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坐在往乾清宫的龙撵上,闭目沉思。
在经历短暂的兴奋以后,他也慢慢地冷静了下来。
平定叛乱固然可喜可贺,但与此相比,如何处置水西安氏与水西宣慰司,甚至经此一事后如何处置西南土司,是他他必须要考虑的事情。
想到这里他不禁拿起朱燮元递上的另外一个题本,上面详细说了他对于水西以及西南土司的构想。
里面有些想法正好与朱由校不谋而合,因此他想了一下还是召集刘一燝等人过好好商议一下才行。
张昶,去把内阁跟军机处诸人都叫到乾清宫议事。
听到皇帝的嘱咐,张昶随即点头就往文渊阁而去。
他现在心情很不错,原本皇帝去里草栏场没有叫他,只是让他留守乾清宫,如果有什么重要消息再来找他,当然一般来说是没有什么重要事情。
但没想到今天他真的走了狗屎运,居然让他碰到如此重要的事情。让其有了给皇帝送捷报的好机会,盖过了何宁的风头。
朱由校并不知道张昶的心中所想,或者说他对于这些小心思毫不在意。他更加在意的还是朱燮元的题本的内容。
陛下,乾清宫到了。
愣神思考的时间总是不容易察觉的,朱由校感觉刚过了一会,就突然听到何宁的提醒。他微微一愣,这才反应过来乾清宫已经到了。
不过他在他下轿的时候,就看到司礼监魏忠贤三人恭敬的站在乾清宫门口,等候他的到来。
奴婢为主子贺喜,主子英明神武,平定西南,安定黎民,着实为我朝万胜之君。
见皇帝下了龙撵,魏忠贤三人便围了上来,当即跪下为朱由校道喜。
朱由校现在心情很不错,见魏忠贤等人拍的马屁也是呵呵一笑。
起来吧,你们跑的倒是够快的,居然能这么早到了,内阁跟军机处等人都知道了吧。
三人闻言缓缓站起身,随后就见魏忠贤上前几步走到朱由校身边,笑着说道:
这不是陛下您之前嘱咐过奴婢,说遇到西南战事第一时间向您汇报,所以我等便第一时间过来给您报喜。
朱由校闻言点点头,随即摆摆手说道:
你还是会说话,走吧,不要在外面等了,待会军机处跟内阁的人来就要来了。
他说着便往乾清宫而去,西南大捷的消息早就被刘一燝沈灌他们知道了,也做好了被皇帝接见的准备。
因此就在朱由校回到乾清宫没多久,军机处内阁等人很快就到了。
臣等为陛下贺,安邦彦伏诛,水西安氏覆灭,西南战事平定就在眼前。
刘一燝一进来就率众人,朝朱由校躬身行礼道贺。
道贺的话朱由校已经听过很多遍了,现在已略微有些免疫了,于是摆摆手道:
免礼,看座。朱燮元在西南干的不错,朕看这不仅仅是朱燮元跟诸位将士的功劳,其实也有诸位臣公的功劳。不过现在不是完全道贺的时候。() ()
朱由校说着便把朱燮元的题本拿了出来,缓缓放到御案上,随即环视众道:
朱燮元的题本你们都看了吧。
一般各布政司的题本来京以后,都会统一交到通政司,由通政司统一抄录然后分发到内阁六部。因此在场众人都看过朱燮元的题本,对里面的内容了然于胸,自然知道里面的内容了然于胸。
陛下无需担忧,根据朱燮元奏报,现在水西安氏只有那威官寨一座孤城。并且此城现在官军团团围住,微臣相信只要安邦彦的死讯一道,城中叛军定会望风请降,因此不足为虑。
现在唯一忧虑的便是安邦彦的儿子安武功,此人素来被安邦彦所信任,在水西也颇有威望。如果短时间没有抓住他,怕他暗中联系旧部,煽动安氏余年叛乱那就麻烦了。
听到皇帝的忧愁,刘一燝当即站出来替他分析起来。现在的形势看起来很明朗,根本不用担心。
