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去暑来,香江第一场台风来之前,《荒芜的星星》杀青了。
很快,《斩长鲸》也上映了。
这是简殊转型导演后的第一部作品,也是祝风第一部武打片,从业内到影迷都在注视着,主创们也都憋着一口气。
首映那天,简殊的经纪人姜哥焦虑得在场外团团转。
小宁忍不住叫住他:“姜哥,要不你坐会儿呢?”
姜哥直叹气:“小宁啊,我坐不住啊,咱这一场成则成,败则死啊,你不懂我的焦虑啊!”
演员简殊已经有六七年没有上过新片了,谁知道他竟然在两年前突然宣布转型导演。大家都想瞧瞧,这位昔日的少年影帝退出大屏幕之后,能搞出些什么东西。
可以说,导演简殊的首作,直接决定了他往后的职业生涯。
无论哪个环节出现问题,他都会沦为圈内的笑柄。
作为简殊的经纪人,姜哥没有办法不焦虑,而且,在他看来,简殊的焦虑并不比他少。
《斩长鲸》筹备了三年,又拍摄了一年,后期工作日夜开动,还整整做了半年多,简殊每分每秒都投入其中。
他的压力之大,没有人能够想象到。
想到这里,姜哥又偷偷跑进放映厅。这是他第八次跑进去观察观众的表情。
而祝风,黑暗中,她偷偷牵住简殊的手。
简殊回看她,脸上露出微笑。
“我们会赢的。”她说。
*
祝风说到做到。
《斩长鲸》上映后,竟大获全胜,票房和口碑都爆了,好评纷至沓来,国内影评网站开分8.4,过了一段时间又涨到8.6。
微博上有一位业内知名的电影博主写了一篇千字影评——
[不剧透,先说结论,《斩长鲸》可看,而且不分男女老少。
作为一部武打片,电影里唯一的血腥场面是结尾的时候,女主角手起刀落,血溅一脸的场景。可见,《斩长鲸》并不推崇暴力。
那它在讲什么?一部武侠电影,除了武打,它还能够探讨什么?
我们可以回过头看看电影的标题——斩长鲸,出自李白的《临江王节士歌》,“安得倚天剑,跨海斩长鲸”,这首诗是李白仕途梦碎后所作,斩长鲸既表达了他的抱负,也表达了他的抱负无处施展的悲愤。
电影《斩长鲸》也一样,剖开武侠的外衣,它从头到尾只讲人生的际遇,它搭建了一个江湖的世界,就为了讲述在“侠义”这个宏大命题之下,蝼蚁的命运。
所以我说,《斩长鲸》是一个男女老少均可放心食用的故事,因为它说到底,讲的就是我们普通人的故事。
说完故事,再讲导演。简殊是演员出身,观众对他的身份认知更多是频频拿奖的影帝。我看了映后的采访,原来简殊曾经也是武打演员,那可以说他对武侠电影绝对有自己的情怀和见解,这就又回到了这部电影在讲什么的问题上了,我们可以从他搭建的武侠世界中,窥探到他认为的武侠精神。在他眼里,小人物也有大故事,大侠这个词的重音,从不在于“大”,而在于“侠”。
在导演专业方面,必须着重夸一下简殊的审美。整部电影画面都非常干净,有的武侠电影一到动作戏,为了表达繁复的动作,画面就容易乱。但简殊很克制,一招一式都在他预设的构图里。二刷细节甚至发现,片子每一个画面里出现的每一件物品都有它存在的意义。
强迫症来看完美主义导演拍的片子,就是舒服。
最后应该更着重地讨论下祝风,这个人生比电影还要传奇的女主角。不谈电影之外的东西,只说专业,祝风的进步几乎是肉眼可见的。没错,我对比的就是她上一部片子《大船》,那个让她险些拿下金虎影后的角色。《斩长鲸》里她的演技,比起《大船》,还要再精进。
这就是我觉得这个女演员惊人恐怖的地方,她永远在进步。她出道的短剧我看过,如果说当时的祝风还算青涩,那么演《Violet》的时候她已经是走上演技派的道路,当时她就找到了自己的表演舒适区,把一个工具人角色直接通过自己的表现力塑造成了全片的灵魂人物。到了《大船》的时候,她的表演已经非常成熟。说个题外话,她在去年的金虎奖上没拿到影后,我一直觉得很可惜,相比全淑和已经定型的表演模式,祝风给我的惊喜更多。
