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荆煨伏鸡
顾嘉深的房子交割得很顺利,拿下证的那天,马大爷也顺利拿到了尾款。
老两口子早就收拾好行李了,这会儿他们家儿子也来接两人走,第二天就将房子给腾了出来。
看着随着大部分东西都打包带走了的空荡荡院子,江家人都十分高兴。
这里,以后就是美满食铺的地盘啦!
何秀英更是在路过那些原来为难过他们的房东的门口的时候,略带得意地高高昂起了头。
哼,你们不乐意我们在这里租房子开饭馆赚钱,我们就偏能找到更好、更大、更便宜的房子!
一家人迅速忙碌了起来,先是花了一下午的时间,将屋子里用不上的家具都给搬到杂物房里去,整整齐齐地摆好了。
何秀英看着这些老家具,叉着腰说道:“这些都是好木头做的嘞,将来小顾只要刷上一层新漆,就都跟新的一样好使了。”
别看她跟马大爷还价的时候说得笃定,什么年轻人不喜欢这些样式啦,肯定用不上啦之类的,其实她心里还真不是这样想的。
这么好的东西,怎么能不用嘛!刷点喜欢的颜色的漆,不就好了?
江兰兰的想法倒是跟她娘还价的时候的说头一样:“娘,人顾嘉深到时候毕业了肯定不会要这些家具的。”
何秀英想了想,觉得还是得尊重年轻人的想法,不过她还是说道:“不管人家小顾用不用得上,反正咱们就先给他好好保存着,出太阳的时候再扛出来晒一晒,防防虫子,以后他要用还是要扔,都随他。”
她是做好了江家在这里开四年饭馆的准备的,毕竟人家大学就是读四年,回头要结婚要生娃,就算没有分配在这边工作,小顾估计也要卖掉这房子,再重新买的。
江兰兰要是知道她娘的这个想法,肯定会哼笑一声,暗笑她娘根本不懂顾嘉深的实力。
这人如今顺利参加了高考,一下子还能拿这么多钱出来,就说明他肯定手上还有更多的钱,以后也能赚更多的钱,毕业不毕业,人家都不稀罕这么一套县城的房子。
她这几天暗自思考了很久,终于有至少七八分肯定,顾嘉深买这房子,根本就是为了方便他们一家子开饭馆,至于他是怀着什么心思,这就不明白了,大概他那样的人,别人对他好一分,他就恨不得回别人十分吧。
她娘确实是对顾嘉深很好的。
将整个房子的角角落落都清理了一遍,一家人看着清清爽爽的屋子,高兴得不行,立马就开始做整改。
用来做饭馆的堂屋跟两间正房不用改什么,只是将门给扩大了一点,毕竟开饭馆嘛,门面阔气一点,看起来也正经。
至于厨房,江茂竹按着江兰兰的想法,起了一溜儿的灶,共有三个灶眼,加上两个煤炉子,对于厨师来说,简直超高配置了。
关键是这房子墙壁挺厚,梁又高,即便是夏季,也颇为阴凉。
再也不怕中暑啦!江兰兰叉腰看自己的地盘,心满意足。
接下来几天,江家找人正儿八经地做了个“美满食铺”的匾,高高地挂在大门上方,远远瞧着,就像是那么一回事了。
七月二十二号,好一阵没有营业的美满食铺,在离厂子一两百米的地方,重新开业了。
何秀英特地叫江茂竹去买了一挂鞭炮,半上午正式开门营业的时候,就将鞭炮在大门前点了,顿时噼里啪啦一阵响,刚好吸引了刚出纺织厂们的职工们。
这几天美满食铺的动静挺大的,许多老顾客都知道了江家以后有门面了,正一天一天地盼着呢。
终于开业了!鞭炮炸出来的烟雾弥漫在饭馆门前,浓重的硝烟味儿四处飘散。
踏着满地的红纸壳,第一批顾客已经迫不及待地穿过大门,在江家人的指引下落座了。
由于厨房现在跟用餐的地方隔开了,顾客们不好像以前那样看着有什么菜就点什么菜,于是江兰兰想了个办法。
她要江茂竹订了一个三层高的架子,就摆在堂屋墙壁边上,每天做哪些食材的菜,就将什么食材摆上架子。
当然,像肉类的,就不摆了,招苍蝇不说,鼻子灵敏的人还能闻见腥膻味。
顾客们觉得这个法子挺新鲜的,也不用多问今天有什么菜,就看着那架子上的食材,点自己爱吃的,简单又方便。
食铺才开业,就迎来了爆满,江家人又开始了忙得脚不沾地的时刻。
不过现在可就鸟枪换炮、大不相同啦!三间屋子一共摆了二十个小桌子,还十分宽敞,一点也不拥挤。
何秀英、江茂竹点菜的点菜,端菜的端菜,江小桃则在厨房里打下手备菜,有些简单的小菜,她也负责炒,姑侄两人配合得颇为默契。
江小桃这些日子每天都研究了做菜,江兰兰在一边教一些小技巧,现在她做出来的菜,水平也已经高于平常的小饭馆了。
三口大灶、两个煤炉,想慢火炖汤的,煤炉可以搞定,大火快手菜,柴火大灶三两下就炒好了。
火大,炒出来的菜又新鲜又锅气十足,不仅比之前摆摊时用煤炉子炒出来的菜口味更上一层楼了,还十分地快!
