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歆雪正疑惑不知发生何事时,又感受到有几人的脚步靠近,步伐节奏熟悉,似乎是大师姐他们。

    闻歆雪打起精神感受着脚步越来越近。

    “师姐,这里是悬崖边,这么危险,师妹应该不会往这边来吧。”

    “按常理说是这样,但是你这么想,那些追兵也一定这些想,我们那聪明的师妹反而可能出其不意,偏向此行。”

    “师姐寻人向来厉害,小师妹若是从这附近的山道口出,那定是朝这边来了。”

    “哎,这一路碰到的士兵实力都不弱,师妹年幼如何能敌,老天保佑千万不要被追上啊。”

    闻歆雪耳鸣之外,辨出师姐师兄的声音,立马爬出雪坑,“师姐……”

    突然从雪里冒出的闻歆雪把容玥等人吓了一跳,不过马上就变成惊喜。

    “终于找到你了师妹!你没事吧?受没受伤?”

    容玥瞪了一眼声音有些大的师弟,忙为小歆雪把脉。

    闻歆雪看着关心则乱的师兄,笑着安慰:“我没事,就是没什么体力了,没受什么伤,他们根本抓不着我。反倒是你们和师父怎么样?”

    众人望着虚弱至极、脸色苍白的师妹反而来安慰关心他们,心中感动不已。

    “我们哪会有什么事!倒是你,脸白的吓人,嗓子也那么哑,快别说话了。”

    闻歆雪见到熟悉的师姐师兄们,心神一松,虚弱地笑了笑,竟又昏睡过去。

    看的人心中一惊,容玥忙安抚师弟师妹:“莫慌,小歆雪只是疲惫过度,看到我们放松下来,支撑不住就睡了过去。”

    “小歆雪身体状况如何?原本病都未能痊愈,现在又是逃跑,又是在雪里埋着。”

    容玥忧心忡忡,望着怀中昏睡的闻歆雪:“十分不好,本就郁结于心,梦魇缠身,现又体力透支,高热不退,必须速回山上治疗。”

    闲云隐于一旁,屏息凝神,见雪团子被人护在怀里,放心地悄然离去。

    容逸此时也到达这里,瞥见徒弟们护住小歆雪,忽觉不远处还有一股气息一现即逝,眉头微皱,却顾不了那么多了。

    “师父!”

    “走,速带小歆雪回山上。”

    .

    “殿下,快到了。”邓黛轻声提醒,声如细丝,穿透了车外的风雪。

    闻歆雪闻言回神,眼前是二师姐邓黛的温婉面容。

    长公主自年幼便被养在灵静寺,身边有先皇特意安排的一位贴身女侍卫,传言不仅武功高深,医术亦是精通。

    邓黛与此侍卫年龄相仿,且邓黛心思玲珑,各方面都会的很多,伴闻歆雪左右进入皇宫,最是合适。

    人群看到公主马车瞬间激动起来,但又不敢大声喧哗,只因传闻中手段狠厉,冷漠无情的摄政王也到了。

    百姓站在街道两边噤声望着摄政王从马车上下来。

    正值豆蔻年华的少女们不禁惊叹,只因摄政王实在俊美,风雪之中更是出尘,实在不像传闻中狠厉无情的摄政王。

    谢瑞站在街道中间执伞而立,目光平静,望着远处渐近的马车。

    闻歆雪听着车外的吵闹安静下来,知道是要到了,而前方等着她的是大名鼎鼎的摄政王。

    闻歆雪想起师父的感叹。

    “国家时局动荡,内忧外患。先皇战死,先皇后忧郁过度随先皇而去,只留下三岁的太子,朝堂之上各种势力蠢蠢欲动,暗流汹涌。

    正在危机时,年迈已隐世的国师带来了先帝遗旨,三岁独子为皇,国师的弟子谢瑞为摄政王,辅佐朝政。

    然而三岁幼儿为皇,一年轻弟子为摄政王,朝堂之上不知多少人虎视眈眈,明面上没怎么样,但背地里什么也没少干。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谢瑞手段狠厉,知人善任,初时或许还需年迈国师背后撑腰,但他仅仅用三年多的时间就肃清朝堂。

    新任命的大将军年轻有为,护得边境安稳,百姓也得以安定下来。

    虽传言摄政王心狠手辣,冷漠无情,但若不是他,恐怕这天下早已易主。

    听说摄政王曾经也是闲云野鹤的公子,但如今作为摄政王,他很可能与当初的自己面目全非,其身处的那个位置亦是危险至极,不知多少人想拉下他。

    总之他不是我们所能利用的,不管怎样小歆雪你最好不要接近他,我们敬而远之就好。”

    不久,马车缓缓停下。

    闻歆雪扯了扯身上的狐裘,邓黛扶着闻歆雪下了马车。

    围观的百姓见公主风姿,先是惊-艳,后是心疼,小声地交谈:“公主自幼体弱,现在看起来也是弱不禁风啊。”

    “打小的体质不容易改,真是苦了公主。”

    “是啊,本是我们最尊贵的公主,从小却只能待在寺里调养。”

    “虽然体弱,也不在皇宫养着,但还是出落的亭亭玉立。”

    众人议论纷纷,既怜惜又赞叹。

    “公主肤如凝脂,身姿娉婷,若仙临尘,真乃国色天香。长居寺中,更添几分脱俗气质,令人一见难忘。”

    黑衣男子面具下的眼中闪过一丝异样,“且听闻公主此次回京,乃是为了选婿。”

    旁边的百姓听着前面只觉得这人夸的不错,但听到“选婿”二字,顿时面露鄙夷:“藏头露尾之辈,也敢觊觎我们公主?”

