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楼台烟雨中
写《杏花微雨》这篇文章的时候,突然就想起了唐朝杜牧写 的一首《江南春》,也是描写一个雨天。我很喜欢关于雨天的词语。如:“微雨 ”和“烟雨 ”。在我看来,这些词语是非常清新婉丽而富有诗意的。
“微雨 ”是毛毛细雨,加上杏花则使人联想到了落花时节那带着露珠的满树纯白,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飘在地上,美丽极了! 而“烟雨 ”则朦朦胧胧,带着素雅的颜色,使人联想到了江南。
江南历来和“烟雨 ”是分不开的。杜牧在诗里写到: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
江南的景色是看不尽的千里莺啼,桃红柳绿,交相辉映。登上城阙,多少亭台楼阁笼罩在朦胧的烟雨当中,一眼望尽。颇有
《望岳》诗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的巍峨霸气,但江南是婉约的,登上城楼的人也是柔和的。
小时候一直以为江南是一座城市的别名,幻想有一天能够踏上旅途去往江南。第一次看到江南的景色也是从地摊上淘来的几张明信片开始的:
撑着竹篙的小船游走在石拱桥下,两边是青砖黛瓦的矮房子,亦或是撑着油纸伞行走在青石板上的小姑娘……
这些景色一度让我深深着迷,以至于每次去礼品店的时候一 定要买刻画着江南景色的明信片。
后来才知道江南并没有固定的地区规划,和想象中也有所不同。由于江南所指的范围太广了,所以就有人把江南分为“大江南 ”和“小江南 ”。
大江南指的是长江以南的地方,“小江南 ” 则有了固定的一些城市,如:江苏南部的苏州、无锡,浙江的湖州、杭州、绍兴、嘉兴等。
这些年一直在留意着找寻小时候明信片上看到的江南风景:黛瓦白墙的古镇、临水的客栈、弯弯的石拱桥、撑着竹篙游走的小船……
后来发现明信片上的风景就在浙江一座名叫嘉兴的城市里,我顿时就开始激动起来了,如见久别重逢的亲人一般。
于是,查找路线,设计攻略,兜兜转转,也终于去了一回梦里的水乡。
一个人行走在水乡古镇的青石板上,幽雅而静谧,河两岸树木郁郁葱葱,柳条长长倾泻而下。
临岸上听见有人在吹箫,一曲溪流,风烟俱净。
真想余生就这么宿在江南的小镇上,静守清风明月,独倚画桥听雨而眠。
很久以前,听林俊杰唱那首《江南》:“风到这里就是粘,雨到了这里缠成线 ”,便对江南雨心生向往。可惜,这两天都是晴天没有下雨。要是下雨,倒是可以亲眼看到江南的雨畅快淋漓的渗透在每一个角落里。
好在这个季节山温水软,凉风习习。寻一个清晨,临窗而望,整个江南笼罩在一片晨雾当中。远处,山如柳黛,幻影婆娑;近处,河水淙淙,柳丝飘飘。置身于如此细软而美好的景色里,真让人觉得亲切而又放松!
在江南呆了几天,总算等到了那场江南烟雨。
一个人撑着伞,走在潮湿的青石板路上,看乌篷船从小桥下 穿行而过的画面,不禁想起了画家吴冠中画的那一幅江南:用黑白线条勾勒的一排排房子近水而立,两岸皆裹挟着一抹淡淡的绿,自上而下,错落有致。画的题款是“乌篷船,听雨眠,一蓑烟雨枕江南 ”。
江南是一幅淡淡的水墨画,吴先生用一支毛笔,蘸一点墨,几条丝线,一笔一划,就画出了许多人心中目的江南梦。
忙碌的生活里,始终怀揣着江南梦,淡淡轻烟,溶溶院落,水秀山青,一眼望去,便觉内心温暖而明净,时光到了这里也开 始变得慢悠悠。
木心在诗里说:从前的夜色,车马都很慢,一生只够去爱一 个人。如此美好的情怀在水秀山清眉远长的江南里显得格外柔和缓慢。
一枕着江南的夜色入眠,突然想起白天曾参观过的木心先生的故居,里面存放着木心先生一生的资料和陪伴先生多年的物件。此次,非常开心得以参观先生故居,了解了先生生平事件后,真真被这么一位才横溢又坚贞不屈,可敬可佩的人儿深深吸引。冥冥之中,仿佛受到了先生来自精神上的鼓舞,忽感先生此刻好像就在我身边。
年轻时,先生因革命事件被捕入狱,在满是脏水的黑暗的地牢里生存十八个月,先生亦不曾停止过笔尖的创作。
辛苦创作的作品因为运动毁于一旦,先生说:“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之手,只要人活着,还可以再画。”这是明智的,大无畏的艺术家精神。先生也曾流亡异国他乡,但他仍然不忘争分夺秒的开启笔尖创作,先后还出版了八卷几十万字的新作。他的一生可谓颠簸不已,垂暮之年,几经辗转,终于回到故乡归根落叶。
先生曾说:“灵感 ”是最难邀请的,如梵乐希所吟咏,多少个夜晚的虔诚等待,一次青春怎够用,必得期之于二度三度的青春。 ”在创作的道路上先生脚步不息,始终向前。他一惯用他的满腔炙热坚持着艺术创作,真可谓是:
“禁得起苦难的摧残,又耐得住清贫的考验。 ”