顾客们现在也不着急了,待在凉爽的屋里,不用晒太阳,刚点好菜,人家就先送上了免费的凉茶跟例汤,跟同伴们聊着天,简直不要太舒服。
凉茶是一早就熬好了,用井水湃着,例汤则是江兰兰用骨头熬制的汤,加上些海带或者冬瓜之类的,慢火熬出来,滋味十足,几乎人人都喜欢喝。
头一天营业,江家几乎是从放鞭炮起就开始忙,一直忙到晚上天黑了,才送走最后一位客人,得以自家人坐上一张小桌子,慢慢地吃着晚饭。
“今天这生意我真是没有想到,比咱们摆摊的时候还要多上不少!”何秀英眼睛都笑成一条缝了。
要知道之前摆摊那会儿,每天也是人数爆满,还要排队的。
“现在咱们有门面了,人家可以坐在屋里慢慢吃,也不那么热,自然很多人都来了。”江兰兰笑,“我估计明天也会有很多,咱们今晚可要休息好。”
“我现在吃着饭都有点困了,不消说的,回家指定倒头就睡。”江小桃笑道。
她是真高兴啊,原先刚来县城的时候还想一想在乡下的事情,现在是压根就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想了。
认真做好每一道菜、服务好每一位客人,才是她努力琢磨着的事情。看着美满食铺里人来人往的,她忙,但忙得十分充足,并在其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当然,这些还只是一方面,另外,她现在每天都能赚不少钱,整个人的心态都不一样了。
有钱,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以前光看看摸都不好意思上手摸的衣服,现在她只要看上了,根本不用太考虑价格,想买就买了。
晚上出门散步,看着小商店里的冰棍,她也无需担忧自己买了吃了会挨骂,想吃就买,甜甜的滋味,是此刻最幸福的味道。
能赚钱,真好啊。
江小桃的内心充满了感激。这种情绪便也体现在了工作上,越发地精益求精起来。
随着美满食铺持续性的好生意,周围的那些房东们都傻眼了。
但是那又怎么样呢?美满食铺不仅由摆摊改为了开饭馆,还开得远近有名,赚得盆满钵满!
不过也有不少房东也禁不住家人的缠磨,尴尴尬尬地带着家里人走进了食铺。
江家人并不区别看待,来者就是客,人家是来花钱的,无论有什么摩擦,也都笑脸相迎,收钱做菜。
慢慢的,也就有不少人抛下了心中的酸意跟成见,逐渐成为了回头客,双方在路上见了面还能聊上两句。
饭馆开业第五天,顾嘉深跟卫成彬再次关顾,受到了全家人的热情欢迎。
“这是刚从长青市回来?”她问道。
“是的哩婶子,咱们今天要点大餐,嘉深请客!”卫成彬活泼地说道。
“别请客了,今天婶子请你们客。”何秀英将人安排到一个角落里,“先坐一会儿,等下咱们吃伏鸡!”
卫成彬诧异地问:“今天入伏了?”
何秀英像看傻孩子一样看小卫:“头伏早过了,今天是中伏。你们先等等啊,婶子先给你们倒两碗凉茶,消消暑,留着肚子晚上吃好的。”
顾嘉深点点头:“行,那谢谢婶子了。”
何秀英笑:“是我们要谢谢你啊小顾。”
卫成彬插科打诨:“咱们就别谢来谢去了,这些天在外头净吃些又贵又撇淡的东西了,早就想念咱们食铺这一口了。待会儿我要敞开肚皮吃,婶子可别别嫌弃我!”
何秀英作势拍了拍他的胳膊:“当然不嫌弃,你就尽管吃,吃不完婶子都放你回家!”
又聊了两句,那边喊人结账了,何秀英赶紧去了,中途还不忘嘱咐正好上完菜的江茂竹给两个小伙子上凉茶。
卫成彬左张右望地打量着室内,点点头:“这下是真像一个饭馆了,比一般的饭店都看着舒服嘞。”
顾嘉深点点头:“秀英婶子家很适合干餐饮业。”
“那是的,就江兰兰那一手厨艺,我敢说,整个密县都没有打得过她的对手,菜的味道做得比国营饭店里干了几十年的大厨都好。”卫成彬公里公正地评价道。
他一直生活在县城里,还偶尔跟着他妈去市里,跟着他爸去省城走亲访友,馆子下了不少,但江兰兰这一手菜的味道,他从小到大,还真没吃上过几次。
“在县城里,是有点屈才。”顾嘉深淡淡地说道,但丝毫不掩饰话里的欣赏之意。
“有本事这话你别对着我说,你对着人家姑娘说去。”卫成彬挑挑眉,戏谑地说道。
顾嘉深看他一眼,不说话了。
卫成彬借杆子往上爬,笑嘻嘻地:“我看,某人也只会在我面前说吧,要是江兰兰真来了呐,这话是一定不会说出口的~~”
顾嘉深说道:“闭嘴。”
卫成彬:“就不,嘻嘻。”
顾嘉深:“……,随便你。”
他不再说话,安安静静地喝凉茶,听着屋里食客们各种八卦闲聊。
卫成彬自言自语也不觉得孤独,他嘀嘀咕咕的,见到、听到什么都要惊奇一番。
