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转眼就到周五,周舟和顾从州每天说不了几句话,各自学习、相安无事。因为她单方面地在孤立他,孤立所有人,没由来的。
越到周末,她的心越凉。要回周学昌家拿爸爸的遗书了,处于暴风雨降临前的平静时刻,她一刻平静不下来,那种熟悉的口干舌燥心发慌的感觉又升上来了。
她默默想着舅妈所说的“团圆饭”的时间,明天下午,明天下午,她打算一会儿放学后去报刊亭转一圈,明天白天先去市中心的邮局问一问,下午再回家。
太晚了,她是否要在周学昌家住一天?姐姐周青今年就大学毕业了,会回家的吧?周青在的话,她今晚会和她睡在一起,然后像以前一样,聊到半夜。周青是周学昌的女儿,却和周学昌一点也不像。
坐立难安的一个下午就快过去,值日生开始分配一周结束时的大扫除。松梦婷转过头来问:“周舟,这周末还是要去图书馆看书吗?要不要跟我们一起去玩?”
周舟若无其事地笑了一下,“不去了。我要回家。”
“哦……好吧。”松梦婷转头向顾从州:“你呢?你去吗?”
顾从州从题海中抬起头,“你们?你和谁们?”
明知故问,他和孔恒一起吃饭,一起上下学的,他难道不知道这两个人有猫腻。
松梦婷边收书边道:“我和孔恒啊,他约我去爬山、看日出。”
顾从州长长地“哦——”了一声,竖个大拇指,“浪漫。”
西山看日出,不知是多少对情侣的周末必做事项。依偎在山顶的岩石上,目光紧紧锁定在地平线的那一端,看着天空从灰蒙蒙到泛起鱼肚白,再到第一缕阳光刺破天际,鸭蛋似的太阳越升越高,渐渐地整个世界都被阳光所笼罩。从无到有,从黑夜到白天,恍如隔天,恍如隔世。
那时,山顶聚集的的百十个人统统隐形,天地间只余你我。
确实很浪漫。
松梦婷东西早收好了,等着下课铃,孔恒走过来,拍拍顾从州的肩:“走了。”顾从州把试卷整整齐齐地理好收回抽屉里,拎起书包,和他们一起出了教室。
周舟就跟在他们身后,看见他们上了公交车,她自己慢慢走着,等红绿灯,穿过马路,进入步行街街尾手推车造型的小房子里。
书基本都收起来了,一摞一摞用麻袋包起来,捆上绳子。
老板一见她,就挥手吆喝:“幸好赶上你出来!我要到城西去了。这边学生太少,没生意。”
周舟一愣,屋漏偏逢连夜雨,以后要看书买书拿稿费,都要去到市中心了。
她走上前去帮着收拾:“哦,这段时间谢谢你的照顾了。”
“没有没有,顺路的事。”老板斜倚在梯子上,“汇款单子下来了,不过你得自己去市中心拿了。”
周舟说好,钱到了就行,坐几个小时公交不是事。
帮老板收完书,随意在步行街吃了点东西就回家了,一觉睡通头。
天还没大亮,天上还泛着青色的时候她就起来了。周末清晨的公交车上乘客寥寥无几,木然地投币上车,把头靠在车窗上,看着窗外。记得一会儿要先去把资料费取出来,这次稿费是多少来着,春雨杯征文奖金600块,《远山》散文稿费800块,共计1400块。
忽然间就富裕起来了。房租是交过了的,这1400够她用到这学期结束。
“唉——”她叹出一口气让玻璃窗上蒙上拳头大的一层雾,早发几天她不用硬着头皮向周学昌要钱了,又多受一通气。
都是命,都是命,电话里不挨骂,回到家拿遗书也是要挨骂的。
短暂地眯了一会儿,到市中心了。一个大型购物广场,天台联通两栋大楼,左边是生活区,右面是美食区。生活区从下往上数第三层整一层都是中国邮政,一路往里走,快递区、邮储银行,收发室。
一路走到最顶头,拿了样刊和汇款单,又往邮储银行来汇兑,当场取了300块来日常用,别的还是存了上大学。预备申请助学贷款来交学费,但生活费还是攒的,总不可能寄希望于周学昌,枉论弃养的亲妈。
出了大楼,走到天台上,太阳出来了,气温高了不少,楼道口一家卖甜筒的店外,排了两条长队,尽是放假的学生。一个妈妈领着小女儿排在队尾,小姑娘兴奋地举着100分的卷子,要妈妈夸奖她,妈妈眉飞色舞,很为她骄傲,嘴里却说:“虽然值得庆祝,但凉的吃多了总是不好的,妈妈做糖醋排骨给你吃好不好啊?”