如此先生长眠于江南,给婉约的江南附上了一抹鲜妍明媚的色彩,吸引着无数游人前往追思。
江南雨一滴、两滴……滴到了先生的故居里,也滴在了我的心里。
“微雨 ”是毛毛细雨,加上杏花则使人联想到了落花时节那带着露珠的满树纯白,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飘在地上,美丽极了! 而“烟雨 ”则朦朦胧胧,带着素雅的颜色,使人联想到了江南。
江南历来和“烟雨 ”是分不开的。杜牧在诗里写到: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
江南的景色是看不尽的千里莺啼,桃红柳绿,交相辉映。登上城阙,多少亭台楼阁笼罩在朦胧的烟雨当中,一眼望尽。颇有
《望岳》诗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的巍峨霸气,但江南是婉约的,登上城楼的人也是柔和的。
小时候一直以为江南是一座城市的别名,幻想有一天能够踏上旅途去往江南。第一次看到江南的景色也是从地摊上淘来的几张明信片开始的:
撑着竹篙的小船游走在石拱桥下,两边是青砖黛瓦的矮房子,亦或是撑着油纸伞行走在青石板上的小姑娘……
这些景色一度让我深深着迷,以至于每次去礼品店的时候一 定要买刻画着江南景色的明信片。
后来才知道江南并没有固定的地区规划,和想象中也有所不同。由于江南所指的范围太广了,所以就有人把江南分为“大江南 ”和“小江南 ”。
大江南指的是长江以南的地方,“小江南 ” 则有了固定的一些城市,如:江苏南部的苏州、无锡,浙江的湖州、杭州、绍兴、嘉兴等。
这些年一直在留意着找寻小时候明信片上看到的江南风景:黛瓦白墙的古镇、临水的客栈、弯弯的石拱桥、撑着竹篙游走的小船……
后来发现明信片上的风景就在浙江一座名叫嘉兴的城市里,我顿时就开始激动起来了,如见久别重逢的亲人一般。
于是,查找路线,设计攻略,兜兜转转,也终于去了一回梦里的水乡。
一个人行走在水乡古镇的青石板上,幽雅而静谧,河两岸树木郁郁葱葱,柳条长长倾泻而下。
临岸上听见有人在吹箫,一曲溪流,风烟俱净。
真想余生就这么宿在江南的小镇上,静守清风明月,独倚画桥听雨而眠。
很久以前,听林俊杰唱那首《江南》:“风到这里就是粘,雨到了这里缠成线 ”,便对江南雨心生向往。可惜,这两天都是晴天没有下雨。要是下雨,倒是可以亲眼看到江南的雨畅快淋漓的渗透在每一个角落里。
好在这个季节山温水软,凉风习习。寻一个清晨,临窗而望,整个江南笼罩在一片晨雾当中。远处,山如柳黛,幻影婆娑;近处,河水淙淙,柳丝飘飘。置身于如此细软而美好的景色里,真让人觉得亲切而又放松!
在江南呆了几天,总算等到了那场江南烟雨。
一个人撑着伞,走在潮湿的青石板路上,看乌篷船从小桥下 穿行而过的画面,不禁想起了画家吴冠中画的那一幅江南:用黑白线条勾勒的一排排房子近水而立,两岸皆裹挟着一抹淡淡的绿,自上而下,错落有致。画的题款是“乌篷船,听雨眠,一蓑烟雨枕江南 ”。
江南是一幅淡淡的水墨画,吴先生用一支毛笔,蘸一点墨,几条丝线,一笔一划,就画出了许多人心中目的江南梦。
忙碌的生活里,始终怀揣着江南梦,淡淡轻烟,溶溶院落,水秀山青,一眼望去,便觉内心温暖而明净,时光到了这里也开 始变得慢悠悠。
木心在诗里说:从前的夜色,车马都很慢,一生只够去爱一 个人。如此美好的情怀在水秀山清眉远长的江南里显得格外柔和缓慢。
一枕着江南的夜色入眠,突然想起白天曾参观过的木心先生的故居,里面存放着木心先生一生的资料和陪伴先生多年的物件。此次,非常开心得以参观先生故居,了解了先生生平事件后,真真被这么一位才横溢又坚贞不屈,可敬可佩的人儿深深吸引。冥冥之中,仿佛受到了先生来自精神上的鼓舞,忽感先生此刻好像就在我身边。
年轻时,先生因革命事件被捕入狱,在满是脏水的黑暗的地牢里生存十八个月,先生亦不曾停止过笔尖的创作。
辛苦创作的作品因为运动毁于一旦,先生说:“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之手,只要人活着,还可以再画。”这是明智的,大无畏的艺术家精神。先生也曾流亡异国他乡,但他仍然不忘争分夺秒的开启笔尖创作,先后还出版了八卷几十万字的新作。他的一生可谓颠簸不已,垂暮之年,几经辗转,终于回到故乡归根落叶。
先生曾说:“灵感 ”是最难邀请的,如梵乐希所吟咏,多少个夜晚的虔诚等待,一次青春怎够用,必得期之于二度三度的青春。 ”在创作的道路上先生脚步不息,始终向前。他一惯用他的满腔炙热坚持着艺术创作,真可谓是:
“禁得起苦难的摧残,又耐得住清贫的考验。 ”
如此先生长眠于江南,给婉约的江南附上了一抹鲜妍明媚的色彩,吸引着无数游人前往追思。
江南雨一滴、两滴……滴到了先生的故居里,也滴在了我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