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像大家说好了要一起混日子,你却背地里偷偷上进,作为一个‘异类’能不让人关注吗?
总之,经过这次刺激后,各家长辈回去后对自家子孙的管教更严了,恨不得自家子孙也能像苏景翊这般也考个秀才回来。
而众人对苏景翊的评价也不再是以前的什么纨绔子弟了,而是聪慧好学、勤奋刻苦、天资出众的好孩子,什么?你说以前他做的那些混账事?害,那不是年纪小不懂事吗,知错能改就是好孩子,这不一下子就给宁远伯府拿个秀才回来了,宁远伯府后继有人咯!
当然,这件事还是只在小范围里传播,那些真正的一品二品高官贵族都不住在这一块儿,而且他们事务繁忙,哪有时间会关心一个小小秀才的来历,除非这时候底下有人提上一嘴,他们才会想到宁远伯府,可惜苏家并没有这样的人脉。
而远在老家的苏景翊也同样被周围人贺喜着,考完院试知道结果后他又参加了知府大人和几位同样是秀才举办的宴会,随后就回沧县了,沧县苏家的族人也是早早就知道了消息,沧县本就文风不盛,这次他们沧县只出了两个秀才,其中一个就是苏景翊,还是院试头名,可以说只要他不懈怠,再沉淀几年,举人功名未必没有他一席之地。
苏氏的族人更是狂喜,这可是他们苏氏的第一个秀才,意义自是与众不同,苏景翊回到沧县后先是感谢了一番族长和几位一直照顾他们的族人,也和族长提了他打算带两个苏氏族人一起回京的打算。
虽然再过半年就是乡试,但苏景翊不准备接着继续考下去,他对自己有足够清晰的认知,能得小三元其实已经出乎他的意料,也带点运气成分,以他目前的水平,参加乡试运气好或许能中榜,但名次不会太好,而且他目前的年纪确实太小了些,便是一举考中了进士皇上也不会分给他什么差事,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过刚易折,太过张扬了也不好。
一听景翊要带几个族人回京城,族长当即喜不自胜,他还以为这小子不像他父亲,性子有些傲,不愿意提携自家族人呢,没想到也是个懂事的,族长心里暗自点头,对苏景翊也更加满意欣慰了,这才对嘛,他们本就是同根同族的人,以后他倘若真有本事中了进士在官场上那也需要人帮忙啊,他们同族人才是最不会背叛他的,说不定有族人跟着他长了见识后也能中一两个秀才举人,几人一起携手互帮互助,总好过一个孤立无援的好啊。
苏族长仿佛已经预见到了日后沧县苏氏的繁荣昌盛,更是打定主意要找两个听话机灵的族人,便是帮不上景翊多少也万不能拖他后腿。
在临走前苏景翊还是对族长劝了两句,“晚辈知道我们族人并不擅长读书,可是科举一途还是不能放弃,即便不能读出个名头,可读几年书,多识得一些字,懂得一些道理,以后可以选择的余地也能多些,还有我们族里的姐妹,有条件的也要识字,懂得管家理事,以后的婚事也要找些家庭和睦,上进明理的,日后几家人才能守望相助,蒸蒸日上。”
苏景翊笑道,“假以时日,说不准我们沧县苏家也能被人称为书香世家呢。”
族长被书香世家几个字给愉悦到了,笑得十分开怀,连连点头,“你放心,我知晓的,这些族人我肯定会约束好,不让他们惹事。”
族长知道他们读书人都特别爱惜名声,而且现在族人犯事严重的都有株连九族的罪名,他也不是单纯为了苏景翊,管束族人本就是他的责任,族长平时对族里本就管得严,他可不想因为某一个人害了全族。
……
四年后。
“中了!中了!老爷又中了!”
一个小厮模样的少年连滚带爬的从正阳街跑过去,小厮一脸的振奋和惊喜,边跑嘴里还边喊着‘中了!中了!’,那架势顿时吸引了路人的围观。
还有路人见他跑得飞快,连忙避开,抱怨道:“这是要赶着去投胎吗?怎么这般急!”
也有人好奇道:“中了?什么中了?”
当即有人想了想,立马拍腿惊叫道,“哎呦,我想起来了,今儿个不就是会试放榜的日子了,看那人这么开心,难道他家主子里有人考中了?”
没人觉得中榜的是少年本人,因为那少年看着就是粗衣粗布的小厮打扮,根本不像是读书人,肯定不是他自己,既不是他这小厮又这么开心,肯定就是他主子啊。
众人一想顿时又羡慕的看着远去的小厮背影,“真厉害啊,这会试上了榜怎么也得有个同进士了吧,啧啧,以后就能当官了!”