虽然这样说,但妈妈仍耐心地陪她排着队,小姑娘扭着身子撒娇,她知道这个冰淇淋是一定能吃得到的。
周舟站在一旁看着,那份还未来得及萌芽就被一壶热水浇死的叛逆心重新活过来,她蹭着“妈妈”的苦口婆心,忽然也想撒起叛逆的娇来,“妈妈”数落几句,但无论如何会顺着她的。
排队买了两个冰淇淋,觉得不够,又再要了一个,还未走远的那对母女转头看她,那母亲对自己的女儿道:“不能一次吃这么多,一会儿胃该痛了。”
像是对她说,又像是对那小姑娘说,她拿着三个甜筒边走边舔,摇头晃脑:就吃!就吃!
三个冰凉的甜筒下肚后,不多时,胃果然冰得疼起来。她把书包抱在胸前,压着胃,蜷着上半身坐到花台边,感受着那份尖锐而持久的疼痛,从一丝轻微的不适慢慢扩大蔓延到整个五脏六腑。一阵一阵的,每次痛感涌上来时,脊柱都跟着发麻。
她心里升起一股可笑的报复的快感。
这个姿势不知保持了多久,疼痛渐渐褪去,泼出去的情绪被重新收回来,她又恢复了一惯的冷淡,像是从无不甘,从无艳羡,一切事不关己。
她自己都骗不了自己。
天台右边正对这一家烧烤店,价格不低,对这个城市的消费水平而言,只能是逢年过节或者家有喜事偶尔来庆祝一下。但她知道,顾从州是吃得起的。
一家三口,团团圆圆,父母升职,儿子优秀。这种不可多得的好事,天天来庆祝都不为过。
他的母亲很年轻,看起来是职场女性,潇洒干练、脸上露出温柔的神色,他的父亲则是一派儒雅的作风,两鬓现出几根白发,非但不觉得年华衰退,反而更添几分岁月沉淀的厚重,应当是从政人士。他顾从州就更不必说了,挺拔俊朗,极富涵养,把他父母亲的优良之处全遗传了过来。
他们在说笑,顾从州父亲用夹子给他母亲夹了一块生菜,顾从州拿了三只小酒碗倒了三碗酒,三人各端一只碗,一饮而尽。
透过那扇仿古雕花小木窗看进去,他们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模样,像是广告里的模范家庭,是要用玻璃框子裱起来,挂在墙上供人欣赏的。
不同的是,广告里的是假的,而他们一家,是真的。顾从州真的就是在这样的模范家中里成长起来的。伴随他的,是鼓励、赞美、肯定,和爱。
她此刻才明白,平日里对顾从州那难以名状的感觉,是嫉妒。他是那样的坦然,笑起来无惧无畏,不抱怨不逃避,好像无论如何都无法动摇他内心的平静与坚定,被冒犯了也不生气,他好像知道:你过得不幸福,我让让你。
她见他的第一眼就开始嫉妒他了——怎样完满的家庭才能培养出这样的孩子。她永远无法企及,连想象也不能。
她总以为,一个人得到爱了,全世界都会为他让路。其实不然,一个人得到爱了,他会为全世界让路,他有美满的家庭、相爱的父母、健全的人格,他愿意为他的幸福交一点税。
怪不得有时候她没由来的的冷漠与近乎无理的孤立,他都一笑置之,知道她好像被小混混盯上了,还会主动对她说:“我可以送你回家。”
看他们吃完饭离开,她好似还有些恋恋不舍。或许这一切美好氛围都是她想象出来的,她算半个作家,发挥想象力是她的职责。
——她这样安慰自己。
三点半了,她重新回到公交站点,周学昌家在南城最边上,距离市中心两个小时的车程,她也用这个理由频频不回家。不比从筒子楼到市中心的那一路,她还能补个觉,这两个小时她几乎一刻不曾闲着,如芒在背。
大路旁,一条两米宽的小路直岔进去,路走通是个较为破败的自建房,周学昌家背后,红砖砌了道矮矮的墙,墙后面是她的家——她真正的家。
平日里她站在路口都能听见屋子里吆五喝六,今天却静得出奇,狗也不咬,有人探出头来一望,是一个中长头发披在肩上,面目白净的女生,年纪比她大一些。
周青一见她,就笑着招手:“小舟来了,快进来!”
