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第二日晌午,温稚水用过了饭,正懒懒地在美人榻上偷闲。
旁边的小几上放了葡萄一类的瓜果,她嗅着,手上慢悠悠地翻着一卷书。
“姑娘,袁姑娘来了。”门外侍候的丫鬟通报道。
“姑娘!”袁皎精神振奋,显然是有所得。
温稚水将手上的书一放,噙着笑意的眼睛弯的像是小小一轮月牙。
“可是知道了宣大师傅拒绝的缘由了?”
她点点头,道:“正是。”
“我去问了母亲,她是袁家主母,自然知道一些缘由。”
“原来这宣大师傅是与她一同长大的邻居家的哥哥,后来她嫁到了袁家,于是便借此机缘,宣大师傅便进了袁家,给袁家做事了。”
“哦?”温稚水一扬眉,“是袁家主母的关系?”
袁皎点点头,笑道:“不错,”
她突然一叹气道:“宣师父从小就喜欢摆弄这些金银首饰,只是宣家却是书香之家,断断接受不了长子不爱读书反而爱点翠,因此将宣师傅的宝贝都发买了,将人关在家里,每人都由人看管着,只许读书,若是不肯进食,就熬了米汤给人灌下去,也算是受尽了苦头。”
温稚水也跟着一叹气,她也觉得难过:“然后呢,他是怎么摆脱宣家,养出来的手艺?”
“是我母亲,她那时候小,还不懂事的年纪,两家人关系要好,她便与宣师傅也同样要好,时常随母亲过府找宣师傅玩耍,她一来,自然只能撤了对宣师父的监视,只留下宣师傅的奶娘,这是个对宣师傅疼到骨子里的,只盼着宣师傅高兴,母亲便给宣师傅带玛瑙金银,宣师傅在那里雕金镂银,她就撑着下巴看。”
“这么说来,你母亲与宣师傅也算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温稚水心下疑惑,一般私交好的家族之间通常会通过子女的联姻而紧密两家的关系,怎么袁家主母反倒是嫁了袁家这么一个商户?
而且,二十年前的袁家可没有今日四大皇商之一的气魄,不过就是普普通通的一个混迹于皇城的商贩。
袁皎却一苦笑,道:“姑娘聪慧,想必是猜到了,当初母亲下嫁袁家,确实是意外。”
“意外?”温稚水一怔,她知道的后宅的阴私伎俩太多,一下子脑海中难免浮想联翩。
袁皎见她神色,连忙道:“姑娘,确实是意外。”
她一边说,一边忽然想到她与母亲谈话时,她脸色怔怔然的神色,像是浮生过半,回首青葱岁月,却什么也想不起来的迷茫失措。
过了好久她才茫然地说:“你现在在给温家大姑娘做事吧。”
看着袁皎点了头。
她撑着下巴,眼睛里没什么聚焦,“我见过她的,她是个好姑娘。”
“那时候我去城外的护国寺上香,便听旁边的人说,这个是温家的姑娘,她长得可真俊啊,穿着一身干干净净的白色的衣衫,却一点也不在乎泥土会弄脏她的衣摆,给寺外的小乞丐分馒头,像是一个下凡救世的观音。”
温稚水一下子几乎想不起来那时的事情,护国寺,她也已经很久没有去过了,前一世的少时,她也曾是个虔诚的信徒,焚香祈祷,只为了求一家人能一直幸福健康的过下去,可是救苦救难的菩萨没答应她,割肉喂鹰的佛祖也没有应允她。
她从此再不信神佛。
袁家主母慢慢地叹了一口气,又重复了一遍,“她长得可真俊啊。”
她陷入了回忆。
“我还年少的时候,也是一个俊俏的姑娘,当时就没有不夸我的,我脾性安静,女红学得好,画画也有几分火候,我可不是自夸,当时我到了出嫁的年纪,来的媒婆险些要踏碎了我家的门槛。”
正所谓,一家有女百家求。
“我胆子小,也没想要找什么钟鸣鼎食之家,就想找个脾性好、安静的人,要有自己喜欢做的事,最好人长得好看,两个人琴瑟和鸣,就再好不过了。”
“后来母亲问我,愿不愿意嫁给旁边的宣哥哥,我回去以后一宿都没有睡觉,我知道,我当然是愿意的。”
“我其实很久就已经很喜欢宣哥哥了,因为喜欢他,才可以一下午,什么话都不讲,就撑着下巴看他用小刀雕花样,还只觉得时间过得太快了,怎么一眨眼就到了归家的时候。”
“所以我之前说得那么一箩筐对夫君的祈盼,其实就是照着他的模板说得。”
“只是他应该不喜欢我,我也知道,我看他的眼睛总是欢喜的,可是他看我,总是温柔的,却不是欢喜的。”
“我当时翻来覆去地想,母亲为什么要问我这件事,是不是宣哥哥说了什么,他要来提亲吗?还是母亲要两家联姻,其实宣哥哥不愿意?”
