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当真狂妄!

    非要她喜欢他,只许她喜欢他一人!

    或许,她不该后悔遇见骆玉京,后悔与骆玉京相识,而更应该后悔与他相识,后悔明明知道自己不敌他,还不早早逃走,逞强好胜,落入他的网中受他掌控。

    ......

    三百年后,一缕晨光越过青松透过窗台落在床上,床上空空无人。每日清晨按时来念经文的少年发现床上无人,惊喜地笑起来。

    “师妹醒了!”说罢转身跑出门。

    千青醒来后被屋外清脆的鸟鸣吸引,通过半掩的窗户看见碧蓝的天空与悠悠白云,一枝树枝横过窗户,小鸟就站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地叫着,悠闲自在。枝叶轻轻摆动,风一阵一阵地吹入屋内撞入怀中又擦身而过。她推门而出,眼前庭院景致清幽有序,出了小院门沿着青石小径走一会儿便看见一条溪流蜿蜒而过,水面上零星几朵莲花,借着探出水面的石块越过溪流再走几步就出了大门。

    千青回头仰望,门上悬挂的牌匾上写着“归云天居”。这四字与此地所处位置可谓贴切,因为放眼望去,整座院子就坐落在一座直入云天的山峰顶上,院子前方偌大的平台一览无遗,可以看到山峰外云海漫漫,无边无际。

    她走到平台上唯一一棵青松树旁坐下,双腿凌空下垂。

    她感觉身体很轻,仿佛随时都有可能乘风而去,但心又很安定,如同身旁的这个青松根深蒂固,仿佛能永久坐在这里。

    不知道过了多久,身后忽然响起温和平静的声音。

    “既醒来,就顺便检查一下这三百年经法修炼得如何。”

    千青回头,说话的人乃一位长须老者,他眯着眼睛微笑,双手置于身后,身姿挺拔,双脚悬在空中。刚想开口,不远处有位少年模样的仙者脚步轻快地奔来,冲着他们呼喊。

    “师父!原来师妹在这里啊!”

    千青认得他的声音,是每日清晨念经文给她听的少年,声音清脆可爱,模样也稚气未脱,但千青观他身姿与脚步,修为并不弱于她,他竟然喊她师妹?

    “前......”千青立即跪下,“多谢前辈救命之恩。”

    “学了我三百年经文秘法,可不是白学的,你当叫我一声师父。”

    “师妹,还不快叩谢师父。”少年欢喜道。

    千青只犹豫了一下,向老者磕头,“徒儿叩谢师父。”

    “你秋云师兄呢?”

    “师父,我在这里。”秋云从门口嗖一下飞过来。

    “这是你秋云和晓云师兄,正巧三百年未检查你们的修为和经文秘法,今日你们便比试一下,好让为师看看有没有长进。”

    “是。”

    千青方才还不明白方才老者说的话,和秋云、晓云比试后终于明白,原来这三百年来,秋云、晓云给她念的经文渐渐被她学会熟记修炼成了内功修为。她的鞭法与法术威力大增,连她自己都难以置信。

    彼此各三轮比试下来,千青竟然小胜晓云,略逊于秋云。

    “师妹好厉害!呜呜,以前只输给师兄一人,现在又要输给师妹。”

    秋云轻笑,“谁让你平日偷懒,如今当了师兄却打不过师妹,看你以后还偷不偷懒。”

    “晓云心性质朴纯善,争强好胜的术法并不合适他,若比护法和治愈之术你们倒也未必能赢他。”

    “就是就是。”晓云笑逐颜开,跳到老者身边挽起师父的手。

    老者宠溺地笑,摸了摸晓云的脑袋。

    “日后你们就在此完成每日的日课,三百年后我会再来考核你们的功课。”

    “是,师父。”

    “徒儿遵命。终于,不用再念经文了。”晓云欢喜道。

    “青儿你身具魔血,比之秋云、晓云更需努力,待会儿我便传授你如何善用魔血的方法。你天资聪明,但性子急躁,不易练习刚猛的术法,可与晓云一同练习布阵与护佑之术。”

    “是。多谢师父。”

    “你随我来。”

    千青跟随老者飞到旁边的另一座山峰顶,这座峰顶方圆不足百米,草木稀疏,只有两株两人高的青松。

    两人在青松下的两块石板坐下,老者细细将经法秘文传授千青,并逐一解释。

    千青遵照老者的指点修炼,只用了半个时辰便明显的感觉到之前每次动用法力时体内莫名涌起的一股躁动渐渐平息。

    “不错,按此法修炼,你很快便能自由控制魔血任你驱使。”

    “师父,修炼成功之后我身上的魔气会消失吗?”

