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平冢后山,一座墓碑前,其上刻着“吾妻龚绛叶之墓”。
天方吐白,狄尘身着金甲玄衣,背负五尺铁剑,叩首而拜。他起身,却没有沿山路而下,而是走入荒草深处,不细看并不能知道那里藏着一座无名冢,但是狄尘记得,杨世福曾来祭拜过。
他将剑刺入黄土,把土刨开,直至深处,露出一具腐蚀过半的白骨,衣物毛发都已经破败不堪,埋藏大约二十载之久。
狄尘再次将长剑插入地下,突然听闻“铮”的一声,剑尖和硬物相击,发出脆响。狄尘伸手摸出那物,一块破开一角的铜制腰牌,上面写着“旻”字,烙印描金,那是前朝位尊权贵之人才能拥有。
狄尘死死盯住上面雕刻的“旻”字,手上青筋暴起,微微颤抖。许久,他手握腰牌,离去。
高堂明殿之上,年幼的太子佩冠而坐,张未几同坐在旁,瞿泾川立侍其右。
杨世福宣告诏令,狄尘颔首领命,当他从杨世福手中接过诏书的那一瞬间,他猛地扼住杨世福的脖颈,后退两步,冷眼看向高台。
狄尘言中带笑:“北伐是国恨,是民向,臣定不负皇命,舍身取义,死而后已。只是,这之前,臣也有私愿,了了才能踏踏实实北上抗羌。”
“世子何愿?竟在本太子面前动此干戈!”太子为狄尘所做错愕,失了态。
“杨世福与我有杀母之仇,噬友之恨,不在此将他手刃,臣,实在不痛快。”狄尘眉眼盈着笑,手下的力道却凶悍。
“世子何出此言?先王妃薨逝已有二十又一载,杨世福时年二十七,十岁入宫,二十一年前如何害得了先王妃?还有这噬友一说,又是怎么来的?”太子面色愠红,怒而挥袖,喝道。
“这些太子殿下就需要去问大祭司了,黄旻是如何成为杨世福的。”
“世子殿下,就算杀母之仇老夫有所耳闻,可这噬友之恨莫要平白无故扣在老夫头上。”张未几神色自若,冷冷道。
“是吗?”狄尘反问。
“老夫怎么会去杀一个下九流的奴仆,只会脏了我的手。”
“闭嘴,晏清比你们任何人都干净,不要用你的秽语折辱他。”话音刚落,狄尘五指狠狠压在杨世福颈间。
杨世福面色泛紫,呼吸急促,眦目欲裂,低声对狄尘道:“殿下是如何知道我便是黄旻的?”
“乌平冢,无名墓。”
闻言,杨世福低低笑起来,嘴角留下鲜血:“说来可笑,我这两世,恶事都是为他人而做,最后恶果全然报在我身上。我是黄旻时,圣上让我囚禁你母妃,她逃离后,又命我去追,不留活口。但到头来,我竟然被圣上诛杀。如今,我受人挑唆,误杀了晏清,却不想又是为他人作嫁衣裳,成了第一个替死鬼。”
“你说受人挑唆,这是什么意思?那人又是谁?”狄尘受伤的力道放松。
“我恨,我要他给我陪葬……”杨世福死死抓住狄尘的衣袖,指尖在他手背留下血痕。
“世子,朝堂之上,怎敢动手杀人,荒唐至此!”瞿泾川高声喝道,“来人,将两人都拿下。”
狄尘见四周侍卫持刀涌来,当机立断,将杨世福扼死手中。
“如何,要将本世子关入天牢吗?殿下,且看,城外绵延数里的大军早已枕戈待旦,蓄势待发,除了臣,这满朝尸位素餐的官员,殿下可还找的出一个人代替臣冲锋陷阵吗!?”
狄尘在殿前狂妄笑起,伸出双手就绑:“若是有,殿下尽管拿下臣,臣的脑袋也随诸位处置,可好?哈哈哈哈哈哈。”
太子一时无言,气急,喝令侍卫:“世子怕是昨夜饮得酒还未醒,你们,将其逐出,冷水泼之,淋透了,清醒了为之!”
