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苏,你要去哪里呀?”小花花在后面追着跑出花海的孟若渔。
“去找阎罗君。”孟若渔停顿一瞬,又快步跑远。
孟若渔来到冥府正殿,时隔三百年,再次走到曾经生活过千年之久的地方,一瞬间恍惚,脚下的步履也变得踌躇。
师傅曾在此处教自己识字读书,也曾因为犯错罚跪在殿外的台阶上。
她的思绪正遥远,忽然被人换回现实。
“若渔。”阎罗君,也是闫先生在殿前的青木案上抬头看来,手中尚捧着竹简。
“先生。”若渔应道,走上前,剪烛秉灯,为先生研磨。
“你现在是谁?”阎罗君笔下不停,出声问道。
“苏禾和若渔,都不过是我。”
“来此为何?”
“拜谢先生。”
“你不怪我?”
“为何要怪先生?”
“本君奉天帝敕令,指引你与尚桓相见,将你二人困在那因果轮回里。”
孟若渔摇摇头:“非也,这祸本就是若渔闯下,先生一力保下我性命,甚至愿替若渔承受剔骨之刑,若渔感怀在心,言不能尽。不论是地府千年还是人间十年,先生为吾师、为吾长,诗书礼义,先生都教给若渔,此恩,若渔没齿难忘。”
阎罗君手中的笔猝然停下,隐在暗处的眼眸轻轻颤动。
孟若渔跪伏在地,叩首道:“若渔有一事求教先生,若渔犯下的错该如何承担,才能破解这生生世世困住我的命?”
“本君既将你带到冥界,便往后不会再让你身陷囹圄,在这里你还是苏禾,三百年前尚未去过人间的苏禾。”阎罗君放下手中墨笔,倚靠在榻上。
闻言,孟若渔一怔,她不是苏禾,苏禾、孟若渔都是如今的她。她不愿意,这不过掩耳盗铃,捂住耳朵假装无视无睹。
她急切起身,那一瞬间,忽然一阵眩晕,眼前一黑,她摇摇头,努力清醒过来,强打精神道:“先生,天帝之命,无人能违,如此不过是将先生置于险境,若渔不愿,这事万不能牵连您。况且,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物换人非,前尘种种早已融进我的血肉,塑成今日的若渔,我已非昨日苏禾。”
阎罗君一挥袖,声带怒意:“那你当如何?我已经眼睁睁看你与尚桓七世相残,你倒在血泊中悲痛欲绝、形如躯壳的模样,本君已生生看了七次,你叫本君又如何,孟若渔!”
孟若渔听闻此言,心下刺痛,她欲出声解释,头却晕的厉害,站着已费力,只能弱弱出声:“先生……”
阎罗君又道:“从此以后,天命因果如何降于你身,本君说了算。我既将你迎回冥界,便护你周全,你只管做你自己。”
话落,他抬头看去,只见孟若渔已然倒在大殿的台阶下,他慌了神:“若渔——”
阎罗君抱起孟若渔,疾步走出大殿,高声呼道:“传命理君,让他立刻到本君寝殿!”
“命理君,苏……若渔如今怎样了?”阎罗君形容狼狈,守在榻边,问道。
“她浑身高烧,灵力相冲,经脉错乱,如此情景臣也未曾多见,臣以为,大概是因为她一副躯壳却容下了两具魂魄。”
“两具魂魄?”
“正是。”
“臣刚才查看了若渔姑娘的神识海,里面两股势力冲撞,不能相容,如此下去,若渔姑娘的灵智恐会受损。”
“何法能解?”
