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叶澜用那橡子豆腐又做了一顿。

    不是凉拌,凉拌虽省事,但餐餐吃也腻,况且又不是只有这一种吃法。豆腐切成片,锅里刽两勺乳白的猪油,等温度融化乳白之后晃动一下锅,使油均匀覆盖锅面。油热下豆腐片煎,微微煎至焦黄起一层酥皮后翻面。用橡子做的豆腐比黄豆做的韧性强,因此不必太担心翻面的时候会弄碎。

    两面煎好之后便可以先铲到一旁备用。锅中留油,加入蒜末爆香,再放入切碎的酸豇豆增加一层酸味。家中人人都喜欢吃酸菜,炒菜也时不时加一点调味,叶澜隔几日就要摘一点新鲜菜放进去,不然这一缸怕是两天就吃完了。

    等蒜味和酸味激发出来,就可以把橡子豆腐倒进去翻炒,出锅之前撒盐和酱油调味,放一些辣椒增香,一大盆菜就可以出锅。

    两个孩子不怎么能吃辣,因此以往做菜基本不放辣,这次她往里头放了一小根辣椒提个鲜,但兄妹俩还是被辣着了,刚吃了两口就忍不住不停“斯哈斯哈”,舌头都要伸出来扇一扇风,一人一杯凉茶灌进了嗓子眼,筷子又伸进了盆里。没办法,耐不住这盆菜的味道,酸酸辣辣有嚼劲,吃起来别提多下饭。

    秦铮也是很少吃辣的,但他的反应比两个孩子好上许多,以往在军营里,冬季严寒没有太厚的棉衣御寒,每人身上都会有两根辣子嚼着驱寒。回来之后没怎么碰过辣椒,他一时之间还没习惯,倒没像小狗一样不停吐着舌头,只是鼻尖上布了一层细密的汗珠,想来背后也出了一层汗。

    在太阳被山遮挡住之前在院子里用完了晚饭,沐浴用的水还没烧开,叶澜就帮着秦铮一起收拾碗筷,其实就是把碗摞在一起,放到锅里头。灶膛里的炭还有余温,锅里的水周围还冒着小泡泡,秦铮舀了一勺凉水进去,取了丝瓜瓤刷碗,问叶澜道,“明日赶集,你可要同我一起前去?”

    他就算不提,叶澜也正有此意。

    家里最近没什么活要干,上次去赶集已经是好久之前了,她也想多上街转悠一下。而且这次要把茶籽粉背过去,还要采买物资,光靠秦铮一人怎么够。

    当即就应了一声“去”,絮絮叨叨盘算起要买的东西。这段时间盐用的多,等黄豆发酵好了之后又要制盐水,最紧着要买的便是盐。

    秦铮听她说完,点了下头算是应答,之后无言停下了手上的动作,提了木桶舀水送到湢室里头,“快去洗吧。”

    他很擅长给自己找事做,碗洗好了就铲铲鸡粪,再继续修整摇椅,其他人洗好澡轮到他,洗完之后就坐在院里搓衣裳。他手劲大得很,一块衣裳拧了两下就不甚滴水了。

    基本上的活都给他主动包揽了,给叶澜看得心里有些过意不去,上前两步提醒他,“随便洗洗就成,明日还要早起。”

    她说的是盆里头她的衣裳,他每次都是单独放在一边最后洗,茶枯粉加的也是最多的。

    秦铮低低“嗯”了一声应答,手里正拧她的一件外衫,水哗哗落进盆里,他摊平抖了两抖,从中间架在竹竿上。见叶澜还在门口站着,皱了眉叫她,“进去吧,外边风大。”

    叶澜不多言,又看了一眼抻衣裳的秦铮,迈步进了自己的屋子。

    月姐儿正在玩叶澜给她做的玩偶,是用破布缝的,做成了兔子形状,小小一个给月姐儿抱着正好,里头填的是柳絮和干桂花,闻着可香。女娃娃喜欢得紧,刚拿到手的时候去哪都要抱着,叶澜哭笑不得,说一直带着会弄脏,月姐儿这才作罢,只是睡觉的时候一定要抱着,不然不肯睡。

    见到叶澜进屋,女娃娃将玩偶放到了床中间,侧躺着抱住,眼睛却是看向叶澜的,“月姐儿想去集。”

    集市上人多手杂的,他们带的东西又多,实在没办法多带一个孩子。再说月姐儿去了予哥儿想来也是要跟着的,叶澜如实同她说了情况,好在女娃娃懂事,没不依不饶闹着要去。

    叶澜给她盖好被子,轻轻拍着她的背,“嫂嫂回来给你买糖糕,快睡吧,有机会一定带你和哥哥上街上玩。”

    这次花的时间多,两个孩子还是照旧送到叶老爹那儿。

    她和秦铮的背篓里背了满满的茶籽粉,去前已经提前用秤杆量了重,也不知道能出多少油。他们去的早,油坊刚开了铺面两人就到了,又称了重,和自己量的没有多少区别。交了钱,集市上也热闹起来了,两人便开始逛集。

