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遥打了一通电话,从某个单位借到一部北都吉普车,四人坐上车,一路蹦蹦跳跳地摇到郊区文化馆。

    早就接到电话的陈中师在这里等着。

    “曾骅同志,慕名已久啊,今天终于见到你了。”

    “陈中师同志,你客气了。”

    此时的陈中师,还没写《白鹿原》,名气还没曾骅大呢。总不能说我对你慕名已久,太虚伪了。

    “这次来雍西采风,还要请陈中师同志多多帮忙。”

    “哈哈,没得说啊。老陆在电话里跟我说了,皮影戏,刚好,我们附近的长田公社,有一支皮影戏班,闻名整个关中,我给他们公社打过电话,一起过去。”

    “好!”

    陆遥摇来的北都吉普车,司机得曾骅塞了几包从南港带过来的三五烟,对他比对陆遥还要热情。

    指哪打那!

    反正油钱是公家出,好处自己捞。

    加上司机,六个人挤在吉普车里,噗噗地往长田公社开去。

    “曾骅同志,你这部小说,主题是什么?”

    在车上,陈中师开口问道,“正好我和陆遥同志,都在构思自己的小说,向你学习一下。你的《芙蓉镇》,借鉴了剧本三幕式,整出一个四幕式结构,相当精彩。

    曾骅同志在小说写作方面,也是走在我们前面。”

    陆遥开口附和道:“是啊,我们还在借鉴中外名著的写法,曾骅同志你就已经走上创作自己风格的道路了。

    能跟我们说说你这部小说的主线吗?让我和陈中师同志也学习学习。”

    “陆遥和陈中师同志都太客气了。我这部小说,主人公叫福贵,解放前出生成长在一户大地主家,从小爱皮影戏,也爱赌博。

    结了婚生了儿子还爱赌。最后中了某人圈套,气死了老爹,赌光了家产。

    他带着老娘,老婆和儿子,过上贫苦生活。加入皮影戏班,东奔西走养活一家人。一天整个戏班被抓了壮丁,当了民夫。离开家乡,到处颠沛流离,参加了淮海战役,被解放军俘虏...

    福贵回到了家里,经历了土地改革,目睹设计夺走他家产的张大头被镇压。人民公社,大炼钢铁,大跃进,三年困难时期,洪流年代。

    在那些年里,他的亲人一一死去。老娘,未成年的儿子,好容易结婚却死于难产的聋哑女儿,同甘共苦一生的妻子,最后只剩下他跟外孙,一师一徒继续唱皮影戏...”

    没错。

    曾骅下一部小说是《活着》。

    其实在目前这段反思岁月中,《活着》发表反而相对容易。过了八十年代末,再这样深刻反思,反倒不容易了。

    陆遥和陈中师对视一眼,都看出对方的震惊和佩服。

    在其他同行还在反思洪流年代给個人和时代留下的伤痕时,开创伤痕文学的曾骅同志,已经开始反思过去一整段历史中,给国家和民族留下的痕迹。

    他又走在我们的前面了。

    吉普车很快来到长田公社所在的镇上,正好,这里今天赶集,皮影戏班晚上会在集市边的河滩上演出。

    现在他们在那边排练。

    板胡、锣鼓叮叮当当一阵响,一位精瘦的老汉扯着嗓子唱了起来,“姓姚居住桃花村,茅屋草舍在桃林...”

    “林”字后面的拖音三转四折,声音由嘶哑变高亢,十分好听。

    陈中师在一旁介绍道:“陕西皮影戏,分东、南、西三个流派,大家刚才听到的,属于东派,刚才老师傅唱的,是典型的碗碗腔。

    以月琴伴唱,铜碗间音,堂鼓提气,一气呵成!”

    他带着大家来到后台,那里坐着五人,都是五六十岁的老人,精神矍铄。

    “这位是班首师傅,刚才就是他在唱词。除了唱,他还负责弹月琴,并司战鼓、板鼓、手锣等,兼协调全班人员。

    这位是签手师傅,负责挑签,就是耍皮影娃娃。现在天还亮,所以最闲。

    这位是上档师傅,司板胡、大铰子、小铰子、长号。

    这位是后槽师傅,司大锣、马锣、碗碗和梆子;这位下档师傅,为签手准备影人,并司长号、惊堂木。() ()

    一班五人,东南西三派,基本上都是这样,只是在皮影制作方法、唱腔以及经典曲目上有所不同。”

    班首师傅认识陈中师,笑呵呵地举着板胡说道:“陈馆长,来拉一曲,过过手瘾。”

    陈中师眼睛一亮,转头对陆遥说道:“老陆,耍一下,过过瘾。”

    陆遥使劲搓手,有些跃跃欲试。

    这年头的文人,但凡从基层出来,会写诗歌的,多半都加入过宣传队。

    进了宣传队,你不会一两样乐器,是不行的,不会就跟着学。宣传队两三年下来,你就是吹拉弹唱的多面手。

    陆遥转头看着曾骅,“曾骅同志,你会乐器吗?”

