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这个……,云昌南该不会真的一直跟着她吧!白裘裘急忙说:“哎,族长,我一个姑娘家带着一个大小伙子可不好。”
族长倒是不以为然,“不必介意,如果真的有什么闲言碎语,那倒不如说是一个小伙子带着一个小姑娘。这样,你就不用如此为难了。”
“这个……”这换一种说法怎么感觉还是哪里别扭呢!但是现在唯一肯定的是,她是摆脱不了这个云昌南了。
“白姑娘放心,我不会给你添乱子的。”云昌南信誓旦旦的说着。
“现在我已经很乱了……”这也太莫名其妙了,先是这个族长再是这个云昌南,他们好像早已知道了她的名字,她干脆直接问了出来,“你们是怎么知道我的名字的?”
“这是我们修行的法术,主人姓名是可以知晓的。”云氏族长一本正经的说出口。
白裘裘想着“修行”?这不免让她想到求仙问药的事情,这个族长还相信这些?转眼一想,再看看他这副老态龙钟的样子,她还真有点相信族长他是个修道之人。但是,老人家年纪大了,难免会相信这些糊弄人的东西!只是,知道她姓名这件事的说法还是难以让她这个新时代女性信服。
“我知道你现在肯定会有疑惑,但是,有云昌南在你身边,你慢慢就会明白的。”族长语重心长的说着,又吩咐道,“阿南,你去给白姑娘找身合身的衣裳,别让她着凉了。”
云昌南转过身,眼神温和的看着白裘裘:“白姑娘,你且去侧室候着,我一会儿就把衣裳拿给你。”随后又做了一个请的动作。
白裘裘被云昌南的眼神看得浑身发麻,按这个家伙看我的眼神来说,指不定又是一个花心大萝卜,哎,我怎么感觉又看到了另一个我爹呢!
白裘裘坐在侧室等着云昌南的衣裳,无聊的捏着自己身上的湿衣服,自言自语:“亏我还遇到了好心人给了我一身衣裳穿,这要是只穿这一身衣服,回了家,那个老头子不得骂死我,罚抄《金刚经》是免不了了。”
“怎么?白姑娘你也识《金刚经》?”云昌南拿着一身素色衣裳走过来。
白裘裘有些如坐针毡,这些话怎么让云昌南听到了,莫不是他还有听墙角的习惯?她不自在的说着:“那到不是,只是家里老父亲喜欢,便不得已学了些,讨老人家欢心还是要得。”
“看来,白姑娘还是挺讨老人家喜欢的,我们族长就挺喜欢你的。”云昌南把衣服递给白裘裘,又说着,“白姑娘看看,这身衣裳可还合身?”
白裘裘手中摸着衣裳,这质地算是上好的丝缎了,样式花纹的图案也是精彩。只是,她又有些疑虑,这个沁双村内人烟稀少,又与外人极少往来,而这件衣服上体现的出事情又极其复杂。
云昌南好像看出了她脸上的疑虑,自己先问道:“白姑娘可有疑惑之处?”
“确实有疑虑的地方。”
“那可否说来听听?”
“那好,你且听一下我的想法。第一,这件衣服的做工精细,与你和云族长的穿着差别甚大,这不免让我疑惑,我一个弱女子与你们初次相识,你们就让我穿这么贵重的衣服,于情于理都不妥当。第二,那就是这件衣服是今年夏季最流行的款式,而你们以前又说,你们沁双村与世隔绝,很少外人来往,又怎会详细的知道今年夏季衣服流行的款式?还请云兄做个解释。”
云昌南听完哈哈大笑:“白姑娘可真是玲珑剔透啊!这些不易被人察觉的地方,你都细心地发现了,在下自愧不如。”云昌南便一一解释白裘裘发现的可疑之处,“首先,你对我们来说是贵客,穿好的衣服,那是我们怕怠慢了你。毕竟,你是远道而来的客人。其次便是,虽然我们沁双村与世隔绝但是我们的村民也会定期出村看看外面的风土人情。”
白裘裘听后便放下了一丝警戒,但是对于云昌南和族长的热情,她还是抱有一丝芥蒂之心。她又说着,“不好意思,是我误会你们的好意了。”
“不必放在心上,我们也可以理解。”云昌南云淡风轻的说着,丝毫不受白裘裘质疑的影响,“不打扰你了,你先歇息一会儿吧,歇息好了再告诉我们。”
白裘裘看着云昌南走出侧室才放松下来,她麻利的换上衣服,一头倒在土炕上呼呼大睡。
而此时,将军府内早已急的焦头烂额,正堂内整整齐齐的坐满了人,无非是白将军的姨太太们和儿子们。姨太太们个个浓妆艳抹,可谓是百花争艳,而儿子们则毕恭毕敬,一丝不苟的坐着。还有那坐在黑檀木太师椅上的白应太扶着额头,一脸愁容,时不时唉声叹气。
其中一个坐在第三排的五姨太开口说道,声音却像故意捏着嗓子说话一样细,“老爷,大小姐,离家出走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您就不必太在意了。而且,大小姐聪明得很,一定不会出事的。”
另一个附和道:“对呀,老爷,你看这么多警卫出去找一定不会有事的,您就放一百二十个心吧。”
“不是你的亲生女儿,你当然不会着急。”说出此话的便是白应太的第三个儿子,而六姨太被他说的哑口无言。
“好了,你们都散了吧,看见你们就心烦。”白应太端起茶水一饮而尽,又对着他的几个儿子说,“你们留下来。”
白应太的几个姨太太们不情愿的骂骂咧咧的回了各自的小院。
白应太问他们的几个儿子:“你们可找到她的一点线索了?”
