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接着来看看王夫人的侄女,薛宝钗的表姐王熙凤。

    王熙凤第一次出场所戴的首饰都是金的,最关键是项上戴的赤金盘螭璎珞圈:

    【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

    薛宝钗有一个黄金灿烂的璎珞,王熙凤同样也戴着一只赤金璎珞,薛宝钗上面挂的是锁,王熙凤的有盘螭。

    盘螭,又是虫字旁,螭是龙属的蛇状神怪之物,是一种没有角的类龙生物。螭若龙而黄北方谓之地蝼。

    《左传·文公十八年》有“投诸四裔,以御螭魅”之载,其中“螭魅”一词的杜预注称:“螭魅,山林异气所生,为人害者。

    有关螭的记述,最晚在战国已开始。至于它的来历,有说是“龙属”或“龙子”,或“雌龙”,即母龙。其先为“山林异气所生”,色黄、无角。

    曹植的诗《桂之树行》,里面有一句:

    【即有上有栖鸾,下有盘螭】

    就是说这棵桂树上,上面栖息着鸾凤,下面盘绕着蛇螭。

    而王熙凤的判词便画着:后面便是一片冰山,上面有一只雌凤。

    螭为雌龙,对雌凤。

    山海经大荒山中有不止一座山有凤凰:

    比如丹穴之山:【又东五百里,曰丹穴之山,其上多金玉。丹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渤海。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皇】

    还有这里:【有芒山。有桂山。有榣山,其上有人,号曰太子长琴。颛顼生老童,老童生祝融,祝融生太子长琴,是处榣山始作乐风。有五采鸟三名:一曰皇鸟,一曰鸾鸟,一曰凤鸟。有虫状如菟。】

    我们会发现关于凤凰的描写都是五采鸟。

    所以我推论王熙凤应该出自《山海经》大荒中的蛇山:【北海之内,有蛇山者,蛇水出焉,东入于海。有五采之鸟,飞蔽一乡,名曰翳鸟。又有不距之山,巧【亻垂】葬其西。】

    这里翳鸟也是五采鸟,凤鸟古称就是翳鸟。《广稚》就记载:“翳鸟、鸾鸟,凤凰属也。”

    王熙凤的熙字,是兴盛的意思,王世贞曾言:“熙朝之佚事,即衰世之危端”,熙朝即盛世之意。

    而王熙凤的判词第一句却是凡鸟偏从末世来。

    末世正是熙朝的反义词,凤凰本是神鸟,判词偏说凡鸟

    关于凡鸟的典故:嵇康同吕安是好朋友。一次吕安来访,他不在家,他的哥嵇喜出来迎接。

    吕安不进去,只在门上写了一个“凤”字就走了,嵇喜很高兴,以为吕安是夸奖他。其实,“凤”字拆开就是“凡鸟”二字,吕安意思是说嵇喜是个平庸的人。

    蛇山里也有凤鸟,也有蛇,符合上凤下螭,意指她这只凡鸟也和蛇是一窝的。

    所以薛家这一家子,基本就是蛇之类的爬虫有关,那么薛宝钗呢?

    薛宝钗大荒意象,应该白蛇,小说中有多处暗示。

    小说开篇就提到,《红楼梦》是借汉、唐年纪的传奇:

    【石头笑答道:“我师何太痴耶!若云无朝代可考,今我师竟借汉、唐等年纪添缀,又有何难?】

    【因毫不干涉时世,方从头至尾抄录回来,问世传奇。】

    然后第二十九回,元春在端午节前,让太监送了一百二十两银子。叫在清虚观初一到初三打三天平安醮,唱戏献供。

    那么我们来看看唱的是什么戏。

    【贾珍一时来回:“神前拈了戏,头一本《白蛇记》。”

    贾母问“《白蛇记》是什么故事?”

    贾珍道:“是汉高祖斩蛇方起首的故事。第二本是《满床笏》。”

    贾母笑道:“这倒是第二本上?也罢了。神佛要这样,也只得罢了。”又问第三本。贾珍道:“第三本是《南柯梦》。”】

    因为是神前拈的戏,所以就带有宿命的意思,这三出戏暗示了贾府斩白蛇起家,满床笏繁荣到最后南柯梦败亡。

    这里说的汉高祖斩蛇方起首的故事,是说刘邦做沛县亭长时,喝得半醉时,有白蛇拦路,于是拔剑将蛇从正中间斩断。走了几里地,刘邦醉得倒下睡着了。

    刘邦队伍中走在后面的人来到斩蛇的地方。看见一个老太太在路边连夜放声啼哭。问她为什么这样伤心,说:“我儿子被人杀了,所以痛哭”。

    问她儿子为什么被杀,说:“我儿子是白帝子,变成蛇横在路上,被赤帝子杀了,所以我很伤心”。

    人们以为她胡说八道、散布谣言,想打她,这个老太太突然不见了。后面的人赶到前面,刘邦才醒过来。从此刘邦自诩赤帝之子。

    李白有诗句描写此事:“赤精斩白帝,叱咤入关中。”

    但是这个汉代的传奇故事并不叫《白蛇记》,《白蛇记》是唐代传奇,这里作者故意讲这个名字,就是在提示暗藏的唐传奇故事。

    唐传奇《白蛇记》讲的是白蛇精害人的故事,故事中的李黄遇到白蛇变成的美女,三日后回来,身子化成一滩水。还有一个叫李琯的,闻到白蛇的香气,回来头裂而亡。

    《白蛇记》中关于白蛇的描述:【少顷,白衣方出,素裙粲然,凝质皎若,辞气闲雅,神仙不殊】

    对比薛宝钗的描写:【还有一女,比薛蟠小两岁,乳名宝钗,生得肌骨莹润,举止娴雅】

    都知道薛宝钗爱素净,雪为白色,连冷香丸也是一色的白色花蕊所制:【要春天开的白牡丹花蕊十二两,夏天开的白荷花蕊十二两,秋天的白芙蓉花蕊十二两,冬天开的白梅花蕊十二两。】

