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到王洋办公室门口,就听到他在电话里跟吵架。

    “你们赚了多少钱?我们又不要跟你们全部分!

    手指缝里漏一点给我们就好了。每部电影上限七十万,我们每部电影都要掐着手指头来算,超过七十万就要亏本...

    我的同志,现在的电影趋势你看不清吗?七十万能拍什么?《谋杀案》我们用彩色胶卷,到处取景,人吃马嚼,足足花了五六十万,再加上后续冲洗剪辑的费用,刚刚赚到几张香河肉饼的钱,你们却赚大发了!”

    巴拉巴拉,越吵越凶。

    见识不妙,王维民把曾骅拉到一边。

    “大姐,王厂长这是怎么了?”

    “还不是让钱给闹的!”

    “我们北影厂不是从不缺钱吗?王厂长怎么会为钱发愁?”

    王维民瞪了曾骅一眼。

    “你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我们北影厂一直缺钱,只是王厂长想方设法往业务倾斜,只要立了项的电影,拍摄都不会缺钱。但是后勤、道具、设备...哪个部门不在喊穷。

    你姐夫摄影部门,很多设备,比你年纪都还要大。新添置的一台彩色摄影机,跟心肝宝贝一样,没有王厂长的批条,天王老子都不能动。

    所有彩色胶卷,必须一厘米一厘米的算,出库多少,用了多少,必须对得上数。拍摄《谋杀案》的时候,你不是不知道。”

    是啊,自己小钱挣得很舒服,个人不缺钱花,可是整个北影厂、整个国家在这个大历史大转变的年代,都缺钱。

    王洋咣当一声挂掉电话,房间里飘出来香烟味道,王维民上前敲门。

    “小王来了,小曾也来了,快进来坐。”王洋右手夹着一支香烟,左手挥挥手,示意两人进来。

    等王维民和曾骅在单人沙发上坐下,王洋把手上的烟狠吸几口,摁在烟灰缸。

    摸了摸越来越不茂盛的头发,王洋有些惆怅地说道:“好不容易等到春风吹满园,准备百花齐放的时候,却发现口袋里没粮了。”

    王维民和曾骅静静地听着。

    “你们有没有听说,江淮那边,去年年底有农村搞联产承包责任制,打破大锅饭。”

    “听说了。”王维民答道,“报纸上都闹翻天了,比某些人联手批判骅子要凶猛多了。”

    王洋笑着摆了摆手,“性质完全不同。

    曾骅同志,只是文艺战线上的事,那可是国家层面的大事。曾骅那点事,顶多算個小浪花,那可是惊涛骇浪。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上面对联产承包责任制,不反对,也不鼓励,估计是想看看效果。不过风已经吹动,各行各业闻风而动。

    去年开始,知青大返城,我们厂硬塞了不少人进来。一碗饭三个人吃,一个人的事,四个人做。我顶住压力,把他们全按在后勤岗位上,争取不让他们影响到业务岗。

    可是多了这么多人吃饭,开支大了,能用在拍电影上的钱就少了,我是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半花...”

    王洋越说神情越郑重,“《谋杀案》,中影发行公司从上到下,各级发行公司至少赚了上亿元...”

    王维民眼睛一瞪,脱口问道:“多少?”

    王洋激动地挥舞双手,“上亿元啊!

    这是中影发行公司内部根据发行拷贝,各级发行公司放映次数,进场人数,平均票价估算出来的,只会估少,不会估多。”

    “中影发行赚了这么多?才给我们七十万元包干费,太不地道了吧。”王维民眼睛发红,咬牙切齿。

    谁听到这个数字,都不会淡定。

    上亿元收入,这是什么概念!

