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乾清宫内蜡烛长明,至丑时将至方灭。
翌日,此事便如星火燎原般传遍京师每条大街小巷,众人无不赞誉新帝勤政爱民。
无论内心如何揣度,表面上对新帝的接受程度,也都随之水涨船高。
登基后三日,按照太祖皇帝所制定的规矩需休朝,以便让新帝快速熟悉各方政务。同时也体恤臣子们筹备登基大典辛苦,休假休养。
&
晨光乍现,慈宁宫内,萧墨凌身着金色龙袍便服,撩袍而跪,恭声道:“儿臣给母后请安。”
算着时辰,与他恰好相逢的萧沁澜眼帘微敛,向他欠身行礼。
太后俯视着跪姿端正的新帝,神色平和,嘴角轻扬,“皇帝自此君临天下,无需再向哀家行此大礼,快快起来,贤昭亦起身吧。愣着做什么,还不将陛下与公主扶起备座。”
闻太后令,正殿内侍奉的宫女、太监皆低头敛目,各司其职,恭谨地听命离去。
萧墨凌在琉薇的搀扶下起身,目光平视前方,面上带着淡笑,“明昭王朝以孝悌立国,儿臣晨昏定省,自是分内之事。可惜儿臣仅有三日闲暇,待归朝理政,案牍劳形,恐怕难以常伴母后,膝下尽孝。”
“你们看看,吾皇孝心昭昭,初登大宝便以国事为先,孝心与实干并行不悖,实为天下楷模。贤昭日后定要以兄长为镜,勤学不辍啊……”
太后笑语盈盈,随即话音一转,“不过皇帝无需过于忧虑。哀家多年执政,对朝中内外事务了如指掌。往后在乾清宫共同批阅奏折时,若有不解之处,尽管来问,哀家定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细心教导。”
“是,朕定当谨记母亲教诲。”萧墨凌敬从地答道。
如今他尚无强大后盾,大权在握之日尚远,只能顺着太后意思。
“听说昨夜你忙碌至丑时?”太后慈母般温言相劝,“太祖皇帝有训,新帝登基享有三日休沐之期。你自幼随定国公征战四方,后又入文华殿习治国之道,受教于詹事。你自是胸怀大志,不必如此急于一时。”
“母后所言极是。”萧墨凌收敛了在外时的傲气,笑言以对,“儿子只是想早些熟悉宫中事务,好让母后早日安心享福,不必每日操劳。”
“嗯,皇帝此心甚善,哀家深感欣慰。”太后笑容可掬,面容平和,不见丝毫怒意,“昨夜内务府呈上的账本,你可曾翻阅完毕?”
“回母后,儿臣已详阅。”
“皇宫之内,人员纷杂,各司其职,各局有别。若有不明之处,大可传唤其领班太监或宫女前来询问,无需顾虑他事。”
看似放权,实则暗指皇宫上下皆在太后掌控之中,皇帝的一举一动皆逃不过她的眼。
萧墨凌自然不傻,他应声道:“母后体恤入微,儿臣铭记于心。今日归宫后,若有疑惑,会及时向母后请教。”
萧沁澜对这番既似投诚又含告诫之言置若罔闻,只是静默出神,偶尔在二人目光交汇时,随声附和几句。
一番无关紧要的闲聊过后,便到了用膳时辰。
太后自然居于首位,皇帝坐于左侧,而她身为先皇独女,身份尊贵无比,故被特许坐于太后右侧,以示殊荣。
三人乃当世之尊,至高无上之主,今朝共聚一堂,御膳房上下自是不敢有丝毫懈怠,相较往昔更加精心筹备。
清晨时分,酒非所宜,席上佳肴琳琅满目,却无酒浆。
清蒸天鹅、锦绣缠鸡、炮龙烹凤、香燥肉丝、清蒸鲜鱼等珍馐美味五彩斑斓,与之相配的是各式时令鲜蔬,米面佳肴。
羹汤清润,营养均衡,相得益彰。
皇家礼仪森严,非比寻常府邸,用膳之际不可轻言细语。
偌大的慈宁宫一时唯有宫女布菜的细微声响,以及三人近乎无声地咀嚼。
膳毕,太后携新帝前往乾清宫熟稔宫闱之事。萧沁澜则行礼辞别二人,想要返回居所宁安宫。
直至现在,萧墨凌方得闲暇细细端详于她。
他殷殷叮嘱数语,待她步出正殿,背影逐渐消失于门外后,方神情冷然,徐徐敛去眼底那抹不易察觉的温煦笑意。
&
“攒陷馒头,椒盐饼,芝麻烧饼,柳蒸煎鱼,炒鲜虾。再是此酸甜汤……”本采将所述的肴馔逐一摆于檀木桌上,长声嗟叹,“每日晨起尽是油腻肉肴,主子最爱面食,可太后面前不过三事,就连小小糕点亦只能独用其一。真是新皇登基,主子受累。”
基于在这里养成的习惯,纵然饿得肚腹空空,萧沁澜用餐依旧优雅,只不过塞入口中的面食稍显硕大。
她饮了口汤,待腹中八分饱了才从容不迫地接过手帕,擦拭唇角,而后言道:“那些肴馔并无舛误,这数年每日早膳皆以荤腥为主,本宫早已习惯。”
“所幸只有此日,日后主子与陛下不必再同食了。”本采心疼地看着她。
她本无意,随口一言。萧沁澜将手帕翻来覆去地把玩,意味深长地扬起眉梢:“岂会只此一日,人生漫漫,长着呢!”
