同。逐渐放松下来的季西宁显露出她平日的性格,叽叽喳喳说个不停,把自己在索哈纳的经历绘声绘色地描述了一遍,尤其是讲到被抢包的那段经历,她更是激动地拍了拍林霁的肩膀。
三人认真听她说着,时不时说上几句,这无形中更加拉进彼此的距离。
现在的他们,已经是真正意义上的一家人了。
喝过早茶,四人来到附近的高尔夫球场。上午九点半的高尔夫球场竟有不少人,这让季西宁感到很惊讶。
“这么早锄地,他们不困吗?”她小声对林霁说。
“早起锄地不晒。”林霁逗她。
林霁父母走在前面,两个年轻人的声音虽小但还是传到他们的耳朵里。二人对望一眼,抿嘴笑了。
季西宁是第一次打高尔夫球。林先生非常有耐心,一遍遍教她怎么挥拍。
林霁在一旁看着,开始阴阳怪气起来:“我第一次来的时候,可没人这么有耐心教我。”
语气酸溜溜的。
林先生没好气地瞥了他一眼,“是谁说不喜欢高尔夫,只喜欢乒乓球的?”
林先生又教了一会,便让季西宁在草地尝试了一下。虽然她打得不好,但林霁的情绪价值拉满。
四人在高尔夫球场待了两个小时,简单冲洗换衣服后去参加满月宴。
“叔叔,婶婶,林霁。”林霁的堂姐林桦迎了过来,视线落在季西宁身上,“这位一定是我的弟妹了,长大了,都快不认得了。”
“堂姐。”季西宁朝她点点头。
林桦比她年长五岁。她小时候见过林桦两三次,但没有深入接触过。
林先生把礼物交给林桦后,四人便入内落座。同桌都是亲戚,大家相互寒暄问候一番后,季西宁想着没有自己啥事了,便拿起勺子喝面前的红豆糖水。
“你们领证了,林霁拿了奥运冠军事业稳定,打算什么时候要孩子呀?”
突然的提问让她不知如何应对,她抬头向林霁投去求助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