在老百姓眼里,能考上进士的都是顶顶厉害的人,他们不懂得进士和同进士,状元和普通进士的区别,只知道能考上进士就是就是能当官了,跟他们普通人不一样了,那就是官老爷了。
“看这方向,这是哪家啊?”
有人熟悉地块,便道,“这好像是往城东勋贵圈那去的吧,那些人不都非富即贵娇生惯养的吗?竟也有人能考中进士?”
这时一个穿着不错的男人似乎想到了什么,惊讶道,“我想起来了,听说一年前宁远伯府那个小宁远伯乡试中了解元,这次该不会又是他吧,瞧着架势莫不是又考了个会元?”
“这,不会吧,会元跟解元可不一样啊,会试可是有整个大隆朝最厉害的学子呢,哪有那么容易就中会元。”
“这倒是,不过这要是真中了会元马上就要连中六元了,陛下知道了肯定会给他个面子点他为状元的。”
更是有人好奇跟在小厮后头想要看看到底是谁中了榜,随着小厮的脚步,终于他走一座老宅子面前停了下来,这宅子也不是有多富丽堂皇,而是规整大气,此时宅子的大门早早被打开了,里面的人正伸着脑袋翘首以盼,好不容易等到小厮回来,当即迎了上去。
小厮也不负众望,大口喘着气也把话给说清楚了,“老、老爷中了!是会元!”
管家顿时大喜,“真的!太好了太好了!”
当即就吩咐下人给外面跟着的人发喜钱,自己则是屁颠屁颠的跑回内院告诉老夫人老祖宗这个好消息,一会儿就有官吏来报喜了,还得让老夫人和老爷出来主持大局呢。
家里自从老爷考完后就一直提心吊胆着,偏偏老爷一点也不着急,还有心思跟着许少爷一起折腾新铺子的事,这下好了,他们的心总算可以放下了,老爷又中了头名,这个名次殿试怎么也不会掉到同进士去,这就是妥妥的进士了,真是老太爷在天之灵保佑啊,您可以安息了,宁远伯府后继有人了!
老管家边走边忍不住擦了擦眼角,老管家以前是跟在苏宏身边的,也是看着苏景翊长大的,自然感情极深,眼下知道苏景翊有出息了后实在万分感慨。
且不说知道消息的罗烟和苏明悦等人有多激动,此时外面跟着的百姓抬头一看牌匾,果真是宁远伯府,顿时艳羡不已,已经连中五元了,剩下的最后一元也有很大可能拿下了,要知道本朝还没出过连中六元的状元呢,这个意义特殊着呢。
也因为这场热闹,还没等正式报喜的官吏过来,附近的邻居已经知道宁远伯苏景翊拿下会元的消息了,等正式报喜的人过来后,这场热闹更是达到了顶峰,清脆的爆竹声,热烈的喝彩声和道喜声更是久久不散。
还有许多人上苏家道喜送礼来了,除了亲戚朋友,还有那些以前根本不熟,甚至对苏家曾有过落井下石举动的人家,仿佛全然忘记了以前的龌蹉,一张脸笑得比谁都开心,那礼仪更是前所未有的厚实。
苏家没有男性长辈,只能苏景翊自己亲自接待,好在后面苏景翊的大姐夫和他爹很快就来了,有他们一起帮忙,才不至于慌乱失礼。
苏景翊看着这些礼物更是头疼,送什么的都有,银子地契房契都是常见的,最离谱的是居然还有人给他送美貌的婢女,虽然这是那些趋炎附势的商人送的,但苏景翊看到的时候还是脸色一黑,当即让人给退回去。
那些银票地契之类的苏景翊大部分都没有收,只挑着收了一些不会出错的东西,其余的都让人给退了回去。
且不说如今他们苏家不缺钱,即便是缺钱也不能收这些东西,一旦收了可就变相承诺了会帮对方做事,苏景翊又不是真正刚满18岁的小年轻,看到眼前的名利就迷了眼。
苏家的热闹持续了好几天,直到最后苏景翊实在是不耐烦了当即让人关上了大门,谁来也不见,美名其曰要安心准备殿试,而且也确实是这样,殿试很快就要开始了。
虽然苏景翊心里也觉得皇上应该会成就他连中六元的美名,不止对于他,对于皇帝来说也件好事,本朝的第一个六元及第,不正说明他是个明君吗,天下有才之士尽驱之,全天下的学子皆愿为他做事。
不过苏景翊还是想靠实力赢得这个状元,他努力专研了这么久,总不能在最后关头白费掉。
总之,经过这次刺激后,各家长辈回去后对自家子孙的管教更严了,恨不得自家子孙也能像苏景翊这般也考个秀才回来。
而众人对苏景翊的评价也不再是以前的什么纨绔子弟了,而是聪慧好学、勤奋刻苦、天资出众的好孩子,什么?你说以前他做的那些混账事?害,那不是年纪小不懂事吗,知错能改就是好孩子,这不一下子就给宁远伯府拿个秀才回来了,宁远伯府后继有人咯!