首辅大人说的对,至于这个安武功,如果他继续留在水西竖反旗那更好,到时候直接大军进剿灭即可。但臣想他如果是个聪明人的话,肯定不会回到水西本地,不然会很容易被官军发现。
要跑的话只能往周边土司地盘逃命,现在朝廷只需要要了解谁跟安邦彦关系密切。
随即一方面发文向周边土司申饬私藏安武功之害,另外再派锦衣卫前往周边土司地区暗中调查。这安武功逃跑的时候又不是一个人,只要查起来很容易就可以查到。
叶向高不愧是持重老城,把安武功的去向分析的头头是道,让朱由校听了不禁点头。
他也认为安武功逃命无非是去其他地方的宣慰司避难,只要按照跟安邦彦关系密切的土司问题去查就能轻易查到。
至于他最有可能去哪里,朱由校从后世而来,也大概猜到,他应该是去了乌撒府。
历史上乌撒府的安效良,就在安邦彦举兵谋反后,也聚土兵响应安邦彦反对朝廷,同时还率军出击陆广,围罗平,陷沾益,破毕节。
虽然后为云南巡抚闵洪学所败,但其假意接受朝廷招抚,佯作恭顺。
随后又暗中跟奢崇明安邦彦等人继续谋反。联合联永宁水西诸部三十六营攻沾益,最后为副总兵袁善宣抚使沙源等击杀。
在朱由校的计划中,做事情就要毕其功于一役,这个安效良是一定要解决的。
因此他很希望安武功跑到安效良那里,到时候就可以把这个潜在的隐患给拔除掉,彻底稳定贵州,改土归流,让朝廷彻底掌控乌撒府这个进入云南的交通要道。
不过这件事情他不方便跟刘一燝等人说,等过段时间以锦衣卫的名义暗中给朱燮元提醒便可。
叶爱卿说的对,现在大局已定,这个安武功掀不起什么大浪了,朕倒是不是特别担心。朕现在心忧的是现在水西安氏既平,水东宋氏也灭。
那对于这两地应该如何处置,打仗容易,守城难。如果不再重蹈奢安叛乱的覆辙,稳固西南,这才是朕思虑的事情。
在经历短暂的兴奋以后,他也慢慢地冷静了下来。
平定叛乱固然可喜可贺,但与此相比,如何处置水西安氏与水西宣慰司,甚至经此一事后如何处置西南土司,是他他必须要考虑的事情。
想到这里他不禁拿起朱燮元递上的另外一个题本,上面详细说了他对于水西以及西南土司的构想。
里面有些想法正好与朱由校不谋而合,因此他想了一下还是召集刘一燝等人过好好商议一下才行。
张昶,去把内阁跟军机处诸人都叫到乾清宫议事。
听到皇帝的嘱咐,张昶随即点头就往文渊阁而去。
他现在心情很不错,原本皇帝去里草栏场没有叫他,只是让他留守乾清宫,如果有什么重要消息再来找他,当然一般来说是没有什么重要事情。
但没想到今天他真的走了狗屎运,居然让他碰到如此重要的事情。让其有了给皇帝送捷报的好机会,盖过了何宁的风头。
朱由校并不知道张昶的心中所想,或者说他对于这些小心思毫不在意。他更加在意的还是朱燮元的题本的内容。
陛下,乾清宫到了。
愣神思考的时间总是不容易察觉的,朱由校感觉刚过了一会,就突然听到何宁的提醒。他微微一愣,这才反应过来乾清宫已经到了。
不过他在他下轿的时候,就看到司礼监魏忠贤三人恭敬的站在乾清宫门口,等候他的到来。
奴婢为主子贺喜,主子英明神武,平定西南,安定黎民,着实为我朝万胜之君。
见皇帝下了龙撵,魏忠贤三人便围了上来,当即跪下为朱由校道喜。
朱由校现在心情很不错,见魏忠贤等人拍的马屁也是呵呵一笑。
起来吧,你们跑的倒是够快的,居然能这么早到了,内阁跟军机处等人都知道了吧。
三人闻言缓缓站起身,随后就见魏忠贤上前几步走到朱由校身边,笑着说道:
这不是陛下您之前嘱咐过奴婢,说遇到西南战事第一时间向您汇报,所以我等便第一时间过来给您报喜。