但是没有想到的是,她的表演在《斩长鲸》里还能更进一步,她的武打戏甚至比真正武打演员出身的配角还要专业。
这次她饰演的这个人物是整部电影的重心,也是我印象里祝风第一次挑大梁,百分之八十的绝对戏份,所有的情节都在她身上发生,如果没演好,那就会变成一场灾难。
一开始官宣的时候,我是有担忧的,会怀疑简殊是不是想走流量票房路线的程度,但是看完电影,彻底打脸。简殊的导和祝风的演绝对是强强联合,她的动作整个行云流水,完全可以说上一句飒沓如流星,和简殊干净的拍摄手法结合,画面舒适度极高,单论她的打戏,就已经是一个视觉上的享受。
更别说电影最后那三分钟的长镜头,她手刃敌人之后,茫然四顾,最后孑然一身走在林间,天下之大,竟无一处容得下她。
那一镜太美了,也太痛了。
不过导演的处女作嘛,也是有缺点的,比如配角的行动线和主角时间线不统一,剧情转折点有些强硬,中间三分之二处节奏有些掉拍,配乐可以再升级一下。
总结,微瑕不掩瑜,值回票价,我个人会三刷。也希望《斩长鲸》能够给沉寂多年的武侠电影带来新的体温。]
*
如影评人所言,《斩长鲸》不仅给沉寂多年的武侠电影带来新的体温,这体温还烫得出奇。上映一个月,影片热度还居高不下,片方不得不申请密钥延期,院线继续放映。
电影中祝风舞剑的画面也在短视频平台刷屏了半个月,网友还考古出了简殊小时候拍的武打片片段。
“怎么会这么可爱啊!”祝风刷着网友考古出的简殊童年练武花絮,乐不可支。
视频里,八九岁的简殊板着小脸,耍了一套长棍,然后委委屈屈地和镜头外的人说:“师父,能不能不练了,我好累哦,我想吃雪糕。”
祝风看了好几遍,然后学他软软糯糯的语气:“师父~我好累哦~我想吃雪~糕~~~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她笑得在沙发上打滚,简殊叹了口气。
童星就是这样的,在镜头前长大,连换牙期都会被记录下来。
“你都笑几天了,能不能换个视频看?就非要看我小时候的黑历史吗?”他无奈地抽走祝风手里的手机,禁止她再单集连播。
“你给我嘛,我想看。”祝风搂住简殊的脖子撒娇,“我想看你小时候长什么样子,多可爱呀!”
“那你把你的......”简殊说到一半,忽然刹车。
他本来想说,那你把你的童年照片给我看看,话说出口,他才想起祝风小时候是在福利院长大的,连忙把后半截咽了回去。
祝风知道他想说什么,她不介意,只是有些苦恼。
“我小时候没有留下什么影像,只有一张失踪之前拍的满月照,留在半山宋宅了,等回香江,我拿给你看。后来到了福利院,也没有拍过什么照片,哦,有入学用的证件照,但是我没有存档。再后来,就是回宋家之后,我才有照片了。”
简殊沉默了下,把还播放着自己童年视频的手机还给祝风,对她说:“我妈家里留着我很多未公开的DV影像,你想看的话,回头让我妈拷给你。里面还有我小时候穿公主裙扎辫子的视频。”
他这一下补偿得有点大方,祝风笑起来,立马就跑开去,要同简妈妈通电话拷视频。
俩人又是一阵笑闹。
*
但是祝风没有告诉简殊,她回宋家之前,还拍过其他的照片。
那是一张她十六岁时的照片,当时在读高中,一次年级篮球赛,她们班拿了年级冠军,全班同学一起合影留念。
如果有心去找,甚至能在网上找到它,因为就在几年前那场风波里,曾经有自称是祝风高中同学的人,在网上发帖,公开了这张合影。
照片上,祝风坐在角落里,扎着马尾,稚气未脱,正转头看向身旁,那个注视着她的球衣少年。
易怀赟。
这个早已被她忘记的名字。
现在大家都叫他易霈。
祝风从来没有想过,她还有和他再见面的一天。
很快,《斩长鲸》也上映了。
这是简殊转型导演后的第一部作品,也是祝风第一部武打片,从业内到影迷都在注视着,主创们也都憋着一口气。
首映那天,简殊的经纪人姜哥焦虑得在场外团团转。
小宁忍不住叫住他:“姜哥,要不你坐会儿呢?”
