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严宁回到风仪殿,心情是肉眼可见的愉悦。
她照旧去偏殿看了看儿子,小家伙躺在摇篮里,吃饱喝足,睡的很是香甜。
萧御金口玉言,这事已经定下了,正式册封的圣旨想来很快就下来了,日后,她定然会好好教养萧旭,绝不能辜负萧御对他的看重。
若是他天资聪颖,文武双全,能举一反三,最好不过,若是不能,她也会悉心教导,绝不能让萧御失望。
襁褓中的孩子似乎感知到了什么,突然睁开了眼睛。
“醒了。”
倒也没什么要紧事,严宁语气温柔,小心翼翼的从摇篮里把孩子抱了出来。
“旭儿,你长大了可要好好读书练武,千万不能辜负你父皇对你的期望。”
到了这个位置,是荣耀亦是枷锁,萧御在大事上从来不糊涂,严宁是清楚他的,若是儿子真的不学无术,被宠坏了,那就完了。
他是嫡子,若是日后被废,那可真是生不如死。
襁褓里的孩子眨巴着自己的眼睛,嘴唇动了动,似乎也是在回应她。
上书房
萧御的旨意传来后,先生们看着正在读书的萧安,一下就明白了帝王的心意。
“殿下,今日陛下册封了二皇子为太子,您也被封为赵王,您一会要去御书房谢恩。”
亲王之位不算委屈萧安,师傅们看着他,倒也没太多心思,嫡子比庶子,本就是要尊贵一些,子以母贵,母以子贵,二者都是互相依靠的。
工部尚书能在萧旭的满月宴如此说,他这人最会窥探人心,可见萧御早有此打算。
早日立太子,倒也不是什么坏事,可以稳固朝纲。
萧安闻言放下手中的书本,看着先生,有那么一瞬间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之前先生们不是说,储君之位乃能者上,二弟才出生不久,父皇怎么就立了他为储君。”
萧安说道这,心里隐隐有些不甘,想起母妃在世的时候跟他说的,心里很难受。
先生们面面相觑,不过这话也是人说的。
“殿下,话是如此,但二皇子乃中宫嫡出,其外家强大,虽说丞相已经辞官,但他那些舅舅们可是稳立朝堂。”
“是啊,立嫡立长,先嫡后长。”
萧安看着师傅们,鼻子一酸,却也忍住没哭,到底不小了。
见萧安沉默不语,师傅们不再说话,不出意外,皇位跟他是没关系的。
“一会本殿下就去谢恩。”
萧御在册封太子的时候还能想着萧安,心里自然也不会没有他这个儿子,他这个年岁,封王,也太早了。
但萧御还是给他了他一个亲王之位。
“殿下努力读书,日后也可成为国之栋梁。”
萧安点了点头,继续低头看书,一旁的陪读们也无人敢说话。
虽说一起读书,但他们这些大臣的孩子如何跟皇子比。
萧御回了御书房后,礼部尚书没多久也过去了,既然已经立储,那这册封礼少不了。
“东宫多年未有人居住,需要好好修缮整理,册封礼的话,务必要好生准备,让钦天监看好日子。”
“另外在宫外挑选一处好的宅院,先赏赐给赵王,整修一番,过几年,等他到了年岁再出宫。”
“微臣遵旨。”
萧御已经思量好了,原先想着等二皇子长成,但长子幼子中间差距不小,他不想未来出现变故,早立未必不好。
严府
严芷回去后便闷闷不乐的,胡氏把女儿叫到身边,又是一番开解劝导。
“从长远看,未必不好,芷儿,这严家也是你的后盾。”
出嫁的女人都清楚娘家的重要性,胡氏也不是傻的。