“……何意?”本采不明所指,总觉得主子当初不选胞妹而是自己陪侍身旁,实在是委屈。
她不知该怎样回应,蹙眉沉思片刻后,便不再纠缠,旋即转移话题:“昨晚夜阑人静,忠勤伯府的密探来报,醇亲王又因莫须有之事被罚跪祠堂了。”
“跪祠堂?”原本心情尚佳的萧沁澜顿时收敛笑意,神情平静地凝视那残羹剩饭,“跪至何时?”
“暗卫禀报,约是正午时分,中间不许进食。”
“忠勤伯呢?”
“正于侍妾房中……”
萧沁澜颔首,眼神微眯,“无才无德,踩着皇姑母尸首登至高位,却不守男德。忠勤伯这日子,过得太过安逸了些。”
本采道:“那奴婢该采取什么措施行事呢?毕竟是醇亲王生父,况且男子三妻四妾乃是常事。忠勤伯除了时常惩罚醇亲王外,并无张扬庶子之事。”
萧沁澜丢下擦拭手帕,起身走向书案旁,提笔迅速写下几行大字,并将纸条递给她,“今日之内,让京师所有孩童学会这首童谣。明后两日让父母带领其大肆宣扬,记得让暗卫保护好他们。”
“只唱童谣吗?茶馆酒楼可需安排?”
“不必,太后机智过人,京师之中能这般相助醇亲王的只有本宫。你去调动我明面上的下属官员,让他们距离那些孩子不可太远,也不可太近。”
“好,奴婢明白了。”本采慎重地收起宣纸,又道:“三日之后上朝,太后必定借此机会,让她手下御史向新皇发难。忠勤伯毕竟是老臣,但却无甚实绩。也不知这位新皇,是会保住他,还是舍弃他。”
说到此处,她忽然醒悟,“可这样行事不是会让新皇知晓,这事乃是主子挑起的吗?”
“嗯,我明白。”萧沁澜坐在木椅上,看着院外的繁花似锦,“既然忠勤伯对现今地位不满,那我便重新赐给他一个品级。”
“主子是打算赏赐他更高的官位?”
闻言,萧沁澜朝她微笑,“驸马都尉,这是伯爵之上的正一品,你觉得如何?”
&
忠勤伯府内,蔫润知跪在祠堂的蒲团上,定定望着母亲的灵位,眼神空洞无物,不知自己存在于世到底有何意义,有何作用。
心爱之人对他无意,父亲冷漠,太后提防,就连府中父亲的几名妾室都冷眼嘲讽。
若是往昔,他或可披甲上阵,待在边关一辈子不回。
可正值新皇初登大宝之际,自身处境微妙,既非高位亦非末流,更是成为定国公眼中的钉,肉里的刺。
数日之前,更是惨遭排挤,与那些共选为太子的同僚一道,被逐出了朝堂的核心。
此后,去留之间,两难全矣。
若决意离府,恐背负不孝。
若留守府中,每日所见皆是阴霾,心绪难平,未来之路茫茫,会被无尽的压抑笼罩,难觅一丝光明与希望。
思及此,他自嘲一笑,摇了摇头,“胡思乱想什么,活得这般怨妇,难怪沁澜会不喜欢。”
晌午已到,与他自幼一同长大的小侍从夏半急忙上前,“王爷已经一日一夜未进食,饿吗?”
