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小玉也想早点到夏天,但得先把目前的需求量稳定好,现在一天要八百斤,再加上之后的需求量,光靠本村供不了,得加大范围收购。

    她和姜小楼说:“我得抓紧时间和村长商量收虾的事情,悠悠今天就不带回去了,我不去接,顾连城该知道,等收摊回家你再和他说下。”

    “好嘞。”姜小楼说:“大姐,这几天卖了有三千多块,我都放悠悠空间里了。”

    姜小玉点点头,开上拖拉机返程,回村后,她和村长商量龙虾加量的事。

    “市里的收购商跑了新的销路,一趟要加到八百斤,咱们村子不够,要开始往外村收购了,品质还得保证,我想在咱们村请三个人,每天早上去县城负责检验外村送来的货品,一个月十块钱,这样村里的货不用安排人送,叫他们带去。”

    村长震惊的不轻,这么快就从三百斤加到八百斤,如果全村都不下地,可以捞得了这么多,可是收购就这几个月,农民的耕地绝对不能丢,那是保生活的基础,只能从周边收购。

    村长道:“就按你说的来办,人选的话,你家大姨算一个,剩下两个你有合适的人选吗?”

    姜小玉道:“有,萍娟和程大嫂子,她们两个细心,再加上我大姨,自行车的话,还是一天一块,这钱依旧我来出。”

    宋萍娟是村长女儿,村长怕人说,道:“萍娟合适吗?”

    “合适呀。”姜小玉道:“我出钱,想请谁就请谁,叔你不要多想,明天你在村里通知一下,有亲戚朋友娘家的,都可以回去通知,但一家最多收两斤。”

    村长哪能等到明天,急得很,“我现在就去通知。”

    先找各个生产队长,再让生产队长挨家挨户通知,村长叮嘱道:“去通知的时候一定要说清楚,货要好,不然送来也不收,也不要多,细水长流的买卖,多了也不收。”

    田冬妮一听马上找姜小玉借自行车,和大姨说:“妈,我得去告诉大姐一声。”

    “你快去!”这次可是光明正大的。

    大姨得了一份工作,每天上午半天,就能拿十块钱,还不耽误家里的地,这么好的事情上哪找?

    她跑来姜小玉家,替她心疼,“你请三个人,再加上自行车的租借费,一个月要六十块了,你咋这么大方?”

    这点钱对八零和现代之间送货的差价,不算什么,姜小玉分析给大姨听,“我这来来回回挣的不少,大姨放心,亏不了我。”

    大姨想到冬妮都上交了十块钱,货还是姜小玉这批发的,她道:“好吧,我不说你了,这副业的生意,做一年算一年,明年不知道有没有,你多存点总是没错的。”

    “我知道。”姜小玉也在找其他门路,姚奶奶的外孙如果事业做起来,副业又多条养鸡的路。

    ……

    姜小玉要请人,半天的活给十块钱一个月,多少人羡慕,村长儿媳妇想干这活,找村长要活儿,“送虾是爹和妈管的,养鸡是萍娟管的,爹,这工作的事该轮到我了吧?”

    宋萍娟气得要死,不让,“大嫂,你之前对小玉的态度,好意思去吗?”

    王绿梅和婆婆抱怨,“小姑早晚要嫁人的,一个月十块钱的工资,就这么送给别人家?”

    村长拍了桌子,“谁出钱谁做主,小玉出钱还不能请她想请的人了,你窝里横什么,有把握就找小玉说去。”

    王绿梅不敢找姜小玉,她本意打算让公爹去说,姜小玉落户的事,不是公爹支持,她不能落户,这点人情要还,但现在婆家不支持,王绿梅赌气收拾了衣服回娘家去了。

    娘家一听还有这样的好事,问道:“虾送去就给钱?”

    王绿梅愤慨道:“自家村子卖了虾才结账,别的村长现金收,青山村的人还忙前忙后帮忙,真搞不懂怎么想的?”

    娘家想挣这份钱,反倒叫她回去,“你每次自己跟自己生气,就往娘家跑,岱河上次没接,这次更不会接你,你就说回娘家告诉收虾的事情,找个台阶自己回去吧。”

    王绿梅被娘家撵回来了,婆家也没人主动搭理,她觉得怪没意思的,主动跟小姑子说:“萍娟,你都有了份十块钱一个月的工作,喂鸡的活给我吧。”

    宋萍娟道:“当初是嫂子说喂几十只鸡太脏,爹才给我的,嫂子想养鸡自己去抓鸡苗吧。”

    说完,她懒得和嫂子继续争辩,跑去找程金银和大姨,商量收虾的章程。

    程金银不在家,她也回了娘家,叮嘱收虾标准,说道:“我现在可是质检员,你们别叫我为难丢脸,不合格我是一两都不会收的。”

    娘家靠着卖给姜小玉竹篓、老母鸡,这个月也有十几块的收入,言听计从,“那肯定的,我就怕这消息传开后,轮不到我们,你哥嫂老实巴交,怎么挤得过别人。”