“哈哈哈哈,”狄尘肆无忌惮地笑,“大祭司,本世子真真想知道黄旻是如何复活,又如何成为你的走狗的!等本世子凯旋而归,庆功宴上,还望大祭司不吝赐教!”
“哈哈哈哈哈……”
狄尘的笑声消失在大殿之外。
“大祭司,这……”
“太子殿下,有些事您还是不要知道的好,又聋又瞎有时不见得是坏事,您说呢?”张未几低笑冷声道。
狄尘一身冷水,不消多久,在初冬时节凝了霜,成了个雪人。
他浑身打着颤,抬起手,虎口处三道血痕,仔细看去是个“三”,这是杨世福最后使尽浑身解数,留下的抓痕,他说,想要这人给他陪葬。
如今看来,张未几似乎对晏清的死并不知情,应是另有其人。狄尘伸手抚去,神色凝重,“三”到底指何人?
天彧元初二十一年,元夕,隆冬盛雪,甯都城头,张灯结彩、火树银花,一夜鱼龙舞。
只瞿泾川一人,等在城墙之下,为狄尘践行。他本不善饮酒,这中时刻,他也破了戒,豪饮一杯,祝狄尘凯旋收兵、平安而归。每次出征,他都如此说。
那大军乌泱泱离开京郊,寒风萧索中,武威将军的墨色旗帜猎猎飘动。狄尘红衣金甲,负剑御马当万军之先,踏雪而行。军队似黑潮在雪原上奔腾向天际,聚散卷舒,潮起潮落,终又潮息。
一个月后,大军直压北境,同羌国戍军刀剑相接,烽火沿着边境逶迤四起。
狄尘深通无鸣先生所授兵术战阵之法,用兵大开大合,突破边境,横扫诸镇,一路向北。
羌军后军赶到,在南门关阻住天彧军队,几路兵力又陆续赶来,狄尘列兵阵、修土垒、炼火药,同三十万羌军拼杀。南门关西南流出的河被血染成红色,鱼虾皆亡,浮草遍布,绿萍红河就这样从飘雪时分流到仲夏,又再次在年末的冷风里结上三尺寒冰。
狄尘坐镇帐中,兵士越打越少、粮草越打越稀。他背着长剑御马杀上战场,万军丛中进退,刀剑劈在血肉上,南门关外流淌的赤水,有他血染的三分。
他带着百来人被围困峡谷间,两侧石壁落下毒箭、滚下山石,狄尘指挥将士躲入山洞,寒冬腊月里,生生挨了一月。他们烹煮战马,烤炙菜根,扒光了四周所有能吃的东西,相互靠在一起,等待生机。
狄尘日日夜夜守在洞口,一边防备敌军,一边放出信号招引援军到来。便是那时,狄尘身上箭毒未清又加之寒风入肺,他整日地咳,夜里怕吵醒手下的士兵,便去洞外,那儿更冷激得他咳出血来,直到天明。
一月后,李玦带援军找到他们时,狄尘已是形销骨立,脸色煞白,嘴唇全无血色,眼角的朱砂痣却红得刺眼,李玦抚住他的手都在隐隐颤抖。
往后,狄尘一见寒风便止不住地咳,肩膀和左腿也因为箭毒夜夜都痛得他难以入眠。
就是拖着这破题残躯,狄尘又硬生生战了八个月,他还尚活着,这向北一程,是踏着多少将士的骨肉走来的,狄尘他不敢退。
那夜狄尘睡着,守在帐外的李玦忽听得他悲戚呻吟,快步走来,听清狄尘的声音:“李玦兄,阿勇,那剑,快躲开——不要——咳咳咳……”
咳嗽声惊起了狄尘,李玦将他扶起,点染夜灯,抚着他的背。
那灯下看去,狄尘竟生了丝丝缕缕的白发,枯槁地飘散而下,触目惊心,李玦久久不能言语。
又至年关,朝廷才下了召令,让狄尘班师回朝。可哪还有兵,数十万大军,如今仅剩下不到一万。
狄尘坐在马上,回头望向头破甲残的将士们,满腔悲苦愤懑涌上心头,一口鲜血呕了出来。