    “就是,公主岂是尔等可以妄想的?”

    “还带着面具,怕是容貌不敢见人吧。”

    景王世子高俊本想作出一派风-流倜傥,又神秘莫测的样子,未料遭此冷眼,满头问号,不知哪里出现问题。

    风-流倜傥的神秘男子与美若天仙的公主,这不该是佳话吗?

    一传十,十传百,围观鄙夷的百姓越来越多,高俊不想闹大导致身份暴露,只能赶紧灰溜溜地离开。

    临走前还不服气地喊道:“一群庸俗之辈!”

    “哼,可笑。”众人也不惯着他。

    高俊身形高大匀称,衣着也算低调奢华,身旁还有小厮伺-候着。

    但围观的百姓已经看过了摄政王,再看他自然不会惊-艳,更别说这么光明正大地肖想公主。

    众人忽视刚刚的一个小插曲,欣赏地看着雪中相对而望的公主和摄政王。

    在人群中的说书人看着这一幕,脑海中已经编造出一眼万年的戏码了。

    就是不知道当事人的感想了。

    闻歆雪听师父讲摄政王事情的时候,会不自觉地幻想他的样子。

    在她的想象中,摄政王应是剑眉冷眼,鹰钩鼻,薄嘴唇,棱角分明,威严凛然。

    反正怎么凶就长什么样,毕竟听说那些心怀鬼胎之徒,一见摄政王就吓的慌不择路。

    虽然传言总是离谱,但总有个大概依据吧。

    闻歆雪万万没想到的是,步下马车,对面之人竟是旧识。

    闻歆雪愣了一下,一瞬间有些心慌但很快镇定下来。

    “没事,我是易了容的,就连大师姐着眼看去都认不出来,况且我之前戴着面具。”

    更何况……陈年旧事哪有人记那么清,闻歆雪早已被斩杀在人前了,闻家亦淡出世人记忆。

    闻歆雪走向摄政王,纤纤细步,临到还轻咳了一声,尽显柔弱。

    谢瑞方才与闻歆雪对视时也有些愣,总感觉她的眼睛像是见过,但是长公主一直居于灵静寺,自己从未去过。

    再看又没有那种感觉,谢瑞没有多想,当是错觉。

    “恭迎长公主殿下回宫。”

    闻歆雪被邓黛扶着上了摄政王的马车。

    马车内

    因为有谢瑞的存在,闻歆雪没能把自己团吧团吧窝进狐裘里,只能保持公主的仪态端坐着。

    狐裘是新做的,窝着真的很暖和舒服。

    闻歆雪在心里叹了口气,以后这种人前的日子多了,一定不能松懈,绝不能露-出破绽。

    马车内太过安静,谢瑞轻轻的翻书声倒是显耳了起来。

    闻歆雪忍不住偷偷看谢瑞,摄政王居然随身带着书学习吗?

    看到谢瑞看的认真,闻歆雪不禁有些肃然起敬,不愧是大名鼎鼎的摄政王!

    闻歆雪姿态假装正经,实则好奇地看着摄政王手里的书名,不知道他会看些什么书。

    嗯?

    闻歆雪不自觉微微皱眉,疑惑地看着封皮上的几个大字。谢瑞的手并未遮挡住书名,此时闻歆雪看的清清楚楚。

    论京城内少为人知的绝色美食?

    绝色美食?

    美食?

    食?

    闻歆雪以为自己太累了看花了眼,眨了眨眼重新看。

    嗯,是美食没错了。

    身旁坐着的邓黛突然轻咳了一声,闻歆雪疑惑转眼看邓黛。

    邓黛被自家师妹这一眼看的脸都憋红了。

    看我-干什么,抬头看对面啊!你不能仗着自己矮就无视对面的眼神吧!

    闻歆雪看自己二师姐脸有些红,又咳嗽,有些担心,师姐不会是受了风寒吧,虽然今日确实有些冷了。

    风寒很难受的……

    再转眼,就看见没有表情望着自己的谢瑞。

    ……

    场面一度很尴尬,至少闻歆雪很尴尬,但面色还是很镇定。仔细想了想这种尴尬的情况该怎么办,突然想起:

    不应该是他心虚吗?是他堂堂摄政王居然在看食谱!虽然我确实多看了几眼,但是被惊讶到也是人之常情吧!

    闻歆雪想完便理直气壮起来,刚准备开口。

    “公主殿下可是也对这食谱感兴趣?”

    完了,错失良机,对面先发制人。

章节目录

王爷,管好你的耳尖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昭长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昭长明并收藏王爷,管好你的耳尖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