    秦铮给了她一贯钱,一千文揣在身上还是挺有分量的。叶澜倒不是很关心这些钱能买什么,要买的早早就在心里列了单,照着买就行。她主要是想了解一下做生意要什么条件。

    趁大多数摊子还未正式做起生意来,她先给一个卖包子的开了张,无他,只是上次吃的那家饼店属实没什么滋味,素菜包子两文一个,一屉四个。她要了一屉,边吃边和店家聊了起来。

    包子铺是夫妻二人经营,现在还没什么人,那老板娘是个健谈的,很乐意同叶澜聊天。

    她咬了一口包子,皮还算松软,内馅也并非无味,嚼了两下,跟老板娘道,“你家包子真不错,又香又软,隔着一条街都能闻到香味,生意肯定不错吧,幸好我同我相公今日来得早,不然怕是要排到隔壁去了。”

    老板娘约莫三十,头上包了块极素净的布,听见叶澜这话腼腆笑了下,继而回道,“小娘子说笑了,咱这小铺子也就集日热闹些,平日里来的人哪有这么多。”

    叶澜顺着她的话往下接:“那也是,做生意也就图个踏实,过日子就是求个安稳。不过你这铺面选的好,包子又香,来的客人想来不会少。”

    “香有什么用,”老板娘捂着嘴调侃,“今日来得晚了,前边集口的位置全给抢光了去,客人都在前边吃了个肚圆,哪还有分量吃咱这包子,全靠旁边摆摊的帮衬,这才没把本给亏了。”

    原来除去一些开的铺子,这摊位还不是固定的,得靠抢。来赶集的都是周围这几个村的,人来人往都要经过这唯一的一个集口。大清早赶路累了,当务之急就是先填饱肚子,因此卖吃食的基本上都抢着要集口的位置,越往里走则是一些卖日用品的。

    “酒香不怕巷子深嘛,指不定人家闻到包子香又饿了。”叶澜朝老板娘笑笑,边吃包子边打量其他,余光瞥见一旁默默吃包子的秦铮,想到他饭量大,一屉包子四个,她吃了两个走,剩下两个怕是不能填饱他的肚子,于是扭身,又叫老板娘拿了两个素两个荤。

    “你俩才成婚不久吧,一看就能看出来。”老板娘一副过来人的样子,把包子呈上来,又多送了一个素馅的,“今日也是有缘,送你们一个素的。”

    也不知她怎么就看出来两人才成婚,叶澜还有话要打探,干脆顺着老板娘的话挽住了秦铮的胳膊,她挽的是他右手,正好是拿筷子的那只,秦铮不知为何连饭都不会吃了,一口包子含在嘴里,干巴巴地将筷子换到了左手上,默默别扭地使着。

    “这都给你看出来了。”她的动作却自然且亲昵。

    生意不算太忙,有老板一人就能顾得来,老板娘继续同叶澜聊着,眼里满是揶揄,“我同我相公刚成婚的时候也是这样。”

    叶澜其实很想说“但你相公肯定不是被你坑蒙拐骗来的吧”,但这话只是在心里转了一圈,她拍了下秦铮的背,道,“实不相瞒,我家中还有两个孩子两张嘴,光靠那两块地哪里能填的饱一家人的肚子,原也是想做些生意的,但是我相公吃得多,连吃带卖的怕是连市金的钱都赚不回来。”

    “市金”其实就是摊位费,叶澜也是偶然听村里人说才知道的,但具体的她没仔细了解,只能借老板娘的嘴得知一二。

    老板娘摆了下手,显然不赞同她这番话,“这市金才多少钱,不过才二十文而已,哪有你说的这么夸张,你二人年轻力气大,来早点抢个前边的位置,这市金不就赚回来了吗?”

    “我还以为很多呢,”二十文属实不算多,就拿饼来说,一个饼六文钱,成本撑死也就三文,不计人力和其他,一天只要能卖出十个市金就填上了,“那这市金是怎么个交法?”

    老板娘也不拒外,干脆坐到了叶澜对面同她说起来,“会有街使来收的,收了之后给你一块牌,喏,就是这个。”她拿出一块竹片来,上边用铁钳烙了印子,“每天出了多少牌都是记着数的,散集的时候街使便在集口守着,出一个放一个。”

    叶澜多看了一眼那牌子,把东西的样子记下留了个心眼,然后同老板娘道了谢,看向秦铮,她早就把胳膊松了去,他吃东西也自然许多,那包子最多也就分成两口,现在早就吃了个干净。

    要知道的已经得知得差不多,叶澜从口袋里数出钱来递给老板娘,再次同她道了谢,“感谢告知我这些,祝老板老板娘生意兴隆。”

    老板娘接过她手里的铜板,笑眯眯目送两人离开,“有机会再来。”

    等人走远了,她拿出铜板来一数,这才发现这钱连送的那个素馅的份也算了进去。

章节目录

咸鱼种田摆摊发家日常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厚外套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厚外套并收藏咸鱼种田摆摊发家日常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