比如墙边那个菜架子的设置,他就觉得这简直是个极好的主意,又灵活又方便,根本不需要用菜单点菜。
又比如隔壁的隔壁桌正在兴致勃勃地说起他们车间一则桃色绯闻,卫成彬竖着耳朵,身子歪了又歪,简直恨不得一屁股坐过去听。
顾嘉深很有一种想要宣告“我跟他不认识,我们不是一路人”的冲动。
太丢人了。
厨房里。
江小桃利索地挥舞着大菜刀,将一整只鸡切成块儿,均均匀匀的装进盆子里,放到江兰兰旁边的台子上。
江兰兰热锅烧油,将鸡块和着姜块一起倒入大锅中,瞬间“噼里啪啦”的油爆声就响彻了整个厨房。
还没有放调味料,鸡肉的香味就已经被热油激发了出来,在空气中肆意碰撞,香得人直吸鼻子。
等鸡加了简单的食盐用以调味炒至半熟之后,江兰兰将一大盆路边荆水倒进锅中,大火烧开,等鸡块在汤中叽里咕噜地沉浮起来,就改中火慢煮。
路边荆水是江小桃早就熬好了的,用的是晒干的路边荆,连着根部洗干净了捆成一小捆放进清水中煮,等煮得水呈浅棕色了,也就差不多了。
三伏天,起伏吃鸡,是密县乃至整个潇省的乡下大多有的传统,鸡不能是母鸡,要是公鸡,据老人们说吃了能长高,有的在吃食上讲究的人家,则还要在鸡中添加路边荆熬制的水。
路边荆正儿八经的名字叫“白马骨”,也有的地方叫路边姜,既是一种香料,又属于中草药,据说健脾开胃,祛风除湿。
江兰兰用的就是这个熬的水,放路边荆水煮开之后,再用小火慢煨。不多时,一整锅的鸡就被炖得浓香四溢,汤汁也呈姜黄色,在天光下格外浓郁。
这边在煨伏鸡,另一边,江兰兰在大火炒菜,而第三个灶,则在大火蒸着一盆剁椒鱼头、一盆芋头蒸排骨,俱都从蒸笼中冒着白汽,眼看就要熟了。
蒸笼是新添置的东西,美满食铺要上新蒸菜,不过还没有开始用,今儿是头一遭。
不多时,江小桃就从厨房里探出头来,见最后一桌客人也结账走了,大喊一声:“开饭啦!”
何秀英将大门一关,表明本店今日已结束营业,然后快速在一张干净的桌子上摆上筷子。
卫成彬跟顾嘉深都自觉地立马起身去厨房端菜、盛饭。
一家人快活地做着准备,很快就让桌子上摆满了丰盛的菜肴。
现在,美满食铺的老板们、两位客人,都已经稳稳地坐在了凳子上,准备享用他们的晚餐。
碗挨碗、盆挨盆,今晚盛菜的工具都比寻常要大,尤其是那一盆金黄透亮的路边荆炖鸡,正正儿摆在中间,是今晚的重头戏。
“小顾、小卫、兰兰,今晚咱多吃点伏鸡,多喝汤,能长高!”何秀英给俩青年喝自家闺女一人盛了一碗满满的鸡肉鸡汤,嘴里念叨道。
“婶子,我们没得长喽!”卫成彬俏皮地笑。
“能长能长,长不了身高就补身体。”何秀英也笑。
她看着两个大小伙子,心道,也确实不用再长高了,再长进门都要低着头了。
“叔跟婶子们也多吃!您们才要好好补身体。”顾嘉深说道。
“好好好,咱们都别说客气话,甩开膀子吃。”江小桃喜欢这种氛围,她喝下一口热气腾腾的鸡汤,只觉得浑身里里外外都舒坦极了。
除了伏鸡,今天的剁椒蒸鱼头跟芋头蒸排骨都是新鲜菜。
鱼头是用的草鱼,下面带了一段约莫寸长的肉,鱼肉雪白而嫩,鱼头更是受欢迎,上头覆盖着通红鲜亮的剁辣椒和翠绿的葱花,很有画面冲击感,瞧着就爽辣至极。
芋头蒸排骨用的都是上好的肋排跟圆圆胖胖的芋头仔,骨头一抿即脱,芋头也十分软糯。
猪肉则不是密县的常见炒法,佐料放了剁辣椒、芹菜,也有汤汁,用来拌饭,最好不过。
在座的人都还挺能吃辣的,就是人人都嘴唇红彤彤的,直喊要喝水,于是凉茶也被众人大喝特喝起来。
这一顿大家吃得特别满足,尤其是卫成彬,大小伙子胃口十分大,饭盛了一碗又一碗,菜更是一筷子接一筷子,俏皮话也没空说了,夸奖也腾不出嘴巴了,所有的形容都只剩下频繁的“好辣!太辣了!”、“好吃!太好吃了!”。
与之相比,顾嘉深的模样就矜持多了,就是江兰兰也忍不住一眼又一眼地偷瞧。
【顾嘉深的嘴巴好红啊,他是怎么做到这么辣还能面不改色的?】
【哎,我还以为这剁辣椒没有太辣呢,是我想当然了,下回还是放少点,不然有的顾客可能不太能吃。】
【顾嘉深看起来很喜欢吃排骨,下次有机会我做个煎排骨给他尝尝。他最近好像瘦了一点?救命,我咋有点想投喂他啊!】
江兰兰的心声一句接一句,顾嘉深面色沉稳地喝汤,心里却不怎么能平静下来。
他很明白自己在刻意靠近江兰兰,靠近江家,也清晰地知道自己这么做是为什么。
他喜欢江兰兰。虽然江兰兰不喜欢他。
“嘉深,你发什么呆啊,辣傻啦?”卫成彬摸了摸肚子,将头凑到顾嘉深面前,伸出手挥了挥。
“吃你的。”顾嘉深回过神来,淡定地又喝了一口汤。
这会儿大家都吃得差不多了,各自捧一碗汤慢慢地喝着溜缝儿。
江兰兰就好奇地问道:“你们俩去长青市是做什么呀?”
