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战事刚起,捷报一封又一封的传回来,萧御心情是肉眼可见的好。

    前朝大臣们更是不用说,跟随这位必将青史留名的帝王,他们都倍感荣幸。

    严府

    这天阳光明媚,微风和煦,严父被下人们背着到了花园里晒太阳,他已经年迈,白发苍苍,坐在湖水边,隐约能看到水中的倒影。

    昔日里那个踌躇满志,身高挺拔的少年早已经不在了,取而代之的则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回想起这些年的大小事,他一双眼睛十分明亮,并未浑浊。

    “都过去了,最难的时候都过去了。”

    严辉路过自家花园,突然听到自家父亲的声音,当下就走了过去,看到坐在椅子上的父亲,他很是感慨。

    人到中年,事情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忙碌,好在兄弟们一心,并未想分家,一家子住在一起还是和和睦睦,热热闹闹的。

    “父亲。”

    严父回头看了一眼儿子,随后笑着开口:“回来了。”

    “是。”

    他跟大哥已经是家里的顶梁柱了,前几日,他的长子也成婚了。

    严父目光扫过花园里的鲜花草木,嘴唇动了动。

    “陛下对咱们家不薄,你们勿要忘记,要忠于国,忠于陛下。”

    “是。”

    “父亲可是想念妹妹了。”

    严父闻言并未说话,专心看起了风景,严辉随即退下。

    虽然最近严父的身子有所好转,但他这个年岁,说句不好听的,不知道那日就没了。

    想到这,他跟妻子说了一声,严二少夫人随即去找大嫂王氏。

    次日一早,二人就进宫了。

    前几年,王氏还是想要个闺女的,为此也做了准备,可惜不知为何,没能如愿,郎中都说她身子健康。

    但早已经不是受孕的好年纪了,现如今儿子已经成婚生子,女儿也快要出嫁了,她索性不想了,也没那么执着了。

    左右家里不分家,严宁还有几个弟弟呢,不是没有适龄的侄女。

    凤仪殿内

    严宁正在帮萧御缝制龙袍,龙袍做起来是最费劲的,这些年,她拢共也没帮他做多少件。

    但她知道,萧御是很爱惜的,从前送给他的寝衣,他几乎是日日穿,旧了也不嫌弃,甚至她还帮着补了几回。

    索性又做了几件新的给他,倒也穿的过来。

    “娘娘,大少夫人跟二少夫人来了。”

    严宁示意秋菊带他们进来,而后放下手中的针线活,抬眸看向窗外,蝴蝶飞舞,鲜花盛开,好时节啊。

    “娘娘看着气色极好。”

    严宁私下穿着简朴,眼下只穿着一件淡蓝色的衫裙,上面并无什么繁琐的花样,看起来十分简单,王氏进来后,笑眯眯的说到。

    “最近没什么事情,本宫也是难得清闲,两位嫂嫂快坐吧。”

    看着严宁手上的针线,二人心照不宣的一笑,倒也没说什么。

    “父亲母亲身体近来可好?”

    “都还好,不过父亲倒是很挂念娘娘呢。”

    二少夫人嘴唇动了动,严宁闻言一怔,她知道,父亲是要年长母亲几岁的,如此说,她心情一下变得沉重起来了。

    碍于身份,她不可能经常回去。

    “晚些时候,若是有机会,本宫会回去看看父亲,带着旭儿一起。”

    萧旭从出生到现在,也没见过这位祖父几次,对他更是什么印象,上辈子也是如此。

    他只能从史官和一些老臣的嘴里,听到些许外祖父的事情。

    是以,傍晚,萧御陪着母子二人坐上出宫马车的那一刻,他心里有些期许,但看着母亲沉重的神色,心情也有些不好。

    若是记忆没有差错,外祖父是没能过这个新年的。

    他老人家十分正直,又重规矩,自从她母后入宫后,便很少进宫,这几年里,因为身子不怎么好,一直都在养病。

    萧旭对外祖母倒是熟悉一些,听着车马的声音,外面百姓的说话声,叫卖声,他倒也没多好奇,之前也没少出宫。

    马车到了严家门口,起初看门的还有些不明所以,不知道谁来拜访,马车看着并不奢华,但看到严宁的那一刻,立马让人开门。

    严宁进去后看了一眼匆匆赶来的老管家,他秒懂,目送三人离开的背影,老管家立马跟几个开门的叮嘱。

    严家住的这一块,不算是京城的闹市区,这一片都是深宅大院,帝后私下出行,车马也很低调,压根不会引人注意,但自家这些守卫,还是得敲打敲打,可别传出什么不好的话。

    严宁大哥刚下值回家不久,听到管家说帝后来了,二话不说就朝着自家父亲的院子去。

    此刻,偌大的院子里,树木郁郁葱葱,池塘里的鱼儿十分活波,严父喜爱垂钓,尤其是在辞官之后。

    但他年级渐长,也没办法出府了,只能待在自己的院子里,这池塘也是严宁大哥特意让人挖的,为了让父亲在家也可以垂钓。

    “陛下,娘娘还有太子殿下亲自来看老臣,是老臣的福气。”

