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和宿舍已经被清得差不多,警戒线早早地被拉了起来。
整个校园,人烟稀少。
6月7号,是个阴天。
不冷不热,正适合穿着宽松的T恤和裤子考试。
很久之前,林暇就嘱咐过高考当天最好穿自己的衣服,否则混合考场,有人认出学校校服,免不了会想着偷看抄袭。
当天,学生轻装上阵,一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老师穿上了红色喜庆的衣裙,有道是“开门红”。
在走去考场的路上,可以见到路边停放的校车,固定的志愿服务点,被拉起来的警戒线。
头一天下午,就已经有老师带着学生过了一遍流程,晨起再过一遍,不知是哪种情感更多一点。
路上,多数人默契地没有提起诸如“紧张”“焦虑”等词,反而是有说有笑,聊着歌曲,讨论着午饭吃什么。
直到过了安检门,最后放下图书资料,走进了考场,等候监考老师使用探测器检查是否携带违规物品又恰好扫了一眼考场的人时,才微微感受到了一些紧张。
一个考场能坐的人挺少,很少能见到本班的。
音箱里播放着考前注意事项,一位监考老师在讲台上严肃地看着下方,教室里只有静默。
试卷答题卡发下,150分钟匆匆过去。
“叮铃铃——”
“考试结束,请考生立即停笔……”
“考试结束,请考生立即停笔……”
往复几次,高天第一天便算是结束了。
似乎除了开考时有些紧张,后面倒也没有太多担忧。
回来的路上,送花送水送扇子的有很多。
接了两瓶水,又拿了三把扇子,宁让心情挺好。
由于没赶上早上食堂里百年难得一遇的美味,也不想晚上还要苛待自己,宁让便提前去了学校附近的“小吃街”。
当然也遇到了熟人,那人在和自己的妈妈吃饭。
简单买了点吃的,宁让回了学校。
“……今天是6月7号,星期x,20xx年全国高考今天开考……”
晚上新闻联播的内容宁让可以想象,甚至是家长老师的心情。
铃声一响,沉寂很久的校园里短暂地恢复生气,大批的考生涌出考场。
门口的家长或欣慰或心疼,抱着花束等着寒窗苦读数年的孩子。
而老师,静等他/她的学生的一个笑容。
过不了多久,考场恢复沉寂。
倘若是最后一科已经考过,还有人能够回到考场,当他/她以考生的身份看过贴在桌子一角的名字信息,他们应当会无尽感慨——终于,结束了。
高二时,宁让有幸体验过一回,只不过那时心里更多的是紧张。
毕竟再一年,桌子上的名字就会变成她们的。
如今,还剩下一天。
6月8日。
复习是复习不完了,考试时依旧会出现时间很紧又在纠结选择题的问题。
综合、英语无甚差别。
这感觉,十分不妙。
所幸回了学校,没有什么安排,只需要收拾好教室里自己的东西和宿舍就可以离开。
早些时候宁让已经把东西都差不多收好,在打扫好卫生,确定了一遍后,是离开的时候了。
走过楼梯转角,看到自己堆放的几堆书,宁让长叹一口气,带不走的只能留下。
6月9日,毕业典礼。
即便自己考的不一定好,但看到其他年级的学生还在辛苦上课跑操,就一个字——爽。
拍过了毕业照,开了毕业典礼。
只能说中规中矩。
除了在勉强还可以称作自己的教室的黑板上写下寄语那刻让人心生不舍,其他时候,更多的是释然。
是等了三年的解放。
不过此后,再难回到这所学校。
再难见到相伴三年的人。
曾经以为此刻是绝对的开心,不曾想,酸涩也有很多。
是不舍的吧?
是一笑恩仇尽泯吧?
是愿意忘记曾经那些不美好的记忆的吧?
是的,都是的。
整个校园,人烟稀少。
6月7号,是个阴天。
不冷不热,正适合穿着宽松的T恤和裤子考试。
很久之前,林暇就嘱咐过高考当天最好穿自己的衣服,否则混合考场,有人认出学校校服,免不了会想着偷看抄袭。
当天,学生轻装上阵,一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老师穿上了红色喜庆的衣裙,有道是“开门红”。
在走去考场的路上,可以见到路边停放的校车,固定的志愿服务点,被拉起来的警戒线。
头一天下午,就已经有老师带着学生过了一遍流程,晨起再过一遍,不知是哪种情感更多一点。
路上,多数人默契地没有提起诸如“紧张”“焦虑”等词,反而是有说有笑,聊着歌曲,讨论着午饭吃什么。
直到过了安检门,最后放下图书资料,走进了考场,等候监考老师使用探测器检查是否携带违规物品又恰好扫了一眼考场的人时,才微微感受到了一些紧张。
一个考场能坐的人挺少,很少能见到本班的。
音箱里播放着考前注意事项,一位监考老师在讲台上严肃地看着下方,教室里只有静默。
试卷答题卡发下,150分钟匆匆过去。
“叮铃铃——”
“考试结束,请考生立即停笔……”
“考试结束,请考生立即停笔……”
往复几次,高天第一天便算是结束了。
似乎除了开考时有些紧张,后面倒也没有太多担忧。
回来的路上,送花送水送扇子的有很多。
接了两瓶水,又拿了三把扇子,宁让心情挺好。
由于没赶上早上食堂里百年难得一遇的美味,也不想晚上还要苛待自己,宁让便提前去了学校附近的“小吃街”。
当然也遇到了熟人,那人在和自己的妈妈吃饭。
简单买了点吃的,宁让回了学校。
“……今天是6月7号,星期x,20xx年全国高考今天开考……”
晚上新闻联播的内容宁让可以想象,甚至是家长老师的心情。
铃声一响,沉寂很久的校园里短暂地恢复生气,大批的考生涌出考场。
门口的家长或欣慰或心疼,抱着花束等着寒窗苦读数年的孩子。
而老师,静等他/她的学生的一个笑容。
过不了多久,考场恢复沉寂。
倘若是最后一科已经考过,还有人能够回到考场,当他/她以考生的身份看过贴在桌子一角的名字信息,他们应当会无尽感慨——终于,结束了。
高二时,宁让有幸体验过一回,只不过那时心里更多的是紧张。
毕竟再一年,桌子上的名字就会变成她们的。
如今,还剩下一天。
6月8日。
复习是复习不完了,考试时依旧会出现时间很紧又在纠结选择题的问题。
综合、英语无甚差别。
这感觉,十分不妙。
所幸回了学校,没有什么安排,只需要收拾好教室里自己的东西和宿舍就可以离开。
早些时候宁让已经把东西都差不多收好,在打扫好卫生,确定了一遍后,是离开的时候了。
走过楼梯转角,看到自己堆放的几堆书,宁让长叹一口气,带不走的只能留下。
6月9日,毕业典礼。
即便自己考的不一定好,但看到其他年级的学生还在辛苦上课跑操,就一个字——爽。
拍过了毕业照,开了毕业典礼。
只能说中规中矩。
除了在勉强还可以称作自己的教室的黑板上写下寄语那刻让人心生不舍,其他时候,更多的是释然。
是等了三年的解放。
不过此后,再难回到这所学校。
再难见到相伴三年的人。
曾经以为此刻是绝对的开心,不曾想,酸涩也有很多。
是不舍的吧?
是一笑恩仇尽泯吧?
是愿意忘记曾经那些不美好的记忆的吧?
是的,都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