姜哥直叹气:“小宁啊,我坐不住啊,咱这一场成则成,败则死啊,你不懂我的焦虑啊!”
演员简殊已经有六七年没有上过新片了,谁知道他竟然在两年前突然宣布转型导演。大家都想瞧瞧,这位昔日的少年影帝退出大屏幕之后,能搞出些什么东西。
可以说,导演简殊的首作,直接决定了他往后的职业生涯。
无论哪个环节出现问题,他都会沦为圈内的笑柄。
作为简殊的经纪人,姜哥没有办法不焦虑,而且,在他看来,简殊的焦虑并不比他少。
《斩长鲸》筹备了三年,又拍摄了一年,后期工作日夜开动,还整整做了半年多,简殊每分每秒都投入其中。
他的压力之大,没有人能够想象到。
想到这里,姜哥又偷偷跑进放映厅。这是他第八次跑进去观察观众的表情。
而祝风,黑暗中,她偷偷牵住简殊的手。
简殊回看她,脸上露出微笑。
“我们会赢的。”她说。
*
祝风说到做到。
《斩长鲸》上映后,竟大获全胜,票房和口碑都爆了,好评纷至沓来,国内影评网站开分8.4,过了一段时间又涨到8.6。
微博上有一位业内知名的电影博主写了一篇千字影评——
[不剧透,先说结论,《斩长鲸》可看,而且不分男女老少。
作为一部武打片,电影里唯一的血腥场面是结尾的时候,女主角手起刀落,血溅一脸的场景。可见,《斩长鲸》并不推崇暴力。
那它在讲什么?一部武侠电影,除了武打,它还能够探讨什么?
我们可以回过头看看电影的标题——斩长鲸,出自李白的《临江王节士歌》,“安得倚天剑,跨海斩长鲸”,这首诗是李白仕途梦碎后所作,斩长鲸既表达了他的抱负,也表达了他的抱负无处施展的悲愤。
电影《斩长鲸》也一样,剖开武侠的外衣,它从头到尾只讲人生的际遇,它搭建了一个江湖的世界,就为了讲述在“侠义”这个宏大命题之下,蝼蚁的命运。
所以我说,《斩长鲸》是一个男女老少均可放心食用的故事,因为它说到底,讲的就是我们普通人的故事。
说完故事,再讲导演。简殊是演员出身,观众对他的身份认知更多是频频拿奖的影帝。我看了映后的采访,原来简殊曾经也是武打演员,那可以说他对武侠电影绝对有自己的情怀和见解,这就又回到了这部电影在讲什么的问题上了,我们可以从他搭建的武侠世界中,窥探到他认为的武侠精神。在他眼里,小人物也有大故事,大侠这个词的重音,从不在于“大”,而在于“侠”。
在导演专业方面,必须着重夸一下简殊的审美。整部电影画面都非常干净,有的武侠电影一到动作戏,为了表达繁复的动作,画面就容易乱。但简殊很克制,一招一式都在他预设的构图里。二刷细节甚至发现,片子每一个画面里出现的每一件物品都有它存在的意义。
强迫症来看完美主义导演拍的片子,就是舒服。
最后应该更着重地讨论下祝风,这个人生比电影还要传奇的女主角。不谈电影之外的东西,只说专业,祝风的进步几乎是肉眼可见的。没错,我对比的就是她上一部片子《大船》,那个让她险些拿下金虎影后的角色。《斩长鲸》里她的演技,比起《大船》,还要再精进。
这就是我觉得这个女演员惊人恐怖的地方,她永远在进步。她出道的短剧我看过,如果说当时的祝风还算青涩,那么演《Violet》的时候她已经是走上演技派的道路,当时她就找到了自己的表演舒适区,把一个工具人角色直接通过自己的表现力塑造成了全片的灵魂人物。到了《大船》的时候,她的表演已经非常成熟。说个题外话,她在去年的金虎奖上没拿到影后,我一直觉得很可惜,相比全淑和已经定型的表演模式,祝风给我的惊喜更多。
但是没有想到的是,她的表演在《斩长鲸》里还能更进一步,她的武打戏甚至比真正武打演员出身的配角还要专业。