    白蛇:凝质皎若 VS薛宝钗:肌骨凝润

    白蛇:辞气闲雅VS薛宝钗:举止娴雅

    白蛇:衣服皆素,而姿容婉媚。

    薛宝钗:比黛玉另具一种妩媚风流

    白蛇居所和蘅芜苑均有异香:【琯既随之,闻其异香盈路】

    【入座於厅中,但闻名香入鼻,似非人世所有】

    薛宝钗所居蘅芜苑中的异香没人识得:

    【有的说:“是薜荔藤萝。”

    贾政道:“薜荔藤萝不得如此异香。】

    【贾母忙命拢岸,顺着云步石梯上去,一同进了蘅芜苑,只觉异香扑鼻。】

    白蛇的异香在李琯闻来是异香,小厮们却说是蛇臊味,不可接近。

    【郎君颇闻异香,某辈所闻,但蛇臊不可近。】

    对比红楼梦贾宝玉闻到宝钗香气,不识香为何物,意指非人世所有:

    【宝玉此时与宝钗就近,只闻一阵阵凉森森、甜丝丝的幽香,竟不知系何香气,遂问:“姐姐熏的是什么香?我竟从未闻见过这味儿。”

    宝钗笑道:“我最怕熏香,好好的衣服,熏得烟燎火气的!”】

    蛇喜凉,喜甜香,而怕烟熏火燎。所谓凉森森、甜丝丝的幽香,即蛇的腥臊味。

    而且据新旧唐书记载,《白蛇传》就起源于唐代“洛阳邙山巨蛇”事件。

    邙山即前文提到的北邙山,正是《红楼梦》开篇一僧一道约定的三劫后相会处。

    而清虚观打醮这天是五月初一,马上就要过端午节了。端午节,又叫端阳节,与夏至日相差两天,是一年当中阳气最盛的时节。

    端午节也俗称毒月,其中九天是天地交泰九毒日。

    五月即是午月,五行属火,此时的阳气达到最旺,火旺至极,

    汉代道家王允在《言毒篇》中讲:“夫毒,太阳之热气也。”

    “天下万物,含太阳气而生者,皆有毒螫。毒螫渥者,在虫则为蝮蛇蜂虿。”

    意思就是说,毒,就是太阳的热气构成。

    天下万物,含有极盛的太阳气而产生的,都有毒汁,在虫就是蝮蛇、蜂、虿。

    所以薛宝钗从胎里带来的一股热毒,即为蛇毒。

    《言毒篇》“夫毒,阳气也,故其中人,若火灼人。”

    这句的意思就是毒是属阳气的,人如果中了毒,就像被火烧一样。

    同时这篇文章还讲到“四方极皆为维边,唯东南隅有温烈气。温烈气发,常以春夏。春夏阳起。东南隅,阳位也。”

    意思就是说四边都有角,但唯独东南角有热气。春夏季节热气生发,春夏阳起,所以东南角是阳位。

    《言毒篇》同时还说到“辰为龙,巳为蛇,辰巳之位在东南。龙有毒,蛇有螫,故蝮有利牙,龙有逆鳞。”

    意思是说辰巳之位在东南,而辰巳位就是龙蛇之位。

    《红楼梦》开篇讲:【当日地陷东南,这东南一隅有处曰姑苏,有城曰阊门者,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

    甄士隐家就在东南角,阳位,温烈气和龙蛇之所在,热毒聚集之处,后来失火,热毒上加火,所以败家。

    这篇文亦讲到:“鱼与鸟同类,故鸟蜚鱼亦蜚,鸟卵鱼亦卵,蝮蛇蜂虿皆卵,同性类也。”

    意思鱼鸟同类,因此鸟飞鱼也跃,鸟、鱼、蝮蛇、蜂、虿都产卵,因此它们也是同类。

    所以王熙凤和薛家,蛇鸟是一家。

    这篇文还讲到蜂蜜:【食蜜少多,则令人毒。蜜为蜂液,蜂则□□也。人行无所触犯,体无故痛,痛处若杖之迹。人腓,腓谓鬼殴之。鬼者,太阳之妖也。微者,疾谓之边,其治用蜜与丹。蜜丹□□,以类治之也。夫治风用风,治热用热,治边用蜜丹。则知边者阳气所为,流毒所加也。】

    意思就是说人吃蜂蜜多了,就会有毒。因为蜂蜜是蜜蜂的汁液,蜜蜂是□□。

    人如果走着路,什么也没碰到,就无故疼痛,像被棍子打过一样,就是患了腓病,腓病是被鬼打了。鬼,就是太阳的妖气。

    轻的腓病叫边病,可以用蜂蜜和朱砂治。蜂蜜和朱砂都是□□,这是以同类治疗以毒攻毒。用风治风,用热治热,用蜂蜜朱砂治边病,便知边病是阳气引起,流毒造成的。

    所以我们来看薛宝钗的冷香丸药方,材料都是清热解毒凉血的,还要加蜂蜜:

    【再加蜂蜜十二钱,白糖十二钱,丸了龙眼大的丸子,盛在旧磁罐内,埋在花根底下。若发了病时,拿出来吃一丸,用十二分黄柏煎汤送下。”】

    黄柏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的功效,也是解热毒的。

章节目录

金氏钗黛—解红楼金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玥佚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玥佚并收藏金氏钗黛—解红楼金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