“他到底喜欢我么?”
闺名唤作盼盼的袁家主母像是回到了当初辗转反侧的时候,眼睛里是浓得化不开的祈盼。
“哪怕只有一半的概率,我也欢喜得不行。于是我胆子小,可是也终于鼓足了勇气,打算去问问,宣哥哥是不是愿意娶我。”
“第二天一早,我就到了宣家,鼓足勇气,问了他。”
“可是,向来温柔的他却像是被触了逆鳞,看着我就像看着什么十恶不赦的人,说他宁可死,也不愿意娶我。”
“他的眼睛像是被怒火点燃了,我看着,第一次觉得他可怕,但是又觉得他可怜。”
她以至中年的眼睛仍旧是安静又美丽的。
“然后我走到了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我想,我该嫁给谁呢,我又想既然,他不愿意,那么我无论嫁给谁,都是一样的了。”
“路上那么多人,我忽然看见有人在争执,是一个生的挺高大白净的男子,背着小商贩惯用的背篓,手上却是一只女子用的簪子。”
“有一个人讥笑他,八尺男儿,不去读书,专门钻营女子之道。”
“他的眼睛也像是被点燃了,像是被人触碰了逆鳞,他怒斥了什么,我已经记不清了,可是我却觉得他手上的簪子挺漂亮的,于是去买下了他。”
“我忽然有个荒诞的念头,若是嫁不了宣哥哥,那不然就嫁一个和他最相似的吧。”
“这念头一起来,就被我狠狠压在了心里,我当然知道这决计不行。”
“正值二月十五,母亲带我到护国寺上香,其实也是约好了与人相看,我却一眼见到了当时大街上那个商贩。”
“当时护国寺人正是最多的时候,我一时不察,竟然一不小心被人碰了一下,就掉进水里了,我被水湮灭了。”
“水灌进我的口鼻,可我突然觉得没意思,一下子没有了挣扎的力气。”
“我闭上眼睛想,要不然,干脆就这样吧。”
“可在我闭上眼睛的时候,我突然看见有人奋不顾身地朝我游过来,他的手紧紧勒住了我的腰,带着我朝岸边去。”
“等到我上了花轿,我还没有反应过来,皎皎,这一切都太快了,我还没有反应过来,我就已经嫁为人妇,不再是当初那个无忧无虑的小姑娘了。”
她慈爱地抚摸袁皎的脸庞,恍惚之间还能从眉眼间觑见她年轻时秀丽淑静的芳华。
可是一滴眼泪却从她的眼眶里掉了出来。
“皎皎,是我对不起你,对不起你娘。”
“我嫁了人,拿嫁妆给袁康开了第一间铺子,然后宣哥哥说他可以来袁家帮忙,我没有多想,同意了。”
“这本该是皆大欢喜的事情,可是我不知道怎么,袁康好像发现了我曾经心悦宣哥哥的事情。”
“那天晚上,他赤红着眼睛,声嘶力竭,第一次对我动了手。”
“然后他就变了,彻底变成了畜生。”
她的眼睛忽然惶迫了起来,她紧紧抓住袁皎的手,眼泪如泉涌,浸湿了她整张脸庞。
她恍惚之间,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晚上,她见到袁康回来,欢欣地迎过去,想为夫君宽衣,可是却对上他冷漠又恼怒的眼睛。
他一脚将她踹到了地上,嫌恶的拿脚擦了擦地面。
袁康看着她,突然冷笑一声:“我还以为我是什么走运的小子,能娶到这样貌美如花的大家闺秀,没想到是被戴绿帽的冤大头,只是接了一只被人嫌弃的破鞋。”
“该不会,当初你是故意跳下去找冤大头接盘的吧。”
他粗鄙地羞辱,怒火顷刻之间又被点燃,又是狠狠的一脚。
“贱人!水性杨花的贱人!”
她流着眼泪道:“都怪我,若是我当初就死在那个湖里,你娘还是当初那个簪娘子。”
“听了这话,你有怨过她么?”温稚水突然打断,问道。
袁皎那双继承自簪娘子的眼睛蓄满了泪水,她很慢很慢地摇了头。
“不怪,她才是最无辜的。
“她那么胆小,却还是为了母亲撑起了脊骨,也护住了我。”
名为盼盼的女子已经成了当家主妇,她也已经习惯于不再期盼了,只是日日夜夜燃着青灯,诵经念佛,想要洗清身上还不掉的血债。
“你把我说的话都告诉温家小姐吧。”她露出一个笑,看着袁皎,眼睛是水洗过的美丽。
她想,或许观音娘娘真的来救她了。
旁边的小几上放了葡萄一类的瓜果,她嗅着,手上慢悠悠地翻着一卷书。
“姑娘,袁姑娘来了。”门外侍候的丫鬟通报道。
“姑娘!”袁皎精神振奋,显然是有所得。
温稚水将手上的书一放,噙着笑意的眼睛弯的像是小小一轮月牙。
“可是知道了宣大师傅拒绝的缘由了?”