“还没有,爹,放心,只要我们不放弃寻找,就一定会找到妹妹的。”白安音在军队中的地位仅次于白应太,三分之一的军队都由他掌管。
“哎,早知道就不叫她回来相亲了,这下连个人影都见不着了。”白应太叹息道,“你说她都这么大了,还不让我省心。莫家的二小子,打小就喜欢她,可她偏偏就不把人家放在心上。”
“爹,你看五妹不也是打小就不喜欢他,这强扭的瓜不甜还是有道理的,现在,倒成了偷鸡不成蚀把米了。”
“是,老三教训的是,老爹我的确是老了,观念没有你们进步了。你看,想当年我和你们的娘那也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才结的姻缘,那要不怎么会有了你们。”白应太看着老三,“就你和老五长得像你娘。”
“爹,我们哥几个都听您唠唠叨叨了好几年了。”他们哥几个最烦白应太的地方,估计就是他的唠唠叨叨了。别的父亲都是不苟言笑,只有他不停地碎碎念。有时,他们也希望他们的父亲也可以想别的父亲的一样可以严肃一点。
族长倒是不以为然,“不必介意,如果真的有什么闲言碎语,那倒不如说是一个小伙子带着一个小姑娘。这样,你就不用如此为难了。”
“这个……”这换一种说法怎么感觉还是哪里别扭呢!但是现在唯一肯定的是,她是摆脱不了这个云昌南了。
“白姑娘放心,我不会给你添乱子的。”云昌南信誓旦旦的说着。
“现在我已经很乱了……”这也太莫名其妙了,先是这个族长再是这个云昌南,他们好像早已知道了她的名字,她干脆直接问了出来,“你们是怎么知道我的名字的?”
“这是我们修行的法术,主人姓名是可以知晓的。”云氏族长一本正经的说出口。
白裘裘想着“修行”?这不免让她想到求仙问药的事情,这个族长还相信这些?转眼一想,再看看他这副老态龙钟的样子,她还真有点相信族长他是个修道之人。但是,老人家年纪大了,难免会相信这些糊弄人的东西!只是,知道她姓名这件事的说法还是难以让她这个新时代女性信服。
“我知道你现在肯定会有疑惑,但是,有云昌南在你身边,你慢慢就会明白的。”族长语重心长的说着,又吩咐道,“阿南,你去给白姑娘找身合身的衣裳,别让她着凉了。”
云昌南转过身,眼神温和的看着白裘裘:“白姑娘,你且去侧室候着,我一会儿就把衣裳拿给你。”随后又做了一个请的动作。
白裘裘被云昌南的眼神看得浑身发麻,按这个家伙看我的眼神来说,指不定又是一个花心大萝卜,哎,我怎么感觉又看到了另一个我爹呢!
白裘裘坐在侧室等着云昌南的衣裳,无聊的捏着自己身上的湿衣服,自言自语:“亏我还遇到了好心人给了我一身衣裳穿,这要是只穿这一身衣服,回了家,那个老头子不得骂死我,罚抄《金刚经》是免不了了。”
“怎么?白姑娘你也识《金刚经》?”云昌南拿着一身素色衣裳走过来。
白裘裘有些如坐针毡,这些话怎么让云昌南听到了,莫不是他还有听墙角的习惯?她不自在的说着:“那到不是,只是家里老父亲喜欢,便不得已学了些,讨老人家欢心还是要得。”
“看来,白姑娘还是挺讨老人家喜欢的,我们族长就挺喜欢你的。”云昌南把衣服递给白裘裘,又说着,“白姑娘看看,这身衣裳可还合身?”