“母亲,女儿总感觉陛下看不上女儿,他满心里只有姐姐。”
“那又如何,男人的爱,如同那镜花水月,说没就没了,权势财富,这些才是会陪伴你一生。”
严芷点了点头。
“你就记住母亲跟你说的,花无百日红,且等着吧,好好练舞。”
眼下已经彻底入夏,天气炎热,距离萧御的万寿节,也没几个月了,严芷闻言点了点头。
如今中宫嫡子已出,皇帝又宣布立储,一时之间,往凤仪殿送礼的人只多不少。
无论是那些嫔妃大臣,还是家属官眷,严宁一方面照顾儿子,处理六宫之事,之后也要应酬这些人。
这天早上,她大嫂王氏带着礼物过来探望严宁和萧旭,自从严宁进宫后,她这还是头一次,之前都是严母亲自来。
“陛下对妹妹一心一意,太子殿下也在慢慢长大,真好。”
严宁点了点头,看着摇篮里熟睡的儿子,这样的生活确实很好。
“不过妹妹,你可不能大意,家里的事情你不知道,这二婶跟严芷妹妹,心思可深着呢。”
王氏顿了顿,严宁闻言直接看了过去。
大嫂进门最早,那时候她还待嫁闺中,姑嫂二人相处的还是很和谐的,她从来不是那多事的小姑子。
王氏也很会做人,两次出嫁,都帮她添了不少的嫁妆,日常也没矛盾。
如今她又帮着严母管家,作为严家长子长媳,只要不分家,她就是日后的严母,掌管中馈。
严宁知道这母女二人的心思,不过萧御给足了她安全感,只要这两人不舞到她跟前,她可以当做看不到一样。
不过王氏既然说了,她也不能忽略。
“这话如何说?”
在王氏看来,大房二房虽然平日亲如一家,但是,严宁是长房嫡女,是她夫君的亲妹妹,是她亲亲的小姑子。
而严芷是二房的,二房平日里就靠着她们,也没什么建树。
她自然也不希望,严芷能不进宫夺宠,她到底年轻几岁,可不能小看了她。
“严芷妹妹如今在家日夜苦练舞蹈,怕是想等合适的机会一鸣惊人。”
严宁一顿,而后笑道:“可惜陛下并不是那好美色的人。”
“我与陛下走到今日,也是经历了许多事情。”
严宁说道这有些感慨,回想她刚进宫的时候,后来随着萧御去玉州,二人一同经历了生死,感情都是慢慢培养出来的。
只不过他先一步动心而已,眼下就是两情相悦。
“嫂嫂不知,之前陛下在我这见过严芷,但并未多看她,去年,她还总是进宫,今年次数少了很多,原来是为了这个。”
“多谢嫂嫂提醒。”
“陛下见过严芷,那如此看来,没她什么事情,是嫂嫂多虑了。”
王氏说完一笑,她也是才发现不久的,眼看着严宁当了皇后,如今又生下了嫡子,萧旭才满月,皇帝就给了他太子之位,由此可见,这二人在萧御心中的地位。
今日本该严母来的,她好不容易说动了婆母,严母才同意她进宫的。
刚到严家的时候,王氏是有些惧怕这个婆婆,她私下太厉害了,严家规矩多,但相处时间长了,一切都好。
她发现只要她做好自己,本本分分,不给家族丢脸,严母是不会为难打压她的,如今她膝下有儿有女,日子过得还是很舒心的。
“说来本宫许久没见到棉儿跟峰儿了,他们一切可好。”
“劳娘娘记挂,都好着呢,这两孩子也想娘娘了,若不是功课繁忙,臣妇一定带他们进宫。”
严家学堂规矩严,严宁从前也是深有体会。
一年到头,休息的日子也就是那几日,余下时间都是早起晚睡。
严家下一代孩子不少,严母为了表示公允,每次进宫都没带这些孙儿,有几个小的可以带,也不费事。
但大的已经读书好几年了,带小的也不合适,一不小心,家宅不宁,那就得不尝失了。