“两个魂魄都在若渔姑娘识海内,旁人若盲目插手可能会伤了若渔姑娘,只能以外力辅助,帮助她同那外来的魂魄斗上一斗,守住自己的真身。”命理君起身执笔,“本官为若渔姑娘开一些凝神聚气的药方,君上再以内力加以辅助,若姑娘性情坚韧,定能重回清明,掌控真身。”
“好,有劳命理君。”阎罗君挥退侍从,独自守在殿内。他握住孟若渔的手,将灵力渡给他。
这般情景,让他想起了若渔小时候,那时他刚将孟若渔接到青渡书院,小小的若渔时常做噩梦,因为怕恶鬼低声在梦中啜泣,小小的身子不住颤抖。他总会守在她身边,一坐便是一宿,拉着她的手,屏退那些想要接近的厉鬼。
渐渐的,孟若渔才能夜夜安眠,只是,这些孟若渔都不知道罢了。不知道不苟言笑的闫先生竟会在榻前守着她过夜。
“你是谁?”孟若渔握紧阎罗君的手,蹙着眉。
“花锦。”
“我不认识。”
“我是木儿的母妃,花锦。”一个模糊的身影靠近,站在孟若渔面前,“求姑娘渡我往生,放木儿自由。”
“东瑶乌木害我至此,我又为何要帮助你们母子?”
“奴家无意侵占姑娘肉身,只想轮回往生,姑娘帮我,也是在帮你自己。”
“你想要我怎么做?”
“奴家尚有夙愿,不得往生,奴家先给姑娘讲个故事,了了遗愿可好?”那身影又向前几步,拉住孟若渔的手。
一瞬间,孟若渔的识海消失不见,面前出现了一片无垠大漠……
那个傍晚,她抱着双膝,倚在墙角,等待着夜晚出去跳舞陪客,思绪渐沉,昏昏欲睡之际,帐前的火把猛地被打落,火舌舔舐昏黄的帐子,被关起来的奴隶们蜂拥出去,四散而逃。
女孩撤下头上沉重的发饰,提起裙摆,也随着人群逃去,终于,终于可以自由。她笑起来,面容在火光中扭曲。
她不住地奔跑奔跑,赤裸的双脚在荆棘里鲜血淋漓,她却毫无痛感,在笼中关得太久了,即使外面是泥沼深渊,也那般有吸引力。
她一刻不敢停,一瞬不愿回头。
直跑到东边的天际泛起鱼肚白,她终于逃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大漠,西方传来孤狼的号叫,在无边无际的黄沙中回荡。
她停住脚步,该去哪儿?在笼子里关得久了,外面竟是这样陌生,囚笼与荒漠,孰好?
她不再动弹,缩在沙子里,直想要和黄沙融为一体,好让世上再无她。
她本已经不愿再挣扎,谁知,一道利剑破空而来,“峥”得自她身边掠过。下一瞬,脸颊上破开一条血线,殷红的血珠顺着下颌流下。
不行,不行,她想,就算是死,脸颊也总要漂亮,她陪得那些客人只夸过她的脸蛋漂亮,这里总不能受伤,那样,她便一无所有。她的舞姿并不好,总被老板训斥抽打。
她不知从哪来的力气,爬起来,向前跑,可身后是铁骑在追,她逃不开。
又一道利剑飞刺而来,射中她的手臂,她因为冲击力,向前倒去。“笃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直到她脸颊上。
她翻身抬起头,仰望面前的人,那一刻却不再害怕了,她说:“马蹄不许踏在我的脸颊,我想漂漂亮亮地死去。”而后笑起来。
面前的是一个铁衣玄甲、手执弯弓的高大将军,看着面前的女子,朗声大笑:“原来是个女子,我还以为是大漠里的狐狸。”
将军俯身,拉她上马,一把箍住她的腰,将她蜷在怀里:“如此美貌的女子,说是狐妖,孤也信。”
“我不是。”女子反驳。
“是也好不是也好,从今日起,你便是孤的人。”
“我能跟着你?”女子问。
“自然。”
“你能给我吃、给我住的地方?”
“是。”
“那我需要陪客跳舞吗?”
