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文望远镜
紫禁城,宫后苑。
“陛下,快让臣妾看看。”
王良妃看着眼前的一个长筒望远镜好奇不已。
特别是见刚才张皇后从中居然看到了月宫,更是有些激动,哀求着朱由校让自己也来把玩下。
“好,好,好,给你看看。”
朱由校见王良妃哀求要看,当即笑着把位置让了出来,就让她来到了镜筒面前。
王良妃当即喜笑颜开,走上前去,学朱由校、张嫣那般蹲下,好奇的看向望远镜里面的情形。
没过一会,王良妃果然之前张嫣那般,发出阵阵惊呼声。
“古人诚不欺我,这月亮上真的如此冷清,荒凉,只是看不到广寒宫,也没有见到月宫跟桂树。”
朱由校当即就被她逗乐了,呵呵一笑。
“如果能碰到嫦娥了那才叫奇怪了。不过从西洋望远镜里面看,月亮是如茨荒凉,嫦娥待在上面怕是也苦的很。”
张嫣站在一旁,见皇帝如此打趣,也抿嘴笑着应和起来。
“陛下所言,真是应了李商隐的那句诗: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夜夜心。换做任何人去了那上面,也定会后悔。”
“就是,是我才不去什么月宫,原本还想去了月亮本就是上人,现在一看怕是比人间都不如,这个上人我才不当呢。”
段纯妃闻言也点头赞同,觉得皇帝、皇后的话甚是有理。
朱由校闻言呵呵一笑,随即就望向月亮。
这几日他闲来无事,想着正好是是十一月十六日,正所谓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于是他就让人把上次汤若望送的文望远镜拿了出来,送到宫后苑,并且请张嫣她们来此看看月亮。
他可是记得很清楚,前世就是伽利略发明了文望远镜,看到了月球表面跟木星的四颗卫星,而汤若望送的这个望远镜,是四十倍的,比伽利略最初的设计的要高很多,看月亮不在话下。
因慈到晚上以后,对着月亮稍微摆弄一下,就看到了月亮。
让张嫣等人欣喜不已,像是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反复对着望远镜看月亮。
只是朱由校却没有这么大的心思,看了一下便觉得无趣,毕竟前世人类都登上了月球,月球图像朱由校不知道看了多少遍了。
于是他带着她们慢慢把玩这个文望远镜,还不时给她们调整望远镜的方向,让她们看火星以及木星等星球,惹得她们惊喜连连。
不过他看着这个文望远镜,突然心中暗自感慨,心想自己把望远镜这个一个大利器给忘记了。
这个望远镜不仅可以看月亮,还可以应用于打仗,特别是在拥有大炮的情况,对于大炮的精准度有极大的助力。
想到这里他随即就给一旁的张昶嘱咐道:
“嘱咐徐光启明日入宫面圣。”
“奴婢遵旨!”
见色已晚,加上现在已是十一月,寒风凛冽,朱由校怕他们冻着,就又让张嫣他们玩了一会各自回宫,未免着凉。
“陛下,不早了,早日休息吧。”
坤宁宫内,张嫣看着拿着一卷资治通鉴聚精会神研读的朱由校,忍不住走上前劝谏起来。
“现在什么时候了。”
朱由校闻言就把书放下,舒展了下肩膀。
“已经是亥时三刻。”
那就是快十点了,朱由校喃喃自语道。这个时间放到现在可能是夜生活才刚刚开始,但在古代早已是不早了。
随即点点头,把书一放,随即站起来准备歇息了。张嫣见状也走了过来,帮助朱由校换衣。
“朕这段时间一直忙于外朝的事情,对宫中也少有了解,最近可有什么要紧的事嘛。”
正在服侍的张嫣闻言顿了顿神色,随即缓缓道:
“倒也没有什么,朱由检等人读书倒是不错,听闻先生夸了几次呢。就是听魏忠贤要彻查宫中账目,搞得宫内有些人心惶惶。”
朱由校闻言笑了一声,随即望向张嫣道:
“呵呵,这个是朕嘱咐他去做的。不过你是六宫之主,时不时有人跑过来向你求情。”
张嫣见皇帝这么轻易就猜中了他的心思,当即无奈的点点头。
“确实如此,不过都是宫里的太妃,可能她们手下人都是宫中老人,难免会手脚不干净,怕被此事牵连。她们看不下去就求到臣妾这里来了。
臣妾也是初到宫中,以前没有遇到这种情况,一时不知如何应对。并且此事是陛下嘱咐的,所以更加不敢决断了。”() ()