【“书”中好像没有说这个暑假顾嘉深去哪里了,他是后来付海跟江芳芳成立房地产公司的时候才从广省回来。】
【所以,顾嘉深在书中也是去长青市了吗,他去干嘛?】
顾嘉深顿了顿,他猜测,在那什么“书”中,他应该是没有发到这笔大财的,毕竟这需要的本钱挺多,光是从老教授那里请求人家割爱,就花了不少,后头到了长青市,前前后后的打点包装也都如流水一般的花钱,一般人做不了。
大概率是按照他原来的计划,去南方进手表来卖了。
他看向江兰兰,说道:“那边君子兰市场很好,我跟成彬从省城一个老教授那里买了两盆珍品君子兰,在长青市高价出售给一个老板了。”
他说得简单,听者却都明白这其中一定经历了很多困难。
自然没有人问他赚了多少,不过江兰兰猜测,应该是要以万来计的。
君子兰啊,她在“书”中开小饭馆的时候就听过一个北方的老大哥提起过,有那么几年,长青市的君子兰被炒作得价格居高不下。那老大哥说,那时候甚至还有人愿意花十万块去买一盆珍品呢!
她当时听了都咋舌,这会儿有了心理准备,就不咋惊讶了。
“你们两个出门在外,还是要小心一点,凡事要惊醒。”何秀英说道。
“放心,婶子,咱长这么高的个子,可不是白长的,尤其是嘉深,嘿嘿。”卫成彬后面半句话没有说。
他跟嘉深在长青的时候,还被人盯上了呢,但两人都不是什么好欺负的,尤其是顾嘉深,手脚功夫好,出手还狠辣,面对一帮子混混,硬是一点亏都没有吃。
不过两人也因此才生了警惕心,将君子兰的生意聊定之后,并不在长青市久留,一路平平顺顺地回来了。
“对了,我跟嘉深还给您们带了礼物,但今天出门先去办事了,明儿就送过来!”卫成彬看了眼好友,笑嘻嘻地说道。
“哎呀,咋还要你们带什么礼物啊!”何秀英眼睛都笑没了,乐乐呵呵地说道,“咱不兴这些,你们赚点钱不容易。”
卫成彬想说跟着嘉深赚钱容易得很……但到底没说,只笑,反正明天就把礼物送过来,其中有一件可是好友认认真真挑的哩。
倒是顾嘉深认认真真地说道:“前阵子请您帮我处理房子的事情就很麻烦您了。”
何秀英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那没什么,都是小事。”
“咱不说这个了,什么大事小事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都开心,嘿嘿。”卫成彬吃得很饱了,但又忍不住拿起筷子夹肉吃,“咱这美满食铺现在真不错,吃饭也不咋热了。”
“我们干活也没之前热了。”江茂竹笑着说道,他带着一点炫耀的语气,“兰兰说明儿咱们去买几个湘江牌的吊扇,到时候安装在梁上,只要通上电,头顶就有风呼呼的吹。”
卫成彬附和:“还是兰兰聪明,装吊扇是好哩!”
他们家就有台扇,在家里晚上睡觉的时候吹着凉风,一整晚都不会热醒。
“钱够用吗?买几台?”顾嘉深问。
“够的够的,要是硬是不够,那咱就不一口气买,先买上一个也行。”何秀英说道。
在他们小岭村,到现在还有好多人家没有通电哩,自然更没有买过价格贵还要工业票的电风扇了,有钱有票大家宁肯买自行车、缝纫机!
不过江兰兰也说了:“咱们现在做生意,就要在留住顾客上下功夫,咱们饭馆里有吊扇,凉快,自然就比别人家要更适合用餐,顾客们吃饭也吃得舒心。”
两口子跟江小桃仔细想了想,都觉得有道理,可不就是这样么,要是他们是顾客,见着谁家凉快,想都不用想,肯定会选择去那家吃饭。
现在铺子里生意非常好,眼看着钱是一天一天地越赚越多,他们拿着都有点烫手了,确实觉得要付出更多、更好的服务才对得起天天来光顾的顾客们。
“供应票也有了?”顾嘉深又问。
“有有有, ”何秀英神秘兮兮地说道,“咱找人买了。”
来往的老熟客中,总有人是有各种票证但家里又用不上的,这不就转卖给江家了。
吃完饭两个大小伙子都站起身跟着一起收拾碗筷,何秀英阻拦不住,只好任由小辈们热火朝天地收拾了。
她看看卫成彬,又看看顾嘉深,觉得这两个后生都十分优秀。
要是……
想到人家马上都要是大学生了,何秀英到底是将这种想法给按捺进了心底。
老两口子早就收拾好行李了,这会儿他们家儿子也来接两人走,第二天就将房子给腾了出来。
看着随着大部分东西都打包带走了的空荡荡院子,江家人都十分高兴。
这里,以后就是美满食铺的地盘啦!