她点点头,道:“正是。”
“我去问了母亲,她是袁家主母,自然知道一些缘由。”
“原来这宣大师傅是与她一同长大的邻居家的哥哥,后来她嫁到了袁家,于是便借此机缘,宣大师傅便进了袁家,给袁家做事了。”
“哦?”温稚水一扬眉,“是袁家主母的关系?”
袁皎点点头,笑道:“不错,”
她突然一叹气道:“宣师父从小就喜欢摆弄这些金银首饰,只是宣家却是书香之家,断断接受不了长子不爱读书反而爱点翠,因此将宣师傅的宝贝都发买了,将人关在家里,每人都由人看管着,只许读书,若是不肯进食,就熬了米汤给人灌下去,也算是受尽了苦头。”
温稚水也跟着一叹气,她也觉得难过:“然后呢,他是怎么摆脱宣家,养出来的手艺?”
“是我母亲,她那时候小,还不懂事的年纪,两家人关系要好,她便与宣师傅也同样要好,时常随母亲过府找宣师傅玩耍,她一来,自然只能撤了对宣师父的监视,只留下宣师傅的奶娘,这是个对宣师傅疼到骨子里的,只盼着宣师傅高兴,母亲便给宣师傅带玛瑙金银,宣师傅在那里雕金镂银,她就撑着下巴看。”
“这么说来,你母亲与宣师傅也算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温稚水心下疑惑,一般私交好的家族之间通常会通过子女的联姻而紧密两家的关系,怎么袁家主母反倒是嫁了袁家这么一个商户?
而且,二十年前的袁家可没有今日四大皇商之一的气魄,不过就是普普通通的一个混迹于皇城的商贩。
袁皎却一苦笑,道:“姑娘聪慧,想必是猜到了,当初母亲下嫁袁家,确实是意外。”
“意外?”温稚水一怔,她知道的后宅的阴私伎俩太多,一下子脑海中难免浮想联翩。
袁皎见她神色,连忙道:“姑娘,确实是意外。”
她一边说,一边忽然想到她与母亲谈话时,她脸色怔怔然的神色,像是浮生过半,回首青葱岁月,却什么也想不起来的迷茫失措。
过了好久她才茫然地说:“你现在在给温家大姑娘做事吧。”
看着袁皎点了头。
她撑着下巴,眼睛里没什么聚焦,“我见过她的,她是个好姑娘。”
“那时候我去城外的护国寺上香,便听旁边的人说,这个是温家的姑娘,她长得可真俊啊,穿着一身干干净净的白色的衣衫,却一点也不在乎泥土会弄脏她的衣摆,给寺外的小乞丐分馒头,像是一个下凡救世的观音。”
温稚水一下子几乎想不起来那时的事情,护国寺,她也已经很久没有去过了,前一世的少时,她也曾是个虔诚的信徒,焚香祈祷,只为了求一家人能一直幸福健康的过下去,可是救苦救难的菩萨没答应她,割肉喂鹰的佛祖也没有应允她。
她从此再不信神佛。
袁家主母慢慢地叹了一口气,又重复了一遍,“她长得可真俊啊。”
她陷入了回忆。
“我还年少的时候,也是一个俊俏的姑娘,当时就没有不夸我的,我脾性安静,女红学得好,画画也有几分火候,我可不是自夸,当时我到了出嫁的年纪,来的媒婆险些要踏碎了我家的门槛。”
正所谓,一家有女百家求。
“我胆子小,也没想要找什么钟鸣鼎食之家,就想找个脾性好、安静的人,要有自己喜欢做的事,最好人长得好看,两个人琴瑟和鸣,就再好不过了。”
“后来母亲问我,愿不愿意嫁给旁边的宣哥哥,我回去以后一宿都没有睡觉,我知道,我当然是愿意的。”
“我其实很久就已经很喜欢宣哥哥了,因为喜欢他,才可以一下午,什么话都不讲,就撑着下巴看他用小刀雕花样,还只觉得时间过得太快了,怎么一眨眼就到了归家的时候。”
“所以我之前说得那么一箩筐对夫君的祈盼,其实就是照着他的模板说得。”
“只是他应该不喜欢我,我也知道,我看他的眼睛总是欢喜的,可是他看我,总是温柔的,却不是欢喜的。”
“我当时翻来覆去地想,母亲为什么要问我这件事,是不是宣哥哥说了什么,他要来提亲吗?还是母亲要两家联姻,其实宣哥哥不愿意?”
