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后。

    燕都的大街小巷里开始流传一个不明源头的奇事。

    街边廊坊里有个丑姑娘,脸上有个大肉瘤,人人见之皆恶,可大雪之后,一夜之间浴火重生,那张奇丑无比的怪脸,变成了赛貂蝉的精致面容,任谁看见都会心神荡漾。

    据说这一切,和一个人有关。

    那个人叫阮舒,是天下第一神医,活死人,肉白骨,画皮画骨,一笔可绘世间无数风情万种的面貌。

    原本只是一个街角里的不切实际的传闻,传上那么一两天。越传玄乎以后,成了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又一个怪事新篇。

    人人各抒己见,对这位显名不露声的神医,心里皆有几分好奇。这样的人对于他们这种平民百姓来说,就是仰望议论的题材。但对于天下,意味着动荡,得之则生,且不老。

    不过此时还只是街边茶楼里的八卦奇谈,没人真的当真。

    城东平王府附近一座清雅别致的茶楼内。来往布衣闲人,偶有秀才小工。

    “当真有这等奇事?”

    “听闻是这样的,那阮神医只需手笔一挥,就能改人容貌。”

    “稀奇,真是江湖之中什么奇人异事都有。”

    “那不是,这画骨神医你觉得意味着什么?”

    “什么?”

    “啧,那当然是长生不老啊。她医术如此了得,又会这诡异驻颜术,多少女人趋之若鹜啊”

    茶楼的一楼是开放的,他们的议论声人人可闻,大多起了兴趣,都三两聚在一起议论。

    阮舒靠在窗边,细细的抿着茶,侧耳倾听,笑而不语。她身上披着红色卷绒披风,凉风吹得她的脸颊微红。叶若君乖巧的坐在她的对面,脸上蒙着轻纱,一身朴素鹅黄布衣裙,抱着一把琵琶。

    阮舒问:“冷吗?”

    叶若君一愣,摇摇头,“不冷”,她身子微微发抖,阮舒伸手过去,触了一下她的手背,凉,手已经冻得冰冷。阮舒给她到了杯热茶,“他快来了,你喝点暖的顶一下,再忍忍”

    叶若君:“是,是…”,她小心的捧起茶杯,这还是第一次有人关心她。

    阮舒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她伸手握住叶若君的手,暖意覆盖冷意,阮舒温柔的问:“害怕吗?”

    叶若君一惊,“不害怕”。其实她很慌,身在抖,她几天前还是无颜丑女,几天后要用美貌去勾引瑞王。这样的反差,心态上总是难以调整。

    阮舒笑了笑,说:“你要害怕。你心里怎么想的,就怎么做”

    叶若君不解:“为什么?”

    阮舒说:“此时不宜解释”

    叶若君点头:“是”,阮舒这人,总让人看不透。

    一盏茶后,瑞王和平王进来了,阮舒看过去,走在前面的是段临川,没了年少时的稚气,面容更俊了,却也更俗气了,一张脸上写满了,夜笙歌四个大字。

    跟在他身后的是平王,阮舒歪头看他,略显惊讶,她以为和段临川混在一起的人定不是什么好人,没想到是他——段之凡。

    对于此人她有些印象,段之凡和自己同岁那年,被送进书院。当时总坐在书院角落的一个人,身子瘦弱,脸青青,一副病秧子的样子。她每次看到他都会怀疑他下一秒是不是就喘不上气了。阮舒以为像这样不受宠的皇子,新帝继位后他死定了,未曾想到成了平王。

    平王的事她有些耳闻,说是当时三足鼎立,她父亲脱离一方时,平王势力冒头,有意拉拢她父亲,后来她父亲被冤枉,平王的人还帮了他们家,只是奈何势力不足。后来平王不知怎么,隐退了。不争不抢,成了平王。

    思及此。

    阮舒目光柔和望向那个一身玄衣,宽腰带,腰坠软白和田玉,器宇轩昂,面容刚毅的男人。阮舒转着手里的白瓷茶杯,她怎么也想不到当年的病秧子会长得如此落落大方。

    他们直接上了茶楼二层雅间。安静的茶楼又活跃起来。

    “平王和瑞王怎么会搅在一起?”

    “不清楚”

    “听说是为了西山银矿的开采主权”

    阮舒闻言,恍然点头,转头,对叶若君说:“如何?”

    叶若君弱弱:“可,可以…”,阮舒上下打量一眼,“嗯,如此正合适,去吧”。

    “嗯”叶若君抱着琵琶上了二楼。

    阮舒慵懒椅窗,看她离去的背影,唯唯诺诺,弱柳扶风,她之所以没让叶若君装得妩媚娇柔亦或是聪明机灵,是因为叶若君的性格最易激起段临川的保护欲。再加上她画的这副美貌,段临川只会乖乖往坑里跳。

    她垂眸,一口饮尽杯中茶。起身,理了理衣服,结账,离开了茶楼。

    …

    二楼是大窗,除了雅间还有屏风隔出来的雅座。叶若君盈盈走致其中一个雅座前,哪里坐着四个人,三个五大三粗,穿着不同颜色的武者布衣,还有一个斯文败类,书生打扮。

    叶若君细声细语,询问:“请问客官可听小曲?”