何秀英更是在路过那些原来为难过他们的房东的门口的时候,略带得意地高高昂起了头。
哼,你们不乐意我们在这里租房子开饭馆赚钱,我们就偏能找到更好、更大、更便宜的房子!
一家人迅速忙碌了起来,先是花了一下午的时间,将屋子里用不上的家具都给搬到杂物房里去,整整齐齐地摆好了。
何秀英看着这些老家具,叉着腰说道:“这些都是好木头做的嘞,将来小顾只要刷上一层新漆,就都跟新的一样好使了。”
别看她跟马大爷还价的时候说得笃定,什么年轻人不喜欢这些样式啦,肯定用不上啦之类的,其实她心里还真不是这样想的。
这么好的东西,怎么能不用嘛!刷点喜欢的颜色的漆,不就好了?
江兰兰的想法倒是跟她娘还价的时候的说头一样:“娘,人顾嘉深到时候毕业了肯定不会要这些家具的。”
何秀英想了想,觉得还是得尊重年轻人的想法,不过她还是说道:“不管人家小顾用不用得上,反正咱们就先给他好好保存着,出太阳的时候再扛出来晒一晒,防防虫子,以后他要用还是要扔,都随他。”
她是做好了江家在这里开四年饭馆的准备的,毕竟人家大学就是读四年,回头要结婚要生娃,就算没有分配在这边工作,小顾估计也要卖掉这房子,再重新买的。
江兰兰要是知道她娘的这个想法,肯定会哼笑一声,暗笑她娘根本不懂顾嘉深的实力。
这人如今顺利参加了高考,一下子还能拿这么多钱出来,就说明他肯定手上还有更多的钱,以后也能赚更多的钱,毕业不毕业,人家都不稀罕这么一套县城的房子。
她这几天暗自思考了很久,终于有至少七八分肯定,顾嘉深买这房子,根本就是为了方便他们一家子开饭馆,至于他是怀着什么心思,这就不明白了,大概他那样的人,别人对他好一分,他就恨不得回别人十分吧。
她娘确实是对顾嘉深很好的。
将整个房子的角角落落都清理了一遍,一家人看着清清爽爽的屋子,高兴得不行,立马就开始做整改。
用来做饭馆的堂屋跟两间正房不用改什么,只是将门给扩大了一点,毕竟开饭馆嘛,门面阔气一点,看起来也正经。
至于厨房,江茂竹按着江兰兰的想法,起了一溜儿的灶,共有三个灶眼,加上两个煤炉子,对于厨师来说,简直超高配置了。
关键是这房子墙壁挺厚,梁又高,即便是夏季,也颇为阴凉。
再也不怕中暑啦!江兰兰叉腰看自己的地盘,心满意足。
接下来几天,江家找人正儿八经地做了个“美满食铺”的匾,高高地挂在大门上方,远远瞧着,就像是那么一回事了。
七月二十二号,好一阵没有营业的美满食铺,在离厂子一两百米的地方,重新开业了。
何秀英特地叫江茂竹去买了一挂鞭炮,半上午正式开门营业的时候,就将鞭炮在大门前点了,顿时噼里啪啦一阵响,刚好吸引了刚出纺织厂们的职工们。
这几天美满食铺的动静挺大的,许多老顾客都知道了江家以后有门面了,正一天一天地盼着呢。
终于开业了!鞭炮炸出来的烟雾弥漫在饭馆门前,浓重的硝烟味儿四处飘散。
踏着满地的红纸壳,第一批顾客已经迫不及待地穿过大门,在江家人的指引下落座了。
由于厨房现在跟用餐的地方隔开了,顾客们不好像以前那样看着有什么菜就点什么菜,于是江兰兰想了个办法。
她要江茂竹订了一个三层高的架子,就摆在堂屋墙壁边上,每天做哪些食材的菜,就将什么食材摆上架子。
当然,像肉类的,就不摆了,招苍蝇不说,鼻子灵敏的人还能闻见腥膻味。
顾客们觉得这个法子挺新鲜的,也不用多问今天有什么菜,就看着那架子上的食材,点自己爱吃的,简单又方便。
食铺才开业,就迎来了爆满,江家人又开始了忙得脚不沾地的时刻。
不过现在可就鸟枪换炮、大不相同啦!三间屋子一共摆了二十个小桌子,还十分宽敞,一点也不拥挤。
何秀英、江茂竹点菜的点菜,端菜的端菜,江小桃则在厨房里打下手备菜,有些简单的小菜,她也负责炒,姑侄两人配合得颇为默契。
江小桃这些日子每天都研究了做菜,江兰兰在一边教一些小技巧,现在她做出来的菜,水平也已经高于平常的小饭馆了。
三口大灶、两个煤炉,想慢火炖汤的,煤炉可以搞定,大火快手菜,柴火大灶三两下就炒好了。
火大,炒出来的菜又新鲜又锅气十足,不仅比之前摆摊时用煤炉子炒出来的菜口味更上一层楼了,还十分地快!
