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细细述说着师父郑尚这些年对她怎样好,如何费心养育她,事无巨细,直说得自己哽咽起来。她眼泪汪汪地说:“我自幼身子差,养父母认定我活不了几年,六岁时我在村口遇到师父,他想尽各种法子为我治病续命,不是师父,我怕活不到现在,是师父救了我。”她想念师父了。
同桌吃饭的风献辰毫不动容,他埋头吃掉半桌子菜,时不时还给她夹菜添碗,叮嘱她多吃。他耐着性子听完,眼看她为师父要掉眼泪,才接口道:“也就是说,你六岁时被郑尚诱拐到半壁山,他起先为了某个目的对你无微不至,后来谋划失败,开始利用你,最后失踪。”
紫苏的眼泪还没掉出来,听了这话眼泪直接被噎了回去,简直觉得他不可理喻。她不高兴地质问:“你这人怎么听话的?!才不是这样,你不要乱讲!”
风献辰无所谓道:“知道,你认定他是好师父。可是你想想,里面颇多蹊跷,他带你隐居山中七年,他的父母家人呢?再不济,老师好友呢?一个都没见过吗?”
紫苏说:“那是因为我们住在山中啊,山里就我们一户人家,亲朋故旧都不在身边。”
风献辰:“没见过,总会说起来吧?他又不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他能教你读书识字,还讲了很多外面的故事,他是有见识的人,这些却从未和你提及,说明他有意躲开这些人,也不想把你纳入他的圈子。还特意把你拐入山坳里与世隔绝。”
紫苏:“师父没有拐我!他只是收我为徒!”
风献辰:“正常人收徒弟,都选聪明健壮的,哪里会专门挑一个病秧子,还得花好多年来精心照顾。你都说幼时身体不好,总生病,连生母都因为你不好养活,弃你而去。他找你这样一个徒弟,不是脑袋进水就是别有目的。”
紫苏:“那是我们的缘分!你懂什么!按你说的,我身无长物,他能图我什么?”
风献辰:“我猜你们的相遇不是偶然,他肯定是专门找到你,那么他一定知道你的身世来历,所以我说他一定有所图谋。他不告诉你身世,没安好心。”
紫苏受不得他这样揣度师父,怒道:“你以为人人都像你!无利不起早,没有好处就冷酷无情!我差点死在你手里!”
风献辰:“哪能呢,之前是误会。我从半壁山回来后就一直派人四处找你,不信你问风行,我这么多年没有结婚,其实心里一直惦记着你,想风风光光把你迎进门。”
紫苏才不信,“你的嘴,是骗人的鬼!”
风献辰扯着嘴角,“我觉得对你够坦诚,从没有藏着掖着。还有,我发现你说了很多开头几年的事,后来两三年你说的很少。按理说前面几年你年幼,应该记不住多少事,年纪稍大记事多了,怎么反而故事少了?为什么?”
紫苏不作声,瞪着他生气。
风献辰一点自觉都没有,继续絮絮叨叨,“我猜他后来对你不像开始好了,所以你有意回避后面几年的事。他态度转变,肯定有原因,是不是不能通过你得到他想要的,所以你就不那么重要了。”他看着紫苏,等她回应。
紫苏心里的话在嘴里过了几遍,最后也没有说出来。她豁然起身,转身回屋去了。
风献辰还在后面喊她:“一大桌子菜,你再吃点。”见紫苏关了房门,风献辰问旁边伺候的沉香:“我说的不对吗?不该坦诚相待吗?”
