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小玉催着他们五个人出发,家里两辆自行车,顾连城带悠悠和姜小楼,二花体能好,骑车学的也快,带三旺。

    姜小玉说:“这天随时要下雨,你们早去早回。”

    顾连城不紧不慢,顺手把早饭的锅碗洗了,问姜小玉,“你今天有什么安排?”

    “去找村长商量买拖拉机的事。”姜小玉说:“要贷款,得全村大部分人同意,不搞定运输,村里的土特产收购发展不起来。”

    买拖拉机、修路,解决这两样才有可能把村里的副业搞起来,修路太难了,买拖拉机好实现一点,顾连城提议,“要是差的不离谱,我这里还有点积蓄,可以借给你。”

    姜小玉不瞒着他,说:“昨天你看着我们摆摊,一会儿功夫卖了五百多,利润很大,买拖拉机的钱我有,不想遭人眼热,还是贷款吧,还能让村里人感激我。”

    “你倒是不瞒我。”顾连城说。

    姜小玉笑道:“你是见过世面的人,昨天看我们卖货,就能推算出我一个月挣多少钱,怎么瞒?”

    出了门,三旺回头看了眼,问顾连城,“大哥,你都叫上我们了,怎么没叫大姐,她会不会生气?”

    顾连城揉了揉悠悠一头的天然卷,说道:“我问了,比较委婉,她回答了,也比较委婉,你们没听出来。”

    四个小的一脸茫然,完全不知道啥时候的事。

    顾连城带着四个弟妹出门,大姨来了家,问姜小玉,“顾连城去给他奶奶上坟,都叫了,没叫你去?”

    姜小玉帮腔道:“他叫了呀,我今天有大事,就先不去了,龙虾收购量翻倍,我想用村里的名义贷款买拖拉机,不然这么多货不好运。”

    一次送三百斤,两天送一次,相当于全村每户每月副业收入十五块,这在城里不够用,但村里吃住不花钱,十五块是大钱了,顾连城每个月寄二十回家养弟妹,老太太几年攒了好几百出来,这十五块对村里人太重要了。

    大姨马上把上坟的事抛开,一门心思帮姜小玉出主意,“你就是有钱买,也得让村里帮着贷款,不然一个月就能买拖拉机,还不知道怎么遭嫉妒呢。”

    姜小玉道:“我也是这样考虑的,大姨,等到明年这时候,路一定能修通,家家户户手里都有超过一千的存款。”

    大姨不敢想,“你先把自己搞好,你富了,才有余力顾及村子,走吧,大姨陪你找村长商量去。”

    村长听说姜小玉贷款两千五买拖拉机,沉默着在心里算账。

    顾幸华胆子小,犹豫不决,“你那收购生意长久吗,两千多的贷款,还不上拖拉机就得贱卖,还是考虑清楚些。”

    姜小玉道:“考虑过,也和顾连城商量过,他还说借钱给我,支持的很。”

    村长心里在算账,收购一个月,姜小玉就能拿出两千块,如果买了拖拉机,一个月她就能还上,收购量大,村里人也能跟着多挣点,她说顾连城借钱给她,估计是说辞,这一个月连上修房子的钱,两三千总是有的,村长心里叹服,走出去确实能挣钱,可全村连包干到户的决心都没有,依旧在观望,多亏了姜小玉带着村里人往前走,她的决定自然要支持。

    村长拍板了,“好,既然连城肯借钱给你,村里没道理不支持,开大会,咱宣布一下。”

    顾幸华又八卦了,“连城不错啊,他借了多少?”

    姜小玉随口一句,“他说能借一千五。”

    “你只有五百就敢买四千五的拖拉机?”顾幸华替她担忧。

    姜小玉附和,“亏了的话,我就把拖拉机卖了还贷款。”

    “那欠顾连城的呢?”

