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姐,小姐!”翠柳见韩秀没有反应,提高了声音。
“嗯,翠柳,何事。”韩秀回过神来。
回程路上,见韩秀神情低落,翠柳有心安慰,又怕自己嘴笨,弄巧成拙。故只拿眼偷偷瞟着。
翠柳最终没有多说:“小姐,我们到了。”
夜色柔和,早些时天气还舒爽着,现在又刮起闷热的湿风,看来是要下雨。看这阵势,恐怕是一场痛快的大雨。
许多细小的飞虫绕着灯烛飞舞,翠柳用香薰仔细地把它们赶了出去。
她拿下木撑:“小姐,夜里怕是要下雨,奴婢先关了窗子,要是觉得闷,再叫奴婢就是。”
床边纱幔软垂,隐隐看见韩秀被烛火晃动的身影。
“翠柳,夜里怕是会冷,就别睡外间了,到自个房里去休息吧。”
寻常时,怕韩秀夜里有事寻,翠柳都是睡在外间。
外间不差,只是通风处多。天气冷时,韩秀便要翠柳回自己房里睡。翠柳也知道韩秀好意,故此不曾推却。
这次,她也没有多想。称了声“是”,便灭灯退下。
乌云之下,不见月色。
纱幔内,韩秀还不曾睡下。左手腕白荷图案发烫,韩秀知道白荷要出来了。
“等一等。”
韩秀慌忙阻止,一只手方摸上纱帐。
白光一闪,白荷图案飞至半空变为人形。
“呀!”她连忙拥起被子裹住自己,她只穿了一件里衣。
白荷坐在床沿,豆青色纱幔盖在发顶,和白色发丝一齐垂下。
“为何?”
“之前不是和你说过吗?这是女子闺誉。”韩秀红着脸,“你快下去。”
“请恕我唐突。”
白荷掀开纱幔,飘飘然盘坐在床外半空中,与床高齐平,
在马车上,白荷问韩秀他为何不能被人看见。韩秀告诉他这关乎女子名节。
“我不懂,在外恐有人说闲话,男女须得避嫌。这里没有旁人,也须避嫌吗?”
“这世间就是这样的规矩。”韩秀轻声道。
在韩秀小的时候,也问过母亲类似的问题,母亲被她问倒了,便说:“我从小读的书上便是这样写的。”
韩秀没有读过那本书,她的规矩是跟着身边人学的,旁人怎样她便怎样。
十三岁时,韩秀在灯会游玩,行人颇多,她与家人走散。一男子向她问路,靠近后却意图不轨,幸有仆从及时寻来,赶走歹人。
经历此事后,韩秀沉寂许多。她以为,是自己和那男子攀谈,才险些大祸临头。
可隐隐的,韩秀心里想,不该是这样的,她只是好心。难道不正是好心,才致使灾祸吗?
韩秀没有倾诉的地方,两种心绪在她脑海里缠斗。最终,在身边人的态度下,韩秀告诉自己,我要守规矩,这样才是对的。
心中有晦,行事不明。
慢慢的,韩秀变得怯懦,不再发问,不再反驳。
她讨厌这样的自己。
往事涌上心头,韩秀鼻子一酸,眼里泪花闪烁,她赶紧用被子蒙住自己,捏起衣袖胡乱擦去眼泪。
断续的啜泣声传出去。
白荷不语,沉默地盯着被子隆起的一团。
等到情绪平复,韩秀感到不好意思。她用手帕遮着半张脸,对白荷道了声歉。
“让你看笑话了。我不爱哭的,只是一时感伤。”韩秀眼眶微红,语气哽咽。
白荷:“你有何苦恼,可否与我一说。”
韩秀下意识抗拒,她怕会失望。可白荷眼神纯净清明,面上不含俗色。他毫不避讳,直看着韩秀。
对啊,韩秀心想,他并不是凡间人—这个想法令韩秀略微放松—月湖中的白荷,不曾沾染尘土。
她垂下长睫,停顿片刻复抬起。眼含薄光,眉头微凝,韩秀慢慢说起从前的事。
白荷神情平和,好似还在水中摇曳。安静、认真的倾听令韩秀心安许多。
“我太懦弱了。”韩秀绞着手指,语气吞吐,“我想改变,却时常惶恐。走出第一步,真的好难。”
“你今天拒绝那女子的话,就很好。”白荷提醒。
白荷手掌上翻,手心出现一粒黄粱,他手指一点,一团白光包裹住黄粱。在白光中,黄粱如经四季,抽芽、长茎,结种。
很快,一只饱满的穗子垂下。
这株黄粱与普通的不同,整条穗子上,只有几粒莹润的梁米。
白荷将它取下。
“这是黄粱梦,吃下它,我带你去昆仑丘。”
韩秀惊道:“昆仑丘?那是哪?我未曾听说过,去了那里要几时才能回来?”