“正午了吗?”蔫润知语气有些沙哑。
“是,饭菜已经备好,王爷随奴才一同前去用膳。”夏半哽咽着回答,扶起颤巍巍的他。
跪地时间过长,腿部已有些麻木,蔫润知起身之际差点再次跌倒,他紧闭双目原地休憩片刻,后松开夏半的手臂,整理了一下衣襟,面无表情地大步向前走去。
……
忠勤伯府三进三出,先皇在世之时本想赐予五进五出的宅院,但大行突然,只得依照官职,仅仅得到这个不大不小,较为偏僻的伯爵府。
行走至假山中央,正巧遇到父亲侍妾带着一岁多孩童,来此玩耍。
“醇亲王,安好……”侍妾名为穆婉仪,曾是唱戏的戏子,身姿婀娜。忠勤伯这等肤浅男子,拿捏可谓是轻车熟路。
蔫润瞥了她一眼,未作言语,径直自她身旁走过。
待他离去后,一旁侍立的丫鬟轻蔑地“哼”了一声,故作聪明地傲然道:“也不瞧瞧自己现在是什么地位。他那大长公主母亲早已死了,却还整天在府中摆出一副高傲的模样,谁愿意搭理呢。”
穆婉仪并未理会,只是淡然一笑。
这位丫鬟表面看似愚钝,实则心思细腻,且并非忠勤伯府中人。
这几年来,伯爵府内的下人多为各方势力的棋子,唯有忠勤伯本人尚未察觉此中复杂。
醇亲王虽幼年丧母,但作为皇室近亲,尊贵非凡,绝非她这等出身卑微之人所能轻易招惹。
她只求安稳度过余生,选择忠勤伯也是因其家族结构简单,无长辈干涉。谁知背后暗藏势力执意造谣,声称她处处针对醇亲王,而将忠勤伯完全撇清,只留个风流名声。
穆婉仪携一双儿女嬉戏至午后,直至次日晨膳过后,方知外界已是一片喧嚣。
丫鬟在一旁假装焦急,踱步不停,口中喋喋不休。
穆婉仪神色自若,吩咐她将忠勤伯请回。
待室内仅余她一人,她垂眸陷入沉思。
此事幕后之人不难揣测,朝中谁人不晓贤昭公主殿下与醇亲王交情匪浅。
太后与新帝并无血脉相连,依她过往经历,恐难同心。
既已身在权势,何不借此机会,让这京师愈发风云变幻,天翻地覆!
翌日,此事便如星火燎原般传遍京师每条大街小巷,众人无不赞誉新帝勤政爱民。
无论内心如何揣度,表面上对新帝的接受程度,也都随之水涨船高。
登基后三日,按照太祖皇帝所制定的规矩需休朝,以便让新帝快速熟悉各方政务。同时也体恤臣子们筹备登基大典辛苦,休假休养。
&
晨光乍现,慈宁宫内,萧墨凌身着金色龙袍便服,撩袍而跪,恭声道:“儿臣给母后请安。”
算着时辰,与他恰好相逢的萧沁澜眼帘微敛,向他欠身行礼。
太后俯视着跪姿端正的新帝,神色平和,嘴角轻扬,“皇帝自此君临天下,无需再向哀家行此大礼,快快起来,贤昭亦起身吧。愣着做什么,还不将陛下与公主扶起备座。”
闻太后令,正殿内侍奉的宫女、太监皆低头敛目,各司其职,恭谨地听命离去。
萧墨凌在琉薇的搀扶下起身,目光平视前方,面上带着淡笑,“明昭王朝以孝悌立国,儿臣晨昏定省,自是分内之事。可惜儿臣仅有三日闲暇,待归朝理政,案牍劳形,恐怕难以常伴母后,膝下尽孝。”
“你们看看,吾皇孝心昭昭,初登大宝便以国事为先,孝心与实干并行不悖,实为天下楷模。贤昭日后定要以兄长为镜,勤学不辍啊……”
太后笑语盈盈,随即话音一转,“不过皇帝无需过于忧虑。哀家多年执政,对朝中内外事务了如指掌。往后在乾清宫共同批阅奏折时,若有不解之处,尽管来问,哀家定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细心教导。”
“是,朕定当谨记母亲教诲。”萧墨凌敬从地答道。
如今他尚无强大后盾,大权在握之日尚远,只能顺着太后意思。
“听说昨夜你忙碌至丑时?”太后慈母般温言相劝,“太祖皇帝有训,新帝登基享有三日休沐之期。你自幼随定国公征战四方,后又入文华殿习治国之道,受教于詹事。你自是胸怀大志,不必如此急于一时。”
“母后所言极是。”萧墨凌收敛了在外时的傲气,笑言以对,“儿子只是想早些熟悉宫中事务,好让母后早日安心享福,不必每日操劳。”
“嗯,皇帝此心甚善,哀家深感欣慰。”太后笑容可掬,面容平和,不见丝毫怒意,“昨夜内务府呈上的账本,你可曾翻阅完毕?”