紫苏屋里所有的灯顿时熄灭,房里黑沉沉一片。
沉香避而不答,只向他使眼色,“姑娘没怎么吃东西,奴婢去厨房做些糕点备着。”她躲出去了。
风献辰想了半天,感叹:这小心眼啊!可这事似乎不简单,难道回避能解决问题?他还是觉得应该当面说个明白。他去敲紫苏房门,半天没人应声,便轻轻推开房门,“我进来啦,我只是想帮你找到真相。”
房间里,紫苏独自坐在阴影里,黯然神伤。她把头埋在胳膊里,不去看他,只闷闷地说:“我不想和你说话,师父就算有事瞒着我,他也是这世上对我最好的人。我不想知道什么真相,我只知道他养育我,治好我,让我健健康康活到现在,是我唯一的亲人了。”
风献辰立在门口,挠了挠耳朵,他虽然带进了门外的光线,但这些光照得还不够远,照不到紫苏身上。她既然缩在黑暗里不愿出来,风献辰只得作罢,他缓和了声音说:“好吧,你既然想好了,我不勉强,不过以后你有我,我会好好照顾你,代替郑尚成为对你最好的人,我说到做到。”
紫苏没理他,他轻轻关上房门。
之后的几天,紫苏神情厌厌的,对风献辰爱搭不理,绝不主动找他说话。风献辰却整天挂着笑脸在她面前晃,“快尝尝,刚出锅的豆糕,是城里的百年老号做出来的,你一定喜欢。”
一盘豆糕竟有三种颜色,看着就很有食欲,紫苏忍不住伸手拿了一块吃,风献辰得寸进尺,整个人凑上来问:“好吃吧?你若喜欢我们把厨子直接带回翰天城。”
没想到风献辰竟也是个厚颜无耻的,紫苏冷了他好几天,他半分自觉都没有,还整天跟没事人一样往她屋子里塞各种东西,口口声声让她把所有好东西都带回风国。
紫苏终究没忍住,问他:“你干嘛还非我不娶呢?我和你不一样,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风献辰:“我当然非你不娶!你这么漂亮,还救过我的命,没听说过‘天予不娶,反受其咎’吗,我们其实已经是夫妻了,只是还差一点点程序而已,我已经把你当做我的妻子,你若愿意,我们今天就可以像夫妻一样过日子……”
紫苏抬手把豆糕塞进他正中叭叭的大嘴巴里。风献辰说不了话,却冲着她傻笑。
紫苏把粘了豆糕渣子的手指在风献辰衣领上抹了抹,问:“你家里人没意见吗?”
他忙吞下豆糕,说:“你是在害怕吗?我十岁时母后就去世了,父王也没了,现在家族里我最大,我说了算,你放一百个心。而且现在翰天城里已经在准备,就等我们回去举办仪式,我叔伯、堂兄弟都很好说话的。万事有我,你不用怕。”
紫苏脸颊偷偷染开一层红晕,她的确在害怕,这场婚事不明不白的,她无依无靠,到了翰天城又是人生地不熟。她一直在烦恼,可是好像她没得选。现在听风献辰这样说,心里多少安心些。
风献辰窥见了她的惶恐不安,他何曾没有过犹疑和恐惧?他轻握住她的手,慢慢说道:“其实一开始,我也是有顾虑的,那时只知你至少不是敌人。可毕竟兹事体大,关乎国家命运。可是自从确认你救过我,我就放心了。”他撩起她鬓边短发,“你知道吗?没有你,就没有现在的我,更没有如今风国的安稳,光这一份情谊就够风国百姓敬你、拜你,奉你为王后。不管你身世如何,以后你都只是我风国王后,我们是家人。”
紫苏眼窝里潮乎乎的,她没有抽出手,“可你仇视殷四娘,不认可我师父,更看不上我。”
“没有!我仇恨崔家,但他们已经得了报应,我已经把殷四娘安置在乌墟城,她会在那里终老,我不恨她。对于你师父,我知他对你有恩,我只是想帮你寻找真相,但我也会记得他对你的这份恩情。”他额头轻轻抵着她的额头,低低地说:“我怎么会看不上你,我喜欢你,从很久很久以前,心里就有你了。”
紫苏一边被他的话语融化着心里的防御,一边顶着他的大脑袋,觉得他惯会顺杆爬!
她一把推开他,干脆也把压在心里的话统统说出来:“不管怎么样,我没做好准备嫁你,我就是害怕,怕得晚上睡不好。我和你也不熟,你一张嘴整天胡说八道,你还是想办法把鸳鸯誓咒解开吧。你家里人多势大,我孤孤单单一个人,又是在这种情况下嫁进去,有人嚼舌根我就受不住。平头百姓家里还各种官司理不清,何况你高门大户,里面各种厉害纠葛,我可没本事、也没信心能应对。所以,我们还是散了吧,桥归桥、路归路,互不相干的好。”
风献辰苦笑,“真没办法,要有法子,我当时就不会把你从牢里放出来。现在么,就算有法子,我也不会用。”
紫苏瞪着眼睛质问:“到底有没有法子?你这样扣着我有意思吗!”
风献辰转转眼睛,忽然笑着说:“这样,启程回翰天城前,我陪你去一趟乌墟城看殷四娘,然后绕到半壁山祭奠你师父,如何?”
“真的?”
