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严父走到今日也不容易,他在官场上将近三十余年,这才有了今日,身为百官之首,皇帝的岳丈,简直是风光无限。
“大哥近来实在是精神不济,这个年岁,也该退了。”
多年来,严父的仕途走的也不是那么一帆风顺,尤其是年轻的时候,他初出茅庐,不懂变通,那时候私下吃了不少暗亏。
后来随着年纪的增长和阅历的加深,他才变得圆滑世故,慢慢的才到了今日。
萧御之前不同意,不代表一直都会不同意,他登基到现在,没少提拔那些年轻有为的官员。
眼瞅着外孙就要出生,这个时候退也是最合适的。
虽然萧御并不是那猜忌心很重的帝王,但他还年轻,之后的事情谁也不好说,对于严父来说,这个时候退下,是最好的,能明哲保身,也不会影响到女儿外孙,还能给朝臣们留下一个不贪权的好印象。
外戚权势太过,若是被有心人挑唆,难保帝王不生疑,届时,说不定全家遭难,又不是没有例子。
大事上,严父一直都是求稳,从来不会去赌。
严二叔一叹,看向几个侄子,他们也都不差,这门楣是能撑起来的,何况宫里还有个皇后呢。
目送家人离开,严宁父亲便独自坐在书房内,沉思许久,他不会后悔,这是百般思考后所做出的决定。
严二叔没瞒着妻子胡氏,胡氏听说后沉默许久,之后去找了一趟严母。
近来日子实在舒心,严母心情很是愉悦,看到自家弟妹,还有些不明就里。
“大嫂,大哥身子没事吧,怎么就要辞官呢?”
胡氏是严芷的母亲,严母邵氏闻言立马站起,严父自然没告诉她这件事,发觉自己失态后,她忽然一笑,而后又端坐在一旁。
“没什么事情,眼看着孩子们都长大成人,老爷这才起了这个念头。”
“虽说皇后娘娘眼下有了身孕,可到底还未生产,这立储君的圣旨也没下,大嫂,不是弟妹多言,稳妥起见,您还是劝劝大哥,千万不能一时脑热,辞了官。”
“放心吧,不会的。”
严母说完,看着一旁的白玉花瓶,好心情没了大半。
严父是年纪不小,但他眼下压根不能辞官,等外孙真的成了储君,届时在考虑也不迟。
夜里,夫妻二人就此争执起来。
有时候,严母觉得严父真的是个好男人,自从嫁给他,她就没受过委屈,管家也罢,后院也好,严父都是听她安排。
这些年,严父也有几个妾室,但都被她压得死死的,家里也没有庶出的儿女。
“夫人,前朝事情你莫要多问,水满则溢,老夫正是为了阿宁和皇子考虑。”
“没了强大的外家,孩子能坐稳储君之位吗?”
“夫人,陛下不是三岁小儿,更不是八十老翁,他如今年轻力壮,有些事情老夫也是在三思量过的。”
严父态度坚决,他之前私下跟萧御提了一次,萧御没同意,但这次,他会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去请辞。
无论何种考量,萧御都不会拒绝的,他是了解萧御的。
在他第一次请辞的时候,萧御没答应,大概率也是没有想到合适的接替人选,但这次不一样了,萧御私下肯定有所思量。
只要他坚持,肯定能成。
“那老爷退了之后干什么?要回老家吗?”
