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国C市-芶家镇-紫云观
公元2044年7月25日晚8点
“咕、咕咕——”
黑色的夜幕下,在暗处的丛林里癞蛤蟆的声响时不时传出,除此之外再无别的声响,显得格外寂静空荡。山里的气温总是要冷一些的,方小伍回屋穿了一件褂子,又回到走廊口坐下。
屋檐下的昏黄的灯光吸引来了无数的蚊子和小飞虫在方小伍的上空嗡嗡叫,她习惯性地起身想要去拿碟蚊香点上,虽然这总是无济于事但大抵是个安慰。
可她刚刚将打火机放在蚊香卷上,忽的想起自己似乎并不需要这些东西,蚊虫从不会叮咬她,真正需要这些东西的人已经在上个月去世了,只是这些东西仍留原处。
已经过去一个月了,她怎么会在今天突然想起来点上这卷蚊香呢?
或许是有点想老道士了,也或许是因为今天过后她就要过迷茫的生活而愁心吧。
老人临终说过,她可以在道观呆到18岁,成年了就不要呆在这个地方了,得出去多和人说说话,别困在山里。
可是,她又能去哪呢?
这么大的世界,她似乎不太认识。
继续呆在这?方小伍从来没有想过这个可能,因为老道士说的对,继续一个人呆在山里,她一辈子就望到头了。
“咯——”
一声公鸡打鸣震醒了方小伍,她立刻清扫阴霾,明天的事情明天再愁,多开心一天是一天。
今天又不是找不到事干,现在最重要的是就是庆生了。
方小伍嘴角咧开幅度,眼睛直勾勾地盯着盘子里的卤鸡翅,九只五香,九只酱香,满打满算十八只。
对应十八岁,是个好兆头,说不定明年就可以一次性吃十九只了。
卤鸡翅一只两块,十八只三十五块,摊主给摸了个零,还送了一小份老道士最爱吃的酒鬼花生。
以往,老道士总是会在周末从他那只布钱袋里抽出十块钱让方小伍下山跑腿买份花生回来。
十块钱,称上个五块钱的花生就够老道士喝上一盅散装白酒,方小伍再给自己买上两只鸭翅,最后总会剩下个一块,当作跑腿费。
每一周从摊主那接过那一张纸币是方小伍最快乐的时刻,因为她早已在心中盘算过无数次这张纸币的用法。
或是可以买上两包辣条,或是可以买上六块小方糖,或是可以攒下来以作它用。
总之,这张纸币总会以某种形式花出去。
可现在,方小伍想起这次下山买卤菜顺便去查到老道士留给她的银行卡里的金额,她却怎么也想不到用法。
十万块,她的脑子里没有一丝头绪,这钱该怎么花?
十万块不多,也仅仅只是能维持一段时间的生计。十万块也不少,够老道士存上许久的了。
而且这钱她又该花吗?老道士养育她多年,到头来她的恩没还清,自己倒是还把那为数不多的遗产花掉,她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明明已经是个成人,却没有任何维持生计的手段。
下山后,自己又该何去何从?
方小伍期待此刻有人能够为她指明方向,可惜,这里只有她自己。
“咯咯咯——”
哦,家里还有一只大公鸡,她总不可能去问一只□□。
自己怎么又想到这了,鸡翅到底还吃不吃了!
方小伍不再瞎想,她操起袖子,开始大快朵颐,卤鸡翅是这世上最好吃的东西了。
原来的摊主早已退休在家帮忙带孙子,现在经营那家卤菜摊的是他的儿子儿媳,只不过方小伍觉得还是他儿子儿媳做的好吃。
为何?