当然,这件事还是只在小范围里传播,那些真正的一品二品高官贵族都不住在这一块儿,而且他们事务繁忙,哪有时间会关心一个小小秀才的来历,除非这时候底下有人提上一嘴,他们才会想到宁远伯府,可惜苏家并没有这样的人脉。
而远在老家的苏景翊也同样被周围人贺喜着,考完院试知道结果后他又参加了知府大人和几位同样是秀才举办的宴会,随后就回沧县了,沧县苏家的族人也是早早就知道了消息,沧县本就文风不盛,这次他们沧县只出了两个秀才,其中一个就是苏景翊,还是院试头名,可以说只要他不懈怠,再沉淀几年,举人功名未必没有他一席之地。
苏氏的族人更是狂喜,这可是他们苏氏的第一个秀才,意义自是与众不同,苏景翊回到沧县后先是感谢了一番族长和几位一直照顾他们的族人,也和族长提了他打算带两个苏氏族人一起回京的打算。
虽然再过半年就是乡试,但苏景翊不准备接着继续考下去,他对自己有足够清晰的认知,能得小三元其实已经出乎他的意料,也带点运气成分,以他目前的水平,参加乡试运气好或许能中榜,但名次不会太好,而且他目前的年纪确实太小了些,便是一举考中了进士皇上也不会分给他什么差事,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过刚易折,太过张扬了也不好。
一听景翊要带几个族人回京城,族长当即喜不自胜,他还以为这小子不像他父亲,性子有些傲,不愿意提携自家族人呢,没想到也是个懂事的,族长心里暗自点头,对苏景翊也更加满意欣慰了,这才对嘛,他们本就是同根同族的人,以后他倘若真有本事中了进士在官场上那也需要人帮忙啊,他们同族人才是最不会背叛他的,说不定有族人跟着他长了见识后也能中一两个秀才举人,几人一起携手互帮互助,总好过一个孤立无援的好啊。
苏族长仿佛已经预见到了日后沧县苏氏的繁荣昌盛,更是打定主意要找两个听话机灵的族人,便是帮不上景翊多少也万不能拖他后腿。
在临走前苏景翊还是对族长劝了两句,“晚辈知道我们族人并不擅长读书,可是科举一途还是不能放弃,即便不能读出个名头,可读几年书,多识得一些字,懂得一些道理,以后可以选择的余地也能多些,还有我们族里的姐妹,有条件的也要识字,懂得管家理事,以后的婚事也要找些家庭和睦,上进明理的,日后几家人才能守望相助,蒸蒸日上。”
苏景翊笑道,“假以时日,说不准我们沧县苏家也能被人称为书香世家呢。”
族长被书香世家几个字给愉悦到了,笑得十分开怀,连连点头,“你放心,我知晓的,这些族人我肯定会约束好,不让他们惹事。”
族长知道他们读书人都特别爱惜名声,而且现在族人犯事严重的都有株连九族的罪名,他也不是单纯为了苏景翊,管束族人本就是他的责任,族长平时对族里本就管得严,他可不想因为某一个人害了全族。
……
四年后。
“中了!中了!老爷又中了!”
一个小厮模样的少年连滚带爬的从正阳街跑过去,小厮一脸的振奋和惊喜,边跑嘴里还边喊着‘中了!中了!’,那架势顿时吸引了路人的围观。
还有路人见他跑得飞快,连忙避开,抱怨道:“这是要赶着去投胎吗?怎么这般急!”
也有人好奇道:“中了?什么中了?”
当即有人想了想,立马拍腿惊叫道,“哎呦,我想起来了,今儿个不就是会试放榜的日子了,看那人这么开心,难道他家主子里有人考中了?”
没人觉得中榜的是少年本人,因为那少年看着就是粗衣粗布的小厮打扮,根本不像是读书人,肯定不是他自己,既不是他这小厮又这么开心,肯定就是他主子啊。
众人一想顿时又羡慕的看着远去的小厮背影,“真厉害啊,这会试上了榜怎么也得有个同进士了吧,啧啧,以后就能当官了!”