“经海之上有三千山脉,昆仑丘是其中一座。那里不是凡人能去的地方。吃下黄粱梦以后,我便可带你在梦中游历。”
“那里有一种草,名叫薲草,食之忘忧。之前去时,我没有摘过,不然现在就可以给你了。”
这些对韩秀来说太过奇异,她不知道经海在哪里,也不知道不过是一棵草,怎么可以忘忧。
不过,她知道,那是一个充满神奇的未知之地。
她慢慢接过那粒黄粱梦,心中充斥着好奇。
在巨大的诱惑之下,韩秀忘记“规矩,吃下了黄粱梦。
很快,韩秀觉得困倦。
“白荷,我好困啊。”韩秀闭上眼睛。
“嗯,翠柳,何事。”韩秀回过神来。
回程路上,见韩秀神情低落,翠柳有心安慰,又怕自己嘴笨,弄巧成拙。故只拿眼偷偷瞟着。
翠柳最终没有多说:“小姐,我们到了。”
夜色柔和,早些时天气还舒爽着,现在又刮起闷热的湿风,看来是要下雨。看这阵势,恐怕是一场痛快的大雨。
许多细小的飞虫绕着灯烛飞舞,翠柳用香薰仔细地把它们赶了出去。
她拿下木撑:“小姐,夜里怕是要下雨,奴婢先关了窗子,要是觉得闷,再叫奴婢就是。”
床边纱幔软垂,隐隐看见韩秀被烛火晃动的身影。
“翠柳,夜里怕是会冷,就别睡外间了,到自个房里去休息吧。”
寻常时,怕韩秀夜里有事寻,翠柳都是睡在外间。
外间不差,只是通风处多。天气冷时,韩秀便要翠柳回自己房里睡。翠柳也知道韩秀好意,故此不曾推却。
这次,她也没有多想。称了声“是”,便灭灯退下。
乌云之下,不见月色。
纱幔内,韩秀还不曾睡下。左手腕白荷图案发烫,韩秀知道白荷要出来了。
“等一等。”
韩秀慌忙阻止,一只手方摸上纱帐。
白光一闪,白荷图案飞至半空变为人形。
“呀!”她连忙拥起被子裹住自己,她只穿了一件里衣。
白荷坐在床沿,豆青色纱幔盖在发顶,和白色发丝一齐垂下。
“为何?”
“之前不是和你说过吗?这是女子闺誉。”韩秀红着脸,“你快下去。”
“请恕我唐突。”
白荷掀开纱幔,飘飘然盘坐在床外半空中,与床高齐平,
在马车上,白荷问韩秀他为何不能被人看见。韩秀告诉他这关乎女子名节。
“我不懂,在外恐有人说闲话,男女须得避嫌。这里没有旁人,也须避嫌吗?”
“这世间就是这样的规矩。”韩秀轻声道。
在韩秀小的时候,也问过母亲类似的问题,母亲被她问倒了,便说:“我从小读的书上便是这样写的。”
韩秀没有读过那本书,她的规矩是跟着身边人学的,旁人怎样她便怎样。
十三岁时,韩秀在灯会游玩,行人颇多,她与家人走散。一男子向她问路,靠近后却意图不轨,幸有仆从及时寻来,赶走歹人。
经历此事后,韩秀沉寂许多。她以为,是自己和那男子攀谈,才险些大祸临头。
可隐隐的,韩秀心里想,不该是这样的,她只是好心。难道不正是好心,才致使灾祸吗?
韩秀没有倾诉的地方,两种心绪在她脑海里缠斗。最终,在身边人的态度下,韩秀告诉自己,我要守规矩,这样才是对的。
心中有晦,行事不明。
慢慢的,韩秀变得怯懦,不再发问,不再反驳。
她讨厌这样的自己。
往事涌上心头,韩秀鼻子一酸,眼里泪花闪烁,她赶紧用被子蒙住自己,捏起衣袖胡乱擦去眼泪。
断续的啜泣声传出去。
白荷不语,沉默地盯着被子隆起的一团。
等到情绪平复,韩秀感到不好意思。她用手帕遮着半张脸,对白荷道了声歉。
“让你看笑话了。我不爱哭的,只是一时感伤。”韩秀眼眶微红,语气哽咽。
白荷:“你有何苦恼,可否与我一说。”
韩秀下意识抗拒,她怕会失望。可白荷眼神纯净清明,面上不含俗色。他毫不避讳,直看着韩秀。
对啊,韩秀心想,他并不是凡间人—这个想法令韩秀略微放松—月湖中的白荷,不曾沾染尘土。
她垂下长睫,停顿片刻复抬起。眼含薄光,眉头微凝,韩秀慢慢说起从前的事。
白荷神情平和,好似还在水中摇曳。安静、认真的倾听令韩秀心安许多。
“我太懦弱了。”韩秀绞着手指,语气吞吐,“我想改变,却时常惶恐。走出第一步,真的好难。”
“你今天拒绝那女子的话,就很好。”白荷提醒。
白荷手掌上翻,手心出现一粒黄粱,他手指一点,一团白光包裹住黄粱。在白光中,黄粱如经四季,抽芽、长茎,结种。
很快,一只饱满的穗子垂下。
这株黄粱与普通的不同,整条穗子上,只有几粒莹润的梁米。
白荷将它取下。
“这是黄粱梦,吃下它,我带你去昆仑丘。”
韩秀惊道:“昆仑丘?那是哪?我未曾听说过,去了那里要几时才能回来?”
“经海之上有三千山脉,昆仑丘是其中一座。那里不是凡人能去的地方。吃下黄粱梦以后,我便可带你在梦中游历。”
“那里有一种草,名叫薲草,食之忘忧。之前去时,我没有摘过,不然现在就可以给你了。”
这些对韩秀来说太过奇异,她不知道经海在哪里,也不知道不过是一棵草,怎么可以忘忧。
不过,她知道,那是一个充满神奇的未知之地。
她慢慢接过那粒黄粱梦,心中充斥着好奇。
在巨大的诱惑之下,韩秀忘记“规矩,吃下了黄粱梦。
很快,韩秀觉得困倦。
“白荷,我好困啊。”韩秀闭上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