因为免去的一块钱和送的酒鬼花生。
年轻人总是要比老人开明些,方小伍觉得是这个道理,至少以前的摊主从来不会多给一颗花生米。
啃鸡翅是要讲究技术的,否则总会有一些残留,会让人觉得可惜。啃鸡翅先得是皮,连皮带肉地啃下最是过瘾,卤香味和肉香充分融合,在口腔里肉的弹性和油脂的残留会让整个过程变得更加持久,啃完肉后,就是骨头两边的筋和软骨,咔嚓咔嚓地咬断软骨也是一番享受。
方小伍嗦得每一块鸡骨都光滑无比,因此十八根鸡翅她耗费了整整两个小时。
至于酒鬼花生,方小伍倒是一直留在原处,不去碰它,她对那盒花生提不起劲。
吃饱喝足,方小伍起身升了个懒腰,又抽出一根牙签剔牙,将手上的油脂先稍微擦拭一番。
随后走进堂屋,也就该洗洗睡了,方小伍只有老人留下的一个老年机,就算有智能机,山里也没有信号,自然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天黑了就该睡了,是山里人的作息,只不过今天因为日子特殊,这才稍微迟上一些,否则方小伍早就已经进入梦乡了。
就在此时,门口传来了敲门声。
“碰、碰碰”
故事的发展进行到了这,那故事的主角就应该要去开门,开始新的人生篇章。
但方小伍的脑回路明显有着自己的逻辑。
谁家好人会大晚上得跑深山里来敲道观的大门,再加上就方小伍一个人,去开门自然不安全,方小伍不作理会,继续往屋里走去,准备洗漱睡觉。
方小伍心想真要有什么事那就明天再说。
就这样,方小伍进屋烧水洗漱,躺上了床。
……
曹队长和一众队员自从敲门后就在观外等候,可惜观里明明有人的动静,却迟迟不来开门。
起初,曹队长还会继续敲上几声,直到看到观里飘起炊烟又熄灭,直到看着观里传来的灯光被熄灭,直到听到原本明显的脚步声逐渐消失……
他们一众人从猜测观里的人好像是在洗漱,到好像快要睡了,最后他们一致明白里面的人真的睡了。
“曹队,要不继续敲敲?”一个队员试探问道。
“你敲?我们是来结仇的吗?”曹队揉了揉太阳穴,疲惫的神情再也无法藏住。
确实太迟了。从市区赶到这里原本就要五个小时的车程,再加上出发前突然出现的灵异事件导致他们不得不加班,否则也不会晚上十点过才到紫云观。
“头,那现在咋办?”另一个队员问道。
“咋办,睡觉。原地扎寨休息,等人醒。”
“耶,sir。”
“少看点港片,是不是工作不够多?”
“no。Sir。”
曹队无语,一声令下,“都别说话了,安静休息!”
队员们哑声道:“好的,队长”
曹队彻底心累,出个差还得带上一堆中二病,上级什么时候才能明白,他要的是人才,不是热血二愣子。
“休息!不准说话!”
……
第二日清晨
方小伍推开道观的大门,发现不远处扎着三只帐篷。林子里时不时传来鸟叫声,而早晨出现的露水依旧凝结在帐篷的外膜上,预示着帐篷里的人应该没有出来过。那些人似乎都在休息,她觉得不打搅别人的睡意是一种美德。
于是,方小伍又静悄悄地掩上观门,打算先回去收拾收拾自己的行李,毕竟今天她就得离开道观了。
方小伍回屋从她的床底掏出一个行李箱,这只行李箱有些老旧了,是和老道士一起上赶集的时候买的。买回来后就一直放在方小伍的床下,当做收纳箱。
方小伍看着这只已经磨掉皮的棕色箱子,心里又升起了一股难言的酸涩。
她再一次明白,她真的要离开这个地方了。
这些天,院子里的枇杷她一直都还没吃完,到时候多半就要烂掉了。
再过一两个月,后山的柚子就要黄了,到时候自己要不要回来摘点呢?
也不知道自己下山后去哪,要是不远的话就回来摘吧,她觉得后山腰上的那颗柚子树结的柚子最甜汁水最多,外面一定没有那样甜的柚子。
至于家里的那只公鸡?山里终归是饿不着它的。
方小伍的行李箱里装的东西不多,几件换洗的衣物,两双新布鞋,两条围脖,一个放着贵重物品的小木盒子,还有一个让方小伍犯难的长五十厘米,宽三十厘米的镰刀。
山下不太平,老道士临终前特意交代方小伍要离开的时候,一定要带个防身的。
方小伍很听话,老道士安葬后她就在农具房里翻出把老道士割麦子用的镰刀。她记得老道士说过,这把镰刀很锋利,稍不注意就会把人割流血,让方小伍要是玩的时候离这把镰刀远一点。
道观里没有比这更适合用来防身的了,方小伍也很满意自己的选择。
可镰刀,它属于管制刀具吗?