看着张嫣一脸为难之色,朱由校却不以为意。
魏忠贤彻查宫中贪墨的对象本就是万历时期的宫里的老人,这些人趁着万历收缴矿税一事大肆贪墨,其中数额不可计量。
虽然到现在不知道他们剩下多少,但这笔账还是得算,不然不足以警示后来人,试问这种情况之下这些人怎么能不慌。
“伱是六宫之主,朕之前就过,后宫的事情你了算。因此这次就你做主吧,依朕看可以酌情帮上一两个。这样既可显露皇后的威严,也可显示的仁慈之心,不至于落人口舌。
听着皇帝这么支持他,张嫣顿时放心了。
“臣妾明白,只是怕这么做坏了陛下大事,那臣妾真的难逃其责了。”
“呵呵,有什么大事,你把后宫管好,让后宫和睦,朕心情休息的时候心情舒畅就是对朕最大的帮助。”
见张嫣颇有些自责,朱由校笑着宽慰起来。
自从大婚以后,朱由校一直在有意抬高张嫣的地位,目的便在于此,一方面他可不想发生什么甄嬛那种狗血剧情,另一方面张嫣地位抬高后,作为后宫之主,自然可以遏制魏忠贤的势力。
毕竟熟读历史的魏忠贤心里很清楚,历史上正是因为朱由校对魏忠贤跟客氏的宠幸。导致魏忠贤跟客氏肆无忌惮,居然敢构陷皇后,最后害的张嫣流产。
因此在朱由校看来,魏忠贤这把刀虽然忠心,但着实不能太过于纵容,不然很容易出问题。
一定让他有所忌惮,不仅要害怕自己,未来还要害怕张嫣才校
-----------------
第二一大早,朱由校便早早起床,在张嫣的服侍下用完早餐以后,便早早离开坤宁宫而去。
等到了乾清宫,就见锦衣卫指挥使骆思恭早早的就在宫门外等候了。
对此朱由校倒是并不意外,他也早就知道骆思恭来的目的,当即招呼让他入宫话。
“你之前的奏本朕看了,山西那边果真有人通敌卖国?”
朱由校一坐下就迫不及待地询问起了骆思恭。
“还请陛下放心,自四月份以来,卑职就暗中派人前往通商互市的张家口等地,甚至察哈尔、内喀尔喀等地。发现果然有商贾从大同、张家口、辽西等地出关。
虽然大部分是去察哈尔贸易,但还有少数则不远千里携带粮草、铁器,经过察哈尔前往内喀尔喀,再通过内喀尔喀暗中前往开原。
同时也有不少建虏会假扮成蒙古人商贾来到我大明边境做生意,有些人发现后看破不破,还暗中与其保持联系。”
朱由校默然地点点头,这个结果他并不意外。
前世不是就有句话嘛。如果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润,商贾就会蠢蠢欲动;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商贾就会冒险;如果有百分之一百的利润,商贾就敢于冒绞首的危险;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商贾就敢于践踏人间一切法律。
从大明运货物前往建虏,其中利润不下数倍,肯定会有商贾铤而走险,不然是不过去的。
不过让他惊讶的是居然还有建虏商贾暗中来大明边境做生意,真的有些艺高权大。
朱由校见状便冷笑一声,去建虏贸易利润确实高,但就是不知道这些人有命赚钱,有没有命花钱。
“是哪里的商贾,这些背后的商贾估计都有官员庇护,不然不敢如此。”
“微臣随即命人按图索骥,发现暗中前往内喀尔喀的商贾来自两个地方,一个是山西,另一个则是辽左。”
骆思恭完便顿了顿神色,随后详细介绍起来。
“其中山西商贾以介休范氏为主,现在其家主名为范永斗,此人虽是山西人,但在张家口开店,明面是负责去蒙古的贸易,但实际上每次其出境都携带粮食铁器,买通沿途部落前往内喀尔喀与建虏做生意。
并且据臣所知,并非只是范永斗一人。他现在暗中联系其他商贾参与其中,其中包括山西商贾王登库、靳良玉、王大宇等,一共至少八家,每年往建虏贸易钱粮铁器甚多,获利极大。”
一听范永斗这三个词,朱由校就明白所以然了,暗想果然是这个人。
传中的八大皇商之首,历史上明末暗中为建虏输送军需物资,提供关内各种情报,搞起政治买卖。
满清入关后,顺治没忘为入主中原建立过赫赫功业的范永斗等人,在紫禁城设宴,亲自召见了他们,并赐给服饰,并封官赏爵。将他们封为“皇商”,显赫一时直到乾隆年间才没落。