    村长不耐烦,“她不能重新推自行车收购卖钱吗,快去通知人来开会。”

    全村大会上,村长说:“小玉的收购扩大了,村里这个路,有好东西也运不出去,大家要拿个章程出来。”

    修路一大半人都反对,因为实在筹不出钱来,哪怕修石子路,举全村之力也修不起,指望财政拨款,全县一百一十个村,凭啥先给青山村修,但是副业不能不搞,个人名义贷不到款子,全村一致同意村子出面帮姜小玉贷款买拖拉机。

    商议好,村长让顾幸华下午就去合作社办贷款,去农机站定拖拉机。

    姜小玉很佩服青山村的效率,说道:“我这边的老板催的急,等运输问题解决,就能加量了。”

    一听一次要收三百斤,大家都很兴奋,这相当于家家户户有个人在城里上班的收入了。

    村长直接拍板,“小玉的拖拉机开不进村子,龙虾你们自己送到县城,或者协商一下,每天出两个人,村里出自行车,给送到县城去,不能耽误了送货。”

    “那是应该的。”大家纷纷附和,“早上起早一点,有自行车半个小时就来回了。”

    ……

    姜小玉估计贷款和拖拉机一个星期能到位,拖拉机比自行车快,再往市里送货就方便多了。

    她回到家,学着城里人的做法,腌制了四条鲫鱼、切了土豆片、茄子、馒头片、串了五花肉,正在准备食材,阴了一上午的天下起了雨。

    早上出门那几个人没带伞,她起身去烧了两锅热水,预备一会给他们洗澡用,然后继续串猪肉,县城羊肉不好买,猪肉烤起来其实也还好,这可是农村的黑毛土猪肉,香的很。

    中午四个弟妹回来了,个个淋成落汤鸡,姜小玉催他们到各自的房间洗澡,指着碳炉说:“今天我们也学城里人,烤野鲫鱼吃,你们大哥呢,怎么没一起回来?”

    姜小楼说:“大哥去木匠那定床去了,叫我们先回来洗澡换衣服。”

    姜小玉看着瓢泼的天,顾连城干事一刻都不能等,和自己还蛮像的。

    四月份淋了雨不洗个热水澡,很容易感冒,四个小的洗完澡,姜小玉正在补烧热水,顾连城回来了,姜小玉抬头看了眼他湿透的上衣,线条显现,浸透的布料紧贴着结实的肌肉,这要是村里的男人,早脱了上衣光着膀子了。

    姜小玉说:“锅里的热水添把柴火就能洗澡了,你再等一下。”

    顾连城说:“冷水洗一样。”

    “那是没条件。”姜小玉道:“在家里还能让你洗冷水澡吗?”

    她突然想到个事情,忍不住笑起来。

    顾连城以为和他有关,问道:“能问问你笑什么吗?”

    姜小玉道:“我想起和顾长胜相亲的时候,夸口说我肯定是他能找到最契合的另一半,他说他.妈不喜欢我这样有主见的,以后媳妇老妈吵架,他不知道帮哪一个。”

    “顾长胜没福气,他要早一步知道亲妈是大姨,估计就不会这样说了。”顾连城道。

    姜小玉惊讶,“你知道了呀?”

    顾连城点头,“他心里藏不住事,找我拿主意。”

    “那你怎么说呢?”

    “我跟他说,属于自己的东西得去拿回来,他说再考虑一下。”顾连城问道:“如果他认回了身世,回头找你,你还要他吗?”

    姜小玉想了想,以前行,现在她不愿意了,“这话你问过他吗?”

    “问过,他没回答,但是脸红局促,看表情是后悔了。”顾连城坦诚道:“要说现在多喜欢那没有,但接触久了,可能会日久生情吧。”

    姜小玉轻轻哼了一声,“错过就是错过了,后悔有啥用,你回头劝劝他,乐观一点往前看,不过你提醒了我,不能给他日久生情的机会,他人挺好的,我不想害他。”

    “好,有机会我再劝劝他。”顾连城赞同姜小玉对顾长胜的看法,“他确实是个好人,回来那天,一个劲跟我解释,说和你没什么,外头的都是谣言,叫我公平公正的看待和你的关系。”

    聊了几句,锅里的水热了,顾连城给热水舀到水桶里,又提了桶凉水,说:“那我洗澡去了。”

    “去吧,烧烤凉得快,现烤才好吃,等你洗好再开始烤。”

    ……

    雨天吃烧烤挺惬意的,腌制好的鲫鱼烤出来,味道奇妙的很,别的鱼烤不出这种鲜美味,姜小玉把第二条烤好的鲫鱼装好,叫姜小楼送去给大姨,“给冬妮尝尝去。”

    姜小楼看着剩下正在烤的两条,频频回头。

    顾连城说:“等你回来不一定能烤好,换双胶鞋去。”

    姜小楼火速送鱼去了。

    姜小玉问顾连城,“你跟你同事出去吃饭的话,这一条烤鱼卖三块,会点吗?”