方小伍不清楚,但是她知道如果要乘坐公共交通的话,这大概率是行不通的,她也不想一到高铁站,这把镰刀就被人没收了。
方小伍想着要不找人搭车离开这里?
可是找谁呢?
镇上哪家人今天要去市里呢?
她去了市里又往哪里走呢?
果然,迷茫的日子不太好过,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方小伍这时又想起门口的人来了,她拿起一条围脖套上,遮掩住脖子上的条痕,往屋外走去。这时她才突然想起之前自己还大大咧咧地出去看过外面的帐篷,暗自庆幸幸亏当时没人醒,方小伍暗叹,在山里警惕性都降低了,真是太不应该了。
而在无人能够看透的围脖下,有九条竖线如同胎记一般从方小伍的胸口与背部一直蔓延到脖颈处,九条竖痕间隙一致,环绕着整个脖子。
九条竖线极细,加上颜色与皮肤贴近,在暗处很难被人发现,不过若是白日,终究会被人看出端倪。
方小伍透过镜子,看着里面换下道卦穿上常服,带着一只黑色围脖,盘着头发的女孩,她微笑示意,镜中之人也同样回以笑容。
方小伍心里的烦闷稍微清扫,跑去厅堂烧水准备迎接客人。
……
“你好,你就是方道长的孙女吧。”曹队长坐在厅堂里,望向那张和资料里照片上模样一致的脸蛋,想要以此开启话头。
不过,曹队长想起昨天被关在外面的经历,心里隐约觉得不踏实,总觉得这次出差怕不会只是送个东西那般简单,这是曹队长的经验,生活总是充满意外,而他要时刻做好计划跟不上变化的准备。
“算是吧。”方小伍对于曹队长的提问,有些犹豫,她想起了墓碑上刻下的署名,说出了这个答案。
什么叫算是吧,你是不是你爷爷的孙女,你不清楚?
曹队长面上微笑着,继续进行流程,“那就对了,方老道长生前在我们这存了一些东西,嘱托我们要在他孙女十八岁那天给送过来,只不过昨天晚上确实太晚了,才拖到了今天才能交给你,实在抱歉,是我们的失职。”
方小伍听到老道士有东西要交给自己,近来的不安的心立刻有了寄托,虽然不知道那些东西是什么,但总好过两眼一抹黑。
不过,方小伍有些好奇,“你们?你们是?”
曹队长的脑海里再次浮现出那张资料,方小伍身份栏里的普通人三个字,让他立刻职业性地做出回答,“我们是宗教局的。”
与此同时,曹队长从队员的手里接过一个手提箱,转交给方小伍。
方小伍的注意也被这只手提箱吸引了过去,不再询问他们的来历。手提箱贴着三张封条,上写着2044年5月6日封。
当5月6日这个时间出现在方小伍的眼前,她此刻才彻底相信了这东西是老道士留给自己的。5月6日,是老道士返回道观的日子,从那天以后老道士的身体情况就每况愈下。方小伍问过老道长,他这次下山去做了什么,可得到的回答同以往一般别无区别,都只有别问两个字。
曹队长见对面陷入思考的神情,心中警铃暂停,用理解的语气说道,“小姑娘,要是没有问题的话,我们就先离开了。”
说罢,一众人朝方小伍身后的遗像敬礼,神色庄严,众人皆心存敬畏。
曹队长思索片刻,随即又掏出了一张名片,名片上只有曹遇两字和一串电话号码,他将这张名片双手递出。
“如果在生活上遇到什么困难,可以打这个电话。”曹遇虽然由于保密措施不知道老人是谁,但能够让一支B级小队护送老人留下的遗物,绝对是对华国有过极大贡献的人。老前辈的孙女,多多照顾自然是再应该不过,即使这并不属于曹遇的工作范围。
“好的,我会打的。麻烦你们了,感谢。”方小伍将众人送到道观门口,挥手告别道。
曹队一行人完成任务后,也不会逗留,径直往山下走去。
等到所有人消失在方小伍的视线里,方小伍这才回到她的房间里。
她关上房门,打开了那只箱子。
公元2044年7月25日晚8点
“咕、咕咕——”
黑色的夜幕下,在暗处的丛林里癞蛤蟆的声响时不时传出,除此之外再无别的声响,显得格外寂静空荡。山里的气温总是要冷一些的,方小伍回屋穿了一件褂子,又回到走廊口坐下。
屋檐下的昏黄的灯光吸引来了无数的蚊子和小飞虫在方小伍的上空嗡嗡叫,她习惯性地起身想要去拿碟蚊香点上,虽然这总是无济于事但大抵是个安慰。
可她刚刚将打火机放在蚊香卷上,忽的想起自己似乎并不需要这些东西,蚊虫从不会叮咬她,真正需要这些东西的人已经在上个月去世了,只是这些东西仍留原处。
已经过去一个月了,她怎么会在今天突然想起来点上这卷蚊香呢?