    严父说到这,心里很是感动,尤其是他看向严宁跟萧御的眼神,是说不出的慈爱。

    严母坐在一旁,也是又惊又喜。

    万没有想到帝后居然会亲临,之前严宁私下倒是回来过两次,可萧御并没有来。

    “朕跟皇后时常记挂先生的身体,过几日让太医再来看看吧。”

    “不了,老臣的身子老臣知道,有劳陛下记挂了。”

    严父摆摆手,他这一生,总得来说,还是很成功的,幼时勤奋好学,长大入仕,仕途虽然不平坦,但也没那么曲折。

    身为人臣,前后遇到的两个皇帝都是明君,这是他的幸事,纵观历史,有不少臣子空有才华,却无法施展,比起他们,自己不知道要好多少。

    “父亲,您要按时喝药,心情一定要好。”

    严宁看着父亲,心里很不是滋味,作为子女,她却不能洒扫侍奉。

    萧旭站在萧御身旁,看着这位白发苍苍的老臣,忽然走到他跟前,又细细的端详了一番。

    “殿下,你要好好读书,要记得自己身上的重任,不能愧对陛下,愧对黎民百姓。”

    “外祖父放心,旭儿当努力上进,文武兼修,绝对不会让父皇母后和朝臣百姓失望的。”

    萧旭说完,严父一笑,他看着他,恍惚看到了少年时的萧御,父子二人真是八分像啊。

    几个舅舅倒是常见,萧旭发现严父跟三舅舅很像,半刻钟后,萧御带着母子二人回了宫。

    马车上,严宁情绪低落,没人能够长生不老,可一想到父亲不久将离开自己,她心里就是止不住的难过。

    一下就红了眼睛,萧御看在心里,自然也很心疼。

    “好了,日后朕在带你回来。”

    “嗯。”

    靠在萧御怀里,严宁只希望老天眷顾,父亲能多活一些日子。

    转眼间,又是一年酷暑,从早到晚,热得人十分难受,御花园鲜花盛开,严宁也懒得去看景。

    虽然内府送来的冰块只多不少,但很快都化了。

    内室里,她一边忙着手里的针线活,一边惦记父亲的身体。

    “娘娘,娘娘,赵王府传来消息,说是那位郑夫人,已经生了,是个小公子。”

    秋菊急急忙忙的从外面走来,严宁闻言皱了皱眉。

    “她才几个月?”

    严宁要是没记错的,另外一个侍妾的身孕比她还要早些,但人家还没生呢。

    “是,是早产,这郑夫人一大早的偏偏要去园子里赏花,结果不知怎的,滑了一下,还好,郎中给她用了催产药后,她平安生产,母子均安。”

    这位郑夫人便是萧安最喜欢的一位妾室。

    “如此甚好,这件事要赶快告知陛下。”

    “本宫亲自去吧,准备轿撵。”

    “是。”

    严宁放下手中的针线,马氏虽然是个稳妥的人,但架不住府里人多,这郑夫人真的是一言难尽啊。

    到了御书房门口,严宁刚下轿撵,忽然看到了一个熟悉的人走来,定晴一看,整个人一怔。

    秋菊看了过去,也愣住了。

    蒋浩是回京复命的,这几年,他干的不错,萧御又把他调回来京城,他趁势便留下了,父母已经年迈,舅舅又病重。

    他自小在京城长大,自然也熟悉这边。

    “微臣给皇后娘娘请安,娘娘万安。”

    周围还有一圈宫人,蒋浩不可能失礼,他穿着一袭红色朝服,纵然心里在看到她的那一刻千变万化,但他没忘记礼数 ,严宁抬眸看着他,而后道:“大人不必多礼,起来吧。”

    “是。”

    蒋浩面色平常,什么也看不出,人比之前看着成熟稳当了很多,时隔多年,二人再见,内心却都是意外的平静。

    “本宫有事要跟陛下说,先进去了,表哥你先回去吧。”