顾客们现在也不着急了,待在凉爽的屋里,不用晒太阳,刚点好菜,人家就先送上了免费的凉茶跟例汤,跟同伴们聊着天,简直不要太舒服。
凉茶是一早就熬好了,用井水湃着,例汤则是江兰兰用骨头熬制的汤,加上些海带或者冬瓜之类的,慢火熬出来,滋味十足,几乎人人都喜欢喝。
头一天营业,江家几乎是从放鞭炮起就开始忙,一直忙到晚上天黑了,才送走最后一位客人,得以自家人坐上一张小桌子,慢慢地吃着晚饭。
“今天这生意我真是没有想到,比咱们摆摊的时候还要多上不少!”何秀英眼睛都笑成一条缝了。
要知道之前摆摊那会儿,每天也是人数爆满,还要排队的。
“现在咱们有门面了,人家可以坐在屋里慢慢吃,也不那么热,自然很多人都来了。”江兰兰笑,“我估计明天也会有很多,咱们今晚可要休息好。”
“我现在吃着饭都有点困了,不消说的,回家指定倒头就睡。”江小桃笑道。
她是真高兴啊,原先刚来县城的时候还想一想在乡下的事情,现在是压根就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想了。
认真做好每一道菜、服务好每一位客人,才是她努力琢磨着的事情。看着美满食铺里人来人往的,她忙,但忙得十分充足,并在其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当然,这些还只是一方面,另外,她现在每天都能赚不少钱,整个人的心态都不一样了。
有钱,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以前光看看摸都不好意思上手摸的衣服,现在她只要看上了,根本不用太考虑价格,想买就买了。
晚上出门散步,看着小商店里的冰棍,她也无需担忧自己买了吃了会挨骂,想吃就买,甜甜的滋味,是此刻最幸福的味道。
能赚钱,真好啊。
江小桃的内心充满了感激。这种情绪便也体现在了工作上,越发地精益求精起来。
随着美满食铺持续性的好生意,周围的那些房东们都傻眼了。
但是那又怎么样呢?美满食铺不仅由摆摊改为了开饭馆,还开得远近有名,赚得盆满钵满!
不过也有不少房东也禁不住家人的缠磨,尴尴尬尬地带着家里人走进了食铺。
江家人并不区别看待,来者就是客,人家是来花钱的,无论有什么摩擦,也都笑脸相迎,收钱做菜。
慢慢的,也就有不少人抛下了心中的酸意跟成见,逐渐成为了回头客,双方在路上见了面还能聊上两句。
饭馆开业第五天,顾嘉深跟卫成彬再次关顾,受到了全家人的热情欢迎。
“这是刚从长青市回来?”她问道。
“是的哩婶子,咱们今天要点大餐,嘉深请客!”卫成彬活泼地说道。
“别请客了,今天婶子请你们客。”何秀英将人安排到一个角落里,“先坐一会儿,等下咱们吃伏鸡!”
卫成彬诧异地问:“今天入伏了?”
何秀英像看傻孩子一样看小卫:“头伏早过了,今天是中伏。你们先等等啊,婶子先给你们倒两碗凉茶,消消暑,留着肚子晚上吃好的。”
顾嘉深点点头:“行,那谢谢婶子了。”
何秀英笑:“是我们要谢谢你啊小顾。”
卫成彬插科打诨:“咱们就别谢来谢去了,这些天在外头净吃些又贵又撇淡的东西了,早就想念咱们食铺这一口了。待会儿我要敞开肚皮吃,婶子可别别嫌弃我!”
何秀英作势拍了拍他的胳膊:“当然不嫌弃,你就尽管吃,吃不完婶子都放你回家!”
又聊了两句,那边喊人结账了,何秀英赶紧去了,中途还不忘嘱咐正好上完菜的江茂竹给两个小伙子上凉茶。
卫成彬左张右望地打量着室内,点点头:“这下是真像一个饭馆了,比一般的饭店都看着舒服嘞。”
顾嘉深点点头:“秀英婶子家很适合干餐饮业。”
“那是的,就江兰兰那一手厨艺,我敢说,整个密县都没有打得过她的对手,菜的味道做得比国营饭店里干了几十年的大厨都好。”卫成彬公里公正地评价道。
他一直生活在县城里,还偶尔跟着他妈去市里,跟着他爸去省城走亲访友,馆子下了不少,但江兰兰这一手菜的味道,他从小到大,还真没吃上过几次。
“在县城里,是有点屈才。”顾嘉深淡淡地说道,但丝毫不掩饰话里的欣赏之意。
“有本事这话你别对着我说,你对着人家姑娘说去。”卫成彬挑挑眉,戏谑地说道。
顾嘉深看他一眼,不说话了。
卫成彬借杆子往上爬,笑嘻嘻地:“我看,某人也只会在我面前说吧,要是江兰兰真来了呐,这话是一定不会说出口的~~”
顾嘉深说道:“闭嘴。”
卫成彬:“就不,嘻嘻。”
顾嘉深:“……,随便你。”
他不再说话,安安静静地喝凉茶,听着屋里食客们各种八卦闲聊。
卫成彬自言自语也不觉得孤独,他嘀嘀咕咕的,见到、听到什么都要惊奇一番。