    曾骅笑着答道:“我会的乐器,你们可能想不到。”

    “啥子?”

    曾骅在后台转了一圈,找到一支唢呐,跟师傅打了招呼,把它拿了起来。

    陈中师和陆遥眼睛一亮,“唢呐,曾骅同志还会吹唢呐?”

    这是前身留下的技能,祖传的。

    “我祖父是当地红白事班的一员,靠着一杆唢呐,养活了一家人。我学艺不精,只会吹一点。”

    曾骅拿起唢呐,呼呼地吹了起来,一曲经典的《百鸟朝凤》其中很短的片段。

    班首师傅笑呵呵地说道:“小伙子,还行啊,起码在农村红白事里能混口饭吃。”

    太耿直了。

    陈中师笑呵呵地说道:“唢呐在皮影戏里用的不多,只会在开场定场和收尾的拖尾戏有用,唢呐一响全剧终。”

    班首师傅咧开嘴说道:“伱们三位都是文化人,要不一起来一曲。我们选个有唢呐吹的,我给你们领弦子,你们跟着来就好了。”

    “好!”曾骅是从不怕事大,欣然应下。

    陈中师经常跟老艺人一起耍,二话不就应下。

    陆遥只是犹豫了几秒钟,也应下了。

    曾骅拿着唢呐,陈中师拉板胡,陆遥打碗碗和梆子,班首拿着月琴,笑着说道:“三位,你们先听我把弦子定一下。”

    “好!”

    班首叮叮当当地弹了起来,戏本是皮影老曲目《风调雨顺》,曲调是碗碗腔加部分老腔。尤其是前面部分,是经典的老腔,需要唢呐把气氛烘托上去。

    弹了一曲,班首大吼一声:“风调雨顺祈太平,老少爷们跟起来。”

    曾骅、陈中师和陆遥一起吼了声:“好咧!”

    呜呜啊啊,曾骅的唢呐就吹响起来。

    仗着年轻肺活量大,旋律准不准先不管,把气势拉满了,大有老天爷你不给风调雨顺,就把你吹懵了。

    陈中师的板胡一拉,咿咿呀呀地跟上来。上半身随着拉弦来回地摆动,摇头晃脑的。

    陆遥双手如闪,兵乓邦啦地敲铜碗打梆子,哒哒的声音定着节奏。

    班首仰着头,扯着嗓子大吼道:“文章不为轻薄事,笔墨只哭百姓忧。今厮悲腔唱一曲,吼尽天下不平事啊——!”

    班首的啊字,如同八百里秦川上的历史,又如百折不挠向前奔流的黄河,嘶哑悲呛,一直向前走着。

    陈中师把板胡拉得跟闪电一般,陆遥把梆子敲得跟雨打芭蕉似的。

    曾骅却暂时停住了,等到班首的啊字一停,他抬头呜呜地吹响唢呐,高亢的声音撕破秦川的暮色,把那份情绪接了过去,继续往上推。

    一轮夕阳斜在远处,橘红色霞光从原上投过来,照在河滩上,把每个人都染成金黄色。

    围着曾骅、陆遥和陈中师坐着的五位老艺人,以及闻讯站在周围,目不转丁看着他们的当地群众们,略黑的脸上满是岁月的沧桑,或惊、或呆、或喜、或乐、或静、或嗟、或痴,在晚霞中成了最生动的背景板。

    张益牧忍不住按动尼康相机,从不同的角度不停地拍摄。

    一个月后,曾骅、陆遥、陈中师三人坐在群众中,倾情演奏乐器的照片,被发表在《文化画报》上,标题为《人民艺术家》。

    三十年后,这张照片在网络上广为流传,名字被改成《绝响》。

章节目录

1977:我的文艺人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大桃小苹果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大桃小苹果并收藏1977:我的文艺人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