王氏说到一双儿女,面容带笑。
“好,本宫也想他们了,前几日陛下让人给本宫送来了一批上好的料子,回头嫂嫂带回去,给孩子们做衣服吧。”
“多谢娘娘。”
王氏也没久留,她回去的时候带了不少东西,不光给她一双儿女,余下那些都有,严宁可不是那偏心的。
都是她的亲兄弟,也没必要,又不差这些东西,做人做事一定要做全,这是她父亲从小教她的。
不能因小失大。
“奴婢瞧着皇后娘娘对夫人不错,还记挂着少爷小姐。”
“娘家对于出嫁的妇人,也是一层助力,皇后娘娘好相处,咱们就要跟她打好关系,二房的事情也不能瞒着婆母,得让她也知道。”
王氏看着染红的指甲,漫不经心的说到。
“夫人知道了,定能收拾她们。”
“母亲怕也不会收拾她们,不过皇后娘娘跟母亲虽然是亲母女,但二人许多观念都不合,母亲年纪渐老,咱们不能惹了她,日后还是要看皇后娘娘。”
晚些时候,萧御从御书房过来,照例去看了看儿子,之后到了严宁跟前。
“从前朕总说带你去避暑,可因为各种原因未能成行,今年还好,咱们过两日就去吧。”
要去避暑行宫,严宁自然不会拒绝。
“那嫔妃们跟母后肯定是要跟着。”
萧御闻言点了点头,嫔妃们只要安分守己,他也会善待她们的,至于太后,也不能不带,仁孝之道不能全然不顾。
尤其眼下,太后比起之前也有变化。
“还有一件事,朕想跟你说,那便是萧安,贵太妃年迈,他总不能一直养在那,朕亲自带着,更不合适,若是让嫔妃们教养,只怕日后会有麻烦。”
萧御说完顿了顿,看了严宁。
严宁自然懂他的意思,她并未多思索,直接答应了。
“臣妾是他的母后,教养他也是应该的。”
大皇子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入宫前,严宁就有所耳闻了,他是长子,但眼下储君已立,他翻不起什么浪花。
养在她这里倒是最稳妥的,她还能有个贤名,再过几年,他就出宫开府了。
严宁回到风仪殿,心情是肉眼可见的愉悦。
她照旧去偏殿看了看儿子,小家伙躺在摇篮里,吃饱喝足,睡的很是香甜。
萧御金口玉言,这事已经定下了,正式册封的圣旨想来很快就下来了,日后,她定然会好好教养萧旭,绝不能辜负萧御对他的看重。
若是他天资聪颖,文武双全,能举一反三,最好不过,若是不能,她也会悉心教导,绝不能让萧御失望。
襁褓中的孩子似乎感知到了什么,突然睁开了眼睛。
“醒了。”
倒也没什么要紧事,严宁语气温柔,小心翼翼的从摇篮里把孩子抱了出来。
“旭儿,你长大了可要好好读书练武,千万不能辜负你父皇对你的期望。”
到了这个位置,是荣耀亦是枷锁,萧御在大事上从来不糊涂,严宁是清楚他的,若是儿子真的不学无术,被宠坏了,那就完了。
他是嫡子,若是日后被废,那可真是生不如死。
襁褓里的孩子眨巴着自己的眼睛,嘴唇动了动,似乎也是在回应她。
上书房
萧御的旨意传来后,先生们看着正在读书的萧安,一下就明白了帝王的心意。
“殿下,今日陛下册封了二皇子为太子,您也被封为赵王,您一会要去御书房谢恩。”
亲王之位不算委屈萧安,师傅们看着他,倒也没太多心思,嫡子比庶子,本就是要尊贵一些,子以母贵,母以子贵,二者都是互相依靠的。
工部尚书能在萧旭的满月宴如此说,他这人最会窥探人心,可见萧御早有此打算。