天方吐白,狄尘身着金甲玄衣,背负五尺铁剑,叩首而拜。他起身,却没有沿山路而下,而是走入荒草深处,不细看并不能知道那里藏着一座无名冢,但是狄尘记得,杨世福曾来祭拜过。
他将剑刺入黄土,把土刨开,直至深处,露出一具腐蚀过半的白骨,衣物毛发都已经破败不堪,埋藏大约二十载之久。
狄尘再次将长剑插入地下,突然听闻“铮”的一声,剑尖和硬物相击,发出脆响。狄尘伸手摸出那物,一块破开一角的铜制腰牌,上面写着“旻”字,烙印描金,那是前朝位尊权贵之人才能拥有。
狄尘死死盯住上面雕刻的“旻”字,手上青筋暴起,微微颤抖。许久,他手握腰牌,离去。
高堂明殿之上,年幼的太子佩冠而坐,张未几同坐在旁,瞿泾川立侍其右。
杨世福宣告诏令,狄尘颔首领命,当他从杨世福手中接过诏书的那一瞬间,他猛地扼住杨世福的脖颈,后退两步,冷眼看向高台。
狄尘言中带笑:“北伐是国恨,是民向,臣定不负皇命,舍身取义,死而后已。只是,这之前,臣也有私愿,了了才能踏踏实实北上抗羌。”
“世子何愿?竟在本太子面前动此干戈!”太子为狄尘所做错愕,失了态。
“杨世福与我有杀母之仇,噬友之恨,不在此将他手刃,臣,实在不痛快。”狄尘眉眼盈着笑,手下的力道却凶悍。
“世子何出此言?先王妃薨逝已有二十又一载,杨世福时年二十七,十岁入宫,二十一年前如何害得了先王妃?还有这噬友一说,又是怎么来的?”太子面色愠红,怒而挥袖,喝道。
“这些太子殿下就需要去问大祭司了,黄旻是如何成为杨世福的。”
“世子殿下,就算杀母之仇老夫有所耳闻,可这噬友之恨莫要平白无故扣在老夫头上。”张未几神色自若,冷冷道。
“是吗?”狄尘反问。
“老夫怎么会去杀一个下九流的奴仆,只会脏了我的手。”
“闭嘴,晏清比你们任何人都干净,不要用你的秽语折辱他。”话音刚落,狄尘五指狠狠压在杨世福颈间。
杨世福面色泛紫,呼吸急促,眦目欲裂,低声对狄尘道:“殿下是如何知道我便是黄旻的?”
“乌平冢,无名墓。”
闻言,杨世福低低笑起来,嘴角留下鲜血:“说来可笑,我这两世,恶事都是为他人而做,最后恶果全然报在我身上。我是黄旻时,圣上让我囚禁你母妃,她逃离后,又命我去追,不留活口。但到头来,我竟然被圣上诛杀。如今,我受人挑唆,误杀了晏清,却不想又是为他人作嫁衣裳,成了第一个替死鬼。”
“你说受人挑唆,这是什么意思?那人又是谁?”狄尘受伤的力道放松。
“我恨,我要他给我陪葬……”杨世福死死抓住狄尘的衣袖,指尖在他手背留下血痕。
“世子,朝堂之上,怎敢动手杀人,荒唐至此!”瞿泾川高声喝道,“来人,将两人都拿下。”
狄尘见四周侍卫持刀涌来,当机立断,将杨世福扼死手中。
“如何,要将本世子关入天牢吗?殿下,且看,城外绵延数里的大军早已枕戈待旦,蓄势待发,除了臣,这满朝尸位素餐的官员,殿下可还找的出一个人代替臣冲锋陷阵吗!?”
狄尘在殿前狂妄笑起,伸出双手就绑:“若是有,殿下尽管拿下臣,臣的脑袋也随诸位处置,可好?哈哈哈哈哈哈。”
太子一时无言,气急,喝令侍卫:“世子怕是昨夜饮得酒还未醒,你们,将其逐出,冷水泼之,淋透了,清醒了为之!”