“当然!顶顶保真。”
紫苏听他这样一说,心里郁结之气立马消散干净,莫名的轻松升腾起来,竟忍不住期待,脸上也不自觉笑得灿若朝阳。
风献辰心想:紫苏果然还是因为他们,她实在是个重情义的姑娘,这样最好,以后把她拿下,还怕她满心满眼不装着自己。
想毕,他也挂起了微笑。
同桌吃饭的风献辰毫不动容,他埋头吃掉半桌子菜,时不时还给她夹菜添碗,叮嘱她多吃。他耐着性子听完,眼看她为师父要掉眼泪,才接口道:“也就是说,你六岁时被郑尚诱拐到半壁山,他起先为了某个目的对你无微不至,后来谋划失败,开始利用你,最后失踪。”
紫苏的眼泪还没掉出来,听了这话眼泪直接被噎了回去,简直觉得他不可理喻。她不高兴地质问:“你这人怎么听话的?!才不是这样,你不要乱讲!”
风献辰无所谓道:“知道,你认定他是好师父。可是你想想,里面颇多蹊跷,他带你隐居山中七年,他的父母家人呢?再不济,老师好友呢?一个都没见过吗?”
紫苏说:“那是因为我们住在山中啊,山里就我们一户人家,亲朋故旧都不在身边。”
风献辰:“没见过,总会说起来吧?他又不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他能教你读书识字,还讲了很多外面的故事,他是有见识的人,这些却从未和你提及,说明他有意躲开这些人,也不想把你纳入他的圈子。还特意把你拐入山坳里与世隔绝。”
紫苏:“师父没有拐我!他只是收我为徒!”
风献辰:“正常人收徒弟,都选聪明健壮的,哪里会专门挑一个病秧子,还得花好多年来精心照顾。你都说幼时身体不好,总生病,连生母都因为你不好养活,弃你而去。他找你这样一个徒弟,不是脑袋进水就是别有目的。”
紫苏:“那是我们的缘分!你懂什么!按你说的,我身无长物,他能图我什么?”
风献辰:“我猜你们的相遇不是偶然,他肯定是专门找到你,那么他一定知道你的身世来历,所以我说他一定有所图谋。他不告诉你身世,没安好心。”
紫苏受不得他这样揣度师父,怒道:“你以为人人都像你!无利不起早,没有好处就冷酷无情!我差点死在你手里!”
风献辰:“哪能呢,之前是误会。我从半壁山回来后就一直派人四处找你,不信你问风行,我这么多年没有结婚,其实心里一直惦记着你,想风风光光把你迎进门。”
紫苏才不信,“你的嘴,是骗人的鬼!”
风献辰扯着嘴角,“我觉得对你够坦诚,从没有藏着掖着。还有,我发现你说了很多开头几年的事,后来两三年你说的很少。按理说前面几年你年幼,应该记不住多少事,年纪稍大记事多了,怎么反而故事少了?为什么?”
紫苏不作声,瞪着他生气。
风献辰一点自觉都没有,继续絮絮叨叨,“我猜他后来对你不像开始好了,所以你有意回避后面几年的事。他态度转变,肯定有原因,是不是不能通过你得到他想要的,所以你就不那么重要了。”他看着紫苏,等她回应。
紫苏心里的话在嘴里过了几遍,最后也没有说出来。她豁然起身,转身回屋去了。
风献辰还在后面喊她:“一大桌子菜,你再吃点。”见紫苏关了房门,风献辰问旁边伺候的沉香:“我说的不对吗?不该坦诚相待吗?”