良久之后,邵氏问了这么一句,这些年里,饶是精心保养,但岁月不饶人,卸掉脂粉妆容,她眼角的细纹还是很明显的。
“去京郊养老。”
“老大已经长成,老二老三也有建树,阿宁不日将诞下皇子,陛下对这个孩子是给予厚望,只要他争气些,不会有差,老五老六也都要入朝参政了,夫人,你想要家族鼎盛,光靠后宫的女人是不成的,外孙跟亲孙也是有差别,说到底,前朝才是最重要的,不能因小失大。”
邵氏闻言不再说话,她也不傻,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她如今在京城是一等一的风光,无外乎是因为丞相夫人,皇后的母亲,陛下的岳母,萧御对严宁宠爱有加,自然也格外眷顾她的家人。
明面上,夫妻二人是势均力敌,可私下里,她也不能太过忤逆这个夫君。
“妾身知道了,时候不早了,老爷快睡吧。”
几日后,严母进宫了一趟,给严宁带了几个大匣子,内里毫不意外的,是满满的银票,严宁也没拒绝,往后用钱的地方只多不少。
“阿宁,你父亲如今想辞官,他眼下看来是意已决,但母亲想,为了你,为了你肚子里的孩子,你私下能劝劝他,再过几年吧。”
“这些年,父亲也是辛苦,若是他真的有此意,女儿觉得,辞官也是好的。”
“再者,父亲虽然辞官了,可是他昔日里的那些门生故吏都还在呢。”
“你大哥如今也立起来了,可是阿宁,这事非同小可,眼下最重要的便是你肚子里的孩子。”
“你要为了他做打算啊。”
严母企图从这方面说服严宁,她心里门清,严父对孩子们都是一视同仁的,不过他心里喜欢严宁多一些。
这件事上,二人出现分歧,也是因为观念不同。
按说她该听严父的,毕竟他混迹朝堂多年,但严母左想右想,还是不能说服自己。
“陛下眼下是对你不错,可母亲还是那句话,你不能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他身上,男人是会变得。”
“母亲,女儿知道,私下女儿也有谋划,母亲怕是不知道,太后有意抚养大皇子。”
严宁拿起茶杯,喝了口水,这话一出,严母怔愣了许久,有些不可思议。
“怎么会,当年太后确实有这个意思,但陛下压根没同意,如今更不可能同意了,何况大皇子也不算小了。”
“母亲不知,太后跟陛下还有女儿如今也就是面上看着好罢了,她的心思,您该知道。”
“如此,更不能让你父亲辞官了,想来他还不知道这个消息呢,回去就得告诉他,决不能让人挡了外孙的路。”
“母亲,这件事眼下还未搬到明面上去说,咱们不能先发制人,这样只会让她起了疑心,反而坏事,太后这次大概率不会跟陛下开口,更不会跟女儿开口的,私下里女儿也在打听,想来很快就会有了结果。”
知道太后的计划,才能逐一侦破,进而阻止,严宁说道这里,垂着眸,显然是有自己的想法。
从前她顾忌许多,可如今为了孩子,她不能再不变了。
“这件事跟父亲的事情不会有关联,父亲在官场多年,如今年岁也大了,若是他想,辞官未必不好。”
“何况家里还有哥哥嫂嫂们,就算眼下一时不如从前,但日后肯定不会差的。”
“太后跟好几位老臣关系都不错,阿宁,你可得早做打算啊。”
严母明显有些心不在焉了,太后想要抚养萧安,她是真的有些坐不住了。
萧安本就是长子,贤妃母家虽然不显,但在京城多年,根基还是有的,若是这些人加起来,保不齐这长子还真的就能越过嫡子呢。
严宁皱了皱眉,她自然知道,但是立储,说到底还是看萧御本人,他才是九五之尊的帝王。
“至于你父亲的事情,我跟你几个哥哥也说了,他们跟你是一样的态度,罢了,既然你们兄妹都如此想,那母亲也就不多嘴了。”
严母回过神来说了这么一句。
“大皇子不是养在贵太妃那边,阿宁,不是母亲多嘴,贵太妃没有孩子,且又出身书香世家,这不成器的孩子都给慢慢养好了,为了咱们这一位,趁着眼下陛下看重于你,你可要早做打算。”
“其实孩子小,娇惯一下,调皮一些,无妨的,只要不出大的差错就好。”