比如墙边那个菜架子的设置,他就觉得这简直是个极好的主意,又灵活又方便,根本不需要用菜单点菜。
又比如隔壁的隔壁桌正在兴致勃勃地说起他们车间一则桃色绯闻,卫成彬竖着耳朵,身子歪了又歪,简直恨不得一屁股坐过去听。
顾嘉深很有一种想要宣告“我跟他不认识,我们不是一路人”的冲动。
太丢人了。
厨房里。
江小桃利索地挥舞着大菜刀,将一整只鸡切成块儿,均均匀匀的装进盆子里,放到江兰兰旁边的台子上。
江兰兰热锅烧油,将鸡块和着姜块一起倒入大锅中,瞬间“噼里啪啦”的油爆声就响彻了整个厨房。
还没有放调味料,鸡肉的香味就已经被热油激发了出来,在空气中肆意碰撞,香得人直吸鼻子。
等鸡加了简单的食盐用以调味炒至半熟之后,江兰兰将一大盆路边荆水倒进锅中,大火烧开,等鸡块在汤中叽里咕噜地沉浮起来,就改中火慢煮。
路边荆水是江小桃早就熬好了的,用的是晒干的路边荆,连着根部洗干净了捆成一小捆放进清水中煮,等煮得水呈浅棕色了,也就差不多了。
三伏天,起伏吃鸡,是密县乃至整个潇省的乡下大多有的传统,鸡不能是母鸡,要是公鸡,据老人们说吃了能长高,有的在吃食上讲究的人家,则还要在鸡中添加路边荆熬制的水。
路边荆正儿八经的名字叫“白马骨”,也有的地方叫路边姜,既是一种香料,又属于中草药,据说健脾开胃,祛风除湿。
江兰兰用的就是这个熬的水,放路边荆水煮开之后,再用小火慢煨。不多时,一整锅的鸡就被炖得浓香四溢,汤汁也呈姜黄色,在天光下格外浓郁。
这边在煨伏鸡,另一边,江兰兰在大火炒菜,而第三个灶,则在大火蒸着一盆剁椒鱼头、一盆芋头蒸排骨,俱都从蒸笼中冒着白汽,眼看就要熟了。
蒸笼是新添置的东西,美满食铺要上新蒸菜,不过还没有开始用,今儿是头一遭。
不多时,江小桃就从厨房里探出头来,见最后一桌客人也结账走了,大喊一声:“开饭啦!”
何秀英将大门一关,表明本店今日已结束营业,然后快速在一张干净的桌子上摆上筷子。
卫成彬跟顾嘉深都自觉地立马起身去厨房端菜、盛饭。
一家人快活地做着准备,很快就让桌子上摆满了丰盛的菜肴。
现在,美满食铺的老板们、两位客人,都已经稳稳地坐在了凳子上,准备享用他们的晚餐。
碗挨碗、盆挨盆,今晚盛菜的工具都比寻常要大,尤其是那一盆金黄透亮的路边荆炖鸡,正正儿摆在中间,是今晚的重头戏。
“小顾、小卫、兰兰,今晚咱多吃点伏鸡,多喝汤,能长高!”何秀英给俩青年喝自家闺女一人盛了一碗满满的鸡肉鸡汤,嘴里念叨道。
“婶子,我们没得长喽!”卫成彬俏皮地笑。
“能长能长,长不了身高就补身体。”何秀英也笑。
她看着两个大小伙子,心道,也确实不用再长高了,再长进门都要低着头了。
“叔跟婶子们也多吃!您们才要好好补身体。”顾嘉深说道。
“好好好,咱们都别说客气话,甩开膀子吃。”江小桃喜欢这种氛围,她喝下一口热气腾腾的鸡汤,只觉得浑身里里外外都舒坦极了。
除了伏鸡,今天的剁椒蒸鱼头跟芋头蒸排骨都是新鲜菜。
鱼头是用的草鱼,下面带了一段约莫寸长的肉,鱼肉雪白而嫩,鱼头更是受欢迎,上头覆盖着通红鲜亮的剁辣椒和翠绿的葱花,很有画面冲击感,瞧着就爽辣至极。
芋头蒸排骨用的都是上好的肋排跟圆圆胖胖的芋头仔,骨头一抿即脱,芋头也十分软糯。
猪肉则不是密县的常见炒法,佐料放了剁辣椒、芹菜,也有汤汁,用来拌饭,最好不过。
在座的人都还挺能吃辣的,就是人人都嘴唇红彤彤的,直喊要喝水,于是凉茶也被众人大喝特喝起来。
这一顿大家吃得特别满足,尤其是卫成彬,大小伙子胃口十分大,饭盛了一碗又一碗,菜更是一筷子接一筷子,俏皮话也没空说了,夸奖也腾不出嘴巴了,所有的形容都只剩下频繁的“好辣!太辣了!”、“好吃!太好吃了!”。
与之相比,顾嘉深的模样就矜持多了,就是江兰兰也忍不住一眼又一眼地偷瞧。
【顾嘉深的嘴巴好红啊,他是怎么做到这么辣还能面不改色的?】
【哎,我还以为这剁辣椒没有太辣呢,是我想当然了,下回还是放少点,不然有的顾客可能不太能吃。】
【顾嘉深看起来很喜欢吃排骨,下次有机会我做个煎排骨给他尝尝。他最近好像瘦了一点?救命,我咋有点想投喂他啊!】
江兰兰的心声一句接一句,顾嘉深面色沉稳地喝汤,心里却不怎么能平静下来。
他很明白自己在刻意靠近江兰兰,靠近江家,也清晰地知道自己这么做是为什么。
他喜欢江兰兰。虽然江兰兰不喜欢他。
“嘉深,你发什么呆啊,辣傻啦?”卫成彬摸了摸肚子,将头凑到顾嘉深面前,伸出手挥了挥。
“吃你的。”顾嘉深回过神来,淡定地又喝了一口汤。
这会儿大家都吃得差不多了,各自捧一碗汤慢慢地喝着溜缝儿。
江兰兰就好奇地问道:“你们俩去长青市是做什么呀?”
