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末因为想听周杰伦,冲动之下到Q.Q音乐开了年会员,又不嫌麻烦地把网易云歌单挪过去。
结果没想一年下来反而是粤语歌越听越多。
最近在听心之科学。
现场版比cd更出彩,我也更偏爱。
其实这个月以来在听的歌有很多,从单曲循环的绵绵到春秋再到苦瓜、黄色大门最后到心之科学。
中途也有断断续续听五月天,听林俊杰,甚至还有一个晚上上头循环了汪苏泷的爱丫爱丫。
最后还是回到了粤语专场。
如果非要形容这些歌带给我的感受,我想应该是这些里面传达出来的感情,相对其它而言更加浓烈。
在安静的夜里,好像只有这些能舒缓我的情绪。
这个月整个人时常处于高强度的忙碌状态,工作上堆压累计的负面情绪要花同等的时间来弥补。
这也就导致空闲下来后只想放空大脑,麻木无意义地消耗时间,去接收一些不怎么思考就能获得的信息。
我自以为这是自我的放松方式,可每次看完好像更累了。
越来越没办法专注到一件事情上来。
每天晚上赶着凌晨更新,然后又马不停蹄地改文,仔细算起来,好像已经连着一周是凌晨两点过后睡觉,只睡五六个小时又爬起来去上班。
有时候还挺佩服自己,居然这么能熬,而且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
越到年底越忙,我是知道的。
但今年好像什么事都堆到了一起,我下半年的观影报告写了一半,没有精力继续整理下去,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之前用摸鱼的时间在写,忙起来连摸鱼的时间都没有了,所以搁置。
十二月的总结一点头绪都没有,紧接着还有2023年度总结。
最后最后,也是我现在的头等大事,我得在明年到来之前写完沉溺这个故事。
我的效率很慢很慢,每天要花很多时间在上面,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可能并不怎么样。
月初那段时间数据一动不动,看得我特别焦灼,然而还是得更新。后来不知道是哪个凌晨,我把修改好的正文替换上去,刷新了一下,发现冻了将近十来天的收藏增加了两个。
那瞬间我还以为是我眼花了,又连着刷了好几遍。
我说我在日记里的加油都要写烂了,很多时候都像是一把刀悬在头顶逼迫自己在写,被拟定好的剧情推着再往前走。每次写完都像在做梦。
去年这个时候我也在忙着写大结局,越写越不知道怎么收尾,一直拖拖拖,拖到了除夕夜才把最后一则番外写完。
那个时候家里人在客厅打麻将,表哥不会,让我去帮忙看牌,我推脱说自己要写年度总结,然后不知道是谁过来瞟了一眼,有些奇怪地问:“你这是写的总结吗?怎么看起来像小说。”
总之那个夜晚,他们在打牌,二手烟抽得满屋都是,我在旁边抱着电脑手速飞快地把那本书收了尾。
今年不想这样了,逼自己也好,总之不要再像去年那样。
同样的,年度总结我也不知道要写什么。
今年的随笔似乎一直都在表达自己,写了太多了,放到一个正式的场合反倒不知道怎么写。
走一步看一步吧。
去年的总结我写得真诚坦然之极,代价是断断续续写了差不多三天,经常大哭到崩溃。
那些我看似轻松直面的,一直以来都是我压在内心深处想要逃避的。
不过有一点我很确定。
如果说去年是一个接受自我的过程,那么今年肯定是一个爱上自己的过程。
我在正确认识到爱自己必要的同时,也感受到了那些和我一样的人、他们对我的爱。
六月我测mbti人格还是INFJ,那个时候我对自己有一种九头牛都拉不回来的固执,困在了一种类似于‘你一定要xxx才能xxx,不然就是失败/认输/颓废/垃圾’的循环。
后来是怎么变的呢?
说不清楚。
好像是九月开始写东西了,还是去了五月天的演唱会,听到阿信在台上大声地唱“这一生只愿只要平凡快乐,谁说这样不伟大呢”,亦或者是在回家的路上单曲循环一颗苹果。
总之无论那个,我的心态开始发生改变。
过完生日又测了好多次,彻底变成INFP了。
我不再执着要当什么大英雄,不一定要让所有人都认识我。我已经在接受自己普通平凡这件事上越做越好,并且认为即使我这个样子,也有人会喜欢。
我开始为自己能拥有现在的人生而感到庆幸。
渐渐地我不再想如果当初我没有做某件事,现在会不会是另外一番景象。
我好像暂时恢复了十六岁时候的心性。
十七岁那年,我在给朋友的信里大言不惭的说:“如果可能,我希望心底的那份渴望永远都不要被世俗打破,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永不后悔自己做的每一件事。”
我说我想成为身边人的骄傲。
去年还是前年,我把这段话到亲友群里,一个关系很好哥们跟我说,那你以前比现在好,你现在知道在原始森林当猴子发疯抢路人香蕉。
前两年我的确嘲笑以前的自己太不自量力,小瞧了这个社会残酷。但当我放下过来人的身份回看十六七岁的自己,我仍然为她的勇敢而骄傲。
你说的没错啊,想要得到这些的确很难,但并不代表做不到。
其实我心底仍然希望能成为别人的骄傲。
引用史铁生在《我与地坛》里提到朋友说的那句话就是:“我那时候真就是想出名,出了名让别人羡慕我的母亲。”
其实也不止母亲。
种子在发芽后会有一段沉寂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要做的就是扎根,根系深入泥土汲取营养,为将来的枝繁叶茂打下基础。
所以我坚持、忍耐也要熬过寒冬