    对于这个年代的人来说,无法想象啊。

    王洋长叹了一口气,“没有办法,中影发行公司一口咬定,这是国家规定,死活不松口。”

    王维民凑上去,跟个狗头军师一样,“王厂长,这不行啊,我们拍出好电影来,结果连口汤都喝不上。以后谁还愿意去拍好电影?() ()

    农村都打破大锅饭了,我们怎么还不打破啊?要是这样下去,七十万保底,我拍好拍烂,不都一样吗?中国电影会停足不前的。”

    王维民大姐说得没错。

    中影发行公司,从各级发行公司,到各地电影院,结合成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死活不肯给电影制片厂分票房,几大电影制片厂越拍越穷,陆续衰落。

    九十年代,国内电影市场萧条了十年,电影院和电影公司跟着一起完蛋。

    这一切,都是钱闹的。

    电影市场没有产生良性循环,卖力气的没有卖吆喝的赚得多,卖力气的撂挑子,卖吆喝的也就吆喝了个寂寞。

    王洋愁眉苦脸,“我知道,可是要改,很难,阻力很大啊。”

    曾骅像个正在听课的老实孩子,双手夹在腿中间,不说话。

    我是赚了点钱,诗歌、小说、儿童文学、剧本费用,还有磨洋工蹭的补贴,乱七八糟加在一起,一共赚了小三千。

    可一部黑白电影的胶卷费用都不不止这个数。

    所以我不敢说话。

    过了一会,厂办主任许国亮兴冲冲地跑来,“王厂长,接到电话,南港电影代表团出发了,同行的有外联办和广播事业局的领导...”

    “走,走,我们赶紧去门口迎接。”

    王洋带着厂领导陪着代表团和领导们,到处走了一圈,然后来到办公楼一号会议室,可以容纳一两百人的小礼堂。

    一二三四个创作组的人都在场,巩雪、武海燕、张锦玲、刘晓晴、丘盛华、李国庆等男女演员也都在。

    当王洋带着一行人走进来时,不约而同,大家热烈鼓掌。

    曾骅看清楚了,南港电影代表团,三男两女,都有四五十岁,总共才五个人,还没有陪同他们的领导多。

    王洋把三男两女请上主席台,坐在正中间,然后站着开始介绍。

    “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南港电影代表团的同志们!”

    掌声雷动。

    等了一会,王洋双手往下压了压,等到掌声稀疏,继续介绍:“现在我给大家介绍,南港凤凰影业编导室主任,鲍放同志。”

    曾骅眼睛一亮,这位老先生长得一副扫地僧的模样,确实也是位扫地僧。

    掌声中,扫地僧起身,微笑地向众人鞠躬。

    他的女儿和未来女婿正在黄山拍《白发魔女传》,机缘巧合与邓公合影,留下一段佳话。

    他儿子是南港著名摄影师,拿奖拿到手软,年凭借《卧虎藏龙》拿到了奥斯卡最佳摄影奖。

    “这两位是长城影业的演员付琦和史慧,他们也是葛敏伴侣。”

    热烈的掌声中,一男一女两人起身。

    曾骅对这两位印象不深,只记得他俩的女儿长得很漂亮,最美郭芙。

    现在有没有十岁?

    “这位是廖公从加纳大请回来的长城影业演员,夏萌同志!”

    夏萌?!

    据说是金大侠的梦中情人,小龙女、王语嫣等女主的原型。

    掌声中,她站起来,气质优雅,仪态万千。

    “这位是凤凰影业的导演,张国良。”

    一位五十多岁的男子站起来,满脸笑容,甚至可以说憨态可掬地向大家弯腰挥手。

    等会,你叫张国良?

    呵呵,你拍那些情涩片时,可不叫这个名字哦,李大导演!

    不过听说他六七十年代左右来回地跳,两边都睁只眼闭只眼,直到八十年初公开进内地拍摄《火烧圆明园》,才被台岛封杀。

    这些都是南港左派电影的代表人物。

    可是七十年代后,南港左派电影日渐式微,原因很简单,都是钱闹的!

章节目录

1977:我的文艺人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大桃小苹果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大桃小苹果并收藏1977:我的文艺人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