“要,”男人捏住她的脸颊,一口咬在她赤裸的颈子上,“不过只能陪孤一个人,跳给孤一个人看。”
“我不会跳舞。”
男人看向她,仰头大笑:“无妨,你□□站在孤面前,便赏心悦目。”
“你喜欢我?”女子的眼神那般纯澈。
“哈哈哈哈哈哈,喜欢。”
男人说完,撇下身后数十铁骑,打马而去,在大漠中扬起一串连绵的尘。
女人的思绪转回,看向镜中的自己,与几年前没有什么变化的,并不难看的,为什么大王不喜她了呢?大王当时说喜欢她栗色的卷发,她便珍爱极了,始终没有剪短过,如今为什么不喜欢了呢?
她不懂,当年关在笼中,没人教她人心最易变,而男人更是薄情寡性。
她转头看向襁褓中的儿子,心道:原来人便是这样繁衍的,她自小无父无母,不识母子之情。大王要她生育她便生育,只希望大王心悦,念她辛苦,常来宫中陪她。
她盛装恭迎,直到丑时,不知在何处饮得烂醉如泥的大王才跌跌撞撞来到。
大王看了摇篮中的皇子,便跌睡在榻上。她跪在那儿迎接,却好似无物,没人扶她起来。
她就那样跪坐在榻边,直至破晓,她好生奇怪,人心怎变得这样快,情分连一载光阴都抵不过。原本疼爱她的王,如今连看她一眼都不愿。
不知为何,孟若渔共情到一阵蚀骨的痛,“她”捂住心口,额角渗出汗珠,那种痛楚让人陌生,好像原本鲜活的心脏一点点锈迹斑斑。
自那天又过了许久,大王再没来过,快二百三十七个日夜了吧。她一直在数,虽然这种行为毫无意义。
她还在对镜梳妆,按照大王的喜好。却听得殿内的宫女急忙来报:“王妃,小皇子一直发热,哭闹不止,还请王妃将太医寻来。”
她寻来太医,竟是痨病。她不懂得痨病是什么,只知道那晚大王也来了。
她好开心。太医为她的孩子忙前忙后,她则为自己的夫君簪花抚琴。
皇子的病好转,她的王又一次消失,原本襁褓中的皇子已经开始蹒跚学步。
粉面拂拂的孩子咯咯地笑着,她坐在阴影里望着,忽地,冲上前,将跑向她的孩子推下水池。
“噗通——”,她开始慌乱地四处寻来宫人,去救皇子。
那天皇子的痨病复发,大王又来到宫中,她知道自己的计划得逞了,原来这样就可以将她的夫君引来。
自那以后,皇子几年未曾复发的痨病开始不断发作。但是起初大王还会来,后面好似将他们母子两忘记了。
她不知道还能做什么来挽回,她描眉簪花,她梳妆绾发,浑浑噩噩,朝朝复暮。
那日,她本来还在对镜换上墨绿的裙子,她这样记得,不知怎得,下一刻,听到她的孩儿在哭喊,待她回神,孩子正被她亲手按在水中,扑腾挣扎。
宫人慌乱呼喊,她再次睁眼,已经被铁索缚在牢中。
她日夜盼望的大王睥睨着她,冷冷开口:“妖妃残害皇嗣,剜眼拔舌砍肢,关入马厩,任其自灭!”
刹那间,孟若渔双眼被染成血色,淹没在红海里,不知过了多久,听到耳边窸窣的响动。
“她”艰难地睁开眼,但是徒劳,什么都看不见,她听见马厩的门咯吱作响,接着有孩童的声音:“母妃,孩儿带了您爱吃的糕点,还有您平日常吸的烟斗。”
“母妃,痛不痛?”