紫苏屋里所有的灯顿时熄灭,房里黑沉沉一片。
沉香避而不答,只向他使眼色,“姑娘没怎么吃东西,奴婢去厨房做些糕点备着。”她躲出去了。
风献辰想了半天,感叹:这小心眼啊!可这事似乎不简单,难道回避能解决问题?他还是觉得应该当面说个明白。他去敲紫苏房门,半天没人应声,便轻轻推开房门,“我进来啦,我只是想帮你找到真相。”
房间里,紫苏独自坐在阴影里,黯然神伤。她把头埋在胳膊里,不去看他,只闷闷地说:“我不想和你说话,师父就算有事瞒着我,他也是这世上对我最好的人。我不想知道什么真相,我只知道他养育我,治好我,让我健健康康活到现在,是我唯一的亲人了。”
风献辰立在门口,挠了挠耳朵,他虽然带进了门外的光线,但这些光照得还不够远,照不到紫苏身上。她既然缩在黑暗里不愿出来,风献辰只得作罢,他缓和了声音说:“好吧,你既然想好了,我不勉强,不过以后你有我,我会好好照顾你,代替郑尚成为对你最好的人,我说到做到。”
紫苏没理他,他轻轻关上房门。
之后的几天,紫苏神情厌厌的,对风献辰爱搭不理,绝不主动找他说话。风献辰却整天挂着笑脸在她面前晃,“快尝尝,刚出锅的豆糕,是城里的百年老号做出来的,你一定喜欢。”
一盘豆糕竟有三种颜色,看着就很有食欲,紫苏忍不住伸手拿了一块吃,风献辰得寸进尺,整个人凑上来问:“好吃吧?你若喜欢我们把厨子直接带回翰天城。”
没想到风献辰竟也是个厚颜无耻的,紫苏冷了他好几天,他半分自觉都没有,还整天跟没事人一样往她屋子里塞各种东西,口口声声让她把所有好东西都带回风国。
紫苏终究没忍住,问他:“你干嘛还非我不娶呢?我和你不一样,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风献辰:“我当然非你不娶!你这么漂亮,还救过我的命,没听说过‘天予不娶,反受其咎’吗,我们其实已经是夫妻了,只是还差一点点程序而已,我已经把你当做我的妻子,你若愿意,我们今天就可以像夫妻一样过日子……”
紫苏抬手把豆糕塞进他正中叭叭的大嘴巴里。风献辰说不了话,却冲着她傻笑。
紫苏把粘了豆糕渣子的手指在风献辰衣领上抹了抹,问:“你家里人没意见吗?”
他忙吞下豆糕,说:“你是在害怕吗?我十岁时母后就去世了,父王也没了,现在家族里我最大,我说了算,你放一百个心。而且现在翰天城里已经在准备,就等我们回去举办仪式,我叔伯、堂兄弟都很好说话的。万事有我,你不用怕。”
紫苏脸颊偷偷染开一层红晕,她的确在害怕,这场婚事不明不白的,她无依无靠,到了翰天城又是人生地不熟。她一直在烦恼,可是好像她没得选。现在听风献辰这样说,心里多少安心些。
风献辰窥见了她的惶恐不安,他何曾没有过犹疑和恐惧?他轻握住她的手,慢慢说道:“其实一开始,我也是有顾虑的,那时只知你至少不是敌人。可毕竟兹事体大,关乎国家命运。可是自从确认你救过我,我就放心了。”他撩起她鬓边短发,“你知道吗?没有你,就没有现在的我,更没有如今风国的安稳,光这一份情谊就够风国百姓敬你、拜你,奉你为王后。不管你身世如何,以后你都只是我风国王后,我们是家人。”
紫苏眼窝里潮乎乎的,她没有抽出手,“可你仇视殷四娘,不认可我师父,更看不上我。”
“没有!我仇恨崔家,但他们已经得了报应,我已经把殷四娘安置在乌墟城,她会在那里终老,我不恨她。对于你师父,我知他对你有恩,我只是想帮你寻找真相,但我也会记得他对你的这份恩情。”他额头轻轻抵着她的额头,低低地说:“我怎么会看不上你,我喜欢你,从很久很久以前,心里就有你了。”
紫苏一边被他的话语融化着心里的防御,一边顶着他的大脑袋,觉得他惯会顺杆爬!
她一把推开他,干脆也把压在心里的话统统说出来:“不管怎么样,我没做好准备嫁你,我就是害怕,怕得晚上睡不好。我和你也不熟,你一张嘴整天胡说八道,你还是想办法把鸳鸯誓咒解开吧。你家里人多势大,我孤孤单单一个人,又是在这种情况下嫁进去,有人嚼舌根我就受不住。平头百姓家里还各种官司理不清,何况你高门大户,里面各种厉害纠葛,我可没本事、也没信心能应对。所以,我们还是散了吧,桥归桥、路归路,互不相干的好。”
风献辰苦笑,“真没办法,要有法子,我当时就不会把你从牢里放出来。现在么,就算有法子,我也不会用。”
紫苏瞪着眼睛质问:“到底有没有法子?你这样扣着我有意思吗!”
风献辰转转眼睛,忽然笑着说:“这样,启程回翰天城前,我陪你去一趟乌墟城看殷四娘,然后绕到半壁山祭奠你师父,如何?”
“真的?”
“当然!顶顶保真。”
紫苏听他这样一说,心里郁结之气立马消散干净,莫名的轻松升腾起来,竟忍不住期待,脸上也不自觉笑得灿若朝阳。
风献辰心想:紫苏果然还是因为他们,她实在是个重情义的姑娘,这样最好,以后把她拿下,还怕她满心满眼不装着自己。
想毕,他也挂起了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