或许是有点想老道士了,也或许是因为今天过后她就要过迷茫的生活而愁心吧。
老人临终说过,她可以在道观呆到18岁,成年了就不要呆在这个地方了,得出去多和人说说话,别困在山里。
可是,她又能去哪呢?
这么大的世界,她似乎不太认识。
继续呆在这?方小伍从来没有想过这个可能,因为老道士说的对,继续一个人呆在山里,她一辈子就望到头了。
“咯——”
一声公鸡打鸣震醒了方小伍,她立刻清扫阴霾,明天的事情明天再愁,多开心一天是一天。
今天又不是找不到事干,现在最重要的是就是庆生了。
方小伍嘴角咧开幅度,眼睛直勾勾地盯着盘子里的卤鸡翅,九只五香,九只酱香,满打满算十八只。
对应十八岁,是个好兆头,说不定明年就可以一次性吃十九只了。
卤鸡翅一只两块,十八只三十五块,摊主给摸了个零,还送了一小份老道士最爱吃的酒鬼花生。
以往,老道士总是会在周末从他那只布钱袋里抽出十块钱让方小伍下山跑腿买份花生回来。
十块钱,称上个五块钱的花生就够老道士喝上一盅散装白酒,方小伍再给自己买上两只鸭翅,最后总会剩下个一块,当作跑腿费。
每一周从摊主那接过那一张纸币是方小伍最快乐的时刻,因为她早已在心中盘算过无数次这张纸币的用法。
或是可以买上两包辣条,或是可以买上六块小方糖,或是可以攒下来以作它用。
总之,这张纸币总会以某种形式花出去。
可现在,方小伍想起这次下山买卤菜顺便去查到老道士留给她的银行卡里的金额,她却怎么也想不到用法。
十万块,她的脑子里没有一丝头绪,这钱该怎么花?
十万块不多,也仅仅只是能维持一段时间的生计。十万块也不少,够老道士存上许久的了。
而且这钱她又该花吗?老道士养育她多年,到头来她的恩没还清,自己倒是还把那为数不多的遗产花掉,她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明明已经是个成人,却没有任何维持生计的手段。
下山后,自己又该何去何从?
方小伍期待此刻有人能够为她指明方向,可惜,这里只有她自己。
“咯咯咯——”
哦,家里还有一只大公鸡,她总不可能去问一只□□。
自己怎么又想到这了,鸡翅到底还吃不吃了!
方小伍不再瞎想,她操起袖子,开始大快朵颐,卤鸡翅是这世上最好吃的东西了。
原来的摊主早已退休在家帮忙带孙子,现在经营那家卤菜摊的是他的儿子儿媳,只不过方小伍觉得还是他儿子儿媳做的好吃。
为何?