“姐姐回来了。”周舟叫她一声,还没进去,她舅妈就赶着出来,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围裙上抹着几道锅灰,很是忙碌的样子。
她舅妈道:“小舟来了,快!阿青今年毕业了,咱们好好庆祝,你们不是嫌电磁炉煮的鸡肉不香嘛,舅妈今天烧火煮,保管香喷喷的。咱们一家人团团圆圆的,真不容易。”
周舟微笑着说:“多谢舅妈。”
她几乎是看见周青的那一刻就明白过来,怪不得今天牌友不上场,原来周学昌夫妇还有正事要干。
越到周末,她的心越凉。要回周学昌家拿爸爸的遗书了,处于暴风雨降临前的平静时刻,她一刻平静不下来,那种熟悉的口干舌燥心发慌的感觉又升上来了。
她默默想着舅妈所说的“团圆饭”的时间,明天下午,明天下午,她打算一会儿放学后去报刊亭转一圈,明天白天先去市中心的邮局问一问,下午再回家。
太晚了,她是否要在周学昌家住一天?姐姐周青今年就大学毕业了,会回家的吧?周青在的话,她今晚会和她睡在一起,然后像以前一样,聊到半夜。周青是周学昌的女儿,却和周学昌一点也不像。
坐立难安的一个下午就快过去,值日生开始分配一周结束时的大扫除。松梦婷转过头来问:“周舟,这周末还是要去图书馆看书吗?要不要跟我们一起去玩?”
周舟若无其事地笑了一下,“不去了。我要回家。”
“哦……好吧。”松梦婷转头向顾从州:“你呢?你去吗?”
顾从州从题海中抬起头,“你们?你和谁们?”
明知故问,他和孔恒一起吃饭,一起上下学的,他难道不知道这两个人有猫腻。
松梦婷边收书边道:“我和孔恒啊,他约我去爬山、看日出。”
顾从州长长地“哦——”了一声,竖个大拇指,“浪漫。”
西山看日出,不知是多少对情侣的周末必做事项。依偎在山顶的岩石上,目光紧紧锁定在地平线的那一端,看着天空从灰蒙蒙到泛起鱼肚白,再到第一缕阳光刺破天际,鸭蛋似的太阳越升越高,渐渐地整个世界都被阳光所笼罩。从无到有,从黑夜到白天,恍如隔天,恍如隔世。
那时,山顶聚集的的百十个人统统隐形,天地间只余你我。
确实很浪漫。
松梦婷东西早收好了,等着下课铃,孔恒走过来,拍拍顾从州的肩:“走了。”顾从州把试卷整整齐齐地理好收回抽屉里,拎起书包,和他们一起出了教室。
周舟就跟在他们身后,看见他们上了公交车,她自己慢慢走着,等红绿灯,穿过马路,进入步行街街尾手推车造型的小房子里。
书基本都收起来了,一摞一摞用麻袋包起来,捆上绳子。
老板一见她,就挥手吆喝:“幸好赶上你出来!我要到城西去了。这边学生太少,没生意。”
周舟一愣,屋漏偏逢连夜雨,以后要看书买书拿稿费,都要去到市中心了。
她走上前去帮着收拾:“哦,这段时间谢谢你的照顾了。”
“没有没有,顺路的事。”老板斜倚在梯子上,“汇款单子下来了,不过你得自己去市中心拿了。”
周舟说好,钱到了就行,坐几个小时公交不是事。
帮老板收完书,随意在步行街吃了点东西就回家了,一觉睡通头。
天还没大亮,天上还泛着青色的时候她就起来了。周末清晨的公交车上乘客寥寥无几,木然地投币上车,把头靠在车窗上,看着窗外。记得一会儿要先去把资料费取出来,这次稿费是多少来着,春雨杯征文奖金600块,《远山》散文稿费800块,共计1400块。
忽然间就富裕起来了。房租是交过了的,这1400够她用到这学期结束。
“唉——”她叹出一口气让玻璃窗上蒙上拳头大的一层雾,早发几天她不用硬着头皮向周学昌要钱了,又多受一通气。
都是命,都是命,电话里不挨骂,回到家拿遗书也是要挨骂的。
短暂地眯了一会儿,到市中心了。一个大型购物广场,天台联通两栋大楼,左边是生活区,右面是美食区。生活区从下往上数第三层整一层都是中国邮政,一路往里走,快递区、邮储银行,收发室。
一路走到最顶头,拿了样刊和汇款单,又往邮储银行来汇兑,当场取了300块来日常用,别的还是存了上大学。预备申请助学贷款来交学费,但生活费还是攒的,总不可能寄希望于周学昌,枉论弃养的亲妈。
出了大楼,走到天台上,太阳出来了,气温高了不少,楼道口一家卖甜筒的店外,排了两条长队,尽是放假的学生。一个妈妈领着小女儿排在队尾,小姑娘兴奋地举着100分的卷子,要妈妈夸奖她,妈妈眉飞色舞,很为她骄傲,嘴里却说:“虽然值得庆祝,但凉的吃多了总是不好的,妈妈做糖醋排骨给你吃好不好啊?”