“母妃,不是孩儿告的状,孩儿在水里一点……一点都不难受的,不怪母妃。”
“母妃,你晚上可以哄孩儿睡觉吗?我、我好害怕,父王很可怕,哥哥们也很可怕。”
……
再往后,孟若渔什么都听不到了,她回到自己的识海,大雾四起、山海颠倒的混乱中,由脚下漫开一片足以立足的彼岸花丛。两股冲撞的魂力渐渐平静下来。
“姑娘,我这一生是不是可笑极了?”女子苦涩地笑起来,“生来被关在笼中献舞,有自己的主人;逃跑后又被圈在深宫,所托非人,错付了真情;如今,哪怕是死了,还被人操纵,以控制我的木儿。”
“被人操纵是什么意思?”孟若渔问道。
“你们口中的‘大祭司’,控制了我的魂魄,方才我所做的都非我所愿,但我没有办法反抗。木儿什么都不知道,还在为大祭司卖命。”女子顿了一下。
“我没有选择,但我不愿木儿再做他人的傀儡。”女子低头,轻声笑,“我活着时,想要得到不属于我的爱,濒死时才明白——木儿,我的孩子才是真正爱我,可我没做好一个母亲。现在我死了,绝不该再拖累于他。”
女子抬头:“我已经死去很多年了,超度往生才是我的归宿。”女子屈膝拜伏:“求姑娘渡我。”
“我答应你,花锦。”孟若渔拉住女子的手。
孟若渔咬破手指,抬手点在花锦眉心,留下一粒朱砂印,轻声道:“去吧,下一世,要自由自在的。”
阎罗君守在身侧,一直望着孟若渔,只见一只橙光灿灿的魂灵自孟若渔眉心处溢出,留下一朵彼岸花印,赤红如火。
阎罗君伸手将那魂灵拢在掌心,欲将其化为齑粉。
“且慢,先生。”孟若渔睁开双眼,立刻制止,“若渔想送她往生,可否?”
“依你。”
阎罗君见孟若渔当即便要起身,拦住她:“先休息,明日也不迟。”
“不用,既然在我识海作乱的魂魄已经离身,我便无甚大碍,先生不必忧心。”
“去忘川河畔,奈何桥头,见过孟婆,送出一盏荷花灯,便可载着她往生,且去吧。”阎罗君不再阻拦,沉声道。
“去找阎罗君。”孟若渔停顿一瞬,又快步跑远。
孟若渔来到冥府正殿,时隔三百年,再次走到曾经生活过千年之久的地方,一瞬间恍惚,脚下的步履也变得踌躇。
师傅曾在此处教自己识字读书,也曾因为犯错罚跪在殿外的台阶上。
她的思绪正遥远,忽然被人换回现实。
“若渔。”阎罗君,也是闫先生在殿前的青木案上抬头看来,手中尚捧着竹简。
“先生。”若渔应道,走上前,剪烛秉灯,为先生研磨。
“你现在是谁?”阎罗君笔下不停,出声问道。
“苏禾和若渔,都不过是我。”
“来此为何?”
“拜谢先生。”
“你不怪我?”
“为何要怪先生?”
“本君奉天帝敕令,指引你与尚桓相见,将你二人困在那因果轮回里。”
孟若渔摇摇头:“非也,这祸本就是若渔闯下,先生一力保下我性命,甚至愿替若渔承受剔骨之刑,若渔感怀在心,言不能尽。不论是地府千年还是人间十年,先生为吾师、为吾长,诗书礼义,先生都教给若渔,此恩,若渔没齿难忘。”
阎罗君手中的笔猝然停下,隐在暗处的眼眸轻轻颤动。
孟若渔跪伏在地,叩首道:“若渔有一事求教先生,若渔犯下的错该如何承担,才能破解这生生世世困住我的命?”