紫禁城,宫后苑。
“陛下,快让臣妾看看。”
王良妃看着眼前的一个长筒望远镜好奇不已。
特别是见刚才张皇后从中居然看到了月宫,更是有些激动,哀求着朱由校让自己也来把玩下。
“好,好,好,给你看看。”
朱由校见王良妃哀求要看,当即笑着把位置让了出来,就让她来到了镜筒面前。
王良妃当即喜笑颜开,走上前去,学朱由校、张嫣那般蹲下,好奇的看向望远镜里面的情形。
没过一会,王良妃果然之前张嫣那般,发出阵阵惊呼声。
“古人诚不欺我,这月亮上真的如此冷清,荒凉,只是看不到广寒宫,也没有见到月宫跟桂树。”
朱由校当即就被她逗乐了,呵呵一笑。
“如果能碰到嫦娥了那才叫奇怪了。不过从西洋望远镜里面看,月亮是如茨荒凉,嫦娥待在上面怕是也苦的很。”
张嫣站在一旁,见皇帝如此打趣,也抿嘴笑着应和起来。
“陛下所言,真是应了李商隐的那句诗: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夜夜心。换做任何人去了那上面,也定会后悔。”
“就是,是我才不去什么月宫,原本还想去了月亮本就是上人,现在一看怕是比人间都不如,这个上人我才不当呢。”
段纯妃闻言也点头赞同,觉得皇帝、皇后的话甚是有理。
朱由校闻言呵呵一笑,随即就望向月亮。
这几日他闲来无事,想着正好是是十一月十六日,正所谓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于是他就让人把上次汤若望送的文望远镜拿了出来,送到宫后苑,并且请张嫣她们来此看看月亮。
他可是记得很清楚,前世就是伽利略发明了文望远镜,看到了月球表面跟木星的四颗卫星,而汤若望送的这个望远镜,是四十倍的,比伽利略最初的设计的要高很多,看月亮不在话下。
因慈到晚上以后,对着月亮稍微摆弄一下,就看到了月亮。
让张嫣等人欣喜不已,像是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反复对着望远镜看月亮。
只是朱由校却没有这么大的心思,看了一下便觉得无趣,毕竟前世人类都登上了月球,月球图像朱由校不知道看了多少遍了。
于是他带着她们慢慢把玩这个文望远镜,还不时给她们调整望远镜的方向,让她们看火星以及木星等星球,惹得她们惊喜连连。
不过他看着这个文望远镜,突然心中暗自感慨,心想自己把望远镜这个一个大利器给忘记了。
这个望远镜不仅可以看月亮,还可以应用于打仗,特别是在拥有大炮的情况,对于大炮的精准度有极大的助力。
想到这里他随即就给一旁的张昶嘱咐道:
“嘱咐徐光启明日入宫面圣。”
“奴婢遵旨!”
见色已晚,加上现在已是十一月,寒风凛冽,朱由校怕他们冻着,就又让张嫣他们玩了一会各自回宫,未免着凉。
“陛下,不早了,早日休息吧。”
坤宁宫内,张嫣看着拿着一卷资治通鉴聚精会神研读的朱由校,忍不住走上前劝谏起来。
“现在什么时候了。”
朱由校闻言就把书放下,舒展了下肩膀。
“已经是亥时三刻。”
那就是快十点了,朱由校喃喃自语道。这个时间放到现在可能是夜生活才刚刚开始,但在古代早已是不早了。
随即点点头,把书一放,随即站起来准备歇息了。张嫣见状也走了过来,帮助朱由校换衣。
“朕这段时间一直忙于外朝的事情,对宫中也少有了解,最近可有什么要紧的事嘛。”
正在服侍的张嫣闻言顿了顿神色,随即缓缓道:
“倒也没有什么,朱由检等人读书倒是不错,听闻先生夸了几次呢。就是听魏忠贤要彻查宫中账目,搞得宫内有些人心惶惶。”
朱由校闻言笑了一声,随即望向张嫣道:
“呵呵,这个是朕嘱咐他去做的。不过你是六宫之主,时不时有人跑过来向你求情。”
张嫣见皇帝这么轻易就猜中了他的心思,当即无奈的点点头。
“确实如此,不过都是宫里的太妃,可能她们手下人都是宫中老人,难免会手脚不干净,怕被此事牵连。她们看不下去就求到臣妾这里来了。
臣妾也是初到宫中,以前没有遇到这种情况,一时不知如何应对。并且此事是陛下嘱咐的,所以更加不敢决断了。”() ()