    “嘿嘿”几人抬眼一看她,打量了一下她的身段,相视一笑。叶若君低眉顺眼,权当没看见。那书生,故作风雅之态,挑眉,“声挺娇,唱两首来听听”。

    “好听了,定少不了你的赏钱”其中一个黑衣壮汉说道。

    “是,公子”叶若君找了张椅子,抬好手,坐好架势。朱唇轻启,面纱微颤,她一个不受待见的外戚女,哪里懂得弹琴唱曲,都是阮舒这十天里严厉训出来的,好在她声线清润,让人听起来耳目一新,即使错了一两个调也不碍事。

    声空灵,曲悠扬,清冷情淡,静水流深。渐渐二楼雅座里有不少人探出头去看是谁在唱曲。

    雅间内,平王呼吸一顿,目光沉沉,手里的茶杯一握而碎,面上却神色淡淡,并无其他。

    段临川被这声撩了耳朵去了,他吊儿郎当的抱着手臂依靠圆桌,“这曲不错,这声也不错,不知道是怎样的美人…”,他的心思全飘到了窗外,对于段之凡的动作只是淡淡扫过一眼。

    段之凡丢掉手里碎掉的杯子,身后的侍从恭敬递上帕子,段之凡把茶杯的碎屑擦掉,慢斯条理的包好手掌,眸如深渊,唇紧抿。

    这曲,是阮舒写的,这曲阮舒只唱过一次。(他无意听到)

    这曲从头到尾都不叹悲叹苦,词平淡,一曲毕却揪心。叶若君从小受到的委屈一如此曲。阮舒原本不想用这首,奈何这首却恰当。

    最后一个声调落了。叶若君垂首,黯然伤神。

    二楼里听曲的人都沉在余韵里,看了看这唱曲的美人,欲说什么又未开口。良久后才坐回自己的位置。

    暗处的阮舒赞许,轻轻挑唇。

    “唱得真是不错”那四个听曲的人赞叹。

    叶若君抬首,腼腆道:“公子若是欢喜,奴家还有几首,只需,只需几文…”

    “嘿嘿”,其中一个青衣壮汉舔了舔嘴唇,说:“唱一个小曲值几个钱,不如你…”

    “诶”斯文败类那书生,拦了壮汉的话,说:“姑娘莫怪,曲你照唱,钱我们自然会给”

    “哈哈”青衣大汉说:“就你最会做人了,怪不得总是桃花朵朵开啊”

    几个汉子附和:“是啊,是啊。”

    叶若君默默的看了他们一眼,心声不喜。这几人齐看叶若君,面露色相,目光轻浮,叶若君起身,微微后退,也不敢问钱,直说:“今日这曲,权当奴家赠与公子,奴家且退下了”

    “姑娘”那书生起身拦住了她,“这钱你还没收,为何要走?”

    叶若君咬唇,瑟缩,“奴家,不收了”。

    “不收?”青衣大汉起身,站在她的身侧,“不收岂不是让人瞧着,是洒家几个欺凌你这个弱女子?”,他从口袋里掏出银两,抓住叶若君的手,“来。拿着,曲我们听了,这银两怎么少得你?”

    叶若君讪讪,手被他粗俗的握着,手掌还被他放在手心里揉,她抽了抽,“多,多谢公子,那奴家且先告退了”

    大汉还想吃些豆腐,忽而他耳尖被一根飞过的银针擦出血痕,刺痛一下,他回头,对面楼二层里有个红色的身影,他当下心惊,一改之前的委婉,亮着嗓子,干巴巴道:“你这小美人,正和我的心意,不如跟我回家,整夜给我唱小曲?”

    其余几人也是一惊,随后了然,也围着叶若君调戏,笑闹。惹得雅座里的人都出来看,可大多数是文弱书生,这几个大汉那身板往那一放,瞧着就吓人,哪敢上前。

    雅间内。曲声消失了,段临川对段之凡的话也兴致缺缺,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不甚在意,如今一听门外的吵闹,浪言浪语里夹杂哭哭啼啼的声音。段临川立马起了精神劲,侧耳一听,捶手,喜道:“九皇弟,你先等等,我听那声娇娇的小美人似乎受伤了,待我去瞧瞧再回来和你细聊”。

    段之凡看了看他,淡淡点头,“嗯”。

    段临川欣喜的理了衣服,推门出去,假正经的负手,装得满身贵气,他的侍从也跟着出去。

    他什么品性谁不知道,段之凡定定的盯着茶水,他的性格和段临川恰好相反,对什么都冷冷淡淡,就算一个倾国倾城的美人倒在他面前,他可能也只是不冷不热的瞥上一眼,绝不会伸手去扶。

    段之凡突然起身,“出去看看,免得他出什么事了”,身后的侍从一愣,瑞王爷在燕都小茶楼里能出什么事?不过他还是跟上。

    段之凡受伤的手紧握,用疼痛告诉自己,这曲,只是巧合。

    当年,身为宫娥的母亲去世,他无权无势,甚至连饭都是吃馊的,皇上见他年岁如此,还未得到正统的教育,便把他安排到了尚书家的书院里。至于皇家的书院,他是一次都不得去过。

    他在那,第一次见到了崔若君。

章节目录

重生之执笔画皮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野梭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野梭子并收藏重生之执笔画皮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