“本君既将你带到冥界,便往后不会再让你身陷囹圄,在这里你还是苏禾,三百年前尚未去过人间的苏禾。”阎罗君放下手中墨笔,倚靠在榻上。
闻言,孟若渔一怔,她不是苏禾,苏禾、孟若渔都是如今的她。她不愿意,这不过掩耳盗铃,捂住耳朵假装无视无睹。
她急切起身,那一瞬间,忽然一阵眩晕,眼前一黑,她摇摇头,努力清醒过来,强打精神道:“先生,天帝之命,无人能违,如此不过是将先生置于险境,若渔不愿,这事万不能牵连您。况且,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物换人非,前尘种种早已融进我的血肉,塑成今日的若渔,我已非昨日苏禾。”
阎罗君一挥袖,声带怒意:“那你当如何?我已经眼睁睁看你与尚桓七世相残,你倒在血泊中悲痛欲绝、形如躯壳的模样,本君已生生看了七次,你叫本君又如何,孟若渔!”
孟若渔听闻此言,心下刺痛,她欲出声解释,头却晕的厉害,站着已费力,只能弱弱出声:“先生……”
阎罗君又道:“从此以后,天命因果如何降于你身,本君说了算。我既将你迎回冥界,便护你周全,你只管做你自己。”
话落,他抬头看去,只见孟若渔已然倒在大殿的台阶下,他慌了神:“若渔——”
阎罗君抱起孟若渔,疾步走出大殿,高声呼道:“传命理君,让他立刻到本君寝殿!”
“命理君,苏……若渔如今怎样了?”阎罗君形容狼狈,守在榻边,问道。
“她浑身高烧,灵力相冲,经脉错乱,如此情景臣也未曾多见,臣以为,大概是因为她一副躯壳却容下了两具魂魄。”
“两具魂魄?”
“正是。”
“臣刚才查看了若渔姑娘的神识海,里面两股势力冲撞,不能相容,如此下去,若渔姑娘的灵智恐会受损。”
“何法能解?”
“两个魂魄都在若渔姑娘识海内,旁人若盲目插手可能会伤了若渔姑娘,只能以外力辅助,帮助她同那外来的魂魄斗上一斗,守住自己的真身。”命理君起身执笔,“本官为若渔姑娘开一些凝神聚气的药方,君上再以内力加以辅助,若姑娘性情坚韧,定能重回清明,掌控真身。”
“好,有劳命理君。”阎罗君挥退侍从,独自守在殿内。他握住孟若渔的手,将灵力渡给他。
这般情景,让他想起了若渔小时候,那时他刚将孟若渔接到青渡书院,小小的若渔时常做噩梦,因为怕恶鬼低声在梦中啜泣,小小的身子不住颤抖。他总会守在她身边,一坐便是一宿,拉着她的手,屏退那些想要接近的厉鬼。
渐渐的,孟若渔才能夜夜安眠,只是,这些孟若渔都不知道罢了。不知道不苟言笑的闫先生竟会在榻前守着她过夜。
“你是谁?”孟若渔握紧阎罗君的手,蹙着眉。
“花锦。”
“我不认识。”
“我是木儿的母妃,花锦。”一个模糊的身影靠近,站在孟若渔面前,“求姑娘渡我往生,放木儿自由。”
“东瑶乌木害我至此,我又为何要帮助你们母子?”
“奴家无意侵占姑娘肉身,只想轮回往生,姑娘帮我,也是在帮你自己。”
“你想要我怎么做?”
“奴家尚有夙愿,不得往生,奴家先给姑娘讲个故事,了了遗愿可好?”那身影又向前几步,拉住孟若渔的手。
一瞬间,孟若渔的识海消失不见,面前出现了一片无垠大漠……
那个傍晚,她抱着双膝,倚在墙角,等待着夜晚出去跳舞陪客,思绪渐沉,昏昏欲睡之际,帐前的火把猛地被打落,火舌舔舐昏黄的帐子,被关起来的奴隶们蜂拥出去,四散而逃。
女孩撤下头上沉重的发饰,提起裙摆,也随着人群逃去,终于,终于可以自由。她笑起来,面容在火光中扭曲。
她不住地奔跑奔跑,赤裸的双脚在荆棘里鲜血淋漓,她却毫无痛感,在笼中关得太久了,即使外面是泥沼深渊,也那般有吸引力。
她一刻不敢停,一瞬不愿回头。
直跑到东边的天际泛起鱼肚白,她终于逃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大漠,西方传来孤狼的号叫,在无边无际的黄沙中回荡。
她停住脚步,该去哪儿?在笼子里关得久了,外面竟是这样陌生,囚笼与荒漠,孰好?