因为免去的一块钱和送的酒鬼花生。
年轻人总是要比老人开明些,方小伍觉得是这个道理,至少以前的摊主从来不会多给一颗花生米。
啃鸡翅是要讲究技术的,否则总会有一些残留,会让人觉得可惜。啃鸡翅先得是皮,连皮带肉地啃下最是过瘾,卤香味和肉香充分融合,在口腔里肉的弹性和油脂的残留会让整个过程变得更加持久,啃完肉后,就是骨头两边的筋和软骨,咔嚓咔嚓地咬断软骨也是一番享受。
方小伍嗦得每一块鸡骨都光滑无比,因此十八根鸡翅她耗费了整整两个小时。
至于酒鬼花生,方小伍倒是一直留在原处,不去碰它,她对那盒花生提不起劲。
吃饱喝足,方小伍起身升了个懒腰,又抽出一根牙签剔牙,将手上的油脂先稍微擦拭一番。
随后走进堂屋,也就该洗洗睡了,方小伍只有老人留下的一个老年机,就算有智能机,山里也没有信号,自然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天黑了就该睡了,是山里人的作息,只不过今天因为日子特殊,这才稍微迟上一些,否则方小伍早就已经进入梦乡了。
就在此时,门口传来了敲门声。
“碰、碰碰”
故事的发展进行到了这,那故事的主角就应该要去开门,开始新的人生篇章。
但方小伍的脑回路明显有着自己的逻辑。
谁家好人会大晚上得跑深山里来敲道观的大门,再加上就方小伍一个人,去开门自然不安全,方小伍不作理会,继续往屋里走去,准备洗漱睡觉。
方小伍心想真要有什么事那就明天再说。
就这样,方小伍进屋烧水洗漱,躺上了床。
……
曹队长和一众队员自从敲门后就在观外等候,可惜观里明明有人的动静,却迟迟不来开门。
起初,曹队长还会继续敲上几声,直到看到观里飘起炊烟又熄灭,直到看着观里传来的灯光被熄灭,直到听到原本明显的脚步声逐渐消失……
他们一众人从猜测观里的人好像是在洗漱,到好像快要睡了,最后他们一致明白里面的人真的睡了。
“曹队,要不继续敲敲?”一个队员试探问道。
“你敲?我们是来结仇的吗?”曹队揉了揉太阳穴,疲惫的神情再也无法藏住。
确实太迟了。从市区赶到这里原本就要五个小时的车程,再加上出发前突然出现的灵异事件导致他们不得不加班,否则也不会晚上十点过才到紫云观。
“头,那现在咋办?”另一个队员问道。
“咋办,睡觉。原地扎寨休息,等人醒。”
“耶,sir。”
“少看点港片,是不是工作不够多?”
“no。Sir。”
曹队无语,一声令下,“都别说话了,安静休息!”
队员们哑声道:“好的,队长”
曹队彻底心累,出个差还得带上一堆中二病,上级什么时候才能明白,他要的是人才,不是热血二愣子。
“休息!不准说话!”
……
第二日清晨
方小伍推开道观的大门,发现不远处扎着三只帐篷。林子里时不时传来鸟叫声,而早晨出现的露水依旧凝结在帐篷的外膜上,预示着帐篷里的人应该没有出来过。那些人似乎都在休息,她觉得不打搅别人的睡意是一种美德。
于是,方小伍又静悄悄地掩上观门,打算先回去收拾收拾自己的行李,毕竟今天她就得离开道观了。
方小伍回屋从她的床底掏出一个行李箱,这只行李箱有些老旧了,是和老道士一起上赶集的时候买的。买回来后就一直放在方小伍的床下,当做收纳箱。
方小伍看着这只已经磨掉皮的棕色箱子,心里又升起了一股难言的酸涩。
她再一次明白,她真的要离开这个地方了。
这些天,院子里的枇杷她一直都还没吃完,到时候多半就要烂掉了。
再过一两个月,后山的柚子就要黄了,到时候自己要不要回来摘点呢?
也不知道自己下山后去哪,要是不远的话就回来摘吧,她觉得后山腰上的那颗柚子树结的柚子最甜汁水最多,外面一定没有那样甜的柚子。
至于家里的那只公鸡?山里终归是饿不着它的。
方小伍的行李箱里装的东西不多,几件换洗的衣物,两双新布鞋,两条围脖,一个放着贵重物品的小木盒子,还有一个让方小伍犯难的长五十厘米,宽三十厘米的镰刀。
山下不太平,老道士临终前特意交代方小伍要离开的时候,一定要带个防身的。
方小伍很听话,老道士安葬后她就在农具房里翻出把老道士割麦子用的镰刀。她记得老道士说过,这把镰刀很锋利,稍不注意就会把人割流血,让方小伍要是玩的时候离这把镰刀远一点。
道观里没有比这更适合用来防身的了,方小伍也很满意自己的选择。
可镰刀,它属于管制刀具吗?