这次她饰演的这个人物是整部电影的重心,也是我印象里祝风第一次挑大梁,百分之八十的绝对戏份,所有的情节都在她身上发生,如果没演好,那就会变成一场灾难。
一开始官宣的时候,我是有担忧的,会怀疑简殊是不是想走流量票房路线的程度,但是看完电影,彻底打脸。简殊的导和祝风的演绝对是强强联合,她的动作整个行云流水,完全可以说上一句飒沓如流星,和简殊干净的拍摄手法结合,画面舒适度极高,单论她的打戏,就已经是一个视觉上的享受。
更别说电影最后那三分钟的长镜头,她手刃敌人之后,茫然四顾,最后孑然一身走在林间,天下之大,竟无一处容得下她。
那一镜太美了,也太痛了。
不过导演的处女作嘛,也是有缺点的,比如配角的行动线和主角时间线不统一,剧情转折点有些强硬,中间三分之二处节奏有些掉拍,配乐可以再升级一下。
总结,微瑕不掩瑜,值回票价,我个人会三刷。也希望《斩长鲸》能够给沉寂多年的武侠电影带来新的体温。]
*
如影评人所言,《斩长鲸》不仅给沉寂多年的武侠电影带来新的体温,这体温还烫得出奇。上映一个月,影片热度还居高不下,片方不得不申请密钥延期,院线继续放映。
电影中祝风舞剑的画面也在短视频平台刷屏了半个月,网友还考古出了简殊小时候拍的武打片片段。
“怎么会这么可爱啊!”祝风刷着网友考古出的简殊童年练武花絮,乐不可支。
视频里,八九岁的简殊板着小脸,耍了一套长棍,然后委委屈屈地和镜头外的人说:“师父,能不能不练了,我好累哦,我想吃雪糕。”
祝风看了好几遍,然后学他软软糯糯的语气:“师父~我好累哦~我想吃雪~糕~~~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她笑得在沙发上打滚,简殊叹了口气。
童星就是这样的,在镜头前长大,连换牙期都会被记录下来。
“你都笑几天了,能不能换个视频看?就非要看我小时候的黑历史吗?”他无奈地抽走祝风手里的手机,禁止她再单集连播。
“你给我嘛,我想看。”祝风搂住简殊的脖子撒娇,“我想看你小时候长什么样子,多可爱呀!”
“那你把你的......”简殊说到一半,忽然刹车。
他本来想说,那你把你的童年照片给我看看,话说出口,他才想起祝风小时候是在福利院长大的,连忙把后半截咽了回去。
祝风知道他想说什么,她不介意,只是有些苦恼。
“我小时候没有留下什么影像,只有一张失踪之前拍的满月照,留在半山宋宅了,等回香江,我拿给你看。后来到了福利院,也没有拍过什么照片,哦,有入学用的证件照,但是我没有存档。再后来,就是回宋家之后,我才有照片了。”
简殊沉默了下,把还播放着自己童年视频的手机还给祝风,对她说:“我妈家里留着我很多未公开的DV影像,你想看的话,回头让我妈拷给你。里面还有我小时候穿公主裙扎辫子的视频。”
他这一下补偿得有点大方,祝风笑起来,立马就跑开去,要同简妈妈通电话拷视频。
俩人又是一阵笑闹。
*
但是祝风没有告诉简殊,她回宋家之前,还拍过其他的照片。
那是一张她十六岁时的照片,当时在读高中,一次年级篮球赛,她们班拿了年级冠军,全班同学一起合影留念。
如果有心去找,甚至能在网上找到它,因为就在几年前那场风波里,曾经有自称是祝风高中同学的人,在网上发帖,公开了这张合影。
照片上,祝风坐在角落里,扎着马尾,稚气未脱,正转头看向身旁,那个注视着她的球衣少年。
易怀赟。
这个早已被她忘记的名字。
现在大家都叫他易霈。
祝风从来没有想过,她还有和他再见面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