早日立太子,倒也不是什么坏事,可以稳固朝纲。
萧安闻言放下手中的书本,看着先生,有那么一瞬间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之前先生们不是说,储君之位乃能者上,二弟才出生不久,父皇怎么就立了他为储君。”
萧安说道这,心里隐隐有些不甘,想起母妃在世的时候跟他说的,心里很难受。
先生们面面相觑,不过这话也是人说的。
“殿下,话是如此,但二皇子乃中宫嫡出,其外家强大,虽说丞相已经辞官,但他那些舅舅们可是稳立朝堂。”
“是啊,立嫡立长,先嫡后长。”
萧安看着师傅们,鼻子一酸,却也忍住没哭,到底不小了。
见萧安沉默不语,师傅们不再说话,不出意外,皇位跟他是没关系的。
“一会本殿下就去谢恩。”
萧御在册封太子的时候还能想着萧安,心里自然也不会没有他这个儿子,他这个年岁,封王,也太早了。
但萧御还是给他了他一个亲王之位。
“殿下努力读书,日后也可成为国之栋梁。”
萧安点了点头,继续低头看书,一旁的陪读们也无人敢说话。
虽说一起读书,但他们这些大臣的孩子如何跟皇子比。
萧御回了御书房后,礼部尚书没多久也过去了,既然已经立储,那这册封礼少不了。
“东宫多年未有人居住,需要好好修缮整理,册封礼的话,务必要好生准备,让钦天监看好日子。”
“另外在宫外挑选一处好的宅院,先赏赐给赵王,整修一番,过几年,等他到了年岁再出宫。”
“微臣遵旨。”
萧御已经思量好了,原先想着等二皇子长成,但长子幼子中间差距不小,他不想未来出现变故,早立未必不好。
严府
严芷回去后便闷闷不乐的,胡氏把女儿叫到身边,又是一番开解劝导。
“从长远看,未必不好,芷儿,这严家也是你的后盾。”
出嫁的女人都清楚娘家的重要性,胡氏也不是傻的。
“母亲,女儿总感觉陛下看不上女儿,他满心里只有姐姐。”
“那又如何,男人的爱,如同那镜花水月,说没就没了,权势财富,这些才是会陪伴你一生。”
严芷点了点头。
“你就记住母亲跟你说的,花无百日红,且等着吧,好好练舞。”
眼下已经彻底入夏,天气炎热,距离萧御的万寿节,也没几个月了,严芷闻言点了点头。
如今中宫嫡子已出,皇帝又宣布立储,一时之间,往凤仪殿送礼的人只多不少。
无论是那些嫔妃大臣,还是家属官眷,严宁一方面照顾儿子,处理六宫之事,之后也要应酬这些人。
这天早上,她大嫂王氏带着礼物过来探望严宁和萧旭,自从严宁进宫后,她这还是头一次,之前都是严母亲自来。
“陛下对妹妹一心一意,太子殿下也在慢慢长大,真好。”
严宁点了点头,看着摇篮里熟睡的儿子,这样的生活确实很好。
“不过妹妹,你可不能大意,家里的事情你不知道,这二婶跟严芷妹妹,心思可深着呢。”
王氏顿了顿,严宁闻言直接看了过去。
大嫂进门最早,那时候她还待嫁闺中,姑嫂二人相处的还是很和谐的,她从来不是那多事的小姑子。
王氏也很会做人,两次出嫁,都帮她添了不少的嫁妆,日常也没矛盾。
如今她又帮着严母管家,作为严家长子长媳,只要不分家,她就是日后的严母,掌管中馈。
严宁知道这母女二人的心思,不过萧御给足了她安全感,只要这两人不舞到她跟前,她可以当做看不到一样。
不过王氏既然说了,她也不能忽略。
“这话如何说?”