    蒋浩点了点头,之后二人便一前一后的分开了,时隔多年,能再见到蒋浩对于严宁来说很是突然。

    她原本以为,这辈子都不会再见到他了呢。

    当年一别,发生了很多事情,虽不能说没有遗憾,但眼下来说,二人的日子都很好,倒也没有追忆从前。

    日子总是往前看的,何况,萧御对她也不差。

    走到御书房内里,萧御抬眸看了她一眼,有些意外,想到什么,忽然放下手中的笔,殿里冰块不少,很是凉快。

    “臣妾刚才进来的时候,倒是看到了表哥。”

    严宁这一开口,萧御闻言一笑,示意她坐到自己身边。

    “朕让他回京任职,这些年,他做的不错。”

    “找朕什么事情?”

    萧御帮妻子拢了拢碎发,一脸宠溺,要是没事,严宁很少来这里的。

    “臣妾有件喜事要告诉陛下,赵王府来了消息,恭喜陛下,有皇孙了,虽然是早产,但母子均安。”

    赵王府的情况,萧御多少也有耳闻的,他皱了皱眉,也没说什么。

    “生母位份不够,孩子还是放到王妃身边养着吧,朕回头让人去送赏赐,告知王妃一声。”

    若是这位夫人安分守己还好,可显然她不是,萧御眼下考虑的多了,自然也不会犯之前的错误,皇长孙的意义,到底是不一样的。

    “回头朕让礼部给孩子选几个好字,让王妃去选,满月过后,抱到宫里给朕瞧瞧。”

    对于赵王府来说,也是喜事一件,赵王妃马氏先生让人告诉宫里,之后又亲自给萧安写信。

    忙完这一切,她又去了这位侍妾的院子。

    “王妃娘娘,如今皇长孙已经出生,您不如带着他进宫,去给陛下娘娘瞧一瞧。”

    刚生产完不久,这位夫人还有些虚弱,但一想到自己生下了皇长孙,别提多激动了,今日差点没吓死她。

    “孩子还小,如今正在乳母怀里吃奶,你且先安心养着,说不定出了月子,陛下娘娘还要见你。”

    私心里,马氏没那么开心,不过倒也没那么难受,顺其自然就好了。

    大概率这孩子是要养在她身边的,日后也不会出什么差错。

    晚些时候,萧御的赏赐跟旨意便到了,马氏笑盈盈的接旨,之后便抱走了孩子,躺在塌上的妾室,脸色有些不好看。

    原以为,她还有机会抚养这孩子呢。

    严宁给的赏赐也是中规中矩不出差错的那种。

    抱着孩子回了自己的正院,马氏心情好了许多。

    “把这孩子带到后院偏殿,让乳母仔细喂养,若是出了差错,小心脑袋。”

    “是。”

    不是自己的生的,自然也亲近不起来,但也没必要刻意虐待忽视,养在她膝下,那也算是她的儿子了。

    傍晚,蒋浩下值回家。

    柳氏温柔贤淑,刚成婚的时候,他对她是淡淡的,但这么多年过去了,二人还有了一双儿女,也不可能没有感情,他任由她帮着自己更衣。

    “今日为夫进宫的时候碰到了皇后娘娘。”

    柳氏闻言手上的动作没停,白皙的脸颊上,眉头都没皱一下。

    “夫人,你我成婚多年,我知你的性子,你也了解我,有些事情早已过去,日后免不了要打交道,舅舅身子不好,还需你替我时常去看望。”

    “老爷放心,妾身记着呢。”

    “你是我妻,也是我唯一的妻,我敬你爱你,往后余生,咱们自当珍惜,百年之后,也要合葬。”

    柳氏闻言不禁潸然泪下。

    她不是那小气的,但成婚那年,其实她过的没那么开心,有些委屈,他对她不冷不热,若即若离,弄得她一颗心都悬着,若不是婆母时时开导,她怕是也没今日。

    但好在,他这个人不是那无情的,日子长了,他们有了子女,相处下来,也有了感情。

    “老爷,妾身在成婚当晚便说过,这辈子生是您的人,死是您的鬼,妾身会永远陪伴您。”

    蒋浩闻言帮妻子擦拭掉眼里的泪水,紧紧的把她抱在怀里。

    夜里,皇长孙出生的这个消息传遍了整个京城,次日一早朝会上,朝臣们也多有议论。

    等萧御到了之后,众人立马道喜,萧御笑着叫起众人,之后开始议事。

    千里之外的赵王还在军营内,经历了几场不小的战事后,他逐渐胆大起来,有时候也会表明自己的想法。

    这也得到了一些老将的称赞,萧御也会看到夸奖他的折子,只要他争气,那比什么都好。

    转眼间,这一年又过了大半。

    天气日渐凉爽,大军已经快攻克西凉国度,萧御看完了折子心情很好。

    下午,他提前去了凤仪殿,刚好看到了带着孩子来请安的马氏。

    “儿臣给父皇请安。”