    “你认为,何为魔气?”老者见千青不明,继续道:“上古时期,魔鬼伴石而生,本是一族,何来区分?只是六界混战,群雄逐鹿,渐生心者众多,有心者被称为鬼,无心者被称为魔。后来鬼归顺于神族离开魔域居于幽冥,而魔至今仍留在魔域。”

    这是千青第一次听到除血焚之外的人说魔鬼本是一族。

    “师父的意思是,鬼本来就是魔,原本也无心?”

    “天地造物,本就是同根同源,但因时而变,因势而分。鬼族归顺神族后改修仙道,虽化了戾气与浊气,但无法激发你们的天性和潜能,又因长居幽冥,染了阴气,法术修为难以有所突破。你五行属火,并且为阳火,以往的修炼方式并不合适你。”

    千青想起自己与血焚在凡间就彼此法术讨论时,对比过天方地火与红莲业火,其法术根源确实一模一样,除去御火之术,还有很多法术也极为相似。

    “可是六界之中,几乎所有人都认为魔鬼并非一族,从小我所受教导,都是魔族之人生而无心,毫不善念,狂妄偏执,残忍凉薄,人人得而诛之。”

    “那青儿如何认为?”

    千青欲言又止,心中虽有千帆过境,但终是沉默不语。

    “这世间事,最不可为之事,便是定论,从古至今天地变化从未有一刻停止,你可以有自己的见解,无需在意他人的看法。”

    千青沉思良久,仍是摇头,“师父,我不明白。”

    “无碍,你年岁尚小,所经之事还不足以明辨这天地之理之一分,为师自上古诞生至今,所未解之事仍是十有八九。”

    “上古时期?师父是......”上古神明!

    老者捋了捋长须,笑眼入细细弯月,“此处乃归云天,六界之中无人能找到这里,你且与秋云、晓云安心在此处修炼,不可偷懒懈怠。”

    “是,徒儿谨遵师命。”千青能感觉到自己师父修为法术如海水不可斗量,但她万万没有想到如今六界之中竟然还有上古神明存在,而且师父为何要救她,为何会收她为徒?

    千青没能问出口,老者便言今日授课结束,隐去了。之后上百年,千青与两位师兄每日按时在云台修炼,每日的日课会在云台天幕显现,完成日课之后他们可以在归云天自由来去。

    千青喜欢待在藏书阁中翻阅各种秘法典籍,当然藏书阁中藏书众多,各种经文理法、奇阵秘术、万物图谱、上古史记、六界传说,应有尽有,甚至连一些对修炼并无助益的野趣小说都有。这些书籍到底是哪里来了?

    听秋云晓云所说,他们自幼被师父所救带上归云天之后,从来没有离开过,那能将这些书籍收进藏书阁的不就是他们的师父吗?

    话说这百年来师父除了偶尔在日课之时传授几句话,其他时候并不能见到他的面。整个归云天也找不到他的身影,他究竟去哪里了?

    虽然身为弟子不该过问师父行踪,但就没人好奇?

    “师兄,若是想见师父,该去何处才能见到师父?”

    日课结束后,师兄妹三人坐在云台闲聊。

    “师妹想见师父?”秋云道。

    “没有,只是好奇,这归云天漫无边际,偌大的地方只有我们三人,两位师兄都不好奇吗?甚至对下界,对归云天之外都不好奇?”

    “藏书阁中的书籍上不是都有记载?如若好奇去翻翻藏书阁中的书便好。”秋云道。

    “书中所记,下界那般复杂,为何要下去?我们在归云天无忧无虑多逍遥自在,我每天都过得很开心呐。”晓云道。

    千青觉得很有道理,抛开六界纷扰,隐居在这归云天,每日只知修炼读书,这百年来她也未觉得无趣,反而心安自在。

    “你们从来没有离开过归云天?”

    秋云和晓云同时摇头。

    “师父曾说需经过历练才能成就大道,如若我们想,可以下界游历增长见识,但如若不想也不勉强我们,毕竟大道也不是人人都必须去成就。在我看来,归云天中可学可思可修之事千千万万,就如眼前这片云海,无穷无尽,我所学还不足万分之一,若非必要下界做什么?”秋云道。

    “师父说下界纷繁复杂,烦恼比这云海还多。”晓云道:“我有师父,有师兄,如今还有师妹,不知有多好,我才不要去自寻烦恼!”

    晓云本是人间一朵普通莲花,师父偶然将它带回养在归云天池水中,经上百千年才化形,又经修炼上万年,如今还是少年模样,皆是因为心性纯朴。

    这归云天灵气充沛,一景一物自然天成并无雕琢痕迹,师父对于他们的教导也是顺其自然从无强求。

    她了然地点点头,随后望向无边的云海,深吸一口气再轻轻吐出来,似什么东西终于被放下。

章节目录

千青公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知小鱼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知小鱼并收藏千青公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