看着张嫣一脸为难之色,朱由校却不以为意。
魏忠贤彻查宫中贪墨的对象本就是万历时期的宫里的老人,这些人趁着万历收缴矿税一事大肆贪墨,其中数额不可计量。
虽然到现在不知道他们剩下多少,但这笔账还是得算,不然不足以警示后来人,试问这种情况之下这些人怎么能不慌。
“伱是六宫之主,朕之前就过,后宫的事情你了算。因此这次就你做主吧,依朕看可以酌情帮上一两个。这样既可显露皇后的威严,也可显示的仁慈之心,不至于落人口舌。
听着皇帝这么支持他,张嫣顿时放心了。
“臣妾明白,只是怕这么做坏了陛下大事,那臣妾真的难逃其责了。”
“呵呵,有什么大事,你把后宫管好,让后宫和睦,朕心情休息的时候心情舒畅就是对朕最大的帮助。”
见张嫣颇有些自责,朱由校笑着宽慰起来。
自从大婚以后,朱由校一直在有意抬高张嫣的地位,目的便在于此,一方面他可不想发生什么甄嬛那种狗血剧情,另一方面张嫣地位抬高后,作为后宫之主,自然可以遏制魏忠贤的势力。
毕竟熟读历史的魏忠贤心里很清楚,历史上正是因为朱由校对魏忠贤跟客氏的宠幸。导致魏忠贤跟客氏肆无忌惮,居然敢构陷皇后,最后害的张嫣流产。
因此在朱由校看来,魏忠贤这把刀虽然忠心,但着实不能太过于纵容,不然很容易出问题。
一定让他有所忌惮,不仅要害怕自己,未来还要害怕张嫣才校
-----------------
第二一大早,朱由校便早早起床,在张嫣的服侍下用完早餐以后,便早早离开坤宁宫而去。
等到了乾清宫,就见锦衣卫指挥使骆思恭早早的就在宫门外等候了。
对此朱由校倒是并不意外,他也早就知道骆思恭来的目的,当即招呼让他入宫话。
“你之前的奏本朕看了,山西那边果真有人通敌卖国?”
朱由校一坐下就迫不及待地询问起了骆思恭。
“还请陛下放心,自四月份以来,卑职就暗中派人前往通商互市的张家口等地,甚至察哈尔、内喀尔喀等地。发现果然有商贾从大同、张家口、辽西等地出关。
虽然大部分是去察哈尔贸易,但还有少数则不远千里携带粮草、铁器,经过察哈尔前往内喀尔喀,再通过内喀尔喀暗中前往开原。
同时也有不少建虏会假扮成蒙古人商贾来到我大明边境做生意,有些人发现后看破不破,还暗中与其保持联系。”
朱由校默然地点点头,这个结果他并不意外。
前世不是就有句话嘛。如果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润,商贾就会蠢蠢欲动;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商贾就会冒险;如果有百分之一百的利润,商贾就敢于冒绞首的危险;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商贾就敢于践踏人间一切法律。
从大明运货物前往建虏,其中利润不下数倍,肯定会有商贾铤而走险,不然是不过去的。
不过让他惊讶的是居然还有建虏商贾暗中来大明边境做生意,真的有些艺高权大。
朱由校见状便冷笑一声,去建虏贸易利润确实高,但就是不知道这些人有命赚钱,有没有命花钱。
“是哪里的商贾,这些背后的商贾估计都有官员庇护,不然不敢如此。”
“微臣随即命人按图索骥,发现暗中前往内喀尔喀的商贾来自两个地方,一个是山西,另一个则是辽左。”
骆思恭完便顿了顿神色,随后详细介绍起来。
“其中山西商贾以介休范氏为主,现在其家主名为范永斗,此人虽是山西人,但在张家口开店,明面是负责去蒙古的贸易,但实际上每次其出境都携带粮食铁器,买通沿途部落前往内喀尔喀与建虏做生意。
并且据臣所知,并非只是范永斗一人。他现在暗中联系其他商贾参与其中,其中包括山西商贾王登库、靳良玉、王大宇等,一共至少八家,每年往建虏贸易钱粮铁器甚多,获利极大。”
一听范永斗这三个词,朱由校就明白所以然了,暗想果然是这个人。
传中的八大皇商之首,历史上明末暗中为建虏输送军需物资,提供关内各种情报,搞起政治买卖。
满清入关后,顺治没忘为入主中原建立过赫赫功业的范永斗等人,在紫禁城设宴,亲自召见了他们,并赐给服饰,并封官赏爵。将他们封为“皇商”,显赫一时直到乾隆年间才没落。