【“书”中好像没有说这个暑假顾嘉深去哪里了,他是后来付海跟江芳芳成立房地产公司的时候才从广省回来。】
【所以,顾嘉深在书中也是去长青市了吗,他去干嘛?】
顾嘉深顿了顿,他猜测,在那什么“书”中,他应该是没有发到这笔大财的,毕竟这需要的本钱挺多,光是从老教授那里请求人家割爱,就花了不少,后头到了长青市,前前后后的打点包装也都如流水一般的花钱,一般人做不了。
大概率是按照他原来的计划,去南方进手表来卖了。
他看向江兰兰,说道:“那边君子兰市场很好,我跟成彬从省城一个老教授那里买了两盆珍品君子兰,在长青市高价出售给一个老板了。”
他说得简单,听者却都明白这其中一定经历了很多困难。
自然没有人问他赚了多少,不过江兰兰猜测,应该是要以万来计的。
君子兰啊,她在“书”中开小饭馆的时候就听过一个北方的老大哥提起过,有那么几年,长青市的君子兰被炒作得价格居高不下。那老大哥说,那时候甚至还有人愿意花十万块去买一盆珍品呢!
她当时听了都咋舌,这会儿有了心理准备,就不咋惊讶了。
“你们两个出门在外,还是要小心一点,凡事要惊醒。”何秀英说道。
“放心,婶子,咱长这么高的个子,可不是白长的,尤其是嘉深,嘿嘿。”卫成彬后面半句话没有说。
他跟嘉深在长青的时候,还被人盯上了呢,但两人都不是什么好欺负的,尤其是顾嘉深,手脚功夫好,出手还狠辣,面对一帮子混混,硬是一点亏都没有吃。
不过两人也因此才生了警惕心,将君子兰的生意聊定之后,并不在长青市久留,一路平平顺顺地回来了。
“对了,我跟嘉深还给您们带了礼物,但今天出门先去办事了,明儿就送过来!”卫成彬看了眼好友,笑嘻嘻地说道。
“哎呀,咋还要你们带什么礼物啊!”何秀英眼睛都笑没了,乐乐呵呵地说道,“咱不兴这些,你们赚点钱不容易。”
卫成彬想说跟着嘉深赚钱容易得很……但到底没说,只笑,反正明天就把礼物送过来,其中有一件可是好友认认真真挑的哩。
倒是顾嘉深认认真真地说道:“前阵子请您帮我处理房子的事情就很麻烦您了。”
何秀英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那没什么,都是小事。”
“咱不说这个了,什么大事小事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都开心,嘿嘿。”卫成彬吃得很饱了,但又忍不住拿起筷子夹肉吃,“咱这美满食铺现在真不错,吃饭也不咋热了。”
“我们干活也没之前热了。”江茂竹笑着说道,他带着一点炫耀的语气,“兰兰说明儿咱们去买几个湘江牌的吊扇,到时候安装在梁上,只要通上电,头顶就有风呼呼的吹。”
卫成彬附和:“还是兰兰聪明,装吊扇是好哩!”
他们家就有台扇,在家里晚上睡觉的时候吹着凉风,一整晚都不会热醒。
“钱够用吗?买几台?”顾嘉深问。
“够的够的,要是硬是不够,那咱就不一口气买,先买上一个也行。”何秀英说道。
在他们小岭村,到现在还有好多人家没有通电哩,自然更没有买过价格贵还要工业票的电风扇了,有钱有票大家宁肯买自行车、缝纫机!
不过江兰兰也说了:“咱们现在做生意,就要在留住顾客上下功夫,咱们饭馆里有吊扇,凉快,自然就比别人家要更适合用餐,顾客们吃饭也吃得舒心。”
两口子跟江小桃仔细想了想,都觉得有道理,可不就是这样么,要是他们是顾客,见着谁家凉快,想都不用想,肯定会选择去那家吃饭。
现在铺子里生意非常好,眼看着钱是一天一天地越赚越多,他们拿着都有点烫手了,确实觉得要付出更多、更好的服务才对得起天天来光顾的顾客们。
“供应票也有了?”顾嘉深又问。
“有有有, ”何秀英神秘兮兮地说道,“咱找人买了。”
来往的老熟客中,总有人是有各种票证但家里又用不上的,这不就转卖给江家了。
吃完饭两个大小伙子都站起身跟着一起收拾碗筷,何秀英阻拦不住,只好任由小辈们热火朝天地收拾了。
她看看卫成彬,又看看顾嘉深,觉得这两个后生都十分优秀。
要是……
想到人家马上都要是大学生了,何秀英到底是将这种想法给按捺进了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