朱由校闻言点点头,随即摆摆手说道:
你还是会说话,走吧,不要在外面等了,待会军机处跟内阁的人来就要来了。
他说着便往乾清宫而去,西南大捷的消息早就被刘一燝沈灌他们知道了,也做好了被皇帝接见的准备。
因此就在朱由校回到乾清宫没多久,军机处内阁等人很快就到了。
臣等为陛下贺,安邦彦伏诛,水西安氏覆灭,西南战事平定就在眼前。
刘一燝一进来就率众人,朝朱由校躬身行礼道贺。
道贺的话朱由校已经听过很多遍了,现在已略微有些免疫了,于是摆摆手道:
免礼,看座。朱燮元在西南干的不错,朕看这不仅仅是朱燮元跟诸位将士的功劳,其实也有诸位臣公的功劳。不过现在不是完全道贺的时候。() ()
朱由校说着便把朱燮元的题本拿了出来,缓缓放到御案上,随即环视众道:
朱燮元的题本你们都看了吧。
一般各布政司的题本来京以后,都会统一交到通政司,由通政司统一抄录然后分发到内阁六部。因此在场众人都看过朱燮元的题本,对里面的内容了然于胸,自然知道里面的内容了然于胸。
陛下无需担忧,根据朱燮元奏报,现在水西安氏只有那威官寨一座孤城。并且此城现在官军团团围住,微臣相信只要安邦彦的死讯一道,城中叛军定会望风请降,因此不足为虑。
现在唯一忧虑的便是安邦彦的儿子安武功,此人素来被安邦彦所信任,在水西也颇有威望。如果短时间没有抓住他,怕他暗中联系旧部,煽动安氏余年叛乱那就麻烦了。
听到皇帝的忧愁,刘一燝当即站出来替他分析起来。现在的形势看起来很明朗,根本不用担心。
首辅大人说的对,至于这个安武功,如果他继续留在水西竖反旗那更好,到时候直接大军进剿灭即可。但臣想他如果是个聪明人的话,肯定不会回到水西本地,不然会很容易被官军发现。
要跑的话只能往周边土司地盘逃命,现在朝廷只需要要了解谁跟安邦彦关系密切。
随即一方面发文向周边土司申饬私藏安武功之害,另外再派锦衣卫前往周边土司地区暗中调查。这安武功逃跑的时候又不是一个人,只要查起来很容易就可以查到。
叶向高不愧是持重老城,把安武功的去向分析的头头是道,让朱由校听了不禁点头。
他也认为安武功逃命无非是去其他地方的宣慰司避难,只要按照跟安邦彦关系密切的土司问题去查就能轻易查到。
至于他最有可能去哪里,朱由校从后世而来,也大概猜到,他应该是去了乌撒府。
历史上乌撒府的安效良,就在安邦彦举兵谋反后,也聚土兵响应安邦彦反对朝廷,同时还率军出击陆广,围罗平,陷沾益,破毕节。
虽然后为云南巡抚闵洪学所败,但其假意接受朝廷招抚,佯作恭顺。
随后又暗中跟奢崇明安邦彦等人继续谋反。联合联永宁水西诸部三十六营攻沾益,最后为副总兵袁善宣抚使沙源等击杀。
在朱由校的计划中,做事情就要毕其功于一役,这个安效良是一定要解决的。
因此他很希望安武功跑到安效良那里,到时候就可以把这个潜在的隐患给拔除掉,彻底稳定贵州,改土归流,让朝廷彻底掌控乌撒府这个进入云南的交通要道。
不过这件事情他不方便跟刘一燝等人说,等过段时间以锦衣卫的名义暗中给朱燮元提醒便可。
叶爱卿说的对,现在大局已定,这个安武功掀不起什么大浪了,朕倒是不是特别担心。朕现在心忧的是现在水西安氏既平,水东宋氏也灭。
那对于这两地应该如何处置,打仗容易,守城难。如果不再重蹈奢安叛乱的覆辙,稳固西南,这才是朕思虑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