“哈哈哈哈,”狄尘肆无忌惮地笑,“大祭司,本世子真真想知道黄旻是如何复活,又如何成为你的走狗的!等本世子凯旋而归,庆功宴上,还望大祭司不吝赐教!”
“哈哈哈哈哈……”
狄尘的笑声消失在大殿之外。
“大祭司,这……”
“太子殿下,有些事您还是不要知道的好,又聋又瞎有时不见得是坏事,您说呢?”张未几低笑冷声道。
狄尘一身冷水,不消多久,在初冬时节凝了霜,成了个雪人。
他浑身打着颤,抬起手,虎口处三道血痕,仔细看去是个“三”,这是杨世福最后使尽浑身解数,留下的抓痕,他说,想要这人给他陪葬。
如今看来,张未几似乎对晏清的死并不知情,应是另有其人。狄尘伸手抚去,神色凝重,“三”到底指何人?
天彧元初二十一年,元夕,隆冬盛雪,甯都城头,张灯结彩、火树银花,一夜鱼龙舞。
只瞿泾川一人,等在城墙之下,为狄尘践行。他本不善饮酒,这中时刻,他也破了戒,豪饮一杯,祝狄尘凯旋收兵、平安而归。每次出征,他都如此说。
那大军乌泱泱离开京郊,寒风萧索中,武威将军的墨色旗帜猎猎飘动。狄尘红衣金甲,负剑御马当万军之先,踏雪而行。军队似黑潮在雪原上奔腾向天际,聚散卷舒,潮起潮落,终又潮息。
一个月后,大军直压北境,同羌国戍军刀剑相接,烽火沿着边境逶迤四起。
狄尘深通无鸣先生所授兵术战阵之法,用兵大开大合,突破边境,横扫诸镇,一路向北。
羌军后军赶到,在南门关阻住天彧军队,几路兵力又陆续赶来,狄尘列兵阵、修土垒、炼火药,同三十万羌军拼杀。南门关西南流出的河被血染成红色,鱼虾皆亡,浮草遍布,绿萍红河就这样从飘雪时分流到仲夏,又再次在年末的冷风里结上三尺寒冰。
狄尘坐镇帐中,兵士越打越少、粮草越打越稀。他背着长剑御马杀上战场,万军丛中进退,刀剑劈在血肉上,南门关外流淌的赤水,有他血染的三分。
他带着百来人被围困峡谷间,两侧石壁落下毒箭、滚下山石,狄尘指挥将士躲入山洞,寒冬腊月里,生生挨了一月。他们烹煮战马,烤炙菜根,扒光了四周所有能吃的东西,相互靠在一起,等待生机。
狄尘日日夜夜守在洞口,一边防备敌军,一边放出信号招引援军到来。便是那时,狄尘身上箭毒未清又加之寒风入肺,他整日地咳,夜里怕吵醒手下的士兵,便去洞外,那儿更冷激得他咳出血来,直到天明。
一月后,李玦带援军找到他们时,狄尘已是形销骨立,脸色煞白,嘴唇全无血色,眼角的朱砂痣却红得刺眼,李玦抚住他的手都在隐隐颤抖。
往后,狄尘一见寒风便止不住地咳,肩膀和左腿也因为箭毒夜夜都痛得他难以入眠。
就是拖着这破题残躯,狄尘又硬生生战了八个月,他还尚活着,这向北一程,是踏着多少将士的骨肉走来的,狄尘他不敢退。
那夜狄尘睡着,守在帐外的李玦忽听得他悲戚呻吟,快步走来,听清狄尘的声音:“李玦兄,阿勇,那剑,快躲开——不要——咳咳咳……”
咳嗽声惊起了狄尘,李玦将他扶起,点染夜灯,抚着他的背。
那灯下看去,狄尘竟生了丝丝缕缕的白发,枯槁地飘散而下,触目惊心,李玦久久不能言语。
又至年关,朝廷才下了召令,让狄尘班师回朝。可哪还有兵,数十万大军,如今仅剩下不到一万。
狄尘坐在马上,回头望向头破甲残的将士们,满腔悲苦愤懑涌上心头,一口鲜血呕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