严宁看了一眼自家母亲,萧安到底是萧御的亲儿子,捧杀娇惯他,乃是下策,萧御并不糊涂,萧御让贵太妃去教养,也是想让他成器一点罢了。
闻言,她摇了摇头。
许多事情严母不知道,她也不太好多说。
“大皇子还小,贤妃去了之后,他跟外家不会有联系,贵太妃更不是那糊涂的,眼下最重要的还是绝了太后的心思。”
严宁说道这里,眼眸坚定,她眼下是后宫之主,掌六宫事,后宫之中,趋炎附势的人并不少,太后就算再厚待身边人 ,总有人会卖她一个好的。
至于贵太妃跟大皇子那边,眼下是没必要担心的。
一个本就是个本分人,另外一个,就算在悉心教养,天资也就到哪里了,萧御但凡有别的选择,都不会考虑他,只要按住了太后,那边没什么好担心的。
“你这话没错,可你进宫才多久,太后在宫里可是几十年了。”
严母说到这,不由得有些担心女儿。
严宁看了一眼自家母亲,眼眸清亮。
“母亲放心,女儿不会有事。”
真到了跟太后扳手腕的那一步,她未必会输,严宁低头看了看腹中的孩子,笑容温柔。
但愿一切顺利,她不会不给自己留后路的。
严父走到今日也不容易,他在官场上将近三十余年,这才有了今日,身为百官之首,皇帝的岳丈,简直是风光无限。
“大哥近来实在是精神不济,这个年岁,也该退了。”
多年来,严父的仕途走的也不是那么一帆风顺,尤其是年轻的时候,他初出茅庐,不懂变通,那时候私下吃了不少暗亏。
后来随着年纪的增长和阅历的加深,他才变得圆滑世故,慢慢的才到了今日。
萧御之前不同意,不代表一直都会不同意,他登基到现在,没少提拔那些年轻有为的官员。
眼瞅着外孙就要出生,这个时候退也是最合适的。
虽然萧御并不是那猜忌心很重的帝王,但他还年轻,之后的事情谁也不好说,对于严父来说,这个时候退下,是最好的,能明哲保身,也不会影响到女儿外孙,还能给朝臣们留下一个不贪权的好印象。
外戚权势太过,若是被有心人挑唆,难保帝王不生疑,届时,说不定全家遭难,又不是没有例子。
大事上,严父一直都是求稳,从来不会去赌。
严二叔一叹,看向几个侄子,他们也都不差,这门楣是能撑起来的,何况宫里还有个皇后呢。
目送家人离开,严宁父亲便独自坐在书房内,沉思许久,他不会后悔,这是百般思考后所做出的决定。
严二叔没瞒着妻子胡氏,胡氏听说后沉默许久,之后去找了一趟严母。
近来日子实在舒心,严母心情很是愉悦,看到自家弟妹,还有些不明就里。
“大嫂,大哥身子没事吧,怎么就要辞官呢?”
胡氏是严芷的母亲,严母邵氏闻言立马站起,严父自然没告诉她这件事,发觉自己失态后,她忽然一笑,而后又端坐在一旁。
“没什么事情,眼看着孩子们都长大成人,老爷这才起了这个念头。”
“虽说皇后娘娘眼下有了身孕,可到底还未生产,这立储君的圣旨也没下,大嫂,不是弟妹多言,稳妥起见,您还是劝劝大哥,千万不能一时脑热,辞了官。”
“放心吧,不会的。”
严母说完,看着一旁的白玉花瓶,好心情没了大半。
严父是年纪不小,但他眼下压根不能辞官,等外孙真的成了储君,届时在考虑也不迟。
夜里,夫妻二人就此争执起来。
有时候,严母觉得严父真的是个好男人,自从嫁给他,她就没受过委屈,管家也罢,后院也好,严父都是听她安排。
这些年,严父也有几个妾室,但都被她压得死死的,家里也没有庶出的儿女。
“夫人,前朝事情你莫要多问,水满则溢,老夫正是为了阿宁和皇子考虑。”
“没了强大的外家,孩子能坐稳储君之位吗?”
“夫人,陛下不是三岁小儿,更不是八十老翁,他如今年轻力壮,有些事情老夫也是在三思量过的。”
严父态度坚决,他之前私下跟萧御提了一次,萧御没同意,但这次,他会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去请辞。
无论何种考量,萧御都不会拒绝的,他是了解萧御的。
在他第一次请辞的时候,萧御没答应,大概率也是没有想到合适的接替人选,但这次不一样了,萧御私下肯定有所思量。
只要他坚持,肯定能成。
“那老爷退了之后干什么?要回老家吗?”