    顾连城道:“不是天天吃,三块钱能接受。”

    姜小玉算了下比例,现代拿几千块工资舍得吃二十八一条的烤鱼,八零年几十块钱的工资,三块钱的烤鱼也有人舍得吃,国营饭店的烤鸭八块一只,每天买的人特别多,看来吃的生意也可以考虑做。

    “你想去市里做烧烤的生意?”顾连城问。

    “那是以后的事情。”姜小玉说:“现在先把村里的副业搞起来,只有挣到钱了,村里人才有走出去的勇气。”

    顾连城实在没明白,“你自己挣钱就好了,为什么非得带上青山村这一百四十多户?”

    姜小玉看过现代日新月异的发展,才坚定的不抛弃家乡,青山村地理位置这么好,她希望是个人人都想留下来的家乡,而不是年轻人都外流的荒村。

    姜小玉说:“我已经落户到青山村了,当然希望家里好好的,等家家都盖上小洋楼,你们这些去了城里的,一到周末是不是都想回来?”

    顾连城畅享了一下青山绿水白墙黛瓦,恍惚了一秒后,说道:“好,有需要帮忙的你开口。”

    ……

    隔天顾连城天没亮出门赶路去市里上班,姜小玉继续收龙虾送货,去姚奶奶那边打听姜小楼办身份证的进度,姜小楼过去了好几次,宋南方拨打市长热线,终于给姜小楼的身份证办下来,他在现代有身份了。

    姜小楼在现代也叫这个名字,姜小玉和他捧着小卡片正面反面的看,这么一张小小的证件,能刷卡坐高铁、住宾馆,办银行卡,总之去哪儿都少不了。

    “姐,这就是我在现代的身份了吗?”姜小楼稀罕的很,他现在的户口挂在集体户上。

    姜小玉点头说:“姜爷爷的骨灰还存放在殡仪馆,等我们挣够钱,给他买块墓地。”

    “我问过南方大哥,云江市的墓地要十几万一个。”姜小楼说。

    姜小玉咂舌,姜小楼的身份沾了姜爷爷的光,墓地肯定要买,还得继续挣钱。

    这一个月,姜小玉来回倒腾,平均一天50斤龙虾,在八零年和现代每斤差价能赚7.5元,加上野菜、老母鸡,她在八零年和现代各有四千块钱,空间里还有两千块左右的货。

    现代交通管制,拖拉机开不来市区,姜小玉拜托南方大哥,买了个二手的电动三轮车,新的要两千多,这个八成新的一千出头,续航四五十公里,用来解决现代送货的这一小段距离,足够用了。

    她和姜小楼跑到没人的地方练了两圈,电动的省劲,实在太方便了。

    会开后,把电动小三轮收到空间里,姜小楼问:“大姐,回去后在市区租个房子吧,这样我可以留在市里卖货,把现代的钱转换过来。”

    每次都是姜小玉送完货,再回来摆几个小时的摊子,现在生意扩大,转换需要卖掉的货物也多了,姜小楼不提,姜小玉也会这么安排。

    她道:“好,那我们今天就去看。”

    回到八零年,姜小玉给顾连城单位打电话,接通后说:“现在生意扩大了,小楼跟我说,以后他留在市里摆摊卖货,要租个房子,今天不摆摊,我们要去找房子,你别去农贸市场找。”

    电话那头的顾连城建议道:“他一个孩子,住远了不安全,单位家属院有房源,你们来这边看看。”

章节目录

穿越的1980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姜丝煮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姜丝煮酒并收藏穿越的1980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