方小伍不清楚,但是她知道如果要乘坐公共交通的话,这大概率是行不通的,她也不想一到高铁站,这把镰刀就被人没收了。
方小伍想着要不找人搭车离开这里?
可是找谁呢?
镇上哪家人今天要去市里呢?
她去了市里又往哪里走呢?
果然,迷茫的日子不太好过,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方小伍这时又想起门口的人来了,她拿起一条围脖套上,遮掩住脖子上的条痕,往屋外走去。这时她才突然想起之前自己还大大咧咧地出去看过外面的帐篷,暗自庆幸幸亏当时没人醒,方小伍暗叹,在山里警惕性都降低了,真是太不应该了。
而在无人能够看透的围脖下,有九条竖线如同胎记一般从方小伍的胸口与背部一直蔓延到脖颈处,九条竖痕间隙一致,环绕着整个脖子。
九条竖线极细,加上颜色与皮肤贴近,在暗处很难被人发现,不过若是白日,终究会被人看出端倪。
方小伍透过镜子,看着里面换下道卦穿上常服,带着一只黑色围脖,盘着头发的女孩,她微笑示意,镜中之人也同样回以笑容。
方小伍心里的烦闷稍微清扫,跑去厅堂烧水准备迎接客人。
……
“你好,你就是方道长的孙女吧。”曹队长坐在厅堂里,望向那张和资料里照片上模样一致的脸蛋,想要以此开启话头。
不过,曹队长想起昨天被关在外面的经历,心里隐约觉得不踏实,总觉得这次出差怕不会只是送个东西那般简单,这是曹队长的经验,生活总是充满意外,而他要时刻做好计划跟不上变化的准备。
“算是吧。”方小伍对于曹队长的提问,有些犹豫,她想起了墓碑上刻下的署名,说出了这个答案。
什么叫算是吧,你是不是你爷爷的孙女,你不清楚?
曹队长面上微笑着,继续进行流程,“那就对了,方老道长生前在我们这存了一些东西,嘱托我们要在他孙女十八岁那天给送过来,只不过昨天晚上确实太晚了,才拖到了今天才能交给你,实在抱歉,是我们的失职。”
方小伍听到老道士有东西要交给自己,近来的不安的心立刻有了寄托,虽然不知道那些东西是什么,但总好过两眼一抹黑。
不过,方小伍有些好奇,“你们?你们是?”
曹队长的脑海里再次浮现出那张资料,方小伍身份栏里的普通人三个字,让他立刻职业性地做出回答,“我们是宗教局的。”
与此同时,曹队长从队员的手里接过一个手提箱,转交给方小伍。
方小伍的注意也被这只手提箱吸引了过去,不再询问他们的来历。手提箱贴着三张封条,上写着2044年5月6日封。
当5月6日这个时间出现在方小伍的眼前,她此刻才彻底相信了这东西是老道士留给自己的。5月6日,是老道士返回道观的日子,从那天以后老道士的身体情况就每况愈下。方小伍问过老道长,他这次下山去做了什么,可得到的回答同以往一般别无区别,都只有别问两个字。
曹队长见对面陷入思考的神情,心中警铃暂停,用理解的语气说道,“小姑娘,要是没有问题的话,我们就先离开了。”
说罢,一众人朝方小伍身后的遗像敬礼,神色庄严,众人皆心存敬畏。
曹队长思索片刻,随即又掏出了一张名片,名片上只有曹遇两字和一串电话号码,他将这张名片双手递出。
“如果在生活上遇到什么困难,可以打这个电话。”曹遇虽然由于保密措施不知道老人是谁,但能够让一支B级小队护送老人留下的遗物,绝对是对华国有过极大贡献的人。老前辈的孙女,多多照顾自然是再应该不过,即使这并不属于曹遇的工作范围。
“好的,我会打的。麻烦你们了,感谢。”方小伍将众人送到道观门口,挥手告别道。
曹队一行人完成任务后,也不会逗留,径直往山下走去。
等到所有人消失在方小伍的视线里,方小伍这才回到她的房间里。
她关上房门,打开了那只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