良久之后,邵氏问了这么一句,这些年里,饶是精心保养,但岁月不饶人,卸掉脂粉妆容,她眼角的细纹还是很明显的。
“去京郊养老。”
“老大已经长成,老二老三也有建树,阿宁不日将诞下皇子,陛下对这个孩子是给予厚望,只要他争气些,不会有差,老五老六也都要入朝参政了,夫人,你想要家族鼎盛,光靠后宫的女人是不成的,外孙跟亲孙也是有差别,说到底,前朝才是最重要的,不能因小失大。”
邵氏闻言不再说话,她也不傻,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她如今在京城是一等一的风光,无外乎是因为丞相夫人,皇后的母亲,陛下的岳母,萧御对严宁宠爱有加,自然也格外眷顾她的家人。
明面上,夫妻二人是势均力敌,可私下里,她也不能太过忤逆这个夫君。
“妾身知道了,时候不早了,老爷快睡吧。”
几日后,严母进宫了一趟,给严宁带了几个大匣子,内里毫不意外的,是满满的银票,严宁也没拒绝,往后用钱的地方只多不少。
“阿宁,你父亲如今想辞官,他眼下看来是意已决,但母亲想,为了你,为了你肚子里的孩子,你私下能劝劝他,再过几年吧。”
“这些年,父亲也是辛苦,若是他真的有此意,女儿觉得,辞官也是好的。”
“再者,父亲虽然辞官了,可是他昔日里的那些门生故吏都还在呢。”
“你大哥如今也立起来了,可是阿宁,这事非同小可,眼下最重要的便是你肚子里的孩子。”
“你要为了他做打算啊。”
严母企图从这方面说服严宁,她心里门清,严父对孩子们都是一视同仁的,不过他心里喜欢严宁多一些。
这件事上,二人出现分歧,也是因为观念不同。
按说她该听严父的,毕竟他混迹朝堂多年,但严母左想右想,还是不能说服自己。
“陛下眼下是对你不错,可母亲还是那句话,你不能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他身上,男人是会变得。”
“母亲,女儿知道,私下女儿也有谋划,母亲怕是不知道,太后有意抚养大皇子。”
严宁拿起茶杯,喝了口水,这话一出,严母怔愣了许久,有些不可思议。
“怎么会,当年太后确实有这个意思,但陛下压根没同意,如今更不可能同意了,何况大皇子也不算小了。”
“母亲不知,太后跟陛下还有女儿如今也就是面上看着好罢了,她的心思,您该知道。”
“如此,更不能让你父亲辞官了,想来他还不知道这个消息呢,回去就得告诉他,决不能让人挡了外孙的路。”
“母亲,这件事眼下还未搬到明面上去说,咱们不能先发制人,这样只会让她起了疑心,反而坏事,太后这次大概率不会跟陛下开口,更不会跟女儿开口的,私下里女儿也在打听,想来很快就会有了结果。”
知道太后的计划,才能逐一侦破,进而阻止,严宁说道这里,垂着眸,显然是有自己的想法。
从前她顾忌许多,可如今为了孩子,她不能再不变了。
“这件事跟父亲的事情不会有关联,父亲在官场多年,如今年岁也大了,若是他想,辞官未必不好。”
“何况家里还有哥哥嫂嫂们,就算眼下一时不如从前,但日后肯定不会差的。”
“太后跟好几位老臣关系都不错,阿宁,你可得早做打算啊。”
严母明显有些心不在焉了,太后想要抚养萧安,她是真的有些坐不住了。
萧安本就是长子,贤妃母家虽然不显,但在京城多年,根基还是有的,若是这些人加起来,保不齐这长子还真的就能越过嫡子呢。
严宁皱了皱眉,她自然知道,但是立储,说到底还是看萧御本人,他才是九五之尊的帝王。
“至于你父亲的事情,我跟你几个哥哥也说了,他们跟你是一样的态度,罢了,既然你们兄妹都如此想,那母亲也就不多嘴了。”
严母回过神来说了这么一句。
“大皇子不是养在贵太妃那边,阿宁,不是母亲多嘴,贵太妃没有孩子,且又出身书香世家,这不成器的孩子都给慢慢养好了,为了咱们这一位,趁着眼下陛下看重于你,你可要早做打算。”
“其实孩子小,娇惯一下,调皮一些,无妨的,只要不出大的差错就好。”
严宁看了一眼自家母亲,萧安到底是萧御的亲儿子,捧杀娇惯他,乃是下策,萧御并不糊涂,萧御让贵太妃去教养,也是想让他成器一点罢了。
闻言,她摇了摇头。
许多事情严母不知道,她也不太好多说。
“大皇子还小,贤妃去了之后,他跟外家不会有联系,贵太妃更不是那糊涂的,眼下最重要的还是绝了太后的心思。”
严宁说道这里,眼眸坚定,她眼下是后宫之主,掌六宫事,后宫之中,趋炎附势的人并不少,太后就算再厚待身边人 ,总有人会卖她一个好的。
至于贵太妃跟大皇子那边,眼下是没必要担心的。
一个本就是个本分人,另外一个,就算在悉心教养,天资也就到哪里了,萧御但凡有别的选择,都不会考虑他,只要按住了太后,那边没什么好担心的。
“你这话没错,可你进宫才多久,太后在宫里可是几十年了。”
严母说到这,不由得有些担心女儿。
严宁看了一眼自家母亲,眼眸清亮。
“母亲放心,女儿不会有事。”
真到了跟太后扳手腕的那一步,她未必会输,严宁低头看了看腹中的孩子,笑容温柔。
但愿一切顺利,她不会不给自己留后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