在老百姓眼里,能考上进士的都是顶顶厉害的人,他们不懂得进士和同进士,状元和普通进士的区别,只知道能考上进士就是就是能当官了,跟他们普通人不一样了,那就是官老爷了。
“看这方向,这是哪家啊?”
有人熟悉地块,便道,“这好像是往城东勋贵圈那去的吧,那些人不都非富即贵娇生惯养的吗?竟也有人能考中进士?”
这时一个穿着不错的男人似乎想到了什么,惊讶道,“我想起来了,听说一年前宁远伯府那个小宁远伯乡试中了解元,这次该不会又是他吧,瞧着架势莫不是又考了个会元?”
“这,不会吧,会元跟解元可不一样啊,会试可是有整个大隆朝最厉害的学子呢,哪有那么容易就中会元。”
“这倒是,不过这要是真中了会元马上就要连中六元了,陛下知道了肯定会给他个面子点他为状元的。”
更是有人好奇跟在小厮后头想要看看到底是谁中了榜,随着小厮的脚步,终于他走一座老宅子面前停了下来,这宅子也不是有多富丽堂皇,而是规整大气,此时宅子的大门早早被打开了,里面的人正伸着脑袋翘首以盼,好不容易等到小厮回来,当即迎了上去。
小厮也不负众望,大口喘着气也把话给说清楚了,“老、老爷中了!是会元!”
管家顿时大喜,“真的!太好了太好了!”
当即就吩咐下人给外面跟着的人发喜钱,自己则是屁颠屁颠的跑回内院告诉老夫人老祖宗这个好消息,一会儿就有官吏来报喜了,还得让老夫人和老爷出来主持大局呢。
家里自从老爷考完后就一直提心吊胆着,偏偏老爷一点也不着急,还有心思跟着许少爷一起折腾新铺子的事,这下好了,他们的心总算可以放下了,老爷又中了头名,这个名次殿试怎么也不会掉到同进士去,这就是妥妥的进士了,真是老太爷在天之灵保佑啊,您可以安息了,宁远伯府后继有人了!
老管家边走边忍不住擦了擦眼角,老管家以前是跟在苏宏身边的,也是看着苏景翊长大的,自然感情极深,眼下知道苏景翊有出息了后实在万分感慨。
且不说知道消息的罗烟和苏明悦等人有多激动,此时外面跟着的百姓抬头一看牌匾,果真是宁远伯府,顿时艳羡不已,已经连中五元了,剩下的最后一元也有很大可能拿下了,要知道本朝还没出过连中六元的状元呢,这个意义特殊着呢。
也因为这场热闹,还没等正式报喜的官吏过来,附近的邻居已经知道宁远伯苏景翊拿下会元的消息了,等正式报喜的人过来后,这场热闹更是达到了顶峰,清脆的爆竹声,热烈的喝彩声和道喜声更是久久不散。
还有许多人上苏家道喜送礼来了,除了亲戚朋友,还有那些以前根本不熟,甚至对苏家曾有过落井下石举动的人家,仿佛全然忘记了以前的龌蹉,一张脸笑得比谁都开心,那礼仪更是前所未有的厚实。
苏家没有男性长辈,只能苏景翊自己亲自接待,好在后面苏景翊的大姐夫和他爹很快就来了,有他们一起帮忙,才不至于慌乱失礼。
苏景翊看着这些礼物更是头疼,送什么的都有,银子地契房契都是常见的,最离谱的是居然还有人给他送美貌的婢女,虽然这是那些趋炎附势的商人送的,但苏景翊看到的时候还是脸色一黑,当即让人给退回去。
那些银票地契之类的苏景翊大部分都没有收,只挑着收了一些不会出错的东西,其余的都让人给退了回去。
且不说如今他们苏家不缺钱,即便是缺钱也不能收这些东西,一旦收了可就变相承诺了会帮对方做事,苏景翊又不是真正刚满18岁的小年轻,看到眼前的名利就迷了眼。
苏家的热闹持续了好几天,直到最后苏景翊实在是不耐烦了当即让人关上了大门,谁来也不见,美名其曰要安心准备殿试,而且也确实是这样,殿试很快就要开始了。
虽然苏景翊心里也觉得皇上应该会成就他连中六元的美名,不止对于他,对于皇帝来说也件好事,本朝的第一个六元及第,不正说明他是个明君吗,天下有才之士尽驱之,全天下的学子皆愿为他做事。
不过苏景翊还是想靠实力赢得这个状元,他努力专研了这么久,总不能在最后关头白费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