白裘裘手中摸着衣裳,这质地算是上好的丝缎了,样式花纹的图案也是精彩。只是,她又有些疑虑,这个沁双村内人烟稀少,又与外人极少往来,而这件衣服上体现的出事情又极其复杂。
云昌南好像看出了她脸上的疑虑,自己先问道:“白姑娘可有疑惑之处?”
“确实有疑虑的地方。”
“那可否说来听听?”
“那好,你且听一下我的想法。第一,这件衣服的做工精细,与你和云族长的穿着差别甚大,这不免让我疑惑,我一个弱女子与你们初次相识,你们就让我穿这么贵重的衣服,于情于理都不妥当。第二,那就是这件衣服是今年夏季最流行的款式,而你们以前又说,你们沁双村与世隔绝,很少外人来往,又怎会详细的知道今年夏季衣服流行的款式?还请云兄做个解释。”
云昌南听完哈哈大笑:“白姑娘可真是玲珑剔透啊!这些不易被人察觉的地方,你都细心地发现了,在下自愧不如。”云昌南便一一解释白裘裘发现的可疑之处,“首先,你对我们来说是贵客,穿好的衣服,那是我们怕怠慢了你。毕竟,你是远道而来的客人。其次便是,虽然我们沁双村与世隔绝但是我们的村民也会定期出村看看外面的风土人情。”
白裘裘听后便放下了一丝警戒,但是对于云昌南和族长的热情,她还是抱有一丝芥蒂之心。她又说着,“不好意思,是我误会你们的好意了。”
“不必放在心上,我们也可以理解。”云昌南云淡风轻的说着,丝毫不受白裘裘质疑的影响,“不打扰你了,你先歇息一会儿吧,歇息好了再告诉我们。”
白裘裘看着云昌南走出侧室才放松下来,她麻利的换上衣服,一头倒在土炕上呼呼大睡。
而此时,将军府内早已急的焦头烂额,正堂内整整齐齐的坐满了人,无非是白将军的姨太太们和儿子们。姨太太们个个浓妆艳抹,可谓是百花争艳,而儿子们则毕恭毕敬,一丝不苟的坐着。还有那坐在黑檀木太师椅上的白应太扶着额头,一脸愁容,时不时唉声叹气。
其中一个坐在第三排的五姨太开口说道,声音却像故意捏着嗓子说话一样细,“老爷,大小姐,离家出走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您就不必太在意了。而且,大小姐聪明得很,一定不会出事的。”
另一个附和道:“对呀,老爷,你看这么多警卫出去找一定不会有事的,您就放一百二十个心吧。”
“不是你的亲生女儿,你当然不会着急。”说出此话的便是白应太的第三个儿子,而六姨太被他说的哑口无言。
“好了,你们都散了吧,看见你们就心烦。”白应太端起茶水一饮而尽,又对着他的几个儿子说,“你们留下来。”
白应太的几个姨太太们不情愿的骂骂咧咧的回了各自的小院。
白应太问他们的几个儿子:“你们可找到她的一点线索了?”
“还没有,爹,放心,只要我们不放弃寻找,就一定会找到妹妹的。”白安音在军队中的地位仅次于白应太,三分之一的军队都由他掌管。
“哎,早知道就不叫她回来相亲了,这下连个人影都见不着了。”白应太叹息道,“你说她都这么大了,还不让我省心。莫家的二小子,打小就喜欢她,可她偏偏就不把人家放在心上。”
“爹,你看五妹不也是打小就不喜欢他,这强扭的瓜不甜还是有道理的,现在,倒成了偷鸡不成蚀把米了。”
“是,老三教训的是,老爹我的确是老了,观念没有你们进步了。你看,想当年我和你们的娘那也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才结的姻缘,那要不怎么会有了你们。”白应太看着老三,“就你和老五长得像你娘。”
“爹,我们哥几个都听您唠唠叨叨了好几年了。”他们哥几个最烦白应太的地方,估计就是他的唠唠叨叨了。别的父亲都是不苟言笑,只有他不停地碎碎念。有时,他们也希望他们的父亲也可以想别的父亲的一样可以严肃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