虽然这样说,但妈妈仍耐心地陪她排着队,小姑娘扭着身子撒娇,她知道这个冰淇淋是一定能吃得到的。
周舟站在一旁看着,那份还未来得及萌芽就被一壶热水浇死的叛逆心重新活过来,她蹭着“妈妈”的苦口婆心,忽然也想撒起叛逆的娇来,“妈妈”数落几句,但无论如何会顺着她的。
排队买了两个冰淇淋,觉得不够,又再要了一个,还未走远的那对母女转头看她,那母亲对自己的女儿道:“不能一次吃这么多,一会儿胃该痛了。”
像是对她说,又像是对那小姑娘说,她拿着三个甜筒边走边舔,摇头晃脑:就吃!就吃!
三个冰凉的甜筒下肚后,不多时,胃果然冰得疼起来。她把书包抱在胸前,压着胃,蜷着上半身坐到花台边,感受着那份尖锐而持久的疼痛,从一丝轻微的不适慢慢扩大蔓延到整个五脏六腑。一阵一阵的,每次痛感涌上来时,脊柱都跟着发麻。
她心里升起一股可笑的报复的快感。
这个姿势不知保持了多久,疼痛渐渐褪去,泼出去的情绪被重新收回来,她又恢复了一惯的冷淡,像是从无不甘,从无艳羡,一切事不关己。
她自己都骗不了自己。
天台右边正对这一家烧烤店,价格不低,对这个城市的消费水平而言,只能是逢年过节或者家有喜事偶尔来庆祝一下。但她知道,顾从州是吃得起的。
一家三口,团团圆圆,父母升职,儿子优秀。这种不可多得的好事,天天来庆祝都不为过。
他的母亲很年轻,看起来是职场女性,潇洒干练、脸上露出温柔的神色,他的父亲则是一派儒雅的作风,两鬓现出几根白发,非但不觉得年华衰退,反而更添几分岁月沉淀的厚重,应当是从政人士。他顾从州就更不必说了,挺拔俊朗,极富涵养,把他父母亲的优良之处全遗传了过来。
他们在说笑,顾从州父亲用夹子给他母亲夹了一块生菜,顾从州拿了三只小酒碗倒了三碗酒,三人各端一只碗,一饮而尽。
透过那扇仿古雕花小木窗看进去,他们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模样,像是广告里的模范家庭,是要用玻璃框子裱起来,挂在墙上供人欣赏的。
不同的是,广告里的是假的,而他们一家,是真的。顾从州真的就是在这样的模范家中里成长起来的。伴随他的,是鼓励、赞美、肯定,和爱。
她此刻才明白,平日里对顾从州那难以名状的感觉,是嫉妒。他是那样的坦然,笑起来无惧无畏,不抱怨不逃避,好像无论如何都无法动摇他内心的平静与坚定,被冒犯了也不生气,他好像知道:你过得不幸福,我让让你。
她见他的第一眼就开始嫉妒他了——怎样完满的家庭才能培养出这样的孩子。她永远无法企及,连想象也不能。
她总以为,一个人得到爱了,全世界都会为他让路。其实不然,一个人得到爱了,他会为全世界让路,他有美满的家庭、相爱的父母、健全的人格,他愿意为他的幸福交一点税。
怪不得有时候她没由来的的冷漠与近乎无理的孤立,他都一笑置之,知道她好像被小混混盯上了,还会主动对她说:“我可以送你回家。”
看他们吃完饭离开,她好似还有些恋恋不舍。或许这一切美好氛围都是她想象出来的,她算半个作家,发挥想象力是她的职责。
——她这样安慰自己。
三点半了,她重新回到公交站点,周学昌家在南城最边上,距离市中心两个小时的车程,她也用这个理由频频不回家。不比从筒子楼到市中心的那一路,她还能补个觉,这两个小时她几乎一刻不曾闲着,如芒在背。
大路旁,一条两米宽的小路直岔进去,路走通是个较为破败的自建房,周学昌家背后,红砖砌了道矮矮的墙,墙后面是她的家——她真正的家。
平日里她站在路口都能听见屋子里吆五喝六,今天却静得出奇,狗也不咬,有人探出头来一望,是一个中长头发披在肩上,面目白净的女生,年纪比她大一些。
周青一见她,就笑着招手:“小舟来了,快进来!”
“姐姐回来了。”周舟叫她一声,还没进去,她舅妈就赶着出来,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围裙上抹着几道锅灰,很是忙碌的样子。
她舅妈道:“小舟来了,快!阿青今年毕业了,咱们好好庆祝,你们不是嫌电磁炉煮的鸡肉不香嘛,舅妈今天烧火煮,保管香喷喷的。咱们一家人团团圆圆的,真不容易。”
周舟微笑着说:“多谢舅妈。”
她几乎是看见周青的那一刻就明白过来,怪不得今天牌友不上场,原来周学昌夫妇还有正事要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