“他到底喜欢我么?”
闺名唤作盼盼的袁家主母像是回到了当初辗转反侧的时候,眼睛里是浓得化不开的祈盼。
“哪怕只有一半的概率,我也欢喜得不行。于是我胆子小,可是也终于鼓足了勇气,打算去问问,宣哥哥是不是愿意娶我。”
“第二天一早,我就到了宣家,鼓足勇气,问了他。”
“可是,向来温柔的他却像是被触了逆鳞,看着我就像看着什么十恶不赦的人,说他宁可死,也不愿意娶我。”
“他的眼睛像是被怒火点燃了,我看着,第一次觉得他可怕,但是又觉得他可怜。”
她以至中年的眼睛仍旧是安静又美丽的。
“然后我走到了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我想,我该嫁给谁呢,我又想既然,他不愿意,那么我无论嫁给谁,都是一样的了。”
“路上那么多人,我忽然看见有人在争执,是一个生的挺高大白净的男子,背着小商贩惯用的背篓,手上却是一只女子用的簪子。”
“有一个人讥笑他,八尺男儿,不去读书,专门钻营女子之道。”
“他的眼睛也像是被点燃了,像是被人触碰了逆鳞,他怒斥了什么,我已经记不清了,可是我却觉得他手上的簪子挺漂亮的,于是去买下了他。”
“我忽然有个荒诞的念头,若是嫁不了宣哥哥,那不然就嫁一个和他最相似的吧。”
“这念头一起来,就被我狠狠压在了心里,我当然知道这决计不行。”
“正值二月十五,母亲带我到护国寺上香,其实也是约好了与人相看,我却一眼见到了当时大街上那个商贩。”
“当时护国寺人正是最多的时候,我一时不察,竟然一不小心被人碰了一下,就掉进水里了,我被水湮灭了。”
“水灌进我的口鼻,可我突然觉得没意思,一下子没有了挣扎的力气。”
“我闭上眼睛想,要不然,干脆就这样吧。”
“可在我闭上眼睛的时候,我突然看见有人奋不顾身地朝我游过来,他的手紧紧勒住了我的腰,带着我朝岸边去。”
“等到我上了花轿,我还没有反应过来,皎皎,这一切都太快了,我还没有反应过来,我就已经嫁为人妇,不再是当初那个无忧无虑的小姑娘了。”
她慈爱地抚摸袁皎的脸庞,恍惚之间还能从眉眼间觑见她年轻时秀丽淑静的芳华。
可是一滴眼泪却从她的眼眶里掉了出来。
“皎皎,是我对不起你,对不起你娘。”
“我嫁了人,拿嫁妆给袁康开了第一间铺子,然后宣哥哥说他可以来袁家帮忙,我没有多想,同意了。”
“这本该是皆大欢喜的事情,可是我不知道怎么,袁康好像发现了我曾经心悦宣哥哥的事情。”
“那天晚上,他赤红着眼睛,声嘶力竭,第一次对我动了手。”
“然后他就变了,彻底变成了畜生。”
她的眼睛忽然惶迫了起来,她紧紧抓住袁皎的手,眼泪如泉涌,浸湿了她整张脸庞。
她恍惚之间,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晚上,她见到袁康回来,欢欣地迎过去,想为夫君宽衣,可是却对上他冷漠又恼怒的眼睛。
他一脚将她踹到了地上,嫌恶的拿脚擦了擦地面。
袁康看着她,突然冷笑一声:“我还以为我是什么走运的小子,能娶到这样貌美如花的大家闺秀,没想到是被戴绿帽的冤大头,只是接了一只被人嫌弃的破鞋。”
“该不会,当初你是故意跳下去找冤大头接盘的吧。”
他粗鄙地羞辱,怒火顷刻之间又被点燃,又是狠狠的一脚。
“贱人!水性杨花的贱人!”
她流着眼泪道:“都怪我,若是我当初就死在那个湖里,你娘还是当初那个簪娘子。”
“听了这话,你有怨过她么?”温稚水突然打断,问道。
袁皎那双继承自簪娘子的眼睛蓄满了泪水,她很慢很慢地摇了头。
“不怪,她才是最无辜的。
“她那么胆小,却还是为了母亲撑起了脊骨,也护住了我。”
名为盼盼的女子已经成了当家主妇,她也已经习惯于不再期盼了,只是日日夜夜燃着青灯,诵经念佛,想要洗清身上还不掉的血债。
“你把我说的话都告诉温家小姐吧。”她露出一个笑,看着袁皎,眼睛是水洗过的美丽。
她想,或许观音娘娘真的来救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