她不再动弹,缩在沙子里,直想要和黄沙融为一体,好让世上再无她。
她本已经不愿再挣扎,谁知,一道利剑破空而来,“峥”得自她身边掠过。下一瞬,脸颊上破开一条血线,殷红的血珠顺着下颌流下。
不行,不行,她想,就算是死,脸颊也总要漂亮,她陪得那些客人只夸过她的脸蛋漂亮,这里总不能受伤,那样,她便一无所有。她的舞姿并不好,总被老板训斥抽打。
她不知从哪来的力气,爬起来,向前跑,可身后是铁骑在追,她逃不开。
又一道利剑飞刺而来,射中她的手臂,她因为冲击力,向前倒去。“笃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直到她脸颊上。
她翻身抬起头,仰望面前的人,那一刻却不再害怕了,她说:“马蹄不许踏在我的脸颊,我想漂漂亮亮地死去。”而后笑起来。
面前的是一个铁衣玄甲、手执弯弓的高大将军,看着面前的女子,朗声大笑:“原来是个女子,我还以为是大漠里的狐狸。”
将军俯身,拉她上马,一把箍住她的腰,将她蜷在怀里:“如此美貌的女子,说是狐妖,孤也信。”
“我不是。”女子反驳。
“是也好不是也好,从今日起,你便是孤的人。”
“我能跟着你?”女子问。
“自然。”
“你能给我吃、给我住的地方?”
“是。”
“那我需要陪客跳舞吗?”
“要,”男人捏住她的脸颊,一口咬在她赤裸的颈子上,“不过只能陪孤一个人,跳给孤一个人看。”
“我不会跳舞。”
男人看向她,仰头大笑:“无妨,你□□站在孤面前,便赏心悦目。”
“你喜欢我?”女子的眼神那般纯澈。
“哈哈哈哈哈哈,喜欢。”
男人说完,撇下身后数十铁骑,打马而去,在大漠中扬起一串连绵的尘。
女人的思绪转回,看向镜中的自己,与几年前没有什么变化的,并不难看的,为什么大王不喜她了呢?大王当时说喜欢她栗色的卷发,她便珍爱极了,始终没有剪短过,如今为什么不喜欢了呢?
她不懂,当年关在笼中,没人教她人心最易变,而男人更是薄情寡性。
她转头看向襁褓中的儿子,心道:原来人便是这样繁衍的,她自小无父无母,不识母子之情。大王要她生育她便生育,只希望大王心悦,念她辛苦,常来宫中陪她。
她盛装恭迎,直到丑时,不知在何处饮得烂醉如泥的大王才跌跌撞撞来到。
大王看了摇篮中的皇子,便跌睡在榻上。她跪在那儿迎接,却好似无物,没人扶她起来。
她就那样跪坐在榻边,直至破晓,她好生奇怪,人心怎变得这样快,情分连一载光阴都抵不过。原本疼爱她的王,如今连看她一眼都不愿。
不知为何,孟若渔共情到一阵蚀骨的痛,“她”捂住心口,额角渗出汗珠,那种痛楚让人陌生,好像原本鲜活的心脏一点点锈迹斑斑。
自那天又过了许久,大王再没来过,快二百三十七个日夜了吧。她一直在数,虽然这种行为毫无意义。
她还在对镜梳妆,按照大王的喜好。却听得殿内的宫女急忙来报:“王妃,小皇子一直发热,哭闹不止,还请王妃将太医寻来。”
她寻来太医,竟是痨病。她不懂得痨病是什么,只知道那晚大王也来了。
她好开心。太医为她的孩子忙前忙后,她则为自己的夫君簪花抚琴。
皇子的病好转,她的王又一次消失,原本襁褓中的皇子已经开始蹒跚学步。