然后等待春天的降临
——2023.12.17
结果没想一年下来反而是粤语歌越听越多。
最近在听心之科学。
现场版比cd更出彩,我也更偏爱。
其实这个月以来在听的歌有很多,从单曲循环的绵绵到春秋再到苦瓜、黄色大门最后到心之科学。
中途也有断断续续听五月天,听林俊杰,甚至还有一个晚上上头循环了汪苏泷的爱丫爱丫。
最后还是回到了粤语专场。
如果非要形容这些歌带给我的感受,我想应该是这些里面传达出来的感情,相对其它而言更加浓烈。
在安静的夜里,好像只有这些能舒缓我的情绪。
这个月整个人时常处于高强度的忙碌状态,工作上堆压累计的负面情绪要花同等的时间来弥补。
这也就导致空闲下来后只想放空大脑,麻木无意义地消耗时间,去接收一些不怎么思考就能获得的信息。
我自以为这是自我的放松方式,可每次看完好像更累了。
越来越没办法专注到一件事情上来。
每天晚上赶着凌晨更新,然后又马不停蹄地改文,仔细算起来,好像已经连着一周是凌晨两点过后睡觉,只睡五六个小时又爬起来去上班。
有时候还挺佩服自己,居然这么能熬,而且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
越到年底越忙,我是知道的。
但今年好像什么事都堆到了一起,我下半年的观影报告写了一半,没有精力继续整理下去,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之前用摸鱼的时间在写,忙起来连摸鱼的时间都没有了,所以搁置。
十二月的总结一点头绪都没有,紧接着还有2023年度总结。
最后最后,也是我现在的头等大事,我得在明年到来之前写完沉溺这个故事。
我的效率很慢很慢,每天要花很多时间在上面,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可能并不怎么样。
月初那段时间数据一动不动,看得我特别焦灼,然而还是得更新。后来不知道是哪个凌晨,我把修改好的正文替换上去,刷新了一下,发现冻了将近十来天的收藏增加了两个。
那瞬间我还以为是我眼花了,又连着刷了好几遍。
我说我在日记里的加油都要写烂了,很多时候都像是一把刀悬在头顶逼迫自己在写,被拟定好的剧情推着再往前走。每次写完都像在做梦。
去年这个时候我也在忙着写大结局,越写越不知道怎么收尾,一直拖拖拖,拖到了除夕夜才把最后一则番外写完。
那个时候家里人在客厅打麻将,表哥不会,让我去帮忙看牌,我推脱说自己要写年度总结,然后不知道是谁过来瞟了一眼,有些奇怪地问:“你这是写的总结吗?怎么看起来像小说。”
总之那个夜晚,他们在打牌,二手烟抽得满屋都是,我在旁边抱着电脑手速飞快地把那本书收了尾。
今年不想这样了,逼自己也好,总之不要再像去年那样。
同样的,年度总结我也不知道要写什么。
今年的随笔似乎一直都在表达自己,写了太多了,放到一个正式的场合反倒不知道怎么写。
走一步看一步吧。
去年的总结我写得真诚坦然之极,代价是断断续续写了差不多三天,经常大哭到崩溃。
那些我看似轻松直面的,一直以来都是我压在内心深处想要逃避的。
不过有一点我很确定。
如果说去年是一个接受自我的过程,那么今年肯定是一个爱上自己的过程。
我在正确认识到爱自己必要的同时,也感受到了那些和我一样的人、他们对我的爱。
六月我测mbti人格还是INFJ,那个时候我对自己有一种九头牛都拉不回来的固执,困在了一种类似于‘你一定要xxx才能xxx,不然就是失败/认输/颓废/垃圾’的循环。
后来是怎么变的呢?
说不清楚。
好像是九月开始写东西了,还是去了五月天的演唱会,听到阿信在台上大声地唱“这一生只愿只要平凡快乐,谁说这样不伟大呢”,亦或者是在回家的路上单曲循环一颗苹果。
总之无论那个,我的心态开始发生改变。
过完生日又测了好多次,彻底变成INFP了。
我不再执着要当什么大英雄,不一定要让所有人都认识我。我已经在接受自己普通平凡这件事上越做越好,并且认为即使我这个样子,也有人会喜欢。
我开始为自己能拥有现在的人生而感到庆幸。
渐渐地我不再想如果当初我没有做某件事,现在会不会是另外一番景象。
我好像暂时恢复了十六岁时候的心性。
十七岁那年,我在给朋友的信里大言不惭的说:“如果可能,我希望心底的那份渴望永远都不要被世俗打破,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永不后悔自己做的每一件事。”
我说我想成为身边人的骄傲。
去年还是前年,我把这段话到亲友群里,一个关系很好哥们跟我说,那你以前比现在好,你现在知道在原始森林当猴子发疯抢路人香蕉。
前两年我的确嘲笑以前的自己太不自量力,小瞧了这个社会残酷。但当我放下过来人的身份回看十六七岁的自己,我仍然为她的勇敢而骄傲。
你说的没错啊,想要得到这些的确很难,但并不代表做不到。
其实我心底仍然希望能成为别人的骄傲。
引用史铁生在《我与地坛》里提到朋友说的那句话就是:“我那时候真就是想出名,出了名让别人羡慕我的母亲。”
其实也不止母亲。
种子在发芽后会有一段沉寂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要做的就是扎根,根系深入泥土汲取营养,为将来的枝繁叶茂打下基础。
所以我坚持、忍耐也要熬过寒冬
然后等待春天的降临
——2023.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