“回母后,儿臣已详阅。”
“皇宫之内,人员纷杂,各司其职,各局有别。若有不明之处,大可传唤其领班太监或宫女前来询问,无需顾虑他事。”
看似放权,实则暗指皇宫上下皆在太后掌控之中,皇帝的一举一动皆逃不过她的眼。
萧墨凌自然不傻,他应声道:“母后体恤入微,儿臣铭记于心。今日归宫后,若有疑惑,会及时向母后请教。”
萧沁澜对这番既似投诚又含告诫之言置若罔闻,只是静默出神,偶尔在二人目光交汇时,随声附和几句。
一番无关紧要的闲聊过后,便到了用膳时辰。
太后自然居于首位,皇帝坐于左侧,而她身为先皇独女,身份尊贵无比,故被特许坐于太后右侧,以示殊荣。
三人乃当世之尊,至高无上之主,今朝共聚一堂,御膳房上下自是不敢有丝毫懈怠,相较往昔更加精心筹备。
清晨时分,酒非所宜,席上佳肴琳琅满目,却无酒浆。
清蒸天鹅、锦绣缠鸡、炮龙烹凤、香燥肉丝、清蒸鲜鱼等珍馐美味五彩斑斓,与之相配的是各式时令鲜蔬,米面佳肴。
羹汤清润,营养均衡,相得益彰。
皇家礼仪森严,非比寻常府邸,用膳之际不可轻言细语。
偌大的慈宁宫一时唯有宫女布菜的细微声响,以及三人近乎无声地咀嚼。
膳毕,太后携新帝前往乾清宫熟稔宫闱之事。萧沁澜则行礼辞别二人,想要返回居所宁安宫。
直至现在,萧墨凌方得闲暇细细端详于她。
他殷殷叮嘱数语,待她步出正殿,背影逐渐消失于门外后,方神情冷然,徐徐敛去眼底那抹不易察觉的温煦笑意。
&
“攒陷馒头,椒盐饼,芝麻烧饼,柳蒸煎鱼,炒鲜虾。再是此酸甜汤……”本采将所述的肴馔逐一摆于檀木桌上,长声嗟叹,“每日晨起尽是油腻肉肴,主子最爱面食,可太后面前不过三事,就连小小糕点亦只能独用其一。真是新皇登基,主子受累。”
基于在这里养成的习惯,纵然饿得肚腹空空,萧沁澜用餐依旧优雅,只不过塞入口中的面食稍显硕大。
她饮了口汤,待腹中八分饱了才从容不迫地接过手帕,擦拭唇角,而后言道:“那些肴馔并无舛误,这数年每日早膳皆以荤腥为主,本宫早已习惯。”
“所幸只有此日,日后主子与陛下不必再同食了。”本采心疼地看着她。
她本无意,随口一言。萧沁澜将手帕翻来覆去地把玩,意味深长地扬起眉梢:“岂会只此一日,人生漫漫,长着呢!”
“……何意?”本采不明所指,总觉得主子当初不选胞妹而是自己陪侍身旁,实在是委屈。
她不知该怎样回应,蹙眉沉思片刻后,便不再纠缠,旋即转移话题:“昨晚夜阑人静,忠勤伯府的密探来报,醇亲王又因莫须有之事被罚跪祠堂了。”
“跪祠堂?”原本心情尚佳的萧沁澜顿时收敛笑意,神情平静地凝视那残羹剩饭,“跪至何时?”
“暗卫禀报,约是正午时分,中间不许进食。”
“忠勤伯呢?”
“正于侍妾房中……”
萧沁澜颔首,眼神微眯,“无才无德,踩着皇姑母尸首登至高位,却不守男德。忠勤伯这日子,过得太过安逸了些。”
本采道:“那奴婢该采取什么措施行事呢?毕竟是醇亲王生父,况且男子三妻四妾乃是常事。忠勤伯除了时常惩罚醇亲王外,并无张扬庶子之事。”
萧沁澜丢下擦拭手帕,起身走向书案旁,提笔迅速写下几行大字,并将纸条递给她,“今日之内,让京师所有孩童学会这首童谣。明后两日让父母带领其大肆宣扬,记得让暗卫保护好他们。”
“只唱童谣吗?茶馆酒楼可需安排?”