粉面拂拂的孩子咯咯地笑着,她坐在阴影里望着,忽地,冲上前,将跑向她的孩子推下水池。
“噗通——”,她开始慌乱地四处寻来宫人,去救皇子。
那天皇子的痨病复发,大王又来到宫中,她知道自己的计划得逞了,原来这样就可以将她的夫君引来。
自那以后,皇子几年未曾复发的痨病开始不断发作。但是起初大王还会来,后面好似将他们母子两忘记了。
她不知道还能做什么来挽回,她描眉簪花,她梳妆绾发,浑浑噩噩,朝朝复暮。
那日,她本来还在对镜换上墨绿的裙子,她这样记得,不知怎得,下一刻,听到她的孩儿在哭喊,待她回神,孩子正被她亲手按在水中,扑腾挣扎。
宫人慌乱呼喊,她再次睁眼,已经被铁索缚在牢中。
她日夜盼望的大王睥睨着她,冷冷开口:“妖妃残害皇嗣,剜眼拔舌砍肢,关入马厩,任其自灭!”
刹那间,孟若渔双眼被染成血色,淹没在红海里,不知过了多久,听到耳边窸窣的响动。
“她”艰难地睁开眼,但是徒劳,什么都看不见,她听见马厩的门咯吱作响,接着有孩童的声音:“母妃,孩儿带了您爱吃的糕点,还有您平日常吸的烟斗。”
“母妃,痛不痛?”
“母妃,不是孩儿告的状,孩儿在水里一点……一点都不难受的,不怪母妃。”
“母妃,你晚上可以哄孩儿睡觉吗?我、我好害怕,父王很可怕,哥哥们也很可怕。”
……
再往后,孟若渔什么都听不到了,她回到自己的识海,大雾四起、山海颠倒的混乱中,由脚下漫开一片足以立足的彼岸花丛。两股冲撞的魂力渐渐平静下来。
“姑娘,我这一生是不是可笑极了?”女子苦涩地笑起来,“生来被关在笼中献舞,有自己的主人;逃跑后又被圈在深宫,所托非人,错付了真情;如今,哪怕是死了,还被人操纵,以控制我的木儿。”
“被人操纵是什么意思?”孟若渔问道。
“你们口中的‘大祭司’,控制了我的魂魄,方才我所做的都非我所愿,但我没有办法反抗。木儿什么都不知道,还在为大祭司卖命。”女子顿了一下。
“我没有选择,但我不愿木儿再做他人的傀儡。”女子低头,轻声笑,“我活着时,想要得到不属于我的爱,濒死时才明白——木儿,我的孩子才是真正爱我,可我没做好一个母亲。现在我死了,绝不该再拖累于他。”
女子抬头:“我已经死去很多年了,超度往生才是我的归宿。”女子屈膝拜伏:“求姑娘渡我。”
“我答应你,花锦。”孟若渔拉住女子的手。
孟若渔咬破手指,抬手点在花锦眉心,留下一粒朱砂印,轻声道:“去吧,下一世,要自由自在的。”
阎罗君守在身侧,一直望着孟若渔,只见一只橙光灿灿的魂灵自孟若渔眉心处溢出,留下一朵彼岸花印,赤红如火。
阎罗君伸手将那魂灵拢在掌心,欲将其化为齑粉。
“且慢,先生。”孟若渔睁开双眼,立刻制止,“若渔想送她往生,可否?”
“依你。”
阎罗君见孟若渔当即便要起身,拦住她:“先休息,明日也不迟。”
“不用,既然在我识海作乱的魂魄已经离身,我便无甚大碍,先生不必忧心。”
“去忘川河畔,奈何桥头,见过孟婆,送出一盏荷花灯,便可载着她往生,且去吧。”阎罗君不再阻拦,沉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