    “起来吧。”

    萧御看了一眼襁褓里的孩子,示意乳母抱给自己,小小的人儿,白嫩嫩的。

    “这孩子长得不错,霜儿日常照顾他,也是辛苦,本宫看你好像清减了一些,秋菊,一会去拿些东阿阿胶给王妃。”

    “多谢母后。”

    “这孩子看着是不错,好好养着。”

    “是。”

    被人肯定,马氏还是很激动的。

    此时,萧安也收到了消息,刚打完一场仗的他激动不已,他有后了。

    “母后,另外一位夫人的预产期也是这几天,儿臣都准备好了。”

    “好。”

    子嗣这件事,可谓是天定,原先严宁也不抗拒再要一个,但迟迟没有,后来她索性放平心态,一个也挺好的。

    萧旭年岁渐长,也越来越出色,萧御对他是很满意的,总觉得这孩子好像有种不属于他这个年纪的老成稳重。

    想想萧安这个年岁,因为功课,被他骂的狗血喷头,但萧旭就没这个问题,先生们没有不夸他的。

    几日后,赵王府再度传出喜讯,又诞生了一位小公子,萧御照例让人送去赏赐。

    入秋后,战事有段时间陷入了胶着的状态,很难推进,眼看着西凉国土已经被他们吞并了大半。

    萧御岂会放弃。

    好在很快迎来了转机,入冬前,终于把已经迁都到别处的西凉王室成员全部抓获。

    西凉国王直接投降,这次,萧御也没留他,该斩杀的都斩杀了,不留后患。

    战事结束,大军准备班师回朝,自然也要留下一部分去镇守西凉,以防后续出现叛乱。

    萧安原本惴惴不安,怕萧御给自己留下,好在最后他成功回京了。

    听到西凉灭国的那一刻,缠绵病榻多日的严父也去了。

    寒冬腊月,天气格外寒冷,严父的丧仪也到了最后,他要安葬了,牌位肯定供奉在家,萧御特意下旨,让他随葬在先帝皇陵附近。

    严宁无法参加,但萧御把萧旭派出去了,让他代替严宁去守灵,严父到底身份特殊,是先帝看重的丞相,是他曾经的师傅。

    萧旭还未入朝,但不少朝臣都听过这个小太子,严父的葬礼上看到跟小大人一般的他,不免一顿夸。

    年复一年,时间过得很快,萧旭一年年的长大了。

    这一年,他已经十二岁了。

    萧御允准其入朝参政,他从早到晚,要读书,跟着萧御看折子,还要去郊外军营学习,很忙碌,但也很充实。

    萧安回来后,萧御将其调到工部,给他升了一级,算是奖赏,兄弟二人都在京城。

    这天下朝,萧旭叫住萧安。

    “恭喜大哥,喜得嫡子。”

    萧安闻言一笑,他是真的开心,从战场回来后,他就稳当了许多,起码不会在挨骂了,至于子嗣上,他更是不落下风。

    如今王府里,大大小小总共有七八个孩子,且大部分都是儿子。

    连朝臣们对此也很惊讶,萧御也没少赏赐他。

    马氏如愿有了自己的儿子,想到她这些年的操劳,萧御当即下旨,把世子之位给定下了。

    那些妃妾难免有些失望,但也无济于事。

    皇室,终究是帝王说了算。

    “太子殿下如今要读书练武,还要跟着父皇学习处理各种政事,要注意身子。”

    看着已经快到自己胸膛的萧旭,萧安想到多年前的那个奶娃娃,不由得有些感慨。

    时光如水,他未能成为储君,也没机会成为皇帝,但兄弟二人兄友弟恭,只要他不出错,这富贵便是一生的。

    “大哥放心,我能吃能睡。”

    “不过大哥,你也要注意,你看看你的肚子。”

    看着自己已经大了一圈的腰身,赵王不由得爽朗一笑,还好,有人在他这个年岁,比他还胖呢。

    “走吧,咱们一起去给母后请安。”

    “好。”

    兄弟二人兄友弟恭,萧御是很满意的,严宁更不用说。

章节目录

掌心宠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公子羽橙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公子羽橙并收藏掌心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