“不必,太后机智过人,京师之中能这般相助醇亲王的只有本宫。你去调动我明面上的下属官员,让他们距离那些孩子不可太远,也不可太近。”
“好,奴婢明白了。”本采慎重地收起宣纸,又道:“三日之后上朝,太后必定借此机会,让她手下御史向新皇发难。忠勤伯毕竟是老臣,但却无甚实绩。也不知这位新皇,是会保住他,还是舍弃他。”
说到此处,她忽然醒悟,“可这样行事不是会让新皇知晓,这事乃是主子挑起的吗?”
“嗯,我明白。”萧沁澜坐在木椅上,看着院外的繁花似锦,“既然忠勤伯对现今地位不满,那我便重新赐给他一个品级。”
“主子是打算赏赐他更高的官位?”
闻言,萧沁澜朝她微笑,“驸马都尉,这是伯爵之上的正一品,你觉得如何?”
&
忠勤伯府内,蔫润知跪在祠堂的蒲团上,定定望着母亲的灵位,眼神空洞无物,不知自己存在于世到底有何意义,有何作用。
心爱之人对他无意,父亲冷漠,太后提防,就连府中父亲的几名妾室都冷眼嘲讽。
若是往昔,他或可披甲上阵,待在边关一辈子不回。
可正值新皇初登大宝之际,自身处境微妙,既非高位亦非末流,更是成为定国公眼中的钉,肉里的刺。
数日之前,更是惨遭排挤,与那些共选为太子的同僚一道,被逐出了朝堂的核心。
此后,去留之间,两难全矣。
若决意离府,恐背负不孝。
若留守府中,每日所见皆是阴霾,心绪难平,未来之路茫茫,会被无尽的压抑笼罩,难觅一丝光明与希望。
思及此,他自嘲一笑,摇了摇头,“胡思乱想什么,活得这般怨妇,难怪沁澜会不喜欢。”
晌午已到,与他自幼一同长大的小侍从夏半急忙上前,“王爷已经一日一夜未进食,饿吗?”
“正午了吗?”蔫润知语气有些沙哑。
“是,饭菜已经备好,王爷随奴才一同前去用膳。”夏半哽咽着回答,扶起颤巍巍的他。
跪地时间过长,腿部已有些麻木,蔫润知起身之际差点再次跌倒,他紧闭双目原地休憩片刻,后松开夏半的手臂,整理了一下衣襟,面无表情地大步向前走去。
……
忠勤伯府三进三出,先皇在世之时本想赐予五进五出的宅院,但大行突然,只得依照官职,仅仅得到这个不大不小,较为偏僻的伯爵府。
行走至假山中央,正巧遇到父亲侍妾带着一岁多孩童,来此玩耍。
“醇亲王,安好……”侍妾名为穆婉仪,曾是唱戏的戏子,身姿婀娜。忠勤伯这等肤浅男子,拿捏可谓是轻车熟路。
蔫润瞥了她一眼,未作言语,径直自她身旁走过。
待他离去后,一旁侍立的丫鬟轻蔑地“哼”了一声,故作聪明地傲然道:“也不瞧瞧自己现在是什么地位。他那大长公主母亲早已死了,却还整天在府中摆出一副高傲的模样,谁愿意搭理呢。”
穆婉仪并未理会,只是淡然一笑。
这位丫鬟表面看似愚钝,实则心思细腻,且并非忠勤伯府中人。
这几年来,伯爵府内的下人多为各方势力的棋子,唯有忠勤伯本人尚未察觉此中复杂。
醇亲王虽幼年丧母,但作为皇室近亲,尊贵非凡,绝非她这等出身卑微之人所能轻易招惹。
她只求安稳度过余生,选择忠勤伯也是因其家族结构简单,无长辈干涉。谁知背后暗藏势力执意造谣,声称她处处针对醇亲王,而将忠勤伯完全撇清,只留个风流名声。
穆婉仪携一双儿女嬉戏至午后,直至次日晨膳过后,方知外界已是一片喧嚣。
丫鬟在一旁假装焦急,踱步不停,口中喋喋不休。
穆婉仪神色自若,吩咐她将忠勤伯请回。
待室内仅余她一人,她垂眸陷入沉思。
此事幕后之人不难揣测,朝中谁人不晓贤昭公主殿下与醇亲王交情匪浅。
太后与新帝并无血脉相连,依她过往经历,恐难同心。
既已身在权势,何不借此机会,让这京师愈发风云变幻,天翻地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