在王氏看来,大房二房虽然平日亲如一家,但是,严宁是长房嫡女,是她夫君的亲妹妹,是她亲亲的小姑子。
而严芷是二房的,二房平日里就靠着她们,也没什么建树。
她自然也不希望,严芷能不进宫夺宠,她到底年轻几岁,可不能小看了她。
“严芷妹妹如今在家日夜苦练舞蹈,怕是想等合适的机会一鸣惊人。”
严宁一顿,而后笑道:“可惜陛下并不是那好美色的人。”
“我与陛下走到今日,也是经历了许多事情。”
严宁说道这有些感慨,回想她刚进宫的时候,后来随着萧御去玉州,二人一同经历了生死,感情都是慢慢培养出来的。
只不过他先一步动心而已,眼下就是两情相悦。
“嫂嫂不知,之前陛下在我这见过严芷,但并未多看她,去年,她还总是进宫,今年次数少了很多,原来是为了这个。”
“多谢嫂嫂提醒。”
“陛下见过严芷,那如此看来,没她什么事情,是嫂嫂多虑了。”
王氏说完一笑,她也是才发现不久的,眼看着严宁当了皇后,如今又生下了嫡子,萧旭才满月,皇帝就给了他太子之位,由此可见,这二人在萧御心中的地位。
今日本该严母来的,她好不容易说动了婆母,严母才同意她进宫的。
刚到严家的时候,王氏是有些惧怕这个婆婆,她私下太厉害了,严家规矩多,但相处时间长了,一切都好。
她发现只要她做好自己,本本分分,不给家族丢脸,严母是不会为难打压她的,如今她膝下有儿有女,日子过得还是很舒心的。
“说来本宫许久没见到棉儿跟峰儿了,他们一切可好。”
“劳娘娘记挂,都好着呢,这两孩子也想娘娘了,若不是功课繁忙,臣妇一定带他们进宫。”
严家学堂规矩严,严宁从前也是深有体会。
一年到头,休息的日子也就是那几日,余下时间都是早起晚睡。
严家下一代孩子不少,严母为了表示公允,每次进宫都没带这些孙儿,有几个小的可以带,也不费事。
但大的已经读书好几年了,带小的也不合适,一不小心,家宅不宁,那就得不尝失了。
王氏说到一双儿女,面容带笑。
“好,本宫也想他们了,前几日陛下让人给本宫送来了一批上好的料子,回头嫂嫂带回去,给孩子们做衣服吧。”
“多谢娘娘。”
王氏也没久留,她回去的时候带了不少东西,不光给她一双儿女,余下那些都有,严宁可不是那偏心的。
都是她的亲兄弟,也没必要,又不差这些东西,做人做事一定要做全,这是她父亲从小教她的。
不能因小失大。
“奴婢瞧着皇后娘娘对夫人不错,还记挂着少爷小姐。”
“娘家对于出嫁的妇人,也是一层助力,皇后娘娘好相处,咱们就要跟她打好关系,二房的事情也不能瞒着婆母,得让她也知道。”
王氏看着染红的指甲,漫不经心的说到。
“夫人知道了,定能收拾她们。”
“母亲怕也不会收拾她们,不过皇后娘娘跟母亲虽然是亲母女,但二人许多观念都不合,母亲年纪渐老,咱们不能惹了她,日后还是要看皇后娘娘。”
晚些时候,萧御从御书房过来,照例去看了看儿子,之后到了严宁跟前。
“从前朕总说带你去避暑,可因为各种原因未能成行,今年还好,咱们过两日就去吧。”
要去避暑行宫,严宁自然不会拒绝。
“那嫔妃们跟母后肯定是要跟着。”
萧御闻言点了点头,嫔妃们只要安分守己,他也会善待她们的,至于太后,也不能不带,仁孝之道不能全然不顾。
尤其眼下,太后比起之前也有变化。
“还有一件事,朕想跟你说,那便是萧安,贵太妃年迈,他总不能一直养在那,朕亲自带着,更不合适,若是让嫔妃们教养,只怕日后会有麻烦。”
萧御说完顿了顿,看了严宁。
严宁自然懂他的意思,她并未多思索,直接答应了。
“臣妾是他的母后,教养他也是应该的。”
大皇子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入宫前,严宁就有所耳闻了,他是长子,但眼下储君已立,他翻不起什么浪花。
养在她这里倒是最稳妥的,她还能有个贤名,再过几年,他就出宫开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