    “我们有章程的呀,送虾带户口本,一户只给送一次,想换人多送,那不行的。”

    程金银回到家,听说村长家闺女找她商量事,急着出门,被弟媳妇拦住了,邹来娣领了工资迫不及待炫耀,哪能放妯娌走,“大嫂,我今天拿了十块钱工资,称了一斤肉回来,你快点去做晚饭呀。”

    程金银没好气白了妯娌一眼,“这个月咱们家送龙虾卖了十五块钱,你家分了七块五。”

    这么多?邹来娣压不住心里的酸,“那我还挣了十块钱呢。”

    “我们收虾只是早晚功夫,可没耽误种地,你怎么好和在家里比,哦对了,下个月我也有十块钱。”

    问清楚这十块钱的来路,邹来娣彻底酸了,这才走一个月,村里怎么大变样了?在村里就能有钱赚,谁愿意去外头累死累活呀。

    她看着后院三四十只才个把月大的鸡苗,和婆婆商议道:“妈,我留在家里喂□□,还能照顾到家。”

    她婆婆舍不得大儿媳一个月十块,同样舍不得小儿媳的工资,说道:“我只要你们每月上交两块钱,鸡我喂着,你还是去县城上班吧,不然看着你大嫂挣钱,你心里能好受。”

    邹来娣此刻真是难受死了,她怎么知道村里会越来越好。

    ……

    村里收虾改了时间,当天晚上收好养着,第二天五点半,大姨就把姜小玉叫起来出发,“昨天全村出动通知了外村的亲朋好友,今天来的人肯定多,快点快点,别耽误了。”

    姜小玉揉着眼睛醒困,“大姨,去太早了没人的吧?”

    大姨笑了,“挣钱还不起早吗,你看着吧,等我们到了,肯定已经有人在排队。”

    顾幸华也要去,他说:“我来维持秩序,一个月十块钱,也不能白拿呀。”

    第一次收外村的虾,村长怕闹出事,要去盯着,六个人摸着黑往县城赶,六点钟到了县城,果然有人在农机站外面的空地上等着了,有的提了桶,有的挎着篮子,还有的牵着小孩,绝大部分都是走路来的,大家的衣服灰扑扑的,不少还有补丁,脸上都是凄苦刻下的痕迹,只是此刻带了期盼。

    看到青山村来人了,才放心道:“你们来了就好,今天给钱吗,现在就开始收吗?”

    “收,现在就收。”

    顾幸华安排大家排成三个队伍,检查收购标准,有的没忘记带户口本,一家出了两个来送虾,想蒙混过关多拿一份,被顾幸华看出来了,“昨天就说了要带户口本,不能你家分好几个人来送,别人家眼巴巴看着,规矩就是规矩,不能破。”

    大姨、宋萍娟和程金银都是泼辣的性格,检验绝不放水,“说了一斤虾的个头要在十五到二十个,你这些明显小了,不合格,你们自己挑一遍,后头重新排队去,没看到收过的都拿钱了吗,快别跟我啰嗦,等一会人多起来更吃亏。”

    拿到钱的开心不已,“这不要钱的龙虾,真的给钱啊,我答应我家姑娘给她买个本子和笔的。”

    “我家小子要吃肉,我的老天爷,两斤河里随便抓的龙虾,就给一块钱,比肉还贵,明天还能送吗,我家老老实实的,带户口本来,一户就送一次。”

    顾幸华眼睛酸涩,背过脸揉了一下,和村长说:“叔,村里好多人不理解,为啥要带外村人一起,看到大家这么高兴,值了。”

    村长看得长远,“我是怕村里人把土地荒废了,这要明年不收了,那可咋整,还是当个副业吧,咱这是摸着石头趟河,慢慢来,步子不能迈得太大。”

    顾幸华连连点头,和陆续新来的农户们反复强调,“咱们这龙虾隔一天送一次,明天不要来,后天早上六点开始,十点结束,还是在这里。”

    姜小玉找来纸笔给顾幸华,“嚷嚷多累,写个公告吧。”

    忙起来时间过得特别快,一眨眼到了十点,后面还有不少人排队等着收购,生怕拖拉机走了今天送不了货拿不到钱,场面逐渐要失控。

    姜小玉不想第一天收购出乱子,悠悠有空间呢,不行先把多余的龙虾放到空间里存起来。

    她叫二花骑车回家拿户口本和存折取钱,让大姨他们继续收虾,说道:“只要品质合格,继续收到中午吧。”

    大姨看了这架势,忧虑起来,“你要敞开了收,今天只怕有一千五六百斤。”

    超了一半,多了四五百的成本,按这个势头,后天要上到两千斤,就怕悠悠的空间不够放。

    姜小玉看着排队的队伍,拿到钱的欢喜,还在排队的忧愁,只是一块钱的生意呀,就能让大家如此期盼,她实在不忍让没交上的失望,咬咬牙说:“收吧,实在不行,回头我下午再拉一趟。”

章节目录

穿越的1980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姜丝煮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姜丝煮酒并收藏穿越的1980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